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和血流比值的正常值
肺功能 临床检查规范

肺换气功能的检查
气体分布 通气/血流比值 肺泡弥散功能
流量-容积曲线
不同疾病流量-容积曲线
谢 谢!
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约:3179±117ml、 女性2314±48ml;FEV1/FVC%均大于 80%。
临床意义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0和 FEV1.0/FVC%均降低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FEV1.0/FVC%明 显增高,甚至可达100%。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MEF)
残气量(RV):指用力呼气末肺内所含的气量。RV测 定则要求受检者用力呼吸,因此其用力程度和配合的好 坏可能影响RV的测定。正常成人参考值:男性 1615±397ml、女性1245±336ml,临床常RV/TLC%作 为判断指标,正常情况下约占25%,正常成人参考值: 男性〈35%,女性〈29%、老人可达50%。超过40%提 示肺气肿。
询问受检者在过去3个月是否有大的腹部 和胸部手术或者心脏疾病,如果有,不应 做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询问受检者在过去1小时是否曾吸烟或吸入支气管 扩张剂,如果有,应推后检查最少1小时。
提醒受检者该项检查的目的是检查他们的肺通气 功能,嘱受检者应根据测试人员的口令,尽最大 努力尽可能配合。
鼓励受检者持续用力,直至呼气完全为 止。呼气完全的定义是6秒或以上或时间 容积曲线显示呼气容积出现平台并持续 大于1秒。
测试结果和记录:
检查每次测试记录图形的可接受性,判 定是否最大用力,有无停顿、换气、漏 气或其他影响测试结果的异常,并应记 录下来;
对测试结果应给予评价,如满意、不满 意、不能合作或拒绝合作等。
漏气:受检者未含紧吹筒,或肺活量计接触不 良。
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一)、肺通气功能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所进行得气体交换。
1.肺容积肺容积指肺在不同呼吸水平所能容纳得气体量。
由八部分构成,即潮气量(TV)、补呼气量(ERV)、补吸气量(IRV)、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功能残气量(FRC)、肺活量(VC)与肺总量(TLC)、(1)肺活量(VC):指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得最大气量。
正常VC%>80%。
反映肺脏得扩张能力、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如间质性肺疾病)、胸廓扩张受限(如脊柱侧突)、呼吸肌疲劳(如重度COPD)与神经肌肉病变(如脊髓灰质炎)等。
(2)残气量(RV):指最大呼气后剩余在肺内得气量、正常RV%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如COPD),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
(3)肺总量(TLC):指最大吸气后肺内所含得气体量。
正常TLC%为80%~120%、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
4.残总比值(RV/TLC):指残气量与肺总量得比值,正常RV/TLC<35%。
肺气肿时RV/TLC 增加。
2.通气量:(1)用力肺活量(FVC) 、一秒量(FEV1、0)与一秒率(FEV1。
0%):FVC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大得努力与最快得速度呼气所得到得呼气肺活量。
FEV1.0指做FVC时第一秒内所呼出得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80%为正常、FEV1。
0与FVC之比为一秒率(FEV1。
0%),FEV1.0%就是反映气道就是否阻塞得指标,正常〉70%,降低见于气道阻塞与/或肺气肿。
(2)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得速度与尽可能深得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得通气量。
正常MVV%>80%。
它就是反映肺通气功能得综合指标,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胸廓扩张受限、呼吸肌疲劳、神经肌肉病变、气道阻塞与肺气肿等。
3.小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得主要测定方法为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即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得气体容积与相应得呼气流量描记成得一条曲线、它主要反映在用力呼气过程中,胸内压、肺弹性回缩压、气道阻力对呼气流量得影响。
常用肺功能指标-合格的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一)、肺通气功能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气体交换。
1. 肺容积肺容积指肺在不同呼吸水平所能容纳的气体量。
由八部分构成,即潮气量(TV)、补呼气量(ERV)、补吸气量(IRV)、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 )、功能残气量(FRC)、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
(1)肺活量(VC):指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正常VC %> 80%。
反映肺脏的扩张能力。
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如间质性肺疾病)、胸廓扩张受限(如脊柱侧突)、呼吸肌疲劳(如重度COPD、和神经肌肉病变(如脊髓灰质炎)等。
(2、残气量(RV)指最大呼气后剩余在肺内的气量。
正常RV %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如COPD),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
(3、肺总量(TLC ):指最大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量。
