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14章 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分析
免疫自动分析技术

镧系元素荧光特点:
荧光寿命极长 镧系元素螯合物(60~900 us) <铕:714us> 普通荧光免疫中荧光团:1~100us 样本中蛋白质荧光:1~10us,易猝灭。
Stokes位移大(大约280nm) 铕:发射光613nm、激发光340nm, 荧光素的Stokes位移为280nm
荧光特异性强(发射光谱带很窄:615± 5nm) 解离-增强技术可使其荧光性提高100万倍
免疫自动分析技术
免疫自动化分析系统 (automation of immunoassays)
免疫自动化分析
免疫自动化分析结构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自动化免疫浊度分析系统 三、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四、自动化免疫荧光分析系统 五、自动化酶联免疫分析系统 六、免疫自动化仪器选择与应用
第一节 自动化免疫浊度分析系统
➢肿瘤标志物检查 AFP、CEA、CA-50、PSA、hTg、β2-micro、NSE PAP、CA-242、PSA(total/free)、PSA EQM CA-199*、CA-125*、CA-153*、CA-724*
➢ 妇产科检查 FSH、LH、hCG、Prolactin、E3、E2、 Testosterone、Progesterone、SHBG
• Eu3+在游离状态下,荧光信号很弱,并容 易被水淬灭。
解离-增强技术
➢ Eu3+解离后迅速与β-二酮体螯合,进入胶 束内核,形成一个大分子微囊--新的稳定螯 合物。
➢大分子微囊个外端是亲水基团,内端是疏 水基团。
➢激发后荧光信号增强可达100万倍。
七、方法学评价
1、灵敏度高。 2、线性宽,4~5个数量级。 3、稳定,有效期长。 4、安全,无放射性污染。 5、易于自动化。 缺点:对环境要求高、易受环境、试剂和容 器中的镧系元素离子污染。
免疫检测的自动化及标准化

免疫检测的自动化及标准化引言在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免疫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免疫检测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
然而,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操作复杂、人为误差大、耗时长、结果不稳定等。
因此,实现免疫检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自动化免疫检测的优势自动化免疫检测是指利用现代仪器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免疫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相比传统手工操作,自动化免疫检测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效性: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高通量、连续运行,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2.准确性:自动化仪器可以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标准化:自动化设备可实现标准样品的制备和检测过程的标准化,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重复性。
4.节约成本:尽管自动化设备和耗材的购买成本较高,但由于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减少了人为误差带来的重复测试,整体上能够降低检测成本。
自动化免疫检测的关键技术实现免疫检测的自动化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持。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关键技术:1. 自动进样系统自动进样系统是自动化免疫检测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它能够实现样品的自动进样、稀释和混匀等操作,有效地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和人为误差。
2. 自动反应系统自动反应系统是自动化免疫检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包括各种自动化仪器设备,如自动洗板机、自动孵育仪等,能够自动完成免疫试剂的加样、孵育、洗涤等操作。
3. 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自动化免疫检测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管理。
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生成和存档管理等操作,提高数据的可视化和可追溯性。
4. 标准物质与质控品标准物质和质控品是保证自动化免疫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标准物质是一种具有确定浓度、稳定性和可追踪性的物质,用于校准仪器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
质控品是用于评估检测过程和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自动化免疫检测的应用自动化免疫检测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药物研发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免疫检验的自动化

免疫检验的自动化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免疫学技术不断出现,如化学发光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测定技术等。
促进了免疫检测的自动化,一大批先进的自动化免疫分析仪应运而生,它们的出现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缩短了分析流程,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性,灵敏度甚至更是达到pg水平,在内分泌激素、血浆特种蛋白、肿瘤标志物、维生素、体内药物浓度的快速测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各种现代化免疫分析仪都使用一种或两种新的免疫分析技术,如: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生物素一亲和素技术、化学发光分析技术、荧光偏振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电化学发光技术等,使免疫检验手段更先进、方法更可靠、结果更准确。
下面就国内外常见的几种自动化免疫分析仪及其分析原理作一介绍。
一、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全自动快速免疫分析系统:该系统综合使用了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技术(MEIA)、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FPIA),可测定激素、肿瘤标志物、肝炎、病毒标志物、维生素和各种治疗药物浓度等。
(一)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技术(MEIA)原理。
以双抗体夹心法为例,介绍如下:已包被了抗体的塑料微珠试剂中,加入待测标本后,经温育,再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形成抗体一抗原一酶标记抗体复合物。
