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对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
为什么不能轻易吃罗红霉素

为什么不能轻易吃罗红霉素为什么不能轻易吃罗红霉素虽然罗红霉素的应用一般比较广泛,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服用,罗红霉素是一种可以起到抗感染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主要用于扁桃体炎、咽炎和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在服用罗红霉素期间,与食物没有什么冲突,患者只要注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还有生冷、海鲜类的食物,以及患者需戒烟戒酒,那么就不会影响到药效。
吃罗红霉素忌什么食物吃罗红霉素期间尽量不要服用一些辛辣油炸食物,如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
罗红霉素属于抗生素,过敏体质不能服用,怀孕期间不能服用,肝肾功能有损害的人群,哺乳期妇女不能服用。
罗红霉素和什么致死罗红霉素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同服可能会致死。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含氨茶碱、甲氧那明、那可丁、氯苯那敏,罗红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显著升高氨茶碱血药浓度,引起氨茶碱中毒。
特非那定。
特非那定用于缓解高敏性反应包括鼻窦炎、结膜炎和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等,与罗红霉素一起吃后可能引起致死性的心律失常。
提醒: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请仔细阅读说明书。
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感冒药,或同时吃退烧药和止痛药,造成扑热息痛摄入过量,会造成急性肝损伤,严重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罗红霉素分散片口服多少罗红霉素分散片口服一般正常的情况下是一日次吃一片,一日两次。
罗红霉素分散片主要用于消炎,对咽炎扁桃体发炎尿路感染消炎效果还不错,如果不是很严重最好不要吃。
罗红霉素胶囊治什么病罗红霉素胶囊,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和宫颈炎;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罗红霉素胶囊致迟发荨麻疹1例

2・
临床合理用药 2 0 1 3年 l O月第 6卷第 1 0期 中
C h i n J o f C i l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agU r s e , O c t o b e r 2 0 1 3 。 V o L 6N n1 0 B
表 1 患者 治疗 1 、 2 、 3 个月时实体肿瘤变化情况
[ 例( %) ]
放疗或放化疗结合进 行姑息 治疗。传统全 身化疗 或腔外放 疗
多数患者近期内出现 明显 的消化道 反应 和骨髓抑制 等不 良反 应, 致使患者生 存质量 下 降 J 。近年来 , 化 疗粒 子或 放疗 粒
子植入瘤体 局部放化 疗 治疗 晚期 消化道 肿瘤 , 取 得 了 良好效
wi t h 5 - lu f o r o u r a c i l a a n d a n d c o n c u r r e n t r a d i o he t r a p yi n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恒
it w h e s o p h a g e a l C a I l C e r [ J ] . A c t a M e t O k a y a m a , 2 0 0 8 , 6 2 ( 1 ) : 3 7- 4 4 .
明显好转 。既 往体 健 , 无 药 物过 敏 史 。查 体 : T 3 6 . 3  ̄ C, P 7 2
 ̄/ m i n , R 2 2次 / m- m, B P 1 1 0 / 7 6 m m H g ( 1 m i l l H g= 0 . 1 3 3 k P a ) 。
陈健
【 关键词】 罗红霉素胶囊 ; 荨麻疹, 迟发 【 中图分 类号】 R 7 5 8 . 2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4— 3 2 9 6 ( 2 0 1 3 ) 1 0 B— O O O 2 — 0 1
罗红霉素片的功效与作用

罗红霉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罗红霉素(erythromycin)片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具有多种治疗感染的功效与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罗红霉素片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使用注意事项和副作用。
一、药理作用:1. 抗菌作用:罗红霉素片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阻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通过结合到细菌的核糖体上,阻止细菌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了细菌的发育和增殖。
罗红霉素对多种细菌有较广泛的抗菌活性,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例如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等。
2. 抗炎作用:罗红霉素片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它能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和黏附,减少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组织炎症反应和红肿疼痛。
3. 免疫调节作用:罗红霉素片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它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此外,罗红霉素片还可以提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二、适应症:1. 上呼吸道感染:罗红霉素片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鼻窦炎和咽炎等。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
2. 下呼吸道感染:罗红霉素片对治疗肺炎、支气管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它可以杀灭导致感染的细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呼吸道症状。