正常TLC %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
4 .残总比值(RV/TLC、:指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正常RV/TLC V 35%。
肺气肿时RV/TLC增加。
2 .通气量:(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0、和一秒率(FEV1.0% ) : FVC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呼气所得到的呼气肺活量。
FEV1.0指做FVC时第一秒内所呼出的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80%为正常。
FEV1.0与FVC之比为一秒率(FEV1.0% ), FEV1.0%是反映气道是否阻塞的指标,正常〉70%,降低见于气道阻塞和/或肺气肿。
(2、最大自主通气量(MW ):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
正常MW %> 80%。
它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综合指标,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胸廓扩张受限、呼吸肌疲劳、神经肌肉病变、气道阻塞和肺气肿等。
3•小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的主要测定方法为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常规通气功能:所有得指标都要在预计值得80%以上,一秒率要在70%以上(因为低于70%就就是COPD)、FVC低于80%,诊断限制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80%而高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一秒率低于70%,MVV低于70%,FEF25%~75%均低于80%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上述都有则为混合性,MVV%/VC%>1限制性为主得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MVV%/VC%<1,以阻塞性为主;FEF50%~75%,其她正常,诊断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若只有FEF50或只有FEF75低,诊断可疑小气道阻塞性病变、肺功能试验肺功能试验包括简单得肺量计与复杂得生理测试。
生理学正常情况下,脑干呼吸中枢得神经冲动决定了通气得容量与类型。
该神经冲动受颈动脉(PaO2 )与中枢(PaCO2 ,[H+])化学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本体感受器与大脑皮质层传来得冲动影响、神经冲动从呼吸中枢发出,通过脊髓与外周神经到达肋间肌与膈肌.如果吸入气流可通过结构上正常,无阻塞得气道到达通畅,灌注适当得肺泡时,即产生正常气体交换.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VA)与灌流(Q)匹配良好,并且与代谢率呈比例,动脉血气张力维持在一个窄小得范围内、静息肺得容量与气量静息肺容量:反映了肺与胸壁得弹性。
肺活量(VC或"slow VC")就是指最大吸气后,能缓慢呼出得最大气量。
因其操作简单,故肺活量就是肺功能试验中最有价值得指标之一、因为VC随肺限制性功能障碍加剧而下降(如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结合弥散功能可随访此类限制性功能障碍得病程以及对治疗得反应。
VC也反映了呼吸肌力,经常用于监测神经肌肉疾病得病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与VC相似,就是指尽力吸气后,尽力最快呼出得气体容量。
FVC通常与呼气流速一起用简单得肺量计测定。
气道阻塞病人VC明显大于FVC、在测定用力呼气肺活量时,终末小气道提早关闭(在达到真正残气量之前),远段气体陷闭,使得肺量计无法测出. 肺总量(TLC)就是指深吸气至最大限度时肺内得气体容量.功能残气量(FRC)就是指当所有呼吸肌放松时,平静呼气后留在肺内得气量.生理情况下,它就是最主要得肺容量,因为它接近正常潮气呼吸范围.胸壁向外得弹性回缩力增加肺容量,但肺得向内得弹性回缩力减少肺容量,两者互相平衡;正常情况下这些弹性回缩力在40%TLC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PO2(KPa)
13.3 10.7
8.00
5.33
2.67
肺动脉
0 0
正常
肺泡膜面积 减少或厚度
增加
(2)
(1)
肺毛细血管
肺静脉
0.25 0.50 0.75 时间(S)
正常与肺泡膜增厚时Hb氧合所需时间示意图
(1)静息时血液流经肺泡的时间 (2)运动时血液流经肺泡的时间
弥散障碍时的血气变化*
2. 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由于呼吸道狭窄或阻塞,使气道阻力增加所致 的通气障碍
1. 限制性通气不足常见原因
1. 呼吸肌活动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麻醉药、镇静药过量所致的呼吸中枢抑制和 神经阻滞; 呼吸肌收缩功能障碍:呼吸肌疲劳;呼吸肌 营养不良性萎缩;低钾血症、酸中毒引起的 呼吸肌无力等。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PaO2 ↓ < 60mmHg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PaO2 ↓ < 30mmHg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PaCO2↑ > 50mmHg 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PaCO2↑ > 80mmHg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此时呼吸 运动主要依靠PaO2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得以 维持)。
支气管扩张、肺实变、肺不张时增加
呼衰时主要代谢与功能变化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呼吸系统变化 循环系统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肾功能变化 胃肠变化
1.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Ⅱ型呼吸衰竭(CO2潴留) 血清K+浓度升高 血清氯浓度降低
