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理论力学_点的合成运动_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_

8-4 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三种加速度(相对于三种运动,瞬时量)绝对加速度动点相对静系运动的加速度相对加速度动点相对动系运动的加速度牵连加速度牵连点的加速度8-4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a a r a e a动点--M 点定系--OXYZ动系--O ˊXˊYˊZˊ牵连点—动系O ˊXˊYˊZˊ上M 点M O r r r ''=+r x i y j z k '''''''=++为常矢量,,其中考虑到考虑到则M a O dr v r x i y j z k x i y j z k dt '''''''''''''==++++++eO O edv dv a a dt dt ''===r rr dv dv a dt dt==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当牵连运动为平动时,动点在某瞬时的绝对加速度等于它在该瞬时的牵连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的矢量和。
2222222222o M a d r d r d x d y d z a i j k dt dt dt dt dt '''''''==+++a e r a a a =+上式中每一个矢量都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因此上式总共包含有12个要素,其中若仅有两个要素是未知的,则此矢量式可解。
由于加速度包括沿轨迹切线方向的切向加速度和沿主法线方向的法向加速度两个分量,所以在最一般的情况下练习1凸轮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减速运动,如图所示。
设凸轮半v a径为R,图示瞬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和。
求杆AB在图示位置时的加速度。
解:取动点和动系动点:顶杆AB上的A点动系:固结凸轮上的参考系绝对运动:铅垂方向直线运动相对运动:半圆周运动牵连运动:水平直线平移8该瞬时杆AB 的速度方向向上练习1—速度分析绝对速度:大小未知,方向沿杆AB 向上牵连速度:,方向水平向右相对速度:大小未知,方向沿凸轮圆周的切线根据速度合成定理ϕϕsin sin e r vv v ==a v e v r v e v v =练习1—加速度分析绝对加速度:大小未知,方向沿直线AB 牵连加速度:,沿水平方向相对加速度法向分量:,沿着,指向半圆板圆心相对加速度切向分量:大小未知,垂直于,假设指向右下a a e a e a a OA OA O。
理论力学:第6章 点的合成运动

2 2 r
,
aeτ 0 ,解出 aa=142r。所以小环 M 的加速度为 142r。
6-23 已知 O1 A O2 B l 1.5 m,且 O1A 平行于 O2 B ,题 6-23 图所示位置,
滑道 OC 的角速度=2 rad/s,角加速度 =1 rad/s2,OM = b =1 m。试求图示位置
第 6 章 点的合成运动
6-7 题 6-7 图所示曲柄滑道机构中,杆 BC 为水平,而杆 DE 保持铅直。 曲柄长 OA=10 cm,以匀角速度 = 20 rad/s 绕 O 轴转动,通过滑块 A 使杆 BC 作 往复运动。求当曲柄与水平线的交角为 = 0、30、90时,杆 BC 的速度。
·8·
由图得 vr=ve=b=2 m/s, va O1 l 。
得到 O1
l
b cos 45
21
1.5
2 2
1.89 rad/s 。
(2)求加速度。动点,动坐标系的选择不变,则动点 M 的加速度图如图(c)
所示。由加速度合成定理
aa ae ar aC
即 aan aaτ aeτ aen ar aC
时 O1A 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M
45 45
vr
ve
va
x
ae
ane
ana
45
ar
aC
aa
(a)
(b)
(c)
题 6-23 图
解:(1)求速度。
选取 M 为动点,动坐标系固连于滑道 OC 上,则动点 M 的速度图如图(b)
所示。由速度合成定理
va=ve+vr
沿 OC 轴的垂直方向投影得
[理学]理论力学8—点的合成运动-土木_OK
![[理学]理论力学8—点的合成运动-土木_OK](https://img.taocdn.com/s3/m/4093f698af1ffc4fff47ac9a.png)
