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标本送检和病理检查申请单填写的规范化

合集下载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

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二、凡需手术病员,由床位医生术前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

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放入容器内,按规定标本完全浸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内,并贴好标码(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床号、标本名称、手术医生姓名、标本离体时间及固定时间),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三、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填写合格的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在标本存放处的“病理标本登记本”上详细登记日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床号、标本名称、手术医生姓名、标本离体时间及固定时间等并签名,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若标本或病理检查申请单不合格,应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

若有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手术科室主任及护士长汇报。

四、冰冻切片标本送检与报告(一)若标本需要做快速冷冻切片病理,由手术医生提前一天与病理科联系,并将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申请单及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知情同意书送往病理科,如为术中特殊情况决定需要做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必须经分管院长或医务科同意,然后由巡回护士或台下手术医师电话联系病理科医师,并填写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申请单及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知情同意书。

(二)所需送检标本切下后,手术医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放入标本袋内,贴好标签。

(三)巡回护士在《病理标本交接本》上详细记录日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床号、标本名称、手术医生姓名、标本离体时间等并签名,将标本(如为术中特殊情况决定需要做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需将标本及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申请单及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知情同意书)一起交给外勤工人,送至病理科并登记、签名。

(四)病理科医师发出术中冰冻快速病理检查诊断书并电话通知手术室,巡回护士打印或到病理科取回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书,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三方核查术中冰冻诊断结果,手术医师确认后决定手术方式,如手术医师对报告有异议应直接与病理科医师联系。

医院病理科规章制度

医院病理科规章制度

病理标本签收、巨检工作制度1、接收标本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查对签收制度,如申请单与标本不符合、申请单重要项目填写不全或漏填、标本袋(瓶)未写名字或只有标本没有申请单等,一律退回或暂不取材;接收活检小标本时,应仔细查对容器内有无组织块,如无组织块,拒绝签收。

2、送检标本应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

如果送检标本内未放置固定液,接收者应及时加入固定液并在申请单上注明。

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的标本,拒绝退回。

3、标本由固定人员签收,或由当日巨检医师或记录者签收,并及时进行编号登记。

4、巨检时,每一例标本应在巨检前再进行一次检对,先登记、编号再取材,记录者应对申请单上的各项内容逐一加以叙述。

5、巨检时一人取材,一人记录,记录人员由技术员承担。

6、巨检由经过培训的病理医师严格按照《病理诊断与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描述和取材,复杂的标本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巨检,阅片医师均应亲自巨检。

7、每例标本取完毕后,应尽量作出肉眼诊断(印象),并签署巨检者及记录者姓名、日期,以便查对。

8、在每一标本巨检完毕后,必须冲洗刀剪等用具,以免互相污染。

全部巨检完成后,必须整理台面,清洁用具,并将剩余标本按次序排好放入标本贮藏桶或柜中,以便复查。

9、剩余标本应保存3周以上,医院由专人与病理科正式工作人员当面交接后签字提取,统一按医疗废弃物送相应机构处理。

诊断不明确或有其他问题者,应暂时保留。

有价值的标本,应作妥善处理后保存。

10、切取的全部标本连同登记的组织块数,送交技术室,当面与技术员清点交接并签收。

病理标本送检须知1、送检标本应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送检袋上或瓶上必须注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科室。

2、固定液量至少应为标本体积的4-5倍,大的实体标本应剖开,空腔脏器如胃肠等应剪开后展平固定,以便取材前标本得以充分固定。

3、病理送检标本应为手术标本的全部。

未经病理科同意,不得将主要病灶剜出或一份标本分送多处作病理检查。

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的制度流程与操作规范

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的制度流程与操作规范

病理标本的检查和取材的制度、流程与操作标准1.取材前阅读申请单中的内容,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2.核对申请单的编号与标本的编号、标本的份数是否相符。

3.对于核对无误的标本应按以下程序取材:3.1.小标本和不完整的标本通常为活检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

3.1.1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数量〔少量时精确计算,多量时进行估计〕、大小〔假设干mm或cm;多量时聚拢测量〕、形状、色泽和质地等。

