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汇率政策
4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首先,由于投 机者心理往往非理性,浮动汇率制下盛行的 是非稳定性投机,扩大了市场价格波幅,而 固定汇率制下,由于投机者预期汇率将向固 定水平调整,在现实汇率水平与平价存在差 异时通过缩小差异获利。其次,固定汇率制 下政府的介入至少使市场交易者心理上存在 名义锚,可以通过改变投机者预期对汇率稳 定施加影响,消除不确定性。而浮动汇率制 下对未来汇率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外汇市场完 全成为投机者的乐园。
小结
就本质来说,两种汇率制度的比较实际 上意味着在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中,对“可 信性”(credibility)与“灵活性” (flexibility)的权衡,这两者常常是不可兼 得的。 这一争论本身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 方向是研究什么条件下固定(浮动)汇率制 度更合理——最适度货币区理论;一个方向 是研究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可以较好地结合固 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产生了诸 如爬行钉住、汇率目标区等新的汇率制度设 计。
(三)赫勒对影响汇率制度选择因素的总结 经济开放程度 经济规模 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 的一体程度 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144 145 146 147 149 150 151 151 152 154 156 167 175 178 180 181 181 182
94
93
90
93
95
89
92
94
93
85
81
84
73
70
66
66
66
64
58
55
51
50
51
52
57
55
51
44
42
50
43
第四章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市场

第四章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市场您在我国国内消费或者进行其他支付时,只需要人民币就行了。
但是如果您要出国留学或出国旅游,就需要换外汇了。
外汇是国外汇兑的简称,是国际经济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媒介,是货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重要体现。
本章将为您介绍一些有关外汇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外汇概述一、外汇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一)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二)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银行卡等;(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四)特别提款权;(五)其他外汇资产。
二、外汇的基本特征外汇是非主权货币,通常各国政府不会允许外国货币作为本国市场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也不会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境内流通和使用。
外汇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一)可自由兑换性。
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能够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者其他信用工具进行多边支付;(二)普遍接受性。
外汇必须是各国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和可用作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三)可偿性。
外汇必须是在国外能得到补偿的债权,具有可靠的物质偿付保证。
三、汇率及汇率的标价方法(一)什么是汇率如果将外汇当做一种商品,那么换汇实际上就是买卖外汇的过程。
用人民币购买某国外币的价格就是人民币对该国外币的汇率。
汇率是各国货币之间相互交换时换算的比率,即一国货币单位用另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
这种价格联系着不同国家的货币,使人们对各国货币能够直接进行比较。
汇率又称为兑换率、外币行市、外汇行情、外汇牌价,或简称牌价或汇价。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外汇买卖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买卖。
一般商品的价格是用货币表示的,但不能反过来用商品表示货币的价格。
外汇买卖是货币购买货币,因此,汇率就具有双向表示的特点。
在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既可用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可以用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这取决于一国采用的不同标价方法。
国际金融 第二版 第四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水平区间钉住
1
汤加
浮动(65)
浮动汇率
36
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蒙古、土耳其、乌克兰、格鲁吉亚、利比亚、巴拉圭、以色列、乌拉圭、韩国、匈牙利、冰岛、罗马尼亚、南非、赞比亚等
自由浮动
29
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日本、墨西哥、挪威、波兰、瑞典、英国、索马里、美国、欧元区18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
2016年1月人民银行捍卫CNH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对汇率不加以固定,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行波动。
20世纪汇率制度演进
古典金本位时期
1914年之前,固定汇率制度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动荡时期
1919-1925年,自由浮动制度1926-1931年,金汇兑本位制度1932-1939年,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与浮动?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杠杆作用,可能会影响一国国内经济的平衡,可能会引发国际汇率制度的混乱
汇率基本稳定,易于进行成本和利润核算,降低了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汇率风险
优
缺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对贸易、投资、信贷等国际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产生不良影响,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汇率制度
外汇管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
01
