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面漆桔皮分析及对策

面漆桔皮分析与对策〔一〕构成漆膜外观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桔皮与鲜映性,桔皮反映了漆膜外表微观不平整度,鲜映性那么代表油漆的成像清晰度,同时桔皮又是影响鲜映性的重要因素。
鉴于桔皮在漆膜外观评价中的重要程度,采用德国BYK公司最新的桔皮仪对神龙汽车的漆膜桔皮情况作了统计、比照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改善现场漆膜外观质量有所帮助。
在这种体系中桔皮被解构成短波桔皮和长波桔皮两种,其中短波桔皮代表构造尺寸在0.6 mm以下的桔皮,长波桔皮代表构造尺寸在0.6mm以上的桔皮。
PSA集团采用的桔皮、鲜映性表示方法与本数据不同,但代表的趋势一样。
桔皮是对漆膜外表微观不平整的一个感性描述,实际上它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但从原理上来讲主要有以下两种因素。
a.底材微观上的不平整向油漆外表的传递。
b.油漆枯燥过程中溶剂挥发造成外表力梯度形成的贝纳德涡。
因此,桔皮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能尽量减小。
在后续的比照中将要引用其他的桔皮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同PSA集团的相关标准是不同的,但可以证明它们表达趋势的同一性。
为便于比照分析,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保证了数据采集点与NAP值测量的数据采集点一样。
1 不同颜色面漆桔皮数据分布及初步分析1.1 颜色与桔皮关系数据在这次数据采集过程中,主要针对颜色1、颜色2、颜色3、颜色4、颜色5、颜色6进展了桔皮〔长波、短波〕、鲜映性数值的采集与分析。
数据按照水平和垂直进展了分类平均,并比照方下。
1.1.1 不同颜色长波比照长波桔皮值统计数据如图1。
PSA无长波分布要求相应的标准,因此可以借鉴长波桔皮水平面≤4、垂直面≤15的通常标准。
从图1看出,水平面长波桔皮除颜色1和颜色4符合上述标准外,其他颜色不能到达标准。
对于垂直面除黑漆达不到标准外其他均在15以下,但主要分布在10~15。
无论哪一种油漆,水平面和垂直面的长波桔皮相差都比拟大,说明了长波桔皮与油漆本身的流平条件相关性很大。
理论上的解释应该是,油漆流平时由于平面的油漆微粒除了受外表力向上的拉动外,还受重力的向下拉动,外表力合力与重力方向相反,所以形成贝纳德涡的动力相对较小,最终形成贝纳德涡较小。
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响涂料的流平性能,导致漆膜橘皮。
(3)在底漆涂膜上喷涂面漆时,如果底漆硬度过高,底漆和面漆 不咬合也会产生橘皮现象。
(4)被喷涂的底材过硬,也会影响涂料的附着力,产生橘皮现象。 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底面漆匹配,底漆的硬度一定不可以大于 面漆,可适量的减少底漆的固化剂配比量降低底漆硬度(附着力OK的 条件下),或在底漆没有完全固化前进行面漆喷涂。
指标,上海通用则使用了橘皮L综O合指G标O。橘皮指标采用BYK公司的激
光橘皮测试仪(Garden-4806)来测试,仪器给出3个数值,分别是:
短波(ShortWaves)、长波(LongWaves)、级数(Rate)。其含义 分别是:长短波模拟人眼观察到的产品表面高低变化的幅度,数值越 大说明指标越差,橘皮越严重。长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2.5m 的观察结果,短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50cm的观察结果。级数 是另一种评价指标,数值越大指标越好,是长短波的综合值。上述两 公司的要求大致相当,实际上,生产中也是通过长短波的分别控制来 达到最终等级值。
LOGO
3.2、涂装施工环境 (1)涂装施工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过小,涂料在喷涂过程中 溶剂挥发较快,涂膜形成后残留在漆膜中的溶剂量过少,造成涂膜表 面很快封闭,涂料流平性变差,形成橘皮缺陷。 (2)施工环境寒冷潮湿,涂膜易产生流挂现象影响流平性能,导 致橘皮缺陷。 解决方案:调整喷涂黏度或增加流平时间,选择与油漆匹配的相 对慢干的稀释剂。
