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联合作业分析
操作分析

IE操作分析操作分析(Operation Analysis)什么是操作分析操作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是对影响作业质量和效率的全部因素(作业目的、作业方法、作业环境以及材料、运输、工装和检查等)进行分析,使每个工序的作业者、作业对象和作业工具三者达到最佳组合。
操作分析也是对操作者的作业方法和人机配合进行研究,设计出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操作方法的技术。
操作分析是在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了程序分析之后,对各道工序的作业进行详细研究,属于方法研究的第二个层次。
操作分析的目的是改进作业方法,取消多余的笨拙的作业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作业效率。
操作分析的类型操作分析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工序作业对象和调查目的,可分为:1、人机操作分析: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操作周期内机器操作与工人操作的相互关系,从而充分利用机器与工人的能量及平衡操作。
2、联合操作分析:记录和分析一个工作程序内的各个对象的各种不同的动作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合理调配各工作对象的工作,取消空闲或等待时间,达到缩短周期的目的。
3、双手操作分析:调查、了解如何用双手进行实际操作,知道操作者如何有效地运用双手。
操作分析的具体要求1、将操作总次数减至最低。
2、确保安全操作;使作业简便易行。
3、发挥双手作用,平衡双手负荷量。
4、合理利用肌肉群,防止某些肌肉群使用频率过高而致劳损。
5、选择适合人使用的控制器和显示器。
6、采取经济的切削量。
7、让设备完成更多的工作。
8、排列最佳操作程序。
9、缩短物料的运输和移动次数。
10、改进设备、工具、材料的规格和工艺。
11、实现人机同步作业。
12、选择高效操作方法。
13、消除不合理的闲余时间。
14、减轻劳动强度等。
操作分析的结果是使操作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操作分析的手段及方法1、操作分析常用的手段操作分析常用的手段有操作程序图、人机程序图、多动作程序图等,着重研究操作者在工作场所的工作状况,分析操作工人和机器在同一时间内的协调动作,寻求进一步发挥人和机器的作用,减少时间的浪费,缩短操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工业工程技术

沙布利克分析符号
1. 伸手(TE) ( )
2. 握取(G )
10. 选择(ST) ( )
11. 计划(PN )( )
( U)
3. 移物(TL) ( )
12. 定位(P) ( )
4. 装配(A ) ( )
13. 预定位(PP)( )
5. 使用(U) ( U )
14. 持住(H) ( )
6. 拆卸(DA) ( ) 7. 放手(RL) ( ) 8. 检查(I) ( ) 9. 寻找(SH) ( )
10min等。
人
(取)放装好的吸盆
• 当人或机器操作时用 表示,人或机 器空闲用 表示。人机共同工作时用 表示。
放卡纸
转动转盘
空闲
时间(min)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吸塑热压机
空闲
机器工作
第25页,共71页。
联合操作分析
多人同时对一台机器(一项工作)进行操作,称为联合操作
工业工程技术
第1页,共71页。
概
论
随着生产技术与控制方法的不断进步,由品质占主 导的市场竞争模式,逐渐被品质与成本并重的市场策 略所取代;经验的持续积累,加上不断的改善及创新, 无疑会增强公司的实力与信心,人做为生产力变革的主 体,其价值观念,逻辑的思考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势 必对改善的效果与投入的成本带来重要的影响,为此, 请你秉承积极,认真的心态理解下面的內容,并思考行 动的步骤!
生最有效的成果。
动作经济性的基本准则
折盒子视频
• 减少 动作数量
• 追求 动作平衡
• 缩短 动作移动距离
• 使动作 保持轻松自然的节奏
经典IE人机程序图