然后将其转移到玻璃纤维柱上,用缓冲液洗涤,没有结合的抗原、酶标抗体被洗掉,结合抗原抗体的塑料微珠则被保留在纤维柱滤膜的上方。
这时再加入底物,4-甲基伞型酣磷酸盐(4-Mup)。
酶标抗体上的碱性磷酸酶将4Mup分解,脱磷酸后形成甲基伞型酣(4Mu),它在365nm激发光的照射下,发出448nm的荧光,经过荧光读数仪的记录、放大,计算出所测物质的含量。
(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FPIA),这是一种均相荧光免疫分析法,主要用于测定小分子量物质,如药物浓度测定。
原理是:标记在小分子抗原上的荧光素经485m的激发偏振光照射后,吸收光能,越入激发状态,激发状态的荧光素不稳定,很快以发出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而还原。
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研究浅谈

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研究浅谈作者:赵莹田贺宁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3期摘要:免疫检验是临床检验诊断的重要构成,对患者病症的诊断和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数据支持,在免疫检验自动化出现后,临床检验的效率也准确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从传统的人工操作检验发展到自动化分析仪进行免疫自动化检验经过了诸多的改变,而研究免疫自动化进展则可以帮助临床检验手段的回顾,整理免疫自动化检验的方法,进而得到促进临床检验方法的不断进步,意义较大。
本次研究主要就是针对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的进展进行回顾探讨分析,对免疫检验自动化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免疫自动化发展进行探讨,为临床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研究现行临床免疫检验应用较多,特别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及存活期期间,多依靠免疫检验帮助临床判断患者的当下情况,并未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而在免疫检验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诸多的变化,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免疫检验自动化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经过多年的研究,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的操作步骤也在逐渐减少,检查报告结果更加准确详细,免疫检验已经从微量检测进一步发展为超微量检测[1]。
而对免疫检验自动化进展总结分析,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免疫检验自动化的概念以及现状1.1 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的概念免疫自动化检验指的是计算机控制检测仪器进行免疫检测分析,不需要人工操作。
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工作:①加样品、分配试剂、以及洗涤和检测的自动化。
②检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③提示操作人员仪器出现故障以及解决办法[2]。
1.2现状分析今年来临床免疫检验的工作量逐步增大,传染性疾病对检验人员的构成的风险不断加大,对检验工作的效率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临床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要求已经刻不容缓。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在七十年代应用于临床检验实验室,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至九十年代免疫检验分析技术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其中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等先进的分析技术不断的应用于临床免疫检验,这些检验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抗干扰能力较强。
第14章 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分析

第14章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分析第14章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分析本章将详细介绍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分析。
自动化分析在临床免疫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并且可以进行高通量的检测。
14.1 自动化免疫检验的原理在本节中,将介绍自动化免疫检验的基本原理。
包括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自动化免疫检验的流程,以及常见的自动化免疫检验方法。
1①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自动化免疫检验仪器根据不同的原理进行工作,常见的包括酶免疫分析法(EIA)、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荧光免疫分析法(FIA)等。
本节将详细介绍这些原理及其在自动化仪器中的应用。
1②自动化免疫检验的流程自动化免疫检验通常包括样本处理、试剂添加、反应与检测等步骤。
本节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③常见的自动化免疫检验方法自动化免疫检验方法种类繁多,常用的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检测法(IF)、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等。
本节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领域。
14.2 自动化免疫检验的优势与挑战本节将概述自动化免疫检验的优势和挑战。
自动化免疫检验相比传统的手工检验具有许多优势,例如高通量、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然而,自动化免疫检验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设备维护和数据的解释等。
14.3 自动化免疫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自动化免疫检验在疾病的诊断与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将介绍自动化免疫检验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包括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标志物等。
14.4 自动化免疫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免疫检验也在不断发展。
本节将展望自动化免疫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型仪器的应用、更高灵敏度和更快速的分析方法的研究等。