3.1.2少量的小标本应全部取材制片。

3.1.3多量的小标本,原那么上全部取材制片;数量过多时,可尽量多地取材制片,剩余的标本应置于4%的中兴甲醛中妥善保存备用。

“立埋〞,即将黏膜面与包埋盒的底面垂直。

3.1.5使用镊子夹取标本时须严防挤压组织。

3.2大标本通常为手术标本,应按如下标准取材:3.2.1记录切除标本的手术类型。

3.2.2应描述和记录送检标本的大小〔三维长度,mm或cm〕、形状、色泽、外表、质地等,球形或接近球形的标本可测其直径〔mm或cm〕。

必要时称重〔g或kg〕。

3.2.3检查切面:通常沿标本长径切开或剪开〔囊性标本时〕,描述和记录其形状特点,例如囊性和实性及其所占比例、色泽、质地、纹理、坏死;囊肿壁的厚度及其内外外表、囊腔内容物及其性状等,有的脏器,例如前列腺、胰腺、甲状腺等,应间隔一定距离〔甚至间距2mm左右〕做多个平行切面,检查有无微小肿物。

3.2.4带有脏器的标本,应描述和记录病变处与有无脏器的毗邻关系特点。

3.2.5必要时,绘简图说明巨检病变的特点和解剖学关系,病注明取材部位的编号,以便镜检时定位。

3.2.6切取有代表性病变区域的组织制片,适量包括与病变区域毗邻的“正常〞结构和坏死组织等。

3.2.7完整切除的肿瘤标本,切取的组织块应包括其包膜,较大的肿瘤应酌情多处包膜取材。

3.2.8切取组织块的刀具必须锋利,严防挤压组织。

3.2.9切取组织块的数量,依巨检病变的具体情况酌定,一般以满足诊断需要为准。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规范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从而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正确指导二、适用范围组织学、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运输,申请单填写。

三、操作人临床医师四、工作流程(一)组织活检标本1、病人知情同意:所有为了疾病的诊断而采取的有创组织活检,在活检前均应向患者和或其家属说明活检病理诊断的必要性。

特别向其说明,病理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病理活检并不能得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和/或其家属了解病理诊断的局限性,使其对活检不能明确诊断表示理解,必要时(根据各自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申请单填写:根据检测要求填写金域检验中心相应的专用申请单,病人信息对病理诊断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应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各项内容(包括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特别要填写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及其它检验结果,以前做过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学和组织学)的,应填写检查结果。

妇科标本应填写月经史、妊娠史。

字迹应清晰可辨。

3、样本获取(1)组织样本获取①对于病理诊断来说,组织越多,诊断成功率越高,因此临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在病人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取组织。

②取材时应尽量获取未坏死组织,较大肿瘤中央区域常常坏死,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③取材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挤压组织。

④肿瘤切除标本应标记标本的方位,并在申请单中记录清楚,以便在发报告时报告各切缘情况,建议对下述标本进行方位标记。

A.带皮肤的肿瘤在标本的十二点位用缝线标记。

B.不带皮肤的软组织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切除标本分别在十二点位和前面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

C.宫颈环切术标本在12点位用缝线标记;D.肠管切除标本于近断端用缝线标记E.肾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输尿管与肾血管切缘。

F.膀胱切除标本分别用长度明显不同的缝线标记左、右输尿管及尿道切缘。

G.子宫全切、次全切标本可在子宫前壁用缝线标记。

手术病理标本规范化管理改

手术病理标本规范化管理改

标本由主刀或一助医生登记,巡回护士核查,交接清楚、责任明确,三 个手术区域需要9本登记本。
14
三、标本流程质控复杂
1
手术
2
标本产生
3
标签打印
4
标本传递
5
标本交接
16
质量反馈
15
三、标本流程质控复杂
切取标本
填写标本袋
送检流程
快切 标本入袋 呼叫工友 传递标本 接收标本
放置标本
核对标本 标本入袋
家属过目 处理标本 传递标本 接收标本
仅采用口头或电话报告的方式。
6
手术标本管理
注意事项
1. 手术标本不得与清点物品混放。 2. 任何人不得将手术标本随意取走,如有特殊原因,需经主管医生和洗手护士同意,并做好记录。 3. 若需固定标本时,应使用10%中性甲醛缓冲液,固定液的量不少于病理标本体积的3-5倍,并确
保标本全部置于固定液之中。特殊情况如标本巨大时,建议及时送新鲜标本,以防止标本自溶、 腐败、干涸等。 4. 标本送检时,应将标本放在密闭、不渗漏的容器内,与病理单一同送检。 5. 标本送检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送检时应与病理科接收人员进行核对,双方签字确认。
1.个人因素 2.环节流程
标本登记
1. 信息不全,漏登、错登。 2.登记本字迹模糊,影响质量
1.个人因素 2.流程问题
标本核查
1.核查缺少环节控制 2.核查登记本查找费时.
1.制度问题 2.流程问题
19
四、标本流程风险评估分析
过程步骤
手工填单 是否快切 标本登记 核查标本 送检标本
风险评估
高风险
针对高中风险 环节进行分析
51
改进六:甲醛存放装置的逐步改善

