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芪多苷对迟发型变态反应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一种中药往往含有许多的化学成分,但并不是所有的成分都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根据医药工作者长期实践经验和现在的科学认识水平,通常将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分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两类。
所谓有效成分一般是指具有生物活性,能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溶解度、旋光度等)的单体化合物,也称有效单体,如麻黄碱、小檗碱、延胡索乙素、黄芩苷、槲皮素等。
如尚未提纯成单体而只是某一种结构类型的混合物者,一般称为有效部位,如麻黄生物碱、人参皂苷、芸香油等。
对中药化学成分所作的这种划分是相对性的。
例如鞣质,在多数中药中对于治疗疾病不起主导作用,被视为无效成分,而在地榆、五倍子等中药中因其具有收敛、止血和抗菌作用,故为有效成分。
确定中药某些化学成分是否为有效成分,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例如早年认为黄酮类为无用的色素,现在知道是一类具有多方面生物活性的成分。
对糖类、氨基酸、鞣质以前不甚了解其药用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水平的提高,对其活性的认识愈加丰富。
凡临床用之有效而尚未发现其有效成分的中药,应以疗效为基础,进一步寻找其有效成分,不可盲目的否定其药用价值。
对中药化学成分的认识不能被目前的研究水平所局限,随着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的不断进展,将会发现更多的有效成分。
无论有效成分还是无效成分,都应进行研究。
某些无效成分亦可有药用意义。
如一些有机酸生物活性尚不明了,但因其能与本来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生物碱结合,生成可溶于水的生物碱盐,就可使生物碱在液体制剂如汤剂、口服液中充分溶解从而使药效得以发挥。
另外,为了提取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
也需对药物的各种化学成分有全面的了解。
某一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即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甘草含有的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含有的黄酮苷可产生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罂粟壳含有的吗啡、可待因、罂粟碱可分别产生镇痛、镇咳、扩张血管作用。
这正说明了中药功效和应用的多样性,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味中药也就是一个小复方。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毒性研究进展【关键词】白芍总苷药理作用毒性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为白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单萜苷类化合物。
白芍总苷的药理及临床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具有止痛、抗炎、保肝,以及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有确切疗效。
现对其药理作用和毒性综述如下。
1 药理作用研究1.1 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镇痛作用,高崇凯等[1]用TGP粉针剂100~300mg/(kg・d)静脉滴注可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揭示该药具有镇痛作用。
王永祥等[2]利用大鼠热板反应和扭体反应检测TGP对痛觉的影响,发现TGP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扭体和嘶叫,且该作用不能被纳洛酮阻断,提示其镇痛作用可能与吗啡受体无关。
而TGP对白细胞介素-2的抑制作用,可能参与其镇痛机制。
Kobayashi M等[3]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白芍有抗胆碱能作用,因而具有止痛功效。
国内动物实验研究证实TGP具有抗惊厥作用。
张艳等[4]采用最大电休克发作法、士的宁惊厥法和戊血氮最小阈发作法,观察TGP对动物惊厥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TGP呈剂量依赖性对抗小鼠的最大电休克发作,TGP[60~100mg/(kg・d),ig]能对抗士的宁引起的小鼠和大鼠的惊厥。
TGP[40~80 mg/(kg・d),ig]对小鼠的戊血氮最小阈发作无影响。
TGP[40~80 mg/(kg・d),ig]对小鼠最大电休克发作的作用高峰时间在0.5~1.5h之间。
1.2 抗炎作用TGP粉针剂50~150mg/(kg・d)静脉滴注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并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100~300mg/(kg・d)静脉滴注可显著抑制小鼠耳二甲苯所致的炎症,揭示该药对急性、慢性和免疫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5]。