4) 人机程序图的分析
人和机器活动的分析 人的独立工作:与机器无关的一些操作。如加工 完成后清理工具和布置工作地等。 机器的独立工作:机器的自动工作过程,在此过 程中,不需要人进行控制,比如,数控机床的自动 加工过程。 人机的联合工作:人与机器有密切关系的操作, 这些操作必须要求机器处于某种状态方能进行。例 如:注塑成型机器装卸模具等。
LM N1 L W
式中:N1—一个工人操作机器的最低数 L—装、卸工件时间 M—机器机动时间 W—工人由一台机器走到另一台机器所需时间
L+W为工人操作机器所需时间,L+M为一台机器的作业周期。
例1:一个工人装、卸工件的时间为0.5min,机器完成 该项工序的机动时间为4min,在完成工序时,工人由 一台机器走到另一台机器的时间为0.5min,那么确定 工人看管的机器数和工人操作的最低机器数。
4.1 操作分析概述
程序分析是研究整个制造的运动过程,分析 到工序为止;操作分析是研究一道工序的运动 过程,分析到操作为止。
操作的分类:基本操作和辅助操作
1)操作分析的含义和目的
操作分析的含义
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
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组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 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
4.3 操作程序图基本概念来自操作程序图又称双手操作图,是将操作者在工 作地上进行操作时,双手的动作按其发生的先 后顺序加以记录的图表。它是研究和拟定工人 操作规程的有效工具。
作用
对人的操作进行科学分析,取消不必要的动作 和不合理的动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平衡左右手的负荷,减少人的作业疲劳
1)操作程序图与人机程序图的特征比较
IE七大手法2:人机法[4975]
![IE七大手法2:人机法[4975]](https://img.taocdn.com/s3/m/466339aab14e852459fb572a.png)
Thursday, February 20, 2020
Page 7/20
案例演示2(改善前)
機種名稱﹕grampus
工作任务: PC面板透镜热熔。
工站﹕熱熔站 測量日期﹕3/26
人
开始:从流水线上取面板 取PC面板
1"
裝透鏡
1"
结束:热熔后放回流水线 放面板于治具上 1"
工段﹕裝配段
測量人﹕
版本﹕B
統計 周期
人
16"
機器
16"
Thursday, February 20, 2020
1"
1" 被放上治具
7"
7"
插入端子&折 carry
1"
1"
2"
2"
空閑時間 工作時間
7"
9"
7"
9"
治具被取出
空閑
利用率 56.25% 56.25%
Page 10/20
案例演示3(改善后)
機種名稱﹕壓入機
工站﹕插端子&壓入
機種名稱﹕grampus 工站﹕熱熔站
工段﹕裝配段 測量人﹕
动作同步进行 測量日期﹕3/26
版本﹕B
改善后﹕ 人机利用率 分别为﹕
100% 和80%
人
時間
機器
放面板于治具上 1"
1" 空閑
檢查上一產品
1"
放上一產品
1"
取下一PC面板
1"
4" 熱熔
裝下一PC面板之透鏡 1"
第二章 人机一体化

第一节 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人机一体化基本概念
一、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定义
所谓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就是人与具有适 度自动化水平的制造设备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一 个系统,各自执行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人与机器 (制造设备)共同感知、共同决策、共同工作,从而 突破传统自动化制造系统将人排除在外的旧格局, 形成新一代人机有机结合的适度自动化制造系统。
第二章-人机一体化分析与设计
第二章-人机一体化分析与设计
第二章-人机一体化分析与设计
第二章-人机一体化分析与设计
第二章-人机一体化分析与设计
(四)加工设备的布置与作业空间设计 制造系统中的机器设备体积大,工作时常伴有噪声、
切屑和油污产生,为使操作安全、舒适和维护管 理方便,井保证整个作业区顺利取送工件,自动 化制造系统中的机器设备需要进行作业空间设计。
第二章-人机一体化分析与设计
1.机器设备的平面排列布置 1)纵向排列布置 2)横向排列布置 3)斜向排列布置
第二章-人机一体化分析与设计
(三)初步设计
进入初步设计阶段,系统的各个硬件,各个专 业的设计活动都全面展开,这时应始终注意 人机一体化要求与各个硬件、软件设计与设 计决策的协调一致性,保证系统设计的全过 程都有人机工程专业设计人员的参与,都应 考虑到人的影响因素。 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初步设计是指围绕系 统设计所进行的功能分配、作业要求研究和 作业分析。
第二章-人机一体化分析与设计
二、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人机一体化总体结构
在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定义下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在三 个层面上实现一体化,即感知层面、控制层面(对输入 系统的信息判断、识别推理、决策和创造)和执行层面, 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 的总体结构。
无人机应用知识:远程无人机串联式联合作业