附件:●相关文献资料●仪器操作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规定了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管理。
该法规保障了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1、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中常用的标记物为()A.吖啶酯类B.鲁米诺C.三联吡啶钌D.HRPE.AP2、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中常用的发光底物为()A.FITCB.鲁米诺C.三联吡啶钌D.HRPE.AP3、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中不用于检测()A.药物浓度B.内分泌激素C.肿瘤标记物D.肝炎病毒标记物E.免疫球蛋白4、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A.捕获法B.竞争法C.双抗体夹心法D.间接免疫法E.以上都包括5、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的时间为单位时间内()A.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长时间段B.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快时间段C.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最大量的时间段D.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稳定时间段E.以上都不是6、免疫比浊法测定时为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相对不溶解性()A.保持抗原过量B.保持抗体过量C.保持抗原-抗体相等D.保持抗原略大于抗体量E.与抗原或抗体量无关7、在散射比浊的设计中,多采用的原理是()e原理B.Rayleigh原理C.Fahey原理D.Mancini原理E.Sternberg原理8、下列关于散射比浊分析描述,错误的是()A.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反比B.测定的散射信号值应是在散射信号响应值曲线的上升部分C.散射比浊法分析与透射比浊法分析的原理完全不同D.一定要保持抗体过量以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相对不溶解性E.抗体量恒定时,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反应速率与散射信号响应值的上升呈正比9、定时散射免疫比浊分析与速率散射免疫比浊分析的最大区别是()A.所检测的蛋白质类型不同B.所选用的检测抗体不同C.光学原理不同D.抗原过量检测的设计不同E.抗体过量的量不同10、免疫测定的基础是()A.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B.沉淀反应C.凝集反应D.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E.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结合11、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是在()A.抗原抗体反应的稳定阶段B.终点比浊C.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D.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E.以上均不对12、定时散射比浊分析中代表待测抗原浓度的信号峰值是指()A.第一次检测的信号值B.第二次检测的信号值C.第一次检测的信号值加上第二次检测的信号值D.第二次检测的信号值减去第一次检测的信号值E.以上均不对13、速率散射比浊分析的抗原过量检测时,不出现第二次速率峰值信号表示()A.被测定抗原量过高,应稀释重测B.被测定抗原量太低,应取上一个稀释浓度C.第一次速率峰值信号是由全部的待测抗原产生D.第一次速率峰值信号不是由部分的待测抗原产生E.以上均不对14、定时散射比浊分析中,预反应时间段加入的样本是()A.待测全量样本B.待测全量样本的十分之一C.待测全量样本的五分之一D.待测全量样本的二十分之一E.已知抗体15、在定时散射比浊分析中,如果预反应时间段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光散射信号超过预设阈值,表明()A.抗原过量(样本过量)B.试剂过期C.抗体过量D.仪器故障E.以上均错16、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所用的荧光标记物为()A.TRITCB.RB200C.FITCD.镧系元素的螯合物E.4-甲基伞型酮17、在速率散射比浊分析中,测定的是抗原抗体反应的()A.第一阶段B.下降阶段C.高峰阶段D.以上均可E.以上均错18、有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叙述中,下列错误的是()A.以镧系螯合物作为荧光标记物B.镧系螯合物具有超短荧光寿命的特点C.在荧光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可以有效地消除非特异性自然本底荧光的干扰E.灵敏度较普通荧光抗体技术高19、免疫检测自动化的首要目的是()A.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的精密度B.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C.减少操作程序D.自动检测及校对E.提高检测的可靠性20、在速率散射比浊法中,抗原过量的检测方法是()A.在抗原抗体预反应阶段进行B.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进行C.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进行D.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前再加入相同抗原E.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后再加入相同抗原21、免疫学技术测定的待检物质是()A.蛋白含量B.生物活性C.化学性质D.免疫原性E.物理性质22、免疫比浊分析主要用于检测()A.免疫球蛋白、补体等B.肿瘤标志物C.病毒血清标志物D.内分泌激素E.细胞表面标志23、目前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最常采用的方法为()A.FPIAB.荧光酶免疫分析C.TRFIAD.ELISAE.免疫比浊分析24、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常采用的标记物是()A.吖啶酯B.ALPC.HRPD.三联吡啶钌E.三丙胺25、免疫浊度试验的基本原则是()A.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B.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C.体系中合适的离子强度D.体系中合适的pHE.必要时可加入增浊剂26、免疫比浊测定中,导致钩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抗体过量B.抗体亲和力差C.抗原分子量偏大D.抗原含量超出检测范围E.体系中离子强度小27、下列描述不属于免疫胶乳比浊法特点的是()A.抗体用量比较大B.敏感度较高,可达ng/L水平C.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D.免疫胶乳轻度自凝或抗体活性下降会严重影响结果E.以上都不对28、下列不属于酶联发光免疫分析仪常用发光底物的是()A.鲁米诺B.AMPPDC.4-MUPD.溴化乙啶E.以上都是29、下列检测项目可采用自动化酶联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的是()A.电解质B.肿瘤标志物C.血清酶类D.糖化血红蛋白E.