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土壤的种类》教学课件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包括有机物、无机物、水和空气等。
2.能够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能够举一些例子说明其作用。
3.能够掌握检验土壤成分的方法,并且能够描述发生在土壤中的化学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教学难点:掌握检验土壤成分的方法,并且理解发生在土壤中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插花中的泥土,引导学生对土壤的基本认识。
2. 了解土壤的成分(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土壤由有机物、无机物、水和空气四种成分组成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土壤成分与生命息息相关。
3. 探究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15分钟)1.放一些植物种子在没有土壤的沙土中,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通过展示不同种植过程中的种植盆,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种类的植物需要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土壤,引导学生了解土壤对不同植物的生长影响。
4. 检验土壤成分(20分钟)1.学习以红石蕊试剂检验土壤有无有机物的方法,让学生制作试剂,通过实验让学生检验自带的土壤中有无有机物。
2.通过展示不同土壤中的调查表,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提取土壤样本并且分析自己收集的数据。
5. 探究土壤化学反应(25分钟)1.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通过进行小实验让学生了解原理。
2.按照教材P16,进行钙华土壤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引导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强化了对土壤的理解。
6. 总结(5分钟)就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具体表现为: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视觉化学习,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2.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以更深刻的方式理解土壤成分及其重要性。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土壤与岩石《土壤的种类》优质课件

13
你知道吗?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适合喜欢通气性、透水性,不喜潮湿 的植物,比如花生。
适合需要适宜的水分、肥力和通气性 植物,比如苹果。
喜潮湿,对土壤的保肥能力要求较高的 植物,比如荷花。
14
保护土壤
植树造林 捡拾地膜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15
水 土 流 失 实 验
新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三年级下册
2、土壤的种类
第一单元 土壤与岩石
观 察 与 思 考
烟台苹果
宝应荷藕
嵊州花 生
香糯莲藕
2
1号
2号
观
察
土
壤
实
验
3号
器
材
3
观 察 土 壤 实 验 器 材
4
1号
2号
观
察
土
沙质土
壤
实
验
黏质土
3号
壤土
5
观
察
土
壤
沙质土
实
验
结
果
黏质土
壤土
6
过 滤 器 的 制 作 与 使 用
7
土壤渗水性实验相同条件
1.过滤器 2.土壤数量 3.水的数量 4.同时倒水 5.水流时间1分钟左右
8
我们的实验记录单
土壤种类 渗水量(ml) 渗水性
沙质土
强
黏质土 壤土
弱 适中
透气性 强 弱
适中
保水性
弱
强
适 中
9
我国的土壤分布情况
地区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 青藏高原
土壤名称 黑土 褐土
16
保护土壤
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的种类》课件

认识其他类型的土壤
东北地区的黑土 华北地区的褐土 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
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 的荒漠土
土壤不同,特点不同,适宜生长的植物也不同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调查周边土壤类型,了解其适宜生长的植物
总结 1.土壤的种类
沙质土:含沙多,渗水速度快,保水性差 黏质土:含沙少,渗水速度慢,保水性好 壤土:含沙适中,渗水速度适中,保水性适中
2.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
沙质土:需水量少,抗旱耐寒植物 黏质土:需水量大,喜肥植物 壤土:大多数植物
基础达标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 ”。 ①一种土壤渗水性好,那么它的保水性就好。( ) ②西瓜适合种植在黏质土中。( ) ③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很肥沃。( )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西北内陆地区的土壤类型是( )。 A.荒漠土 B.黑土 C.红壤 ②最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③将一把湿润新鲜的土壤用手捏,不能成团的是( );能捏成团,扔到地上 不易散开的是( );能捏成团,扔到地上会散开的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综合探究
(1)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三类土壤颗粒的组成,做了一下实验: 称取相同质量的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各一份,分别放入大玻璃容器中,注满 水后,反复搅拌,使土壤中的颗粒自然悬浮在水中,停止搅拌后,让颗粒自由 沉降,直至上面的水变清。三类土壤在水中自由沉降的先后次序是怎样的?
(2)钱塘江江底的淤泥在土壤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哪一类?先猜想,再查资 料加以明确。
过的不 同土壤。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土壤》

