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绪论

大学物理绪论
如何具体把握呢?
1.物理学是关于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普适性:是一个具有逻辑自恰性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所以应从整体上把握。
对象概念框架体系应用
2.物理学是以物质世界为对象的观察和实验的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全部物理学知识的基础。 第一要建立起物理学图象。 第二要关注物理学发展中实验的作用。
3.物理学是精密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科学,它是物质世界数量关系的高 度总结,精确的把握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结果。
➢现代工业技术工程师类型要求良好的科学素质
深厚的科学素养是发明创造的基础。
高的科学素质和能力是高新技术和市场 经济的发展的需要
➢物理素质的表现
物理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从物理本质上提出和研究本专业问题 创新能力 在工程技术中引入物理学的新成果
二、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学习什么
知识→物理学关于物质世界的基本理论→基础 方法→物理学认识和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中心 应用→运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目的
➢爱因斯坦受激辐射理论(1916物理) -第一台激 光器(1960技术)
➢量子力学 费米狄拉克统计 固体能带理论(20年 代微结构物理)-晶体管诞生(1947) 集成电路 (1962) 大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后期技术)
④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深受科学素质的影响与限制。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⑤物理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物理学基本框架
V
c
量子理论 狭义相对论
0.01c
量子 禁区 理论
10-5m
禁区
狭义 相对论
广义 相对论
牛顿物理学
1020m
大小或距离
③物理学为其他 学科创立技术和 原理,重大新技 术领域的创立总 是经历长期的物 理酝酿。

拿八上物理知识框架

拿八上物理知识框架

拿八上物理知识框架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和原理。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的框架。

首先,在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和单位。

例如,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时间的单位是秒,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

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量和单位是理解物理学知识的基础。

其次,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在运动的描述中,我们需要学习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位移,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通过学习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

此外,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学习力的基本概念和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的运动和形变的原因。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性质和作用。

同时,还需要学习力的合成、力的平衡和力的计算等内容,以便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最后,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简单的机械运动和机械能的转化。

例如,学习简谐振动的特点和规律,学习机械能的守恒原理,学习简单的机械能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能量的转化,从而解决相关的物理学问题。

总的来说,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框架包括物理量和单位、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力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简单的机械运动和机械能的转化。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框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解决实际的物理学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提升物理学的学习水平。

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与核心理论解析

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与核心理论解析

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与核心理论解析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着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核心理论,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与核心理论进行解析与阐述。

1. 力与运动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受到的作用或压力。

根据牛顿的运动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会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如速度、加速度等。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科学,通过运动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力学的研究打下基础。

2.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

从库仑定律到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学为我们揭示了电磁场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电磁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电路、电磁波、电磁感应等方面,为现代通信、电力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热量、温度、热力学系统等。

热力学的核心理论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揭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逆性。

热力学为我们了解能量守恒和能量转化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热机、热能利用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4. 相对论相对论是建立在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基础上的一种理论体系,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

狭义相对论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它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通过引入时空的概念,揭示了时空的弯曲、时间的相对性等现象。

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发展了狭义相对论,通过引入引力场的概念,解释了引力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著名的爱因斯坦场方程。

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分支。

量子力学的核心是波粒二象性理论,它揭示了微观粒子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





I. 经典力学历史回顾

两条主要路径

牛顿力学 ( 沿动量对时间微商建立动力学的路径 )

阿基米德、伽利略、斯蒂芬、开普勒、牛顿

分析力学 ( 沿动能对时间微商建立动力学的路径 )

莱布尼茨、伯努力、达朗贝尔、莫培督、欧拉、 拉格朗日、哈密顿、雅可比、泊松

阿基米德 (Archimedes,287-212BC, 古希腊 )
理论力学

主讲人:涂展春 Email: tuzc@ 个人主页 : ( 可下载讲义 ) 个人博客 : /blog/zhanchuntu.htm



引论 (Introduction)

I. 经典力学历史回顾 II. 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III. 理论力学的框架及特点 IV 教材及参考材料 V 几点建议

重心 杠杆原理,奠定静力学基础


“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撑起地球”