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Exchange Rate System or Exchange Rate Regime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外汇交易》PPT课件

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而汇率的变化也是由两国购买力之比的变化而引起的。购
买力平价又表现为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买力平价。
一、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认为,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如果两个资产是等值的, 它们的市场价格应倾向于一致,否则就会产生套利,套利的 结果会导致等值资产价格一致。一价定律被认为是金融市 场上的基准点或收支平衡点,是衡量一项金融资产是被公 正地估价,还是被高估或低估的判断基准。
(4)若人们预期未来外汇汇率的走势看涨,就会在外汇 市场上抛本币,购外币,从而也会导致外汇汇率的上扬。 反之,则使外汇汇率下跌。
三、对国际收支说的评价
国际收支说是从国际收支供求的角度解释汇率的决定,将 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重要因素纳入汇率的均衡分析,这对 于短期外汇市场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该理论同样也 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该理论是以外汇市场的稳定 性为假设前提的。(2)该理论的分析基础是凯恩斯主义 宏观经济理论、弹性论、利率平价说,因此与这些理论存 在着同样的缺陷,故其理论往往与现实相背离。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国际收支说
国际收支说是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一种理
论。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相比,以国际收支解释汇率决定
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1861年英国经济学家葛逊就对此进
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国际借贷说。实行浮动汇率制
后,一些学者进一步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均衡分析
法来分析汇率的决定,提出了国际收支说。1981年,美国
(2)利率平价实现的先决条件是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完善 并紧密相联,资金能不受限制地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但事 实上,目前世界各国尚未普遍建立完善的外汇期汇市场, 而且许多国家还实行外汇管制和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因而 利率平价事实上难于实现。
第四章汇率制度

20世纪80年代至今汇率制度变化 总体上,汇率制度向着更加灵活、更富有 弹性方面演进 汇率制度分类方法上有两大类: 一类是依据一国中央银行公开宣称的汇率制 度得到的法定汇率制度(de jure) 分类; 另一种则是建立在反映一国实际行使的汇 率制度基础上的事实汇率制度(de facto ) 分类。
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限制,而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 而波动的汇率制度。 单独浮动(Single Floating Exchange Rate) : 指本国货 币不与外国任何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 供求状况单独浮动。 联合浮动(Joint Floating)又称共同浮动 (linked floating) 或集
6
补充解释: 1.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 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 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 自由地将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 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砖; 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 权利; 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 时,可以用黄金支付。 从以上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位制具有自由铸造、 自由兑换、自由输入输出等三大特点。
布雷顿森林下的盯住汇率制
美元作为被盯住“锚” (Anchor)货币。 Bretton Woods System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采取“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盯 住,最初规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除美国外,IMF其他 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该货币制度下,平价一般不作调整,汇率波动幅度较低,仅 ±1% 1金衡盎司(ounce ,oz )=1.0971428常衡盎司 =31.1034768克 ,金衡盎司是专用于黄金等贵金属商品的 交易计量单位。 1常衡盎司=28.3495克 金价:/hjxh/ Bretton Woods System的内在硬伤:特里芬两难 “Triffin Dilemma ”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 特里芬于 50年代提出 。他1960年在其论著《黄金和美元危机》中对 此作出了明确的阐述 。
国际金融--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四、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逻辑架构 • 本国人需要外币的原因是因为外币在外国具有对商品
的购买力;外国人需要本币的原因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具有 对商品的购买力。所以,汇率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具有的 购买力决定。
五、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比较 1、联系:一价定律是购买力平价的前提条件 2、区别: 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 成立,因为物价指数就是两个时点物价绝对水平之比;相 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则不一定成立。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 三、表现形式
• 1、绝对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 )
• • 汇率是两个国家总价格水平(不仅是进出口商品的价
格水平)或购买力之比,或者说汇率取决于两国商品绝对 价格的比值。此形式通常解释汇率在某一时点的变化。
• 本国物价上涨意味着外国货币价值上升,本国货币相 对于外国货币贬值,即通常所说“一国货币对内贬值,必 然引起对外贬值”。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说 ❖购买力平价说 ❖利率平价说 ❖资产市场说 ❖汇兑心里说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一、传UK)在其著作《The Theory of Foreign
