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导读课题:《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能够概括《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 学生能够思考和讨论《城南旧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4. 学生能够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拓展阅读。

5. 学生能够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 《城南旧事》一本,拟定导读教案的材料。

2. PPT或者黑板,教学展示器材。

3. 阅读笔记纸和笔。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集体观察导读教案上的图片,并提问:“你们对这幅图片有什么感觉?这幅图片和书的题目有什么关系?”2.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逐步过渡到《城南旧事》的话题。

二、背景介绍(10分钟)1. 通过PPT或者黑板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鲁迅的背景和生平经历。

2. 引导学生对鲁迅的影响和地位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主要内容概述(15分钟)1. 分段展示《城南旧事》的章节标题,并让学生预测每个章节的内容。

2.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讨论各章节的预测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3. 教师逐一点评他们的预测,并补充完整的章节概要,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兴趣。

四、主题探究(1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分配给每个小组一定篇幅的文本,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如社会现实、革命意识等)进行讨论。

2. 鼓励学生找出文本中支持和反驳该主题的具体例证,并展示给全班。

3. 教师引导全班进行综合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和解读的合理性。

五、核心问题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例如:“为什么鲁迅选择《城南旧事》作为书名?”,“你认为《城南旧事》中的哪个故事最让你印象深刻?”等等。

2.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观点和见解,并进行辩证的思考和探讨。

六、拓展阅读推荐(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个人需求,推荐一些与《城南旧事》相关的其他作品和阅读材料。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紧扣教材,围绕主题指导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能品析人物形象,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2.教学过程中,掌握分析人物、赏析片段的方法。

3.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童真的可贵,同情弱者,能够全面地评价人物。

教学重点:1.把握本书主要情节,概括本书内容。

2.掌握评价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赏析精彩片段,感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之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体验法教学准备:课件、视频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录音,激情导入1.播放《冬阳童年骆驼队》最末一段录音: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2.简单介绍作者。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朗读录音是哪篇文章里的,哪位同学知道?(指名回答:《冬阳 . 童年 .骆驼队》)师:这篇课文选自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生:《城南旧事》师: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阅读了《城南旧事》,随着英子走进了她的城南,走进了她的旧事,也一起分享着英子童年时的心情。

二、了解故事梗概1.请同学们回顾书中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这本小说由哪几个故事组成?②每个故事的主人翁是谁?③主要讲了哪些内容?2.思考完后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并合作完成表格。

(课件出示表格)3.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说得准确又简洁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要求:每个组汇报一个故事。

三、评故事中的人物。

过渡:当我们读着《城南旧事》,英子、秀贞、妞儿、宋妈、爸爸、兰姨娘……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都得归功于林海音传神的描写,接下来,老师将出示一些精彩的句子,同学们猜一猜,这些文字描写的是书中哪个人物。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概述:本次课程是一堂《城南旧事》整本书的阅读导读课,适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学生。

课程时间为2课时,每节课60分钟。

整堂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导入环节、阅读过程、思考环节和课堂小结。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入文章内容,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按照书目的顺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并进行个人分享和小组合作探究;在思考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探究和反思;在课堂小结环节中,教师通过总结全文主题,回顾全文思考和阅读体验等方面,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熟读整本《城南旧事》,掌握文章中的情节、人物和具体事件,并能简单描述主要情节。

技能目标:能够使用自己的字词简单描述故事的情节,能够通过小组分享、思考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城南旧事》,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全文主题;2. 培养学生探究、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力;2. 如何对全文主题进行理解和归纳,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

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策略: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班级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

2. 问题驱动策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信息技术策略:在阅读体验、思考和分享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数字板书、PPT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性和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Step1 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整本书的内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和任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 老师提问:你们曾经听过《城南旧事》这个故事吗?觉得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Step2 阅读过程(50分钟)1. 班级分小组,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阅读一个短篇故事。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案《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内容;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 走近人物,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体会童年的快乐与忧伤。

3.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阅读。

活动准备:设计“班级读书会阅读交流卡”,“文摘卡”,“教师感言”,引导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思考,努力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轻轻地走进童年的记忆二、了解作者1、那对于作者林海音你有多少了解呢?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2、师小结介绍三、城南印象1、谈话导入2、关于书名,作者为什么起名为《城南旧事》,引出出版后记。

3、了解“出版后记”和“序”。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什么是“出版后记”和“序”) 4、了解目录和了解每个故事大概内容(1)了解书本目录的作用(2)通过目录,知道书中主要讲了哪几个故事。

(3)请生概括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梗概。

5、了解主要人物(1)师:老师从书中截取了几个片段,猜猜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2)学生之间互出语段猜人物和相应的作品。

填一填:你能补充相应的作品名称和主要人物吗?(3)说一说:师:书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里,他(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四、体会情感。

