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合集下载

结转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差异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三个方面。


了管理制造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需要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及时调整生产过程和决策。

会计分录是管理成本差异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常情况下,生产成
本会先计入库存,当产品出售时再转移到成本销售中。

因此,结转成
本差异的会计分录需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结转成本差异。

假设一家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出现了
直接材料成本超支的情况,超支金额为1000元。

则需要进行如下的会
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差异1000元
贷:原材料库存1000元
其中,生产成本差异是一个虚拟的账户,用于记录实际成本与预
算成本之间的差异。

第二步,转移成本。

当产品出售时,需要将生产成本转移到成本
销售中。

如果销售产品的价格与预算价格相同,则不需要进行转移。

但如果销售价格低于预算价格,则需要进行转移。

假设一家企业销售
了1000元的产品,但预算价格为1200元,则需要进行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成本销售差异200元
贷:销售收入200元
同样,成本销售差异也是一个虚拟的账户,用于记录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

通过分析成本差异和进行适当的调整,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成本和提高利润率。

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生产的优劣,改善生产流程和制定合理决策。

结转项目成本的会计分录

结转项目成本的会计分录

结转项目成本的会计分录结转项目成本的会计分录是指将项目成本从在制品或库存中转入到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项会计操作。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项目完成或者达到特定里程碑时。

下面将以清晰的条理解释结转项目成本的会计分录的过程。

首先,要了解项目成本的概念。

项目成本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对特定项目所发生的所有成本。

这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间接成本等。

其次,结转项目成本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即将在制品或库存中的项目成本转入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或“其他资产”账户中。

第一步是将在制品或库存中的项目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到“应付款项”账户中。

假设在制品或库存中的项目成本为100,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款项100,000贷:生产成本100,000第二步是将“应付款项”账户中的金额转入到“无形资产”或“其他资产”账户中。

假设“应付款项”账户中的金额为100,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借:无形资产/其他资产100,000贷:应付款项100,000第三步是将“无形资产”或“其他资产”账户中的金额转入到资产负债表中的特定项目成本账户中。

假设“无形资产”或“其他资产”账户中的金额为100,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借:特定项目成本100,000贷:无形资产/其他资产100,000完成以上三个步骤后,项目成本就已成功地从在制品或库存中转入到资产负债表中的特定项目成本账户中。

需要注意的是,结转项目成本时,一般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例如,如果项目成本中包含了已经支付的预付款,则预付款的金额会单独列入到会计分录中。

此外,税费等其他因素也会对会计处理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请记住,结转项目成本的会计分录的目的是将项目成本从在制品或库存中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中的特定项目成本账户中。

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反映项目成本的真实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会计结转分录结转:1、结转制造费用,期末计算成本之前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分录为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2、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分录为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3、结转销售成本,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库存成本结转,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4、以上所有完毕之后,月末结转,先结转收入类,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5、再结转费用成本类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6、最终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分录为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工业企业月末结转工资时,若是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应结转到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某车间贷:应付工资若结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是制造费用增加: 借:制造费用---某车间贷:应付工资若结转厂部人员的工资,则是管理费用增加:借:管理费用---工资贷:应付工资若为商业企业,则直接:借:管理费用---工资贷:应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属于企业的管理费用的范围,在结转管理人员工资支出时当然是增加管理费用的支出,同时增加企业的应付工资:借: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12000元贷:应付工资12000元发放工资时:借:应付工资12000元贷:银行存款12000元1、会计期末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贷:制造成本2、之后再结转产成品:借:产成品贷: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借方余额表示在产品。

