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高中物理竞赛讲义1
学而思高一春季物理竞赛CPHO预备队第1讲

例题精讲
【例10】 地面上有一个固定的圆弧形光滑槽, 其弧长 N 远远小于圆的曲率半径 R . 槽边缘有一个小球 A ,圆弧最低点正上方 h 高处有一个小球 B ;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气,若 A, B 球可视为质 点,同时由静止释放,要使它们恰好在圆弧最低点相遇, h 和 R 应满足什么关系?
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
4
【例7】 两质量分别为 2kg 与 3kg 的重物用一弹簧相连,现在把一个放于地面上,另一个用外力 F 往 下按,知道系统静止下来后突然松手,要让下面的重物离开地面,外力至少多大?
【例8】 一个质点沿 x 轴作简谐运动,振幅 A 0.06m ,周期 T 2s ,初始时刻质点位于 x0 0.03m 处 且向 x 轴正方向运动.求: ⑴ 初相位; ⑵ 在 x 0.03m 处且向 x 轴负方向运动时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质点从这一位置回到平衡位置 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高一·物理·CPHO 预备队·第 1 讲·学生版
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
3
理论和实验都表明,在 xy 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 x 轴上的分运动是简谐运动,我们在 研究简谐运动时就可以借助于这个圆运动,为了研究简谐运动而引入的圆叫参考圆.参考圆是研究简 谐运动的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例题精讲 【例4】 如图装置左边是系数为 K1 的弹簧,右面为 K 2 的弹簧,物体质量为 m 不考虑轮重,求上下自 由振动时周期.
例题精讲
【例11】 把一根均匀的细棒一端挂在天花下, 另一端拉起一小角度, 细棒就开始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这个现象叫“复摆”,已知一根质量为 m 长度为 l 的细棒以其端点以角速度 转动时,动能为
EK
ml 2 2 (这个公式学会了积分的同学可以自己推一下,很容易) ,计算其周期。 6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力学部分目录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第二讲: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第三讲:力矩、定轴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重心第四讲:一般物体的平衡、稳度第五讲: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六讲:相对运动与相关速度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第八讲:抛物的运动第九讲: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第十讲:力和直线运动第十一讲:质点的圆周运动、刚体的定轴转动第十二讲:力和曲线运动第十三讲:功和功率第十四讲:动能定理第十五讲:机械能、功能关系第十六讲:动量和冲量第十七讲:动量守恒《动量守恒》练习题第十八讲:碰撞《碰撞》专题练习题第十九讲:动量和能量《动量与能量》专题练习题第二十讲:机械振动《机械振动》专题练习第二十一:讲机械波第二十二讲:驻波和多普勒效应第一讲:力学中的三种力【知识要点】(一)重力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弹力1.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又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或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两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2.弹力的方向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3.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能计算,只能根据平衡法或动力学方法求得.但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用.f=kx(k 为弹簧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量)来计算 .在高考中,弹簧弹力的计算往往是一根弹簧,而竞赛中经常扩展到弹簧组.例如: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若干个弹簧串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倒数为:nk k k 1...111+=,即弹簧变软;反之.若以上弹簧并联使用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k 1+…k n ,即弹簧变硬.(k=k 1+…k n 适用于所有并联弹簧的原长相等;弹簧原长不相等时,应具体考虑) 长为0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剪去一半后,剩余2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k (三)摩擦力1.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目录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知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5)第一讲力的处理 (13)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15)第三讲习题课 (16)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21)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24)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24)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25)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35)第三部分运动学 (3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5)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37)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4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2)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5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2)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70)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7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70)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75)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86)第七部分热学 (86)一、分子动理论 (87)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89)三、理想气体 (91)四、相变 (98)五、固体和液体 (102)第八部分静电场 (10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4)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107)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120)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20)第十部分磁场 (13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34)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38)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46)第一讲、基本定律 (146)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5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5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57)第一节黑体辐射 (158)第二节光电效应 (161)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68)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72)第0部分绪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理论基础(2013年开始实行)说明:.本次拟修改的部分用楷黑体字表示,新补充的内容将用“※”符号标出,作为复赛题和决赛题增补的内容;※※则表示原属预赛考查内容,在本次修改中建议改成复赛、决赛考查的内容。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40)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6)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7)第一讲力的处理 (7)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10)第三讲习题课 (11)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7)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22)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22)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23)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37)第三部分运动学 (3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7)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40)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4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4)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6)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59)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9)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62)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82)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82)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2)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8)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102)第七部分热学 (102)一、分子动理论 (103)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106)三、理想气体 (108)四、相变 (119)五、固体和液体 (125)第八部分静电场 (12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27)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132)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14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48)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155)第十部分磁场 (169)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75)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84)第一讲、基本定律 (184)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89)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95)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99)第一节黑体辐射 (199)第二节光电效应 (204)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214)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218)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②几乎每年一届,参赛国逐年增加,每国代表不超过5人。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39)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学而思网校物理第一课讲义

温度计的使用和校准一、温度计:1.温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的区分。
3.常用温度计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分度值)_________;(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寒暑表:(分度值)_________________;(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体温计:(分度值)_________________;(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二、热膨胀:1.热膨胀一般规律:_____________2.水的反常膨胀规律:0℃-4℃: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
3.热膨胀在技术上的意义:⑴在架桥、铺路、安装管道时,接触物间留有的空间,防止热胀冷缩的力产生破坏作用。
⑵利用不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热膨胀不同的双金属片,制成自动控制恒温箱、自动防火报警装置。
