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报告点亮海岛地质旅游之光海口火山口公园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实习报告

自然资源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专业:地理科学姓名:王珍学号:5自然资源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1年4月9日——2011年4月21日二、实习地点:海南省海口、琼州、三亚、博鳌、石碌、阳朔、肇兴等地三、实习成员:梅再美周国富周明忠田茂超刘泉朱珂以及09地科全体成员四、指导老师:梅再美周国富周明忠朱珂五、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能将已学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在实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地理知识的浩瀚,走到哪里都有地理知识的存在,都能接触到有关地理的事物。

野外实习是地理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地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具有实践性和研究性的独特课程,通过针对性的实习使师范生能将书本知识实践化,并且能将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与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对照起来,从而更深更真地理解、感悟地理知识的魅力和在每一个地理学习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功效,同时,体验野外的探究式学习,加强我们对地理事物的进一步认识:接触大自然,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关注地理万物。

在野外中团结协作,勇于探索,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

六、海南概况海南省简称“琼”,是我国唯一的特区省。

它位于东经108°37′-111°05′,北纬18°10′-20°10′之间。

位于中国最南端,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相望。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国土面积最大(含海洋)的省份,同时也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

全省陆地面积3.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5.03万人,省会为海口市。

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热带北缘,是我国的第二大岛。

北部隔着琼州海峡与广东的雷州半岛隔海相望,全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1528km,总面积33920平方千米。

通过这十三天的实习,我了解的海南的自然资源大致如下:(一)土地资源具有潜力的土地资源,全岛可利用面积达98%以上。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1. 引言1.1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地理及历史背景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地处美丽的临港风光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

该古村落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火山遗址,古老的建筑风格充满浓厚的海南岛特色,反映了海岛文化的独特魅力。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历史悠久,据考证建立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该古村落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成为海口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口市城区东部,交通便利,是海南省内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化旅游景点。

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也逐渐成为游客们探寻海南文化遗产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1.2 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美术资源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艺术产业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艺术创作和表现,传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增加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美术资源开发还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兴旺。

文化遗产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是对先人智慧和劳动成果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责任,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贡献。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更显得尤为重要。

2. 正文2.1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火山古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也面临着一些现状与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石山镇火山古村落面临着土地资源的压缩和开发的压力。

一些传统建筑被拆除,原有的村落结构被破坏,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

绿岛保护课题研究报告总结

绿岛保护课题研究报告总结

绿岛保护课题研究报告总结绿岛保护课题研究报告总结一、引言绿岛位于中国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海域,是一个珍稀生态系统的保护重点。

多年来,绿岛面临着恶劣的环境破坏和非法捕捞等问题,为保护绿岛的生态环境,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对绿岛保护课题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二、生态环境调查首先,我们进行了绿岛的生态环境调查。

绿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珊瑚礁、海洋生物和海底地形等。

然而,我们发现绿岛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威胁,如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过度捕捞和破坏性的旅游开发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珊瑚礁白化、海洋生物种群减少和海底地形的破坏等严重后果。

三、珊瑚礁白化与保护措施珊瑚礁是绿岛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近年来绿岛的珊瑚礁遭受了白化现象。

白化是指珊瑚体内共生藻类的数量减少或消失,导致珊瑚变白。

白化的主要原因是水温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酸化等,这些因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为了保护绿岛的珊瑚礁,我们提出以下措施:1.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珊瑚礁的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保护珊瑚礁的活动,例如潜水、观测等。

2. 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珊瑚礁的监测体系,定期进行水质、温度等指标的监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

3. 控制温度和光照:通过调整附近工业污染和人类活动,控制绿岛水域的温度和光照,减少珊瑚白化的风险。

4. 禁止破坏性采矿:严禁在绿岛海域进行破坏性的采矿活动,保护珊瑚礁的栖息地。

四、海洋生物保护绿岛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我们的调查发现,近年来绿岛的海洋生物种群遭到了严重的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非法捕捞等因素造成的。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保护措施:1. 规范渔业管理:加强对渔业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捕捞政策和捕捞季节,控制渔业的规模和捕捞量。