芍药内酯苷研究进展

芍药内酯苷研究进展摘要】芍药内酯苷为常用中药白芍的有效成分之一,是一种单萜苷类化合物。
近年来,对芍药内酯苷的研究逐渐增多,发现其相比于白芍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芍药苷,在补血、抗抑郁等方面更有效果。
为了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作者所在单位对白芍总苷胶囊的多年研究积累,对其开发现状予以综述。
【关键词】芍药内酯苷;补血;抗抑郁;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006-03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eonia lactiflora lactone glycosidesYang Hailing, Yu Wei, Zhou Haibing. Ningbo Lihua Pharmaceutical co., LTD.,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315174, China【Abstract】Peony lactone glycosides as the commonly used one of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adix paeoniae alba, it is a kind of monoterpene glycoside compounds.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paeonia lactiflora lactone glycosides, found its effective composition the highest levels of paeoniflorin in radix paeoniae alba, in blood, the more effective antidepressant, etc.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its medicinal valu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 place unit of radix paeoniae alba total glycosides capsules research accumulated for many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were reviewed.【Key words】Peony lactone glycosides; Blood; Antidepressant; The research progress芍药内酯苷是中药白芍中含量位居第二的活性成分,也是白芍与赤芍区分的特征性指标成分[1]。
研究发现:孤独的小白鼠更易患乳腺癌

白芍 为我 国传统 中药材 , 生芍 药 药 用价 值很 高 , 随 野 但 着产 品的需求 和野生 资源 的殆 尽 , 现在 人工 芍药 已经 成 为市 场 供 应 的 主 体 白芍 中含 有 多 种 有 效 成 分 . 白芍 总 苷 为 白 芍 中的有效 部位 . 主要含 有芍 药苷 内脂 , 芍药 苷 , 基芍 药苷 等 羟 单 萜 苷 类 化 合 物 , 中 以芍 药 苷 含 量 最 高 。芍 药 苷 较 易 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朱 蕾 , 伟 . 5 魏 白芍 总苷 对 大 鼠胶 原 性 关 节 炎 及 其 免 疫 功 能 的影 响[ . J 中 1
国 药 学 杂 志,0 7 22 ) 5 7 1 4 . 2 0 , (0 : 4 — 5 9 4 l ( 收稿 1 :0 9 0 — 4 3期 2 0 — 9 0 )
进 行 了这 项研究 , 受实验 的小 白鼠从 一 出生就 被从 族群 中分离 出来 。两人 经过 研究 发现 , 接 两组 小 白
鼠都患 上乳腺肿 瘤 , 但被 隔离 的小 白 鼠比族 群 中的小 白鼠患上乳腺 肿瘤 的风 险高 3倍 。 且它们 的肿 而
瘤更 多 、 更大 . 致命 的可能性 也更 大。
赫米斯 说 , 导致 这种结果 的首 要原 因是精神压 力无 法疏解 。 前 的很 多研究 已表明 。 独感对人 而此 孤 体健康 有害 。 研 究显示 , 神压 力可 引发人 体致癌 基 因的生 长 。赫 米斯 和麦克 林托 克 的研究 证实 了这 一点 . 精 那
些感 到恐惧 和焦虑 的小 白鼠更 易患 肿瘤 , 易死亡 。 更
这种环 境 中的黑人女性 比其他 女性罹 患乳 腺癌 的时间更早 。
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枯否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芍药苷的作用

14 60培养基分别培养 , 3 ℃ 5 C 置 7 % O 培养箱 内培 养使其贴壁 ,C 1 后 、 S 8h K 2h H C4 后换液。每 2 天
换 培养 液 1次 。
殖作 用 的 同时观察 芍药 苷对 其 的影 响 。
1 材料 与方 法
12 3 H C与 K .. S C的共培养 依据 K C占肝 细胞 1% _ 、 S 5 】 H C为 5 ~ % 比例 , 0 15 胰 酶 % 8 以 .2 %
消 化 H C, S 用含 5 N S的 D E 培养 液混悬 , % B M M 进行 细胞 计 数后 浓 度 调 整 到 2X1 接种 到 培养 7d的 0 , K C细胞 共 培养 , 2天 更 换 一 半 含 有 1% 胎 牛 血 每 0 清 的 R MI14 P 一60培养 液 , 养 7d进 行 细胞 形 态 学 培
观察 。
11 动 物 与 试 剂 s 大 鼠 , 重 30~30g 雄 . D 体 0 5 , 性, 由安 徽 医 科 大 学 实 验 动 物 中 心 提 供 , 洁 级 。 清
