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口旅游开发研究
试论火山旅游资源开发_以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试论火山旅游资源开发)))以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黄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14=摘要>我国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火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介绍了火山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分析了国内外火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并以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对腾冲火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进行了构思。
=关键词>火山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腾冲我国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火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火山旅游资源是指通过发现、发掘、发挥、改善和提高等技术过程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并可转变成旅游产品的各种火山资源和火山文化。
火山旅游资源分为以下几类:¹火山地质地貌;º火山矿产与能源资源;»火山区水体;¼火山区生物群落;½火山喷(爆)发;¾火山文化。
一、火山旅游开发模式目前国内外火山公园和火山景区开发较多,形式各异,具体分析如下表:表1火山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表火山公园资源状况特色项目开发模式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主要包括冒纳罗业和基拉韦厄两座现代活火山,茂密的热带雨林和宽敞的游览中心游览中心,举办展览会、放映电影,并有大量的文件资料,中心还提供专题导游项目火山+热带雨林+游览中心日本富士山山体呈圆锥状,处于休眠状态,但仍有喷气现象。
是典型的层状火山。
山上有植物2000余种,垂直分布明显,山顶终年积雪。
北麓有5个堰塞湖。
幻想旅行馆、昆虫博物馆、自然科学厅、奇石博物馆、大型科学馆、植物园、野鸟园、野猴公园和各种体育、游艺场所火山+雪景+科普+休闲娱乐五大连池火山群主要景观:五大连池、药泉山公园、火山博物馆,五大连池纵长20公里,池水面积40平方公里,药泉山海拔350米,泉水有药物作用。
矿泉疗养院,每年接待大量要求用矿泉水治疗的病人。
这里的矿泉能治疗胃病、神经衰弱、皮肤病、高血压等病症。
火山口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探析——以海南海口火山口地区为例

火山口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探析——以海南海口火山口地区为例作者:范洪军蔡丹颜晓娜杨凌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2期引言海口火山口地区距离海口市区约15公里,火山岩区域面积大约为108平方公里。
该地区属于乡村区域,包括海口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和景区周边石山镇辖区的乡村,主要旅游资源也分散分布于上述两个区域。
乡村火山地质遗迹、火山乡村自然资源及火山口乡村人文资源丰富独特,独具魅力。
一、海口火山口及周边主要旅游资源(一)丰富的乡村火山地质遗迹海口火山口属地堑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休眠火山群之一,火山喷发活动主要在距今1万年的全新世,在火山岩溶洞科学考查、火山地质旅游资源科学研究、火山知识科学普及和火山旅游资源观赏等方面有极高的价值。
该地区36座第四纪火山的火山口地貌遗址呈现出环杯锥状,数量多、类型全、保存好,是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馆。
该区域熔岩隧道30多条,最长达2000余米,在数量、长度、宽度,拱顶形态及岩浆流动遗迹方面都有丰富的变化;我国火山地质遗迹中占首位的衍生微地貌景观主要有天窗、天生桥、岩柱、陷落谷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隧道内部形态。
(二)独特的乡村自然资源海口火山口地区乡村最具有我国独特性的火山地质景观,主要体现在热带火山生态群落,包括中热带刺灌林、果林、原生林、万亩荔枝树群、古榕树群等多种热带珍稀植物,与火山群相融合,形成了热带海岛城市火山生态环境。
火山岩与红土地孕育了火山口周边独特的美食与深厚的饮食文化。
独具健康养生功能的富硒农产品,如火山口富硒荔枝、富硒黑豆、石山雍羊、火山口咖啡等随处可见。
(三)底蕴深厚的火山口乡村人文资源琼北地区具有独特的火山岩文化,提现在火山岩建造的成片的居民房屋,开发利用的火山岩材质的生产和生活用品。
其中,火山石古村落的房屋建筑成为了火山口乡村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
比如石山镇的儒符村当地群众自愿捐建的纪念宋代副丞相李光兄妹的火山石儒符塔、石山镇三卿村抗击日本侵略并留有多处子弹孔的火山石碉堡、石山镇荣阳村的火山石房屋建筑群等。
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李培英1, 王嘉学2(1 昆明学院,云南昆明650031;2 云南师范大学旅地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摘 要: 腾冲地质公园是具有突出的科学、科普教育价值、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地。