无人机应用知识:远程无人机串联式联合作业远程无人机串联式联合作业近几年来,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性被广泛认可和应用。
同时,无人机的技术不断发展,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任务和操作。
其中,远程无人机串联式联合作业已经成为无人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远程无人机串联式联合作业,就是将多架无人机联合起来,通过无线通信和协同控制,完成一个复合任务的方式。
这种作业方式主要应用于需要进行大面积覆盖、高精度测量、复杂环境下的勘测与检测、灾难救援等方面。
这种作业方式与传统无人机独立作业、集群作业有所不同,因为它需要构建一个高度协同的系统,进行多节点复杂任务的实现。
为了实现远程无人机串联式联合作业,需要建立一个技术系统。
首先,需要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无人机之间能够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
其次,需要建立协同控制的软硬件系统,实现对多架无人机实时的控制和协同。
此外,还需要对各个无人机进行应用的优化和配置。
远程无人机串联式联合作业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排查灾难、电力巡检、农业测绘、环境监测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灾难排查中,联合作业可以协同完成范围更广、难以到达的区域,提高救援效率。
在电力巡检和农业测绘等方面,联合作业可以使数据收集更加全面,减少误差并提高效率。
此外,在联合作业中,各个无人机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任务分配和协同操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进行有效的算法设计。
比如,可以通过指定区域范围、具备特定传感器的无人机、能力匹配等方式,进行任务分配和无人机优化,从而提高无人机的效率和作业能力。
总体来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远程无人机串联式联合作业将会越来越普遍。
它的优势在于提高了任务执行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风险和成本,并为人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不久,远程无人机串联式联合作业将成为无人机应用领域的重要趋势。
IE七大手法之人机配合法

周程時間 3.3 3.3
统计
二﹑人机操作分析-改善着眼点
作业者有等待现象 缩短自动运转时间,使机械高速化,对机械进行改善; 寻找可以在机械自动运转时同时进行的作业。 机械有闲置现象时 缩短作业者单独作业的时间 改善手工作业时间或使手工作业自动化。 作业者和机械都有等待现象 考虑改变作业顺序; 前两项改善着眼点也可考虑。 作业者和机械几乎没有等待现象
改善前﹕
4" 熱熔
人机利用率分别仅为﹕
55.6%和44.4%
檢查 放產品 統計 周期 人 機 9" 9" 1" 1" 空閑時間 4" 5" 工作時間 5" 4" 1" 等待 1" 等待 利用率 55.6% 44.4%
二﹑人机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图
动作同步进行
改善后﹕ 人机利用率 分别为﹕ 100% 和80%
推入 沖壓
由分析可知﹕ 设备利用率仅3/7=43%
空闲
工作
摘自:WLBG 赵美平
三﹑联合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图
改善后﹕
(两人一机作业图)
安全方面
改 善 前
安全防护罩
改善后
摘自:WLBG 赵美平
三﹑联合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图
改善后(人机联合操作分析)
人 時間(s) 機器設備 時間(s) 人 拉出 1 拉出 1 蓋模 推入 推入 放料 3 3 沖壓 空閑 拉出 拉出 蓋模 1 1 放料 推入 1 推入 1 空閑 1 沖壓 1
三﹑联合操作分析
在生产现场中,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操作人员同 时对一台设备(或一项工作)进行操作,称为联合 操作作业。 联合操作作业分析常采用“联合操作分析图”。 目的﹕ 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 使工作平衡 减少周期时间 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 基本原则:人与机器的动作同时完成为最佳。
工作研究