第三单元:
课题:一、采集土壤
课题:二、土壤的成分
课题:第3课土壤的种类
课题:第4课土壤的保护
2.出示图片:土壤资源是珍贵的,人们在利用土壤资源
的同时,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正在破坏土壤资源。
你能说出
这些行为对土壤资源造成了哪些破坏吗?你还能列举出
我们周围破坏土壤资源的现象吗?
3.分角色表演: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
4.知识链接:阅读课本第36页“土地沙漠化的危机”。
5.怎样预防土地沙漠化?我们还能为保护本地的土壤做
些什么吗?
三、课后拓展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土壤的知识,此刻你最想说什
么?
2.教师推荐课后阅读《寂静的春天》。
3.制作一幅保护土壤的手抄报,呼吁大家保护土壤,保
护我们的家园。
板书设计:
土壤的保护
课
后
反
思。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土壤的种类 》 课件

好的土壤:
指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 粒含量适中的土壤。质地介于黏 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 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 能都较好的土壤。
提出问题
土壤的种类究竟有几种
仔细观察
看一看这三堆土壤的颗粒大小 有什么不同;
用手指分别捻一捻这三堆土壤, 感觉有什么不同;
判断一下这三种土壤分别属于 己喜欢的方式观察几种土壤。 2、分小组活动,组长负责,组员分工明确。做好笔记记录。 3、不损害土壤,有秩序,注意安全。
探究结果
(1)砂质土的颗粒大,渗水快,保水 差,透气性能好。 (2)壤土的颗粒中等,渗水中等,保水 中等,透气性能中等。 (3)黏土的颗粒小,渗水慢,保水好, 透气性能差。
演示实验:取3个去底的塑料瓶,将 细纱布包在瓶口上,用线扎牢,在3 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粘 质土、壤土;把3个瓶子放在支架上, 取3个同样大的玻璃杯,分别放在3个 瓶子的口的下面;在3个瓶内同时倒 进同样多的水
注意观察比较:
1、三类土壤渗水的快慢有什么不同? 2、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 水量有什么不同?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利用简单 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学会查阅 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学生自己擅长的方式表 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能力目标:学生在学习中知道土壤的种类,学会根 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 问;尊重证据;进一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 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土壤的种类
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 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 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
青岛版小学科学《土壤的种类》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土壤的种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土壤的种类及特点。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土壤观察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土壤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土地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土壤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概念,知道土壤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土壤的种类:介绍三种常见的土壤类型: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让学生了解每种土壤的特点和适宜种植的植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土壤样本,引发学生对土壤的好奇心。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
学生使用工具(如铁铲、放大镜等)观察和分析土壤样本的特点。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3. 分享与总结: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土壤的特点和适宜种植的植物。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观察、思考和讨论。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土壤种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分享和总结环节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五、教学资源1. 实物资源:准备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 工具资源:提供铁铲、放大镜等观察和分析土壤的工具。
3. 图文资源:提供关于土壤种类和特点的图片、图表或阅读材料,以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延伸1. 土壤的分布和利用:引导学生了解土壤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2. 土壤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认识到土壤保护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七、教学作业1. 观察身边的土壤:让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边找到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观察并记录其特点。
2. 土壤保护计划: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个简单的土壤保护计划,如合理施肥、减少农药使用等。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提纲第一章土壤与岩石第1课土壤的成分一、填空题1.地球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
土壤的形成过程很漫长。
2.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
腐殖质主要是由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3.把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4.抓一把土壤,我发现土壤有点湿,说明土壤里有水。
5.土壤加水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会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细粒的黏土,下层是粗粒的沙子。
6.土壤放在铁盘上烧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或焦臭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
7.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物质,主要是由土壤里的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
土壤中含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8.在加热土壤的实验中,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进的,是反思。
9.使用酒精要注意安全。
二、实验题1.右图,把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左图,把土壤放在铁盘上烧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
3.右图,土壤加水搅拌,静置后,土壤会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细粒的黏土,下层是粗粒的沙子。
第2课土壤的种类一、填空题1.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是沙质土;含沙量少的是黏质土;含沙量适中的土壤是壤土。
2.沙质土渗水快,说明它保水性能差,透气性能好;黏质土渗水慢,说明它保水性能好,透气性能差;壤土渗水快慢居中,说明它保水性能居中,透气性能也居中。
3.最适合种植的土壤是壤土。
最适宜捏泥人、做陶瓷的土是黏质土。
4.不同的土壤适宜不同的植物生长。
沙质土适宜花生、红薯、西瓜、仙人球等植物生长;黏质土适宜荷花(莲藕)、水稻、芦苇等植物;壤土适宜小麦、玉米、大豆等植物。
青岛版5.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的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
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
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层,厚度有的竟达1米。
小学科学《土壤的种类》优质课件

