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辅修专业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辅修专业培养计划

课程名称
学分
课内学时
课程性质
考核方式
(必修/选修) (考试/考查)
工程制图 建筑力学 房屋建筑学 工程测量
小计
结构力学 土木工程材料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小计
混凝土结构原理及设计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
小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钢结构 工程结构抗震 钢结构课程设计
小计
毕业设计(论文) 小计
第一期
1.5
必修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辅修专业培养计划
一、专业介绍
1.专业内容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 水与废水工程理论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具备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 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和初步的研发能力。 2.就业去向
8K
8K 必修 考查
96
12K
8+3 K
120
128
96+ 2K
112 +2K
8K
说明:1.各门课程应根据情况安排一定的课外学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不计入学分,不收取费用; 2.学生须修满培养计划设置的全部课程共 40.5 学分,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方可获得第二专 业学士学位。
附表 2:
土木工程辅修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安排
2 水力学
专 3 水文学 业 基 4 水泵与水泵站 础 课 5 水分析化学
6 物理化学
4 56 8 1.5 24 1.5 24 2.5 40 2 32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及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特色与要求本专业属于技术应用型专业,学生应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技能,应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建筑结构、道路和桥梁等方面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素养,了解哲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2.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现代物理和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应用前景;3.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4. 具备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5. 具备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熟悉土木工程的主要建设方针、政策和法规,并具有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建筑工程方向修完所规定的189学分(含专选课14.5学分、公选课9 学分、实践教学38学分)、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修完186学分(含专选课14.5学分、公选课9学分、实践教学35 学分)准予毕业。
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同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以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程。
土木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土木结构、地基基础、土木建筑等方面知识的工程学科。
它是建设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学科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土木工程专业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出台了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下面就介绍一下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的最新培养方案。
二、专业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工程素养。
2.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3.培养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
三、专业培养体系1.基础课程土木工程专业在培养初级阶段会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
主要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土木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还有一些通识课程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受土木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育。
主要包括结构分析、土力学、地基工程、水利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等诸多专业知识。
这些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还能够让学生尽快进行实践锻炼。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各种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这些实践环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综合设计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学生完成多个综合设计课程,让学生能够进行系统性综合设计与规划,并能融会贯通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与专业内容。
5.人文素养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专业设置

(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职业、社会、环境具有责任感。 1.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知识,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所属 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2.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承担有关健康、安全和福利等事务的责 任。 3.具有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的能力。
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
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监测和测试 理、混凝土结构设计、
的基本方法
砌体结构、钢结构、建
掌握土木工程的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基本原理及一般 筑结构抗震、荷载与结
方法
构设计方法、PKPM 结构
了解给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建筑设备 设计、建筑施工技术与
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 了解工程项目管理及建设法规,具备工程师基本训练,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 力突出,能够进行一般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创新 能力、团队精神、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专业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毕业生达到以下培养标准: (一)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土木工程技术知识,使用现有技术,了解新兴技术。 1.具有从事土木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学、普通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 (2)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工程力学(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 体力学等)、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计算机技术、建筑制图等相关学科的知 识,侧重于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实际土木工程问题。 (3)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可运用其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2.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并具有解决土木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了解本 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掌握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土木工程各类结构物的构造、设计 计算、施工、养护、检测方法。 (2)掌握常用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能以及试验检测方法。改进材料性能的 方法,能够针对不同工程对象及部位的性能要求合理选材。 (3)熟悉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了解土木工程施工机械的基 本操作、技术指标和适用特点;了解分析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的方法。 (4)具备土木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 (5)具备计算机应用及辅助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级)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执业需求及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知识要求()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熟悉哲学、历史、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工具知识,包括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高级编程语言的相关知识;()掌握各种土木工程的力学原理,掌握工程地质、测量、制图、实验等基本原理,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了解新型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的基本原理,掌握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荷载、结构可靠度、工程结构和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软件应用技术;()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其它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