3.1、主观测量法 用人眼在涂装车身上找到反射光源(一般是在双管荧光灯下), 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漆膜的流平效果。在 流平性差的情况下,2个荧光灯管看起来模糊,荧光灯的边界线有不同 程度的扭曲;流平性好的涂膜外观,可获得清晰的反射光,橘皮也不 明显。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高精准的测量仪器对其做出质量 判断,而通过人眼目测判断橘皮的程度是不完善、不科学的。 3.2、橘皮仪测量法 目前,涂装行业普遍采用橘皮仪来测量橘皮的状况。橘皮按人眼
摘要:分析了在粉末静电喷涂中出现橘皮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

摘要:分析了在粉末静电喷涂中出现橘皮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实现在涂装生产中橘皮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加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粉末静电喷涂;橘皮;流平;雾化;流化0前言橘皮是涂装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大大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橘皮状的表面可以说对产品的外观装饰性和有着较大的影响。
橘皮对于粉末涂料的使用厂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粉末涂料中橘皮现象的产生与粉末涂料本身的特性即流平性能及涂装生产中设备的影响和涂装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都是密不可分的。
1橘皮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1.1粉末涂料自身特性对产生橘皮问题的影响1.1.1粉末涂料中选用树脂分子量的影响粉末涂料合成时树脂的分子量的选择较为重要。
虽然高分子量树脂具有较好的耐候性,但由于粉末在流平时,处在熔融状态的粉末黏度较大,流平较困难,造成了橘皮现象的出现。
从黏度角度考虑,选择低分子量树脂有利于改善粉末涂料的流平性能,但低分子量树脂的耐候性较差,这就需要粉末涂料生产厂家综合考虑合成原料的选择[1]。
1.1.2粉末粒度分布的影响一般来讲,当粒径大于75μm的粉末所占比例过多时,会造成涂膜的流平性能变差,容易产生橘皮现象。
同时减少了粉末单位的喷涂面积,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粉末涂料的静电效果变差,容易造成脱粉。
当粒径小于10μm的粉末所占比例多时,由于此时粉末涂料的干粉流动性稍差,会造成喷不上粉,粘枪头等喷涂施工问题[2]。
1.1.3流平剂的影响流平剂是粉末涂料生产中的重要助剂,厂家在生产粉末涂料时,都加入流平剂以便改善粉末涂料的流平性能和均涂性能,提高涂膜平整度,减少橘皮现象。
1.1.4粉末稳定性的影响粉末涂料的稳定性说明了粉末涂料在存放条件下分子出现交联反应的现象;粉末的交联反应发生越激烈,粉末的分子量变得越大,反映了粉末在固化温度下的黏度增高、流平特性变差,易出现橘皮。
1.2涂装生产中设备对产生橘皮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1.2.1喷枪的影响由于喷枪嘴磨损,导致喷枪雾化不良,使得吸附于工件表面的粉末厚度梯度较大,流平较困难,容易产生橘皮现象。
汽车喷涂常见缺陷

皱缩
在喷漆过程中或漆膜干燥的过程中,面漆表面出现皱 纹或收缩变形,这种缺陷在醇酸漆修补作业中最为 常见。 (1)成因
①不适当的干燥方法导致漆面干燥不均匀。如果 对刚喷涂的漆层进行烘干或过快地强制干燥,或喷漆 车间温度过高,表面的油漆干燥较快并收缩,这会延 缓内层油漆的干燥速度。当内层油漆干燥时,将会使 表面油漆出现收缩现象。应避免在温度不合适的车间 或温度变化较大的车间喷漆。 ②漆层太厚或太湿,将使内层的油漆不能和外层 的油漆以相同的速度释放溶剂并干燥,漆面就会出现 变形和皱纹。应采用多次喷涂的方法,以降低一次性 喷涂面漆层的厚度。 ③使用了错误的稀释剂或互不相容的材料。使用 快速干燥稀释剂或在瓷漆中使用挥发性油漆稀释剂都 会造成皱缩。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快速干燥稀释剂,在 高温季节应减少快速干燥稀释剂的用量。
(2)修正方法
线状裂纹
面漆表面有明显的线状裂纹穿透, 各裂纹之间比较平行,在黑色或其 他深色的油漆表面上最常出现。 (1)成因
①表面处理时使用了过粗的砂纸, 正确做法是每次打磨都应使用比上 次打磨更细的砂纸。 ②稀释剂使用不当,溶解力太强, 应使用与油漆相适应的稀释剂。 ③旧漆面或以前的修补表面没有充 分处理,原来产生的裂纹有未被去 除的痕迹,往往是在原来已经开裂 的漆层上喷涂新的漆层时出现这种 现象,因此进行漆面修补时应彻底 清洁修补区域。
