小学数学教学日记范文(共12篇)
小学数学日记(优选15篇)

小学数学日记(优选15篇)学校数学日记1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在昨天的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颇好玩的数学题:有一池荷花,生长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长满半个池塘的时候是第几天?假如根据传统的方法来思索的话,我们应当从条件动身,一步步的推.最终推出结论.可是在这道题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于是,我就从后往前推:长满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长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时候就长了半池。
原来是日增一倍,现在便成了日减一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这样的思路,这个问题就很简单得解。
学校数学日记2在悠久的数学,曾经消失过很多数学神童。
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数学界中的焦点人物。
他们为讨论数学学问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谷超豪,我国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高校教授。
24岁时蜚声数学界,名为《经典场——米尔斯扬》的.讨论论文作为专著出版。
你听说过“歌德巴赫猜想”吗?它是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
我国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讨论已经达到了世界地位,而进行这项讨论的人就是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他在20世纪国际数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他(她)们都是数学界中的皎皎者,正由于有了他(她)们的奉献,才更激发了人们对数学的喜爱。
信任我们靠着对数学的喜爱,也能搬动数学上的大山,也能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气。
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为了祖国的富强富强,立大志,树抱负,勤奋地学习!学校数学日记3今日,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单元的第一个内容——垂直与平行。
我们学习了一个个特别有用的小学问,我把“它”们组成了一小段话: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假如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可以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六年级数学日记7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7篇六班级数学日记篇(1):数学日记_550字生活中到处有都离不开数学,只要你擅长观看,你就会发觉数学与你可谓是形影不离。
学习了六年集的比例学问后,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弟弟约好2点在森林公园集合,然后一起去动物园玩。
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园的动物园,所以只好买了一幅公园的地图。
地图到手后,弟弟静静的向我走过来,然后一把将地图抢了过来。
我无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对这“小调皮包”的无理取闹。
然后弟弟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哥哥,今日就由我这个向导来带你去找狮子吧!”这时,我心想:但愿不会南辕北辙!之后,弟弟就带着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处处乱窜,过了大约一小时后,我最终忍无可忍,大喝:“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还没到?”我直接将地图夺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出风头的弟弟滥竽充数,把地图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0厘米。
“唉,学好一身本事可真重要呀!假如像弟弟一样自以为是,不踏踏实实的学习的话,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根据我所学到的学问,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狮子那。
瞧弟弟那艳羡的样子,他还求着我收他为徒弟呢!学问是开启胜利大门的钥匙,同学们,努力学习吧!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制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六班级:许锦博六班级数学日记篇(2):数学日记_450字今日,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嬉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
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
“妈妈,嬉戏规章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
“嬉戏规章很简洁,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
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
”妈妈笑着说。
我见嬉戏规章这么简洁,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范文(六篇)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日记范文(六篇)
【篇三】
这几天,老师教厘米和米的知识,我学了以后,回到家里,看见妈妈在洗衣服,我看见了洗衣机,灵机一动,我就从笔盒里拿出了一支没削过的铅笔,量了一下,洗衣机大约有5支铅笔高,大约一米,宽有3支铅笔宽,大约60厘米。
最后我拿出布尺,重新量了一次,跟我估计的只差几厘米,我真高兴。
【篇四】