浮力定律

希耶隆二世金王冠

穷竭法 ( 计算复杂形体的体积 )
力学著作 : 《论图形的平衡》、《论浮体》、《论杠杆》

伽利略 (Galileo, 1564-1642, IT)
● ●
将实验引进物理学 自由落体下落的快慢与重量无关
● q j , p j q j , p j H H
∂H ˙ j= q , ∂p j ∂H ˙ j=− p ∂q j

雅可比原理

2
1
E − V r ds =0
( 类似于光学中的费马原理 )

现代物理学中的弦理论

现代物理学中的弦理论

现代物理学中的弦理论弦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试图将引力理论和量子力学进行统一,并提供了深入研究宇宙起源和基本粒子行为的新视角。

弦理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和力量都由微小的振动弦构成,这些弦的振动模式决定了物质和力量的性质。

1. 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弦理论最早由莱昂纳德·斯塔克斯·卡尔曼(Leonard Susskind)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认为粒子不是实际点状的,而是具有维度的弦,这些弦可以振动产生不同的粒子。

与传统粒子理论相比,弦理论具有更高的维度,能够解释超对称性和引力的存在。

2. 弦理论与引力统一由于弦理论能够描述引力的微观行为,它被认为是量子力学与引力理论的统一框架。

在弦理论中,引力是由弦的振动模式产生的,而不再是传统物理学中的引力场。

这一点使得弦理论能够克服量子场论与引力理论矛盾的困境,为研究宇宙学和黑洞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方法。

3. 弦理论的多维世界观弦理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一个具有多维度的空间,其中包含了我们所熟悉的四维时空以及其他额外的维度。

这些额外的维度被紧凑化,使得它们在我们的观测尺度下不可见。

弦理论通过引入超弦和膜等概念,为多维世界观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描述。

4. 弦理论与量子场论的关系弦理论将传统的点粒子替换为弦,从而能够克服量子场论中出现的发散问题。

弦理论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时,并没有出现量子场论中的无穷大结果,因而为研究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标准模型的可能。

5. 弦理论的开放问题尽管弦理论在理论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开放问题值得研究者们深入探索。

例如,弦理论是否能够通过实验证据来验证,以及额外维度的具体形式等问题仍然待解决。

此外,弦理论与量子场论的相互联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结:弦理论作为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框架,通过引入弦的概念,试图将引力理论和量子力学统一起来。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解释了粒子的性质和宇宙的起源。

物理学中的多体理论

物理学中的多体理论

物理学中的多体理论在物理学中,多体理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理论,它可以用来描述大量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气体、液体、固体中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这种相互作用给我们熟知的物理现象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多体理论的研究,对物理学的发展和衍生出来的许多研究方向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多体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在介绍多体理论的深入研究之前,需要先介绍几个与多体理论相关的概念。

经典力学中的牛顿力学是建立在质点的基础上的,其它物理量也都是描述单个质点的。

如果我们将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进去,就需要使用多体理论了。

但是多体理论的问题在于,我们无法准确描述每个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就需要在多个质点之间构建某种统计关系,从而利用少量的物理量来描述整个系统的状态。

统计力学中的配分函数就是这样一个物理量。

配分函数的计算,可以通过建立系统的哈密顿量,并求解其量子态来实现。

在经典力学中,这就是极小值原理的运用。

量子力学中除了哈密顿量,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概念,如:波函数、场等。

这些概念都是建立在量子力学理论框架下的。

在后文中我们将要介绍的多体理论,就是建立在量子力学框架下,使用配分函数等统计物理量将复杂的多体系统的行为简化描述的一种理论。

多体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多体理论的研究是极其复杂的,因为在多体系统中,每个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对整个系统的状态产生影响。

这些相互作用之间的复杂程度让我们无法准确地确定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

在以前的研究中,人们通常会将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看做一个简单的模型,如硬球之间的碰撞或电子之间的库伦相互作用等。

随着微积分、代数等数学工具的发展,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将多体系统的某些部分抽象出来,从而对其功能进行建模。

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基于格林函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将多体体系的行为描述成为相互作用之间的流和断点,这样不仅可以轻松计算配分函数,也可以解决其他多体问题。

物理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金属中的电流、电子的热传导、量子杂质、超导等,都可以用多体理论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并解释相关现象的出现和变化。

物理学的四大原理

物理学的四大原理

物理学的四大原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力学、电磁学、热学等基本规律,其中四大原理是物理学的基石,这四大原理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下面详细介绍这四大原理。