CO2
HHb(O2)
RBC
Hb(O2)-+ H+
Inspiratory
肺功能指标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一秒用力呼气量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
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
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
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
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
"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
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
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
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
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常用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常用肺功能指标(一)、肺通气功能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气体交换。
1.肺容积肺容积指肺在不同呼吸水平所能容纳的气体量。
由八部分构成,即潮气量(TV)、补呼气量(ERV)、补吸气量(IRV)、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功能残气量(FRC)、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
(1)肺活量(VC):指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正常VC%>80%。
反映肺脏的扩张能力。
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如间质性肺疾病)、胸廓扩张受限(如脊柱侧突)、呼吸肌疲劳(如重度COPD)和神经肌肉病变(如脊髓灰质炎)等。
(2)残气量(RV):指最大呼气后剩余在肺内的气量。
正常RV%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如COPD),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
(3)肺总量(TLC):指最大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量。
正常TLC%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
4.残总比值(RV/TLC):指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正常RV/TLC<35%。
肺气肿时RV/TLC增加。
2.通气量:(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0)和一秒率(FEV1.0%):FVC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呼气所得到的呼气肺活量。
FEV1.0指做FVC时第一秒内所呼出的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80%为正常。
FEV1.0与FVC之比为一秒率(FEV1.0%),FEV1.0%是反映气道是否阻塞的指标,正常〉70%,降低见于气道阻塞和/或肺气肿。
(2)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
正常MVV%>80%。
它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综合指标,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胸廓扩张受限、呼吸肌疲劳、神经肌肉病变、气道阻塞和肺气肿等。
3.小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的主要测定方法为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即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的气体容积和相应的呼气流量描记成的一条曲线。
常用肺功能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一)、肺通气功能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气体交换。
1.肺容积肺容积指肺在不同呼吸水平所能容纳的气体量。
由八部分构成,即潮气量(TV)、补呼气量(ERV)、补吸气量(IRV)、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功能残气量(FRC)、肺活量(VC)和肺总量(TLC)。
(1)肺活量(VC):指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正常VC%>80%。
反映肺脏的扩张能力。
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如间质性肺疾病)、胸廓扩张受限(如脊柱侧突)、呼吸肌疲劳(如重度COPD)和神经肌肉病变(如脊髓灰质炎)等。
(2)残气量(RV):指最大呼气后剩余在肺内的气量。
正常RV%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如COPD),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如间质性肺疾病)。
(3)肺总量(TLC):指最大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量。
正常TLC%为80%~120%。
增加见于阻塞性肺疾病,降低见于限制性肺疾病。
4.残总比值(RV/TLC):指残气量与肺总量的比值,正常RV/TLC<35%。
肺气肿时RV/TLC增加。
2.通气量:(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0)和一秒率(FEV1.0%):FVC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呼气所得到的呼气肺活量。
FEV1.0指做FVC时第一秒内所呼出的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之比>80%为正常。