每逢清明节,巨山上便会人山人海,于是一些骗子便想出了一些骗人的把戏来骗人,比如:像圆盘赌物。
道具非常简单,在一块木板上画一个大圆,大圆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
大圆被分成24个相等的格,格内的针可以转,格内分别写着1—24个相等的数,在单数格中没有值钱的,而双数中差不多都是值钱的。
【篇五】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
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
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篇六】
课间休息时,我们班的“小博士”小文对同学们说:“今天,我
给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题目是: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一起在河边散步,她们至少有几个人?”小军说:“这还不简单!两个妈妈当然是两个人,两个女儿也是两个人,所以应该有2+2=4(人)。
”。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10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10篇)已到了一天的末尾,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
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1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算24点”的课,就是先从扑克牌中取出4张牌,取出来的数,随便用什么运算符号,只要把它算成24就行了,不过要注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我感觉太有意思了,可课堂时间太短,我意犹未尽。
放学回家,一吃过晚饭,我就拉着爸爸,让他和我一起来算24点。
我们一人出两张牌,根据两人出的4张牌来算24点。
第一次我拿的是4、8,爸爸拿的是2、6,我很快地算出了答案,8除以4等于2,2加上2等于4,再用4乘6就等于24了。
还有一次我出的是5、10,爸爸出的是5、8,我花了一段时间才算出:(5—10÷5)×8=24。
爸爸夸我真聪明,还答应每天给我来10个“算24点”的题目。
爸爸告诉我算24点的数学游戏,能健脑益智,是一项极为有益的活动。
他还教我几种常用的方法:1。
利用3×8=24、4×6=24、2×12=24方法。
把牌面上的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
如3、3、6、10可组成(10—6÷3)×3=24等;又如2、3、3、7可组成(7+3—2)×3=24等。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2、利用加法的运算方法。
如若9+15=24,6+18=24,8+16=24等,分别把4张牌上的数凑成加号两边的数。
如3、3、3、5,可用(3×3)+(3×5)=9+15=24。
3、利用0和1的运算特性。
如4—4=0,用3、4、4、8可组成3×8+4—4=24;又如6÷6=1,5、5、6、6可组成5×5—6÷6=24。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日记6篇满分模板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日记6篇满分模板老师是一个多么光荣的职业啊,很多人都想当教师。
教数学会有什么体验呢?下面就随店铺看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日记,仅供参考学习哦。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日记篇1201X年X月X日晴天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观念:对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
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
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
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
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
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
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
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
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
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
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小学数学日记范文六篇

小学数学日记(rìjì)范文六篇小学(xiǎoxué)数学日记篇1一学期(xuéqī)的收获一学期即将结束,我们学了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万以内加法和减法(jiǎnfǎ),统计,还有马上就学完的找规律,这些知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益处,比方(bǐ fɑng)说怎么去买东西、付钱。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主要是为三年级打下牢固的根底。
我的收获金秋九月,瓜果飘香。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久违的校园里,来到教室。
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我做好了上课的准备。
上课了,王老师和我们一起复习了上学期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一米=100厘米,王老师说:“你们现仔细观察尺子,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认真观察了一遍,高高地把手举了起来:“我发现1厘米到2厘米之间有10个小格。
〞王老师接着问:“你们知道这一小格是多少吗〞我们齐声答复:“一毫米。
〞“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我们说:“一厘米=10毫米。
〞老师问:“为什么〞我答复道:“因为一厘米里面有十个1毫米,所以1厘米=10毫米。