血清蛋白电泳30、患者男性,53岁,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一周前在外院检测AFP结果为5560ng/ml,未经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AFP为671ng/ml,需要采取的检测措施是()A.仅复测原样本B.稀释样本后进行复测C.无需处理D.更换试剂后复测样本E.校准后复测原样本31、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一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的应用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的应用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在过去,免疫检验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过程繁琐且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得整个检测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降低了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同时,自动化仪器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可以确保每次检测的结果都高度一致,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自动化仪器分析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手工操作,自动化仪器可以实现大批量的样本检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自动化仪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
自动化仪器还可以实现多项目同时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运作效率。
再次,自动化仪器分析降低了实验室的人力成本。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免疫检验项目可以实现自动化分析。
这使得实验室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自动化仪器的高效运作也有助于减少实验室的空间占用,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自动化仪器分析在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动化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检测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异常情况,确保检测顺利进行。
同时,自动化仪器还可以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方便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疫苗研发、生物制药等领域。
例如,在新冠病毒检测中,自动化仪器分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高效、准确地检测病毒抗原和抗体,自动化仪器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想谈谈自动化仪器分析在提高检测准确性和重复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免疫检验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过程繁琐且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得整个检测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降低了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我记得在我刚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时,我们还需要手工进行免疫检验,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结果也不够准确。
而现在,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得检测过程更加精确和可靠。
我可以清晰地回忆起第一次使用自动化仪器进行分析的情景,那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的优势之一是提高了检测速度。
免疫检验常用于
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而这些领域对检测速度要求非常高。
传统的
手工操作方式耗时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而免疫检验自动化仪
器不仅能够进行连续不间断的检测,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检测速度。
采
用了自动化仪器后,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提高整体的检测效率。
此外,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的可靠性也是其一个重要的优势。
在实现
自动化仪器的过程中,注重了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动化仪器能够实
现长时间连续运行,不易出现故障和失灵,有效保证了检测过程的可靠性。
同时,自动化仪器还能够提供准确的结果分析和数据管理能力,方便用户
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研发和生物学研究等
领域。
在临床诊断方面,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可以用于检测各种常见的疾
病标志物,如肿瘤标记物、免疫球蛋白等,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监测。
在药物研发方面,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可以用于筛选药物靶点、
评估药物的活性和作用机制等,加速药物研发的进程。
在生物学研究方面,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免疫应答、血液中免疫系统的功
能等,对于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机制和功能非常有价值。
综上所述,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在提高检测速度、准确度和可靠性方
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研发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将会更加智能化和集
成化,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提示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临床上 常用的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类型、仪器检测技 术要点和影响因素。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还将了解临床实验 室选择选择原则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 免疫浊度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是将免疫学检验过程中的取样、加试剂、混合、温 育、固相载体分离、信号检测、数据处理、结果报告和检 测后的仪器清洗等步骤由计算机控制,仪器自动完成整个 免疫检验过程。
