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诺曼)

合集下载

《设计心理学》唐纳德·诺曼_20141225

《设计心理学》唐纳德·诺曼_20141225

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重点。
最后的最后
请你重新观察身边的事物,或许你会改变以往对他们的看法。
PPT制作:HYDRO

1,错误的责怪自己
说明书上写了这个按钮是“返回”功能 。 我却总把这个键当成“输入”按下去。
当发生这样的状况时,我们通常只会责怪自己粗心 。
CASIO 电子词典为例,我总把“电源”当“撤销”按 因为设置电源的位置是电脑键盘的ESC位置。
人人都会出错,又经常由于操作任务过于简单,觉得只能怪自己笨手笨脚。 从而 隐藏了设计中的缺陷。
限制因素能决定人的行为。
4: 预设用途
很明显的,左边的门是推,右边的门是拉。
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操作上的明显线索。

平板是用来推的 旋钮是用来转的 ......
若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
用户就能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图解,标志和说明。
强调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 以产品的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错了。
实际上,温度调节装置仅仅起到一个开关作用。制冷装置要 么全开,要么全关,当达到你设定的温度值便会自动关闭。
这种对事物形成的自我解释----被称之为“心理模型”(粗糙的)
若产品设计产生了错误的心理模型,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挫。
4,找错怪罪对象
每次我电脑一连到图书馆电脑就突然重启。
你 蹩脚的设计
的错,造成的。任源自带来不必要麻烦的东西都被冠以“诺曼”这个名字。
诺曼门
诺曼开关
诺曼淋浴
......
世上有太多的东西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或毫不在乎用户的需要。
设计应是?
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 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这本书是由唐纳德·A·诺曼所著,是一本介绍设计与心理学之间关系的经典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如何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设计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设计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强调了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存在的。

他提出了“情感设计”的概念,即设计应该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产生愉悦的感受。

这一点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人们的情感需求。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心理学原理,如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这些原理对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在面对复杂信息时会有信息过载的现象,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简化信息,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使用。

而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设计师需要了解这些因素,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除了介绍心理学原理,作者还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设计中。

比如,他通过分析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指出了苹果公司是如何利用情感设计来吸引用户的。

他还通过分析一些失败的设计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如果不考虑人们的情感需求会导致产品失败的例子。

这些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设计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如何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设计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仅适用于设计师,对于任何对设计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计,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设计师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受益。

设计心理学诺曼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诺曼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诺曼读后感
诺曼一上来就跟咱说,设计这事儿可不仅仅是把东西弄得好看,那背后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日常用的门,你看,有的门上面有个横杠是用来推的,有的是个把手是用来拉的。

这要是设计得不合理啊,你就会看到好多人在那扇门前出洋相,要么一个劲儿地推该拉的门,要么拉半天推的门。

这就是设计没考虑到人的习惯和预期。

书里还讲了很多关于记忆的事儿。

他说人的记忆分好几种呢,有什么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之类的。

这对设计来说可太重要了。

就好比咱们用手机,要是那个操作步骤设计得特别复杂,超过了咱们短期记忆能承受的范围,那肯定就觉得这手机不好用。

我就想起我之前用过一个特别奇葩的软件,注册的时候要填一堆信息,而且每一步的提示还特别模糊,等我填到一半,我都忘了前面自己填的啥了,当时就想把那软件给删了。

这就是没考虑到人的记忆特点的失败设计啊。

诺曼还强调了可视性。

这就好比是东西得自己会“说话”,告诉使用者它是干啥的、咋用的。

就像茶壶,壶把的设计最好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从哪拿起来不会烫手;再比如说电脑上的一些图标,得让人一看就大概知道是管啥功能的。

我就记得有一次用一个新的软件,界面上那些个小图标长得都奇奇怪怪的,我完全不知道点了会有啥反应,只能一个一个地试,试得我那叫一个心烦。

另外,关于反馈也特别重要。

你操作一个东西,它得给你个反应,让你知道你做的事儿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像咱们按电梯按钮,按钮会亮起来,这就是一种反馈,告诉你“我收到你的指令啦”。

要是一个东西你操作了半天,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像你跟人说话,结果那人就跟个木头似的没回应,那肯定让人觉得很不爽。