(1)4月30日分配结转本月应付职工工资23000元,其中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9000元,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8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2)4月30日按应付工资的14%计提应付福利费(3)4月30日结转本月制造费用,甲产品生产工时4500 工时,乙产品5500工时.(4)4月30日本月生产完工甲产品150件,单位成本200元,乙产品4000千克,单位成本15元,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9000——乙产品8000制造费用2000管理费用4000贷:应付工资23000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260 ——乙产品1120制造费用280管理费用560贷:应付福利费3220分配制造费用:/(4500+5500)= (元/工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026 ——乙产品1254贷:制造费用2280借:产成品——甲产品30000 ——乙产品600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0000——乙产品600002查看全部评分会计结转分录结转:1、结转制造费用,期末计算成本之前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分录为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2、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分录为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3、结转销售成本,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库存成本结转,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4、以上所有完毕之后,月末结转,先结转收入类,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5、再结转费用成本类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6、最终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分录为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工业企业月末结转工资时,若是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应结转到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某车间贷:应付工资若结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是制造费用增加: 借:制造费用---某车间贷:应付工资若结转厂部人员的工资,则是管理费用增加: 借:管理费用---工资贷:应付工资若为商业企业,则直接:借:管理费用---工资贷:应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属于企业的管理费用的范围,在结转管理人员工资支出时当然是增加管理费用的支出,同时增加企业的应付工资:借: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12000元贷:应付工资12000元发放工资时:借:应付工资12000元贷:银行存款12000元1、会计期末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贷:制造成本2、之后再结转产成品:借:产成品贷: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借方余额表示在产品。

结转成本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会计分录
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1、主营业务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等
期末结转成本时: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其他业务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
累计折旧(出租固定资产)
累计摊销(出租无形资产)
银行存款
期末结转成本时: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什么?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
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什么?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其他业务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企业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收入相对应。

本年利润是什么?
本年利润是指企业某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或净亏损),他是由企业利润组成内容计算确定的,是企业从公历年1月份至12月份逐步累计而形成的一个动态指标,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生产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

生产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

生产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字数将超过800字。

一、生产领用原材料时的会计分录在生产过程中,领用原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生产领用原材料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这个分录表示,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账户转移到生产成本账户,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成本的增加。

二、计提工资和福利费时的会计分录在生产过程中,除了领用原材料外,还需要支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

计提工资和福利费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这个分录表示,工资和福利费的价值从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转移到生产成本账户,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的增加。

三、发生制造费用时的会计分录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各种费用,包括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发生制造费用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贷: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这个分录表示,制造费用的价值从现金、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账户转移到制造费用账户,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制造费用的增加。

四、结转制造费用时的会计分录制造费用发生后,需要将其结转到生产成本中。

结转制造费用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这个分录表示,制造费用的价值从制造费用账户转移到生产成本账户,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制造费用的分配情况。

五、产品完工入库时的会计分录当产品完工并入库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这个分录表示,生产成本的价值从生产成本账户转移到库存商品账户,反映了完工产品的成本情况。

同时,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金额增加,表示库存商品的增加。

六、结转销售产品成本时的会计分录当产品销售出去后,需要结转销售产品的成本。

结转销售产品成本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这个分录表示,库存商品的价值从库存商品账户转移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反映了销售产品的成本情况。

同时,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金额增加,表示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加。

在建工程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在建工程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在建工程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在建工程是指正在建设中但尚未完工的工程项目。

在建工程结转成本是指将已发生的与在建工程相关的费用或成本转移到企业的资产账户中,以便准确反映在建工程的实际投入和价值。

在建工程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制,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会计分录示例:1.基本的材料采购成本:科目借方贷方原材料在建工程解释:原材料的采购费用发生后,应当将该费用借记到在建工程账户,以反映材料在工程中的投入。

2.直接人工工资成本:科目借方贷方工资在建工程解释:直接人工工资发生后,应当将该费用借记到在建工程账户,以反映人工在工程中的投入。

3.主要机械设备租赁成本:科目借方贷方租赁费用在建工程解释:主要机械设备租赁费用发生后,应当将该费用借记到在建工程账户,以反映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使用情况。

4.暂估费用结转:科目借方贷方在建工程暂估费用解释:在建工程的暂估费用一般是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的费用。

当估算的费用发生后,应当将该费用借记到在建工程账户。

5.工地管理费用结转:科目借方贷方在建工程工地管理费用解释:工地管理费用包括工地巡查、工地安全等费用。

当这些费用发生后,应当将该费用借记到在建工程账户。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会计分录示例,实际在建工程的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制。

