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就”修辞格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
浅谈移就修辞及翻译

浅谈移就修辞及翻译绵阳师范学院 文小兵[摘 要]移就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它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
被修饰的中心语只是形式上的被修饰语,而真正的逻辑被修饰语有时存在于语境之中,有时存于语境之外,二者通过语意的巧移而形成一种临时的搭配。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移就修辞格的基本性质、主要特征以及其翻译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移就修辞格 类型 特征 翻译 移就是汉、英语中都存在的一种修辞格。
“移就”在英语修辞系统中有一个对应名称,叫t ransferr ed epithet或hypallag e(转移修辞)。
这种修辞格的格式是把本应用来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定语移来形容乙事物。
使读者产生一种意外之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陈望道定义其为“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名叫移就”。
例如: (1)“他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他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梧桐树”哪有“寂寞”可言?实际上,“寂寞的”是用来描述句中“他们”的心情;(2)A nd w hen I spoke of it,ther e w as a stra ng e embarr assed silence;(fr om A N ew English Cour se Bo ok3by L i Guan yi)句中“silence”谈不上“窘迫”与否, embarr assed在结构上修饰;但从语意上看,它实际上是指我的父母因贫困而无钱过圣诞节,怕我知道了今天是圣诞节而向他们要礼物,可我又恰巧提到了,他们一时不知如何应答所表现的窘迫之情。
本文就移就修辞格的使用特点以及翻译加以简单的探悉。
一、移就修辞格的使用类型及特点移就是艺术语言的一种有效手段。
从逻辑上来分析,是不合情理的,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却恰倒好处,而且还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它是利用事物的相近、相关、相属原理,利用人们邻近联想的心理特征去重新进行合乎逻辑的比拟、联想,在特殊的语域中将语义临时“巧移”来实现一种有悖逻辑的逻辑性搭配,从而创造一种新奇感,一种朦胧性,一种艺术魅力;其作用在于引导读者的联想,还有出人意外,引人入胜之妙,从而更形象地表现主题,烘托气氛,渲染意境,表达情感。
英汉修辞格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及翻译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英汉修辞格移就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t h e t 及翻译
邱 葆珍 ( 西 安思 源学 院外 语 系 , 陕西 西 安 7 1 0 0 3 2)
【 摘 要】 对各种修辞格 的研 究是整个修辞 学领域 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 英语修 辞格转移描 述词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t h e t 和汉语修 辞格移就 基本 相 同。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t h e t 格式是将本应用来描述 甲事物性质状 态的定语 移来描 述 乙事物。英语修辞格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t h e t 可使 人联 想、 引人入 胜 。本 文拟依据修辞格 定义, 探析 英汉移就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t h e t 的实例 及翻译 , 以期 了解英汉修辞格的应用和翻译 译
1 英语修辞格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i t h e t 及翻译
汉语修辞格 移就的格式及效 果英语修辞 格 T r a n s f e re d E p I I h e t 相
在 L o n g ma n D i c t i o n a r y 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n g l i s h中 . E p i t h e t 的定义 同, 也是把本应用于形容 甲事物 的描述语用 于描述 乙事 物 汉语修辞