三、热传递: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⑴热传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对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热辐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1988年中国科学家从实验室中获得了130K的低温超导体,130K相当于摄氏温度为______;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热力学温度为______。
高一物理竞赛课程1-6次课讲义

高一物理竞赛课程1-6次课讲义1. 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2. 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非浸润3. 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识精讲一.固体的热膨胀几乎所有的固体受热温度升高时,都要膨胀。
在铺设铁路轨时,两节钢轨之间要留有少许空隙,给钢轨留出体胀的余地。
一个物体受热膨胀时,它会沿三个方向各自独立地膨胀,固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各个线度(如长、宽、高、半径、周长等)都要增大,这种现象叫固体的线膨胀。
我们把温度升高1℃所引起的线度增长跟它在0℃时线度之比,称为该物体的线胀系数。
线膨胀系数α的意义是温度每改变1K 时,其线度的相对变化。
即:t l l l a t 00-=式中a 的单位是1/℃,0l 为0℃时固体的长度,t l 为t ℃时固体的长度,一般金属的线胀系数大约在510-/℃的数量级。
上述线胀系数公式,也可以写成下面形式:)1(0at l l t +=对于各向同性的固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体积的膨胀可由其线膨胀很容易推导出。
为简单起见,我们研究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体,在每一个线度上均有:T al l ∆=∆)331()1()1(33223333T a T a T a l t a l l V t ++∆+=∆+=∆+=因固体的α值很小,则T a T a T a ∆∆∆3,33322与相比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则)31(3T a l V t ∆+= 即:T aV V ∆=∆3第一讲 物质的热性质知识体系介绍式中的3α称为固体的体膨胀系数。
随着每一个线度的膨胀,固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也发生膨胀,其面膨胀和体膨胀规律近似是)1(0t S S t γ+= )1(0t V V t β+=考虑各向同性的固体,其面胀系数γ、体胀系数β跟线胀系数α的关系为γ=2α,β=3α。
例题精讲【例1】 有一摆钟在0℃时走时准确,它的周期是1s ,摆杆为钢质的,其质量与摆锤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仍可认为是单摆。
当气温是25℃时,摆钟周期如何变化?一个昼夜24小时误差多少?已知钢的线胀系数 5102.1-⨯=a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包含常见力的性质,平衡力的规律两大基本内容。
本讲我们从常见模型一点点的入手逐步巩固的复习。
第一部分:常见力知识点睛1.弹力的性质以及规律弹力是由于形变长生的力,具体的体现在弹簧,接触面,杆,绳等。
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kx.轻绳:弹力方向沿绳且指向绳收缩方向轻杆:与轻绳不同,轻杆的弹力可以指向任意方向面和面:弹力垂直于接触面球和球:弹力沿两球球心连线难点:轻杆的弹力,可以自由转动的轻杆只有两个受力点时,弹力一定沿杆方向,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压力。
对于多个点受力的轻杆,必须用力矩平衡与力平衡规律联立分析。
2.判断弹力有无:①消除法:去掉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状态,若能则说明此处弹力不存在,若不能则说明弹力存在.如图:球A静止在平面B和平面C之间,若小心去掉B,球静止,说明平面B对球A无弹力,若小心去掉C,球将运动,说明平面C对球有支持力.②假设法:假设接触处存在弹力,做出受力图,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如图,若平面B和平面C对球的弹力都存在,那么球在水平方向上将不再平衡,故平面B的弹力不存在,平面C的弹力存在.③替换法:用轻绳替换装置中的轻杆,看能否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可以,则杆提供的是拉力,如果不能,则提供支持力.3.判断摩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知识模块本讲导学第2讲静力学复习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2高一·物理竞赛秋季班·第2讲·教师版①滑动摩擦力:N F F μ=,μ是动摩擦因数,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N F 表示压力大小,可见,在μ一定时,N F F ∝.②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有关,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出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max F 之间,即max 0F F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N F 无关,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N F 有关.③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在接触面粗糙,两物体接触且互相挤压的条件下,可使用下列方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则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存在静摩擦力.反推法: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受力分析推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摩擦角与自锁当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粗糙,一旦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就会受静摩擦力作用,设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中学不要求最大静摩擦因数跟动摩擦因数的区别),则最大静摩擦力为fM =μFN 。
如图中,水平面对物体的作用力F′(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矢量和)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满足μα==NF ftan 。
α称为摩擦角,无论支持力FN 如何变,α保持不变,其大小仅由摩擦因数决定。
一个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而静止,当用外力试图使这个物体运动时,外力越大,物体被挤压的越紧,越不容易运动,即最大静摩擦力的保护能力越强,这种现象叫自锁(定)现象。
出现自锁现象的原因是,自锁条件满足时,最大静摩擦力会随外力的增大而同比例增大。
应用举例 生活中的自锁实例如图就是生活中一个用于抓住圆柱形重物的抓钩,只需要拉竖直的缆绳,就可以用钩子牢牢的抓住几吨重的钢管,你能分析它的工作原理么?男士腰带扣是一种防止皮带滑脱的小机械,图是一种男士腰带扣的剖面图,(a )型在十多年前曾风弥一时,当皮带试图向左滑出时,滚轴会随皮带滑动挤压更紧,进而阻止皮带的滑动,这是典型的自锁现象。
现在的皮带扣多用(b )型,在皮带上附有固定的齿状防滑条,顶杆顶住齿槽而皮带滑动,实际是自锁现象的改进。
大多数背包、挎包的背带用的“曰”字型缩放扣;也是利用了自锁原理。
再有我们生活中用绳子打的各种结,也都是利用的自锁原理。