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目的选择和金额的确认。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会计分录时应根据当地的会计准则进行调整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工程结转成本相关的会计分录并非只有上述几种,具体的会计分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因此,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充分考虑到具体的项目特点,并与公司的会计部门进行协商和沟通,以确保准确、完整地反映在建工程的结转成本。

最后,为了保证会计分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建议企业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寻求会计师事务所或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怎么做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1车间领原材料,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直接计入.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发生工人工资,按照成本核算对象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比如直接生产工人工资直接计入,辅助或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分配计入。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发生制造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里归集,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比如定额工时,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月末,产品完工入库.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2工业企业月末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项目有及会计分录1、月末,结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2、月末,结转完工入库产品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3、月末,计提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4、月末,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月末,结转本月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6、月末,结转本月费用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7、月末,结转应交增值税1)结转进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结转销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3)结转应缴纳增值税(即进、销差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结转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3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投入产品生产:借:生产成本--XXXX贷:原材料--XXXX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发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分配工资:借: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月末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五)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一、在途物资验收入库后怎样结转?尚未入库的原材料就是“正在路上”呗,有一个会计科目叫“在途物资”,说的就是它。

原材料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原材料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原材料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材料是生产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会计核算中,原材料的成本需要通过结转的方式记录在企业的成本费用中。

下面将介绍原材料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原材料的成本构成。

原材料成本包括购入原材料的金额以及相关的运输、保管等费用。

当企业购入原材料时,需要通过会计分录记录原材料的成本。

假设企业购入了1000元的原材料,并支付了100元的运输费用,那么会计分录应该是:借:原材料1000元借:运输费用100元贷:银行存款1100元以上是购入原材料时的会计分录。

接下来,当原材料被使用到生产过程中时,需要将原材料的成本结转到生产成本中。

假设企业使用了800元的原材料进行生产,那么会计分录应该是:借:生产成本800元贷:原材料800元这个会计分录的目的是将原材料的成本从原材料库存中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反映了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会计分录只是将原材料的成本转移了,而并没有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另外,有些原材料可能会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或者过期,这部分原材料的成本也需要进行结转。

假设企业损耗了50元的原材料,那么会计分录应该是:借:损耗费用50元贷:原材料50元这个会计分录反映了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将损耗的成本转移到了损耗费用中。

最后,当产品生产完成并销售出去时,原材料的成本将通过产品的销售成本转移到损益表中。

假设产品的销售成本为500元,那么会计分录应该是:借:销售成本500元贷:生产成本500元这个会计分录反映了原材料的成本通过产品的销售转移到了损益表中,影响了企业的利润情况。

总的来说,原材料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涉及到原材料的购入、使用、损耗以及最终的销售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会计分录,可以准确地记录原材料的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
1、先是材料的领用:
借:生产成本——A材料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用材料)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用材料)
贷:原材料
2、计提本月生产工人工资
借:生产成本——AB等产品(所耗人工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人工工资)
管理费用(行政人员工资)
贷:应付工资
3、生产机器的折旧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4、产品所用材料分配(领用材料):
产品所用材料总量/产品数=单位产品所分配材料(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借:生产成本——A产品
贷:原材料
5、工资分配:(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等)
工资总数/产品种类=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借:生产成本——A产品
贷:应付工资
6、制造费用的分配:(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借:生产成本
货:制造费用
7、结转生产成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加权平均结转法、平行结转、综合逐步结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8、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9、结转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10、结转成本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支出)
营业外支出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1、品种法
(1)定义
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
本对象
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

实际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
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
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如发电、采掘业、管理
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
(1)定义
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
产品的“批”。

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

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
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
要并自定义的“批”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
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
“订单法”
3、分步法
(1)定义
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
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
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
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
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
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
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
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
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
业等。

4、分类法
(1)定义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
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

如:鞋厂、轧钢厂等。

5、ABC成本法从70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ABC法),现在,已经被很多国家采用。

它是一种将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不按传统的(以车间为费用归集和分配对象)方法,而是以“作业”为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间接费用,使成本的计算更加合理。

由于它只是间接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因此,企业实际上还要结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各种计算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

再此,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