3. 皮肤软组织感染:罗红霉素片可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红斑狼疮、疖肿和蜂窝组织炎等。
它可以抑制感染的细菌生长,减轻红肿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
4. 消化道感染:罗红霉素片对治疗胆囊炎、胃炎和食管炎等消化道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它可以杀灭导致感染的细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消化道症状。
5. 生殖系统感染:罗红霉素片可用于治疗生殖系统感染,如尿路感染和淋病等。
它对引起感染的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可以快速缓解感染的症状。
三、使用注意事项:1. 禁忌症:对该药过敏者禁用。
在肝功能不正常、过敏体质、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罗红霉素注意事项

罗红霉素注意事项罗红霉素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在使用罗红霉素时,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罗红霉素的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使用罗红霉素。
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止药物的使用,否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2. 罗红霉素应该在服用饭后立即服用,以提高吸收效果。
如果忘记服药,应尽快服用,但不要在下一个剂量的服用时间两次服用。
3. 使用罗红霉素时,应避免食用高钙食物,如牛奶、奶酪等。
这是因为钙可以与罗红霉素结合,减少药物的吸收效果。
4. 罗红霉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特别是与心脏药物、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
在使用罗红霉素之前,应通知医生或药剂师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5. 罗红霉素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应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6. 使用罗红霉素时应注意过敏史。
如果之前对罗红霉素或其他抗生素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告知医生或药剂师。
7.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在使用罗红霉素时需要特别谨慎。
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不良影响。
8. 在使用罗红霉素期间,应避免酒精和烟草的摄入,以避免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
9. 罗红霉素在存储和携带时需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条件。
应将药物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
10. 在使用罗红霉素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以预防细菌的传播和感染。
总之,使用罗红霉素需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使用罗红霉素期间,重要的是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并及时与其沟通并寻求帮助。
罗红霉素片的功效与作用

罗红霉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罗红霉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它是以红霉素为原料制成的,可以针对多种细菌感染提供有效治疗。
强大的抗菌作用罗红霉素片对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在内的多种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它能够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对许多常见的细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等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常表现为咽喉疼痛、咳嗽、鼻塞等症状。
罗红霉素片可以通过抑制病原体的生长来有效治疗这种感染,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扩散。
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部位的感染,如疖、蜂窝组织炎等。
罗红霉素片可以通过抑制感染区域的细菌生长,减轻感染症状,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治疗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膀胱、肾等泌尿系统器官的感染。
罗红霉素片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以迅速进入泌尿系统,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来治疗泌尿道感染。
它对常见的泌尿道感染病原体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注意事项对于罗红霉素片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医嘱剂量和频率进行用药。
2.对于过敏体质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禁止使用罗红霉素片。
3.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应立即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4.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如华法林、利福平等,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5.使用期间应避免酒精的摄入,以免增加肝脏负担和药物代谢的不良影响。
