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习题

第一章 概述

1.1 什么是概率抽样?什么是非概率抽样?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1.2 怎样理解抽样调查的科学性? 1.3 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 1.4 抽样调查的特点。

第二章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

2.1 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总体、样本与个体; 2.总体与抽样框;

3.个体、抽样单元与抽样框。

2.2 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均方误差、方差与偏倚; 2.方差、标准差与标准误。 2.3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2.4 抽样分布及其意义; 2.5 抽样估计的基本原理; 2.6 置信区间的确定。

第三章 简单随机抽样

3.1 设总体N=5,其指标值为{3,5,6,7,9}

1.计算总体方差2

和S 2;

2.从中抽取n=2的随机样本,计算不放回抽样的方差)(y V ;

3.按不放回抽样列出所有可能的样本并计算y ,验证)(y E =Y ;

4.按不放回抽样所有可能的样本,计算其方差)(y V ,并与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5.对所有的可能样本计算样本方差s 2,并验证在不放回的情况下:E (s 2)= S 2。

3.2 在一森林抽样调查中,某林场共有1000公顷林地,随机布设了50块面积为0.06公顷的方形样地,测得这50块样地的平均储蓄量为9m 3,标准差为1.63 m 3,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林场的木材储蓄量。

3.3 某居民区共有10000户,现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该区居民的用水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选了100户,得y=12.5,s 2=1252。估计该居民区的总用水量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估计的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试问应抽多少户做样本?

3.4 某工厂欲制定工作定额,估计所需平均操作时间,从全厂98名从事该项作业的工人中随机抽选8人,其操作时间分别为

4.2,

5.1,7.9,3.8,5.3,4.6,5.1,4.1(单位:分),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项作业平均所需时间的置信区间(有限总体修正系数可忽略)。 3.5 从一叠单据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250张,发现其中有50张单据出现错误,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这批单据中有错误的比例。若已知这批单据共1000张,你的结论有何变化?若要求估计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则至少抽取多少张单据作样本?

第四章 分层抽样

4.1 一公司希望估计某一个月内由于事故引起的工时损失。因工人、技术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的事故率不同,因而采用分层抽样。已知下列资料:

4.2 上题中若实际调查了18个工人,10个技术人员,2个行政人员,其中损失的工时数如下:

4.3调查某个地区的养牛头数,以村作为抽样单元。根据村的海拔高度和人口密度划分成四层,每层取10个村作为样本单元,经过调查获得下列数据

(1) 估计该地区养牛总头数Y 及其估计量的相对标准误差Y Y

s ?)?( (2) 讨论分层抽样与不分层抽样比较效率有否提高。

(3) 若样本量不变采用Neyman 分配可以减少方差多少? (1) 按工厂数多少分配样本; (2) 按最优(奈曼)分配。 4.5 怎样分层能提高精度?

4.6 总样本量在各层间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4.7 分层的原则及其意义。

第五章 比估计与回归估计

5.1 欲估计某小区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该地区共有150户,现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4户为样本,经调查每户的食品支出y

5.2 某林场欲估计一批出售木材的材积量,从N=250株砍伐的树木中随机抽取了n=12株作为样本,每株分别测量了根部横截面积和材积量(见附表)。为了估计总材积量又测量了这250株树木根部的横截面积之和为75平方尺。

要求:

(1)估计这250株树的总材积量及相对标准差;

(2)比较采用比估计与简单估计的效率。

附表

样本,取得资料如下:

和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2) 估计每个村的平均小麦产量及估计的相对标准差。

5.4 一公司欲了解广告对其产品销售量的作用,从销售该公司产品的452家企业中抽选了

20家,分别调查了广告前与广告后的月销售量数据如下表:

(1) 若广告前的月总销售量为216256,估计广告后的月销售量及其相对标准差。 (2) 求广告后比广告前销售量增加百分比的置信区间(a=0.05)。 (3) 若允许估计总销售量的最大绝对误差为△=3800,置信度为95%,确定应抽取多少企

业作样本。

5.5 某养兔专业户购进100只兔子,平均重量为3.1磅,随机抽取了10只兔子为样本,记录其重量,经过两个月的饲养,现欲了解其平均重量,经过称重,其资料如下:

(1) 用回归估计法估计每只兔现有的重量,并计算其方差的近似估计量。

(2) 若每只兔的平均重量允许最大误差为0.05磅,置信度为95%,应该取多少只兔为样

本?

5.6 某县欲调查某种农作物的产量,由于平原和山区的产量有差别,故拟划分平原和山区两层采用分层抽样。同时当年产量与去年产量之间有相关关系,故还计划采用比估计方法。已知平原共有120个村,去年总产量为24500(百斤),山区共有180个村,去年总产为21200(百斤)。现从平原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6个村,从山区抽取9个村,两年的产量资料如下: 山区

试用分别比估计与联合比估计分别估计当年的总产量,给出估计量的标准误,并对上述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5.7 回归估计、比估计与简单估计间的区别; 5.8 辅助变量的选择原则。

第七章 不等概率抽样

7.1 对与N=4的假设总体{1,2,3,4}按给顶的概率{0.1,0.2,0.4,0.4}进行有放回抽样,n=2(1)试列出所有可能样本以及每个出现的概率;(2)对每个样本计算对总体和Y 的估

计∑==n

i i

i z y n Y 11?,验证HH Y ?是Y 的无偏估计;(3)根据可能样本计算)?(HH Y V ,验证其结果是否按公式计算的结果一致?

