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4-2015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检测(先秦诸子)一、基础知识(57分)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②杀鸡为黍而食之 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④于吾言无所不说 ⑤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⑤⑥C .①③⑤⑥D .①③④⑥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束)B .杀鸡为黍而食.之(给……吃) C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离) D .小人之过.也必文(过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B .至于..他邦,则曰:…… C .亦可以为成人..矣 D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终夜不寝,以.思B.⎩⎪⎨⎪⎧ 非其鬼而.祭之富而.可求也 C.⎩⎪⎨⎪⎧君子之.仕也不如丘之.好学也 D.⎩⎪⎨⎪⎧ 尧舜其.犹病诸回也不改其.乐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鲤退.而学《诗》由也兼人,故退.之B.⎩⎪⎨⎪⎧ 而乱.大伦勇而无礼则乱.C.⎩⎪⎨⎪⎧ 己欲立而立.人子路拱而立.D.⎩⎪⎨⎪⎧选于众.,举伊尹泛爱众.而亲仁 6.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A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B .其何以行之哉C.仲尼岂贤于子乎D.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召唤(zhào)发酵(jiào)捋虎须(luō)悄然无声(qiǎo)B.纰漏(pī)证券(quàn)撂挑子(liào)间不容发(jiàn)C.遒劲(qiú)星宿(xiù)露马脚(lù)不落窠臼(kē)D.畏葸(sī)戏谑(xuè)嚼舌头(jiáo)栉风沐雨(zhì)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徇.私/驯.熟炽.热/滞.纳金窗棂./高屋建瓴.B.愆.期/翩跹.泊.位/舶.来品熨.帖/与.会代表C.囹圄./伛.偻婢.女/庇.护权毗.邻/沁人心脾.D.骁.勇/萧.墙玄.机/管弦.乐官邸./中流砥.柱9.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凶。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1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教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耦(ǒu而耕) 莞(wǎn)尔长沮(jū) 接舆(y )
B.饥馑(jǐn)箪(dn)食哂(shěn)之喟(ku)然
C.莒父(fǔ)无车兒(n)耰(yōu)而不辍曲肱(ɡōnɡ)
D.无適(d )则葸(sī)笃(dǔ)亲殆(d i)
2.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问津(渡口)
奚自(疑问代词,为什么)
绥之斯来(安抚)
B.卓尔(卓越,突出)
天厌之(厌弃)
不堪其忧(可以)
C.在家无怨(古代大夫的家族)
樊迟未达(通达)
济众(帮助)
D.犹病诸(疾病)
闻义不徙(迁移)
男有分,女有归(拜访)
3、下列**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小人之过也必文由
B。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
诲女知之乎
D。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先秦诸子 第一单元检测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27分)1.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莫春者,春服既成B. 举直错诸枉C.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D. 闻斯行诸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小人之过.也必文B.何以伐.为自伐.者无功C.见.其二子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D.吾与.点也天与.之,人与.之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子路行以.告C.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天下之无道.也久矣D.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下列句子与例句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欲洁.其身A.足.食,足兵B.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项是()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A.有是哉,子之迀也!B.子路宿于石门C.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6.对下列语句中重点字有误的是()A.因.之以饥馑(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不过)C.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哪里)D.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途径)多.见其不知量也。
(只是)7.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B.博我以文C.饭疏食饮水D.鼓瑟希,铿尔8.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小人之过必文(掩饰)B. 人能弘道(光大)C.可以语上也(语言)D.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恕"乎②尧舜其犹病诸B.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②不如丘之好学也C.①仲尼岂贤于子乎②君子之于天下也D.①歌而过孔子②富而可求也10.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子之武城A.古之学者为己B.之一邦,则又曰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非其鬼而祭之11.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为国以礼④二三子以我为隐乎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12.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义以为上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B. 子路宿于石门C.大哉尧之为君也D.不吾知也13.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4.下面四副对联中不适用于孔子的一副是()A.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B.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C.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D.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B.本文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16.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长沮,桀溺耦而耕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C. 耰而不辍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17.对文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社会纷乱,天下都是这样,你们跟谁去变革它呢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辟正常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 ?C.鸟兽不可与同群.我不能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若是太平了,我也就不跟人们在一起从事改革了.18.上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态度 (不要超过15字).(3分)(答案写默写后)19.《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语.(共7分,每词1分)(答案写在默写后)(1)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2)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3)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4)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5)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多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6)对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斤斤计较.(7)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三.默写(27分)20.《论语》名句默写(20分)(1)子在川上,曰:“ 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2)不愤不启, 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仰之弥高, _________________ .(6)往者不可谏, _________________ .(7)君子之于天下也,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义之与比.(8)不义而富且贵, _________________ .(9)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 .(10)岁寒, _________________ .(11)欲速则不达, 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13)人能弘道, _________________ .(14)君子坦荡荡, _________________ .(15)三军可夺帅也, 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7)是可忍, _________________ .18,答:19,。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题范文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单元练习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曲肱(gōng) 有马十乘(shèng) 恶乎成名(wū) 自牖执其手(yǒu)B. 皋陶(yáo)臧武仲(zāng) 木铎(yí) 一箪食(dān)C.仪封人请见(xiàn) 诲人不倦(huǐ) 能近取譬(bì) 莞尔(wǎn)D.怃然(wǔ) 绥之斯来(suí) 杀鸡为黍而食之(shí) 喟然(k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长沮耦耕接舆高山抑止景行行止B.喟然哂笑户牖仰之弥高钻之弥艰C.荷担舞雩弑君为之不厌诲人不倦D.畏葸谄媚切磋己之不欲勿施与人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莫春者,春服既成B. 举直错诸枉C. 旧要不忘平生之言D. 闻斯行诸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B.博我以文C.饭疏食饮水D.鼓瑟希,铿尔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小人之过必文(掩饰)B. 过也,人皆见之(有了过错)C.可以语上也(语言)D.人能弘道(扩大,光大)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恕"乎②尧舜其犹病诸B.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②不如丘之好学也C.①仲尼岂贤于子乎②君子之于天下也D.①歌而过孔子②富而可求也7.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子之武城A.古之学者为己B.之一邦,则又曰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非其鬼而祭之8.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为国以礼④二三子以我为隐乎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义以为上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B. 子路宿于石门C.大哉尧之为君也D.不吾知也10.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二、填空题(20)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19秋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单元测评一:第一单元