6.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患者在使用前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结论罗红霉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它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在使用罗红霉素片时,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并遵循相关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罗红霉素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罗红霉素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罗红霉素胶囊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常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罗红霉素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某些细菌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
以下是有关罗红霉素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一、罗红霉素胶囊的主要成分罗红霉素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罗红霉素。
罗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化学名称为14-(0-(2-二甲基氨基乙酰)脱氧-3,5-二羟基-10-甲基-12-硝基-9-(肌醇-3-胺)二十二碳环脂醇,分子式为C38H69NO13,分子量为747.95。
二、罗红霉素胶囊的功效与作用1. 抗感染作用:罗红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阻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抗感染的目的。
罗红霉素对许多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都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等各种感染疾病的治疗。
2. 抗炎作用:罗红霉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的炎症水肿和红肿。
在治疗气管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时,罗红霉素能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咳痰。
3. 免疫调节作用:罗红霉素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巨噬细胞活性和T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抗病能力。
4. 抗败血症作用:罗红霉素在联合治疗败血症时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抑制败血症病原菌的生长,减少毒素的产生和释放,有效控制感染的扩散和蔓延。
5. 活血化瘀作用:罗红霉素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组织的氧气供应,加速病灶的恢复和修复。
6. 抗病毒作用:部分研究显示,罗红霉素对某些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治疗相关病毒感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适应症罗红霉素胶囊适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等多种感染疾病。
具体适应症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腮腺炎、扁桃体炎、喉炎、鼻窦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皮肤疖肿、单纯疱疹等。
罗红霉素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罗红霉素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罗红霉素的概述罗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黄色链霉菌产生的有效抗生素之一。
由于其广谱、口服吸收好、药物浓度高、半衰期长等特点,罗红霉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罗红霉素的作用机制罗红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菌生长和繁殖,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具体而言,罗红霉素能够结合到细菌的核糖体的50S亚基上,阻止新生肽链的扩展,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罗红霉素的主要作用与功能主治罗红霉素在药理学上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以下是罗红霉素的主要应用及其功能主治:1.治疗呼吸道感染:罗红霉素可以有效治疗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2.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罗红霉素对疖、脓疱性皮肤感染、痈等皮肤软组织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罗红霉素对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
4.治疗消化道感染:罗红霉素可用于治疗腹泻、细菌性胃肠炎等消化道感染。
5.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罗红霉素还可以用于治疗骨髓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等其他感染性疾病。
罗红霉素的用法和剂量罗红霉素的用法和剂量应根据具体疾病和患者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指导:•对于成人,一般的剂量为每日0.3g-1g,分2-4次口服。
但需注意,在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等重症感染时,剂量可适当提高。
•对于儿童,剂量一般为每日10-20mg/kg,分3-4次口服。
•对于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罗红霉素大多数为胶囊制剂,口服后可迅速吸收,吸收率高达90%以上。
一般需要连续服用5-7天取得治疗效果。
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虽然罗红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1.胃肠道反应:口服罗红霉素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尤其是高剂量使用时更为明显,应注意控制剂量和避免空腹服用。
