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标本送检要求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的规定与流程

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的规定与流程
为了规范病理标本管理,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规范标本
的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保证准确及时发出病理报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规定。
1、手术中取下的标本(不论组织大小),都必须送做病理检,查不得随意丢弃。
2、凡需手术的病人,由主管医师或手术医生在术前填写“病理申请单”,于手术当天与病历一起送入手术室。
手术中切下的标本由巡回护士或手术医师给家属或委托人确认后放入标本袋内,按规定将标本完全浸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内,并贴好标签(姓名、住院号、科室、送检标本名称等),送交手术室专职人员登记签收.
3、送检的病理标本连同病理申请单由手术室专职人员送到病理科,负责送检标本人员必须带上“病理标本签收簿”,由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签收后,方能留下标本。
4、凡送检冰冻病理标本,手术医师必须按要求填写冰冻病理申请单,并由手术主刀或一助(特殊情况下可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手术标本给病人家属或委托人确认。
然后由手术室专职人员将冰冻标本、病理申请单一同送到病理科。
凡需送冰冻检查,临床医师应提前一天通知病理科。
5、病理科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操作检查。
病理报告签发时限:
5.1冰冻报告一般在收到标本后半小时左右通过电话通知手
术室临时冰冻报告结果.手术室及病理科应按照我院有关规定在快速冰冻病理登记表上登记。
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手术室,三到五天后发出常规冰冻报告。
5.2石蜡切片报告在实际收到标本后五个工作日内发出,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酶标、特染脱钙等)应及时发出临时报告。
6、病理标本检查后至少保存一个月。
7、凡违反上述规定者按事件性质、后果责任到人。
病理科标本接收与处理制度

病理科标本接收与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病理科标本的接收与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病理诊断结果质量,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病理科的工作人员,包含医务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二章标本送检第三条:标本送检应依照病理申请单的要求进行。
第四条:送检标本应包含病理申请单、标本容器和相关资料(病例摘要、影像资料等)。
第五条:接收标本人员应认真检查申请单上的信息,确保无误。
第六条:标本送检前应查询并确认患者信息正确无误。
第七条:接收标本人员应填写标本接收登记表,并确保登记信息准确完整。
第三章标本验收第八条:接收标本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标本验收工作。
第九条:接收标本人员应依照标本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妥当处理和储存。
第十条:标本储存箱应有充分的数量,并标注标本种类和日期。
第十一条:接收标本人员应对标本进行必需的检查,确保标本完整无损。
第十二条:标本送检不合格(如标签不清楚、漏送资料等)应及时返还申请医生,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四章标本处理第十三条:病理科标本处理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十四条:对于常规病理标本,应及时进行脱水、固定、包埋等处理。
第十五条:对于特殊病理标本,应依据标本的性质、体积等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第十六条:标本处理时应注意安全,确保操作人员和标本安全。
第十七条:标本处理完毕后,应进行相应记录,并及时交给病理技术人员进行后续操作。
第五章病理结果报告第十八条:病理结果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十九条:病理技术人员应依照标本处理记录进行切片和染色。
第二十条:病理结果报告应准确、完整、清楚。
第二十一条:病理结果报告应及时打印、签发,并送交相关科室。
第二十二条:病理结果报告应依照规定程序进行保密,确保病人隐私不被泄露。
第六章异常情况处理第二十三条:对于显现标本损坏、丢失等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并进行相应调查和记录。
第二十四条:对于病理结果显现异常、有争议的情况,应及时汇报并帮助相关部门进行复核和解决。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病理标本运送流程,提高病理诊断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等级医院评审及有关规范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病理标本包括手术前活检、手术中取样冰冻组织、手术后切除组织以及穿刺、脱落细胞学标本。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
第二章病理标本采集第四条采取标本时,勿用有齿镊或钳夹取,勿挤压,以免发生变形。
手术标本送检前勿自行剖取,应保持原形全部送检。
必须剖取时,最好邀请病理医师在场;或在病理检查申请单中详细描述剖取前后情况。
临床科室对手术标本有特殊要求时(如照相等),应提前通知病理科,以免病理科取材时破坏其完整性。
第五条标本应置于敞口容器内,固定液不少于标本体积的7-10倍,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第六条冰冻切片的手术标本应保持新鲜,不得加用固定液或用含水溶液清洗,以免影响制片和诊断。
第七条痰液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从呼吸道深部咯出。
咯痰前先漱口,痰中不应含食物碎渣和唾液,一般连续送检三天。
第八条胸、腹水等体液细胞学检查应保持标本新鲜、及时送检。
第九条宫颈刮/涂片及穿刺液应及时做成涂片送检。
第三章送检病理申请第十条病理申请单上各项内容均应逐项填写,字迹清晰可辨,并由申请医师签名确认。
痰液细胞学检查、体液细胞学检查、涂片检查的申请单填写参照病理检查申请单的要求,并在“标本来源”一项中注明标本的类别:“痰”、“胸水”、“涂片”等。
第十一条凡需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者,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通知病理科,并与患者(或家属)签订《手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知情同意书》。
第十二条冰冻标本申请单除填写病人一般情况外,还应填写影像学、同位素及腔镜检查等相关结果,并注明手术部位,重点部位应做标记或加以说明,同时注明手术科室医师所在的手术间及手术医师、巡回护士电话,以便病理科与手术医师取得联系。
送病理标本的注意事项