诺曼的《设计心理学》读后评论

诺曼的《设计心理学》读后评论

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修订版(四本)读后感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不失为一种好书,有创见,有丰富的例子和解释,肯定也是对设计人员有一个很好的启发,但当时买这套书的起因是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50本书之一,因此对这本书的期望值较大,实际可能会有偏差,略表如下:一、从日常用品的设计一本书扩展而成四本成套书,文字较为臃肿,有拼凑之嫌,在作者或某类读者看来,可能是较为详实,包括过多的例子和解释,但如果拔高来看,就是一个缺点。

同时过多的解释和例子会淹没观点和主题。

举个例子(例子很多,整套书的格调都是这样),关于自然映射的例子,举了炉具、开关等例子,解释非常具体,是其优点同时也是其缺点。

再看作者是第二本与复杂共处中,开头为举证现实是复杂的例子,多达十几种,稍嫌多余。

后面章节又再三解释这个主题,让人有点晕头的感觉。

第三本书情感化设计第四章谈乐趣与游戏时,应该是作者随兴而谈,我就不太清楚与书的主题的联系有多大。

解释过多,例子详实可能也是优点,但优点怎么会让人觉得是缺点了,这就引起本书的第二个问题。

二、章节安排有问题,或者是说主题不突出。

大的章节不太好说,但感觉也是不太清晰,比如第一本书日常的设计,第一章日用品心理学第二章日常行为心理学第三章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第四章知晓约束可视性和反馈第五章人为差错?不,拙劣的设计第六章设计思维第七章全球商业化中的设计,从这些章的题目中你能看出大致的主题和思路吗?我反正是看不太清楚。

再看看二级章节题目,比如第二本书第五章关于交际的设计,几个小标题依次为:网状曲线,目标与技术之间的错位,中断,对使用方式的忽视会使简单而美丽的事物变得复杂而丑陋,愿望线,痕迹与网络,推荐系统,支持群体,从这些小标题你能看出关于交际的设计是讲啥的,怎样讲的?那么读者可能会说了,也许是翻译的水平不行,我想也许是吧。

三、作者与译者的文学功底也许比较差。

这里说比较差,应该是相对于文学大家来说或者是专业文字工作者来说,相对一般理科生,作者和译者的水平还是挺高的。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的主 要内容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的主 要内容

唐纳德·A·诺曼是一位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的著作《设计心理学》在设计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这本书中,诺曼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重要理论,这些理论在今天的设计实践中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依据这些理论,深入探讨《设计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一、认知心理学与设计1.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它关注人类是如何感知、理解、学习和记忆信息的。

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指出,设计应该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

1.2 认知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诺曼认为,良好的设计应该考虑人们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提升用户体验。

他提出了“情感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等概念,深刻影响了现代设计实践。

二、情感设计2.1 情感设计的重要性情感设计强调设计应该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引发积极的情绪体验。

通过对产品的情感设计,可以增强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2.2 情感设计的原则诺曼在书中提出了情感设计的原则,包括可视化、映射、反馈和情感。

这些原则为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他们创造出更具情感共鸣的产品。

三、用户体验设计3.1 用户体验设计的定义用户体验设计强调设计应该以用户的体验为中心,关注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感受和情感反馈。

诺曼认为,用户体验是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3.2 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原则诺曼提出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原则,包括可用性、可理解性、诱导性和满意度。

这些原则为设计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创造出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四、案例分析:苹果公司产品设计以苹果公司为例,该公司的产品一直以优秀的设计著称。

从iPhone到MacBook,苹果产品都体现了诺曼所倡导的情感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理念。

通过对苹果产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五、个人观点与结论从个人角度看,《设计心理学》为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用户,并创造出更具情感共鸣和优质体验的产品。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是一本由唐纳德·A·诺曼撰写的心理学著作,它深入探讨了人类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设计对人类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深远影响。

设计不仅仅是外观和形式的呈现,它更是一种能够引导人们行为和情感的力量。

在书中,作者详细分析了设计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揭示了设计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例如,书中提到了关于产品设计的案例,说明了设计如何通过颜色、形状、布局等元素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和使用体验。

这让我对设计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装饰和美化,更是一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设计对人们情感和情绪的影响。

作者列举了一些关于环境设计的案例,说明了设计如何通过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情感。

这让我对设计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是为了创造舒适、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设计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也可以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因此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人类心理,以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作品。

通过阅读《设计心理学》,我对设计的本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艺术,更是一种能够影响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是为了创造愉悦、舒适和积极的体验。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人类心理,以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作品。

同时,作为普通人,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设计对我们的影响,以更加理性地选择和使用设计作品。