2. 禁止非法捕捞:加强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捕捞船只的巡查和执法力度。

3. 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等环境污染源,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海口火山口森林公园景区SWOT分析

海口火山口森林公园景区SWOT分析

海口火山口森林公园景区SWOT分析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15公里的秀英区石山、永兴两镇境内。

景区内火山群面积约108平方公里。

2004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1,优势(strength)分析1,1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高海口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属地堑——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

分布40座各种类型的火山和30余条熔岩隧洞,蕴藏丰富的优质饮用矿泉和疗养地热水,保存有被喻为海口城市“绿肺”的热带原生林和独具特色的玄武岩石器古民居。

海口石山火山群以其火山成因的典型性、类型的多样性、形态的优美性、矿泉的珍稀性和火山生态的完整性而成为国家重要的地质遗迹。

1,2气候条件优越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多台风暴雨,秋季凉爽舒适时有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

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4.2℃,最高平均气温28.6℃,最低平均气温17.7℃。

2,劣势(weakness)分析2,1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海南省近几年才开始发展国际旅游岛,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海南的经济基础依然较为薄弱。

虽然提出发展旅游业,但是依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发展。

2,2交通制约海口火山群位于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石山镇,距市区仅15公里,西线高速公路转绿色长廊可达,绕城高速公路穿过园区。

但是,海南本省是独立岛屿,与大陆相距较远,对大陆的游客来讲,就有较大的制约性,交通是极大的不便利。

2,3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有待提高由于经济薄弱,旅游投入不足,海口火山口对外宣传明显不够。

现在仍是“养在深闺人未知”其影响远不及其它类或同类的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都相当低。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广场设计探究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广场设计探究

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广场设计探究发表时间:2019-04-03T11:50:42.980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期作者:郑森鹏[导读] 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以火山文化为基础,突出火山景观主题的优势和特色,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将游客服务中心、休憩景观等问题进行梳理,增加娱乐、观赏、素质拓展等娱乐项目,使火山口文化更丰富。

郑森鹏海口经济学院摘要:在此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马鞍岭火山口地区,通过现状考察该公园的规划、格局、植物、文化等破坏较为严重,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以火山文化为基础,突出火山景观主题的优势和特色,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将游客服务中心、休憩景观等问题进行梳理,增加娱乐、观赏、素质拓展等娱乐项目,使火山口文化更丰富。

关键词:公园广场设计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一、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广场概述:1.1简介及设计前景:海南火山口地质公园位于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离海口市区约20公里,园内及附近有距今2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最大者海拔2.2米,深90米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

因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是琼北地区至高点。

周围还有几十个小的火山口火山眼。

1.2设计意义:意义: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成火山旅游特色文化,倡导健康的旅游环境,提供更好的旅游休憩资源,通过地质文化的把握地域和设计的总体特征,在基与广场设计和理念进行规划,注重公园设计的分区,促进火山风情的发展,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挥出较大的意义,彰显着地址文化的底蕴,提升海口市的城市印象。

二、现存问题与设计思路:2.1现存问题:1.由于道路的的不完整,随意性较强,排水不当,下雨天雨水的倒流,使得公园不雅,一味的追求人造自然美,忽略人们的需要,缺乏人性化考虑,破坏严重并影响公园的整体景色。

2休憩景观没有其独特的造型或别具匠心的形式,现有的设施不方便人们的利用,不足以满足人的需求。

3.不重视对植物的后期管理,造成植物的杂乱生长,没有体现地方文脉和场地精神,没有考虑植物季相变化,没有充分的体现当地植物品种的丰富性,破坏了景观环境,公园生态降低。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即中国雷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是在海口石山火山口公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级旅游品牌。