1、读了《城南旧事》,你们觉得英子在城南度过了怎样的童年呢?(板书:英子的童年)你是从书中哪些语句了解到的?我们先和小组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然后再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如何做读书批注笔记)2、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适当的指导) 3、推荐优秀的同学进行交流。

4、老师小结(课件出示“温馨提示”:阅读应该注意――)五、拓展延伸。

1、写一写童年感言2、再读《城南旧事》,关注人物描写。

3、观看电影《城南旧事》教后记:《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05
拓展延伸
章节副标题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影视作品
阅读材料:《城南旧事》原著 及其它林海音作品
阅读材料:其他同类型经典儿 童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城南旧事》电影 及电视剧推荐
开展写作练习,巩固阅读成果
添加 标题
写作主题:以“我的童年生活”为主题,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并尝试用 朴实的语言描述出来。
重点:理解城南旧事整本书 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启示:从城南旧事中汲取智 慧和力量,学会面对生活中
的困难和挑战
布置课后作业和阅读任务
课后作业:学生可以 写一篇关于城南旧事 的读后感,加深对作 品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任务:推荐学生 阅读其他林海音的作 品,如《冬青树》、 《金鲤鱼的百裥裙》 等,拓宽阅读视野。
城南旧事整本书 阅读交流课教学
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课程导入
03
阅读理解
04
交流分享
05
拓展延伸
06
课程总结
01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2
课程导入
章节副标题
介绍《城南旧事》的背景和作者
《城南旧事》: 林海音的自传
体小说
背景:20世纪 20年代的北京
品读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
语言特色:简洁明快,质朴自然
艺术手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形象生动 地表现人物和情节 表达方式: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情 节和人物内心世界
表现手法:通过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 主题思想Fra bibliotek4交流分享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XXX、XXX、大学生、城根下的人XXX与大学生相爱,大学生离开后,XXX生下女儿XXX,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XXX同情小桂子的遭遇。

XXX治水XXXXXX治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

XXX从中领悟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

小四喜小四喜XXX是一个贫困的孩子,但是他很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点中学。

XXX对他的努力和坚持表示敬佩。

荷花荷花XXX和小伙伴们在荷塘里捉鱼,发现了一朵奇特的荷花。

通过荷花的故事,XXX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师提问:你们在阅读中,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请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他/她。

(课件出示人物形象分析表格)2、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汇报。

3、全班评议。

四)赏析片段。

1、师提问:你们在阅读过程中,最喜欢哪个片段?为什么?请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它。

(课件出示片段赏析表格)2、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汇报。

3、全班评议。

五)展示作品,分享感受。

1、学生自主完成作品(可以是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人物形象分析、片段赏析等),并准备好分享。

2、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可以提问、点评。

3、师总结本节课,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名著,提高语文素养。

她转过来看着我,我仰着头看着那张画,她说:“要看炕上看去,看我们小桂子多胖,那阵儿才八个月,骑着大金鱼,满屋里转,玩得饭都不吃,就这么淘……”这段话描绘了XXX和她的女儿XXX在家中玩耍的场景,展现了母爱和家庭的温馨。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爸爸催促我起床去上学,但我却不肯。

他生气了,用鸡毛掸子和XXX打我,我哭号着最终冒着大雨去上学。

这段情节描绘了父亲的严厉和孩子的顽劣,同时也展现了家庭中的矛盾和挣扎。

我手里拿着一个空瓶子和一根竹筷子,轻轻走进惠安馆,看到XXX说的吊死鬼,我将它们装进瓶子里喂鸡吃。

这段情节展现了XXX的好奇心和勇气,同时也描绘了她在家庭中的孤独和无助。

2、评一评:在XXX眼中,妞儿是一个勇敢、坚强、有爱心的女孩;XXX是一个疯狂、古怪、但充满母爱的母亲;中年男子是一个神秘、可怕、但也有温暖一面的人;爸爸是一个严厉、冷漠、但也有爱的父亲;XXX是一个体贴、善良、但也有无奈的女人;XXX是一个憨厚、善良、但也有苦恼的老人。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台湾被日本侵占期间,林家不甘在日寇的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

《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以林海音5——13岁在北京城南的生活为背景创作。

它透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同时也再现了那个时代北京城独特的百姓生活与风俗旧貌,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及北京城南深深的思念。

【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内容:通过封面、序言等了解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教给学生初次了解书目内容的基本方法。

2、激趣导向:通过故事中主要人物的选择角度,及英子与他们欢乐的童年往事的片段朗读,引导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关注英子纯洁、善良的童心,及本书独特的描写角度。

3、紧扣“送别”主线,猜想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品味本书的“成长”主题。

【教学过程】一、了解主要内容:1、读封面(封面、封底、勒口):了解本书主要内容及作者、创作背景。

同学们:拿到一本书,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封面,购买一本书,最先吸引我们的也是封面,封面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快速的阅读封面上的文字和图片,说说你的了解。

