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膏 药 的 使 用 方 法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外用制剂,常用于治疗风湿痛、骨折、软组织损伤等问题。
民间熬制黑膏药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种常见的民间熬制方法。
材料准备:
1.天南星:透风干燥的天南星鲜草根(取其根茎部分),切碎备用;
2.麝香:麝香碎末,有助于药性渗透和祛风活络;
3.磁石:研磨成磁石末,具有消肿止痛的功能;
4.琵琶生石膏:取其透风干燥的石膏,捣碎备用;
5.地龙:透风干燥的地龙鲜草,研磨成粉末备用;
6.丁香:透风干燥的丁香鲜花,研磨成末;
7.龙骨、牛黄:透风干燥的龙骨、牛黄碎末备用;
8.紫草:透风干燥的紫草鲜草,研磨成粉末备用;
9.温水:用于熬制药膏。
制作步骤:
1.取一锅清水烧沸,将天南星的根茎部分放入锅中,加热2-3分钟;
2.关火后,将麝香、磁石、琵琶生石膏、地龙、丁香、龙骨、牛黄、紫草分别加入锅中,搅拌均匀;
3.再次加热锅中的药材,煮沸5-10分钟,期间不断搅拌,注意火候不能过大,以免煮沸过度;
4.关火后,待药液稍凉时,取出药渣,只保留药液;
5.将药液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搅拌均匀,同时不断加入温水,搅拌
至药液变得比较稠密;
6.最后将药液倒入一个浅盘中(最好凹底的盘子),放置于通风处晾干,晾干后即可用于外用。
注意事项:
1.在熬制黑膏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糊底或糊锅;
2.熬制药液时,火候要适中,以免过度煮沸导致药性损失或药液变质;
3.熬制黑膏药的器皿要清洁干净,以免杂质污染药液;
4.药液晾干后,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总结:。
黑膏药的功效与作用

黑膏药的功效与作用
黑膏药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黑膏药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
下面来谈谈黑膏药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
防风1两,荆芥1两,连翘1两,大黄1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柏1两,当归1两,赤芍药1两,玄参1两,紫金皮1两,木鳖子5钱,白芷5钱,杏仁5钱,桃仁5钱,生地5钱,地芫荽2两,黄花菀2两,侧柏叶2两,地薄荷2两,猪(犭母)聍2两,乳香1两,没药1两,儿茶1两,大黄1两,当归1两,杉皮炭5钱,枫香5钱,龙骨(煅)5钱,赤石脂(煅)5钱,血竭5钱,樟脑5钱,孩儿骨(煅)2钱半,朱砂2钱半,水银2钱半,麝香5分。
【制法】
上将后15味为末,将前21味铡碎,水煎熬浓汁,滤去滓再煎,令汁如饧样,入猪油2斤,慢火熬令汁干,入光粉1斤,旋入,搅至黑色成膏,滴水中成珠,可丸不粘手为度,次入黄蜡2两熔化,出火毒数日,再微熬,熔入乳香后15味末,搅匀,油纸摊
贴。
【功能主治】
杖疮及诸疮。
【用法用量】
外用。
【摘录】
《准绳·疡医》卷六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黑膏药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方剂都是为了让我们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它们有个很好的了解才行。
黑膏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黑膏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疾病的产生。
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疾病的产生。
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
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黑膏汤这种方剂。
【处方】生地1两,淡豆豉3钱(盐水炒),河柳3钱(砂糖炒)。
【功能主治】伤温鼻衄,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温邪内发,营阴暗伤,故鼻衄不止,天癸适来适断焉。
淡豆豉发少阴之汗;河柳散营分之邪;生地壮水制热以止血衄也。
水煎,温服,使邪热外解,则营血内和而血室宁静,经脉蓄泄有权,何有衄血不止,天癸适断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通过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黑膏汤的制作方法。
其实,在生活中,通过方剂来养生要比吃西药强上百倍。
生活常识分享。
黑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黑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中医方剂领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条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针对现代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广泛使用古今中药方剂。
那么你知道黑膏吗?
