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02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师初级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A卷真题2012年

统计师初级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A卷真题2012年

统计师初级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A卷真题2012年(总分:12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总题数:40,分数:40.00)1.2012年7月1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该数据属于()。

(分数:1.00)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定性数据D.定量数据√解析:2.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可以运用加、减、乘、除等多种不同数学方法对()进行计算。

(分数:1.00)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定性数据D.数值型数据√解析:3.汽车保有量和某种新药的疗效,()。

(分数:1.00)A.两者都是观测数据B.两者都是实验数据C.前者是观测数据,后者是实验数据√D.前者是实验数据,后者是观测数据注意事项解析:4.全国人口数()。

(分数:1.00)A.是一个观测数据√B.是一个实验数据C.只能通过普查得到D.只能通过抽样调查得到解析:5.进行抽样调查时,先对性别分组,然后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人口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这种抽样方法是()。

(分数:1.00)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解析:6.按规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定期上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分数:1.00)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典型调查解析:7.适合反映2011年我国城镇和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情况的图形是()。

(分数:1.00)A.环形图√B.直方图C.折线图D.散点图解析:8.描述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分数:1.00)A.直方图B.折线图C.散点图√D.条形图解析:9.度量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

(分数:1.00)A.极差B.方差和标准差C.离散系数D.均值、中位数和众数√解析:10.在相同的条件下,有限总体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

统计学原理A试卷

统计学原理A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专业班级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直接填在括号中)1、若要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解某大学在校学生的通讯费用支出情况,抽样框可以是全部在校学生的手机号码,也可以是全部在校学生的学号。

( )2、相关系数为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 )3、对季度数据序列,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其长期趋势值时,可采用四项移动平均。

( )4、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离散系数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 )5、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时,抽样单位数只需原来的1/2。

()6、方差分析中,组内误差只包含随机误差,组间误差包含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 )7、检验的P值表示原假设为真的概率。

()8、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1000人中拥有11个公共饮食企业。

此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9、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时,希望层内差异尽可能小,层间差异尽可能的大。

()10、用最小二乘法配合趋势方程必须满足趋势值与观察值离差之和最小的要求。

()1、调查几个主要产棉区,就可了解我国棉花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普查D、抽样调查2、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茶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场、超市调查了200名顾客。

该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访问法 B.座谈会 C. 个别深度访问 D. 直接观察法3、下列各项中,未完成计划的有()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1.5%B.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8%C.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5.1%D.原材料消耗计划完成百分数98.3%4、如果一组数据其众数M0、中位数M e和均值x之间的数量关系为:x<M e<M0,那么对此组数据分布的分析,下面哪个结论正确()A.对称分布 B.左偏分布 C.右偏分布 D.尖峰分布5.从产品生产线上每隔10分钟抽取一件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推断全天产品的合格率时,其抽样方式可看作( )A .简单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等距抽样D .分层抽样 6、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A 、可以避免的B 、可避免且可控制C 、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D 、不可避免但可控制7、某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比2001年增长8%,2003年比2002年增长7%,2011年比2003年增长56%,则2001-2011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 356.007.008.0⨯⨯-1 B. 1056.107.108.1⨯⨯-1C. 356.107.108.1⨯⨯-1D. 10856.107.108.1⨯⨯-18、若时间数列中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时,宜拟合( )进行长期趋势的测度和分析。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考试课程: 统计学试卷类别:A 卷□√ B 卷□ 考试形式:闭卷□√ 开卷□ 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 注明:试题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 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 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C 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 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 A . 参数 B. 总体 C .样本 D. 统计量 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 )A . 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 C . 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 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 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5. 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

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 )。

A 系统抽样B 整群抽样C 滚雪球抽样D 判断抽样 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B.饼图C.雷达图D. 直方图 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A.5000 B.7500 C.5500 D.6500 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 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 A. 平均数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 =3,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 .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12. 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内容?A. 计算平均数B. 绘制箱线图C. 进行假设检验D. 制作频率分布表答案:C2.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的区别在于: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固定的D.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都是变化的答案:A3. 以下哪个是正态分布的特点?A. 均值等于中位数B. 均值小于中位数C. 均值大于中位数D. 均值与中位数无关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A. 各组数据应来自正态分布B. 各组数据的方差应相等C. 各组数据的样本量应相等D. 各组数据应相互独立答案:C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0)B. [0, 1]C. (-∞, ∞)D. (-1, 1)答案:D6.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描述数据C. 做出决策D. 以上都是答案:D7. 样本容量的大小会影响:A. 抽样误差B. 样本均值C. 总体均值D. 样本方差答案:A8.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数据分布C. 分析数据相关性D. 以上都是答案:A9.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变量B. 常量C. 函数D. 公式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回归分析的目的?A. 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B. 预测一个变量的值C. 确定变量的因果关系D. 以上都是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指出,给定足够大的样本容量,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总体的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我们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样本均值的分布,从而简化了许多统计推断问题。