(2)修正方法:流挂现象轻微时,待漆面 干燥后先用细砂纸湿打磨有缺陷的区域,然 后打蜡抛光。流挂现象严重时,打磨有缺陷 的区域后重新进行喷漆。
湿印或涂层下蜡痕
从漆层表面可以看到底层 有污染区的轮廓,或出现 多种形状的无光斑点。 (1)成因
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

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汽车涂料橘皮是指涂料表面出现的一种不规则、颗粒状的凸起,它与橘子表面的凹凸不平相似,因此得名为“橘皮”。
橘皮不仅会影响汽车的外观美观度,还会降低涂料的保护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是由于涂料表面的流动性不足,导致涂料在干燥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凸起。
涂料的流动性是指涂料在涂刷或喷涂后,能够自行流动并形成平整的表面的能力。
如果涂料的流动性不足,涂料就会在干燥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凸起,形成橘皮。
二、汽车涂料橘皮产生的原因1. 涂料粘度过高涂料粘度过高是产生橘皮的主要原因之一。
涂料粘度过高,会使涂料在涂刷或喷涂后难以流动,形成不规则的凸起,最终形成橘皮。
2. 涂料稀释不足涂料稀释不足也会导致橘皮的产生。
涂料稀释不足会使涂料的粘度过高,难以流动,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涂料喷涂前应该充分稀释涂料,使其流动性达到最佳状态。
3. 涂料喷涂厚度不均涂料喷涂厚度不均也是产生橘皮的原因之一。
如果喷涂涂料的厚度不均,会导致涂料在干燥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涂料喷涂前应该控制好喷涂厚度,使其均匀。
4. 涂料干燥过程中湿度过大涂料干燥过程中湿度过大也会导致橘皮的产生。
湿度过大会使涂料在干燥过程中难以流动,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涂料干燥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湿度,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5. 喷涂设备不当喷涂设备不当也是产生橘皮的原因之一。
如果喷涂设备的喷嘴不清洁或损坏,会导致喷涂涂料不均匀,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喷涂前应该检查喷嘴是否清洁和损坏,保证喷涂的涂料均匀。
6. 喷涂环境不当喷涂环境不当也会导致橘皮的产生。
如果喷涂环境的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影响涂料的干燥速度和流动性,导致涂料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喷涂前应该控制好喷涂环境的温度,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三、汽车涂料橘皮的解决方法1. 涂料粘度控制控制涂料的粘度是解决橘皮问题的关键。
长短波

面漆桔皮分析与对策(一)构成漆膜外观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桔皮与鲜映性,桔皮反映了漆膜表面微观不平整度,鲜映性则代表油漆的成像清晰度,同时桔皮又是影响鲜映性的重要因素。
鉴于桔皮在漆膜外观评价中的重要程度,采用德国BYK公司最新的桔皮仪对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的漆膜桔皮情况作了统计、对比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改善现场漆膜外观质量有所帮助。
在这种体系中桔皮被解构成短波桔皮和长波桔皮两种,其中短波桔皮代表结构尺寸在0.6 mm以下的桔皮,长波桔皮代表结构尺寸在0.6mm以上的桔皮。
PSA集团采用的桔皮、鲜映性表示方法与本数据不同,但代表的趋势相同。
桔皮是对漆膜表面微观不平整的一个感性描述,实际上它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但从原理上来讲主要有以下两种因素。
a.底材微观上的不平整向油漆表面的传递。
b.油漆干燥过程中溶剂挥发造成表面张力梯度形成的贝纳德涡。
因此,桔皮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能尽量减小。
