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三级地震海地
汶川海地智利3次地震日期巧合

汶川海地智利3次地震日期巧合“纵横九宫格”2010-03-03 13:09 来源:扬子晚报作者:朱姝共0条评论关键字:汶川,海地,九宫格从2008年到2010年,中国汶川、海地和智利发生三次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8.0汶川,2010年1月12日7.3海地,2010年2月27日8.8智利,将月和日竖着看为512 112 227,将月和日横着看也是512 112 227。
”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也表示,一年内全球范围内出现7级以上地震的数字是18次。
地震专家认为“太牵强”本报讯从2008年到2010年,中国汶川、海地和智利发生三次大地震。
一时间,很有网友将这几次地震联想在一起,并且搬出“2012”预言:2012年12月22日的太阳永远不会到来。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省地震局相关专家。
专家指出,这三起地震日期的关联性只是巧合。
“2008年5月12日8.0汶川,2010年1月12日7.3海地,2010年2月27日8.8智利,将月和日竖着看为512 112 227,将月和日横着看也是512 112 227。
看最后的数据512 12 112 12 227 22,(=2012年12月22日)。
”最近几天,一篇名为《512汶川、112海地、227智利,巧合?》的帖子在各大论坛被转载。
发帖人大呼神奇,这组数字也不免被好事网友们戏称为“地球密码”“末日代码”。
虽然这一系列的数据很多网友都没怎么看懂,但大多数人都在怀疑:难道预言是真的?当记者把相关情况告诉省地震局发言人龚寿荣主任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些想法是网友们的个人看法,作为地震局,我们不会说他有没有科学性,但作为专业地震预报机构,我们并不相信这些观点。
”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也表示,一年内全球范围内出现7级以上地震的数字是18次。
单把这三次地震列出来,主要是因为灾情特别大,但它们并不具备代表性,也没有日期上的关联性,更不可能是某种预言的“提示”。
(朱姝)智利海地汶川巧合不算啥,更诡异的事情在黑龙江肇源县发生了。
最新热点素材多维解读

最新热点素材多维解读作者:王学华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1年第7期浙江王学华联合国纪念海地地震一周年2011年1月12日,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特别活动,纪念海地地震发生一周年,并沉痛悼念不幸罹难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和海地民众。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当天下午4点53分,即一年前海地发生地震的时间,出席为死难者敬献花圈的仪式。
仪式开始时,在场的所有人为死难者举行默哀仪式,默哀时间为47秒,象征海地大地震所持续的时间。
一年前海地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致使20多万民众死亡,超过30万人受伤,230万人流离失所,这一数字相当于该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位于太子港的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遭受重创,102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地震中丧生,其中包括4名来自中国的维和人员。
潘基文在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向海地人民以及在地震中殉职的102位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家人表示慰问。
他称,海地的恢复重建工作已经开始,并重申联合国将一如既往为海地灾后重建提供援助。
(1月13日《重庆晚报》)【多维解读】角度一:阐述与“坚强”“希望”相关的话题。
地震过去的一年中,海地重建工作的进展极其艰难和缓慢。
新的家园尚未在废墟中建起,飓风又接连打击这个劫后余生的国家,这对灾后重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这一年中,尽管各国都不断开展人道主义援助,但仍有超过80万海地人在临时帐篷内艰难度日。
2011年1月12日,海地地震一周年纪念日。
海地人选择坚强地面对依旧困难的生活,在地震中受伤截肢的足球运动员还举行了纪念比赛。
2011年1月16日,海地迎来了第二轮大选。
希望,永远都在。
角度二:阐述与“爱心”“捐助”相关的话题。
大地震使海地在经济上至少倒退了十年,灾后重建是海地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急需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
截至目前,就这次地震,国际社会承诺向海地捐助的数额已经达到120亿美元。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额,但实际情况是,国际社会所承诺的这100多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可能只到位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几亿美元。
海地Ms7.3级地震概况和烈度计算

