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完整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完整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9
二、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b)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注:常规活动是指有计划、有程序安排好
的活动,非常规活动是指在异常和紧急情 况下实施的活动,是非预期的。
完整版ppt课件
20
c)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e)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f)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
3. 应急:对已发生的事件的处置措施,以降低事件造成的伤害程度。如:应急预 案、现场急救、消防器材、医药箱、应急疏散、应急物资等措施。
完整版ppt课件
31
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 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 评价法。 评价操作人员伤亡的分析大小从 L (事故发生可 能性)、E (人员暴露于危险中的频度)和 C (一旦 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三方面因素 考虑。 其计算式为:D = L×E×C
完整版ppt课件
7
从以上不同标准中的定义可以看出,危险源、危 险、有害因素和危害的定义的内容是一致的,在 此我们使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定义,即 危险源。
理解危险源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即根源和状态。 对于根源,也可称为第一类危险源,而状态,往 往被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完整版ppt课件
8
第一类危险源(根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 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如锅炉、 危险化学品等)。
完整版ppt课件
27
岗位和活动
危害因素 序号 岗位 活动 危害事件
现状

L
E
C

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培训课件PPT

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培训课件PPT

不定期检查
对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不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和检查结果,持续改进危 险源控制措施,提高其有效性和适 应性。
危险源管理案例分析
04
案例一:化工企业危险源管理
总结词:化工企业危险源管理是重点, 需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加强员工培训 和应急演练。
详细描述
化工企业涉及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 害物质,因此危险源辨识至关重要。
评价方法。
风险控制措施
介绍了针对不同等级危险源的控 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
理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答疑解惑
学员提问
针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员对危险源辨识、评价、 控制有清晰的认识。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对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员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等级划分
根据评价标准,将危险源划分为不同 的等级,如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 般风险和低风险等。
03
危险源控制
控制策略
预防策略
通过消除或减少危险源, 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减缓策略
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后 可能造成的损失。
应急策略
制定应急预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在事 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减轻损失。
控制措施与实施
危险源辨识、评价、控 制培训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危险源辨识 • 危险源评价 • 危险源控制 • 危险源管理案例分析 • 培训总结与答疑
危险源辨识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危险源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 产生危害或造成伤害的源头。
分类
危险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 分类,如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 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培训课件ppt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培训课件ppt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潜 在的危险源,如设备缺 陷、作业环境不良等。
列表法
通过列出可能存在的危 险源,逐一排查,如设 备清单、作业流程清单
等。
专家评估法
邀请专业人士对特定领 域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
识别。
事故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以往的事故案 例,找出导致事故发生
的危险源。
常见危险源示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培训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 危险源辨识 • 风险评价 • 风险控制 • 培训与提升 • 实践与应用
01
危险源辨识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 为。
分类
危险源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固有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固有 危险源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危险源,如地震、洪水等; 人为危险源则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不当导致的危 险源,如违规操作、安全设施缺失等。
管理措施
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
教育措施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加强安全培训和演练。
风险控制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
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 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不定期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控制措施进 行不定期评估和调整。
反馈机制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员工意见 和建议,持续改进风险控制措施。
电气危险源
如带电的电线、电器设备等, 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环境危险源
如高温、低温、高湿、高尘等 恶劣环境因素,可能对作业人 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பைடு நூலகம்机械危险源
如旋转的机器、刀具等,可能 导致机械伤害。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培训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培训ppt课件
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
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
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三种状态
A. 正常情况: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 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 态;
16
工作安全分析(JSA)
作业活动划分:
➢ 例:按生产流程阶段划分 生产任务
凸轮轴加工
生产流程 粗车 精车 粗磨 精磨
作业活动 收料 上料
启动机床
17
工作安全分析(JSA)
作业活动划分:
➢ 例:按作业任务名称划分 作业
机床检修
作业任务 机械检修 电气检修
作业活动 液压站检修 空调检修 润滑系统检修
10
危险源辨识要素
辨识要素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辨识范围
全员参与 所有生产服务的全过程 考虑相关方活动 涉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11
危险源辨识内容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环境因素
管理缺陷
物理性
如: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运动物危害, 高温灼伤,低温冻伤, 电危害, 噪声危害, 粉尘危害,震动危害等。
22
危险源辨识需要考虑的问题
需考虑的问题——识别关键点: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 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PPT课件
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的性质和来源,风险可 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
风险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法
通过专家评估、安全检查等方法,对 危险源进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法
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危险 源进行定量评价。
风险评价流程
危险源辨识
识别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
优先排序
对风险控制计划进行优先排序, 根据风险大小和影响程度,确定 哪些控制措施需要优先实施。
风险控制实施
01
02
03
培训与沟通
对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控制 计划的培训和沟通,确保 他们了解并掌握控制措施 的实施要求。
实施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控制计划,采取 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技术 改造、管理优化等,以降 低风险。
警示标识
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 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管理措施
总结词
通过管理和制度手段 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 制度,明确各级人员 的安全职责。
培训教育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 培训教育,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 隐患。
应急预案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对不足之处进行 整改和完善,以提高风险控制效果。
05 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并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要求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 防职业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和预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和预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制定危险源清单
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队伍、救援装备和救援流程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
危险源管理制度建设
03
定期检查与校准
对监测设备和监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与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安装监测设备
在危险源区域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如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实时监测危险源的状态和变化情况。
方法
危险源辨识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包括明确辨识范围、选择辨识方法、确定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等级、制定控制措施等。
步骤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
02
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
CHAPTER
机械危险源
电气危险源
化学危险源
物理危险源
常见危险源的识别
01
02
03
04
如转动机械、传动装置、刀具、锯床等,可能造成夹挤、割伤等伤害。
评估方法
经过评估,该企业发现多项预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如机械防护装置、紧急停车系统等。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措施需要改进或调整,如某些区域的警示标识不够明显、员工安全培训不足等。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该企业针对需要改进的预控措施制定了详细的改进计划。通过优化机械防护装置、增加警示标识、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危险源预控效果和生产安全性。
分类
定义与分类
通过辨识危险源,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事故隐患,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预防事故
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安全措施
危险源辨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员工更加关注安全问题。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培训课件ppt