针对腾冲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现状,从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科学旅游主题和实现多元价值的任务和目的出发,探讨建立一套开发理念、开发目标、产品技术、驱动模式一体化的有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开发模式;同时,在旅游市场需求多元化趋势下,与公园内其它相应级别的旅游目的地协调,在旅游规划、形象、资源、产品和营销等方面进行整合开发。
关键词: 腾冲;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模式;整合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793(2009)01-0064-051 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概况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和德宏州梁河县境内,腾冲县境为主体,跨东经98 10 -99 14 ,北纬24 32 -25 39 。
从地质环境看,公园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对接带东侧,区内以发育断裂构造年青的火山活动和强烈的地热显示为其特征。
在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多次岩浆喷发和多次构造旋回后,形成了集火山群景观体系 火山锥、熔岩台地、火山口湖、火山堰塞湖、火山堰塞瀑布和地热景观体系 喷气孔、冒气地面、热沸泉、喷泉毒气孔、热水泉华、泉石花以及矿泉景观体系 碳酸泉、硅酸泉为一体的地质遗迹体[1]。
地质遗迹规模和分布的密度居全国首位,景观类型繁多、具有独特优势。
腾冲火山地热公园是一座火山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火山地热并存区;还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组成部分;公园囊括北海和青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在地质地理环境基础上成就的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资源,如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腾冲城和魅力名镇 和顺乡。
腾冲地质公园已经成为具有突出的科学、科普教育价值、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地。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貌实践活动研究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貌实践活动研究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区内,是一座海拔2189米的火山湖泊。
长白山火山地貌特别丰富,包括了火山口、火山温泉、火山岩、火山水等多种形态。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长白山天池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对长白山火山地貌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
通过参观天池景区,我们了解到长白山火山地貌的形成是与火山喷发密切相关的。
长白山是一个活跃火山群,其喷发活动始于1000多万年前,最近一次喷发是在约3000年前。
这次喷发形成了一个直径约4.9千米的火山口,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天池。
在天池周边,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火山岩。
这些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经过凝固、破裂和风化形成的。
火山岩种类繁多,包括了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
通过对这些火山岩的观察和采集,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长白山火山的喷发历史和岩浆成分。
长白山还有许多火山温泉。
火山温泉是由地下热水与火山岩的热力作用形成的。
在长白山,火山温泉主要分布在火山口周边和天池附近。
通过实地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火山温泉的地下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
除了以上的火山地貌,长白山天池还有一些其他的自然景观,如山峰、森林、湿地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长白山生态环境的独特之处,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重建工作。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验和研究。
我们通过采集火山岩样本,利用显微镜和化学试剂,研究了火山岩的成分和结构。
我们还对天池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和分析,探究了火山温泉的矿物质含量和温泉的地热活动。
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长白山火山地貌的认识,还学到了很多实践技能。
我们学会了野外考察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地质样本采集和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
我们还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克服了困难和挑战。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貌实践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果和收获的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我们对长白山火山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关于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调查报告