13
土壤中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它的保水 性能也不同。
14
选择标准,给土壤分类
15
分类结果
按土壤的颜色分:黄 土,褐土,黑土,红土。
按腐殖质含量分:肥 沃土、贫瘠土。
按颗粒分:粗土、 细土……
按含沙量分:沙质 土、黏质土、壤土。
16
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 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 沙和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做壤土。
土壤的种类
新课导入
视频《红土地》 2
你采集到了什么样的土壤?来展示下收获吧!
3
认识土壤的特点
要研究不同土壤 的特点,我们可以运 用哪些方法,从哪些 方面来研究呢?
4
地点 观察标准 观察方法 土壤特点
备注
6
同学们带的土壤都是在同样 天气通里过采研集究的,,我可们有知的道土了壤不中同水 环分境多中,的有土的壤土的壤特中点水是分不却一很样少的,。 那么哪种土壤保水性强呢?
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其厚度一般在70厘米左右。有的甚至
可达1米以上,腐殖质含量居各种土壤之首。
19
课堂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通过各组同学的 探究活动,认识了土壤的种类,以 及不同土壤的各自特点,并按照自 己的标准给土壤进行了分类,课余 时间同学们可以继续调查周围的土 壤,期待你们的新发现。
20
谢谢欣赏!
17
交流资料
课后调查
18
课堂练习
1.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
多的土壤叫做_砂___质__土__;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做_黏___质__土__;沙和黏土含
量适中的土壤叫做__壤___土___。
2.最适合种植的土壤是( C)。
A.砂质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三:我们怎样保护土壤? 生活中破坏土壤的现象:
被无机物污染的土壤
活动过程 活动三:我们怎样保护土壤? 生活中破坏土壤的现象:
拓展活动
配套课件和教案由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组 和苏州爱牛科教器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供全国 小学科学教师无偿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想 要转载,请与开发团队联系。
活动过程
活动二: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什么植物?
活动过程
活动三:我们怎样保护土壤?
思考: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有什么好处?
活动过程
活动三:我们怎样保护土壤?
设计实验方案 1.研究怎样为什么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2.怎样研究? 3.需要哪些实验材料?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1.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种有草皮的一个盒子 ,在另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土壤,并拍实。 2.分别将两个盒子倾斜放入水槽中。在土 盒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盒 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 3.观察两个盒子中的土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实验步骤: 1.把3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
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沙质土 、壤土、粘质土,贴好标签。
2.取3个同样大的烧杯,分别放在3个瓶子 的口的下面。
3.在3个瓶内同时倒进同样多的水,观察三 种不同土壤的渗水量是多少。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1.实验时要同时倒进同样多的水。 2.仔细观察,记录下看到的现象。 3. 小组同学要和做好。
活动过程
土壤 类型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记录单
沙质土
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
壤土
活动过程
实验结论: 沙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 壤土:渗水中,保水性能中。 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青岛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配套课件 (五·四制)
2. 土壤的种类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一:不同类型的土壤个有什么特点?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沙质土
黏质土 壤 土
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沙少的叫做黏质 土;含沙量适中的叫做壤土。
活动过程
由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不同,所以自然界中的土壤是多种多样 的,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 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 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 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 肥力较高。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因为它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 层。这层腐殖质的厚度一般在70厘米左右,有的甚至可达1米以上 ,腐殖质含量居各种土壤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