8.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处理具体问题时应注意: (1) 选取动点、动参考系和定参考系。
动点和动系应分别选择在两个不同的刚体上。
动点和动系的选择应使相对运动的轨迹简单直观。
在有的机构中,一个构件上总有一个点被另一个构件 所约束。这时,以被约束的点作为动点,在约束动点 的构件上建立动系,相对运动轨迹便是约束构件的轮 廓线或者约束动点的轨道。
20
vr1 2vcos30 17.32(m/ s)
(2) 求A相对于B的速度,以A为动点,动系固连于B艇。
ve2
OA
50
v
5m / s
北
va2 10m / s
vr2 ve22 vr22 11.2m / s
tan ve2 5 0.5
va2 10
2634‘
R
B
Ve2
Φ=30°
(2) 应用速度合成定理时,可利用速度平行四边形中的 几何关系解出未知数。也可以采用投影法:即等式10左 右两边同时对某一轴进行投影,投影的结果相等。
8.2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通常选动点和动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有一个很明显的动点,在题中很容易发现;
2. 有一个不变的接触点,可选该点为动点;
解:以凸轮圆心C为动
点,静系取在地面上,动 系取在顶杆上,动点的速 度合成矢量图如图。
va ve vr
ve va cos e cos 45
va
ve
vr
2 e
16
2
例6 AB杆以速度v1向上作平动,CD杆斜向上以速度v2作平动, 两条杆的夹角为a,求套在两杆上的小环M的速度。 解 取M为动点,AB为动坐标系,相对速度、牵连速度如图。
O
Aα
理论力学第六章 点的合成运动 [同济大学]
![理论力学第六章 点的合成运动 [同济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3fd0a4dbe1e650e53ea9909.png)
解: 从例6-2已知得: 1 =
vr r 3 , 2
ω 4
O
解: 从上例已知得: 1 =
r
M
ω 4
va
A
aaτ =0 ,
3 , 4
aan=2r aen=
ωr 8
x’
2
ac 21vr 2 r
va
30°
3 1 1/ s2 8
2
动点取A,
va v A
ar
dvr d 2 x ' ' d 2 y ' ' d 2 z ' ' 2 r 2 j 2 k dt dt dt dt
dx ' di ' dy ' dj' dz ' dk ' dt dt dt dt dt dt
ar ω vr
a a ae a r ac; ac= 2vr
ve
a n a ae a rn a rτ
矢量
1.瞬时状态; 2.可解两个未知量 (大小,方向)。
例6-5 曲柄滑道机构,OA=01A=r=10cm, =30°,=4, 求: 转到30°时直杆的加速度a。 va vr 动点取A; 绝对:圆周; ve 解:相对:圆周;牵连:直线。 [速度] =
a a ae a r ac; aa a an ae aen ar arn ac;
例6-8 曲柄绕O转动,並通过滑块M带动滑槽绕O′摆动, ’ y 求摆动到30°时的角加速度1。
例6-9 将例6-8滑槽改变为图示牛头刨床机构,MA=2r, 求:刨床刨刀的速度,加速度。
vr
dv e dω dr r ω dt dt dt α r ω v e ω v r ae ω v r
理论力学点的合成运动

例 8-4 曲柄OA以匀角速度 w绕O轴转动,其上
套有小环 M,而小环 M又在固定的大圆环上运动,大 圆环的半径为 R。
试求当曲柄与水平线成的角 j ωt 时,小环 M
的绝对速度和相对曲柄 OA 的相对速度。
A
M w
R
O
j
C
解:(1)选择动点及 动系: 小环M为动点,动系固连在 OA上。
(2)分析三种运动:绝 对运动为圆周运动,相对运 动为沿OA的直线运动,牵连 运动为定轴转动。
y
OA杆转动的角速度为
O
wOA
ve OC
ve 2r
3u 6r
y
wOA B
j va vr
A
r ve C
x
u x
8.3 牵连运动是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在图8-9中,设 Oxyz为定系,Oxyz为动系且作平
动,M为动点。动点M在动系中的坐标为 x、y 、z, 动系单位矢量为 i、 j、k。动系平动,i、j、k 的
Oxyz 作某种运动,在瞬时t,动系连同相对轨迹AB在
定系中的I位置,动点则在曲线 AB
上的 M 点。经过时间间 隔 t ,动系运动到定系 中的II位置,动点运动到
点 M。 如果在动系上观
察点M 的运动,则它沿 曲线 AB 运动到点 M2。
z B
M2
vr
z
M O
A
O I
x
va
M B
ve M1
z
O x A
例 8-1 汽车以速度 v1 沿直线的道路行驶,雨滴 以速度 v2 铅直下落,试求雨滴相对于汽车的速度。
v1