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础定律,它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提出。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三个定律,分别是:1.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保持原来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

2.运动定律: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它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而相反,它们的作用对象分别为不同的物体。

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础,不仅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也适用于太阳系的天体运动规律,它被认为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能量守恒原理,它规定:能量不可能被创造或者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的总和是恒定的。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解物理学中的许多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汽车发动机、工作机器、热交换器、化学反应等等,都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的。

三、电磁学的马克士韦方程组马克士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运动的基本规律,由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马克士韦在19世纪提出。

马克士韦方程组包括四个方程,分别描述电场、磁场和它们互相作用的规律。

马克士韦方程组对我们认识电磁场的本质和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电磁波、电磁感应、电磁辐射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工作原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四、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物质微观世界规律的基本理论,它在20世纪初由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等人共同创立。

量子力学主要研究粒子的波动性、纠缠效应、不确定性原理等微观物理现象。

量子力学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揭示了物质的微观规律,它为我们认识物质建立了一种基于概率和波动的全新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微观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后续的物理学研究提供了启迪。

论文中的理论框架与概念定义

论文中的理论框架与概念定义

论文中的理论框架与概念定义在撰写学术论文时,理论框架和概念定义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理论框架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用于解释和分析研究问题,概念定义则为论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概念提供了明确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论文中的理论框架与概念定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恰当地应用于研究中。

一、理论框架的作用理论框架是论文中的理论基础,用于指导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方法。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构建一个系统性的理论体系,明确研究问题的范畴和核心内容。

理论框架提供了一个框架,让研究者能够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从而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在论文中,理论框架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研究主题的特点和研究目的。

研究主题不同,需要的理论框架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常用的理论框架包括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等。

而在自然科学领域,理论框架可能涉及到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等相关理论。

二、概念定义的重要性概念定义是论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概念的明确定义,它确保了研究者和读者在论文中对概念的理解保持一致。

概念定义的准确性和清晰性对于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在进行概念定义时,研究者应该考虑到目标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

如果读者对某个术语或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惑,那么研究者需要给出相应的解释和定义,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论文中所使用的术语。

此外,概念定义也需要考虑到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

在论文中,可能存在多个相似的概念,为了避免混淆和歧义,研究者应对这些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并指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理论框架与概念定义的应用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选择适当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和分析研究问题。

理论框架应该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能够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和解释力度。

在选择理论框架时,研究者可以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

同时,在论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概念也需要进行准确的定义。

研究者应在论文的相关部分给出概念的定义,并解释其含义和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孙明帅沈阳师范大学
【摘要】物理学理论框架具有严格的层次性,其逻辑结构为:原理—定律—定理.通过分析每一层次的称谓、含义、属性,强调了作为高层观念的原理是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不断衍变的,因而认为,物理学的“第性原理”具有灵活性和阶段性。

【关键词】物理学高层观念理论框架层次性
科学理论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逻辑结论等要素有机构成的。

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

任何科学都有自己专门的概念群,其中最为重要的科学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石,它是新理论的标志,甚至成为新理论的代名词。

牛顿力学中的“引力”概念,揭示了物体相互作用的本质,成为引力理论的代名词。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相对论中的“相对性”等等,都以指代新理论的标志成为新理论建立的先导。

基本原理或定律是对研究对象最本质、最普遍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的基本内涵和赖以建立的基础。

它在语言和逻辑结构关系上一般表现为判断的思维形式,用肯定判断的方式而陈述,如牛顿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定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等。

都是如此。

一、物理学的高层观念在科学理论框架中,构建基本原理的支柱是科学创造中有影响的高层观念。

高层观念是指在知识层次上高于具
体科学创造的、作为主体背景知识中最稳固成分的、先入为主地引导和支持科学创造的一切观念形态的东西。

高层观念的内涵极为丰富,结构颇为复杂,它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以及一般科学思想、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原理等层次形式多样的观念、信念和准则。

在科学创造中,由于常规思维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路线遇到阻碍,逻辑链条中断,经验向理论升华的通道被阻塞,研究者单凭逻辑的手段和经验素材已显得束手无策,这时唯一的出路便是指望高层观念和信念的引导。

二、高层观念的灵活性和柔性物理学理论构建中的高层观念,我们称为“原始问题”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恐怕再没有比对称性、守恒定律和最小作用更原始更基本的问题了。

