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标准-2023最新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标准-2023最新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建筑设计 (5)4.1一般规定 (5)4.2规划设计 (5)4.3建筑设计 (5)4.4结构设计 (7)4.5电气设计 (8)5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9)5.1一般规定 (9)5.2系统分类 (9)5.3集热器 (10)5.4贮热水箱 (12)5.5循环泵 (13)5.6管路 (14)5.7辅助热源 (15)5.8热交换器 (15)5.9防过热和防冻 (16)5.10运行控制 (16)6施工安装与调试 (18)6.1一般规定 (18)6.2基座 (18)6.3支架 (19)6.4集热器 (19)6.5贮热水箱 (19)6.6管路 (20)6.7辅助加热设备 (20)6.8电气与自动控制系统 (20)6.9水压试验与冲洗 (20)6.10系统调试 (21)7工程验收 (22)7.1一般规定 (22)7.2分项工程验收 (22)7.3竣工验收 (23)8运行与维护 (24)8.1一般规定 (24)8.2安全检查 (24)8.3系统维护 (24)9节能环保效益评估 (26)9.1一般规定 (26)9.2系统节能环保效益评估 (26)9.3系统实际运行的效益评估 (26)9.4系统效益的定期检测、长期监测和性能分级评估 (26)本标准用词说明 (28)1总则1.0.1为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与民用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施工安装、工程验收和运行维护,使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节能高效、与建筑协调统一,保证工程质量,结合山东省地方特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以及既有民用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施工安装、工程验收和运行维护。

1.0.3新建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工程应纳入建筑工程管理,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1.0.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二)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二)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二)4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4.1一般规定4.1.1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纳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4.1.2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安装条件等综合因素,选择其类型、色泽和安装位置,并应与建筑物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4.1.3太阳能集热器的规格宜与建筑模数相协调。

4.1.4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和其他部位的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及连接管线应与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一并设计。

4.1.5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并应便于安装、清洁、维护和局部更换。

4.2系统分类与选择4.2.1太阳能热水系统按供热水范围可分为下列三种系统:1集中供热水系统;2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3分散供热水系统。

4.2.2太阳能热水系统按系统运行方式可分为下列三种系统:1自然循环系统;2强制循环系统;3直流式系统。

4.2.3太阳能热水系统按生活热水与集热器内传热工质的关系可分为下列两种系统:1直接系统;2间接系统。

4.2.4太阳能热水系统按辅助能源设备安装位置可分为下列两种系统:1内置加热系统;2外置加热系统。

4.2.5太阳能热水系统按辅助能源启动方式可分为下列三种系统:1全日自动启动系统;2定时自动启动系统;3按需手动启动系统。

4.2.6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类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及使用要求按表4.2.6进行选择。

4.3技术要求4.3.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性能应满足相关太阳能产品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的要求,系统中集热器、贮水箱、支架等主要部件的正常使用寿命不应少于10年。

4.3.2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安全可靠,内置加热系统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并根据不同地区应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抗雹、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

4.3.3辅助能源加热设备种类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点、热水用量、能源供应、维护管理及卫生防菌等因素选择,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

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规范标准

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规范标准

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规范标准11总则1. 0. 1 为使民用建筑太阳热水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布局合理、与建筑和周围环境协调美观、风格统一,规范太阳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工程验收,制定本规范。

1. 0. 2 本规范适用于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水和局部供热水的太阳热水系统。

改造既有建筑上已安装的太阳热水系统时,可参照执行。

1. 0. 3民用建筑太阳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工程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2 术语2.0.1民用建筑 civi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总称。

按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0.2居住建筑 residentia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包括住宅、宿舍、旅馆等建筑。

2.0.3 公共建筑 public building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

包括教育建筑、办公建筑、科学教育建筑、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政法建筑、纪念建筑、园林景观建筑、宗教建筑、综合建筑。

2.0.4低层住宅 low storey housing一层至三层的住宅建筑。

22.0.5多层住宅 multifloor housing四层至六层的住宅建筑。

2.0.6中高层住宅 mid-tall storey housing七层至九层的住宅建筑。

2.0.7高层住宅 tall storey housing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

2.0.8高层建筑 tall building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大于24m的建筑为高层建筑。

2.0.9 自然层数 natural storey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2.0.10建筑高度 height of building指建筑物室外地平面至外墙顶部的总称。

2.0.11地下室 basement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者为地下室。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条文说明)中文词条名:·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系统分类与选择英文词条名:4.2.1 安装在民用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若按供热水范围分类,可分为:集中供热水系统、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和分散供热水系统等三大类。

集中供热水系统,是指采用集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和集中的贮水箱供给一幢或几幢建筑物所需热水的系统。

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是指采用集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分散的贮水箱供给一幢建筑物所需热水的系统。

分散供热水系统,是指采用分散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分散的贮水箱供给各个用户所需热水的小型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4.2.2 根据国家标准《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 GB/T 18713 中的规定,太阳能热水系统若按系统运行方式分类,可分为:自然循环系统、强制循环系统和直流式系统等三类。