关于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调查报告关于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在当地旅游业和自然景观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自然资源的教育功能,有学者提议将该景区建设成为科普教育基地。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评估该提议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并尝试从不同角度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二、景区概况1.1 景区位置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位于海口市西南郊,占地约118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有的火山口湖群地质公园。
1.2 自然资源丰富该景区地质资源丰富,拥有火山、火山口湖、熔岩地貌等多种地质景观,具有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
三、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的必要性2.1 提高公众地质知识水平建设科普教育基地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增强对自然地质事件的应对能力。
2.2 增加游客参与感科普教育基地将使游客参与度更高,能够增加游客对景区的认知和满意度。
2.3 保护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可以增加对景区自然资源的认知,有助于加强对景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方案3.1 增设科普教育展馆在景区内增设科普教育展馆,展示火山地质知识、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等,吸引游客学习。
3.2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地质科普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地质知识。
3.3 制作科普教育宣传资料制作科普教育宣传手册、视频等资料,便于游客随时了解地质知识。
五、总结和回顾本报道详细调查了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可行性和建设方案。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建设方向,提出了增设科普教育展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和制作科普教育宣传资料等建议。
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多方参与,科学规划,切实加强景区对地质科学的普及教育。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写手,我深刻理解并赞同将海口市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的提议。
通过科普教育,可以更好地增进公众对地质知识的认识,提高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管理的思考——以小北湖母树林林场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为例

龙江鸡西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资源经济研究 。
r — —— ]
BI J ANG J NG I Y WEN HU AN I I J U A
姜
鹏 ,贾
利 ,张 昭茹 :国 有 林 场 森 林公 园旅 游 可 持 续 管 理 的 思 考— — 以 小 北 湖母 树 林 林 场 火 山 口 国家 森 林 公 园旅 游 为 例
— —
以j 母 林场 山国森 公 旅 为 小c 树 林 火 口 家 林 园 游 例 湖
姜 鹏 ,贾 利 ,张昭 茹
( 东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哈尔滨 10 3 ) 5 0 0
摘
要 :森 林旅 游业 的逐 渐 兴 起 ,为 森 林 公 园 的 建 设 和 发 展 提 供 了极 好 的 契机 , 森 林 公 园 的 不 断 壮 大 ,
21 第 1 0 1年 期 ( 第8 总 5期 )
边疆经济 与文化
THE B ORDE E R C0NOMY AND CUL ’ qURE
N . .0 l o 1 2 1 G n r1No 8 e ea. , 5
【 旅游文化 】
国 场 有 赫公园旅游可持续管理的思考
收 稿 日期 :2 1-1 8 00 1. 2 基 金 项 目 :东 北 农业 大学 科 学 研 究 启 动 基 金 资 助 ( N 09 0 8 D 2 0 12 )
作者简介 :姜
鹏( 90一 ) 18 ,男 ,黑龙江宁安人 ,博士研究生 ,从事林业经济管理 研究 ;贾
利 (9 4一 ) 16 ,女 ,黑
二 、小北 湖母树林林场火 山 口国家森林公 园旅游管理状况
1 自然 情 况 .