公园1996年承办了“世界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先后被评为“海南省优秀旅游景点”、“海南省十佳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它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城市火山群地质公园,也是海南省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具有突出而重要价值的世界级旅游景区。

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西部石山镇,离海口闹市区约20公里,属地堑-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

由距今1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区内火山群面积约108平方公里,蕴藏丰富的优质饮用矿泉水和疗养地热水,保存有被喻为海口城市“绿肺”的热带原生林和独具特色的玄武岩石器古民居。

火山群大大小小火山共有40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鞍岭火山。

马鞍岭由两座相邻火山连接而成,因其状似马鞍而得名。

马鞍岭火山口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

熔岩隧洞神秘奇幽。

石山火山群内有火山熔岩隧洞几十条,以仙人洞、火龙洞和卧龙洞最为壮观。

仙人洞位于石山镇荣堂村,全长1200米,因传说道士在洞中修炼成仙而得名。

仙人洞曲径通幽,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火龙洞洞口古榕蔽日,洞中熔岩石乳千姿百态。

卧龙洞平坦宽阔,洞中可同时开进两部大卡车,容纳一万多人。

特呈岛红树林考察报告

特呈岛红树林考察报告

特呈岛红树林考察报告红树林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洋泥质滩涂的植物群落,期着防海潮,保护海岸,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红树林5月开花,6月结果,7月成熟,能“胎生”繁殖,潮隐汐现于海水中,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当你走进林间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树上吊着翠绿色的心形果实,青翠欲滴宛若一枚枚碧玉坠子。

有些树上悬着红头绿尾的“小纺锤”,约20厘米长,这就是它们的种子了。

种子成熟后可以在树上萌发,甚至成为幼苗。

当大风或自重加大而下坠时,就会落进泥滩里,再也不会轻易被海水俘走,幼苗很快又会成为新植林。

这就是为了防止种子被海水冲走,红树林进化成的奇特“胎生”。

由于红树林树冠茂密、根系庞大、落叶厚实,为鱼虾蟹贝螺藻类等海洋生物和多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气息地,也是候鸟迁徙的停歇区。

林间、树荫、水下常可看到弹涂鱼(又名跳鱼)、尖头鱼、沙甲鱼、比目鱼、墨鱼、鱿鱼、章鱼、白鳝、大白虾、斑节虾、龙虾、泥虾、狗虾、赖尿虾、膏蟹、花蟹、石蟹、蟛蜞等常来这儿嬉戏,海豚、海龟、海蛇等稀客也偶尔到此一游。

生活在红树林滩涂的还有海藻、沙虫、蚝螺……各色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好比一座天然的水族馆。

特呈岛红树林面积500多亩,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目前现有最老的树龄达5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树形最优美的红树林古群落,由白骨壤、红海榄、桐花、秋茄等品种组成,成片状或袋状分布在滩涂,苍翠葱茏,千姿百态,犹如一座海上树林。

它与白细的沙滩、艳红的火山石、湛蓝的海洋、畅翔的红嘴鸥、故朴的渔村、勤劳的采海人……融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景。

特呈岛红树林湿地公园位于特呈岛海洋公园的核心区域,由红树林观光栈道、生态广场、观景台、休闲购物区等部分构成。

沿公园木栈道可观赏到中国树型最优美的红树林古群落、多种珍稀鸟类和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组成的海洋湿地生态圈。

在观景台可欣赏白细的沙滩、艳红的火山石、湛蓝的海洋构成的美景。

可亲临四百多年历史的冼太庙,感受千年海岛古朴的民俗信仰。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相信你一定知道火山,在电视或电影里应该也看过火山爆发的场景,一定会被它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所震撼。

其实这种波澜壮阔的场面在这里就曾经发生过。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口的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认识认识火山这个汹涌的自然之力。

火山口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石山镇,距海口市约15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

园内及附近有距今2.7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的死火山口群,是我国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口遗址。