【别名】生地黄膏(《太平圣惠方》卷十八)、地黄膏(《伤寒总病论》卷四)。
【处方】生地黄250克(切碎)好豉270克猪脂1千克雄黄麝香各少许
【功能主治】治温毒发斑。
【用法用量】上药前三味,水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再将麝香、雄黄纳入搅和,尽服之。
毒从皮中出即愈。
【摘录】《肘后方》卷二
【别名】生地黄膏、地黄膏
【处方】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1升,猪脂2斤。
【功能主治】温毒发斑如锦纹,或咳,心闷但呕者。
【用法用量】生地黄膏(《圣惠》卷十八)、地黄膏(《伤寒总病论》卷四)。
【注意】忌芜荑。
【摘录】《肘后方》卷二
【处方】乌头、川芎、雄黄、胡粉、木防己、升麻、黄连、雌黄、藜芦、明矾5钱,杏仁(去皮尖)40粒,巴豆40枚,黄柏1钱8分,松脂1团,乳发1团。
生活常识分享。
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

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民间黑膏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外敷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的功效。
它的熬制方法和配方多种多样,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熬制方法和配方。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一些常见的中草药材料,如川芎、当归、红花、木香、没药、甘松、乳香等。
这些中草药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适合用于制作黑膏药。
接下来,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这些中草药材料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适量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芝麻油等,用小火熬制。
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并且控制好火候,避免烧焦。
熬制的时间一般需要持续数小时,直到药物熬制成浓稠的黑膏状。
熬制好的黑膏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方,例如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蜜、蜂蜡、硼砂等成分,以增强其止痛、消肿的功效。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症状加入其他中草药材料,如蛇床子、没食子、乳香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黑膏药时,首先需要清洁患处皮肤,然后将黑膏药均匀涂抹在患处,并轻轻按摩以促进药物吸收。
在外敷黑膏药后,可以用纱布或薄纸覆盖,以避免衣物脏污,并且可以增强药效。
一般情况下,每天外敷1-2次,连续使用数天或数周,直至症状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黑膏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祛风止痛的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过敏体质者应慎重使用。
在使用黑膏药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总的来说,民间黑膏药的熬制及配方大全涉及到丰富的中草药知识和熬制技巧,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在使用黑膏药时,要注意药物的质量和使用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扭伤和跌打擦伤等症状。
下面是黑膏药的详细制作方法:
材料:
1. 黄柏粉末- 15g
2. 防风粉末- 15g
3. 川芎粉末- 15g
4. 艾叶粉末- 15g
5. 大蒜粉末- 15g
6. 木薯淀粉- 30g
7. 小麦粉-适量
8. 生姜汁- 适量
9. 纱布-适量
10. 乙醇-适量
步骤:
1. 将黄柏粉末、防风粉末、川芎粉末、艾叶粉末和大蒜粉末混合在一起,制成草药混合物。
2. 将草药混合物放入一个不锈钢锅中,加入一些乙醇,搅拌均匀,使草药湿润。
3. 将木薯淀粉和小麦粉混合在一起,慢慢地加入生姜汁,搅拌均匀,直至形成黏稠的糊状物。
4. 将糊状物涂抹在纱布上,使其均匀地分布在纱布上。
5. 将草药混合物倒在纱布上,将纱布叠起来,使草药混合物被完全包裹在内。
6. 将包裹好的纱布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直至纱布上的草药混合物完全干燥。
7. 将干燥的纱布切成均匀的小片,即可使用。
使用时,将黑膏药贴在患处,用纱布或弹性绷带固定在皮肤上,保持几个小时。
注意避免贴在伤口或有皮肤损伤的地方。
这只是一种基本的黑膏药制作方法,实际制作中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对于制作草药制剂,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草药师的建议,并确保使用安全卫生的工具和环境。
黑膏膏药配方

黑膏膏药配方
黑膏【来源一】《古今医统大全·卷十四·诸方目》
【配方】生地黄130克,豆豉80克,猪膏500克。
【制法】将生地黄、豆豉切碎,入猪膏中共煎,待药液减少三分之一,用纱布绞去药渣,冷凝即成。
【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行血散血。
【适应证】治温毒发斑呕逆。
【用法】入雄黄豆大,麝香少许,搅和匀,分3服。
毒从皮中出则愈。
【禁忌】寒证不宜。
忌芜荑。
【说明】此方亦载于:《外台秘要方·卷四·温病及黄疽二十门·温病发斑方》。
【来源二】《医宗必读·卷五·伤寒》