解: 因为雨滴相对运动的汽车有运动,所以本题 为点的合成运动问题,可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解。
理论力学答案

①其质心C将仍然保持静止;②其质心C将沿图示x轴方向作直线运动;
③其质心C将沿某一方向作直线运动;④其质心C将作曲线运动。
10.3.5如图10.4所示两个相同的均质圆盘,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圆盘的不同位置上,各作用一水平力F和F,,使圆盘由静止开始运动,设F=F,,问哪个圆盘的质心运动得
8.4.6在图示四连杆机构中,已知 。在图示位置时,OA杆的角速度ω=2rad/s,角加速度α=3 rad/s2,O、A、B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垂直于O1B。试求该瞬时:(1)AB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2)O1B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答案:ωAB=0.8 rad/s,αAB=1.2rad/s2;ωO1B=0,αO1B=2.24rad/s2)
8.4.2如图所示,在筛动机构中,筛子的摆动是由曲柄连杆机构所带动。已知曲柄OA的转速 , 。当筛子BC运动到与点O在同一水平线上时, 。求此瞬时筛子BC的速度。
8.4.3曲柄O角速度ω=2rad/s绕轴O转动,带动等边三角形ABC作平面运动。板上点B与杆O1B铰接,点C与套筒铰接,而套筒可在绕轴O2转动的杆O2D上滑动。OA=AB=BC=CA=O2C=1m,当OA水平,AB∥O2D,O1B与BC在同一直线上时,求杆O2D的角速度ω2。(答案:ω2=0.577rad/s)
9.2.3重物M重10 N,系于30cm长的细线上,线的另一端系于固定点O。重物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成一锥摆形状,且细线与铅垂线成30˚角。求重物的速度与线的拉力。
(答案:FT=11.6N,v=0.94m/s)
9.2.4物体M重为P=10N,置于能绕y轴转动的光滑斜面上,θ=30o,绳索长L=2m,物体随同斜面一起以匀转速n=10r/min转动,试求绳子的拉力(取g=10m/s2)。(答案:FT=6.65N)
理论力学加速度合成定理

一般式
一般情况下(we 与vr不垂直时科) 氏加速度 a的c 计算可以用矢积
表示
大小: ac 2wevrsin
方向:按右手法则确定。
[例3] 已知:凸轮机构以匀 w 绕O轴转动, 图示瞬时OA= r ,A点曲率半径 , 已知。
求:该瞬时顶杆 AB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 动点: 顶杆上A点; 动系: 凸轮 ; 绝对运动: 直线;
va
vr
ve
绝对速度: va=? 待求, 方向//AB; 相对运动: 曲线;
相对速度: vr=? 方向n; 牵连运动: 定轴转动;
牵连速度: ve= w r , 方向OA, 。
根据速度合成定理
vAB va ve tan w r tan
vr ve / cos w r / cos
绝对加速度 : aa ? , 方向 // AB 相对加速度 : arn vr2/ w2r2 / cos2θ ,
解:首先计算1点的加速度。
动点:圆盘上的1点 动系: 与框架固结
牵连运动:以匀角速度w2作定轴转动
牵连加速度:aeτ 0
ar ae aa
vr
ae aen w22R 450 mm s2
相对运动:以O为圆心,在铅直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
相对加速度:a rτ 0 ar arn w12R 1250mm s2
绝对速度 va = ? , 方向AB ; 绝对加速度 aa=?, 方向AB,待求。
相对速度 vr = ? , 方向CA; 相对加速度 art =? 方向CA
牵连速度 ve=v0 , 方向 →;
a
n r
vr2
/
R
方向沿CA指向C
由速度合成定理 va ve vr , 牵连加速度 ae=a0 , 方向→
理论力学8

求曲柄在水平位置瞬时,摇杆O1B绕O1轴的角速度1及滑块A相
对摇杆O1B的相对速度。
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
解:
选取动点: OA 上的A点 动系: O1B 定系: 基座
运 绝对运动:圆周运动 动 分 相对运动:直线运动 析 牵连运动:定轴转动 :
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
另一方面,在实际问题中,不仅要在固联在地面上
的参考系上还要在相对于地面运动着的参考系上观察和
研究物体的运动。下面先看几个例子。
沿直线轨道纯滚动 的圆轮,研究轮缘上A 点的运动,对于地面上 的观察者,是旋轮线轨 迹,对站在轮心上的观 察者是圆。