〞我们后来又学习了有关分泌的很多知识,。
1米=10分米,一分米=10厘米。
那么这样的话,这些长度单位的兄弟姐妹老大就是米,老二是分米,老三是厘米,老四就是毫米。
今天我的收获非常大,因为我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就是毫米。
劳动中的数学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国庆放假,我和爸爸、妈妈迫不及待的到姥姥家帮助收获农作物。
一路上都是农民伯伯们在忙碌的身影。
今年是个丰收年,他们个个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
姥姥家也不例外,等我们到的时候,他们已经收割完毕了,增长雇佣机器秸秆还田。
这种机器每亩地需要40元,姥姥家种了11亩葵花,一共需要40×11=440元。
秸秆还田后还需要雇佣机器犁地,犁地每亩也是40元。
姥姥家需要犁的地共有14亩,14×40是多少呢我这样想:10个40是400元,4个40是160元,160+400是560元。
三年级数学日记(优秀13篇)

三年级数学日记(优秀13篇)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一现在学了分数除法,我已经收获了不少知识,可是在我的作业本中,也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不信?你来瞧瞧!“12除以4等于?”,这个题目早已司空见惯,可是我呢?却偏偏写成了“12除以4等于12乘四分之一等于3”。
老师不仅给了我“良”,还给了我“舍易求难”的评价,羞得我想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瞧!我又一个错了!最后的结果“4+2=8(小时)“,这个结果把老师吓得可不轻,开玩笑似的说:”要不要将你送到一年级去,让你学学4+2等于几?”此时此刻,我觉得我的脸都不知道往哪儿搁了!当然,这只是在办公室里的对话。
在教室时,老师给我留了一点儿面子,没说出我的名字。
哦,天哪!爸爸又在喊我去订正数学作业了,不然,我又得“挨批”了!拜拜!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二今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剩下的,按要求没有分完的。
有余数的除法有两大特点:1、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一步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
第二步相乘,把除数和商相乘,算出总数里共分走了多少。
第三步相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
第四步相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须比除数小。
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算分不够的东西了,妈妈买了16个苹果,我们3个人分,每个人分了5个,还余1个。
我学会了算有余数的除法,心里很高兴,但也得感谢我的数学老师,是她教会了我们。
三年级数学日记篇三在一天的上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我买完早饭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有很多人围在一张桌上。
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抽奖活动,我一看就觉得十分无聊。
,急忙的想走开,但又听到有人说大奖可是50元,我立马起了兴趣。
赶紧问店主是什么游戏规则。
店主说:“这里有24张牌,12张是5,12张是10,抓一次12张牌,如果总和为60,那么就可以获得50元大奖。
”我赶紧拿出5元钱,就开始摸牌,但是12次都没有中奖。
小学生数学日记[必备15篇]
![小学生数学日记[必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01257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0.png)
小学生数学日记[必备15篇]小学生数学日记1同学们,你们注意过计算题中的运算符号吗?也许你会觉得它们很不值一提,可是如果一把题目中的运算符号看错了,那整道题就都错了。
就像我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因为一个小小的运算符号而丢了宝贵的一分。
那天上午,数学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张试卷,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
当我拿到试卷时,心里想:小数乘法是我的强项,这次测验我一定能得满分。
当老师把试卷改完,数学课代表就捧着一些改好的试卷进了教室。
我信心十足地去拿自己的试卷,看了看自己的分数——九十九分。
“怎么会是九十九分呢?”我连忙去找错的地方,“咦,计算题怎么会算错呢?”我睁大眼睛看了一看,原来是一道简单的递等式计算题:(0.8+4)某2.5,噢,原来是我在写的时候把小括号忘了,看成了0.8+4某2.5,所以就扣了那一分。
正确答案是12,我却算成了10.8,一个小小的运算符号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我真是粗心啊,以后我一定要改掉粗心的毛病。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觉得运算符号很重要呢?如果你犯过与我一样的错误,就和我一起改掉这个坏毛病吧。
找寻数学“宝藏”学数学,就像探险一般,往往可以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宝藏”。
这些“宝藏”都需要我们来挖掘、探索,就像我一样,也发现过“宝藏”。
这一天,我正趁着课余时间,在津津有味地研究着我的《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忽然,我看见了一道难题,“一桶油连桶共重200千克,卖出一半油后,连桶还有110千克,问原来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我先看题目,油和桶原来共重20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共重110千克。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可以先求出一半油重多少千克?只要原来油和桶的总重-剩下油和桶的重量就=一半油的重量,200-110=90(千克)。
知道了一半油的重量,就可以求出总共的油重几千克了,90某2=180(千克)。
接下来再算出桶重几千克,200-180=20(千克)。