病理科工作操作规范

病理科工作操作规范

精心整理病理室工作程序规范病理科工作制度一、全科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坚决执行医院提出的各项承诺。

二、工作人员必须服务热情,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

各项工作均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互相协作,上下团结。

一、 病案号、二、 三、 取材过程中及取材后,取材医师与技术人员再次核对取材的标本编号及标本总数。

四、 技术人员包埋组织蜡块后,蜡块编号及蜡块总数应与申请单及工作单再次核对。

五、制片后,切片与申请单及工作单核对无误后交与诊断医师,如有脱片等特殊情况,在工作单上注明,由技术人员负责重新制片。

六、诊断医师在书写报告时,应认真复核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及病案号、临床诊断、送检部位及送检日期,如项目不全者,可用“?”号表明。

病理科住院医师职责一、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积累。

报告。

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三、负责各项常规病理技术工作,包括常规切片、冰冻切片、细胞涂片的制作和染色。

四、责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技术工作,积极配合科研和教学。

五、负责低年资技术人员和进修人员的技术指导工作。

六、分工负责贵重仪器的保管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

七、负责病理标本的保存及制作。

病理科基本工作流程是:将各种组织制成非薄的切片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比较繁杂的过程,每一步都要求病理技术工作者要认真,耐心,细致地使整个过程一环扣住一环,才能获得优良结果。

制作切片的主要过程有:(1)取材,(2)固定,(3)脱水,(4)包埋,(5)切片,(6)染色,(7)封固。

在这七个主要过程中,又包括着若干步骤,(详)过于固定液((四)送检标本主要病灶被事先挖取或一件标本分送两个单位者。

(五)对标本较小、难以制作切片或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准确性的情况,应予送检医师说明或不予接收。

对符合送检要求的标本,由接收标本者在相关科室的标本送检簿上签收,或发给收到标本通知单。

二、申请单、送检标本的编号与登记病理科工作人员于标本收集的当天,及时对申请单与标本同时编号,经第2次核对无误后,进行登记。

病理科标本核对交接制度

病理科标本核对交接制度

病理科标本核对交接制度〔一〕病理科值班技术人员同时验收活体组织申请单和送检的标本。

〔二〕认真核对每例申请单与送检标本及其标志〔标本袋上标明的患者姓名、送检单位和送检日期等〕是否一致;对于送检的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送检容器内或在滤纸上是否有组织及其数量。

发现疑问时,应立即向送检方提出,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三〕认真检查标本的标志是否牢附与放置标本的容器〔标本袋〕上。

〔四〕认真查阅申请单的各工程是否填写清楚,包括患者根本情况和临床情况〔包括即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和临床诊断〕。

〔五〕接受标本工作人员,在申请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或患方有关人员的明确地址、及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系,并有助与随访患者。

〔六〕以下情形可不予接收:〔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工程;〔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作切片;〔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标准性的情况。

病理报告单的交接制度(一)病理科自接受送检标本至签发该病例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5个工作日。

临床效劳中心人员与病理科工作人员办理住院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交接手续时,应在病理登记本上该患者相应栏目中履行签收手续,并由临床效劳中心交至相应科室。

(二)门诊患者的病理报告,一般由病人或家属来病理科自取,领取报告时,病理科技术人员应确信准确无误后,交至患者或家属手中。

因故不能来取或院外患者,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我科可以办理邮寄。

(三)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后,可以抄件形式补发,注明情况并履行签收手续。

病理报告的审核制度(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是关于疾病诊断的重要医学文书,发生医疗争议时,相关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具有法律意义。