7.2 研究人员欲估计一批电子元件板上的缺陷数,由于缺陷数与板上的电子元件数目有关,故采用与元件数目成比例的放回的PPS 抽样。设N=10,每块板上电子元件的数目按顺序分别为10,12,22,8,16,24,9,10,8,31,设n=4。现要求 (1)说明样本的抽选方法;

(2) 若抽中的单元按前面排列的序号是第2,3,5,7这四个元件板,其缺陷数分别为1,3,2,1,试根据这一抽样结果,估计这批元件上共有多少个缺陷数。 (3)给出上述估计量的方差估计。

7.3 假设总体大小N=7,单元指标值分别为10,20,30,40,50,60和70,采取n=2的不放回πPS 抽样。试列出所有可能的样本,计算每个单元和每对单元被抽入样本的包含改良

i π和ij π并验证21

=∑=N i i π,i N

i

j ij ππ=∑≠。

7.4 有一个估计某城镇现有第三产业单位数的例子。假设有去年年底的普查数和现有的实际单位数,分街道统计如下:

(1)等概率抽选,简单(无偏)估计;

(2)等概率抽选,以去年普查数为辅助变量的比估计;

(3)按与去年普查数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汉森—赫维茨估计。

比较这三种估计的方差或均方误差,(计算比估计的均方误差时应计算真值而不用近似公式)并加以讨论。

第八章整群抽样

8.1某一社会研究机构,研究南方某一城镇的社会民俗等情况。设该镇共有415个居民小组,现从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抽取25个居民小组作样本,取得了以下一些数据。

(1)估计该地区户平均收入及其标准差。

(2)估计三代人的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并计算其标准差;

8.2某工业系统准备一项改革措施,对全系统的人进行一项民意测验,该系统共有87个单

位,现采用整群抽样,用简单随机抽取15个单位作为样本,对抽中的单位作全面征求意见,其结果如下:

要求:

(1) 估计该系统同意这一改革人数的比例,并计算估计标准误;

(2) 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方案作了修改,拟再一次征求意见,要求估计比例的绝对

误差不超过4%,置信度为95%,则应抽多少个单位作样本。 8.3 假设整群抽样的样本群数为n ,每个群有M 个单元,群间方差为2

b S ,群内方差为2

w

S 试对整群抽样与相同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效率的比较进行讨论(fpc 可忽略不计)。 8.4 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区别; 8.5 整群抽样的设计效应。

第九章 多阶抽样

9.1 苗圃职工用二阶抽样方法估计树苗的平均高度,该苗圃共有N=50块地,先从中抽取10块地,再从每块抽中的地块中抽10%的树苗,对抽中的苗木测量其高度取得资料如下:

已知共有M 0(1) 若两阶抽样都是简单随机的,调查结果用加权平均数∑==n

i i i y M n M N Y 1

0)1(?来估计总体均值,求估计值)

1(?Y

,并计算)?()

1(Y

v ;

(2) 抽样方法同(1),但估计量不加权,即用∑==n

i i y n Y 1

)2(1?,求估计值并计算)?()2(Y v (3) 抽样方法不变,使用比估计,即∑∑=

i

i

i M

y

M Y )

3(?,求估计值及其标准误差)?()

3(Y

v

(4) 讨论上述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9.2 省卫生部门对32个城市的饮食业采用二阶抽样方法检查卫生合格情况,第一阶抽样从32个城市中简单随机抽取4个城市,第二阶抽样在每个抽中的城市用同样方法抽取一半饮食店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9.3 估计一个地区的每一住户平均消费支出,拟采用二阶抽样设计,第一阶抽村,第二阶抽户,都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为了设计这一调查先作了一试调查获得以下信息:(a)50=Y ,(b)村与村之间的方差5.852

1=S ,(c)村内户与户之间的方差5.362

2=S ,(d)调查每个村的费用91=c 元,(e)调查每一住户的费用12=c 元,(f)调查的组成管理费用为10000=c 元。若总的调查费用C T =10000元。请计算最忧的样本村数和每村的样本住户数。 9.4 多阶抽样与单阶抽样的关系;

9.5 二阶抽样与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关系。

第十章 系统抽样

10.1 以美国某镇的360户为总体,编号从1—360,排列的顺序按户主的姓的字母排列,下列的号码是家长为非白人的住户号码:28,31一33,36—41,44,45,47,55,56,58,68,69,82,83,85,86,89—94,98,99,101,107一110,114,154,156,178,223,224,296,298—300,302—304,306—323,325—331,333,335—339,341,342)由于姓与肤色有关系,所以非白种人的住户显出某些“聚集”的现象)。为了估计家长为飞白人住户在全部住户中所占的比例,每8户抽1户,取得一个系统样本。试将这一系统样本的精度与同样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的精度加以比较。

10.2 现欲对一条街上的居民调查住户的平均居住年限,用每隔20户抽取1户的系统抽样方法,共调查了115户,得

∑==115

1

407i i

y

;∑==115

1

215.2011i i y 。求平均居住年限并作出95%

的置信区间。你在作出估计中对总体的排序作了什么样的假设? 10.3 下面是美国1900年以来每隔5年的离婚率资料:

(1)估计这期间的年平均离婚事.并估计其方差。

(2)根据这一资料讨论用系统抽样好还是简单随机抽样好?