把握整体工序流程, 把握整体工序流程,寻找改善重点 整体工序流程
程序分析 – 五大类别
No. 1 2 3 4 5 符号 名称 加工 搬运、运输 检验 表示的意义
指原材料、零件或半成品按照生 产目的承受物理、化学、形态、 颜色等的变化 物理位置上的移动过程 将某目的物与标准物进行对比, 并判断是否合格的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时 间耽误 为了控制目的而保存货物的活动
工艺程序图内容 (1,2,3)
工艺程序图在进行程序分析时可提供: 工艺程序图在进行程序分析时可提供:
各种动作及检验的内容及生产线工位的设定 原物料的规格及零件的加工要求 制造程序及工艺布置的大概轮廓
绘制之前应先掌握充分的资料
产品的工艺程序 原物料的品号、名称、 原物料的品号、名称、规格 设备型号
工艺程序图内容( 工艺程序图内容(1,2,3)
动作
取构件B 取构件B 搬到 夹具上 安放好
动素
搬运 校正位置
汽 车 的 车 身
成型 焊接 组装 涂装
程序分析 作业分析
动作分析
注:引自日本规格协会出版的《经营工程学丛书》第14卷《作业研究》 引自日本规格协会出版的《经营工程学丛书》 14卷 作业研究》
PART 1 :
程序分析
程序分析程序分析-概述
工作研究范畴( 3)
1,2,
工 作 研 究 与 工 作 标 准 的 关 系
程序分析
方法研究
作业分析 动作分析
订定标准工 作法 作业测定 决定时间标准 制定工作标准 训练操作工人
运用上述分析技术,实施工作方法、程序、 环境条件的最佳化,为制定工作标准打下基 础,也为时间研究做好准备。 直接法 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查 PTS预定时间系统(WF、MTM 合成法 、MOST、MOD) 标准数据法 标准工作法+标准时间+其它要求=工作标准 实施标准,产生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
套筒
尺 验装完毕者
工人
布置图
现行方法
左手
右手
2
4
2
4
1
2
5
10
套筒
尺
工人
布置图 现行方法
右手 4 4 2 10
图号:
日期:
开始动作: 装夹零件 人
装夹零件 0.5
空闲
2 卸下工件 0.3 去毛刺并检查尺寸
0.5
结束动作: 卸下零件 研究者:
时间 (min)
机
0.2
0.4
0.5
空闲
0.6
0.8
1.0
1.2
1.4
1.6
车削
1.8
2.0
2.2
2.4
2
2.6
2.8
3.0
空闲
0.5
周程
统 计
人
3.3
机
3
工作时 1.3
作业名称
人机联合作业分析表
研究者
No. 人的作业 1
人作业时间 时间min 机器作业 0.1
2
0.2
3
0.3
4
0.4
5
0.5
6
0.6
7
0.7
8
0.8
9
0.9
10
1
11
1.1
12 13 统计分析
人 机
生产周期时间
1.2 1.2
工作时间 空闲时间 利用率
机作业时间
案例
案例
作业名称: 车削零件 编号:
符号 比率
TTL
符号
案例
工作:检查轴的长度及装入套筒 开始:双手空时--用品在台上 结束:装好一只放在旁边
左手
至轴
1
拿起一轴
1
检
验 带轴至尺 2
等待测定长度 1
放下装毕之轴及 2 套筒
右手
1
至尺
1 拿起尺
2
带尺至轴
1 测定长度
2 尺放下
3 3
至套筒 拿起一套筒
4 4
带套筒回原位 将套筒装轴上
2 等待
2
空闲时间 2
1.3
利用率 1.3 / 3.3 2 / 3.3 6
日期:
.
研究者:
.
机
.5
空闲
车削
2
空闲 .5
利用率 1.3 / 3.3 39 % 2 / 3.3 61 %
作业名称
双手作业分析表
研究者
No. 左手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统计分析
左手次数
符号
右手作业
比率 作业 右手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