为保证病理报告的准确性、标准性,制定本制度。

医院病理科规范化管理、质量控制细则汇总

医院病理科规范化管理、质量控制细则汇总

科规范化管理—-规章制度一、病理科(总体)工作制度1. 临床科室所取活体组织标本,应使用合适的容器盛装并及时、充分浸泡固定[用10%中性福尔马林(formalin)溶液/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写明科别、姓名、性别及年龄,连同申请单一并及时送病理科。

申请单必须由临床医师逐项填写清楚,如妇科标本须填月经史;骨标本等应填写影像学所见或将影像片给病理医师参考(准确的骨病理诊断要靠临床、病理和影像学三结合),送检医师签名.2。

临床医师且勿自行切开、留取或任意翻转送检的大标本及脏器,不得提前将病灶挖出,确保所送检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检查性。

如双侧器官的肿物切除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标本,需分容器盛装或分别标记清楚;如有特殊需要注意的病灶、切缘等,请予以明显标记,以防出现差错。

要求冷冻切片者,应在术前一日与病理科联系(有“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签字制度的单位,要协助病理医师做好签字工作).3. 各临床科室送检的细胞学标本,须保证新鲜;涂片标本应立即固定后送检。

盛标本的容器必须洁净,严防污染,以免影响诊断。

4. 病理科接收标本时,要严格核对申请单各项填写是否齐全,标本与申请单记录是否相符、双侧或特殊要求的标本是否能确保分开,固定液是否合适。

对于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是否有组织及其块数,无疑问之后才能接收,编号登记,安全存放,并为送检者签收。

(验收标本人员不得改动、补充应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内容)。

对于申请单与标本不符,双侧及特殊要求标本不能区分,重要项目漏填,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及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片等严重影响病理检查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应予以拒收。

5. 检查标本及取材要仔细,不可错号、漏号和污染,不得遗忘丢失。

必须全面描述、字迹工整,认真地填写在工作单上。

如有问题或标本辨认不清时,可请送检医师前来协助解决。

需保留的大标本及时保留,有价值时要及时照相。

6. 包埋、切片及染色时,必须仔细核对统一的病理编号,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质量,严防(错号、丢失和污染等)差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标本送检和病理检查申请单填写的规范化
1 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标本(包括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等)(1)同一患者的标本和病理学检查申请单要同时送病理科。

(2)临床医师采取的标本应尽快放置于盛有固定液【一般用10%中性甲醛溶液(配制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固定标本,不可用酒精固定(酒精固定会影响制片质量和病理诊断)标本】的容器(送检科室自己准备不同大小的容器)内,固定液至少为标本体积的5倍,容器上要贴上写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标本名称或取材部位等的标签,且标签要粘贴牢固。

(3)病理检查申请单的各个项目要填写清楚,包括:
①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单位、科室及床号、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日期、取材部位、标本数量等。

②患者临床情况:病史(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包括内镜检查)所见、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包括原病理号和诊断)和临床诊断等。

(4)病理检查申请单上要详细记录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详细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以便必要时进行联络,并有助于随访患者。

(5)有下列情况的病理检查申请单和标本病理科不予接收:
①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②未计费、缴费或者计费、缴费不够的标本
③标本未盛于规定容器内、标本未固定或者用酒精固定者。

④标本上无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⑤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⑥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作切片。

⑦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⑧申请单内填写的内容字迹潦草不清。

⑨申请单漏填重要项目。

⑩其他可能严重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2 术中快速病理组织学检查与诊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标本的送检
(1)申请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要提前一天与病理科预约,告知病理科手术大概时间,以便病理科做好准备,并同时将申请单送达病理科(申请单上注明手术的大概时间),患者或患者家属要与病理科填写《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病理科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知情同意书》;如手术取消或手术时间变动,有关科室要及时通知病理科,手术中确需临时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者,手术主刀医师要提前一个小时与病理科联系,并及时将申请单送达病理科。

(2)做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的标本要及时送病理科,标本不要固定。

3 细胞学病理检查标本的送检
(1)用于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取材好应尽快送至病理科(浆膜腔积液不能在20℃以上的室温中停留超过2小时)。

(2)送检的痰液最好是清晨空腹时自肺内深咳出的痰液。

检查痰液中的肿瘤细胞,一般应连续送检3次。

(3)胸腹水的送检量一般以200-500ml为宜。

(4)检查尿液中的肿瘤细胞,一般应连续送检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