罗红霉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1)

药事组织
罗红霉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杨立英, 杨益峰
#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 浙江 诸暨 !""$%% &
摘要: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与特点。 方法 对国内应用罗红霉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 结果 罗红霉素不 良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变态反应及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 结论 应重视罗红霉素发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罗红霉素;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 !"#"$ % ; !"&’$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0,,& 1 ,& - ,,%( - ,( 老年男性患者。 罗红霉素胃肠反应轻, 但由于老年人生理结构的改 形成了 变, 胃肠黏膜萎缩变薄、 血运减弱, 对 )*+ 抵御能力下降, 消化道出血的基础, 在感染引起胃肠黏膜的应激状态下, 药物的 直接刺激就更容易发生出血。 罗红霉素半衰期长, 成人常用剂量 文献 = ! > 报道的患者 - 8 内口服罗红霉素 # "3% 5? A "3% 5?, - 次 @ 8。 & 片 后导致急性胰腺炎, 系短时间口服大剂量罗红霉素所致, 发 ". 生机制可能为过量用药使胆汁淤积, 胆汁反流入胰腺致细胞损伤, 从而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罗红霉素引起转氨酶升高在国内仅 检索到 " 例。 而在 012 来自美国等 ( 个国家的报告中, 罗红霉素 引起肝损害达 "34 例, 其中肝酶升高 "" 例, 肝功能异常 "% 例、 肝 炎 -% 例、 胆汁淤积性肝炎 $ 例和黄疸 $ 例 = ( >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 罗红霉素引起肝损害最为严重 = 3 > 。 罗红霉素引起腹胀 - 例 / 便秘 ! 例 / 其中 ( 例用药时间超过 . 8/ 可能与罗红霉素引起肠道菌群失 调 / 进而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罗红霉素引起尿频 - 例, 均为 "$ 岁以 下少年儿童, 其发生机制不明, 是否为罗红霉素经肾脏排泄时引起 肾小球系膜细胞上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受体兴奋, 跨行毛细血管滤 过压改变, 或舒张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平滑肌致肾脏高灌注有关, 有 =. > (扑热息痛 ) 待探讨 。 另有 " 例为罗红霉素与对乙酰氨基酚 配伍应 用致小儿牙龈增生。 !" ! 罗红霉素的 )*+ 不容忽视 / 且与用药剂量、 患者体质等多方 面因素有关 / 临床应重视并严格掌握罗红霉素的适应症 / 对过敏体 质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特别慎重。 在用药过程中/ 一旦出现 )*+/ 应立即停药 / 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 # 电话 & 作者简介: 杨 立 英 # ",43 B & , 女, 学士, 主管药师, %343 B 4!44%"! # 电子信箱 & CCD"-!."E FG9 HI5。 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 在致敏阶段受抗原刺激 T 淋巴细胞发生增殖 分化, 在效应阶段相同 抗原的再次刺 激使致敏 T 细胞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 并引致大量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等的聚集, 引起炎症反 应。鉴于迟发型 变态反应在许多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
绵羊红细胞( SRBC) 由江宁卫生防疫站提供。其余 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产品。
1 材料与方法
12 方 法
11 材 料 1 1 1 实验动物 雌性 ICR 小鼠, 体重 18~ 22 g, 由中国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 1 2 药品与试剂 罗红霉素由扬子江制药有限
收稿日期 2004 03 29 * 通 讯 作 者 徐 强: 教 授, 博 导, 长 江 学 者, Tel ( Fax) : 025 83592620, E mail: molpharm@ 163. com
1 2 1 SRBC 诱 导小 鼠迟 发型 变态 反应 ( SRBC DTH) 参照 Machon Z 等人的方法[ 9, 10] 。小鼠随机
分为正常对照组( normal) 、模型对照组( control) 、阳 性药醋酸泼尼松组( Pred) 及罗红霉素组。实验当 天正常对照组于右后足垫 sc PBS 50 l 只, 其余各 小鼠 sc 2 5 108 mL SRBC 50 l 只进行致敏, 5 d 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左后足垫 sc PBS 50 l 只, 其
细胞以 1 106 孔接种于 96 孔板, 37 , 5% CO2条件下培养 2 h, 吸弃未贴壁细胞, PBS 洗 2 次。
加入 RPMI 1640 培养基、药物及终浓度为 1 g mL 的 LPS, 共育 24、36 h 后吸取各孔上清 100 l, 加入 等体积 Griess 试剂, 混匀, 室温下放置 10 min, 以重 蒸水调零, 酶标仪上测各孔 OD540 。同时制作标准 曲线以求出样本内 NO2 - 的浓度。
50 0
Footpad swel ling was measured 12 h after the f inal administration # # P <
0 01 vs normal ; * P < 0 05, * * P< 0 01 vs control
388 Chin J N at Med Nov 2005 Vol 3 No 6
2 次, 细胞混悬于含 0 02% NaN3的 500 l PBS 中,
离心后将细胞混匀, 加入 100 g mL PI 100 l, 含 2% Triton X 100 及 100 g mL 的 PBS 100 l。室温 避光放置 20~ 30 min,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1 2 5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M ) 制备、NO 产生及 测定[ 12] 大鼠 ip 3% 无菌 thioglycollate broth 3 mL 只, 3 d 后脱颈椎处死大鼠, 全身浸泡于 75% 乙醇 中 5 min, ip D Hank s 溶液 20 mL, 轻轻按摩腹部 5 min, 剪 开 腹部 皮肤、肌 肉, 吸取 腹 腔液, 并 用 D Hank s 溶液洗腹腔 2 次, 10 mL 次, 合并腹腔液, 经 4 、500 g 离心 5 min, D Hank s 溶液洗细胞沉淀 1 次, 加入含 10% NCS 的 RPMI 1640 培养液, 台盼蓝 排斥法进行细胞计数, 调细胞浓度为 1 107 mL 备 用。