为“ a n a d j e c t i v e o r d e s c r i p t i v e p h r a s e e s p . o f p r a i s e o r b l a m e u s e d a b o u t 格移就常见于诗词 巾. 如: a p e r s o n [ 用 于褒 贬人 物 等的 ]表 述形 容词 ,修饰 语 T m n s f e r r e d 1 ) 寥落古行宫 , 宫花寂寞红 。 《 行宫》 唐, 元稹 E p i I h e t 格式 是把本应用来 描述 甲事物性质状 态的定语移 来描述 乙事 指宫 巾春花虽 红艳依 旧 . 却无 人欣赏 “ 寂寞 ” 通 常用来描述 人 . 例 物。英语修辞格移就 T r a n s f e r r e d E p . 【 h e t 广泛运用 于文学作 品中 . 给人 中用来描述物 , 英译 中将 “ 寂寞” 译 为状语 : 以出乎意料 的惊奇 最 常见的是将本 应用 以描述人 的定 语用来捕 写 He r e e mp t y i s t h e c o u n t r y p a l a c e , e mp t y l i k e a d r e a m, 物, 通常也将用于描述物的定语用来描写其它事物 如 . I n l o n e l i n e s s a n d q u i e t t h e r e d i mp e r i a l l f o w e r s l g e a m. …f 林 语堂 1 1 ) B u t h i s h e a r t i n t o r t u r e w a s a t p e a c e , h i s b o w e l s w e r e g l a d .( T h e 2 ) 旋 拂轻容 写洛神 , 须 知浅笑是 深颦 。 《 浣溪 沙 旋拂轻 容写 洛 神》 清. 纳兰性德 R a i n b o w b y D . H. L a w r e n c e ) 但 他受煎熬的心平静 . 他心里高兴 例 中“ 浅笑 ” 的搭 配是汉语 的移就应用 而“ 水浅 而舟大 也” 《 庄子 . 例 中, g l a d通常 用来描述 人 ,如 . I ’ 1 1 b e 0 n l y t o o g l a d t 0 h e l p y o u 逍遥 游》和“ 徐 而察 之 , 则山下皆石穴 罅 , 不知 其浅深 ” 宋代 , 苏轼 《 石 r e p a i r t h e e a r 我非常乐意帮助你修理 汽车。在 b o w e l s w e r e g l a d 中, 将 钟 山记》 中的“ 浅” , 与“ 深” 相对 , 是通常意义 的搭配 。 描述人的 g l a d用于描述 b o w e l s 肠. 为修辞格移就 的运用 例中 b o w e l s 汉语 中偶见“ 薄羞” , “ 轻愁” 等搭配 . 也是汉语移就 的应川 . 如. 的翻译 , 采用 意译 . 译 为“ 心里高兴 ” 、 “ 内心高兴” , 符 合中 国人思 维和 日暮 烟湖一 雨秋 . 孤鸿飘渺渡轻愁 汉语表 达习惯 , 英文 句使用 “ b o w e l s w e r e g l a d ” , 超乎 寻常 的表达起 到 例中“ 轻愁 ” 的搭配是汉语移就的应用 出 人 意 外 的 效 果
移就修辞法及其翻译

移就修辞法及其翻译
移就修辞法及其翻译(1)移就:改变句子原来的语气和停顿。
这种修辞方法,叫做移就。
比如说“他强调环境保护”,但又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当“大熊猫”一词出现在报刊上时,人们已经知道它的珍贵了。
用移就法,可以使被移动的语言得到充分的表达,而且,由于移就后,与前面意思没有联系,读者也容易理解。
(2)“移就”这个词,还常指“顺着事情发展规律办事”,即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办事。
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你不肯嫁给我,我偏要娶你为妻”,运用的正是移就修辞法。
英汉语中几种常用修辞格的对比

摘
要: 修辞格是各种语 言的共核现 象 , 各种语 言之 间不存在有无修辞的差别 , 只有分 类、 命名 、 语意 内涵与 所指 的不 同。
当然, 英汉语 言修辞格 的差别也 不例 外 。两种语言 虽然语 系不 同, 同属 于分析语 言 , 言修 辞格 在很 多方面具有相似 但 语 的特征 。明喻 、 隐喻 、 拟人 、 夸张这 四种 常用的修 辞格 就能很好 的说 明它们之 间的异 同。 关键词: 修辞格 ; 常用; 相似性 ; 差异性
语是意合语言 。但 由于它们同属于分析 语言 , 因而两种 语言 中
“ 相似联想 ”是 就两个不 同类对象 之 间的相似点进行 比喻。使 ,
用明喻的 目的是为 了鲜明地刻画人或事 物 , 具有共 同特征 的 将 两种 ( 或几 种) 同人 或事 物加 以 比拟从 而使形 象更加 清晰 的 不 呈现于我们眼前 。明喻一 般有 一 个基 础 和五项 要素 。这个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c …a ,o ae O s lr O等 , u h scmp r…t ,i a mi t 例如 :
Heh sah a to t n . a e r fso e Hei,a twee l igdcin r s si r ,awakn it ay o
摹的特殊方法 , 又称 为辞 格、 辞式 。 修辞是说话和写作 的一种艺术 , 在语言 实践 中表现为一 些 修辞方 式。人们用这 些修辞 方式来 说 明 问题 、 强语 气 、 加 渲染
气 氛、 增加色彩等等。
2 分 类 .