2. 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以及它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考试课程:统计学试卷类别:A卷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注明:试题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1.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 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2.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A.参数B.总体C.样本D.统计量3.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截面数据4.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 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5.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

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

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滚雪球抽样D判断抽样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A.条形图B.饼图C.雷达图D.直方图7.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8.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7500 C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10.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A.平均数B.标准差C.极差D.四分位差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D.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12.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0—2011学年第⼆学期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09级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1、数理统计学的奠基⼈是() A 威廉·配第 B 阿亨⽡尔 C 凯特勒 D 恩格尔2、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A 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 全国⼈⼝ B 每⼀个⼈ C 每⼀户 D ⼯⼈⼯资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半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重点调查5、在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组为40~50,第⼆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A 50在第⼀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组6、如果⼀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雪夫不等式,对于k=2,其意义是()。

A ⾄少有75%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 ⾄少有89%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C ⾄少有94%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D ⾄少有99%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7、已知4个⽔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 A 简单算术平均数⼀、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下⾯的⽅格内。

B 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 ⼏何平均数8、第⼀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第⼆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批占40%,则平均废品率为()A1.5%B 1.45%C 4.5%D 0.94%9、在某公司进⾏计算机⽔平测试,新员⼯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得分的分布形状是()A 对称B右偏10、某地2003—2008年各年6⽉30⽇统计的⼈⼝资料如下:A 2326232425252224.3(5+++++=万⼈)B 232425252624.6(5++++=万⼈)C23262425252219.7(5++++=万⼈)D2326232425252220.25(6+++++=万⼈)11、某农贸市场⼟⾖价格2⽉份⽐1⽉份上升5%,3⽉份⽐2⽉份下降2%,则3⽉份⼟⾖价格与1⽉份相⽐()A 提⾼2.9%D 下降2%12、2009年某地区新批准73个利⽤外资项⽬,这个指标属于()A 时点指标B时期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较相对指标某企业报告期产量13、某商品价格发⽣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A 10%B 90%C 110%D 111%14、抽样调查的主要⽬的是() A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 为了应⽤概率论C 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D 为了深⼊开展调查研究15、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 A 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B 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个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16、抽样平均误差公式中1N nN --这个因⼦总是()A ⼤于1B ⼩于1C 等于1D 唯⼀确定值17、根据城市电话⽹100次通话情况调查,得知每次通话平均持续时间为4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在概率保证为95.45%的要求下,估计该市每次通话的时间为()。

统计学原理A卷答案

统计学原理A卷答案

统计学原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总计20分)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D)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

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D。

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调查某大学5000名学生学习成绩,则总体单位是(C)A。

5000名学生B。

5000名学生的成绩C。

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的阶段有(D)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B。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C。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变量是(D)A。

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C.可变的品质标志D。

可变的数量标志5.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A)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B。

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D。

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6.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工资等级7.统计指标的特点是(B)A.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C.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8.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C)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指数9.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C)A.普查B。

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10.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B)A.普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1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C)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1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以百分数表示)的总和应该(D)A。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2套)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2套)

期末考试 统 计 学 课程 A 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会A 、上升B 、下降C 、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则A 、 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B 、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C 、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D 、两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 】3、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A 、 75%B 、 99.5%C 、100.5%D 、 133.2%【 】4、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分别为85%、82%、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 A 、91% B 、85% C 、94% D 、82% 【 】5、一般而言,总体平均数的无偏、有效、一致估计量是A 、样本平均数B 、样本中位数C 、 样本众数D 、不存在 【 】6、单相关系数等于零时意味着变量X 与Y 之间一定 A 、无任何相关关系 B 、无线性相关关系 C 、无非线性相关关系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 】7、在右侧检验中,利用P 值进行检验时,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A 、P 值> αB 、P 值>βC 、 P 值< αD 、 P 值<β【 】8、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这时检验总体均值的统计量应取 A 、nSx Z 0μ-=~N(0,1) B 、 nx Z σμ0-=~N(0,1)C 、)1(~)1(2222--=n Sn χσχ D 、)1(~0--=n t nSx t μ【 】9、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其目的是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或月份)数据上的A 、季节变动B 、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D 、不规则变动 【 】10、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运用方差分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考试课程:统计学试卷类别:A卷□√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注明:试题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A.参数 B. 总体C.样本 D. 统计量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A.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5. 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

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

A 系统抽样 B 整群抽样C 滚雪球抽样D 判断抽样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A.条形图B.饼图C.雷达图D. 直方图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A.5000B.7500C.5500D.6500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A.平均数B.标准差C.极差D.四分位差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12. 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A. 中位数B. 均值C. 四分位数D. 极差13.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无限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