单元测评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弦.歌(xuán)辍.学(chuò)怃.然(wǔ)喟.然长叹(kuì)B.饥馑.(jǐn)铿.锵(kēng)撰.写(zhuàn)莞.尔一笑(guǎn)C.悲恸.(tònɡ)户牖.(yǒu)颠沛.(pèi)向隅.而泣(ǒu)D.股肱.(ɡōnɡ)谄.媚(chǎn)切磋.(cuō)畏葸.不前(xǐ)项,“弦”应读“xián”;B项,“莞”应读“wǎn”;C项,“隅”应读“y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患:担忧。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旧交、老友。
B.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敏:勤勉。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小人:平民。
C.起.予者商也起:启发。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平生:终身,一生。
D.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伤:忧伤。
古之学者..为己学者:求学的人。
项,敏:聪明。
C项,平生:向来,素来。
D项,伤:伤害,损害。
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天下之.无道也久矣A.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B.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A项,动词,去,往;C 项,结构助词,的;D项,代词,它。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儒家思想经典《论语》,以“仁”为治国理念,富含许多精辟的言论,如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态度方面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B.《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做了不同回答,公西华感到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019秋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单元测评一:第一单元

单元测评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先秦诸子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1、B A、木铎(duò)后稷(jì)C、呱(gū)呱坠地D、喟(kuì)然杀鸡为黍而食(sì)之2、C C、zhuó,cuō3、D4、D 贤,有才德的人。
5、C C项与例句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代词,他B、D结构助词“的”6、D A、回去;约束B、搞乱;作乱C、成功;站立D、众人7、A8、C9、A10、B11、【答案】B(困:遇到困难)12、【答案】D(①中的“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②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③④中的“好”都读“hào”,动词,喜欢、爱好)13、【答案】C(忠信: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信诚实的人)14、【答案】C(孔子并非否定那六个字(即六种品行))15、D 作,站起来16、A A.“而”都表修饰 B.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 C.连词,表递进;副词,将要D.因为;按照17、C 3是孔子的表情 6是孔子的议论18、B “是因为曾皙所想远离政治”错19、略20、B.多次21、C.军队列阵之法22、D. A 1连词,表递进;2连词,表转折 B1结构助词“的”;2定语后置标志C1第三人称代词,他的;2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D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23、C 定语后置,ABD均为宾语前置。
24、(1)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他,不也是君子吗?(2)对人把怨恨藏在心里,而表面上却同他交朋友,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孔丘也认为可耻。
25、略26.【答案】 C27.【答案】但可以改变心态;我们不能控制他人;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28、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单元练习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曲肱(gōng) 有马十乘(shâng) 恶乎成名(wū) 自牖执其手(yǒu)B. 皋陶(yáo)臧武仲 (zāng) 木铎(yí) 一箪食(dān)C.仪封人请见(xiàn) 诲人不倦(huǐ) 能近取譬(bì) 莞尔(wǎn)D.怃然(wǔ) 绥之斯来(suí) 杀鸡为黍而食之(shí) 喟然(k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长沮耦耕接舆高山抑止景行行止 B.喟然哂笑户牖仰之弥高钻之弥艰 C.荷担舞雩弑君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D.畏葸谄媚切磋己之不欲勿施与人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莫春者,春服既成B. 举直错诸枉C. 旧要不忘平生之言D. 闻斯行诸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B.博我以文C.饭疏食饮水D.鼓瑟希,铿尔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小人之过必文(掩饰)B. 过也,人皆见之(有了过错)C.可以语上也(语言)D.人能弘道(扩大,光大)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恕"乎②尧舜其犹病诸B.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②不如丘之好学也C.①仲尼岂贤于子乎②君子之于天下也D.①歌而过孔子②富而可求也7.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子之武城A.古之学者为己B.之一邦,则又曰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非其鬼而祭之8.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为国以礼④二三子以我为隐乎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义以为上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B. 子路宿于石门C.大哉尧之为君也D.不吾知也10.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二、填空题(20)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②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③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④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⑤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义之与比。
⑦岁寒, 。
⑧仰之弥高, 。
,。
⑨子曰:志士仁人,,。
⑩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一)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④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⑤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篇》)[注]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②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③匡:纠正. ④衽:衽,衣襟. ⑤谅: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1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5分)译文:②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5分)译文:(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16分。
13—16题每题5分,17题10分)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注】①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
②希:稀少。
③木主:死人的牌位。
④爰:于是;就。
⑤徂:通“殂”,死亡。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B.天下宗.周宗:祭祀C.我安适.归矣适:往,到D.余甚或.焉或:通“惑”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且.七十子之徒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淡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
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
1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②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语文第一次周练答题卡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10题每题4分,13--16每题5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分)①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②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③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④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⑤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
义之与比。
⑦岁寒, 。
⑧仰之弥高, 。
,。
⑨子曰:饭疏食饮水,,。
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1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5分)译文:②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5分)译文:1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5分)译文:②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5分)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