向左运动被锁定,向右可方便运动,(a )图是滑槽式锁定机构,(b )图是顶杆式锁定机构。
滑槽滚轴(b )滚轴截面,周圈是防滑齿。
Ff F N′ αθ第二部分:平衡条件 知识点睛通常不考虑形变的物体都称作刚体, 刚体平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力的矢量和等于零,即0Fi ∑= 这就保证了刚体没有平动.其二,作用于刚体的力对于矩心O 的合力矩也为零,即0Mi ∑=某个力的力矩定义为力臂与力的叉乘,即 M=r×F力矩M 是矢量,其方向通常按右手螺旋定则确定:力矩M 同时垂直于力臂r 与力F,当右手螺旋从r 的方 向转到F 的方向时大拇指的方向即为M 的方向.注意: 转轴可以随意选取,力矩计算的核心技巧是巧选转轴,总的原则是未知力作用线不能通过转轴,其次是其他未知力作用线尽量过轴。
力偶:作用在物体上等大反向不共线的一对力可以证明:力偶的力矩总和与矩心的选区无关,总力矩恒为:2M Fd ∑=(d 为力的作用线距离) 重要推论:一个体系受n 力平衡,如果其中n-1个力的作用线都汇于某点,则最后那个力作用线也必须过此点。
例题精讲【例1】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 ,ABC 或构件AB ,AC 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例2】图示系统仅在OA 与小车接触的A 点处存在摩擦,杆的重力为P ,在保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逐步增加拉力F ,则在此过程中,A 处的支持力将( )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保持不变; D .不能确定。
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4高一·物理竞赛秋季班·第2讲·教师版【例3】如图所示,直杆AB 两段细线被水平的吊在两竖直的墙壁上,两段细线与墙壁间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若杆长为L ,则杆的重心距离A 为多大?【例4】如图甲所示轻绳AD 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 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1m 的物体.30ACB ∠=︒;图乙中轻杆HG 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 通过细绳EG 拉住,EG 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 点用细绳GF 拉住一个质量为2m 的物体,求细绳AC 段的张力AC T 与细绳EG 的张力EG T 之比.【例5】如图所示的轻杆体系,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均一致。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受向下的作用E F =10kN ,G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上的在两端受的力。
【例6】如图所示,匀质圆柱体重为G ,半径为R ,障碍物高h=R/2, 要使圆柱体越过障碍物,且要求施加在圆柱体上的力始终最小,此最小力至少多大?方向如何?球与台阶间摩擦因数至少多少?【例7】如图所示,一根重8N的均质直棒AB,其A端用悬线悬挂在O点,现用F = 6N的水平恒力作用于B端,当达到静止平衡后,试求:(1)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2)直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例8】质量分布均匀的梯子AB靠在墙上,其自重P=200N,如图所示,梯子长度为l,并与水平夹角θ=60°。
已知所有接触面间静摩擦因数均为0.25,现有一重P1=650N的人沿着梯子慢慢滴往上爬,问人所能到达的最高点C距离最低点A距离s为多少?【例9】由边长l=4R的两个正方形均匀薄板用铰链相连结,夹在水平放置的半径为R的光滑固定圆柱上,如图:圆柱的轴心用O表示。
,此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求两板间的夹角为多大?(只写出方程即可)【例10】均匀长板AD重为P,长4cm,用以短板BC支持,如图,AB=BC=AC=3cm,BC板几乎无质量,求ABC处摩擦角至少多大才能维持平衡?(只写出方程即可)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6高一·物理竞赛秋季班·第2讲·教师版课后练习题1.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2kg ,两根轻绳AB 和AC 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
若在物体上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 60°斜向上的拉力F ,要使两根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 的大小范围。
θθFCA B2.如图所示,长为5m 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m 的两杆的顶端A 、B 。
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其下连着一个重为12N 的物体。
平衡时绳中的张力为多少?3.两个均质杆AB 和BC 分别重1P 和2P ,其端点A和C用球铰固定在水平面,另一端B由球铰链相连接,靠在光滑的铅直墙上,墙面与AC 平行,如图所示。
如AB 与水平线的交角为45º,∠BAC=90º,求A 和C 的支座约束力以及墙上点B所受的压力。
物理常识月亮在远去1963年,美国科学家威尔斯发现:珊瑚外壁上的环,能代表每年的生长物,而相邻两环之间的生长脊数,就是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应有的天数。
因此,用珊瑚化石,就可观测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化的情况。
在6000万年前,每年约有402天。
因此人们将珊瑚化石叫珊瑚计时器。
同样的鹦鹉螺化石,也能反映月球的情况。
1978年,美国科学家卡姆和普鲁庇发现鹦鹉螺化石与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周期有关。
鹦鹉螺是一种软体动物,壳体作包卷状,直径二三十厘米。
壳质薄而脆,壳体内部被许多模板分隔成若干小室叫气室,最外的一室体积最大,为动物的肉体和内脏所在。
每个气室的外壳上有着一种生长线,每个生长线是一天的生长痕迹,每个气室正是一个月的生长物。
现代的鹦鹉螺,每个气室恰是30条生长线,和现代的塑望月完全一样。
而古代的鹦鹉螺化石,则不同于现代。
500万年前,鹦鹉螺的每个气室只有9条线;345万年前,每个气室只有15条线。
由此可见,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的天数,古代较少,现代愈来愈多。
这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的运行轨道愈来愈大,离我们愈来愈远的缘故。
他们二人还利用万有引力学说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完全符合鹦鹉螺化石的反映,而由此推断出:400万年前,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只有现在地球与月球距离的43%,7000万年间,月球远离地球的平均速度为每年94.5厘米,而且现在仍在进行。
由此可见,月亮确实在逐渐远离地球而去。
关于月亮正远离地球的原因可以用引潮力和角动量守恒联立解释,学而思将来的讲义中会讲到这些知识,期待中吧...学习效果反馈:代课教师:通过今天学习,你觉得:1.本讲讲义内容设置:A.太难太多,吃不透B.难度稍大,个别问题需要下去继续思考C.稍易,较轻松D.太容易,来点给力的2.本节课老师讲解你明白了:A.40%以下B.40%到80%C.80%以上但不全懂D.自以为都懂了3.有什么东西希望老师下节课再复习一下么?(可填题号,知识点,或者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