A. B.C. D.14. 大样本的样本比例之差的抽样分布服从( ) A .正态分布B .t 分布C .F 分布D .开方分布15.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的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 A .无偏性B .有效性C .一致性D .充分性16. 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t 分布 C. 2χ分布 D.F 分布17. 对于非正态总体,使用统计量/X z s n μ-=估计总体均值的条件是()A.小样本B.总体方差已知C. 总体方差未知D.大样本18. 从一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3和4.当n=5时,构造总体均值U 的95%的置信区间为( )A .33±4.97 B. 33±2.22 C. 33±1.65 D. 33±1.96 19. 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原假设意味着( ) A 、原假设肯定是正确的B 、原假设肯定是错误的C 、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正确的D 、没有证据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20. 指出下列假设检验那一个属于右侧检验( ) A 、H 0:μ= μ0,H 1:μ μ0 B 、H 0:μμ0,H 1:μ μ0 C 、H 0:μμ0,H 1:μμ0D 、H 0:μμ0,H 1:μμ021. 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n=25的随机样本,计算得到x =231.7,s=15.5,假定2σ=50,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假设0H :2σ≥20,21:σH <20,得到的结论是( ) A.拒绝0HB.不拒绝0HC.可以拒绝也可以不拒绝0HD.可能拒绝也可能不拒绝0H 22. 检验两个总体的方差比时所使用的分布为( )。

A.正态分布B.t 分布C. χ2分布D.F 分布 23.列联分析是利用列联表来研究( )。

A .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B .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C .一个分类变量和一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D .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分布24. 组间误差是衡量不同水平下各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它( ) A .只包括随机误差B .只包括系统误差C .既包括随机误差,也包括系统误差D .有时包括随机误差,有时包括系统误差25.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是指用于检验的两个因素( )。

A .对因变量的影响是独立的 B .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有交互作用的 C .对自变量的影响是独立的D .对自变量的影响是有交互作用的26. 下面的陈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 . 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B . 相关系数是一个随机变量C .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会大于1D . 相关系数不会取负值27. 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要求满足因变量的( ) A.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B.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C.实际值与其估算值的离差和为0 D.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28.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 )。

A .趋势B .季节性C .周期性 D. 随机性29. 移动平均法适合于预测()A.平稳序列 B.非平稳序列C.有趋势成分的序列D.有季节成分的序列30. 一种新产品在刚刚问世时,初期的市场需求量增长很快,当社会拥有量接近饱和时,需求量逐渐趋于某一稳定水平。

你认为描述这种新产品的发展趋势采用下列哪种趋势线比较合适()A. 趋势直线B. 修正指数曲线C. Gompertz曲线D. 二次曲线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0 %。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1. 总体回归函数中的回归系数是常数,样本回归函数中的回归系数的估计量是随机变量。

()2. 在假设检验中如显著性水平降低,意味着拒绝域扩大化。

()3. 假设检验中,犯第Ⅱ类错误的真实概率就是P值(P-value)。

()4. 某班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如果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5. 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6. 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个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抽查,这种调查方法是整群抽样。

()7.进行方差分析时,对数据有4个基本的假定,即正态性、方差齐性、独立性和一致性。

()8.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是残差平方和的均方根。

()9. 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注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95﹪的数据。

()10. 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也服从均匀分布。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5%)1. 比率(ratio)2.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3. 方差(variance)4.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e)5. 原假设(null hypothesis)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0 %)1.鉴别图表优劣的准则有哪些?2. 什么是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是否有可能同时降低两类错误的可能性?3. 什么是回归分析中的随机误差项和残差?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4.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五、计算题(1、2、3题各5分,第4题10分,共25分,25 %)1.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采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出一个样本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样本均值的标准差X等于多少?(2分)(2)在95%的置信水平下,估计差是多少?(3分)2. 某种大量生产的袋装食品,按规定不得少于250克。

今从一批该食品中任意抽取50袋,发现有6袋低于250克。

若规定不符合标准的比例超过5%就不得出厂,问该批食品能否出厂(a=0.05)?3. 某企业准备用三种方法组装一种新的产品,为确定哪种方法每小时生产的产品数量最多,随机抽取了30名工人,并指定每个人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每个工人生产的产品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下面的结果:方差分析表要求:(1)完成上面的方差分析表。

(3分)(2)若显著水平α=0.05,检验三种方法组装的产品数量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2分)请完成(1)写出Excel 的基本步骤并完成上述表内的df ,MS 的值。

(3分)(2)建立回归方程,并解析该方程。

(3分)(3)计算残差、判定系数R 2、估计标准误差S e ,并分析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

(4分)回归统计Multiple R0.968167 R Square0.937348 Adjusted R Square 0.916463 标准误差 3.809241观测值5方差分析df SS MS F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 ( )651.2691 ( ) 44.88318 0.006785216残差 ( ) 43.53094( )总计 4 694.8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 Lower 95%Upper95%下限95.0% 上限 95.0% Intercept 13.62541 4.399428 3.097086 0.053417 -0.375535222 27.62635 -0.37554 27.62635 X Variable 1 2.302932 0.343747 6.699491 0.0067851.208974424 3.396889 1.2089743.396889装订线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答题纸考试课程:统计学试卷类别:A卷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分,30%)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0%)得分12345678910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5%)得分1. 比率(ratio):2.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3. 方差(variance):4.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e):5. 原假设(null hypothesis):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20%)得分1.鉴别图表优劣的准则有哪些?4.简述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