在后续的对比中将要引用其他的桔皮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同PSA集团的相关标准是不同的,但可以证明它们表达趋势的同一性。
为便于对比分析,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保证了数据采集点与NAP值测量的数据采集点相同。
1 不同颜色面漆桔皮数据分布及初步分析1.1 颜色与桔皮关系数据在这次数据采集过程中,主要针对颜色1、颜色2、颜色3、颜色4、颜色5、颜色6进行了桔皮(长波、短波)、鲜映性数值的采集与分析。
数据按照水平和垂直进行了分类平均,并对比如下。
1.1.1 不同颜色长波对比长波桔皮值统计数据如图1。
PSA无长波分布要求相应的标准,因此可以借鉴长波桔皮水平面≤4、垂直面≤15的通常标准。
从图1看出,水平面长波桔皮除颜色1和颜色4符合上述标准外,其他颜色不能达到标准。
对于垂直面除黑漆达不到标准外其他均在15以下,但主要分布在10~15。
无论哪一种油漆,水平面和垂直面的长波桔皮相差都比较大,说明了长波桔皮与油漆本身的流平条件相关性很大。
理论上的解释应该是,油漆流平时由于平面的油漆微粒除了受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动外,还受重力的向下拉动,表面张力合力与重力方向相反,所以形成贝纳德涡的动力相对较小,最终形成贝纳德涡较小。
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的评估方法

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的评估方法一、橘皮问题的定义和原因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是指在汽车喷漆过程中,出现了表面不平整、凹凸不平、像橘子皮一样的现象。
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喷涂时的温度、湿度、喷枪压力不当等多种因素导致。
二、橘皮问题的影响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会严重影响汽车外观质量,降低整车价值,甚至可能导致客户投诉和退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橘皮问题非常重要。
三、评估方法1.外观检查法通过肉眼观察汽车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凸不平,以及是否有类似于橘子皮一样的现象。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检查表面是否存在橘皮问题,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2.手感检查法用手轻轻摸汽车表面,感受是否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或粗糙感。
如果手感不好,则很可能存在橘皮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辨别出表面质量差异,但同样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3.光线检查法使用特殊的灯光照射汽车表面,观察反射情况。
如果表面存在橘皮问题,则反射会出现明显的起伏和不平整。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确定表面是否存在橘皮问题,但仍然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4.显微镜检查法使用显微镜对汽车表面进行观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微小的凹凸和不平整。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橘皮问题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并初步判断可能的原因。
5.化学分析法通过对喷涂材料、溶剂等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喷涂材料不匹配、溶剂挥发过快等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但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橘皮问题的原因。
四、解决方法1.调整温度和湿度在喷涂过程中,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是避免橘皮问题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般来说,温度应该在20℃左右,湿度应该在50%左右。