• Exchange》(1861)中提出
第四章 汇率决定理论—— 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论
• 利率平价理论只考虑了外汇市场上套利者的交易行为, 但忽略了贸易者行为的影响。故而,现代远期汇率决定理 论应运而生。
• 一、出口商的避险选择 • (目的:防止远期外汇收入因远期汇率下跌遭受损失) • 1、提前出售远期外汇(如果牌价可以接受) • 2、BSI法: Borrow(外) —— Spot -——Invest
第四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自考经济类金融理论与实务试卷与试题

第四章汇率与汇率制度-自考经济类金融理论与实务试卷与试题一、单选题1.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理论基础是()A. 马歇尔——勒纳条件B. J 曲线效应C. 蒙代尔分配原则D. 一价定律答案:D2.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可能引起的经济现象是()A. 该国进口增加B. 该国通货膨胀率上升C. 该国失业率上升D. 该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答案:B3. 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A.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B. 贸易内部结算价与对外公布汇率相结合的双重汇率制C. 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D.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答案:D4. 实际汇率等于()A. 名义汇率-物价指数B. 名义汇率×(外国价格指数÷本国价格指数)C. 名义汇率×(外国价格指数×本国价格指数)D. 名义汇率×(外国价格指数-本国价格指数)答案:B5. 人民币的标价方法是()A. 交叉标价法B. 间接标价法C. 直接标价法D. 固定标价法答案:C6. 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的差额是()A. 贴水B. 多头C. 空头D. 升水答案:D二、多选题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外汇包括()。
A. 外国货币B. 外币支付凭证C. 外国政府公债D. 外国公司债券E. 欧洲货币单位答案:A、B、C、D8.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 直接标价法下,外汇汇率数值上升意味着本币升值B. 直接标价法下,外汇汇率数值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C. 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汇率数值上升意味着本币升值D. 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汇率数值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E. 美元标价法下,美元汇率数值上升意味着美元升值答案:B、C、E9. 下列属于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A. 通货膨胀B. 经济增长C. 心理预期D. 政府干预E. 国际收支答案:A、B、C、D、E。
国际收支理论 第四章 汇率理论

(二)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
本币贬值(e上升)——在绝对价格不变条件下, 本国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量增加、 进口量减少,单位商品劳务的进口支出增加—— 贸易收支变化不确定
TB=X•Px−M• (ePm) TB=X↑•Px−M↓• (e↑Pm)
结论: 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取决于e、X、M的变动幅度对
1、假设条件: 1)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
2)在两国的经济结构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
2、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形式:
e P/ P*
其中e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为本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P*为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3、主要内容:
现实汇率调整到与购买力平价相等的水平是通过国际商品 套购行为实现的。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价 格水平之比。
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从而影响进
口支出。(注重的是收入效应)
9
三、贸易收支的收入分析
B X (M 0 mY)
上式表明: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 收支。
四、对外贸易乘数
C=C0+c•Y
M=M0+m•Y
Y
1 1c
m
C0
I
G
X
M 0
1 就是对外贸易乘数
1c m
B
X
M0
1
m c
• 经济学家选择不同的经济指标来衡量货 币价值,就有不同的汇率决定理论。
13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 繁荣/盈余
• Y>Yf
• 繁荣/赤字
• ·科威特
• 1979-1980
• ·墨西哥
• 1979-1980
• M<X
•
·
• 美国1979
• M>X
• ·联邦德国1981
• ·英国1981 • ·巴西
• 1981-1982
• 萧条/盈余
PPT文档演模板
• Y<Yf
• 萧条/赤字
•L
M
•E
•E
•I
S
•I
S
• •O 资本不完全流动3-财政• Y • • O资本不完全流动-货币• 扩Y
扩张
张
• 图4-14
• 图4-17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制
•r
•L
M
•E
•B
P
•I
•O
S •Y
• 资本完全流动-财政扩张
• 图4-16
•r
•L
M
•E
•B
P
•I
S
• •O 资本完全流动-货币扩• Y
32
8.自由浮动
47
46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二、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P115 1、经济体的结构性特征
(1)经济规模与开放程度。 (2)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性。 2、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1)金融市场规模的大小。 (2)国内外资产的可替代程度。 (3)货币市场和远期外汇市场的完善程度。 (4)市场投机的性质。 (5)外汇管制的程度。 3、宏观经济冲击的来源及性质 4、国家的信誉
浮动汇率制
•r
•L
M
•r
•L
M
•E
•B
P
•E
•B
P
•I
•I
S
•O
S
•Y •O
•Y
• 资本完全流动-财政扩张 • 资本完全流动-货币扩张
• 图4-22
• 图4-24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五、三元冲突 1、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P132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2、克鲁格曼“永恒的三角”P133
第四章汇率政策