自然循环系统是仅利用传热工质内部的温度梯度产生的密度差进行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在自然循环系统中,为了保证必要的热虹吸压头,贮水箱的下循环管应高于集热器的上循环管。

这种系统结构简单,不需要附加动力。

强制循环系统是利用机械设备等外部动力迫使传热工质通过集热器 ( 或换热器 ) 进行循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强制循环系统通常采用温差控制、光电控制及定时器控制等方式。

直流式系统是传热工质一次流过集热器加热后,进入贮水箱或用热水处的非循环太阳能热水系统。

直流式系统一般可采用非电控温控阀控制方式及温控器控制方式。

直流式系统通常也可称为定温放水系统。

实际上,某些太阳能热水系统有时是一种复合系统,即是上述几种运行方式组合在一起的系统,例如由强制循环与定温放水组合而成的复合系统。

4.2.3 太阳能热水系统按生活热水与集热器内传热工质的关系可分为下列两种系统:直接系统是指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直接加热水给用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直接系统又称为单回路系统,或单循环系统。

间接系统是指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加热某种传热工质,再使该传热工质通过换热器加热水给用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篇一: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太阳能热水系统1 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于鸿威地产所有项目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设备供货与安装工程的招投标、深化设计及现场施工指导。

集团其他地区可参照本标准进行修订,并上报集团工程管理中心审核备案后执行。

2 编制依据2.1 除另有注明外,本标准须符合建筑设计、图纸和国家、地方及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2.1.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2.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1.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设计规范》GB50242-20022.1.5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2.1.6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2.1.7 《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20022.1.8 《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评定规范》GB/T20095-20062.1.9 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1.10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来自: 小龙文档网: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20072.1.11 《真空管太阳集热器》GB/T17581-19982.1.12 《太阳能热水器吸热体、连接管及其配件所用弹性材料的评价方法》GB/T15513-19952.1.13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GB/T 17049-20052.1.14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GB/T3214-912.1.15 《泵的噪音测量与评定方法》JB 10890-892.1.1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1.17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1.1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2.1.19 《家用太阳热水系统设计热性能试验方法》GB/T18708-20022.1.20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922.1.21 《家用太阳热水器储水箱》 NY/T514-20022.1.22 《家用太阳热水器电辅助热源》NY/T513-20022.1.23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19228.2-20032.1.24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GB/T19228.1-20032.1.25 《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用橡胶O形密封圈》GB/T19228.3-20032.1.26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71-20082.1.27 《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18033-20072.1.28 《建筑用铜管管件(承插式) 》 CJT 117-20002.1.29 《铜管接头第1部分:钎焊式管件》GB/T11618.1-20082.1.30 《铜管接头第2部分:卡压式管件》GB/T11618.2-20082.1.31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2.2 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鸿威地产提出,由鸿威地产做解释并最终决定,否则视为接受。

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规范

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规范

1总则1. 0. 1 为使民用建筑太阳热水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布局合理、与建筑和周围环境协调美观、风格统一,规范太阳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工程验收,制定本规范。

1. 0. 2 本规范适用于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水和局部供热水的太阳热水系统。

改造既有建筑上已安装的太阳热水系统时,可参照执行。

1. 0. 3民用建筑太阳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工程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民用建筑 civi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总称。

按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0.2居住建筑 residential building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

包括住宅、宿舍、旅馆等建筑。

2.0.3 公共建筑 public building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

包括教育建筑、办公建筑、科学教育建筑、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政法建筑、纪念建筑、园林景观建筑、宗教建筑、综合建筑。

2.0.4低层住宅 low storey housing一层至三层的住宅建筑。

2.0.5多层住宅 multifloor housing四层至六层的住宅建筑。

2.0.6中高层住宅 mid-tall storey housing七层至九层的住宅建筑。

2.0.7高层住宅 tall storey housing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

2.0.8高层建筑 tall building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大于24m的建筑为高层建筑。

2.0.9 自然层数 natural storey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2.0.10建筑高度 height of building指建筑物室外地平面至外墙顶部的总称。

2.0.11地下室 basement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2者为地下室。

2.0.12半地下室 semi-basement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GBP GB 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solar waterheating system of civil building2005-12-05 发布 2006—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94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64-2005,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4、3.0.5、4.3.2、4.4.13、5.3。

3、5.3。

8、5。

4.2、5。

4.4、5。

6。

2、6.3.4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2月5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和建标标函[2005]25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5 规划和建筑设计;6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7太阳能热水系统收。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044;电话:010—88361155-112;传真:010-********;电子邮件:zhangsj@chinabuilding。

),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新元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官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赛尔太阳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九阳实业公司扬州市赛恩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津霸能源环保设备厂(中美合资)北京恩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北京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华扬太阳能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树君于晓明何梓年李竹光袁莹杨西伟辛萍童悦仲娄乃琳李俊峰胡润青朱培世杨金良陈和雄王辉孙培军王振杰孟庆峰黄永年齐心戴震青刘立新焦青太吴艳元黄永伟赵文智目次1 总则 (5)2 术语 (6)3 基本规定 (8)4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9)4.1 一般规定 (9)4。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是指将太阳能能量转换成热能,用于民用建筑内供暖和热水的系统。