2.调整喷枪压力喷枪压力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橘皮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喷涂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喷涂均匀、细腻。
3.更换合适的材料如果橘皮问题是由于喷涂材料不匹配导致的,那么需要更换合适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具体车型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4.控制溶剂挥发速度溶剂挥发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橘皮问题的发生。
涂料涂装中常见的问题-橘皮

涂料涂装中常见的问题-橘皮
橘皮现象是油漆涂装作业成膜后的一种必然现象。
油漆成膜后都有橘皮,没橘皮物体表面就像镜子一样亮了。
但是油漆的漆膜橘皮数据偏高就会目视效果不好,看的不舒服。
橘皮产生原因:
(1)油漆配方未调至最佳;
(2)施工时粘度过大,涂料舒展流平慢;喷枪口径太小,与工件距离不适合,造成漆雾粒子大,影响了漆的流平;喷涂压力过大,高气压粒子撞击,造成漆膜不平整;
(3)溶剂挥发速度快,过度通风,被涂物的温度高等,妨碍涂料流平;
(4)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涂料的流平;温度过高,溶剂挥发过快,不利于流平;过低,液态漆膜内漆料呈高粘度,也不利于流平;
(5)过早地进入高温烘箱内烘干;
(6)被涂物面不光滑,影响涂料的流平或对涂料的吸收。
解决办法:
(1)加入适量流平剂或调整配方;
(2)控制适当的施工粘度(14-18s),喷枪压力(0.3-0.4)×105Pa、排风速度(0.2-0.4m/s)、喷枪与工件距离(20-30cm)等可控条件;
(3)增大稀释剂中高沸点溶剂的比例;控制适宜的施工环境温度(20-30℃)与通风条件,被涂物温度应在50℃以下;
(4)控制好施工温度;
(5)注意施工技巧,正确施工,控制漆膜厚度,保证足够的干燥时间和流平;烘干型漆膜应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低温至高温,按规定烘干;
(6)底材应经严格处理,但粗糙度不宜过大;对吸收性强的底层应先涂一层底漆,使其平整光滑;对出现橘皮的漆膜,需用细砂纸将痕迹磨平,除去灰尘后再喷涂一道面漆。
中国新型涂料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加大雾化压力,调整喷枪距离和角度,少喷多遍。
(2)喷涂设备也是消除橘皮缺陷的重要条件。
(3)喷涂方式不正确也会导致漆膜的橘皮缺陷。
橘皮的另一种定义: 光泽和映象清晰度常用于控制涂层的外观。然而即使光泽度很高 的涂膜,其表面的波动度也影响着整个涂膜的外观,同时认为光泽测 量也控制不了波动的视觉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橘皮”。橘皮或微波 动是尺寸在0.1~10mm之间的波纹状结构造成的。在高光泽的涂层表 面,人们可看到波状、明暗相间的区域。可以区分2种不同等级的波动: 长波动也称为橘皮,这是在2~3m的距离上能观察到的波动;另一种 叫短波动或微波动,这是间距约50cm处观察到的波动。要指出的是有 时为了遮盖底材的表面缺陷或者获得特殊的涂层外观会有目的地设计 一定的波动度或波纹结构。因此“橘皮”也可定义为“高光泽表面的波状 结构”,其使漆层表面产生斑纹、未流平的视觉外观。
程度的扭曲;流平性好的涂膜外观,可获得清晰的反射光,橘皮也不 明显。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高精准的测量仪器对其做出质量
判断,而通过人眼目测判断橘皮的程度是不完善、不科学的。
3.2、橘皮仪测量法 目前,涂装行业普遍采用橘皮仪来测量橘皮的状况。橘皮按人眼 远看物体和近看物体分成长波和短波,人眼在2.5m的距离能看到35条 0.1mm阔的线条,归纳为长波;人眼在50cm的距离看到35条0.6mm阔
在湿涂膜上形成许多漩涡状的小格,待干燥后就留下不均匀的网纹或
条纹;由于这种对流,造成漩涡状小格中心稍稍隆起,干燥后就行成
橘皮。
三、橘皮的检测方法
3.1、主观测量法
用人眼在涂装车身上找到反射光源(一般是在双管荧光灯下), 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漆膜的流平效果。在
流平性差的情况下,2个荧光灯管看起来模糊,荧光灯的边界线有不同