明喻具有 丰富的修 辞功能 。在英 语 中, 明喻可用作描 写性 功能和说 明性功 能。用 于描 写时 , 明喻能 够形象 、 动地勾 勒 生 出各种不 同的性状 、 动作或状 态等 , 比如 : r rwnhi i l e He o ars i b k
英汉移就修辞的对比研究

英汉移就修辞的对比研究作者:朱聪颖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摘 ;要:英语中的Transferred epithet(转移修饰)与汉语中的“移就”是不同语言中相对应的修辞格。
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移就修辞,能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简洁。
本文比较并分析了英汉移就修辞的含义、结构、功能及其翻译原则。
关键词:移就修辞;结构;功能;翻译原则作者简介:朱聪颖(1991.12-),女,河南洛阳人,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2《修辞学发凡》中移就修辞的定义是,“遇到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
比如“快乐的日子”,快乐本应用来描写人的,但在这里用来描写抽象的事物日子。
移就修辞在英语中被称作Transferred epithet或Hypallage(转移修饰)。
A Handbook to Literature 中对移就修辞的定义为,“an adjective used to modify a noun grammatically but does not modify it logically,though the relationship is very close so that people can get the meaning clearly”。
例如,indefatigable bell和busy life,在这里indefatigable和busy本来是描写人的,但却移来描写具体事物bell和抽象事物life。
转移修饰语包括形容词、分词和名词等,其中最为常用的转移修饰语是形容词。
1、英汉中移就修辞的主要结构最常见的移就修辞结构有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英语中为动词+副词),名词+名词,短语+名词四种。
1.1形容词+名词在形容词作为转移修饰语时,形容词可分为一般形容词和颜色类形容词。
修辞手法移就_Transferred_Epithet

• Group2:adj.+ sth. →adj.+another thing • The white silence seemed to sneer, and a great fear came upon him. • 寂静的茫茫雪野好像在冷笑,一阵恐惧朝他袭来。 • The white silence—the boundless fields covered with snow was silent • White fox/ shoes/silk/clouds • His stories achieved nothing but cheap laughs.他的故事
Thank you
什么叫移就
• 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来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 语移属乙事物,叫移就。
• • 移就是一种超乎常格的语言现象,也是词语搭 配的创造性运用。 通过词语的移用,将人的情绪、状态同事物 联系起来,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笔墨,极简练地把 人的情绪、思想、性格鲜明地表达出来,或将事 物的形状、本质突出出来,而且使语言出奇制胜, 富于变化,饶有情趣。
移就
• Transferred Epithet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 辞格,汉译“移就修饰”,亦称“转移修 饰”,“移位修饰”或简称“移就”。这 种修辞格一是把本来应该用来修饰甲事物 性质或状态的词用来修饰了乙事物,转个 弯子击表示甲事物给人的感觉。在现代英 语中,最常见的是把本来用以修饰人的词 组甩来修饰事物。二是从形式上看,修饰 语修饰的是某个中心名词,然而在意义上, 修饰语中的名词却是被修饰的对象。
Examples
• That was a stupid place to keep your money. 你真蠢,怎么
把钱放在那种地方呢? 地哭了起来。
英汉“移就”修辞格探析

蜡像” 一片白茫茫 , , 使我们一时忘记 了大地原来 的模样。用 f gt l o eu 来修饰雪 , rf 言简而意丰 , 了不少笔墨 省
而又使诗句蕴涵了更多的新意, 并增添了许多鲜灵活泼的神韵 。 综上所述 , 修饰语移置有两个特点 , 其一是用法上的。 说话人把本常用于人的修饰语改用于事物 ; 其二是 效果上的 , 修饰语移置的效果是“ 言简意丰, 生动别致。 ”例如 : u re n n u o m r r bd… I I swi e i ot f y e y e m t to le d a a o gi l o y u ens—iw u s e dpiu.( . . i hr t r t n nt o g tk f fr g 1 n ta m s i o t ol b ue s a a f de ls n n 1 E C L e f a oe o e f o C lt B n )我必须
一
、
能体现作者意旨。另一方面也可以烘托气氛, 唤起读者丰富联想。其语义特征通常分为四个方面: ( ) 一 说明人的修饰语用来说明事物 诗人艾略特的著名长诗< 荒原> 中修饰语移置的例子 比比皆是。如 se l s i t 不眠的只能是人或动 l p s n h, e e g
物, 现在被转移来修饰夜 。f gt lnw人或动物才会忘记 , o eu so rf 而雪的忘记是雪 掩盖 了大地 , 山舞银蛇, “ 原驰
中田分类号:35 文献标识码: 文章■号 10-39 【06 0—O3—0 I1 - I ^ 08 8820 )6 07 2