【配方】生地黄26克,淡豆豉16克,猪油50克,雄黄5克,麝香2克。
【制法】将猪油放入铜锅中,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然后放入生地、淡豆豉,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待到锅中药物变为焦黄色时滤去药渣,然后继续用小火煎煮,放入雄黄、麝香,搅拌和匀收膏。
【功效与作用】透疹发斑。
【适应证】瘟毒发斑,呕逆。
【用法】上述药膏为1天用量,分3次温水送服。
【禁忌】禁服芜荑。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膏药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温通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制作黑膏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如下:
配方:
1. 红花15克: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2. 没药15克: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3. 干石韦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4. 姜黄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5. 板蓝根15克: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6. 前胡15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7. 冰片3克:具有麻醉止痛、消肿止痛的作用;
8. 辅料:净蜂蜡300克、食用植物油或猪油300克。
制作方法:
1. 将红花、没药、干石韦、姜黄、板蓝根、前胡等药材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末;
2. 在研磨过程中逐渐加入少量的食用植物油或猪油,使其成为糊状;
3. 将调制好的药糊放入锅中,加入剩余的食用植物油或猪油,以及净蜂蜡;
4. 用文火慢慢加热,将药糊搅拌均匀熔化,并保持温度不超过80,避免药材的有效成分被破坏;
5. 熔化后的药膏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待其凉透后密封保存。
使用方法:
1. 清洗患部,将黑膏药敷贴在患处,用纱布固定;
2. 每次敷贴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一般建议每天敷贴2次;
3. 使用黑膏药时应留意患者的皮肤情况,如出现过敏、发红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请注意,本回答仅供参考,制作黑膏药需要具备一定的药材知识和制剂技术,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制作和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膏药的使用方法
一、传统黑膏药功效及作用:
应氏古今贴滑膜炎型组方为中医正宗黑膏药,由赤芍、杜仲、红花、牛膝、天麻、续断、五加皮、川乌、草乌、桂枝、当归、狗脊、土鳖等二十八味中药材遵古法熬制而成。
应氏古今贴在治疗上注重治本,在用药上按君、臣、佐、使合理配方,依四气五味、寒热温凉的原则扶正祛邪,调节人体功能,并使其与自然环境协调,外敷膝关节可达通经活络、祛风除湿、强骨壮筋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各种滑膜炎、膝盖积水等病症。
二、黑膏药使用方法:
(一)、使用步骤-如何贴膏药
1.加温软化
方法如下几种:(1)倒杯热水,把袋放在杯口上用热气熏2-3分钟;(2)把袋放在暖气上或热宝上1-2分钟,微热,切记不可放置时间过长;(3)电暖风或电吹风吹1分半,切记不可放置时间过长;(4)撕开袋用手捂2-3分钟微软化。
注:夏季气温较高时,若膏药本身即已软化,可省略此步骤。
夏季使用时,若见膏药过软,可先放冰箱里降温后,再使用。
2.贴敷部位及方法
加温软化后,先用酒精或生姜擦下贴敷部位然后取出膏药,快速揭去膏药表面的膜,将其直接贴于患处部位,左右各一贴。
用药时膏药边缘最好以医用胶布固定以免由于贴药部位活动频繁,沾染衣物。
每付可贴三天,十付为一疗程。
(二)、使用步骤-如何揭膏药
应氏古今贴的黑膏药都是传统熬制膏药,具有很好的粘性,因此必须贴满治疗时间,最少要贴满48个小时,否则很难将膏药揭下来,所以贴药时一定要注意贴敷时间。
一般最佳贴敷时间为3天,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用冷毛巾使膏药冷却一下,再揭。
揭去膏药后如果皮肤表面有少许残留或轻微痕迹也没关系,因揭下来的膏药本身就有粘度,可用揭下来的膏药轻松将残留粘下来。
三、黑膏药使用注意事项:
(一)、日常注意事项
1.滑膜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切实注意避免寒凉刺激,防止劳累,少食肥肉、
甜食,少饮咖啡,并戒烟、酒等。
2.本膏药孕妇、月经期妇女禁用。
(二)、膏药过敏处理
部分使用者贴膏药后,患部会发生瘙痒,这时可在膏药外轻轻按摩。
若不能缓解,可将膏药取下,用酒精或花椒水涂搽瘙痒部位后,再将膏药加温贴上。
若局部因贴膏药引起水疱,发生溃烂,则应将膏药取下,消毒患处,并用纱布包扎。
如果用膏药后,发现局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水疱、瘙痒剧烈等现象,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敷贴,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三)、膏药残迹清洗方法
皮肤上遗留的膏药痕迹可以用苏打粉兑水后轻轻擦拭皮肤洗掉,风油精、花露水、卸妆油、植物油等也可用于清洗;衣服上有膏药渍,可以用苏打粉兑水后浸泡,后再以洗衣粉之类的清洁产品清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