Pe由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药理研究所提供 , a 纯度 > 9% ; 0 卡介 苗 B G为卫 生 部 上海 制 品所 产 品 ; 霉 C 链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0 0—19 (0 8 0 07 0 4 2 2 0 )6— 6 9— 4
白芍总苷(o l l oi s f aoy T P 是传 ta g cs e o pen , G ) t u d 统 白芍干燥根 中提取的有效部 位。芍药苷 ( aoi pen — f r ,a ) T P的 主要 有 效 成 分 , 所 以往 研 究 li Pe是 G on 本
白芍药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白芍药的保健与食疗

白芍药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白芍药的保健与食疗【科属与别名】白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
处方名:生白芍、炒白芍,处方写白芍,药房付生白芍。
【性味、功效与主治】味苦、酸,性凉。
功效: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
主治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
【传统方剂】(1)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白芍药、甘草,治疗伤寒脚挛急。
又《本草纲目》:白芍、炙甘草,治疗腹中虚痛。
又《本草纲目》:白芍药、甘草,治疗消渴引饮。
(2) 芍药汤(《素问病机保命集》) 白芍药、当归、黄连、木香、槟榔、大黄、黄芩、官桂、甘草,治疗下痢脓血,里急后重。
(3) 芍药汤白芍药、桂、甘草,治疗产后血气攻心腹痛。
(4) 其他在著名方剂调和营卫,解表退热的桂枝汤,养血调经的四物汤、疏肝和胃的四逆散、逍遥散,调和肝脾的痛泻要方,清肝泻火的大柴胡汤中,在治疗历节痹痛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白芍均是重要的配伍药。
【主要成分】白芍药主要含芍药苷、挥发油、氨基酸等成分。
1. 芍药苷含量达3.3%~5.7%,芍药花苷,丹皮酚;少量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吉酮、(Z)-(1S,5R)-β-蒎烯-1-O-代β-巢菜糖苷等。
2. 挥发油白芍药含挥发油。
油中为苯甲酸、牡丹酚等成分。
3. 氨基酸白芍药含氨基酸达12.3%,其中以精氨酸最多,有6.81%;其次为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以及14种氨基酸。
4. 其他白芍药还含倍单宁等鞣质,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1. 调节免疫作用(1) 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作用白芍药水煎剂和白芍总苷(TGP)灌服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芍药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均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作用。
(2) 调节T淋巴细胞作用白芍总苷(TGP)对T细胞功能呈双相调节作用。
可促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调节细胞的诱导。
白芍总苷腹腔注射对特异性Ts细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拮抗环磷酰胺(CTX)的免疫抑制作用。
芍药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况

芍药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况姜建伟;王春雷;周佳佳;章红燕【摘要】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芍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及相关临床应用情况.芍药的抗肿瘤机制有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引发肿瘤细胞周期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在临床应用上,芍药可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提升肿瘤患者正气,对肿瘤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等进行治疗,还可与化疗药物联用,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芍药在抗肿瘤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后期可以进行芍药或者其有效成分的临床试验,使其成为新的抗肿瘤制剂.