修辞是有效使用语言的艺术。< 辞海> “ 载,移就: 修辞学上辞格之一 , 甲乙两项相关联 , 就把属于形容甲 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 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 。如 ‘ 这个工程引来幸福水。 幸福本属于 ’ 人, 今移于水。按陈望道先生的< ” 修辞学发凡> 中的定义,移就” “ 则是“ 遇有 甲乙两个形象连在一起时, 作者 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 叫移就辞。 ” 英文 hpl g 一词源于希腊语的 hpis i, yo yaae l ya s n hp 意为 udr a s i a l e n e, i s n意为 cag , 以修饰语移置 a l e hne 所
修辞手法移就

1.位置还原法
When I’m having trouble with a story and think about giving up, or when I start to feel sorry for myself and think things should be easier for me, I roll a piece of paper into that cranky old machine, and type, word by painful word, just the way mother did.
America has shown us too many desperately worried executives dropping into early graves. (J. B. Priesttley: The Future of the English)
在美国,有多少走投无路的经理过早跌进了坟墓。
例如:The big man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 大个子一屁股坐了下来,椅子吱吱嘎嘎地作 响,好像是在提出抗议.
That was a stupid place to keep your money. 你真蠢,怎么把钱放在那种地方呢? I buried my head under the miserable sheet and rug, and cried like a child. 我一头扎进被单和毯子里面,像孩子一样 伤心地哭了起来。
移就
Transferred Epithet是英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
汉译“移就修饰”,亦称“转移修饰”,“移位 修饰”或简称“移就”。这种修辞格一是把本来 应该用来修饰甲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用来修饰了 乙事物,转个弯来表示甲事物给人的感觉。在现 代英语中,最常见的是把本来用以修饰人的词组 甩来修饰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就”修辞格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
一、引言
移就,又称词语移用。
《辞海》注曰:"甲乙两项关联,就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定义是:"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用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
" 如海涅的诗歌集中有一句"我的车子慢慢驶过快乐的绿林翠木,驰过那阳光之下奇花盛开的山谷。
""快乐"原本应该修饰"我",此处却用来修饰"绿林翠木",即是移就的用法。
在英文中,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给出了一个关于Hypallage的定义"a figure of speech by which an epithet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ore appropriate to the less appropriate of two nouns." Hypallage 与中文的移就意义接近。
二、移就与移觉
此处应分清移就与移觉两个概念。
两者相似之处在于都把修饰甲事物的词语用来修饰乙事物。
但移觉,也叫通感,还有一个基本前提:甲乙必须是感官相通的,例如"灰色的寂静"就是把视觉和听觉联系在了一起,又如"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如蜜一般。
"就是把听觉转换成了味觉,从而产生了典型的移觉。
在英文中,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给出
了一个关于Hypallage的定义"a figure of speech by which an epithet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more appropriate to the less appropriate of two nouns." Hypallage 与中文的移就意义接近。
三、移就在英诗中的体现
英语诗歌中有大量包含移就的例子,本文仅选取两处进
行分析,以期以小见大,对移就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1)Where youth grows pale, and spectre-thin, and dies;
Where but to think is to be full of sorrow
And leaden-eyed despairs;
(John Keats?D?DOde to a Nightingale)
作者用"pale, spectre-thin" 来修饰"youth",仿佛青春就
是一个重病者,所以会"dies", 同时,用"sad"形容头发,似乎白
发也有无限愁绪。
接着用"leaden-eyed"修饰"despairs", 移物
于物,铅灰色本来就给人很压抑的感觉,用来形容绝望,更是十
分贴切到位。
(2)Joyous, O Youth, in the aged world renew
Freshness to feel the eternities around it,
Rain, stars and clouds, light and the sacred dew.