10.4怎样理解等距抽样的随机性问题;

10.5等距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关系;10.6等距抽样的实施方法。

抽样调查期末试题

第 1 页 共 2 页 抽样调查 一、简答题 1.请列举出四种基本的概率抽样方法,并简要说明各种抽样方法的思想。 2. 简述分层随机抽样相对于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 二、计算题 1.现有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 55 40 59 57 76 79 78 38 75 48 80 38 84 66 43 62 76 45 79 55 41 69 59 42 56 46 84 65 73 52 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值y ; (2)假如已知总体的标准差为15,试计算y 的方差、标准差。并构造总体Y 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 区间; (3)假如总体的标准差未知,由样本数据估计y 的方差、标准差。并构造总体Y 的置信度为95%的 置信区间。 2.一个县内所有农场按规模大小分层,各层内平均每个年农场谷物(玉米)的英亩数列在下表中。 农场规模(英亩) 农场数h N 平均每一农场的玉米面积h Y 标准差h S 0—40 41—80 81—120 121—160 161—200 201—240 241> 394 461 391 334 169 113 148 5.4 16.3 24.3 34.5 42.1 50.1 63.8 8.3 13.3 15.1 19.8 24.5 26.0 35.2 总和或均值 2010 26.3 -- 现要抽出一个包含100个农场的样本,目的是估计该县平均每个农场的玉米面积,请问: (1)按比例分配时,各层的样本量为多少? (2)按最优分配时,各层的样本量为多少?(假定各层的单位调查费用相等) (3)分别将比例分配、最优分配的精度与简单随机抽样的精确度比较。 3、为调查某5443户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情况,采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了36户进行调查,得到平均消费支出72.649=y 元,3048032 =s 试根据此估计: (1)该地区居民服装消费支出总额,并给出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2)如果希望服装平均消费支出的相对误差限不超过5%,则样本量至少应为多少? 4、某地区10000名群众,现欲估计在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的群众所占的比例,随机不重复抽取了300名群众进

普查与抽样调查

§4.1《普查与抽样调查》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总体与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等概念;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应用。 2、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调查考察对象,能正确说出总体、个体。 3、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重点】 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总体与个体等概念及含义。 【学习难点】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问题1:你能回答本章情境导航中提出的问题吗?与同学交流,并阅读课本上的“小资料”。你们有什么发现? 问题2:某灯泡厂对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你能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吗?与同学交流一下。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 问题1是对全校每个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对全校学生的普查。像这样的问题,需要对考察对象进行调查。 问题2是要了解到灯泡的使用寿命,必须等灯泡坏了,才知道它的使用寿命,这样就是具有破坏性,所以只能从1000个灯泡中抽取部分灯泡进行调查。像这样的问题,人们常常从总体中抽取进行调查,从而估计被考察对象的。 2、议一议 A.(1)调查的方式有和。 (2)普查。 (3)抽样调查:。 B.(1)总体。 (2)个体。 (3)样本。 (4)样本容量。 (5)随机抽样。 3、比一比 请同学们结合概念,设计问题,互相提问,比一比谁最棒!

三、巩固练习 1、潍坊市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应采用适合的调查方式为 (选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2、在去年的全市“英语风采大赛”中我市共有1200人参加,为了了解竞赛成绩,从中抽取了200人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样本是,个体是,样本的容量是。 3、下列调查中哪些适合普查,哪些适合用抽样调查? (1)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情况;(2)检验炮弹的射程; (3)了解全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4)检查某种汽车的使用寿命。 四、拓展延伸 请指出下面抽样调查的总体、个体和样本分别是什么? (1)为了考察某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对某班20名同学每天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调查。 (2)为了检查一箱装有1250袋包装糖果的质量,按2%抽查了一部分。 学习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点?还有什么问题?

抽样调查习题

关于标准差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关系: 标准差公式: 1.总体的标准差: 方差δ^2=[(x1-x)^2 +(x2-x)^2 +......(x n-x)^2]/n (用N表示更好) (x为平均数) 标准差 = sqrt([(x1-x)^2 +(x2-x)^2 +......(x n-x)^2]/n) 2.对样本而言:方差s^2=[(x1-x)^2 +(x2-x)^2 +......(x n-x)^2]/(n-1) (x为平均数) 3.样本标准差= sqrt([(x1-x)^2 +(x2-x)^2 +......(x n-x)^2]/(n-1) ) 备注: 如是总体,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 如是样本,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1) 因为我们大量接触的是样本,所以普遍使用根号内除以(n-1) 抽样平均误差(Sampling average error)

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由于从一个总体可能抽取之个样本,因此抽样指标(如平均数、抽样成数等),就有多个不同的数值,因而对全及指标(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等)的离差也就有大有小,这就必需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 抽样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抽样成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总数,因而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实际上反映了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 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一)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 以μx表示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表示总体的标准差。根据定义: 1、当抽样方式为重复抽样时,样本标志值是相互独立的,样本变量x与总体变量X同分布。所以得: (1) 它说明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例1:有5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单位:件):6,8,10,12,14,用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2个工人的日产量,用以代表这5个工人的总体水平。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可得:(件) 总体标准差(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题库_抽样调查考试参考(1)

开元捷问分享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抽样调查考试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抽样方法中可用于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是()。 A、随意抽样 B、志愿者抽样 C、判断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2、随意抽样假定总体是()。 A、同质的 B、异质的 C、足够大的 D、很小的 3、由专家有目的地抽选他认为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这种方法是()。 A、判断抽样 B、志愿者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随意抽样 4、如果要对子总体进行推断,则应该采用()。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5、以下抽样方法中,抽取的每个单元都有相同的入样概率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多阶抽样 D、多相抽样 6、以下可以被用作评价其他抽样方案效率基准的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7、等概率抽样方法有()。 A、圆形系统抽样 B、与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抽样

