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深度研究报告(一):从共享到经济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校园共享经济模式研究与分析

校园共享经济模式研究与分析一、校园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现状1. 校园共享经济模式的类型和内容校园共享经济模式主要包括共享教材、共享自行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打印机、共享文具、共享衣物等多种形式。
这些共享服务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大学生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资源浪费。
2. 校园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地区目前,校园共享经济模式在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有所发展,在一些知名高校甚至成为了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尤其是一些发达的一线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二线城市,校园共享经济模式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
3. 校园共享经济模式的用户规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校园共享经济模式的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手机APP等平台享受到了共享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1. 满足个性化需求校园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满足大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
共享自行车方便了大学生的出行,共享文具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共享衣物则满足了他们追求时尚的心理。
2. 资源共享校园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减少资源的浪费。
一件共享衣物可以为多个人所穿,一辆共享自行车可以为多人所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也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创业就业机会校园共享经济模式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
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创意和资源,开展相关的共享服务,既满足了需求,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1. 安全隐患一些共享服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共享自行车被人损坏,共享充电宝出现安全问题等。
这些安全隐患可能会对用户造成一定的伤害,也会影响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
2. 资源浪费虽然共享经济模式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共享衣物虽然可以被多人使用,但在长时间内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也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3.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校园共享经济模式中,一些服务提供方可能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这会影响用户的体验,也会影响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
共享项目市场调研报告

共享项目市场调研报告共享项目市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共享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快速发展,共享项目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共享项目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方法,范围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共享项目市场。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共享项目市场概况根据调研结果,共享项目市场近年来迅速增长,用户数量逐年增加。
其中,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是最受欢迎的共享项目,共享办公空间和共享住宿也逐渐受到用户青睐。
2. 消费者需求分析(1)便利性: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共享项目是因为其便利性。
共享项目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2)价格:价格也是消费者选择共享项目的重要因素。
相比传统服务,共享项目通常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3)可用性:大部分消费者对共享项目的需求是能够随时随地使用,并且不需要事先预定。
3. 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行业整合:随着共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行业整合将会成为共享项目市场的趋势。
大公司将会兼并或收购中小型共享项目企业,以扩大市场份额。
(2)技术创新:技术将成为共享项目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维修、共享平台和付款方式等技术创新,将提升用户体验。
(3)差异化竞争: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多个共享项目企业,将来市场上将出现更多的差异化竞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市场策略建议根据调研结果,为了在共享项目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我们提出以下市场策略建议:(1)加强用户需求调研:持续了解用户需求是业务成功的关键。
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满足用户需求。
(2)提升用户体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是获取用户忠诚度的关键。
通过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提升用户对共享项目的满意度。
(3)与合作伙伴建立稳固关系: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共享项目市场的发展。
(4)不断优化营销策略:根据不同的共享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用户转化率。
国外共享经济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共享经济相关理论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引言:共享经济的出现对传统产业和经济体系带来了挑战和改变,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在共享经济的模式探讨中,涉及了平台经济、共享文化、信任建立等多个方面的议题,各国学者纷纷对共享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共享经济的兴起为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对国外共享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2.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共享资源,通过共享,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研究共享经济可以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3. 促进社会公平和文化交流。
共享经济可以拉近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距离,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通过共享经济,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优质的资源和服务,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平等发展。