作为物理学最原始、最基本的观念,对称、守恒与最小作用各自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经历了从分立走向综合的漫长历史。

到了20世纪初,人们才知道,原来守恒的观点与对称性有密切关系。

从20世纪初到1930年,通过一系列的发展,大家才知道原来对称性与能量守恒可以说是同一回事。

比如说动量守恒原来与物理现象在位移以后不变这个对称性有关系。

高层观念还具有方法论功能。

在构建物理理论方面,常常带有根本性。

就物理学最原始、最基本问题而言,我们可以把物理学中的高层观念称为“第一性原理”。

所谓“第一性原理”是指介于哲学原理和物理学理论之间、对物理学探索和物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指导作用的普遍原理。

物理学中的第一性原理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具
体说来就是:物理学的认识首先从确认观察和实验事实开始,但决不是限于对现象的描述和对事实的记录,而是从理论上去解释它们(解释原理);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同一组现象的情况,于是就需要在这些理论之间进行选择,于是简单性(简单性原理)便作为选择原则出现了;不仅如此,物理学理论力图对物理世界提供统一的解释,这种要求在方法上具体化为两条原理:世界的物理图景的统一(物理学世界图景的统一原理)和物理学知识的数学化(数学化原理),这两条原理体现了对物理学知识的整体性要求;对称性(对称原理)则把这种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了;随着物理学认识由宏观向微观的过渡,又出现了对应性(对应原理)和互补性(互补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对应性涉及相对真理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问题,互补性深化了对物理实在的认识;最后,基元性原理及与之相联系的基本概念对各门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结构提出了统一的逻辑要求。

三、物理学理论框架的层次性物理学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逻辑结构、描述物质、能量及相互作用规律的体系,具有严格的层次性,每一层次的观念有明确含义、属性、层次间的称谓也不能愈越和混淆不清,上一层次的观念是下一层次的纲这些层次分别是:第一层次,即高层观念.从本体论的视角去理解就是物理学中最原始、最基本的问题。

从方法论的视角去理解,这些最原始、最基本问题升华为物理学的基本准则就称为“第一性原理”;物理学中的“第一性原理”是各子学科理论系统共同遵循的准则,我们习惯称之为“原理”。

在物理学理论构建中作为最原始、最基本问题的“第一性原理”随着
物理学的发展,是不断衍变的。

目前,简单性原理、对称性原理、最小作用原理、互补原理等是被公认的物理学中的“第一性原理”。

第二层次,是物理学子学科的“基本观念”,亦是各子学科构建理论体系的基础。

物理学中,习惯把第二层次的“基本观念”称为:定律。

定律从属于原理。

有的定律是由原理决定的;有的定律是从经验、实践中升华而建立的,但不能违背原理的准则。

物理学各子学科通常用公理化方法构建科学理论体系,这种方法是从尽可能少(必须服从简单性原理)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出规则,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并依次排列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这里的公理就是物理学中的定律,即第二层次的基本观念。

第三层次,则是在公理化体系中,运用演绎推理导出的一系列命题和定理.在物理学中,定理应该由定律导出.在该层次之后还有由定理导出公式或者由实验而建立的经验公式。

这样,物理学理论体系就形成了如下严密的逻辑链:原理→定律→定理→公式(含经验公式)。

其中,定律作为一种假设或公理是物理学各子学科(如顿力学、热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理论的基础。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是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不断衍变的。

作为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预设性前提,常常受制于时代的哲学背景,依赖于时代的科学背景。

杨振宁在《对称与物理》一文中指出:“今天还未能解决的问题,很可能是出于我们还未把对称这个概念推广到头.最近这20多年来,推广与再推广对称的概念已变成一个热门课题,1973年,有人提出来一个非常巧妙的数学
结构,叫做超对称,1976年,有人提出一个新的对称观念,叫做超引力。

它与超对称虽然不一样,可是有密切关系,__________1984年又有人提出了超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作为物理学理论框架基石的第一性原理不仅具有灵活性,而且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

在物理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占主导地位的“第一性原理”是不断衍变、更新和深化的。

参考文献:
顾民,汪向阳,肖子健。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90。

杨耀坤。

试析爱因斯坦的科学创造模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3(10):34。

377科技教育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