8、以下抽样方式中,抽样效率最高的是()。 A、整群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9、非概率抽样()。 A、可假定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 B、是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元 C、是用主观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元 D、可避免调查结果出现偏差 10、对于概率抽样来说,假设入样概率是1/50,则设计权数是()。 A、1/50 B、1 C、50 D、100 11、自加权抽样设计要求从总体中抽取单元的入样概率()。 A、相同 B、不同 C、接近于最大 D、不能太大 12、抽样比f 是指()。 A、n/N B、N/n C、1-( n/N ) D、(n/N) –1 13、测量抽样误差最常用的指标是()。 A、标准差 B、抽样方差 C、变异系数 D、置信区间 14、抽样设计A 比抽样设计B 有效是因为()。 A、A的抽样方差较大 B、B的抽样方差较大

10-11抽样调查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 抽 样 调 查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1.抽样标准误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样本容量 B.抽样方式,方法 C.概率保证程度 D.估计量 2.在简单随机抽样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中逐个有放回地等概率抽取未入样单元的方法就 是分层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估计量的方差为21()f V y S n -=。 C.估计量为均值时,样本量的计算式为 20()tS n =?。 D.估计比例P 时,可以添加修正项1 2n 。 3.分层抽样设计效应满足() A 、1deff = B 、1deff < C 、1deff ≈ D 、1deff > 4.最优分配(opt V )、比例分配(prop V )的分层随机抽样与相 同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srs V )的精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A 、srs prop opt V V V ≤≤B 、srs opt prop V V V ≤≤ C 、srs opt prop V V V ≥≥D 、opt prop srs V V V ≤≤ 5.整群抽样中,对比例估计说法正确的是()。 A.群规模相等时,总体比例P 的估计可以为:11n i i p n A ==∑ B.群规模不等时,总体比例P 的估计可以为:

11()/()n n i i i i p A M ===∑∑ C.群规模相等时,总体比例P 的方差估计为: 211()(1)()n i v p i n n p P ==--∑ D.群规模不等时,总体比例P 的方差估计为: 二、 2121()1 ()n i i i v p n n p A M M ==?--∑ 三、 填空题(每题3分,本题共15分) 1.在二阶段抽样中,当二阶段的抽样比12,f f 满足 _____________时此时是分层随机抽样;当抽样比12,f f 满足____________时,此时是整群抽样。 2.在简单随机抽样中使用回归估计,则对于均值估计量 的方差是________________。 3.不放回的不等概率抽样中,i Z 是第i 个单元与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入样的概率,i π 是第i 个单元入样的概率,样本量为n ,则三者之间必定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等距抽样中总体N =41,以1,2,…,41编号,现在需要抽取容量为8的样本,如果第一个抽出的随机数是23,则入样的所有单元的编号为(从小到大排 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敏感性随机化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空2分,本题共10分) ()1.在抽样调查中,样本量越多越好,精度就会越高。 ()2.当辅助变量与调查变量呈现正相关关系时用比估计,呈现负相关关系时用简单估计 ()3.如果群内的差异较大,群内各单位的分布与总体分布一致,那么任意抽出一个群来进行观察就可以对总体进行准确的推断。 ()4.分层随机抽样在奈曼分配时,如果某一层单元数较多,内部差异较大,费用比较省,则对这一层的样本量要多分配一些。 ()5.在初级单元大小相等的二阶段抽样中,当抽取次级单元的数量相等时,二阶段抽样的方差与整群抽样方差以及分层抽

第六章抽样调查练习及答案

第 六章 抽样调查 一、填空题 1.抽选样本单位时要遵守 原则,使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机会 。 2.常用的总体指标有 、 、 。 3.在抽样估计中,样本指标又称为 量,总体指标又称为 。 4.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就 ;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小, 抽样误差 。 5.抽样估计的方法有 和 两种。 6.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群内的 进行 的抽样组织方式。 7.误差分为 和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分为________和偏差;偏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 8.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 ;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 9.误差范围△,概率度t 和抽样平均误差μ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 10.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 。 二、单项选择题 1.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 A 30个 B 50个 C 80个 D100个 2.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是( ) A 抽样平均误差 B 抽样极限误差 C 区间估计范围 D 置信区间 3.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 实际误差 B 平均误差 C 实际误差的平方 D 允许误差 4.是非标志方差的计算公式( ) A P(1-P) B P(1-P)2 C )1(P P - D P 2(1-P) 5.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总体平均数是确定值,样本平均数是随机变量 B 总体平均数是随机变量,样本平均数是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 6.对入库的一批产品抽检10件,其中有9件合格,可以( )概率保证合格率不低于80%。 A 95.45% B 99.7396 C 68.27% D 90% 7.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情况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8.根据抽样调查得知:甲企业一等品产品比重为30%,乙企业一等品比重为50%