(Laurence Binyon?D?DInvocation to Youth )
欢快的青春,在这沧桑的世界复苏,
用你的清新来感受这大千世界的永恒,
雨滴,星群,白云,光华,和圣洁的露珠。
这一首激情洋溢的青春赞歌,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诗人用"joyous", "freshness" 来修饰无形的青春,使之有了具象的载体,如晨风,雨露,星云,顿时世界充满了希望。
对青春的盼望也是对希望的祈求。
四、移就在汉诗中的体现
汉语中有很多移就的例子,如:喜酒,愁云,瑞雪,寂寞的小溪, 浓黑的悲凉,倔强的头发,苍白的日子,甜蜜的风景等等。
其中很多大众已经习以为常,不仔细琢磨,似乎并不觉得有丝毫不妥。
在汉语诗歌中,同样有许许多多移就的例子。
(1)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李白《菩萨蛮》)
诗中李白将人的"伤心"移用于碧绿的山色, 其实真正伤心的是后文中在楼上愁的那个人。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故以我眼观物,万物皆着我色彩。
这种移人于物的方法使人景交融,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2) 太阳刚刚升起,
向日葵朝它扬起脸来,
向日葵的花瓣荡漾着金黄色的幸福,
一阵手风琴声来自围墙院里。
(刘白羽《新世界的歌》)
此处用"金黄色" 修饰抽象的"幸福", 原本通常用其表达的丰收的喜悦之情也跃然纸上,更觉幸福沉甸甸的,满满的溢
满胸腔。
充分表达了对新世界的赞美。
(3)历史
倚着愤怒的废墟
站在地狱的门口
以热血
一次次淘洗我们黎明前的祖国
(李瑛《我的中国》)
这几句诗是写南京大屠杀的,作者用了"愤怒"修饰"废墟"给人留下无比悲痛的印象,在这卷长诗的后部分,作者有分别采用移就手法用"忧伤的云" "窒息的河流"来描述十年动乱的情形,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4)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席慕容《无怨的青春》)
席慕容的诗歌纯净细腻,常常是不经意的几个字就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其中移就手法起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以上诗句
中的"凋零的心", "青涩的季节"移物于物,更显得意境深远,回味悠长。
五、移就的种类
(一)移人于物
把描写人的词语移用来描写物。
比如《凤凰台上忆吹萧》中"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以形容人的瘦、病、悲来写景,从侧面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又如在"The sailors swarmed into a laughing and cheering ring around the two men.(Herman Wouk: The Wins of War)中用"laughing""cheering"修饰围成的"ring",都是移人于物的例子。
(二)移物于人
把描写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人。
比如艾青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用到"紫色的灵魂",以及上面提到的刘白羽写到的"向日葵的花瓣洋溢着金黄色的幸福"。
用描绘物的颜色词来修饰人的感觉,同样还有陈敬容在《铸炼》"将最初的叹息/最后的悲伤/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铸炼成金色的
希望。
"
(三)移物于物
把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修饰乙事物。
例如: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着这个苍白的日子(李
瑛《一月的哀思》) "苍白"本来是用来修饰缺乏生命力的事物,现在来修饰"日子"。
这是移用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来修饰乙事
物,使没有感情色彩的事物具有感情色彩。
六、结语
所谓"移就",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
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诗歌中移就修辞格的分析,可以看出移就虽然看上去用词不当,但正是这种刻意的失误,营造了一种别样的意境和特殊的情调,收到了良好的修辞效果,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移就从而为诗歌的赏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Baldick, C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颜学军,百年诗歌赏析[C].江西: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3]席慕容.无怨的青春[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4]王轶群.浅论英汉"移就"修辞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