A点的运动可看成随轮心的平移与绕轮心转动的合成。
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
MM MM1 M1M 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t并取 t0得
lim MM lim MM1 t 0 t t 0 t
lim
M1M
t 0 t
va ve vr
即:在任一瞬时动点的绝对速度等于牵连速度与相对速
度的矢量和,这就是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是瞬时矢量式,共包括大小‚方向 六个元素,已知任意四个元素,就能求出其它两个。
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
例如,直管OB以匀角速度绕定轴O转动,小球M
以速度u在直管OB中作相对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示。 将动坐标系固结在OB管上,以小球M为动点。随着动 点M的运动,牵连点在动坐标系中的位置在相应改变。 设小球在t1、t2瞬时分别到达M1、M2位置,则动点的 牵连速度分别为
ve1 OM1
运动学/点的合成运动
第八章
点的合成运动
在前两章中研究点和刚体的运动时,认为地球( 参考体)固定不动,将坐标系(参考系)固连于地面。 因此,点和刚体的运动是相对固定参考系而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力学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建立动点的绝对速度,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之间的关系。
MM ' 绝对 绝对 M 1M ' 相对 M 1M ' 相对
MM ' MM 1M 1M '
t → t + t AB →A'B'
M → M'
成M →M →M
∆t ,
∆t →0 的 ,
lim
M M '=lim
M M +lim
M M ∆t →0
∆t →0
∆t →0
∆t
∆t
∆t
v a =v e +v r
即在任 瞬 动点的绝对速度等于其牵连速度与相对速度的矢量和,这就是点的速度合成定理。
v a —动点的绝对速度
v r —动点的相对速度 v e —动点的牵连速度,是动
系 点(牵连点)的速度
动系 ,动系 点速度 相等; 动系 动 ,v e 是 瞬 动系 与动点相 合点的速度。
r M =r O '+r 'r
r '=x 'i '+y 'j '+z 'k '
(
r M'r M =r M '
v r
= d r '
=d x 'i '+d y 'j '+d t d t d t v v r i ' j ' k '
e v =d r M '=d r
O '+x 'd i '+y 'd j '+z d t d t d t d t a =v e +v r
=d r O '+x 'd i '+y 'd j '+z 'd k '+d x 'i '+d y 'j '+d z 'k 'd t d t d t d t d t d t d t =
d r M d t
v v e
M' x' y' z'
v a
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是瞬 矢量 ,共包括大小‚方向 六个元素,已知任意四个元素,就能求出其他 个。
[ ] 已知 小 ,速度 v 1, A 相对小 的速度 v 2。
求 A 的 速度。
动点: A ,动系:小 相对 动: ;相对速度v r =v 2↑ 牵连 动: ; 牵连速度v e =v 1→
绝对 动: , 知; 绝对速度v a 的大小 方向 求。
A
出速度 四 ,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速度合成定理 v a =v e +
v r
v =v ==a A
θ=arctan 2
v 1
瞬 ,OC⊥CA O A B 点共 。
求 动 AB的速度。
动点 A点,动系 于 。
绝对速度v a=? 求,方向//AB 相对
速度v r=? 知,方向⊥CA 牵连
速度v e=OA⋅ω=2eω,方向⊥OA
速度合成定理v a=v e+ v r,
出速度 四 。
v=v⋅tan300 a e =2 3ω
3
∴v=2 3ω(↑)
3
AB
[]
已知 OC e,R=3e,ω 速度
v r v
a
ϕ
e
[] 的 。
OA的 速度 ω,
A 动 O1
B 动。
已知OA=r,OO1=l,求 OA
O1B的 速度ω1。
B
v e=v a sinϕ=rωsinϕ
v e
2
=O1A⋅ω1=
2
O1A=ω1=22
l+r
r ω
OA A点 动点, O1B 动系。
绝对速度v=rω,方向⊥OA
a
相对速度v r= ?