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试卷

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调查的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认识功能和() A预测功能B咨询功能C监督功能D信息功能 2、属于市场调查可控因素的有() A分销B经济C地理条件D政治 3、属于非可控制因素的有() A产品B广告C推广D文化 4、属于市场调查中基本调查内容的是() A产品研究B需求研究C调查市场需求情况D大众传媒调查 5、属于市场调查中专项调查内容的是() A市场环境调查B调查市场需求情况C调查生产情况D调查市场行情 6、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 A1945年B1955年C1956年D1946年 7、专业市场调查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 A市场调查顾问化B市场调查实用化C市场调查产品化D市场调查国际化 8、专门从事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调查工作的市场调查机构类型是() A定制服务公司B信息服务公司C有限服务公司D经营顾问公司 9、市场调查的第一步,就应首先() A确定研究目标B制定研究计划C实地收集资料D陈述研究发现 10、整个调查研究中最繁忙的阶段是() A确定研究目标B制定研究计划C实地收集资料D陈述研究发现 11、整理资料主要有两项工作即() A校对和收集B校对和简录C简录和收集D汇总和编码 12、依据样本资料计算样本的统计值,找出这些数据的分布特征,计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统计数字的统计分析称为() A统计分析B叙述统计C推论统计D理论分析 13、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所传递的信息,通过局部去对全体的情形加以推断。也就是说它以样本的统计值去推论总体的参数值,包括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内容称为() A统计分析B叙述统计C推论统计D理论分析 14、市场调查的最后一步是() A确定研究目标B制定研究计划C实地收集资料D陈述研究发现 15、研究报告的重点是() A制定目标B制定计划C收集资料D资料分析 16、描述性调研的设计通常需要明确回答与调研有关的六个问题,即简称() A“6H”B“6W”C“5W1H”D“1W5H” 17、检查所设计的调查方案的部分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和情理的方案可行性研究方法是() A逻辑分析法B经验判断法C试点调查法D推理判断法 18、可行性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必经阶段,组织一些具有丰富调查经验的人士或专家,对设计出的调查方案加以初步的研究和判断,以说明方案的可行性的方法是() A逻辑分析法B经验判断法C试点调查法D推理判断法 19、主要目的是使调查方案更加科学和完善,而不在于收集具体资料的方案可行性研究方法是() A逻辑分析法B经验判断法C试点调查法D推理判断法 20、具有某种统计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部个案,在统计学上称为() A总体B样本C样本统计值D抽样误差 21、在抽样选本时,所抽取的样本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称为() A抽样框B样本的统计值C抽样比D总体的参数值 22、在抽样调查中,以样本作出估计值对总体的某个特征进行评估,当二者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误差,称为()

抽样调查期末考试资料

抽样调查复习资料 题型:判断题10分5个 填空题30分10个 简叙题20分4个 计算题40分4个 一填空题 1抽样框有哪些类型 a)名录框 b)区域框 c)自然框 2非概率抽样常见抽样方法有哪些:概率抽样常见抽样方法有哪些: a)偶遇抽样①简单随机抽样 b)定额抽样②分层抽样 c)主观抽样③等距抽样 d)滚雪球抽样④整群抽样 e)判断抽样 a)判断选样 b)方便抽样 c)自愿样本 d)配额抽样 3抽样调查一般实施的领域 a)社会经济现象的调查 b)社会性的民意调查 c)市场调查 4分层抽样设计效应P(64) 设计效应(Deff)是任意抽样方式下的抽样方差除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下抽样方差的商,所以A.简单随机抽样的Deff=1,分层抽样的Deff≥1 5写出一个样本总值估计表示 ?*y Y N == n i i=1 y n N∑ P(25)P(11) 6均方误差与估计量方差大小关系 均方误差大于等于估计量方差(MSE>=V)P(13) 7均方误差与估计量方差偏倚关系式P (12) 8由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均值近似服从什么分布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所有的样本均值形成的分布,即μ的概率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在形状上却是对称的。随着样本量n的增大,不论原来的总体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将趋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数学期望为总体均值μ,方差为总体方差的1/n。这就是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 9分层抽样时,如果层数,第误均值,层权已知。总体均值简单估计怎么算对于分层样本,对总体均值Y的估计是通过先对各层的Yh进行估计,再按层权Wh加

权平均得到的,即 st h h h h h=1h=1 1???==L L Y W Y N Y N ∑ ∑ 对于分层随机样本,则总体均值Y的简单估计为 st h h h h h=1h=11?=y =y L L Y W N N ∑∑ 10 抽样比 f=n/N 抽样比是指在抽选样本时,所抽取的样本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对于抽样调查来说,样本的代表性如何,抽样调查最终推算的估计值真实性如何,首先取决于抽样框的质量。 1严格时πps 抽样三个性质 a) 不放回抽样 b) 要求总体中每个单元的包含概率与其规模成比例 c) 要求样本量n 固定 2比率估计方差vp ,则方差无偏估计up 是什么 3群规模相等时,从总体N 抽取n 。y1 y2观测值,均值已知,群内方差,群间方差 P(142) 群间:n 2 b i i=1s =(y -y )n-1M ∑ 群内:n 2w ij i i=1j=1 1s =(y -y )n (M-1)M ∑∑ 二 判断题 1样本量的大小与抽样误差的关系,是样本量越大误差越大 x 2在分层抽样过程中,影响分层抽样精度有哪些? 层的界限,层数的确定p(67) 3什么时候可以采用等距直线抽样 总体单元数为N ,样本容量为n ,当N 是n 的整数倍时,可以采用直线等距抽样。P (167) 4样本量容量为n 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和它辅助变量的和成比例时,比率估计是有偏还是无偏 () 三 简述 1抽样调查的作用,p6 a) 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困难解决的问题; b) 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c) 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d) 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1.1抽样调查的优越性 a) 节约费用 b) 时效性强 c) 可以承担全面调查无法胜任的项目 d) 有助于提高调查数据的质量 2整群抽样的特点, a) 当缺乏总体基本单元的抽样框成抽样框很难获得时,可以采用整群抽样 b) 调查实施便利, 节省费用 c) 整群抽样有特殊的用途 d) 整群抽样的抽样精度与群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e) 采用整群抽样时,通常无法提前知道调查的总样本量,因此在进行调查时,通常不 知道一个群内到底有多少单元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抽样调查试卷A答案