火 山 口国家森林 公园 位于黑龙 江省 宁安 市境 内 ,地 处 长 白山支 脉 张广 才 岭 中段东 坡 ,公 园景 区总 面 积 25平方 千米 ,东 南 与镜 泊湖 风景名 胜 区相 邻 ,西南 与 东京城 林 业局 接 壤 ,西北 部 靠 近大海 林林 业 局 , 2 距牡 丹江市 15千米 ,距 宁安市 8 5 0千米 ,牡 丹江 至园 区有 国家 等级公 路相通 ,交通 极为 方便 。 火 山 口国家森林 公 园创建 于 19 92年 ,由原 国家林 业 部批 准 ,建 园十 多年 来 ,累计 投 资 1亿 多元 ,景 区建设 初具 规模 ,2 0 0 6年晋升 为 国家 4 A级 风景 区。 2 .经 营管理状 况 在 经 营工作 中 ,着重 营造火 山 口品牌效 应 ,突 出火 山 口 ,打 出 “ 下 森林 ” 的 招牌 ,以镜 泊湖 世 界 地 地质公 园 、国家 风景名胜 区为 主要客 源地 ,游 客来 到镜 泊湖 就要让游 客知道 火 山 口地下 森林 ,通 过各种 方 式让游 客知 道火 山 口国家森林公 园的 资源珍贵 稀有 特性 ,同时与牡丹 江 、哈尔滨 等地旅 行社积极 沟通 ,开 展牡市 “ E游 ” 一 t ,进入旅 游旺 季 ,平 均 每 天接 待 游 客约 3 0 00人 。在 管 理 工作 中 ,深 刻地 认 识 到有 了 一 流的 资源 ,有 了较 知名 的品牌 ,如果没 有一流 的服 务 ,没有相 配套 的基 础设施 ,这 个资 源就不会 得到充 分 的利用 ,这 个品牌 没有服 务质量 的支持 ,必然 是短 命 的 ,所 以抓员工培 训 ,规 章建 制 ,启用激励 机制科 学 合理地 制定 各种经 济指标 责任制 和 岗位 目标责 任制 ,从保 洁员 到公 园主任都有 章 可循 。 在 经营 管理上 ,极为 重视游 客人 身 安全和 资 源安全 。在游 客人身安 全上 ,除 了设专 职安全员 外 ,导游 员 、保 洁员 都是兼 职 的安 全员 ,并 且从 最基本 的台阶检 查开始 维护 ,清除安全 隐 患 ,确保 游客安 全 ;在资 . 源管护 上 ,管护科 、林政科 、林业 派 出所 、公 园资 源办联合 办 案 ,责任 分 明 ,始终 不放松对 森防 和林 政 的 监管 ,确保 旅游资 源得 到较好 的保 护 。 3 .潜力 分析 镜 泊湖 是世界级 的地 质公 园 ,有相 当大 的知名 度 ,在镜泊 湖地质遗 迹景 区 中 ,火 山口国家森林 公园是 不可替代 的 景区 ,是 一流 的旅游 资源 ,地 下森林 也有 一定 的知名 度 ,经 过 国家大量保 护资金 的投入 ,通过 多种形式 的宣 传 ,来 火 山 口的游人越 来越 多 ,公 园发 展道路 前景 广阔 。 由 图 1可 知 ,2 0 年 、2 0 04 0 5年 、2 0 0 6年 、 20 0 7年 、2 0 0 8年 、2 0 0 9年门票 收入额 同期增 长 分 别 为 3.6 、 2 .8 、 3.3 、 4.3 、 84 % 7 7% 9 1% O6 % l. 8 、1 、9 % ,呈现 大 幅增 长趋 势 ,为 当地 77 % 6 8 的经济快 速发 展 做 出了 巨大 贡 献 ; 由图 2可 以看 出 ,2 0 年 、2 0 04 0 5年 、2 0 0 6年 、20 0 7年 、2 0 08 年 、2 0 0 9年游 客人 园量 同期增 长 分别 为 1. 7 、 07 % 6 9 % 、 13 % 、 5 1 % 、 3 6 % 、4 7 % , 增 .4 .0 .3 .6 .1 长 的幅度前 期 有 所 放 缓 ,后期 又有 所 回升 ,与 门 票 的价格 波动 、宣 传 力 度投 人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改 善 程度存 在着一定 的关 系 。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问题研究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问题研究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境内,是中国唯一的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公园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质资源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公园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开发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景区管理与保护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景区管理和保护是旅游开发中的首要问题。
由于地质公园内拥有丰富的火山地质景观和生态资源,必须加强管理措施,确保景区保护和游客安全。
首先,应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设置明确的游览路线和标识,建立完善的安全设施和救援系统,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律性。
其次,要加强对景区内植被和野生动物的保护,禁止破坏和捕杀,推行生态旅游理念,促进景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二、游客接待与服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客接待与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需加强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便利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例如卫生间、休息点、餐饮服务等。
此外,要培训和提高景区内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三、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开发规模,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开垦,保持景区内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促进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四、文化传承与挖掘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蕴含着丰富的火山文化和历史遗迹,文化传承与挖掘是旅游开发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开展旅游开发的同时,要注重挖掘火山文化和历史文化内涵,建立完整的文化展示和解说系统,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使游客在欣赏景观的同时,能够了解地质公园的文化底蕴。