就这样,一道难题被我化解了,你是不是觉得我很聪明?其实,我并不是很聪明,只要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论谁都可以做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日记范文〔共12篇〕篇1:小学数学日记 20xx年X月X日X天老师说数学是一门根底课,我想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方吃饭要数学:一个人能吃下多少饭,就煮多少饭;走路要数学:路有远有近,走哪条路可以最快走到要去的地方等等,所以说生活到处都充满着数学。
有一天,我去叔叔家玩,叔叔给了我一大把一元硬币,没告诉我多少钱,我就开心的数了起来,可是硬币有些多,我一个一个地数太慢了,有什么好方法呢?我想了一想,灵机一动想起了老师教我们的加法和乘法算式,我就2个放一堆,放了9堆还多一个,那不是2乘以9再加上1吗,就是19元,我告诉了叔叔多少钱,叔叔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还以为你数不出有多少钱呢!那就把这些钱奖励给你去买东西吧!于是我飞快地跑去超市买了我想要的玩具,然后就高快乐兴的回家了。
篇2:小学数学日记今天我们学的是圆,大家知道在没有圆规的情况下怎么画圆吗?这句话一出口本来热闹的教室立即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便开场有同学举手了,老师可以用水杯底画老师可以用量角器一半一半的画。
老师可以用手臂轮着一圈画。
老师还可以把大拇指定住,其他手指绕一周转一圈大家又开场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老师把这几种方法都记录下来,还有别的方法吗?老师问到,这些都无法改变圆的大小。
老师,我知道了!一个同学冲动地举起手来。
用鞋带绑上笔,另一端固定住,绷直线画一个圆。
这个同学的方法和圆规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后来就创造了圆规,第一步怎么做?把圆规拿起来怎么拿?冲着把儿一端你说的不精准,假如按你的说法来说针尖儿早已扎进肉里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老师开场总结了第一步是用手捏住圆规的手柄,第二步是分开圆规的两角,第三步是固定住圆规的尖角,第四就是旋转一周。
圆心就是尖角所在的点,决定圆的位置用o表示。
半径决定的是圆的大小,用r表示,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用d表示。
而我却意外的发现。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在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
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篇3:小学数学日记同学们,你们看了报纸吗?上面可有一项大新闻:深圳首批超级杂交水稻亩产847公斤。
多么惊人的数目啊,这位专家可真有方法。
我想,假如每亩增产100公斤,全省3000万亩水稻,就是增产100公斤*3000万亩=30亿公斤水稻,假设每人每年吃粮食300斤,可以养活多少人呢?列式:30亿×2 =60亿(斤)60亿÷300 =20xx万(人)天哪。
全省6000万人,再加上20xx万人,不就8000万人。
了吗?。
这样的话,我这个馋猫一个月还可以吃到300斤÷12个月=25(斤)呀。
哈,真好。
我真佩服这位农业科学家,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假如全国都用这种方法来种,我们国家就不会缺粮食,而且还能资助粮食短缺的国家呢。
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爷。
篇4:小学数学日记今天爸爸,妈妈,哥哥和我在家包饺子。
总共包了七十二个饺子,妈妈说要我分四个碗盘,每个碗盘里能放多少个。
我算了算“72÷4=18〔个〕”,然后我很快就分好了,这时妈妈说:“我吃不完这么多。
”就夹了四个饺子给哥哥,我自己也夹了五个给哥哥,可是哥哥说吃不完又夹了六个给爸爸,这时哥哥给我出题了,如今我们每个碗里共多少个饺子,我不急不慢的在心里默默的算着,不到一分钟,答案就出来了,哥哥的碗里是“18+4+5—6=21〔个〕”;爸爸的碗里是“18+6=24〔个〕”。
哥哥听了高举起大拇指说:“聪明”。
这时爸爸又出了一道题“假如把这七十二个饺子吃了三十五个,有包了三十五个的两倍,我马上说出了答案”72—35=37〔个〕,37+35×2=107〔个〕啊!想不到吃一顿饺子,可以学到这么多的数学知识。
全家人一边吃饺子一边欢笑,样子好似很为我自豪。
篇5:小学数学日记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我很喜欢边爬楼梯边数台阶数,我家当时住在六楼,每个楼层之间有18个台阶,每次离家跟回家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数台阶数,每次数的结果都是90级,妈妈还老夸我聪明呢。
到读小学时,我学了简单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认为我每次回家上六楼应该爬108级台阶才对呀,因为住在六楼,每层有18级台阶数,根据乘法原理,6×18=108(级)。
可我实际上每次只需爬90级台阶就到家了,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号,不知何因。
于是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
爸爸听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没解释,他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楼,笑着说:“孩子,你想想看,假如我们家住在一楼,需不需要爬18级台阶呢?假如住二楼、三楼我们需要爬多少级呢?你再爬爬,体会体会。
”听了爸爸的话,我带着“?”又体验了一番。
结果是一楼不用爬,二楼需爬18级,而三楼只需爬36级,我又如此这般爬到了七楼,爬了108级。
通过这些体验,我恍然大悟,寻到了其中的规律。
篇6:数学小学日记今天早上,我到表哥家写作业,在表哥学习桌上发现书本下面压着一个透明的小盒子。
从外面看不太清楚,但能看到一个银色的、闪闪发光的、还有一点反射的物品。
我心想:学习桌上不可能摆放礼物呀。
莫非是一个学习工具?我收回心思,继续写作业。
可是这个银色的东西一直在我的大脑里回荡。
终于,我再也忍无可忍了,我的好奇心越发狂乱。
我一顿笔,把笔放在旁边不管了,小心翼翼的拿出白色盒子,取出来认真观察。
这个物件好眼熟,我闭上眼睛,自己回想起曾经在文具店买文具的情景。
半晌,我突然睁开眼睛,我想起来了,上次去文具店时,我瞥了一眼展示柜里的文具,发现一个和我手上的物体一样的,标签上写着“圆规”。
想必这就是圆规了,对,它就是我好奇心的对象――圆规。
于是,我搜寻了百度,原来圆规是一种在数学中用来画圆的工具。
常用于尺规作图。
圆规时由笔头转轴、圆规支腿、格尺、折叶、笔体、笔尖、圆规尖和小耳构成的。
它是用金属做的,有点圆规、老式圆规等多种圆规。
另外,我还知道圆规可以伸缩的,按自己需要的大小进展调整。