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培训课件ppt
随着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操作等因素的变化,危险源的辨识应保持动态更新。
03
02
01
隐患排查方法与技巧
CATALOGUE
03
隐患排查应以预防为主,通过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预防为主
隐患排查应全面覆盖所有工作场所和作业过程,不留死角。
全面覆盖
隐患排查应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和完善。
总结词
重点关注、严格监控
详细描述
在重大危险源管理实践中,该煤矿企业明确了重点关注的领域,如瓦斯、水患等,并针对这些领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和监控方案。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了矿井的安全水平。
细致入微、及时整改
总结词
该建筑工地在隐患排查与整改实践中,注重细节,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场所都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一旦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种做法有效地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作业环境隐患
观察员工操作是否符合安全规程,是否存在违章作业、疲劳作业等行为。
人员行为隐患
对于涉及高风险作业的场所和环节,应重点排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高风险作业隐患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其处于可控状态,并制定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管理
在进行隐患排查时,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熟悉标准
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对隐患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经验积累
加强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发现和解决隐患问题。
团队协作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隐患排查的专业水平。
持续学习

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培训课件ppt

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培训课件ppt

危险源辨识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同样重 要,有助于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 能力。
03
CATALOGUE
隐患排查的方法与步骤
隐患排查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隐患排查应以预防为主 ,通过及时发现和消除 事故隐患,降低事故发
生的风险。
全面覆盖
隐患排查应全面覆盖所 有工作场所和作业环节
,不留死角。
及时整改
发现隐患应立即进行整 改,消除事故发生的可

交通运输领域
交通运输领域存在多种危险源 ,如道路交通事故、铁路事故 、航空事故等。
危险源辨识有助于发现和解决 交通安全隐患,提高交通运输 安全水平。
在交通运输领域,危险源辨识 的应用包括对道路、车辆、驾 驶员等方面的评估和管理。
建筑行业领域
建筑行业存在高风险因素,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等事故。
隐患排查的经验与教训
经验总结
归纳和总结企业在隐患排查实践 中的成功经验,如有效的排查方
法、工具和技术。
教训汲取
分析排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 ,找出原因,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 生。
持续改进
根据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 隐患排查工作,提高排查质量和效 率。
05
CATALOGUE
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未来发展
能性。
科学管理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进行隐患排查,查的方法
01
02
03
04
直观检查
通过观察、检查设备、设施、 工具等,发现明显的安全隐患

