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练(一)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A.屈原B.张衡C.蔡伦D.郦道元2.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3.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下列那句话符合材料中的思想()A.儒家的和谐思想B.儒家的德治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4.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A.蜀、吴、魏B.吴、魏、蜀C.魏、吴、蜀D.魏、蜀、吴5.下表是西周中期一件青铜器的介绍回该青铜器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AB.体现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C.说明晋国是西周分封的第一个诸侯国D.凸显晋国青铜铸造水平世界领先6.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A.永济渠B.郑国渠C.都江堰D.大运河7.与下图信息相关的古人类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8.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
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A.华佗——《本草纲目》B.司马迁——《史记》C.宋应星——《农政全书》D.罗贯中——《红楼梦》9.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市镇经济繁荣B.文化专制松弛C.外来文化影响D.印刷技术进步10.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下面《夏商周更迭的年代尺》中的②处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1.某历史读物中提到了“达赖金印和班禅金印”“《平定准噶尔图卷》”“伊犁将军府”的内容。
上述内容中的民族交往方式不包括()A.平定民族叛乱B.和亲C.设置管理机构D.册封12.私有财产、阶级和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历史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阶级斗争的结果D.社会规律的结果13.“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最新部编版2020中考历史 中国古代史 隋唐时期专项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对这句话认识很深刻,并注重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的是哪一位统治者()A. 隋文帝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B. 实现国家统一 C. 开通京杭大运河 D. 社会经济发展3.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 作战立功B. 辛勤耕作 C. 参加科举考试 D. 经商致富5.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 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C. 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D. 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6.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 隋朝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7.下图中的人物在581年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南北,他是()A. 唐太宗李世民B. 唐高祖李渊 C. 隋文帝杨坚 D. 隋炀帝杨广8.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
下列这些评论中,最中肯的是()A. 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B. 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C. 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D. 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有贞观遗风9.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中连接黄河和淮河的一段名称是()A. 永济渠B. 江南河 C. 邗沟 D. 通济渠10.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2020年山西历史中考试卷+答案+解析

3山西省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满分75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C.推恩令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3.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下面示意图反映出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C.繁荣开放D.国家统一4.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
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5.某校准备编写《中华英豪——爱国人物传记》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
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A.鉴真东渡日本B.郑成功收复台湾C.郑和七下西洋D.铁木真统一蒙古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 )A.中共“一大”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遵义会议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8.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卷:中国古代史上册

2020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卷中国古代史上册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
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2.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
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 B C D3.“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5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中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4.《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宗法制5.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6.在湖南宁乡出土,因造型奇特,花纹华丽而被称为商代青铜器中精品的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大盂鼎D.铜象尊7.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B.颁布均田令C.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D.奖励耕战9.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长城10.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的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位诗人是A.屈原 B.贾谊C.王船山 D.曾国藩11.“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12.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部编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反映了()A.《史记》题材多样B.司马迁史德高尚,公正记事C.司马迁史学知识丰富D.艺术价值相当高2.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公元916年建立起庞大帝国,它的建立者是A.颉利可汗B.耶律阿保机C.皮罗阁D.铁木真3.“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出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社会混乱的的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分封制的推行B.焚书坑儒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D.黄巾起义4.唐朝国势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A.黄巢起义B.五代十国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下列封建王朝中结束了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有①秦朝②西晋③隋朝④元朝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学而优则仕”(注: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以下能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推恩令D.科举制7.为进一步强化军权,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的皇帝是A.明太祖B.建文帝C.明成祖D.明熹宗8.历史课上,小华问小东:“‘暴君’是什么意思?”小东得意地说:“‘暴君’是指统治极度暴虐腐朽的统治者。
”下列君王中不属于暴君的是A.夏桀B.商王汤C.商纣王D.周厉王9.历史上,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政权分立局面,于589年重新完成统一的朝代是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10.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A.581--618年B.589--618年C.581--600年D.588--618年11.下图所示内容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北京城12.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13.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A.铁木真B.元昊C.完颜阿骨打D.阿保机14.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
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教育论文随堂检测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大禹B. 炎帝、黄帝C. 蚩尤、大禹D. 炎帝、蚩尤【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有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与炎帝展开大规模战争。
最后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后来,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
炎黄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A. 华佗B. 扁鹊C. 张仲景D. 李时珍【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C正确;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他发明了麻沸散;还模仿动物,创编出了“五禽戏”。
A排除;扁鹊是战国时期医学家,创制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排除;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了《本草纲目》,D排除;故选C。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A. 台湾B. 流求C. 夷洲D. 楼兰【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三国时期,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明清时称台湾,排除;B项隋朝称为流求,排除;D项是汉朝时期西域的一个国家,排除。
故选C。
4.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A. 八王之乱B. 七国之乱C. 安史之乱D. 陈桥兵变【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积尸草木腥”指的是尸体堆积如山草木也变腥,“流血川原丹”指的是流血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
2023年部编版历史中考复习 中国古代史过关卷一

3.盘古、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形象不仅在各地汉族神 话中非常多见,在许多少数民族神话中同样妇孺皆知。各民 族神话中出现的伏羲、女娲,有的说二者是夫妻,有的说是兄 妹,有的说是姐弟,有的说是母子或父女。这种现象( B ) A.说明神话传说不具备史料价值 B.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C.可用于佐证神话人物真实存在 D.表明早期各民族文化没有交流
4.西周时期,统治者在推行分封制的同时设立了一条环形防线 (如题4图)。其主要目的是( A ) A.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B.阻止少数民族的入侵 C.巩固分封制的等级秩序 D.开发边远地区的疆土
题4图
解析:图片反映了西周的环形防线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 游地区,说明西周统治者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故选 A。材料信息未涉及周边少数民族内侵,且环形防线没 有防御南方少数民族,排除B;图片信息不能反映出分 封制秩序的巩固,排除C;材料信息未涉及边远地区的 开发,且环形防线没有涉及南方边远地区,排除D。
解析: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 就,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陆续建成,魏国西 门豹兴建引漳灌邺的水利工程……”可知,材料反映了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得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水利建设事业 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商业的发展没有直接联 系,排除A项;中央集权形成是在秦朝,排除B项;科学 技术的进步不是水利灌溉事业得以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 排除D项。故选C项。
6.商周时期,青铜器多为礼器、兵器、车马器、乐器等,属于 农业生产工具则极少。大多数青铜农具出土于贵族墓葬中, 这与处在青铜时代的世界各国都普遍缺乏青铜农具的情况非 常相似。材料说明当时( D ) A.农业生产发展非常落后 B.青铜冶炼工艺水准领先世界 C.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D.青铜器是为了满足贵族需要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精练卷附答案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七年级历史上册选择题精练卷1.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下列内容与半坡居民相符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②种植水稻③住半地穴式房子④制作彩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4.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6.《战国策》中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这体现了商鞅变法过程中( )A.严明法度B.排除异己 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7.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8.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
它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 D.《本草纲目》9.“孔子是万世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