海口石山火山群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海口石山火山群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海口石山火山群为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海口市西南15公里,西线高速公路转绿色长廊可达,绕城高速公路穿过园区。
自2005年11月海口石山火山群与广东湛江湖光岩整合一体,以雷琼地质公园的名义申报世界级地质公园,于2006年9月18日正式通过评审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园内及附近有距今2.7万年至100万年间火山爆发所形成的死火山口群,是国内保护最完好的火山口遗址。
其中最大者海拔222.2米,深90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
因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岭,是琼北地区至高点。
周围还有几十个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
这里属地堑一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具有极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观赏价值。
公园地质遗迹主体为40座火山构成的第四纪火山群。
火山类型齐全、多样,几乎涵盖了玄武质火山喷发的各类火山,既有岩浆喷发而成的碎屑锥、熔岩锥、混合锥,又有岩浆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玛珥火山。
火山地质景观极为丰富,熔岩流——结壳熔岩,如绳索状、扭曲状、珊瑚状、无不称奇,令人叹为观止。
熔岩隧道有30多条,最长到2000余米,其内部形态与景观丰富、奇妙,为国内外所罕见。
园区在火山锥、火山口及玄武岩台地上发育热带雨林为代表生态群落,植物有1200多种,果园与火山景观融为一体,为热带城市火山生态的杰出代表。
园区内保存有千百年来人们利用玄武岩所建的古村落、石屋、石塔和各种生产、生活器具,记载了人与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脉络,被称为中华火山文化之经典。
园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主要景点有马鞍岭、双池岭、仙人洞、罗京盘等。
火山口景区是园区内一个窗口性景区,景区内有4座火山,南锥风炉岭,北锥包子岭及两个被称为“火山圣婴”的两个小型寄生火山,构成一个完美的全新世休眠火山家族。
步入景区,犹如进入了一个玄武岩的石头世界,展现为一个内容丰富的露天玄武岩火山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山口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与研究文献综述---小标题作者署名(宋体四号,居中)(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指导教师:XXX)(楷体五号字,居中)【摘要】旅游产品类资源反应了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成熟程度。
描述火山旅游资源的文献不少,但对火山口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与研究的文献,特别是在如何突出其特色和发掘火山文化与创新方面,尚处于发展中阶段。
基于这种背景下,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火山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与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对火山口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背景及近期动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火山口旅游产品文献的特殊性进行了较深入、全面和系统的综合研究,并结合旅游经济学的文献,从不同角度提出火山口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与研究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火山资源旅游产品地质遗迹深度开发(正文宋体五号字)一、研究背景及动态(黑体四号字)1、研究背景1.1.1 国内研究进展国内外对火山地质、地貌以及火山矿产(包括火山温泉)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对火山旅游资源至今仍少见有系统研究,对火山旅游产品虽有研究,但文献零零散散,不成系统。
在一些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类文献中,普遍仅将火山地质、地貌地质遗迹景观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对火山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1996年,[1]王英利等在《五大连池火山旅游资源系统分析评价及保护利用探讨》一文中,首次将火山文化列入五大连池火山旅游资源系统中,但其所指火山文化也仅限于火山区民俗文化,并无深入分析其旅游产品的状况。
[2]后立胜.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及其阶段性[J].当代经济管理,2005(1).中,后立胜、许学工(2003)在“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中,指出各国家地质公园都有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然而在作为一个旅游吸引物的价值上,它们主要具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功能,即科普科教研究和自然价值观赏的功能。