送病理标本的注意事项一、确保标本新鲜送病理标本前,请确保标本新鲜。
尽可能在取得标本后立即送检,避免长时间保存。
如果无法立即送检,应将标本保存在适当的保存液中,如福尔马林溶液,并放置在低温环境中。
二、选择适当的容器选择适当的容器来保存病理标本。
容器应具有密封性,以防止标本泄漏或被污染。
同时,容器上应标明患者的姓名、标识符和其他必要信息。
三、正确标记标本在送病理标本前,请确保正确标记标本。
标记应清晰、易读,包括患者姓名、标识符、标本类型和部位等信息。
此外,还应标明取样日期和时间等信息。
四、避免标本污染在取样、处理和运输病理标本的过程中,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避免标本污染。
取样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使用消毒剂和一次性手套等。
在处理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非病理标本接触,并确保容器密封。
五、遵守运输规定在运输病理标本时,应遵守相关运输规定。
根据标本类型和数量的不同,可能需要使用特定的运输设备,如冷藏箱或冷冻设备等。
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并防止标本受损或污染。
六、通知病理科在送病理标本前,请通知病理科相关事项。
包括患者姓名、标识符、标本类型和数量等信息。
此外,还应告知取样日期和时间等信息。
这将有助于病理科提前做好准备,并更好地处理和分析标本。
七、保留相关记录保留与送病理标本相关的记录非常重要。
这些记录包括取样记录、标本处理记录、运输记录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追踪和管理病理标本的全过程,并确保所有操作符合规范和法规要求。
此外,这些记录还可以用于质量控制和审计目的。
建议使用适当的表格或数据库来记录这些信息,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病理标本送检制度

病理标本送检制度(一)常规标本送检制度1. 采取标本时,注意勿用有齿镊或者钳夹取,勿挤压,以免发生人为变形。
手术标本送检前请勿自行剖开,应保持原形全部送检。
必须剖开时,最好邀请病理医师在场;或者在病理检查申请单中详细描述剖开先后情况。
临床对手术标本有特殊要求时(如照像等),应提前通知病理科,以免在病理科取材时破坏其完整性。
2. 检材标本应即将置于容器内,固定液需用10%中性福尔马林,不少于标本体积的7-10倍。
3. 送检科室应建立送检标本登记本,每次送检标本应由病理科人员签收,以避免丢失标本。
4. 标本切取、固定后应尽快送往病理科,以便于及时取材、制片和诊断,及时发出病理报告。
(二)填写送检病理申请单:1. 病理申请单上各项内容均应填写并由申请医师签字确认,以便诊断时参阅和存档保留。
2. 为加强收费管理,请填清送检单位,科室,住院号,病床号等。
3. 请在标签上注明患者姓名及医嘱号,贴在送检标本容器上,便于核对并避免发生错号。
4. 病理科验收标本人员不得对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进行改动。
5. 病理医师在取材时,遇送检标本与临床医师填写的申请单有疑问邀请临床医师解疑时,临床医师最好应邀到场。
6. 病理医师只对病理科实际验收标本的病理学诊断负责。
7. 病理科不接待病人或者病人亲属自行到病理科查看手术切除标本,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8. 临床医师对病理报告有疑问时应及时与病理科医师取得联系,因为病理标本在病理报告发出后要按规定进行处理,再也不保留。
以上事项请各科室医护人员严格遵守,以利于及时、准确发出病理告,如因违反上述规定浮现的差错,应由送检科室及有关人员负责。
(三)冷冻切片1.冷冻切片诊断只限于临床住院病人手术须要器官切除或者确定手术范围的一种快速病理诊断方法。
由于组织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固定、脱水以及切片较厚等等,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有一定的差距,普通仅限于良、恶性的鉴别。
2.冷冻切片预约:须在手术的前日,与患者签署知情允许书,并将填写的“冷冻病理检查预约申请单”送达病理科,以便病理科工作人员在手术当日提前开机等候。
病理标本送检要求