(自传体小说,以小孩的视角看大人的悲欢离合,反应背景二三十年代老北京的风貌,带领我们重温了那个年代社会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

)2、读封面图画:让我们阅读本书封面图画的片段描写,初步感受一下英子有着怎样的童年生活?(天真快乐的童年生活及良好的家庭条件)出示:我在医院住了十几天,刚可以起床伏在楼窗口向下面看望,爸爸就雇来一辆马车,把我接回家。

马车是敞篷的,一边是爸,一边是妈,我坐在中间,好神气。

前面坐了两个赶马车的人,爸爸催他们快一点,皮鞭子抽在马身上,马蹄子得得得得,得得得得,一路跑下去。

马车所经过的路,我全不认识。

这条大街长又长,好像前面没尽没了。

我觉得很新鲜,转身脸向着车后,跪在座位上,向街上呆呆地看。

两边的树一棵棵地落在车后面,是车在走呢?是树在走呢?我仰起头来,望见了青蓝的天空,上面浮着一块白云彩,不,一条船……3、读序言:这本书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又表达了什么感情呢?语言也会告诉我们很多(本书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北京城南生活的往事,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北京城南深深的思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推向深入。

2. 了解《城南旧事》的主要故事和人物,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及事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 引导学生感受离别情怀,珍惜美好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1. 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推向深入。

教学难点:1. 了解《城南旧事》的主要故事和人物,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及事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2.引导学生感受离别情怀,珍惜美好的童年生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最近我们在读一本饱含深情的书——《城南旧事》(出示:书的封面),作者是林海音(出示林海音照片),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英子再一次走进她的城南,走进她的旧事吧!二、梳理结构小结:通过表格,我们回顾了故事内容,从而理清了整本书的框架结构。

5.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表格,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呢?预设:这几个故事是相对独立完整的。

预设:这三个故事中,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每一段故事里的主角最后都离英子而去。

我觉得每个故事读起来都让人感觉很难过。

小结:你不仅发现了每个故事的共同点,你还感受到了它的情感,你读的可真用心。

6.提问:现在我们来猜一猜,作者会怎样来写后面的故事。

预设:我觉得后面两个故事也是独立的故事,而且跟前三个故事一样,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每一段故事里的主角最后也都离英子而去。

过渡: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同学们可以接着往后读。

【设计意图】教导学生学会梳理小说结构,将文本“读薄”,发现书中故事的共同特点,掌握读书技巧。

三、感受离别1.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童年经历中难忘的故事;贯穿这些故事的中心人物就是英子。

英子的童年带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预设:故事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开了英子,我感受到一种哀愁、思念和不舍。

2.的确,那份离别的哀愁、浓浓的相思弥漫在英子的这个童年,林海音在书的前言中也这样写道——出示:“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刘银鹏
课型:整本书阅读
课题:《城南旧事》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会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1.掌握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方法。

2.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设计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以点带面,授之以渔,学习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好《城南旧事》。

2.《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课课件。

3.《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朗读,猜人物,导入新课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
(设计意图:在入情入境的背景音乐中,介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激发阅读兴趣。

有助于推动学生急切地想了解作者。


二、知作者
1.林海音: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2.(课件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介绍:《城
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3.了解主人公——英子
(设计意图:把作者和故事联系在一起。

有助于激发兴趣,感受人物形象。


三、读整本书的方法
过渡:平时我们学的课文,一般较短小,如何来阅读篇幅较长,情节复杂的整本书呢?
1.读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2.看目录:
《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五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设计意图:简介序言及其作用;目录的作用,从而引导孩子学会掌握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四、赏片段——圈、勾、批
赏析《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1.片段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日常课文学习,谁来说说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的呢?
2.指名回答。

圈点勾画:勾画出自己感触较深的词句、片段。

写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感受。

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横向比较,写读整本书的感受。

3.用刚才交流的方法,自读《爸爸的花落了》片段。

4.集体交流。

引导品味文字的优美,感悟父亲对英子深切的爱及英子对父亲的怀念。

(设计意图:在片段阅读中,巩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品味文字的优美,感悟父亲对英子深切的爱及英子对父亲的怀念,将学生再度带回到故事的意境中。


四、凝望命运深思
自选议题,组内展开讨论,了解人物内心,关注人物命运,了解社会环境。

五、情感林间驻足
你认为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为什么?
六、知识大比拼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巩固全书主要内容。


七、布置作业
请观赏电影《城南旧事》,边看边想与书中的场景有何异同。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内外有效衔接。


九、推荐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板书设计:
《城南旧事》
林海音
知作者《惠安馆》
读序言《我们看海去》
别离!
看目录《兰姨娘》
圈、勾、批《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