[3]余菡等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山地学报,2001,19(4)中认识到,火山口旅游产品应该突出特色、树立精品,走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发展道路。
开发科普教育旅游产品、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乡村民族旅游产品、康体运动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等专项旅游产品,同时注重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使游客旅游线路尽量合理,以此扩大观光游览面积同时减轻旅游旺季景区的环境压力。
[4]黄松,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5). 中指出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应该注重多元化产品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了以观光旅游、民族旅游为主导产品,探险旅游、科考旅游为特色产品,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为发展产品的民族地区地质公园旅游产品体系。
同时,还存在其他的体育疗养、康体修养等功能。
综合来看,国内学者对于火山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研究更多的是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提出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方案,且主要集中于开发核心旅游产品与线路旅游产品等横向开发方面。
对于如何挖掘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内涵,从纵向方面深入研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尚显不足。
1.1.2国外研究现状对于火山旅游资源的开发,[5]Smith·S·L·J. Tourism analysis. Longman,1989提及到最早可追溯到1872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设立。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第一个火山地质与地貌类旅游风景区,当时美国黄石公园将公园打造成火山文化公园,其火山资源商品化,在餐饮类、饰品类、艺术品都烙上了火山文化。
如今,美国的夏威夷,日本的富士山,意大利的维苏威等,都已先后建成世界上著名的火山旅游胜地。
因此,世界火山旅游产品开发和研究的历史虽上百年,至今也有专向系统研究火山旅游产品开发的文献。
但对火山旅游产品开发及其火山旅游发展研究,未成体系,目前国外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
2、研究动态1.2.1火山旅游资源文献专向成型,为开发火山口旅游产品提供了研究的前提[6]王薇华,火山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3):172-174.提出,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分布范围很广。
一般地说,火山活动带在各个地质时期,都集中在地壳运动相对强烈的地带。
就整个地球而言,火山活动是任何时候都在发生的。
岩石记录已清楚地表明,整个地质历史时期,都有火山活动的踪迹。
古老的火山地貌一般不易保存。
近代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显得较有规律。
世界上约有2000座死火山和500多座活火山,大致分成几个主要的火山带。
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国家位于环太平洋带、地中海火山带、大西洋海岭火山带以及东非火山带,主要有日本、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冰岛、新西兰、美洲各国等。
它们都有现代火山的活动,这些国家利用丰富的火山旅游资源,建成世界闻名的火山名胜区,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景区得到了开发。
1.2.2中国的主要火山资源丰富,为不同的开发模式提供交流平台我国曾经是个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
虽然现在没有正在喷发的火山,但有大面积的火山岩分布和许多保存完好的火山地貌。
[7]张虎男.火山[M].地震出版社,1986中对于火山的分布描述详尽,我国境内已发现的火山锥近900座,其中绝大多数是第四纪的死火山或休眠火山,只有少数近期有过活动,如台湾的大屯火山群,青藏高原克里雅河上游的卡尔达西火山群等。
我国的近代火山集中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东北和内蒙东部;晋北和冀北;东南沿海的台湾和雷琼地区;滇西的腾冲地区和南疆的昆仑山区。
此外,在河北,江苏,安徽等省区也保存着个别零星的火山锥。
以上火山大体构成三个系统,即:环太平洋系统,环绕蒙古高原的系统和环绕西藏高原的系统。
[8]陈安泽,卢云亭,陈兆棉.旅游地学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集)[M].地质出版社,1998.中提到火山口旅游产品开发规模化的思想,对于现在研究课题“火山口旅游产品开发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尝试着研究“火山口旅游产品规模效应”。
1.2.3中国政府在早期就重视对火山旅游资源开发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火山属于地质资源,[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2000) 77 号文件.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中可以看出中国10多年前就有对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的意识,也说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先由中央政府部门主管开发火山口旅游资源的国家,也是全球发开火山口资源的国家之一。