FEV1.0与FVC之比为一秒率(FEV1.0%),FEV1.0%是反映气道是否阻塞的指标,正常〉70%,降低见于气道阻塞和/或肺气肿。
(2)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重复最大自主努力呼吸所得到的通气量。
正常MVV%>80%。
它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综合指标,降低见于:肺扩张受限、胸廓扩张受限、呼吸肌疲劳、神经肌肉病变、气道阻塞和肺气肿等。
3.小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的主要测定方法为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即受试者在最大用力呼气过程中,将其呼出的气体容积和相应的呼气流量描记成的一条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髓鞘脱失
B.轴突相对完好
C.轻度少突胶质细胞变性和增生
D.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58.有关多发性硬化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C
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B.女性多于男性
C.不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D.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
59.治疗典型失神发作首选的药物是:C
B.TSH是评价疗效的最佳指标
C.替代用量应注意个体化
D.不论何种甲减均需TH替代并监测
E.确诊甲减后即刻足量替代
34.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的肿瘤最常见于:D
A.胸腺癌
B.胰腺癌
C.嗜铬细胞瘤
D.肺癌
E.甲状腺髓样癌
3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是:D
A.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均高
B.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高而醛固酮低
D.不侵犯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
E.晚期常出现关节畸形
49.RA的典型病理改变有:E
A.类风湿结节中心为干酪样坏死
B.一般不出现血管炎
C.急性期滑膜肥厚
D.血管炎应局限在滑膜及其周围
E.血管翳是最典型改变
50.下列关于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E
A.关节受累非对称性
B.远端指关节炎
C.残毁型关节炎
C.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26.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E
A.暴饮暴食,过多饮酒
B.进食过多脂肪食物后
C.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
D.血尿淀粉酶升高
E.以上均是
27.男性,50岁,4年前诊断为肝硬化,近半个月感腹胀,下肢水肿。今日吃花生后1 h,自觉心慌、冷汗,吐出暗红色血约200ml,内有血块,解柏油样便700 ml,急诊入院。查体:Bp60/40 mmHg,HR 130次/min,肠鸣音活跃。抢救时,首先应采取哪项措施:D
A.病理转型
B.病变活动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以上情况均应考虑
40.以下不符合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Ⅰ型)的一项是:D
A.低钾血症
B.代谢性酸中毒
C.高氯血症
D.尿中可滴定酸及铵离子(NH4^+)增加
E.钙磷代谢障碍
41.下列选项中,不能提示肾后性ARF的可能的是:C
A.突然无尿、腰痛、血尿
A.对早期DN和临床DN,应尽可能将血糖控制接近正常
B.对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肿和肾功能不全者,应对蛋白质摄人采取限量保质的原则
C.对于已有肾功能不全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并经常监测血糖
D.口服降糖药首选糖适平,可用于DN临床期和肾功能不全者
E.水肿严重者,应限盐
39.狼疮性肾炎的患者如肾功能突然恶化,应考虑:E
D.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20 mmHg
E.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20 mmHg
6.对结核菌有杀菌力,但对细胞内结核菌的作用较小的是:C
A.乙胺丁醇
B.对氨基水杨酸
C.链霉素
D.异烟肼
E.吡嗪酰胺
7.慢性支气管炎的体征,下述选项中错误的是:D
A.早期可无异常体征
B.急性发作期常有散在干湿啰音
C.啰音多变,易变
A.恶心、呕吐与迷走神经受刺激和心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有关
B.心电图ST段Ⅱ、Ⅲ、aVF导联抬高提示下壁心肌损伤
C.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是房室分离所致
D.心电图Ⅱ、Ⅲ、aVF,有病理性Q波,应考虑为陈旧性下壁心梗
E.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不是急腹症所致
13.下列选项中,对诊断肾动脉狭窄最有意义的是:D
31.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B
A.回肠末段及升结肠
B.直肠及乙状结肠
C.全结肠
D.升结肠
E.降结肠
32.Sheehan综合征患者各靶腺功能减退替代治疗应先补充:CE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ACTH
E.GnRH
33.关于甲减替代治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E
A.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甲状腺功能正常
A.畏光
B.恶心
C.视觉先兆
D.偏侧面部疼痛
54.病人临床表现为垂腕,其可能受损的神经是:B
A.尺神经
B.桡神经
C.正中神经
D.肌皮神经
55.圆锥病变可出现:B
A.假性尿失禁
B.真性尿失禁