病理标本送检要求病理标本送检注意事项一、病理诊断报告前期处理流程临床诊断、手术切除、固定、病理申请单填写、临床送检、病理科标本接收。
二、以上每个流程应注意事项(一)、手术切除1、切除最典型的病变部位;2、切除病变最好带一部分周围正常组织(有个病变对照);3、手术医生对手术标本有特殊要求应在手术标本上做好相应的标记。
4、切下标本必须要全部送检。
(二)、固定1、固定的目的:(1、)迅速阻止、细胞的自溶、腐败、保持组织细胞近似于正常时的状态。
(2、)凝固或沉淀组织细胞内物质,使其保持与生活的成分相似。
(3、)区别辨认不同的组织成份,组织细胞内的不同物质经过固定后可产生不同的折光率,并对各种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有利于染色后观察辨认。
(4、)增加组织的硬度,便于切片。
2、组织离体后立即固定,固定在30min以内。
申请单上注明标本离体时间及固定时间。
3、固定液的种类为: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为宜(为下一步的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检测打好基础);4、固定液的量不少组织标本大小的4-6倍(充分固定,防止固定不佳造成组织组织自溶及腐败,已影响最后的病理诊断)。
(三)、病理申请单的填写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科室、住院号);2、重要信息(病史、手术所见、主要检查结果、既往史、肿瘤标本请注明部位、形状、大小、活动度及转移情况,再次送检的病例请注明上次病理号,以便查对)。
3、液基细胞学和宫内膜组织的送检必须填写末次月经及年龄,宫内组织要填写月经周期。
(四)病理标本的送检及接收1、查看标本瓶上的信息是否和申请单上的信息一致。
2、标本瓶内的固定液量是否充足(固定液量不足,要及时加足)。
3、检查标本瓶里是否有组织或组织的大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没有组织或组织量太小,无法进行检查的要立即联系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4、核对清楚后进行相应的登记。
三、液基细胞学取材要点(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时机1、避开月经期(由于解读血细胞混杂涂片可能会困难,所以应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子宫颈细胞检查)2、如果发现局部子宫颈病变或者不正常的阴道出血,即使出血也应该进行细胞检查。
病理标本采集及送检

•13
病理申请单填写规范:
病理检验申请单是临床科室向病理科送达特殊形式会诊单, 是 病理医师作出病理诊疗必备临床文字资料, 是含有法律意义文书 档案, 临床医师应认真逐项填写申请单内相关各项, 署名要清楚, 内容要全方面: 1. 申请单上必需清楚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纪、住院号、送检科室和日期; 2. 人体申请单应具体填写患者临床病史(女性患者还须有月经史、孕产史和有没有使用避孕器 统计)和其她(检验、影像)结果、手术所见及临床诊疗;
•4
常规标本送检制度:
1.采取标本时, 注意勿用有齿镊或钳夹取, 勿挤压, 以免发生人为变形。 手术标本送检前请勿自行剖开时, 应保持原形全部送检。必需剖开时, 最好邀请病理医师在场; 或在病理检验申请单中具体描述剖开前后情况。临 床对手术标本有特殊要求时(如摄影等), 应提前通知病理科、以免 在病 理科取材时破坏其完整性。
7.在玻片磨砂端清楚写上病人姓名/编号; 8.立刻将涂片置95%酒精固定最少15分钟; 9.从95%酒精中取出玻片, 晾干, 依据切片多少或与病理试验室约定, 将细胞片按次序放于自封袋或切片盒内。
•18Biblioteka 二、细胞学取样: (2)液基细胞: 1. 检验前48小时严禁性生活, 避免阴道冲洗及上药;
2. 避开月经期;
•15
一、组织样本获取: 1. 对于病理诊疗来说, 组织越多, 诊疗成功率越高, 所 以临床医师在切取组织时, 在病人情况许可情况下, 尽可能多取组织;
2. 取材时应尽可能获取未坏死组织, 较大肿瘤中央区 域常常坏死, 做穿刺时应避开坏死区域;
医院手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制度及流程