被专家称为“火山地质博物馆”。

1996年世界旅游日的主会场曾经设在这里。

在2004年火山口公园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名录。

2006年广东湛江雷明半岛火山群联合申报的雷琼地址公园,获得了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

这就是为什么称之为海南雷琼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

在火山口公园,我们主要参观的是马鞍岭火山口,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之一,在火山口公园的众多火山中尤为突出,它山高222.8米,是琼北最高峰。

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做马鞍岭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南北两座山坡,这两座山坡从远处看就像一座马鞍,所以当地人非常形象的撑称它为马鞍岭。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马鞍岭火山口了,我们顺着这登山台阶往上爬。

大家请看前面这座露天小石庙,据说是清代修建的。

案上供奉着三位神仙,分别是土地神,山神和风雨神。

传说这三位神仙曾经把一位仙女从凶恶的火神那里解救出来,并保佑当地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为此当地居民每逢重阳节和军坡节都带着祭品来这里祭拜这三位祖先。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火山口的最高点,它口径有130米,深90米。

如果我们沿着石梯而下可以直达地步,在那我们还能看火山爆发遗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溶洞和熔岩,假如您对着深深的洞大声吆喝一声,它会传来悠远的回音。

今天我们登上了火山口,试想象当年那种壮观的场面,难道不觉得大自然威力之所在吗。

这里被地质专家称为火山岩洞博物馆。

在火山口地区有一大名吃叫石山壅羊,石山壅羊专吃火山上省长的羊草长大,它的肉质爽滑可口,汤清香沁心,不腻不膻,香港著名武侠小宋佳梁羽生先生吃了石山羊后就赞不绝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 页 共 30 页
调查问题
非常好
优秀
一般