%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anti-tumor mechanism and relate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aeonia lactiflora in the recent 10 years.The anti-tumor mechanism of Paeonia lactiflora is to improve the body's immune function and tumor cell cycle arrest,induce tumor cell apoptosis and inhibit tumor angiogenesis and so on.In clinical application,peony can improve the health of tumor patients,cure the complications or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tumor therapy.It also has the effect of synergistic attenuation when combined with the chemotherapy drug.Peony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anti-tumor,and may conduct clinical trials of peony or its effective ingredients,which may makes it a new antineoplastic agent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7(020)005【总页数】4页(P590-593)【关键词】抗肿瘤;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芍药【作者】姜建伟;王春雷;周佳佳;章红燕【作者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310022【正文语种】中文芍药的用药历史悠久,根据其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赤芍和白芍。
小卒中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

6 陈小兵 , 丁宏标 , 乔宇. 酵母多糖的益生作用 、 免疫机制与应 用技术. 中国畜牧兽医 , 2 0 0 5 , 3 2 : 6 — 8 . 7 P e t e r S p  ̄ i n s . 糖类 在微生 物中的作用. 中国畜牧兽 医, 2 0 0 6 , 3 3 : l _ 2 . 8 田维毅 , 杨娟 , 王平. 四物汤等复方多糖组分对小 鼠腹腔巨噬细胞 释 放细胞 因子的影响. 中华 中医药杂志 , 2 0 0 9 。 2 4: 5 1 5 - 5 1 7 . 9 刘 华钢 , 朱 丹. 金黄 I 号 对小 鼠免 疫 功能 的影 响. 中 国中药 杂 志 ,
李 晓晴 毕齐 王 力锋
选取神经内科患者, 分为小卒中组 【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和对照组 , 应 用简明精神 状态量表 ( MMS E) 和 蒙特利 尔认知评 估量表 北京版 ( Mo C A) 作为认 知评估 工具。
分析 2组患者一般 临床 资料 和认知 功能 ; 随访观 察并 比较 2组 患者认知 功 能的 变化 和认 知 障碍 发 生率。 结果 小卒 中组与对 照组 比较 , 患有 高血压 、 高血 脂和糖 尿病 的 比例显 著升 高, 差 异有统 计 学意 义( P<
脏器 指数 表示。脏器指数 的变化 , 能够反 映机体免疫 功能 的状
态 川 。本 研究结果显示 : 与正 常对照组 比较 , 酵母 多糖 组小 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 强 ; 左右 后足 重量 差增大 , 即迟发 型变 态 反应引起的炎性反 应强 度变 大 ; 血 清 中溶血 素含量 增加 ; 脾 脏指 数和胸腺指数都有所提高 ; 说明酵母 多糖通过对机 体非特 异性免疫 、 特异性免疫 及 免疫器 官等作 用 , 从 而增强 机体 免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药理学通报 Ch inese Pha rm acolog ica l B u lletin 2008 Ap r; 24 (4) : 444~8
芍芪多苷对迟发型变态反应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 笋 ,王 萌 ,赵晓娟 ,陈根林 ,魏 伟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抗炎免疫药理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研究室 ,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32)
IL 22、干扰素 γ( IFN 2γ)的产生 ,从而引起皮肤红肿 、 皮疹和水疱等炎症表现 [ 1, 2 ] 。DNCB 诱导的 DTH 模 型是一种免疫性炎症模型 ,其病理学变化在临床和 组织学上与人类变态反应性疾病相似 ,对研究 T细 胞及其细胞因子在炎症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 [ 3 ] 。
目前 ,中药和天然药物在治疗免疫性疾病及免 疫调节方面有了很大进展 ,许多中药和天然药物的 活性成分如苷类 、多糖等都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 白芍总苷 (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 TGP) 、黄芪总 皂苷 ( total astragalosides, ASTs)和香菇多糖 ( lentin2 an)等都被证实有确切的免疫调节作用 。 TGP是由 传统中药白芍根部提取的有效部位 ,具有明显的抗 炎免疫调节作用 [ 4 ] 。ASTs是黄芪发挥免疫调节作 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 ASTs可以提高细胞免疫 、体液 免疫并促进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作用多为双向调 节 [ 5, 6 ] 。芍芪多苷 ( Shaoqiduogan, SQD G) 是白芍和 黄芪按照一定比例经过现代科学制取工艺精制获得 的中药有效部位 。本文首次研究 SQDG对不同免疫 状态下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以探讨其免疫 调节作用的部分机制 。