抽样调查试卷A答案 篇一:抽样调查试卷A 号: 3、面访调查具有哪些优缺点? 4、简述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方式 5、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位《抽样调查》(A)卷座 课程代码: 22703216 适用班级:统计学10级命题教师: 汪明星任课教师:汪明星:名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针对某一热点问题需要快速了解人们的态度或倾向时,最合适的调查方法是号【】 学 A、自填式调查 B、电话调查 C、面访调查 D、直接观察 2、由专家有目的地挑选他们认为“有代表性”的样本属于【】 A、自愿样本 B、随意抽样 C、判断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3、在分析定性数据时,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依性可采用【】 A、方差分析 B、相关分析 C、回归分析 D、卡方检验 4、事前编码【】 :A、适用于开放式问题 B、适用于封闭式问题 级 C、适用于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班D、不适用于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业专5、“人们认为捷达轿车性能不错,你觉得怎么样?”的提问中,存在的错误属于 【】 A、诱导性提问 B、敏感性提问 C、否定性提问 D、强制性提问 二、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 系院1、一个完整的市场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什么是小组座谈法?有何优点和缺点? 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三、计算与分析题(第一题和第四题各为14分,第二题和第三题各10分,共48分) 1、在某大学9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调查每月“下馆子”聚餐的次数,所得 试以95%的置信水平估计, (1)每月“下馆子”在4次以上(含4次)的人数比重。 (2)若总体均值的标准差为3次,试估计学生每月平均“下馆子”次数的区间。(3)若总体均值的标准差为3次,去年该大学学生每月平均“下馆子”次数为4次,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问今年该大学学生每月“下馆子”聚餐的次数是否比去年有所增加?(Z0.05=1.64,Z0.025=1.96) 2、已知某班50名男女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男生共有36人,其中及格10人,及格率为28%;女生共有14人,有8人及格,及格率为57%。上述数据能不能说明女生四级考试成绩要明显好于男生?为

(完整版)第五章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误差是指()。C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2、抽样平均误差就是()。D A样本的标准差 B总体的标准差 C随机误差 D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3、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和精确度()。B A是一致的 B是矛盾的 C成正比 D无关系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样本容量应()。A A增加8倍 B增加9倍 C增加1.25倍 D增加2.25倍 5、当有多个参数需要估计时,可以计算出多个样品容量n,为满足共同的要求,必要的样本容量一般应是()。B A最小的n值 B最大的n值 C中间的n值 D第一个计算出来的n值 6、抽样时需要遵循随机原则的原因是()。C A可以防止一些工作中的失误 B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同的分布 C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似或相同的分布 D可使单位调查费用降低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中哪些误差是可以避免的()。A B D A工作条件造成的误差 B系统性偏差 C抽样随机误差 D人为因素形成偏差 E抽样实际误差 2、区间估计的要素是()。A C D A点估计值 B样本的分布 C估计的可靠度 D抽样极限误差 E总体的分布形式 3、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主要有()。A B C E A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D样本的差异程度 E估计的可靠度 三、填空题: 1、抽样推断就是根据()的信息去研究总体的特征。样本 2、样本单位选取方法可分为()和()。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 3、实施概率抽样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抽样框 4、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既要考虑极限误差的大小,即估计的()问题,又要考虑估计的()问题。准确性可靠性 四、简答题:

抽样技术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 ) A. 获取样本资料 B. 计算样本资料 C . 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D. 节约费用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概率被抽中 B.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事先已知或可以计算的非零概率被抽中 C.是否能减少调查误差 D.是否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3. 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比较,样本设计效果系数Deff >1表明( ) A.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低 B.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高 C.所考虑的抽样设计与简单随机抽样效率相同 D.以上皆对 4.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 ) A.无偏性、充分性和一致性 B.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C. 无误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D. 无误差性、无偏性和有效性 4.某乡欲估计今年的小麦总产量进行调查,已知去年的总产量为12820吨,全县共123个村,抽取13个村调查今年的产量,得到63.118=y 吨,这些村去年的产量平均为21.104=x 吨。试采用比率估计方法估计今年该地区小麦总产量( ) A.12820.63 B.14593.96 C.12817.83 D.14591.49 6.抽样标准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 .样本容量 B .抽样方式、方法 C .概率保证程度 D .估计量 7.当β为某一特定常数时,比率估计量可看成是比率估计量的特例,此时该常数值为( ) A.1 B.0 C. x y D.x 8.抽样标准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 A.θ θ )?(SE = ? B.)?(θtSE =? C.θθ)?(tSE =? D.t SE )?(θ=? 9.应用比率估计量能使估计精度有较大改进的前提条件是调查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大致成( )关系

第六章抽样调查练习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一、填空题 1.抽选样本单位时要遵守原则,使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机会。 2.常用的总体指标有、、。 3.在抽样估计中,样本指标又称为量,总体指标又称为。 4.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就;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小, 抽样误差。 5.抽样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6.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群内的进行的抽样组织方式。 7.误差分为和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分为________和偏差;偏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 8.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9.误差范围△,概率度t和抽样平均误差 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10.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 二、单项选择题 1.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 A 30个 B 50个 C 80个D100个 2.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是( )