综上所述,《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深入探讨设计与心理学关系的优秀著作,它让我对设计的本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设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获得对设计的新认识,以更加理性地选择和使用设计作品。

诺曼设计心理学有关视错觉

诺曼设计心理学有关视错觉

诺曼设计心理学有关视错觉一、引言诺曼设计心理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它关注人类行为和体验的本质。

在这个领域中,视错觉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视错觉是指人们对视觉信息的错误解释。

在设计中,了解和利用视错觉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二、视错觉的定义视错觉是指人们对视觉信息的错误解释。

这些错误可能来自于眼睛、大脑或其他生理因素。

例如,当我们看到两条平行线时,它们可能看起来不平行;或者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在移动时,它可能看起来比实际上更快或更慢。

三、视错觉的类型1. 伽利略错觉:这种错觉是指物体在远离或靠近我们时大小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在火车站等待火车时,火车会看起来变得更大。

2. 莫勒锯齿:这种视错觉是指平滑曲线被分成许多小段后,每个小段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棱角。

3. 莫斯特环:这种视错觉是指同样大小但放置在不同背景上的两个物体被看作不同大小。

例如,在黑色背景上,一个白色圆形看起来比在灰色背景上小。

4. 色彩对比:这种视错觉是指颜色的互相作用影响了我们对颜色的感知。

例如,一个灰色方块在橙色背景上看起来比在蓝色背景上更暗。

四、利用视错觉进行设计1. 利用伽利略错觉:设计师可以使用伽利略错觉来创造深度和层次感。

例如,在网站设计中,使用透视图可以使某些元素看起来更远或更近。

2. 利用莫勒锯齿:设计师可以使用莫勒锯齿来创造动态感和流动感。

例如,在标志设计中,使用弯曲线条可以使标志看起来更加现代化。

3. 利用莫斯特环:设计师可以使用莫斯特环来调整元素的大小和比例。

例如,在页面布局中,将重要的元素放置在较小的背景上可以使它们更突出。

4. 利用色彩对比:设计师可以使用颜色对比来吸引用户注意力并创造情绪效果。

例如,在广告设计中,使用亮绿色可以吸引用户注意力并创造兴奋和活力的感觉。

五、视错觉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 在汽车设计中,利用伽利略错觉可以使汽车看起来更加流线型和动态。

2. 在手机设计中,利用莫勒锯齿可以使界面看起来更加现代化和流畅。

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你真的读懂了吗

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你真的读懂了吗

引言概述:在设计领域,诺曼(Norman)的设计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和界面设计的改进和优化。

对于这一理论的深入理解并非易事。

本文将深入探讨诺曼的设计心理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方法。

正文内容:一、可见性和可理解性1.设计师应该通过清晰的界面和视觉元素来提高产品的可见性,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式。

2.合理使用符号和图标,遵循用户的心理模型,提高产品的可理解性。

3.利用一致的设计语言和布局,培养用户的熟悉感,提高产品的可见性和可理解性。

二、反馈与可控性1.及时和准确的反馈是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确保用户了解他们的操作结果。

2.设计师应为用户提供明确的控制机制,使用户能够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有所感知和参与。

3.提供明确的反馈和控制手段,让用户感觉到自己对产品有控制权,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体验。

三、符合心理需求1.诺曼认为,产品的设计应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包括实用性、可靠性、使命感等。

2.产品设计应考虑用户的情感需求,通过颜色、字体、音效等方式创造积极的用户体验。

3.设计师应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和认知心理学,从而创造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四、信息架构和导航设计1.信息架构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用户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

2.合理使用分类、标签和搜索等方式,提供用户友好的导航和查找功能。

3.设计师应考虑用户的心理负荷,避免过多的信息和复杂的导航结构,使用户能够轻松找到目标。

五、用户触感和满意度1.设计师应对产品的外观和触感进行精心设计,使用户能够获得舒适和愉悦的触觉体验。

2.用户满意度是产品成功的重要指标,设计师应通过用户测试和反馈来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

3.利用心理学原理,例如奖励机制和积分系统,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总结:诺曼的设计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心理模型,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产品。