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来替代燃料,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为了更好地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关于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有以下要求:
应当按照《建筑太阳能供暖热水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建筑太阳能供暖热水系统。

在设计中,应当考虑到太阳能设备的性能,以及太阳能设备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在安装过程中,应该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准确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确保太阳能设备的正确安装,避免安装错误造成的损失。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查太阳能热水系统,确保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以避免损失。

应当遵守《建筑太阳能供暖热水系统安装运行管理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安全维护,以确保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是指在设计、安装、使用和管理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当遵守的一系列要求,以确保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4.3.2 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安全可靠,内置加热系统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并根据不同地区应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抗雹、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

(一):太阳能热水系统防冻措施:
太阳能热水器常用防冻方法:冬季在晴天时,可以正常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当气温低于—6℃时,每天最好少量、多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水。

尤其在睡觉前和起床后,放少量水以使管道内的水流动,依靠水温来增加管道温度。

气温越低越要多放水,以防上、下水管路冻堵。

太阳能热水器滴水防冻方法:如第二天气温在—6℃以下,晚上用完热水后,将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上满水。

此后在喷头或水龙头下接一水盆,把热水阀松开一点,使其慢慢滴水,以保持管道内水的流动,一般一晚上一盆水的流量可避免管路冻堵。

太阳能热水器的放空防冻方法:如果遇到阴天或下雪时尽量将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用完,将太阳能热水器放空,并保持混水阀常开,这样就不会使管道冻堵了。

太阳能热水器伴热带防冻方法:可加装伴热带彻底解决管路冻堵问题。

如果管路冻堵,气温回升后一般即可自动疏通,但多次冻堵容易使管道冻裂。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防结露措施:
(三):太阳能热水系统防过热措施:
1,具有防过热功能的太阳能承压水箱
2,设置储热水箱和热平衡水箱
3,用遮荫网盖住一部分真空管
(四):太阳能热水系统防雷措施:
1、如果楼房没有避雷设施,最好不要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如果一定要安装,应在距楼顶太阳能热水器水平方向1米左右处安装2根高度为2米左右的等高避雷针或1根高度为3米左右的独立避雷针,而且避雷针针体应直接入地。

在有避雷设施的楼房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也应注意防雷。

要减少雷击隐患,应适当降低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位置,或加高避雷针的高度。

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热水器至少应低于避雷针60厘米,并与其保持1米左右的安全距离,热水器的金属架应做接地处理。

如果热水器已处于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则不宜将热水器的金属外壳与屋顶上其他金属体相连接。

另外,入室的金属管道应按要求在相应的部位做接地和等电位连接。

为确保安全,在雷电发生时,即使是已有避雷防雷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也最好不要使用,且应将其电源插头拔掉,尽量少接触水管、水龙头,以防万一。

2、如果自行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防雷处理,首先,应在离热水器3米远处加装高出热水器顶部1.5米的避雷针,并做好接地,以防雷击;其次,从楼顶引入
室内的太阳能热水器电源线、信号线、水管均应采用金属屏蔽保护;最后,应在漏电保护开关后端加装SPD(电容保护器),并做好接地,以防感应雷击和雷电波侵入。

建议在打雷时最好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要拔掉其电源插头。

3、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为做好雷电防护,应当做到:一是热水器在接避雷针或避雷带时,热水器的金属架(座)应做接地处理;二是热水器如果不在接避雷针或避雷带的保护范围内,除其金属架(座)做接地处理外,还应单独装设避雷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避雷针与热水器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使其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入室的金属管道应按要求在相应的部位做接地和等电位连接。

同时建议大家在雷雨时最好不要使用热水器,以避免和减少因雷电带来的伤害。

4、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应利用本身金属支架立一支适宜高度的避雷针防直击雷;在屋面层上外露的电源线应穿焊接金属钢管敷设,把钢管与支架焊连后,用一条直径10mm的镀锌圆钢将金属支架与屋顶上的避雷带进行等电位连接。

另外在卫生间将引上电源相线并联安装一个电源避雷器来防御雷电波的侵入,并注意下雨打雷时不在卫生间洗澡。

(五):太阳能热水系统抗雹措施:
(六)太阳能热水系统抗风措施:
1,用以支撑由多个集热管并排构成的集热器的支架;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集热器面对阳光的背面,安装有反光板,所述的反光板为多个长条形反光板,所述各长条形反光板呈屋脊型,依序通过垂直于所述长条形反光板的支撑条卡合固定在相邻的两个集热管之间的空档位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抵抗强风侵袭,还能借助风力自动清扫落在长条形反光板上的积雪、积尘,长期保证反光板的反光集热作用,维修保养时,拆装也比较方便。

2,一种抗风型太阳能热水器,特点是真空玻璃集热管沿贮水箱长度方向排列两行,两行中的每支真空玻璃集热管均错开布置,真空玻璃集热管背阳的一侧敞开。

本实用新型在不降低太阳能利用率的情况下,提高了防风能力。

(七)太阳能热水系统抗震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