关键词 :芍芪多苷 ; 迟发型变态反应 ; 胸腺淋巴细胞增殖 ; 白细胞介素 22
迟发型变态反应 ( delayed2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是一种由 T细胞介导的炎症免疫反应 。当皮 肤接触一些小分子半抗原物质如 2, 42二硝基氯苯 (2, 42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 ) 、2, 42二硝基氟苯 及唑酮后 ,半抗原可与皮肤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 , 激活对抗原敏感的 T细胞 ,当机体再次接触致敏原 后 ,朗格汉斯细胞 (Langerhans cells, LC)捕获并呈递 抗原给致敏 T细胞 , T细胞活化 ,引发细胞因子如
中国 图 书 分 类 号 : R2332; R 28411; R 329124; R 392111; R 392112; R 593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1978 (2008) 04 - 0444 - 05 摘要 : 目的 探讨在不同免疫状态下 ,芍芪多苷 ( Shaoqid2 uogan, SQDG)对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 )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的作用 。方 法 采 用 2, 42二 硝 基 氯 苯 (DNCB ) 诱 导 小 鼠 DTH模型及环磷酰胺 ( Cy)诱导小鼠免疫低下或亢进模型 。 SQDG予小鼠连续灌胃 7 d。M TT法检测 ConA 诱导的小鼠 胸腺 T淋巴细胞增殖 ,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 ConA 诱导 的小鼠胸腺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 2 ( IL 22)的 活性 。结果 在小鼠 DTH模型 , SQDG ( 120 mg·kg- 1 )可降 低耳肿胀 、胸腺指数 、ConA 诱导的胸腺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以及 ConA 诱导的胸腺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 IL 22的活性 。 DNCB 初次致敏当日腹腔注射 ( ip) Cy (150mg·kg- 1 )可以造 成 DTH低下模型 ,致敏前 3 d ip Cy ( 250 mg·kg- 1 )可造成 DTH 亢 进 模 型 上 调 DTH低下模型小鼠耳肿胀 、ConA 诱导的小鼠胸腺 T淋巴细 胞增殖及小鼠胸腺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 IL 22 的水平 ;且 能明显下调 DTH 亢进模型小鼠上述指标的水平 。结论 SQDG对小鼠细胞免疫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
DM SO 120μl,在酶标仪上于 490 nm 波长处读每孔 吸光度 ( absorbance, A ) ,结果以 A 均值表示 。 1. 7 ConA 诱导的胸腺 T 淋巴细胞产生 IL 22 测 定 [8]
1. 7. 1 胸 腺 T 淋 巴 细 胞 培 养 上 清 的 制 备 用 DM EM 培养液制备胸腺淋巴细胞悬液 ( 1 ×1010 · L - 1 ) ,于 24 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细胞悬液 500 μl (终浓度 1 ×109 ·L - 1 ) , 500 μl ConA ( 终浓度 5 mg ·L - 1 ) ,置 37 ℃, 5% CO2 培养箱内培养 48 h 后 ,离 心收集上清 , - 20℃保存待测 。 1. 7. 2 IL 22 活性检测 采用活化的小鼠胸腺细胞 M TT比色法 。 C57 BL /6J 小 鼠断 头处 死 , 无 菌取 胸 腺 。用 DM EM 培养液制备胸腺细胞悬液 ( 2 ×109 · L - 1 ) ,于 96 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细胞悬液 50 μl (终浓度 1 ×108 ·L - 1 ) , 20 mg·L - 1 ConA 50 μl (终 浓度 5 mg·L - 1 )和不同稀释度的待测样品 100 μl, 同时 设 相 应 浓 度 的 ConA 和 培 养 液 对 照 。放 入 37 ℃, 5% CO2 培养箱培养 48 h,终止培养前 4 h,每 孔加入 5 g·L - 1的 M TT液 10μl,振荡 30 s,再放入 37 ℃, 5% CO2 培养箱继续培养 。结束培养后 1 500 r·m in- 1离心 15 m in, 吸 弃上 清 , 每孔 加入 DM SO 120μl,在酶标仪上于 490 nm 波长处读每孔吸光 度 ,结果以 A 均值表示 。 1. 8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以 x ±s表示 , 数据分 析采用 SPSS 1010软件 ,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F检验 , 两两比较用 Dunnett′t检验 。 2 结果 2. 1 SQD G对小鼠 D TH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 , DTH小鼠各项指标均升高 。 