共享经济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2. 正文2.1 共享经济概念共享经济是一种以分享资源和利用闲置物品或服务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个人或组织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或应用程序分享自己的资源或提供服务,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共享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和经济交易方式,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
共享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分享和共享,通过共享资源和服务,实现资源和效益的最优化配置。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共享经济也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共享经济的发展也为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国外,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
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共享经济成为当今社会最具活力和前景的经济模式之一。
共享经济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经济形式,通过线上交易和线下实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本文将探讨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共享经济的概念由麦肯锡公司首次提出,随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
中国是世界上共享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国家之一。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办公空间等服务纷纷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代表性产物之一。
随着摩拜、ofo等共享单车平台的崛起,共享单车在中国城市中异常普及。
凭借着便捷和低价格的特点,共享单车成为了人们短途出行的首选。
然而,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停放混乱、不文明用车等,这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共享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
共享汽车作为新兴的交通方式,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便捷的出行选择。
很多企业借助共享经济的模式进入共享汽车市场,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车辆租赁资源共享给用户。
然而,共享汽车市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难题,比如资金压力、用户安全等问题。
二、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显示出持续繁荣的迹象。
首先,共享经济将向更多领域拓展。
除了已有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还将进一步延伸至共享住宿、共享劳务等各行各业。
这将进一步带动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社会效益。
其次,共享经济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平台安全。
共享经济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未来,共享经济平台将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停车难、租赁难等问题。
同时,加强对共享经济平台的监管,保护用户权益和数据安全也将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最后,共享经济将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
共享经济的出现并非颠覆传统经济,而是与之同步发展。
共享经济可以为传统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和模式,通过共享经济平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资源利用率。
共享经济模式解析

共享经济模式解析1. 引言共享经济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闲置资源进行共享和利用的一种经济模式。
它通过在线平台将供需双方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对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2. 共享经济的发展历程共享经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共享办公室”和“共享汽车”等概念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共享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
2008年,随着Airbnb和Uber 等平台的兴起,共享经济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得到了广泛关注。
3. 共享经济模式的特点3.1 资源共享共享经济模式通过在线平台将闲置资源进行共享,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Airbnb通过将闲置房屋出租给旅行者,让房东能够获得额外收入,同时也满足了旅行者的住宿需求。
3.2 供需匹配共享经济模式通过在线平台将供需双方进行匹配,实现了供需的精准对接。
平台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将用户的需求与资源进行匹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交易效率。
3.3 信任机制共享经济模式建立了一套信任机制,通过用户评价和信用体系来保证交易的安全和可靠性。
用户在使用共享经济平台时,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的评价和信用分数,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4. 共享经济模式的优势4.1 资源利用率高共享经济模式能够将闲置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例如,共享单车可以让多个人共同使用一辆自行车,减少了资源浪费。
4.2 降低成本共享经济模式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和使用成本。
例如,共享汽车可以让用户按需支付汽车使用费用,避免了购买汽车和维护汽车的高额成本。
4.3 提供便利服务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例如,通过共享出行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叫到车,解决了出行难题。
5. 共享经济模式的挑战5.1 法律法规不完善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面临着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挑战。
由于共享经济模式的新颖性和复杂性,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导致一些纠纷和争议。
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从共享办公到共享住宿,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经突破5万亿元。
但是随着共享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比如滥竞争、隐私泄露、订单难以兑现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监管共享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监管。
政府应该建立共享经济领域的监管标准和法规,规范共享经济行业的发展。
对于共享经济平台,应该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同时,政府也应该对共享经济平台的资质进行审核,对于不合法的平台和行为,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二、提高品质共享经济平台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提高品质。
今年以来,一些共享经济平台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比如共享充电宝的损坏、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等。
这些问题给用户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因此,共享经济平台应该加强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理,提高用户的体验。