牵连速度v e = ?
,方向//O1B
,方向⊥O1B
出,求 合成 动的速度 的 动点,动系和定系
动的
速度的
速度合成定理 出速度 四 。
v
a
=v
e
+v
r
速度 四 ,求出 知量。
恰 择动点 动系是求 合成 动 的关键。
动点 动系的 择原
动点 动系和定系 别属于 个 的 体,否 绝 对 相对和牵连 动中就缺少 动, 能成 合成 动
动点相对动系的相对 动 要易于 观判断。
已知绝对 动和牵连 动求 相对 动的 外
v e a sin ϕ=u
sin ϕ
v =
[ ] AB 在 r 的 定 速u , 。
求 在 和 点 的小 M 的速度。
小 M 动点,动系 在AB ,动点的速度合成矢量 。
sin ϕ=
v e v a
u
A 动点,动系与
连, A 点速度,
v a =v e +v r
v e =v a sin θ=v sin θ
[ ]求 中OC 点C 的速度。
其中v 与θ已知, O A =a ,AC =b 。
=
v e =v sin θa
OC
OA ωv sin θv C =OC ⋅ωOC
=a +b
a
[]已知: r , 其速度 v,θ=300。
OA 在 。
求 OA
相接触的 个 体的接触点 随 间而变化,因此 体的接触点 宜 动点,否 相对 动的 就会很困难。
这 情况 ,需 择满足 条原 的非接触
点 动点。
发现, C的 是 ,若 OA动系,其相对 容易确定是 。
x
θ
C
:C点 动点,
动系 于OA 。
绝对 动: 动,
绝对速度:
相对 动: 动,
相对速度: v r
知,方向//O A
牵连 动:定 动, 牵连速度: v e
v a=v,方向→
=OC⋅ω 知,ω 求,方向⊥OC
a
e
v
出速度 四 。
速度合成定理v
a
=v
e
+v
r
e a
v=v⋅tanθ=
3e
v=OC⋅ω=r ⋅ω=2rω,
sinθ
∴ω=v e= 1 ⋅=
2r2r36r
v [ ]p1947-13AB 速度v 1向 ,CD 向 速度v 2 , 条 的 θ,求 在 的小 M 的速度。
M 动点,AB 动 系,相对速度 牵连速度 。
D
v a =v e1+v r1
M 动点,CD 相对速度 牵连速度 。
v a =v e2+v r2
v e1+v r1=v e2+v r 2
其中
v e1=v 1,
v e2=v 2
v 1=
v 2cos θ+v r2sin θ∴v r2=(v 1-v 2cos θ)/sin θ
动点M 的绝对速度
等 向y
v =a =
=
B
D
v e1+v r1=v e2+v r2
[ ]在 A 和B 速度v =36 km/h ,A 向 ,B O R =100m 的 。
在 瞬 , 的 S =50m,θ=30 , 求 1 B 相对A 的速度。
2 A 相对B 的速度。
1 求B 相对于A 的速度。
r1v =2v cos 30=62.4(km/h)
B 动点,动系 连于A 。
速度矢量
v B =v a1=v e1+v r1
v e1=
v A =v B =v a1=v
, 度。
(2)求A 相对于B 的速度, A 动点,动系 连于B 。
v e2=OA ⋅
=50⋅==18(km/h)
v v
R 2v B R
v a2=v A =v
v r2==40.2(km/h)
tan ϕ=e2
=v a 218
36
=0.5
v ϕ=2634'
,A 相对B 的速度 定等于B 相对A 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