罗红霉素 10、20 mg kg 于攻击后给药显著减
轻小鼠足垫肿胀度, 20 mg kg 剂量抑制作用与 10
mg kg 泼尼松相当。见表 1。
Table 1 Effect of roxithromycin on SRBC induced footpad swelling in mice ( x s, n= 10)
l, 振摇 2 min, 放置 10 min, 用酶标仪测定 540 nm 波长处的吸收度( OD540 ) , 计算刺激指数( SI) 。
SI= OD 加 Con A 孔 OD 无 Con A 孔 1 2 3 小鼠脾细胞体外存活及增殖能力的检测 取正常小鼠, 以 10、20 mg kg 罗红霉素或 10 mg kg 泼尼松连续灌胃 9 d, 末次灌胃后 1 h 按照 1 2 2 方法制备小鼠脾细胞, 以 1 106 孔分别接种于 96 孔板, 培养 3 d 后用 MTT 法测定活细胞的数量( 以 OD540 表示) , 将该细胞数与培养前的细胞数的比值
罗红霉素对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
刘 康1 , 徐 强2*
1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南京 210038; 2 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3
摘 要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对迟发型变态反 应及其相 关细胞 的影响。方 法: 整体实 验: 以 绵羊红 细胞
( SRBC) 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 。离体实验: 分离培养小鼠脾细胞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采用 MTT 比色
用, 本研究首先观察了 罗红霉素对迟发型变态反 应的影响, 进一步从淋巴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巨噬 细胞的功能等角度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公司提供, 体外 实验 中将 其溶 于二 甲亚 砜 ( DM SO) , 用前以相应培养液稀释, 使 DMSO 终浓度低 于 0 1%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剂( Dexamethasone Sodium Phosphate Injection, Dex ) 购自常州第二制药 厂; 醋酸泼尼松片( Prednisone Acetate T abletes, Pred) 购自 浙 江 医 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刀 豆 蛋 白 ( Con canavalin, Con A) , 脂多糖( Lipopolysac charide, LPS) , 噻唑蓝( Thiazolyl Blue, MTT ) , 磺胺( Sulfanilamide) , 萘乙二胺盐[ N ( 1 naphthyl ethylenediamine) dihydro chloride] , 一氧 化氮合酶抑制 剂 N nitro L arginine ( LNNA) , Thioglycollate broth, 碘化丙吡( Iodized Pyri dine, PI) 均为 Sigma 公司产品; 新生小牛血清( New Calf Serum, NCS) 为 PAA Laboratory GmbH 产品; RP MI1640、DMEM F12 培养基为 Gibco 产品; D Hank s 溶液、磷酸盐缓冲液( PBS) 、Tris NH4 Cl 溶液自配。
中国天然药物 2005 年 11 月 第 3 卷 第 6 期
CJNM
Chin J Nat Med Nov 2005 Vol 3 No 6 387
它小 鼠于左 后足 垫 sc 同 体 积的 2 5 109 个 mL SRBC 进行攻击。攻 击后 0 及 12 h 各灌 胃给药 1 次, 共 2 次。攻击后 24 h, 脱颈椎处死小鼠, 用螺旋 测微器测量双侧足垫厚度, 以左、右足垫厚度差作 为其肿胀度。 1 2 2 Con A 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11] 小鼠 脱颈椎处死, 全身浸泡于 75% 酒精中 5 min, 无菌 取出脾脏, 置于盛有 3 mL 冰冷 D Hank s 液的培养 皿中, 分散成单个细胞悬液, 经 200 目过滤, 4 、 500 g 离心 5 min, 细胞 沉淀 用 20 mL 0 17 mol L Tris 0 75% NH4 Cl 破红细胞, D Hank s 洗 1 次, 用
Griess 试剂配制: 以 3% 磷酸为溶剂配 制 2% 磺胺溶液, 以重蒸水为溶剂配制 0 2% 萘乙二胺盐 酸盐溶液, 4 避光保存, 用前将二者等体积混合。 1 2 6 统计 所有数据均以平均值 标准差( x
s) 表示, 组间差异采用双侧 t 检验。
2结果
2 1 罗红霉素对 SRBC DTH 的影响
含 10% NCS 的 RPMI 1640 混悬细胞。0 4% 台盼 蓝排斥法计数活细胞数, 存活率 95% 以上。将细 胞浓度调至 1 107 mL, 4 放置备用。
取细胞, 以 5 105 孔接种于 96 孔板, 加Con A 使之终浓度为 5 g mL, 同时分别加入各药物培养 3 d。阳性药地塞米松的终浓度为 2 g mL, 罗红霉 素的终浓度为 0 2、1 0、10、50 g mL。培养后加 入 5 mg mL MTT , 20 l 孔, 继续 培养 4 h, 经4 、 500 g 离心 5 min, 吸弃上 清, 每 孔加入 DMSO 100
法测定细胞数; 以 Griess 法测定细胞释放的 NO 水平。结 果: 罗红霉素 10 和 20 mg kg 于效应相 经口给药显 著地
抑制了 SRBC 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并使因 SRBC 免疫 增高的 淋巴细 胞体外 存活率恢 复至正 常水平; 罗 红霉
素在体外能浓度依 赖性地抑制 Con A 所致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腹腔巨噬细胞 释放 NO; 体内给 药显著地抑 制了
作为细胞存活率。另接种相同数目的脾细胞, 加 5 g mL Con A 培养, 用 MTT 法测定活细胞数, 检测 细胞对 Con A 刺激的增殖反应, 并按上式分别计 算各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
依照 1 2 1 方法以 SRBC 诱导小鼠迟发型变 态反应, SRBC 攻击后 0 h 及 11 h 以 10、20 mg kg 罗红霉素或 10 mg kg 醋酸泼尼松灌胃两次。攻击 后 12 h 按照 1 2 2 方法制备小鼠脾细胞, 细胞以 1 106 孔分别接种于 96 孔板, 用 MTT 法测定 3 d 后的脾细胞数。 1 2 4 脾细胞凋亡的检测 取经过处理的小鼠脾 细胞 1 106 管, PBS 洗 1 次, 4 、500 g 离心 5 min, 细胞沉淀以 70% 冷乙醇固定 2 h 以上, PBS 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