专项检查
针对特定领域或设备进行深入 细致的检查,如电气安全检查
、消防安全检查等。
仪器检测
利用专业仪器对设备、环境等 进行检测,发现潜在的安全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危害辨识
危害辨识就是确定什么情况能发生、它为什么能发 生(发生原因)和怎样发生(发生后果)的过程。
危害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 • 辨识可能发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 • 识别出能导致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和设 备的特性。
第6页 6
有助于危害辩识的三个 是否存在危险、危害因素?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伤害如何发生?
第9页 9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 易燃易爆性物质 • 自燃性物质 • 有毒物质 • 腐蚀性物质 • 其他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 致病微生物 • 传染病媒介物 • 致害动物 • 致害植物 • 其他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
第10页10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 负荷超限 • 健康状况异常 • 从事禁忌作业 • 心理异常 • 辨识功能缺陷 • 其他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13
选择识别危害方法指南
考虑:
与危害有关的工作、活动、服务性质 (生产过程或检维修)
生产过程复杂程度、大小; 评估目的 评估人员的工作经验及危害识别能力
第14页14
选择识别危害方法
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
——活动或操作性质; ——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 ——危害分析的目的; ——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 ——潜在风险度大小; ——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 ——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 ——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
17
风险分析的方法还有哪些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安全检查表法(SCL)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危险源的系统识别技术,往往和风
险评价结合进行,主要应用的方法 有:
关联图分析;
安全卫生评价;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预危险性分析(PHA); 工作危害分析(JHA); 故障假设分析(WI);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事件树分析(ETA); 事故树分析(FTA);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故障假设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 (WI/SCL); Bow-Tie Analysis等。
18
JPON4-16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二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一种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的方 法
----计算公式:
D=LEC
“D”代表“风险值”
“L”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0.1≤L≤10)
“E”代表“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0.5≤E≤10)
“C”代表“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C≤100)
15
危害辨识的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预危险性分析(PHA) 故障假设分析 (WI) 故障假设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 (WI/SCL) 危险与可操作 性分析(HAZOP) 失效模式 与效应分析 (FMEA) 故障树分析 (FTA) 事件树分析 (ETA) 危险指数法
1
HAZOP简介
HAZOP(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OP是一种风险分析的方法,是一个用作 风险分析的工具
HAZOP分析是一种用于辨识设计缺陷、工艺过程危害及操作性问题的结 构化分析方法,方法的本质就是通过系列的会议对工艺图纸和操作规 程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分析组按规定的方 式系统的研究每一个单元(即分析节点),分析偏离设计工艺条件的 偏差所导致的危险和可操作性问题。
19
JPON4-17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极为可能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20
JPON4-18 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7
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8页 8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 设备、设施缺陷 • 防护缺陷 • 电危害 • 噪声危害 • 振动危害 • 电磁辐射 • 运动物危害 • 明火
•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 粉尘与气溶胶 • 作业环境不良 • 信号缺陷 • 标志缺陷 • 其他物理性风险和危害因素
安全管理缺陷。
危害识别 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2
危害辨识方式
——征询员工的意见、邀其参与、征询其对危害及负 面影响的看法
——系统检查所有作业或活动 三种状态、三个时态、 四种因素(化学、物理或机械、生物及人机工程)
——辨识可能引发的的危害,尤其是工作活动引的 ——进一步辨识互动关系中的危害
第16页16
危害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与顺序
——厂址 地质、地形、周围环境、气象条件等 ——厂区平面布局 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设备、装置 化工、机械、电气、特殊设施(锅炉)等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低温等作业 ——工时制度、女工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 ——管理设施、应救设施、辅助设施等
2
风险与危险:
关心风险,不仅是危险。与人直接发生联系是风险, 危险是事物属性,风险的前提表征。安全工作就是将 危险性很大事物,让它变得实际风险很小。
3
隐患、风险、事故关系
隐患
暴露生产 作业活动
风险
控制 失败
事故
4
风险分析的基本要素
1、基本资料 2、人才 3、态度(不再因职务决定话语权;明白危险源辨识的目的) 4、头脑风暴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 指挥错误 • 操作失误 • 监护失误 • 其他错误 • 其他行为性风险和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第11页11
危害及危害识别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 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 :
物的不安全状态 有害作业环境
有害作业环境
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管理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