搜索完资料后,我自己尝试用了一下圆规。
哇,画出来的圆形真的很圆很圆,真神奇!今天理解了一个新工具,真好。
篇7:小学数学日记一直以来,让学生写日记被视为语文科的专属领地,与数学科是风马牛沾不上边,新课程条件下,重视学科之间的整合、浸透,重视老师改变“单兵作战”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倡导以让学生综合、全面开展为目的的老师共同体的真诚沟通、无私接纳、合作共事。
基于以上的精神,我们是否应该可以改变些什么?是否可以静水投石,打破学科之间人为的条条框框?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写日记中锻炼用语言文字表达数学知识的才能,加强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才能的开展,到达一石数鸟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写数学日记恰恰能表达这一点,它已经成为广阔老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
在教育由研究老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的今天,它还是学生搜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学生数学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今有些人缺乏对数学日记的正确理解,认为数学日记里有一些数字,有一些加减乘除法就是数学日记的大局部内涵,如:爸爸买了几样东西,付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其实这是对数学日记的误解。
学习数学的关键是认识几个数字吗?是计算吗?肯定不是!数学日记的关键: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展深层次的考虑,要学生学会表达一种数学发现、数学考虑、数学方法。
一、在日记形式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要求。
1、口头日记。
它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接触数学日记,培养他们有数学的目光、数学的思维等,我把它们统称为对数学的感觉。
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我就降低写的要求,抽时间口头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家长参与〕甚至老师代为记录!至于所涉及的知识面,那是一个可变因量,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加以引导。
总而言之,只要学生能尽量运用数学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考虑生活,那就对了!我发现孩子都特愿意把他们发现的或是看到的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说给家长听或是挑个时机说给老师听,这也正是一份口头的数学日记!2、书面日记。
它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
一开场学写数学日记,为了进步孩子对数学日记的兴趣,可以允许学生写一些记流水帐式的购物过程,渐渐地引导学生写有考虑价值的日记。
要求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用数学的笔触书写下来,没有固定的文体,没有限定的.字数,没有规定的范围,学生都很感兴趣。
例如同样是购物,小杰的日记:12月10日?星期六?晴今天放学后,妈妈带我到大福超市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一些饼干,用了8元5角,还买了5支铅笔,五角钱一支,还买了3本作业本,用了2元,后来我就和妈妈回家了,我算了一下一共是17元。
篇8:小学数学日记 202_年12月11日星期日多云今天爸爸带我到百惠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三包饼干,每包9元6角;买了三包薯条,每包8元4角;买了色拉油1瓶,15元8角。
我是这样算的,1包薯条加1包饼干是18元再乘3包共54元,加上买色拉油用去的钱总共69元8角,与发票的钱数一模一样。
哦!我真棒!”这里,小杰描绘的是一个购物计算的过程,小锦那么运用了简便运算的知识,记录的是一个数学发现。
后者的日记那么是一篇有考虑价值的日记。
二、在指导方式上,老师要培养学生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用数学的目光观察生活,考虑问题。
首先,老师应巧妙地运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考虑,梳理知识形成过程的考虑脉络。
要求学生当天写下这一共同发现过程,重视学生的反思才能培养,包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进步、反思、创新。
其次,老师应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数学预习日记、数学知识运用日记、数学归纳日记、数学理论日记、数学反思日记。
写下他们预习的想法、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理论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及积极、自主地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回忆、考虑及反思的过程。
再次,激发学生书写数学日记的热情。
老师可带着他们到网上阅读了一些其他学校学生的数学日记,激发有心的学生生成想写的欲望,并做出承诺每篇必看必改。
接着,挑选有新意的在校园上或班里黑板报上发表,为其他同学提供范例,并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鼓励其他同学学习。
例如傲邦的日记:202_年5月13日星期六天气晴今天爸爸教了我一种速算方法,是用来计算15×15、25×25等尾数是5的两位数的乘积的,我一下子就学会了。
我能特别快地把算式的结果说出来。
速算的方法是:比方15×15就用1×〔1+1〕=2,把2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所以15×15=225;25×25就用2×〔2+1〕=6,把6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也就是25×25=625;依此类推:35×35=1225,45×45=2025,55×55=3025,65×65=4225,75×75=5625,85×85=7225,95×95=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