A 抽样平均误差 B 抽样极限误差 C 区间估计范围 D 置信区间 3.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 实际误差 B 平均误差 C 实际误差的平方 D 允许误差 4.是非标志方差的计算公式( ) A P(1-P) B P(1-P)2 C )1(P P D P 2(1-P) 5.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总体平均数是确定值,样本平均数是随机变量 B 总体平均数是随机变量,样本平均数是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 6.对入库的一批产品抽检10件,其中有9件合格,可以( )概率保证合格率不低于80%。 A 95.45% B 99.7396 C 68.27% D 90% 7.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情况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8.根据抽样调查得知:甲企业一等品产品比重为30%,乙企业一等品比重为50% 一等品产品比重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 ) A 甲企业大 B 两企业相同 C 乙企业大 D 无法判断 9.是非标志的平均数是( ) A -P)1P( B P(1-P) C p D (1-P)2 10.重复抽样的误差一定( )不重复抽样的误差。

森林抽样调查考试试题及答案或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森林抽样调查: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研究的抽样方法 及理论的科学。 2.森林分层抽样:以林区为抽样对象,将总体按照预 定的因子分组,在组内随机或系统抽取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 3.两阶抽样:用两阶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4.中距模拟样地:以样点上量测的全部树木的水平距 的中位数模拟样地. 5.回归估计:就是利用各因子间的回归关系,根据某 一因子x确定另一因子y的一种抽样估计方法. 6.分层回归估计:将总体分层后,每个层配制一个回 归方程,或各层综合在一起配置一个回归方程,用以估计总体的方法. 7成数抽样:用样本成数估计总体成数的抽样调查方法. 8.样本:从总体单元(N)中,按照预定的方法抽取一 部分单元,则被抽中的这部分单元的集合叫样本. 9.方差:标准差的平方教方差. 10.标准误: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含量相同的 若干个样本,由于存在抽样误差,这些样本的均数各不相同. 11.抽样误差:由于只测样本单元而没观测全部总体 单元而产生的误差在抽样估计中,用样本的标准误来表示。 12.估计值的方差:样本平均数的方差。 13.变动系数:指为了比较两个样本平均数的离散情 况的大小,常采用标准差的相对值既变动系数。 14.协方差: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变量关系. 15.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 等概地抽取n个单元组成样本,用样本特征数估计总体特征数的抽样调查方法。 16.系统抽样:从含有N个单元的总体中,随机确定 起点后,按照预先规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单元组成样本,用来估计总体的抽样调查方法. 17.模拟样地森林抽样调查:由N个总体单元中,随 机或系统的抽取n个样点,按照每个样点测量的平均水平株距、平均断面积和平均材积,塑造模型构成模拟样地。每个模拟样地是一个样本单元,有样本单元组成样本用以估计整体的方法。 18.样地定位:将图上布设的样地落实到地面上去叫 做样地定位。19.强精度抽样:抽抽定的小班内随机抽取30~40个,0.02~0.05hm测蓄积。估计小班的蓄积。 20.成数点抽样:总体没随机或系统的抽取样点,用以估计总体内各类型面积的成数。 二简答题 1.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是常用的统计指标,均为变异指标;标准差表示个体变量值之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差可结合均数估计正常参考值范围或者变异系数等;标准误是表示样本均数间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误小则抽样误差小,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接近。标准误结合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2.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3)抽样方法(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3.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1)抽样对象必须是正太分布的整体2)在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每个单元必须有同等被抽中的概率。 4.什么情况下,标准误差计算要用有限总体改正项进行改正,以提高精度。当总体单元数不多,而又采用不重复抽样时,标准误的计算需要用有限总体改正项进行改正,可以提高精度 5.试述系统抽样的步骤?(1)确定调查总体的境界,面积。和抽样对象面积;(2)确定样本单元数(3)布点(4)样地的现地定位(5)样地设置与调查(6)外业工作检查(7)、内业计算 6.系统抽样的特点?系统抽样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抽样方法,当对总体单元按一定顺序排列后,只要确定了抽样的起点和间隔,样本单元也就随之而定了。系统抽样所抽出的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因此抽样误差通常要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误差。如果利用已知信息将总体单元按有关标志排列,则可明显提高估计的精度。但与此同时在应用系统抽样时应注意总体单元的排列,当其排列具有周期性的波动,而抽样间隔又同周期波动的整倍数相一致,这样会使抽样误差增大。 7.系统抽样调查中,如何进行布点?为工作方便,布点工作可先在透明纸上,按既定的点、间距及方向,依布点图的比例尺绘出方格网,其交点即为样点应在位置,将其随机的覆盖于布点图上,使其中的一点对准随机抽出的一个单元A为起点,则其他点可以刺在图上。一总体为单位,在布点图上统一编号,其顺序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布点后找一个明显易找的样地作为起始样地。若在所布样地中找不到具有明显地物标的样地,可在某一样地周围有一个以上明显的物标的样地为起始样地作为工作起点,同时量出其距,该样地的距离和方位角。

普查和抽样调查

鸿桥中学教研活动说课稿 教而不研则罔 教材结构分析 学习目标设置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给定的一个调查项目,能选择适当的而调查方式。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等概念。 2、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3、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期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四基三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重难点处理方法 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让学生分析、整理、描述来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学法:采用合作交流讨论等探究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流程及活动设计 1、设疑激情:设置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在导课中出示故事会:买火柴的小男孩与人口普查、灯泡的寿命、收视调查、测量身高体重等问题。 2、引导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3、应用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 评价设计 1、分值评价: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要求和不同分值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 2、语言激励评价:用具有激励性、导向性的语言对学生某一突出表现进行评价 3、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六章-抽样调查