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掌上车身 2016/03/15
目 录 提 纲
一、橘皮的定义 二、橘皮成因理论分析 三、橘皮的定义
当光线聚集在漆膜表面时,其外观可以看到光亮区和非光亮区的 反差,漆膜表面就会出现大小凹凸不平的亮暗波纹,光泽的变化不能 控制漆膜表面凹凸不平的视觉效果,这种效应称为“橘皮”,涂层表 面类似橘子皮形状的波纹称为“橘皮”。
对慢干的稀释剂。
(3)漆膜未干燥被外部气压吹扫导致表面不均匀。 (4)喷涂作业环境有风且风速过快,也会导致涂膜表面快速封闭, 流平性变差。
解决方案:保持喷房温度在20~25度之间,保持被喷涂面风速在
0.4~0.7m/s,湿度控制在60%~70%。
3.3、喷涂工艺 (1)涂料雾化不好也是橘皮形成的一个因素,雾化粒径越细,流 平性越好,反之流平性下降,导致橘皮。
就会往表面散开,随着溶剂挥发,粘度增大,流动速度缓慢,同时流
动的涂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沉;这种下沉、向上散开的流动运动将 反复进行,直到最后粘度增长到足以阻止其流动时为止,此时里层表 层的表面张力也趋于消失。
这种流动的反复进行,造成局部的涡流,形成边与边相接触的不 规则六角形的网络,涡流的原动点在格体中间,涂料沿网格边缘下沉,
四、橘皮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3.1、涂料与喷涂物材料的原因 (1)被喷涂板材表面凹凸不平,本身就比较粗糙或存在类似橘皮
的缺陷。板材不平整造成底材张力不一致,涂膜不可能形成光滑的表
面。
(2)涂料流平性差、粘度过大或稀释剂配比不当等均可导致涂膜
橘皮。涂料流平性差,会导致成膜物质在成膜过程中不能均匀分布, 从而导致漆膜表面凹凸不平。涂料粘度过大或稀释剂挥发较快都会影 响涂料的流平性能,导致漆膜橘皮。
3.2、涂装施工环境
(1)涂装施工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过小,涂料在喷涂过程中
溶剂挥发较快,涂膜形成后残留在漆膜中的溶剂量过少,造成涂膜表 面很快封闭,涂料流平性变差,形成橘皮缺陷。
(2)施工环境寒冷潮湿,涂膜易产生流挂现象影响流平性能,导
致橘皮缺陷。 解决方案:调整喷涂黏度或增加流平时间,选择与油漆匹配的相
(3)在底漆涂膜上喷涂面漆时,如果底漆硬度过高,底漆和面漆 不咬合也会产生橘皮现象。 (4)被喷涂的底材过硬,也会影响涂料的附着力,产生橘皮现象。
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底面漆匹配,底漆的硬度一定不可以大于
面漆,可适量的减少底漆的固化剂配比量降低底漆硬度(附着力OK的
条件下),或在底漆没有完全固化前进行面漆喷涂。
二、橘皮成因理论分析
涂料喷涂后,工件表面的涂膜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有规则的流动
现象,随着溶剂的蒸发,在涂膜表面形成较高的表面张力,并且粘度 增大而温度下降,这样造成涂膜里层与表层之间的温度、表面张力、
粘度梯度。
表面张力的不同将产生一种推动力,使涂料从表面张力低的底层 向表面张力高的表层运动,当表层溶剂含量降低时,较多溶剂的底层
短波(ShortWaves)、长波(LongWaves)、级数(Rate)。其含义 分别是:长短波模拟人眼观察到的产品表面高低变化的幅度,数值越 大说明指标越差,橘皮越严重。长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2.5m 的观察结果,短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50cm的观察结果。级数 是另一种评价指标,数值越大指标越好,是长短波的综合值。上述两 公司的要求大致相当,实际上,生产中也是通过长短波的分别控制来 达到最终等级值。
得的信号频率正好是被测表面机械轮廓频率的2倍,与人眼观察到的光
学轮廓相一致。橘皮仪将结构尺寸大于0.6mm的测量数据定为长波, 将结构尺寸小于0.6mm的数据定为短波。长波反映涂料的流平特性及
零件结构的影响,短波反映底材粗糙度的影响。上海大众使用长短波
指标,上海通用则使用了橘皮综合指标。橘皮指标采用BYK公司的激 光橘皮测试仪(Garden-4806)来测试,仪器给出3个数值,分别是:
的线条,归纳为短波。橘皮仪使用60°的激光作为点光源照射被测表
面,在缓慢匀速推动10cm的距离内发射1250次激光照亮被测表面,读 取1250个数,每个读数之间的距离为0.08mm。在光源对面同样角度
通过狭缝滤波的方法测量反射光,由于表面存在波纹,当光线照射在
波峰或波谷时,反射光最强,仪器检出最大信号;光线照在斜坡时, 由于反射角的变化,反射光偏离60°角,仪器检出信号最小,因此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