SQDG ( 120 mg·kg- 1 ) 和 Pre (5 mg·kg- 1 )可降低 DTH 小鼠各项指标水 平 , SQDG (60 mg·kg- 1 )可降低胸腺指数 、ConA 诱 导的胸腺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并呈剂量依赖性降 低 ConA 诱导的胸腺 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 IL 22的 活性 。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 , ♂, 6~8 wk龄 , 18~ 22 g; C57BL /6J小鼠 , ♂, 6~8 wk龄 ,用于 IL 22活性 测定 ,购于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皖实动准字 第 01号 。 1. 2 药物和试剂 SQDG,由药材白芍和黄芪按照 4 ∶1,经乙醇回流提取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得到 , 主要含有白芍总苷和黄芪总皂苷 , 二者总纯度 > 50% ,由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提供 ; 醋酸 强的松片 ( p rednisone acetate tablets, Pre) ,西安制药 厂 ,批号 04112404; 左旋咪唑 (Levam isole, LM S) ,桂 林南 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批 号 060203。用 前 均 以 01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溶解 ,配成相应浓度悬浊 液 。环磷酰胺 ( Cyclophospham ide, Cy) ,江苏恒瑞医 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06090821,临用前以 0. 9%氯 化钠溶液配制成所需浓度 ; 2, 42二硝基氯苯 ,上海 试剂一 厂 ; M TT、刀豆蛋 白 A ( Concanavalin A , Co2 nA ) 、小牛血清 , 美国 Sigma 公 司产 品 ; DM EM 液 :
中国药理学通报 Ch inese Pha rm acolog ica l B u lletin 2008 Ap r; 24 (4)
·445·
DM EM 培养粉 1 袋 (美国 Sigma 公司 ) 加 NaHCO3 317 g, 1 ×105 IU · L - 1青霉素 G, 100 mg·L - 1链霉 素 , 100 g·L - 1小牛血清 ,双蒸水 1L 配成溶液 ,过滤 除菌 。二甲基亚砜 (DM SO ) ,上海硫酸厂 。 1. 3 仪器 YJ21450 型医学净化工作台 (苏州净化 设备公司 ) ; Napco 6100 CO2 培养箱 (美国杜邦公 司 ) ; LDR42814低温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 ; EL 301 型酶标仪 (美国 B io2Tek 仪器公司 ) ; JA1003 电子天平 (上海精科仪器厂 ) 。 1. 4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测定 [ 7, 8 ] 1. 4. 1 小鼠 DTH 模型 每只小鼠腹部去毛 ,范围 约 3 cm ×3 cm ,并将含 1% DNCB 的丙酮麻油溶液 (1 ∶1, V /V ) 50μl均匀涂抹致敏 ,次日强化 1次 ;正 常组小鼠去毛后涂抹等量无 DNCB 的丙酮麻油溶 液 。致敏 d 5,将 1% DNCB 丙酮麻油溶液 10 μl均 匀涂抹于各组小鼠右耳内外两面进行攻击 ,左耳涂 抹等量无 DNCB 的丙酮麻油溶液 。攻击后 24 h,颈 椎脱臼处死小鼠 ,剪下左右耳壳 ,于耳片外侧 2 /3部 分用打孔器取下直径 8 mm 的耳片 ,置电子天平称 重 ,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 ;同时取小鼠胸腺 及脾脏称重 ,分别以每 10 g小鼠的脾重 (mg)和胸 腺重 (mg)作为胸腺指数和脾指数 。 1. 4. 2 Cy诱导小鼠 DTH 低下模型 于致敏当日 ( d 0) ip Cy 150 mg·kg- 1 ,余步骤同小鼠 DTH 模型 制备 。 1. 4. 3 Cy诱导小鼠 DTH 亢进模型 于致敏前 3 d ip Cy 250 mg·kg- 1 ,余步骤同小鼠 DTH 模型制备 。 1. 5 动物分组及处理 DTH 小鼠随机分正常对照 组 、DTH模型组 、SQDG给药组 ( 30、60 和 120 mg· kg- 1 )和阳性对照组 Pre ( 5 mg·kg- 1 ) ; Cy诱导小鼠 D TH 低下和亢 进 模 型 组 在 上 述 分 组 基 础 上 分 别 加 上 DTH + Cy组 ,两组分别采用 LM S ( 30 m g·kg- 1 ) 和 Pre ( 5 m g · kg- 1 ) 作 阳 性 对 照 药 。用 药 方 案 : DTH 组和 DTH低下组于致敏前 2 d起 , DTH亢进组 自注射 Cy后 2 d起开始灌胃 ,每天 1 次 ,连续 7 d, 模型组 ( DTH 组及 DTH + Cy组 )和正常组分别 ig 等体积溶媒 。 1. 6 ConA诱导的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 8] 将 称重后的胸腺制成细胞悬液 ( 1 ×1010 ·L - 1 ) ,于 96 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细胞悬液 100 μl (终浓度 1 × 109 ·L - 1 ) , 10 mg·L - 1 ConA 100 μl (终浓度 5 mg ·L - 1 ) ,每个样本设 3 个复孔 。置 37 ℃, 5% CO2 培养箱内培养 48 h ,于终止培养前 4 h,每孔加入 5 g·L - 1的 M TT溶液 10 μl,于振荡器上振荡 30 s,再 放入 37 ℃, 5% CO2 培养箱继续培养 。结束培养后 2000 r·m in- 1离心 15 m in, 吸弃上清后每孔加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