.能力要求()具有应用工程科学知识的能力,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的能力,能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具有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方案的能力,并体现创新意识,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对复杂工程进行进行合理分析;()具有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能力;()能理解和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和技术基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与技术推广的素质与能力,能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开发、工程测量、企业管理等工作中担任技术管理、技术研究、设计与施工、技术支持与服务等职责。
毕业生在土木工程领域应具备以下知识与能力:1. 掌握基本的土木工程学科知识,包括土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工程测量、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2. 具备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3. 具备独立分析、解决实际土木工程工程问题的能力;4. 具备较强的工程实际操作和工程实习能力;5. 具备一定的国家地区法规法规规章制度意识、环保和节能意识;6. 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资料检索和分析、工程文献阅读与分析的能力;7.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体系1. 专业知识学习通过系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土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
学习内容以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
2. 实践能力培养利用校内实验室和工程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实践中的基本技能,包括测量、布设、施工等。
并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土木工程项目,接触实际工程施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
3. 创新意识培养通过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实践、团队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引言: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培养学生在设计、建设和维护土木基础设施方面的能力。
因此,一份有效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应当包含丰富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和实习,并结合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
一、理论课程:1.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力学、热力学等,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结构力学、土力学、水文学、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理论的深入理解。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如桥梁设计、水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等,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能力。
二、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通过开展实验课程,培养学生操作实验仪器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工程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工程设计:设计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土木工程项目,如道路、桥梁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施的技能。
三、实习:1.实习机会:学校积极与各相关单位合作,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如建筑公司、设计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环境。
2.实习任务: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任务,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并熟悉相关工作流程。
3.实习评估: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估,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提高实习效果。
四、科技创新:1.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机会进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2.科技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科技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论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交流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职业规划:1.职业导向:提供职业规划教育,向学生介绍土木工程行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
2.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简历编写、面试技巧等,提高学生的求职竞争力。
土木工程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培养目标土木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 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3. 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等工作能力;4.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5. 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贡献力量。
二、培养规格1. 学科知识:毕业生应系统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力学、材料科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
2. 实践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实践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 具备一定的实验、测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设计、绘图和计算;- 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
3. 社会适应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社会适应能力:- 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贡献力量;-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三、课程设置1.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2.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工程测量、工程经济与管理等。
3.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地基与基础、房屋建筑学、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等。
4. 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建筑法规与政策、建筑环境与设备、城市园林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制图与CAD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辅修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土木工程学科发展需要,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建筑施工技术及组织,建筑工程经济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坚实的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等学科的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建筑、结构、施工、管理、工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
学生应能较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的能力。
二、修业年限:
学制:两年。
三、毕业学分及学位授予(注:辅修专业原则上在40——50学分左右,双学位专业在60-70学分之间,不低于60学分)
毕业学分:47学分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及安排:
注:1.课堂教学 2.专题讲座 3.自学 4.双语教学 5.多媒体网络 6.实验
五、主要课程简介(注:介绍主干课程3——4门)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如何画结构的计算简图;对结构进行几何组成分析;灵活运用隔离法对静定结构(静定梁、静定刚架、静定桁架、静定组合结构、静定拱等)进行内力分析;虚功原理;静定结构在各种情况(荷载、温度改变和支座移动等)影响下的结构位移计算;互等定理;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桁架的内力影响线;利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下结构的最大内力;利用力法和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温度改变和支座移动作用下的内力;运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参考书目:(1) 李廉锟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朱渝春主编,《结构力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
(3) 朱慈勉主编,《结构力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 龙驭球等编著,《结构力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房屋建筑学
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
分为两篇,第1篇为民用建筑设计,内容以大量性民用建筑及中型公共建筑为主,亦涉及到部分大型公共建筑。
着重讲解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大量有代表性的民用建筑设计进一步阐述建筑设计从总体布置到细部设计,从平面设计到空间设计的全过程。
第2篇为工业建筑设计,内容以单层工业厂房为主,亦涉及到工业多层厂房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着重介绍工业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等。
参考书目:(1)王万江主编,《房屋建筑学》.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2)李必瑜主编,《房屋建筑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 傅信祁主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 黎志涛主编,《快速建筑设计方法入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主要学习土石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砖石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高层建筑施工、路桥工程施工、防水工程、装饰工程、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参考书目:(1)钟晖,粟宜民,艾合买提·依不拉音.土木工程施工.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重庆建筑大学,同济大学. 建筑施工.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