选项
门票价格
17
2
1
0
服务质量
19
1
0
0
出行情况
14
2
4
0
卫生质量
16
3
1
0
配套设施
19
1
0
0
经过分析,我们实地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 ㈠景区内景色优美且配套设施较为完善。 ㈡景区内服务质量较好,员工服务态度较和善。 ㈢出行交通不便,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处于海口市郊区石山镇,鲜有 车辆到达,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辆旅游公交到,且去海口火山口地质公 园时若乘坐,出租车宰客现象严重。 ㈣总体卫生情况良好,但仍存在少许乱丢乱扔现象。
第 7 页 共 30 页
在坚定的决心下,我们 很快完成视频的制作。
(四)宣传倡议 2016 年 3 月 7 日,待视频制作完成后,本小组特意在经的班主
任的允许下,在班上进行了火山口的介绍宣讲,在视频的基础下,彭 可心同学用优美的文字和动人的词句,将火山口特有的美向同学们展 现地淋漓尽致,同学们也听得相当认真,宣传的效果基本达到。然而 我们却并不局限于我们这一个班级,至今仍在向年级,向学校进行扩 充宣讲,以达到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初衷,也使我们的努力赋予 充实的意义。
12
附录二:自我总结表
14
附录三:活动记录表
20附录四:组ຫໍສະໝຸດ 互评24附录五:心得体会
26
附录六:导师指导教案
28
附录七:学分认定表
29
结束语及致谢
30
第 2 页 共 30 页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作者:海口中学 黄宏天 指导教师:谢佳
摘要:此次研究性学习本小组对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进行了深入 的探究,对火山口的地质自然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针对火 山口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影音记录,良好的保留了火 山口的自然风光,并向同学进行播放宣传,起到了唤起了大家保护环 境意识的良好效果。
经过三十天的研究调查,我们经过层层分析和研究,进行资料的 整理和归纳,更加深切地了解了海口的自然地质地貌。在观察与记录 中,加深对自然的理解。亲身深入火山口地质公园,在实地考察中, 领略了自然风光。经过总结和反思,小组成员在校园内播放视频,向
第 4 页 共 30 页
同学们发出保护自然景观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至此,此次课题研 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火山口;自然;环境保护
一、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各式各样的旅游景点相继推 出,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作为海口市历史悠久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 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观光。对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岩浆喷发 而出形成的火山岩,更是其独树一帜的标志。在海南绿荫丛中,依旧 是一抹不可抹去的风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环境意识已经越发地 薄弱。
第 6 页 共 30 页
结果分析: 总结以上几点,本小组客观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①景区工作人员可以联系公交公司增派旅游公交的线路及次数,或开 设直达车辆。 ②景区工作人员可以加强景区内卫生的巡查,清扫不文明游客随手乱 丢的垃圾。 ③景区工作人员可以完善自助景区介绍系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每一 个景点的由来及特色介绍。
(一)实地考察
我们连续三天来到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对当地的自然风光进行 实地考察,切身体会、真实观察,在三天的经历中,收获了深刻的感 受,并将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等工作。 1、了解自然
在远离城区的静谧的山林之中有独特的热带风光,连绵起伏的山 峰,淙淙淌过的溪流,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绿荫遮天的大树,古色古香 的建筑,一步一步的迈上台阶,每个足迹都记录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火山口内有一座绿意盎然的仙人掌园,这的仙人掌不仅品种繁多复 杂,而且造型别致,紧接着是一座生机勃勃的火山跟艺术园,各式各 样的火山根造型令人眼花缭乱,仿佛诉说着火山口古老美丽的传说。 2、亲近自然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唤醒人们对这一片宝贵的绿地的爱护之情,并加深人们对大
好河山的了解,我们精心制作了一份简明精炼的短片,将这份关怀之 情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第 3 页 共 30 页
三、 研究方法 (一) 实地考察 (二) 问卷调查 (三) 后期制作 (四) 宣传倡议
四、研究内容 (一)通过实地考察,近距离观察了解了火山口的自然地貌和植被环 境,进一步加深了对该地区的了解。 (二)通过问卷调查,我们随机挑选了 20 位参观完景区正打算离开 的游客,了解了他们对火山口地质公园的看法。 (三)通过后期制作,我们将火山口的自然风光,浓缩成了一部简明 精炼的短片,以便更好的宣传。 (四)利用我们制作的短片,展开宣传和倡议工作。 五、 主要研究过程及成果分析
<课 题 专 题 报 告>
点亮海岛地质旅游之光:海口火山口公园 调查研究
课题名称
点亮海岛地质旅游之光:海口火山口公园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
黄宏天
所在单位
海口中学
课 题 小 组 成 员 詹海森、李若茼、彭可心、彭翎旖、王佳颖、祝赫
指导老师
谢佳
第 1 页 共 30 页
导航目录
导航目录
2
结题报告
3
附录一:开题报告
我们开始登上石阶,向山顶攀登,一级级石阶向山顶延伸得望不 到尽头。我们忍受着凛冽的寒风,咬紧牙关,不高有丝毫的停歇,终 于我们到达了 222.8m 的海口最高点,远眺山外,天海难辨,空雾迷 茫,长空一色,绵延万里河山。
(二)问卷调查 此次实地调查我们随机挑选了 20 位参观完景区正打算离开的游客, 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三)后期制作
第四天本小组成员对视频结构样式及背景配音进行了讨论,同时 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2016 年 2 月 8 日至今,本组所有成员 在学校集合进行录音和视频制作,还特意特意询问了学校信息中心的 老师,询问视频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学们都很积极,李若茼、彭翎旖、王佳颖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录 音工作后,由詹海森、李若茼同学剪辑、合成、配音等工作,但在充 满期待地完成之际,却出了点小意外,本来做好的视频却出现了不应 该出现的乱码和黑屏,赶紧重新处理视频的格式等问题。经排查后, 本打算继续进行制作,却发现录音的音质有些出入,字幕和语音对不 上,无奈之下,只好从头开始再作一遍。一遍一遍的修改,一遍遍的 返工,在艰难之中还是充满激情,热情不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