在设计过程中,可见性和可理解性、反馈与可控性、符合心理需求、信息架构和导航设计、用户触感和满意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性的修改。
14
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设计人员的客户未必是产品的客户
某公司采购流程
15
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设计人员的客户未必是产品的用户 在政府机构或工业领域,有时必须把成本作为采购是 首要考虑的因素,在采购时,首先会向和代理商发出一 份正式报价单,购买与否大多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和维修 成本,而根本不会考虑买来的产品是否方便易用。
钢笔结构图
19
第六章 设计中的挑战
一、设计的自然演进 二、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三、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四、设计人员的致命诱惑
20
设计人员的致命诱惑
悄然增长的功能主义 陷入误区的外观崇拜
21
悄然增长的功能主义
是指设计人员或用户总想着增加功能,结果常常导 致功能过于繁杂,使人无法明白,也不知如何操作的这 样一种现象。
27
第七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一、故意增加操作难度 二、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容易 三、设计的社会功能
四、日用品的设计
28
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容易
冲浪板
溜冰鞋
29
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容易
每一件看起来简单的物品都具有很多种可能的操作方 法,但因控制器的数目太少,用户只有通过多次的练习、 摸索,才能掌握所有正确的操作方法。
35
谢谢观看
36

33
日用品的设计
燃气灶
注重可视性,降低误操作的发生率,利用自然限制 因素和强迫性功能这样一来,用户就完全不必体验操作 中的困惑或是蒙受未察觉的操作错误带来的损失。
34
该如何设计呢
优秀的设计是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一种交流,用户的 需求应当始终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之中,但这并不是说 产品的易用性可以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所有伟大的设 计,都是在艺术美、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成本和 性能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
早期的打字机键盘
6
自然演进设计的个案史
键盘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开始相继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国 家的人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就是那个时候用在那些技术还不成 熟的打字机上的。直到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人克里斯托夫· 拉森· 肖 尔 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
四、设计人员的致命诱惑
9
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常见原因:
1、美观第一 2、设计人员不是典型用户 3、设计人员的客户未必是产品的用户
10
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美观第一
博物馆展品
11
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设计人员不是典型用户
设计人员往往非常熟悉他们所设计出的产品,而用户 则是使用这些产品的专家。
12
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长此以往,设计人员就会一直设计最便宜的产品,因 为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销售出去。
16
第六章 设计中的挑战
一、设计的自然演进
二、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三、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四、设计人员的致命诱惑
17
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设计是一个不断应用各种限制因素的过程,直到一个 独特的产品问世。
18
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设计人员不是典型用户
设计人员对自己的产品太熟悉,以至观察不到,无法 了解产品使用上的问难,然而,产品的用户,尤其是初
次使用该产品的人,则必须依靠存储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13
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设计人员不是典型用户 解决方法:
请用户使用产品,设计人员要在一开始设计时,就与
未来用户沟通,因为越往后,就越难对设计方案做出根
30
第七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一、故意增加操作难度 二、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容易 三、设计的社会功能 四、日用品的设计
31
设计的社会功能
看似简单的发明对社会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影响
32
第七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一、故意增加操作难度 二、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容易 三、设计的社会功能 四、日用品的设计
7
自然演进设计的个案史
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而打 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因此如果打字速度过快, 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
肖尔斯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 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 键。
8
第六章 设计中的挑战
一、设计的自然演进 二、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三、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解决办法
1、避免或严格限制产品功能的增加。除非绝对必要。 2、对功能进行组织,将功能组件化,利用分而治之 的策略。
25
第七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一、故意增加操作难度 二、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容易 三、设计的社会功能 四、日用品的设计
26
故意增加操作难度
保险箱正面(左)背面(右)
有些东西是故意设计的很难用,但这样的设计确实合 情合理。
22
悄然增长的功能主义
仅支持少数几款设备,追求 高度智能化,忽视了产品最 基本的实用性。
三星智能手表
23
悄然增长的功能主义
这是“病”,得治
功能越多,产品就越复杂,每增加一项新的功能,就
不可避免的要增加控制器、显示器、按键和使用说明。 功能的增加会给复杂性带来指数级的增加。
24
悄然增长的功能主义
设计心理学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汇报人:
2014-11-7
《设计心理学》作者简介
设计学权威力作,设计师必读经典
唐纳德· A· 诺曼(Donald ArthurNorman1935.12.25)
作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设 计倡导者,诺曼最著名的书 就是《设计心理学》。
1
《设计心理学》内容介绍
研究如何设计出用户看得懂,知道怎样使用的产品。
2
第六章 设计中的挑战
一、设计的自然演进 二、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三、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四、设计人员的致命诱惑
3
设计的自然演进
自然设计
4
设计的自然演进
这 一 过 程 犹 如 在 黑 暗 中 爬 山
5
自然演进设计的个案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