海地Ms7.3级地震概况和烈度计算中国地震信息网络部专家:张晁军/李卫东/吴敏/赵国锋/胡彬/赵桂儒/等海地地震基本信息2010年1月13日,海地共和国发生了Ms7.3级地震,是海地建国200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据海地内政部长说,地震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0万,150万人无家可归,估计受影响人口超过300万。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海地发生了如此强烈的地震,地震震中的迫坏到底有多大,本文将对海地地质的基本情况,震中的破坏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海地国家概况海地共和国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即海地岛)西部,东界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1080余公里。
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年平均气温25℃左右,跨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两大气候。
海地全称为海地共和国。
1804年1月1日宣告独立,取国名海地,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
“Haiti”印第安语意为“多山的地方”。
面积2.78万平方公里。
人口850万,黑人占95%。
因此有“黑人共和国”之称。
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居民使用克里奥尔语。
货币为古德。
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
海地经济以农业为主,是拉丁美洲最穷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地质构造背景从板块分布和地质构造环境来看(图1),海地地区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条件,北部是向西南运动为主的北美板块,西南是向东北方向运动的太平洋板块,东南是以北北西运动为主的南美板块。
整个岛内,大小断层错综复杂,走滑断层、逆冲断层、正断层极为发育,从大的构造环境来说海地地震是这些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此次地震发生在Etang de Miragoane断层与Jacmel-Fauche depression断层的交汇处,(还有一些没被探明的隐伏断层)图1中红五角星处。
(图1)图1. Caribbean海地区地质构造略图和地壳运动的主要方向(据Maurrasse Florentin J-M.R, 1982 修改)地震参数及地震震源机制地震参数本次地震的基本参数为:地震发生时间北京时间UTC+8 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当地时间,UTC-5 1月12日16时53分,地点在海地地区(北纬18.5度,西经72.5度)地震强度(震级):中国国家台网M7.3级,美国国家台网Mw 7.0级,震源深度约10公里。
海地大地震中的海军救援

海地大地震中的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4时56分,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了里氏7.3级强烈地震。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紧急动员,齐心协力救援海地。
目前已有美、加、法派出了海军舰艇参与援救海地的“联合反应行动”。
快速反应美国海军在这次救灾行动中首当其冲,13日黎明,海岸警卫队的1驾直升机将4名伤势严重的美国使馆人员送往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医院接受治疗。
13日清晨,美国又派出驻扎在萨尔瓦多的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飞往海地,拍摄照片、搜集地震相关信息。
设在美国迈阿密的美军南方司令部根据这些信息帮助美国海军开展救援行动。
之后,P-3巡逻机继续对地震灾区进行空中勘察。
这次救灾行动由美国南方司令部统一指挥,海军则由海军南方司令部直接指挥。
动用了包括航母、巡洋舰、两栖舰等在内的作战舰只、海岸警卫队舰艇、军事海运司令部下属的舰船和预备役船以及美国海事局下属的高速渡轮等参加救灾。
此外,大量海军飞机也投入了救援行动之中,主要负责侦查、勘察、运输等任务。
美国本土的一些海军基地和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参与到了救灾行动之中。
海岸警卫队充当急先锋1月13日拂晓,从古巴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出发的海岸警卫队“前锋”号(WMEC 911)巡逻舰抵达海地,这是抵达海地救援现场的首艘美国军舰。
“前锋”号负责对救灾现场的直升机进行空中管控,舰上的MH-65“海豚”直升机迅速起飞奔赴太子港机场协助先期抵达的联合国人员救灾。
当晚又有3艘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舰陆续抵达,分别是“莫霍克”号(WMEC 913)、“勇敢”号(WMEC 621)和“塔霍马”号(WMEC 908)。
之后,海岸警卫队“橡树”号(WLB 211)航标船于18日抵达现场。
1月18日,海岸警卫队“金枪鱼”号(87309)巡逻艇驶离弗吉尼亚小溪海军基地开赴海地。
这些舰艇可通过所携带的充气艇往返于岸舰之间运输救灾物资和撤离人员。
同时,海岸警卫队派出了HC-130“大力神”运输机、HU-25“猎鹰”海上监视飞机、HC-144“海上哨兵”海上巡逻机以及HH-60“海鹰”、HH-65“海豚”直升机参与撤侨和救灾。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复习含分类试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纲点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构建知识体系】自然灾害与防治命题分析思路命题一般从灾害的分布(时间和空间分布)、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几个方面考察。
分析思路:(1)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点的分析思路分析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时要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如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造成夏季多暴雨、洪涝,冬季多寒潮等;分析地震、火山等内力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时,要结合世界板块分布特点;分析滑坡、泥石流等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时,要结合地质地形分布特点和气候的季节变化。
时间分布答题模板: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多发,…季节较少(主要集中在…月份)空间分布答题: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沿主要地理事物(河流、山脉、断裂带等)呈条带状分布,呈XX-XX走向。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多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地质、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滥伐植被、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围湖造田、占用河道、开矿、修路、大型工程建设等)两方面综合分析。
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泥石流需要结合外力作用综合分析。
(3)自然灾害影响或危害的分析思路灾害的影响或危害(包括有利和不利)一般可分为生产、生活两个方面,包括生命安全、危害人体健康、财产损失、农业(农作物、牲畜、养殖等及基础设施)、工业、交通运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引发的次生灾害等方面的影响或危害等。
三次大地震数字惊人巧合