三、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随着共享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滥竞争问题开始凸显。
有些共享经济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无谓的低价竞争,降低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这样的滥竞争行为对行业的发展和经营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因此,共享经济平台需要在竞争的同时,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和良好的服务质量。
四、加强数据技术保障共享经济平台依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运营,数据安全是保障用户权益的重要因素。
共享经济平台应该加强数据技术保障,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五、积极推进“信用共享”共享经济平台应该积极推进“信用共享”,建立起信用评价机制。
通过信用评价机制,打造诚信共享经济环境,建立起彼此信任和互惠互利的共享经济合作关系。
总之,随着国内的共享经济市场不断扩大,共享经济平台需要在提高品质、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等方面加强努力,让共享经济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共享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共享经济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分享和共享资源,连接供需双方,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本文将探讨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共享出行行业共享出行是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手机应用软件,用户可以方便地叫到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出行工具,实现出行的便利和高效。
目前,中国的共享出行市场竞争激烈,多家企业竞相进入市场,各有所长。
然而,共享出行行业也面临着运营成本高、市场准入门槛低等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管制度。
二、共享住宿行业共享住宿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为短租平台。
这些平台利用闲置房源,为用户提供临时住宿的选择。
共享住宿行业的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很大便利,也刺激了经济增长。
然而,共享住宿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行业自律并接受监管。
三、共享办公行业随着创业潮的兴起,共享办公成为了创业者的首选。
共享办公通过提供灵活的工作环境和配套服务,满足企业和创业者的需求。
中国的共享办公市场趋势良好,各种规模的共享办公空间遍布大中城市。
但另一方面,共享办公也面临着供需不平衡、品牌竞争等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
四、共享生活服务行业共享生活服务行业包括共享厨房、共享洗衣等。
通过共享资源,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这种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经济的选择,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然而,共享生活服务行业也需解决企业规模不大、行业规范不健全等问题,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信任度。
五、农村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不仅在城市发展迅猛,在农村地区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共享农机、共享农户劳动力等,提高了农村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民增收。
然而,农村共享经济在发展中面临地域差异大、基础设施薄弱等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六、共享经济的挑战与前景共享经济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潜力。
共享经济模式解析

共享经济模式解析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共享经济模式迅速兴起,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
共享经济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将供需双方紧密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合理利用。
本文将对共享经济模式进行解析, 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二、共享经济的运作机制共享经济的核心思想是将闲置资源进行集中利用。
通过互联网平台,资源拥有者可以将自己闲置的资源(如住房、汽车、办公空间等)发布在平台上,供需双方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和分享,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
平台提供者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三、共享经济的发展历程共享经济起源于美国,起初是以共享住房为主要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和用户需求的增加,逐渐涉及到交通、办公、金融等领域。
如今,共享经济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许多国家和企业纷纷加入共享经济的行列。
四、共享经济的优势共享经济的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充分利用资源,降低资源的浪费。
其次,共享经济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此外,共享经济还为许多人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发展。
五、共享经济的挑战共享经济模式虽然带来了许多益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共享经济平台需要解决信任问题,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共享经济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市场竞争和合规问题。
同时,共享经济也会对传统行业产生冲击,如出租车行业受到了共享出行平台的冲击。
六、共享经济的应用领域目前,共享经济的应用已经扩展到许多领域。
共享住房、共享出行、共享办公等已经成为了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
此外,共享教育、共享医疗等领域也逐渐兴起,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服务。
七、共享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共享经济的兴起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引领了未来的商业趋势。
其次,共享经济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共享经济也对金融体系和政府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享经济深度研究报告(一):从共享到经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运营人专属学习社群招募队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联合200+BAT产品运营人打造点此查看详情“共享经济”从狭义来讲,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目前共享经济龙头已现;共享经济将成为社会服务行业内最重要的一股力。
<img class="aligncenter size-fullwp-image-222531"src="/DownloadImg/2016/08/1 014/77602559_1.jpg" alt="gongxiangshendu" width="650" height="360"srcset="/wp-content/uploads/201 5/10/gongxiangshendu.jpg 650w,/wp-content/uploads/2015/10/gon gxiangshendu-404x224.jpg 404w" sizes="(max-width:650px) 100vw, 650px"/></p&gt ;“共享经济”从狭义来讲,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
这其中主要存在三大主体: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
共享经济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物,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