C.充盈尿失禁
D.尿潴留
56.下列有关PrP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可致海绵状脑病
B.有两种异构体
C.含有核酸
D.需要特殊消毒才能灭活
C.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D.不典型肺型P波
E.V1~V3可出现类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的QS波
3.女,28岁,午后发热1周伴干咳、左胸痛,活动后气急2天。胸透提示左侧胸腔积液,血白细胞7.8×10^9/L,胸水为淡血性渗出液,淋巴细胞0.65,最可能的诊断为:B
A.细菌性肺炎并胸膜炎
B.结核性胸膜炎
C.肺栓塞并胸腔积液
D.脊柱和骶髂关节关节炎
E.不侵犯眼色素膜
51.闭锁综合征系病变累及:C
A.边缘系统
B.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C.桥脑基底部病变
D.广泛大脑皮质层
52.胸部皮节的阶段性分布最明显,有关其体表标志不正确的描述为:B
A.乳头平面为T4
B.脐平面为T7
C.腹股沟平面为T12~L1
D.胸骨角平面为T2
53.下列症状中是典型偏头痛的表现的是:C
A.正确
B.错误
3.组成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分为α和β两大类。每个血红蛋白分子由一条α肽链和两条β肽链连接而成,每条珠蛋白链含有一个亚铁血红素。B
A.AFP≥40 μg/L
B.AFP≥140μg/L
C.AFP≥400 μg/L
D.AFP≥500μg/L
E.AFP≥600 μg/L
24.原发性肝癌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一般为:C
A.1年
B.半年以上
C.3~6个月
D.1个月
E.2个月
25.急性胰腺炎患者如果呕吐频繁可引起:A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E.以上都可能
29.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提示:D
A.每日出血量10 ml DA上
B.每日出血量60 ml以上
C.每日出血量30 ml以上
D.每日出血量5 ml以上
E.每日出血量20 ml以上
30.下列检查对区别急性单纯性胰腺炎和坏死型胰腺炎最有价值的是:B
A.B超
B.CT
C.腹部平片
D.血淀粉酶检查
E.胸片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骨髓纤维化
E.感染性血小板增多
4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B
A.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时间正常
B.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时间不佳
C.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时间不佳
D.癌性胸腔积液
E.病毒性胸腔积液
4.不是应用机械通气的指征是:D
A.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
B.气道分泌物多且排痰障碍
C.极易发生呕吐及误吸
D.肺大疱
E.严重缺氧或(和)CO2潴留
5.显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依据是:B
A.出现心力衰竭
B.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0 mmHg
C.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0 mmHg
A.脑卒中
B.心脏骤停
C.癫痫大发作
D.夹层动脉瘤破裂
E.大面积肺栓塞
16.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长轴观可见:B
A.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
B.主动脉及二尖瓣
C.室间隔与房间隔
D.二尖瓣与三尖瓣
E.主肺动脉与房间隔
17.心包穿刺第一次抽液量:B
A.可达500 ml以上
B.一般不宜超过100~200 ml,以后逐步增加到300~500 ml
A.病人年轻
B.起病急,血压显著增高
C.常无高血压家族史
D.上腹部闻及血管杂音
E.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14.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多发生于:A
A.无器质性心脏病
B.急血钾
E.甲状腺功能亢进
15.男性,70岁。行走时突然跌倒,不省人事,即送来急诊,呼之不应,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未能闻及,可以确定的诊断是:B
A.胃镜下套扎食管曲张静脉
B.紧急手术
C.静滴施他宁
D.快速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
E.去甲肾上腺素加冰生理盐水口服
28.某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突然腹部剧痛,腹胀明显,不排气,腹部有肠型及蠕动波,可能性大的情况是:B
A.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穿孔
B.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梗阻
C.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肝结核
D.结核性腹膜炎并发肠瘘
A.发热伴心脏杂音
B.X线检查肺部小片状浸润阴影
C.贫血、血尿
D.白细胞增高伴或不伴栓塞
E.脾大
11.下列哪项表现不符合典型稳定型心绞痛发作:D
A.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B.疼痛很少超过15 min
C.休息后5 min内消失
D.含服硝酸甘油3~5 min内疼痛不能缓解
E.疼痛发作均有诱因
12.女性,65岁。突发上腹痛3 h,伴心悸、恶心、呕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P—P间期1.44 s,ST段Ⅱ、Ⅲ、aVF抬高0.2 mV,呈QR型,有关此病人的症状错误的是:D
窗体顶部
三基内科
姓名:任骋
剩余时间: 分 秒及格分:80分/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
1.肺通气/血流比值的正常值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