第六章 抽样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 ①准确性原则;②随机原则;③代表性原则;④可靠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①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②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③修正普查的资料; ④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3.抽样总体单位亦可称( ) ①样本; ②单位样本数; ③样本单位; ④总体单位。 4.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①样本平均误差; ②抽样极限误差; ③可靠程度; ④概率程度。 5.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 ) ①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②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③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 ④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 ①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②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③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 ④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2 1。 7.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 ①2倍; ②3倍; ③4倍; ④5倍。 8.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 ①分层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等距抽样。 9.全及总体按其各单位标志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 ①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②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 ③可列无限总体和不可列无限总体;④变量总体和属性总体。 10.抽样指标是( ) ①确定性变量; ②随机变量; ③连续变量; ④离散变量。 11.用考虑顺序的重置抽样方法,从4个单位中抽选2个单位组成一个样本,则样本可能数目为( ) ①1642=; ②10!3!2!5=; ③12!2!4=; ④6!2!2!4=。 12.无偏性是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之一,无偏性是指( ) ①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②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 ③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④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 13.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 ①平均数;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

应用抽样模拟试卷

《抽样调查》试卷D 一、判断改错 1.在抽样调查的实践中,为降低抽样误差,可以考虑缩小总体方差或扩大样本量。()2.欲对一批成品的合格率进行抽样调查,已知在前两次的全面调查中,其 合格率分别为p 1=90%、p 2 =80%,则本次调查应根据p 1 确定样本量。() 3.在总体容量充分大时,放回抽样和不放回抽样的估计误差相差无几。() 4.整群抽样可以被理解为是第一阶段抽样比为100%时的一种特殊的两阶段抽样。() 5.分层抽样可以被理解为是第一阶段抽样比为100%时的一种特殊的两阶段抽样。() 6.比估计与回归估计优于简单估计的条件是调查变量与辅助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大于1/2。() 7.二重分层抽样在效果上优于普通分层抽样。()8.当总体方差未知时,可用样本方差代替以确定必要样本量。()9.抽样分布就是指样本的分布。()10.利用随机数表既可以实施等概率抽样,也可以实施不等概率抽样。()二、简述题 1.试述抽样调查的误差及其种类; 2.试述怎样分层才能有效提高精度; 3.找一个完整的抽样框通常是不容易的。在下述调查中可以试用什么样的抽样框? (1)调查一个大城市中卖皮箱的商店; (2)调查失落在公共汽车上的东西的种类; (3)调查去年被蛇咬过的人数; (4)调查估计每周家庭成员用于看电视的总时数。 三、应用题 请将下述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20个单位标志值调整为按顺逆交替方式排列,并以k=2为起点等距抽选出4个单位组成样本,然后与在原排序方式下按上述要求所抽选的等距样本进行比较,看其在抽样误差方面有什么变化。

21 21 28 29 30 32 32 32 34 35 35 36 37 38 40 45 46 46 48 50 D卷参考答案 特别说明:为探索更加有效地考核“学生对有关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式,在本课程的考试中,我们一改过去的标准化考试方式,代之以主观性更强的题目。由于本套试题的多数题目都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因此,很难给出标准答案。这里提供的答案仅具有参考价值。 一、判断改错(每题3分,共30分) 1.×,删除“缩小总体方差或”等字; 2.×,将“根据p1确定样本量”改为“根据p2确定样本量”; 3.√; 4.×,将“第一阶段”改为“第二阶段”; 5.√; 6.×,删除“与回归估计”等字; 7.×,将“优于”改为“不如”; 8.×,将“可用”改为“不能”; 9.×,将“样本的分布”改为“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10.√。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在抽样调查中,一般可将误差分成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两大类。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时不可避免的随机误差,它属于一种代表性误差。非抽样误差是抽样以外的原因引起的误差,它又包括调查误差、无回答误差、抽样框误差以及登记性误差,它在各种统计调查中都可能会存在。 2.一是正确选择分层变量;二是严格遵循分层的原则;三是合理确定层数;四是合理划分层界。 3.(1)可以采用一本最近的百货商店和皮箱店的名册; (2)公共汽车公司所设的失物招领处; (3)发生过蛇咬的地区内的医院或医生; (4)住户名册。 三、应用题(40分) 解:在原顺序情况下,等距样本为(21,32,36,46),估计均值时的抽样方差为21.38; 在顺逆交替排序情况下,等距样本为(21,34,36,48),估计均值时的抽样方差为24.45。 比较的结果是在本问题里,调整排序方式后等距抽样的误差增大。

普查和抽样调查

4.1 普查和抽样调查 选择题 1.(2006?黄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黄冈市所有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彩票中奖的机会是1%,买100张一定会中奖 C.在同一年出生的367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D.12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7只,二等品3只,三等品2只,则从中任取一只,取到二等品杯子的概率为 2.(2005?吉林)下列几项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A.调查全省食品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B.调查某城市某天的空气质量 C.调查你所在班级全体学生的身高 D.调查全省初中生每人每周的零花钱数 3.环保局为了了解商店使用环保购物袋的情况,采取了以上几种调查方案,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在网上进行在线抽样调查B.随机选取一些商店进行抽样 调查 C.调查所有的商店使用购物袋 的情况D.对商店的消费者进行调查 4.(2008?福州质检)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为了了解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 B.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视力状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D.对载人航天器“神舟六号”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5.滨州市教育局为了了解实行课改后七年级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应采用的最佳调查方式是() A.对所有学校进行全面调查B.抽取农村和城区部分学校进 行调查 C.只对一所学校进行调查D.只对城区学校进行调查 6.下列调查中,适合做全面调查的是()A.2008北京“奥运会”的收视率 B.某品牌的大豆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C.今晚“星源社区”有几名值勤人员在值勤 D.国产“红旗轿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 7.下列调查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有()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