医院手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制度及流程一、制度建立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手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手术后病理标本的及时、准确检查与诊断。
二、标本收集与记录1.手术室护士应在手术结束后尽快将手术标本交给病理科工作人员。
在交接时应有病理科工作人员签收,并记载标本收取的时间、数量等相关信息。
三、标本保存与运送1.病理科负责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本保存。
不同类型的标本有不同的保存方式,如固定液保存、冷冻保存等。
在保存过程中,应避免标本污染、变形等情况的发生。
2.运送标本前,病理科人员应将标本进行二次包装,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并在外包装上标注有关信息,如送检时间、病患姓名等。
四、病理学检查1.病理学检查包括常规病理学检查和特殊病理学检查。
常规病理学检查主要进行组织样本的多层次、形态学、组织学等方面的检查,特殊病理学检查则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如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
2.病理学医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病理学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应认真、细致地记录有关观察结果和诊断意见。
五、报告编写与审核1.病理学医师应将病理学检查结果编写成病理报告,并及时报告给申请单位。
2.病理报告应包括标本信息、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意见等内容。
报告编写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病理报告应经过主治医师审阅,并确保医生与病理学医师形成一致意见后,方可报告给患者及相关部门。
六、病理报告归档与追溯1.病理报告应进行归档保存,确保报告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在保存过程中,应依据相关规范,规定病理报告的保存期限和处理方式。
3.在需要追溯病理报告时,应根据需求找到相应的病理报告,并确保报告的准确无误。
以上便是医院手术后病理标本病理学检查制度及流程的基本内容。
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相关细节,并确保操作流程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以提高病理学检查的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标本送检注意事项
一、病理诊断报告前期处理流程
临床诊断、手术切除、固定、病理申请单填写、临床送检、病理科标本接收。
二、以上每个流程应注意事项
(一)、手术切除
1、切除最典型的病变部位;
2、切除病变最好带一部分周围正常组织(有个病变对照);
3、手术医生对手术标本有特殊要求应在手术标本上做好相应的标记。
4、切下标本必须要全部送检。
(二)、固定
1、固定的目的:(1、)迅速阻止、细胞的自溶、腐败、保持组织细胞近似于正常时的状态。
(
2、)凝固或沉淀组织细胞内物质,使其保持与生活的成分相似。
(
3、)区别辨认不同的组织成份,组织细胞内的不同物质经过固定后可产生不同的折光率,并对各种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有利于染色后观察辨认。
(
4、)增加组织的硬度,便于切片。
2、组织离体后立即固定,固定在30min以内。
申请单上注明标本离体时间及固定时间。
3、固定液的种类为: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为宜(为下一步的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检测打好基础);
4、固定液的量不少组织标本大小的4-6倍(充分固定,防止固定不佳造成组织组织自溶及腐败,已影响最后的病理诊断)。
(三)、病理申请单的填写
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科室、住院号);
2、重要信息(病史、手术所见、主要检查结果、既往史、肿瘤标本请注明部位、形状、大小、活动度及转移情况,再次送检的病例请注明上次病理号,以便查对)。
3、液基细胞学和宫内膜组织的送检必须填写末次月经及年龄,宫内组织要填写月经周期。
(四)病理标本的送检及接收
1、查看标本瓶上的信息是否和申请单上的信息一致。
2、标本瓶内的固定液量是否充足(固定液量不足,要及时加足)。
3、检查标本瓶里是否有组织或组织的大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没有组织或组织量太小,无法进行检查的要立即联系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4、核对清楚后进行相应的登记。
三、液基细胞学取材要点
(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时机
1、避开月经期(由于解读血细胞混杂涂片可能会困难,所以应避免在月经期间进行子宫颈细胞检查)
2、如果发现局部子宫颈病变或者不正常的阴道出血,即使出血也应该进行细胞检查。
3、如果有受感染或萎缩迹象,应该治疗后检查。
若复诊有困难,在首次就诊时应进行检查。
4、若有临床证据显示停经的女性出现子宫颈阴道萎缩,可给予1疗程的局部雌激素治疗,停药2-7天后,进行子宫颈细胞检查(二)、宫颈细胞取样
1、取材尽可能避开月经期,取材前24小时不上药、不冲洗、不过性生活。
2、一般在变异区取样,因为大多数的癌症和癌前病变均在这里出现(变异区即宫颈外口,为子宫颈管柱状上皮与子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交界处
3、如子宫颈内有明显感染迹象,可把取样延迟到感染后。
4、在进行细胞取样之前,用棉棒清除过多粘液。
5、取材应在直视下,保证宫颈刷有压力,宫颈刷尖部放入颈管外口
6、尽量避免短时间内重复取材,以免出现假阴性结果。
7、对于已经停经或鳞状上皮及变异区缩进宫颈内的女性,除刮棒/子宫颈刷之外,应使用内子宫颈刷,不适合怀孕的女性,使胎膜破裂、造成感染。
8、申请单填写完全,字迹工整,尽可能提供临床信息。
(三)、液基细胞取材位置
1、取样位置:暴露宫颈充分
2、取材刷对准变区,顺时针方向旋转5-10圈,有一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