第二节 汇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合
一、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内部均衡: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外部均衡: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
结构。 ①内外均衡的一致 ②内外均衡的冲突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固定不变,政府只 能运用需求管理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 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称为米德冲突(Meade Conflict)。
• 资本完全不流动-财政扩张
张
• 图4-13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制
•r
•L
•r
M
• LM/BP
•E
•B
P
•E
•I
S
• • O资本不完全流动1-财•政Y扩
张
• 图4-15
•I
S
•O
•Y
• 资本不完全流动2-财政扩
张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制
•B
•r
•B
•r
P•L
P
M
第四章汇率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四章汇率政策
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意义 P105 1、克服外汇市场的内在缺陷。 2、稳定社会经济的需要。 3、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第一节 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汇率制度的概念与分类
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是 指规 定各国货币交换比率的各种规则与安排,汇 率制度制约着汇率水平的变动。P113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
•r
• L •r
M
• BP
•L
M
•B
P
• IS
• IS
• O • 国际收支顺 • Y• O • 国际收支逆
•Y
差
差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制
•B
•r
P
•r
•B
P
•L
M
•L
M
•E
•E
•I
•I
S
S
•O
• Y • •O 资本完全不流动-货币• 扩Y
• •O资本不完全流动1-财政扩
张
• 图4-21
•O
• 资本不完全流动2-财政扩
张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浮动汇率制
•r
•B
•r
•B
P
•L
M
P
•L
M
•E
•E
•I
S
•I
S
•
•
O
资本不完全流动3-财政扩
•
Y• • O资本不完全流动-货币扩•
Y
张
张
• 图4-20
• 图4-23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二)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1.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 1.汇率能反映国际经济
际投资活动
交往的真实情况
2.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 2.自动实现外部均衡,
膨胀
减少国内经济波动
优 3.防止外汇投机,稳定 3.自动调节短期资金流
点 外汇市场
动,预防投机冲击
4.作为外部约束,防止 4.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
张
• 图4-18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B
P
•r
浮动汇率制
•B
P
•L
•r
M•LM源自•E•E•I
S
•
•O
•
资本完全不流动-财政扩
张
• 图4-19
•I
S
Y• O
•Y
• 资本完全不流动-货币扩
张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浮动汇率制
•r
•L
•r
• LM/BP
M
•B
P
•E
•E
•I
•I
S •Y
S
•Y
率完全依据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调整; ③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
险中立。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IS曲线,反映商品市场均衡,斜率为负; LM曲线,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斜率为正; BP曲线,反映外汇市场均衡:
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垂直 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斜率为正 当资本完全流动时:水平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四章汇率政策
不正当竞争危害世界 周期的国际间传播
经济
5.增强本国货币政策独
立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1.容易输入国外通货膨 1.增加汇率不确定性和外
胀
汇风险
缺 2.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 2.外汇市场动荡引起资金
点 3.容易出现内外均衡冲 频繁流动和投机
突
3.容易滥用汇率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三、丁伯根原则、斯旺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1、丁伯根原则:要实现N种独立的政策目标,
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2、斯旺图
假设: ①没有国际资本流动,即国际收支差额=贸
易差额。 ②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的产出之前,价格水
平不变。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 支出转换政
• 仅使用支出转换政策
• 支出转换政
策
•Ⅱ
•C
• FF
•A
•Ⅰ
• B• Ⅲ
• D • Ⅳ • YY
• 支出变更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支出变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的配合 ①FF线较YY线平缓,以汇率政策对外,财政货币
政策对内。P137 ②FF线较YY线陡峭,以汇率政策对内,财政货币
政策对外。P138
策
•Ⅱ
• FF
• Ⅰ区:失业和顺差 • Ⅱ区:通胀和顺差 • Ⅲ区:通胀和逆差 • Ⅳ区:失业和逆差
•Ⅰ
•Ⅲ
•Ⅳ
• YY
• 支出变更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 仅使用支出变更政策
• 支出转换政
策
•Ⅱ
•C
•A
•Ⅰ
• FF
•Ⅲ
•B
• D • Ⅳ • YY
• 支出变更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PPT文档演模板
第四章汇率政策
1999年IMF新的汇率制度分类
汇率安排
国家数目
1999.1.1 2000.12.31
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37
38
2.货币局制度
8
8
3.其它传统的固定钉住制
39
44
4.水平调整的钉住
12
7
5.爬行钉住
6
5
6.爬行带内浮动
10
6
7.不预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