重点提示
各种自动化免疫分析仪都使用一种或两种免疫分析技 术,如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生物素-亲合素技术、化学发 光分析技术、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测定技术、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等。
目录
第三节 荧光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二、荧光偏振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第四节 酶联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第五节 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的选择与应用 一、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的选择原则 二、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的临床应用
重点提示
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分析(automation of immunoassays)
检测原理: 定时散射比浊法是在保证抗体过量的情况下, 加入待测抗原,此时反应立即开始,在反应的第一 阶段,溶液中产生的散射光信号波动较大,所获取 的信号计算出的结果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定时散射 比浊法是避开抗原抗体反应的不稳定阶段,即散射 光信号在开始反应7.5s~2min内的第一次读数,专 门在抗原抗体反应的最佳时段进行读数,将检测误 差降到最低。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第十四章临床免疫检验的自动化 分析
陶志华
目录
第一节 免疫浊度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一、免疫散射比浊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二、免疫散射比浊测定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发光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一、吖啶酯标记化学发光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二、酶联发光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四、发光氧通道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酶联发光免疫分析仪
酶联发光免疫分析仪是用参与催化某一化学发光或 荧光反应的酶来标记抗原或抗体,在抗原抗体反应后, 加入底物(发光剂),由酶催化和分解底物发光,通过光 信号的强弱来进行被测物的定量。
常用的标记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 酸酶(ALP),常用的发光底物有鲁米诺、AMPPD和4-MUP 等。
定时散射比浊法(fixed time nephelometry)
仪器测定技术要点: 1.抗原抗体预反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信号检测 4.抗原过剩检测 (1) 抗体适当过量 (2) 对抗原过量进行阈值限 定
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
速率散射比浊法是抗原抗 体结合反应的动力学测定法。 所谓速率是指抗原抗体反应在 单位时间内形成免疫复合物的 量(不是免疫复合物累积的量 ),连续测定各时间复合物形 成的速率与其产生的散射光信 号联系在一起,形成动态的速 率散射比浊法,每项检测仅 1min~2min即可完成。
抗原抗体反应速率的动态变化
速率散射比浊法(rate nephelometry)
仪器测定技术要点: 开启机器,进行校准 反应阶段 抗原过量检测
免疫散射比浊仪
BN ProSpec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IMMAGE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
方法评价
散射比浊法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本 法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精密等优 点。
采用抗原过量检测方法,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 但仪器和试剂价格比较贵, 对抗体的质量要求很高。
免疫比浊分析的影响因素
1.抗原抗体比例 2.抗体的质量 3.增浊剂的使用 4.伪浊度 5.入射光光源和波长 6.校准曲线制备与质量控制
第二节 发光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发光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
发光免疫测定的自动化分析是通过抗原或抗体标记 技术、抗原或抗体的抗原抗体反应、固相分离技术、发 光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了加样、 温育、固相载体分离清洗、发光信号检测和数据处理等 过程自动化。
免疫浊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抗原、抗体在特定的电解质溶液中反应,形成小分子免 疫复合物(<19S),在增浊剂(如PEG等)的作用下,迅速 形成免疫复合物微粒(>19S),使反应液出现浊度。
在抗体稍微过量且 固定的情况下,形成的 免疫复合物量随抗原量 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 的浊度亦随之增大,即 待测抗原量与反应溶液 的浊度呈正相关。
免疫散射比浊仪
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是溶液中 的微粒子受到光线照射后,微粒子对 光线产生反射和折射而形成散射光。 悬浮微粒对光散射形成的散射光强度 与微粒的大小、数量、入射光的波长 和强度、测量角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公式如下:
Iθ= I0[4π2(dn/dc) 2 Mc(1+cosθ)] Nγ2λ4
式I θ中为与入射光成θ角处散射光强度;λ和I0为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
dn/dc为校正因子,反映了溶液折射指数和颗粒浓度的变化;M为颗粒分子量;
c为浓度;N为阿佛加德指数;γ为颗粒到检测器的距离;θ为散射光与入射光
的夹角(散射夹角)。
定时散射比浊法(fixed time nephelometry)
顺磁性微粒示意图
Y
磁微粒标记抗体
磁微粒在
电磁43; 磁微粒 抗体
被测抗原
带丫啶 酯标记
物抗体
(1) 加入酸性H2O2 (pH<10)
(2) 加入碱 (pH>10)
冲洗后
发光
吖啶酯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ACS:180 SE
ACS∶CENTAUR
i2000sr
ci8200
一、吖啶酯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吖啶酯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一种用发光剂直 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一类免疫分析法。该仪器利用化学发 光技术和磁性微粒子分离技术,以吖啶酯为化学发光剂, 以细小的顺磁性微粒为固相载体。其测定原理与双抗体夹 心法、双抗原夹心法和竞争结合法等相同。
磁微粒分离技术
磁微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