据统计,2014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金。
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350亿美金,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
与传统的酒店业、汽车租赁业不同,共享经济平台公司并不直接拥有固定资产,而是通过撮合交易,获得佣金。
这些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利用移动设备、评价系统、支付、LBS等技术手段有效的将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最优匹配,达到双方收益的最大化。
主要观点共享经济的本质——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
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共享经济的发展——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
去中介化: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再中介化:个体服务者虽然脱离商业组织,但为了更广泛的接触需求方,他们接入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平台。
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在前端帮助个体劳动解决办公场地(WeWork模式)、资金(P2P贷款)的问题,在后端帮助他们解决集客的问题。
同时,平台的集客效应促使单个的商户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共享经济生而逢时:“共享”概念早已有之,信息共享是web2.0时代最大的特征之一,而共享经济则彻底是移动互联网下的产物。
1)全民移动化,尤其是服务提供者(如出租车司机)开始接入移动互联网,打开共享经济的前端供给;2)移动支付:移动支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而普及,支付的全面应用成为保证共享经济平台的便利性、中介性的最重要条件;共享经济平台提供了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互相评价机制、动态定价机制,成为共享经济发展最佳的注脚。
共享经济龙头已现。
Uber和Airbnb作为全球共享经济产业内的龙头,在过去3年迅猛发展,两家成立不到10年的企业,当前估值已经分别达到510亿美金和255亿美金。
其中,Uber公司成为全球估值达到500亿美元用时最短的公司(5年零11个月),并超过小米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科技公司。
共享经济将成为社会服务行业内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在住宿、交通,教育服务以及生活服务及旅游领域,优秀的共享经济公司不断涌现:从宠物寄养共享、车位共享到专家共享、社区服务共享及导游共享。
新模式层出不穷,在供给端整合线下资源,在需求端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体验。
共享经济:从Uber、Airbnb说起提及共享经济,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以Uber为代表的打车软件。
Uber自2009年成立以来,以一个颠覆者的角色在交通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
Uber打破了传统由出租车或租赁公司控制的租车领域,通过移动应用,将出租车辆的供给端迅速放大,并提升服务标准,在出租车内为乘客提供矿泉水、充电器等服务,将全球的出租车和租车行业拖入了一轮新的竞争格局。
与Uber类似,Airbnb源于的两位设计师创始人在艺术展览会期间出租自己的床垫而引申出来。
Airbnb,意为在空中的“bed and breakfast”,旨在帮助用户通过互联网预订有空余房间的住宅(民宿)。
同样由于供给端的迅速打开,以及Airbnb所提供的各具特色民宿,Airbnb在住宿业内异军突起,预定量与房屋库存开始比肩洲际、希尔顿等跨国酒店集团。
根据统计,2014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金。
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350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
事实上,共享概念早已有之。
传统社会,朋友之间借书或共享一条信息、包括邻里之间互借东西,都是一种形式的共享。
但这种共享受制于空间、关系两大要素,一方面,信息或实物的共享要受制于空间的限制,只能仅限于个人所能触达的空间之内;另一方面,共享需要有双方的信任关系才能达成。
2000年之后,随着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虚拟社区、BBS、论坛开始出现,用户在网络空间上开始向陌生人表达观点、分享信息。
但网络社区以匿名为主,社区上的分享形式主要局限在信息分享或者用户提供内容(UGC),而并不涉及任何实物的交割,大多数时候也并不带来任何金钱的报酬。
2010年前后,随着Uber、Airbnb等一系列实物共享平台的出现,共享开始从纯粹的无偿分享、信息分享,走向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共享经济”。
<img class=" aligncenter"title="1444810183904109.jpg"src="/DownloadImg/2016/08/1 014/77602559_2.jpg" alt="qita-gongxiangjingjitu1.jpg"/></p&gt ;我们以Uber模式下的私家车共享为例来分析共享经济给供需双方带来的收益。
假设私家车车主以50万元购买车辆,每年维护保养费用为3万元。
假设车辆使用寿命为10年,每年平均驾驶里程为5万里,车主每年自身驾驶里程仅为2万里,剩余3万公里为闲置资源。
目前市场上出租车价格为3元/公里(扣除燃料费),若该车主定价为2元/公里(扣除燃料费)。
不考虑车主为共享经济平台所需支付的佣金,那么,闲置的3万公里每年可为车主带来额外的6万元现金流。
与仅个人使用相比,在车辆使用的10年内,车辆共享带来的净现值收益为36.9万元。
而对于需求方乘客而言,出租车价格为3元/公里,高于私家车的出租价格2元/公里。
假设乘客每年乘坐出租车的需求为3万公里。
则需求者乘坐私家车代替市场上的出租车,每年可节约3万元。
在10年时间内,乘客乘坐私家车的净现值收益为18.4万元。
<img class=" aligncenter"title="1444812190519201.jpg"src="/DownloadImg/2016/08/1 014/77602559_3.jpg" alt="qita-gongxiangjingji2.jpg"/></p&gt ;共享经济的本质与优势共享经济本质共享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
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由于供给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闲散或空余的,而非专门为需求方提供的。
供给方从商业组织演变为线下的个体劳动者。
因此,需要有一个平台对数量庞大的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撮合。
因此就产生了共享经济的平台公司。
与传统的酒店业、汽车租赁业不同,共享经济平台公司并不直接拥有固定资产,而是通过撮合交易,获得佣金。
正如李开复所说“(Uber、阿里巴巴和Airbnb三家)世界最大的出租车提供者没有车,最大的零售者没有库存,最大的住宿提供者没有房产“。
这些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利用移动设备、评价系统、支付、LBS等技术手段有效的将需求方和供给方进行最优匹配,达到双方收益的最大化。
共享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去中介化/去机构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在传统的供给模式下,用户是经过商业组织而获得产品或服务。
商业组织的高度组织化决定了它们提供的主要是单一、标准化的商品或服务。
同时,劳动者或服务提供者需要依附于商业组织,间接地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
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
再中介化:个体服务者虽然脱离商业组织,但为了更广泛的接触需求方,他们接入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平台。
过去,优秀的个体劳动者是难以脱离商业组织而存在的。
因为,脱离有组织的商业机构意味着他们需要自行解决办公场地、资金、客源、营销等非常繁多的问题。
而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在前端帮助个体劳动解决办公场地(WeWork模式)、资金(P2P贷款)的问题,在后端帮助他们解决集客的问题。
共享经济平台成为劳动方和需求方的中介,帮助他们参与到“比较复杂的市场经济职业”。
同时,平台的集客效应促使单个的商户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
个体服务者脱离商业组织后,成为独立的劳动单位,与共享经济平台的关系松散:他们可以接入多个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服务提供时间,不再受到商业组织的制度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