二、评述2.1世界主要火山国对火山旅游产品的开发产业化现状虽然火山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但保存完好而典型的火山地貌,特别是活火山旅游资源并不多见。
正因为火山旅游资源的高品位性和新奇性,所以火山口旅游产品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开发和研究火山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不少火山国的火山公园已经将旅游产品产业化。
[10]雷德.劳森的旅游设计规划与经营.成竟志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中提及,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中,日本、新西兰、意大利已经利用火山作为招徕游客的资本,并大量利用火山资源开发了很多旅游产品。
从文献看,火山口旅游产品的开发已经在一些国家成功推行并具有一定规模。
2.2世界火山口旅游产品开发成功的案例借鉴意义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十分重视火山旅游资源的开发。
[11]爱德华.简.小梅奥,等著.旅游心理学. 张建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和[12](日)洛克计划研究所.观光.游息计划论.台湾:大立出版社, 2001两份文献中谈到了成功的案例——日本。
爱德华.简.小梅奥结合了洛克计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火山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分析。
第一,建立火山公园。
主题公园是建立火山文化的基础,是火山旅游产品的前提。
火山公园是日本自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火山山体以及火山作用所形成的湖泊、温泉、瀑布等构成。
按其管理体制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国立公园,国定公园和县立公园三类。
著名的国立公园有富士、箱根、日光、阿苏国立公园等。
第二,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火山旅游产品。
根据不同地区的火山旅游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例如,适合远观火山喷发的火山可以研发了火山观光望远镜,适合攀爬的火山可以卖登山旅行包,在冬天适合滑雪的火山,可以研发滑雪雪橇。
第三,加强各种旅游设施的建设。
日本在开发火山旅游区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旅游设施的建设,以满足旅游者各方面的需要。
修建了专供旅游者使用的游览单轨铁路3条,电缆车轨道28条,普通索道100多条以及专供旅游者夏天登山和冬天滑雪使用的索道1600多条。
同时,沿途的相机为游客拍了不少照片,在电脑生成明信片,不少游客作完缆车后买下。
第四,重视火山旅游资源的保护,以保证火山资源的持续利用。
火山资源的保护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未开发和正在开发的火山资源的保护,防止对火山资源的破坏;二是在火山资源开发后作为参观游览对象时的保护。
对于前者,日本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正确地确定保护方法。
对于后者,日本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保护开发后的火山旅游资源。
[13]朱发外主编.世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新西兰北岛的中部和西海岸,有许多著名的火山,利用这些火山,新西兰建立了几处独特的火山公园,北岛的坦盖利尔公园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座公园里有15个火山口,其中三个是著名的活火山口。
在这里,到处可以见到沸泉,间歇泉,喷气孔和内有沸腾岩浆的湖。
火口湖里有小岛,岛上又有小湖。
旅游者可以利用地热蒸汽灶烧土豆,烤羊肉,在饱览湖光山色之余,美美地进顿野餐。
新西兰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比较简单,以餐饮DIY为主。
意大利活火山的奇景,使这里本来就很发达的旅游业,生意更加兴隆。
每次火山爆发时,吸引了难以数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位于维苏威火山山麓的庞贝古城,不仅可以分辨出当年街心花园的喷水池,剧院,庙宇等,城墙上还贴有官府的布告,街道上留有清晰的车辙,甚至连保存在商店瓶罐中的面包,栗子,橄榄,葡萄等食品,仍未失去原来的样子。
三、结论3.1 纵观世界文献,对我国火山旅游产品开发利用的思考:我国虽然没有活火山,不能效法日本和新西兰开发出观具有活火山的产品。
但我有丰富多采的火山地貌,及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温泉和矿泉。
借鉴日本活火山的因地制宜,可以开发一些适合有关温泉和矿泉的产品,比如,海南的火山开发出了“火岩泉”。
3.2 逐步加大开发力度,提高开发层次我国的火山分布区都有丰富的火山旅游资源,从目前情况看,开发利用程度各异。
但总的来看,开发利用力度不够。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交通、经济条件、距客源地远近不同,开发难易程度也不同,在开发顺序上可有先后,开发层次上可有高低不同。
例如号称“火山博物馆”的五大连池火山,几乎集火山地貌之大成。
熔岩流地貌类型之繁多,形态之奇丽,举世罕见。
“药泉山的矿泉”久负盛名,目前在药泉山下已建有数座疗养院。
那里可以建大型的高品位的供科学考察、休养疗养、观光游览的火山旅游胜地,同时开发一些对人体身体有益的温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