三次大地震数字惊人巧合
三次大地震数字惊人巧合
2010年2月27日下午智利发生8.8级地震后,一条声称汶川、海地、智利三次地震日期诡异的帖子迅速在网上流传。
发帖人排列出三次地震的日期,称这三个日期无论横向排列或纵向排列都是512、112、227,“横竖都是死”。
这组神秘数字“震”住了很多人,更有人惊呼其为“末日代码”。
据现代快报报导,智利大地震后,好事网友列举了三次(汶川、海地、智利)大地震的日期,却出现了横竖一致的诡异现象。
网友列出的数字:
5 1 2(汶川8.0级大地震日期)
1 1 2(海地7.3级大地震日期)
2 2 7(智利8.8级大地震日期)
把以上三组数字列为三行,横着看,竖着看,数字一样。
排成矩阵则是:
5 1 2
1 1 2
2 2 7
有人惊呼,这是真的巧合吗?也有网友无奈地戏称,看来是老天的安排,横竖都是死,“看来,离玛雅预言不远了。
”
数学爱好者还引用了洛书中的九宫格来分析,即把左右2排
的数字相加和相等,2位、3位、4位,一直加下去都相等:这组数字左右两排为512与227,排列起来“5 1 2 2 2 7”,一位相加后为63449,2位相加即73344449,3位相加为634334449,以此类推,4位、5位:“怎么算,每次都会有个449,就像洛书中的9宫格一样,不管几位算下去,都会成立,不知道是暗示还是巧合……出现最多的2个数字就是344和449,有可能是日期或是经纬度。
”。
地理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案例分析

地理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案例分析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案例分析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力量造成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严重威胁和破坏。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包括地震、海啸、飓风、洪水、干旱等。
这些灾害造成了无数的悲剧和损失,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几个地理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
一、地震:海地2010年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震,震源深度仅为13公里,震级为7.0级。
这次地震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和无数伤痛,海地的基础设施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造成这次地震的原因是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与北美板块相互碰撞的地震带上,地壳运动频繁。
此外,海地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其首都太子港位于地震带上,并且其建筑结构普遍较为简陋,地震防灾意识较为薄弱,这导致了地震发生后的严重后果。
这次地震给我们教训是,在高风险地区,人们应该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并加强公众的地震防灾教育。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加强合作,为灾区提供救援和重建支持。
二、海啸: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震级达到了9.1级。
这次地震引发了海啸,波及了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超过23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这次海啸的原因是地震引发了海底地壳的断裂,造成了大规模的海啸。
而印度洋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在海啸预警系统建设方面相对薄弱,人们对海啸发生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人没有及时逃离。
这次灾难给我们教训是,加强地震监测和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为海啸灾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重建支持。
三、飓风:2019年巴哈马飓风多里安2019年9月1日至3日,飓风多里安袭击了巴哈马,这是巴哈马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飓风造成了至少70人死亡,上万人失去家园,经济损失巨大。
这次飓风的原因是气象条件和海水温度适宜,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低气压系统。
2010年国际大事盘点

1月January海地地震1月12日,一场里氏7.3级地震突袭海地,首都太子港几成废墟,总统府、议会大厦、财政部、大教堂和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总部等建筑均被震塌。
此次地震震级太高,震源距地表不过10公里,造成重大伤亡。
时近一年,海地仍未从震后恢复过来。
一道无情的裂缝,一只求助的手。
2月February人肉炸弹2月20日,巴基斯坦警方证实,当天在巴西北地区发生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近90人伤亡。
时至今日,恐怖袭击事件依然是困扰全球的最大威胁,在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自杀式爆炸更是家常便饭。
3月March莫斯科地铁连环爆3月29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地铁连续发生两起炸弹袭击事件,两名女性自杀炸弹袭击者引爆炸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选择在人流多的公众场合下手,也是恐怖分子惯用的手段。
4月April波兰国难4月10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乘坐的飞机在俄罗斯西部斯摩棱斯克州坠毁,卡钦斯基夫妇及该国多名高官在空难中丧生。
卡钦斯基一行是前往斯摩棱斯克出席“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的。
漏油大镬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导致底部油井漏油,造成大面积海域受到原油污染。
此事件造成约440万桶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
直至9月19日,墨西哥湾漏油井才被永久封堵。
5月May布朗离开5月7日,英国大选计票工作结束,最终结果显示,保守党获306席,工党获258席,自民党获57席。
由于无一政党赢得议会下院的过半数议席,英国自1974年以来首次出现“无多数议会”,即“悬浮议会”。
以卡梅伦为首的保守党憋了13年终于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布朗则黯然离开唐宁街10号。
6月June罢工浪潮6月28日,由于不满工资被削减,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大约7500名地铁工作人员开始举行为期三天的罢工,200多万名旅客受到牵连,出行困难。
临近岁尾,12月3日,西班牙指挥空中交通的航空调度员也举行全国性大罢工,导致全国各大机场陷入瘫痪,约2000架航班、25万名乘客出行受到影响,西班牙全国民航陷入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