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合集下载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速度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速度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速度的关系【知识点归纳】1、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公式表达:2021at t v s += s 为t 时间内的位移。

当a=0时,t v s 0= 当v 0=0时,221at s =当a<0时,2021at t v s -= 可见2021at t v s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一般表示形式,只要知道运动物体的初速度v 0和加速度a ,就可以计算出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确定任意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

位移公式也可以用速度——时间图像求出面积得位移而推出。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as v v t 2202=-这个关系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一个重要的推论。

关系式中不含时间t ,在一些不涉及到时间的问题中,应用这个关系是较方便的。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公式:S 2-S 1=S 3-S 2=S 4-S 3=…=S n -S n-1=△S=aT2 2.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 v v t =2【案例分析】例1.某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关于此运动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速度较小,其加速度一定较小B .运动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变化一定减慢C .运动的加速度较小,其速度变化一定较小D .运动的速度减小,其位移一定减小例2.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行驶540米,则它在最初l0秒行驶的距离是( )A .90米B .45米C .30米D .15米例3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 时,速度为V ,当它的速度是v /2时,它沿全面下滑的距离是A .L /2 B.2L/2 C .L /4 D .3L /4例4:一物体以初速度v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速度变为v 2求:(1)物体在时间t 内的位移. (2)(3)比较vt/2和v s/2例5: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km/h .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m/s 2,求:(1)刹车后3s 末的速度;(2)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滑行一半距离时的速度.例6、一个质点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试求它在1s ,2s ,3s ,…内的位移s 1,s 2,s 3,…之比和在第1s ,第2s ,第3s ,…内的位移S Ⅰ,S Ⅱ,S Ⅲ,…之比各为多少?【一试身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 .速度变化量Δ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 .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A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B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C .物体的速度改变时,加速度不一定改变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不一定改变3.如图所示,Ⅰ、Ⅱ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 、Q 两个物体的s —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M 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 内有相同的位移C .t 时间内P 的位移较小D .0~t ,P 比Q 的速度大,t 以后P 比Q 的速度小 4.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m/s 2,则在任意1s 内A .质点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B .质点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C .质点的初速度可能比末速度大2m/sD .质点的速度大小一定改变了2m/s 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在通过某一段位移中点位置的速度为v ,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u ,则该质点A .做匀加速运动时,v <uB .做匀减速运动时,v <uC .做匀加速运动时,v >uD .做匀减速运动时,v >u6.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7.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一定越大B 、加速度越小,物体的位移一定越小C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保持不变D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8.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t = t 0时,位移S > 0,速度v > 0,加速度a > 0,此后加速度a 逐渐减小,则它的 ( )A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 .速度逐渐减小C .位移继续增大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t st o M Ⅰ Ⅱ9.甲、乙、丙和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是加速度—时间图象B .图乙是加速度—时间图象C .图丙是位移—时间图象D .图丁是速度—时间图象10.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 ,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 、212 vB 、(2+1)vC 、2vD 、21v 11.一匀变速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t 2(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及2s末的速度分别是( )A . 0、 4m/s 2 、4m/sB . 4m/s 、 2m/s 2 、8m/sC . 4m/s 、1m/s 2 、8m/sD . 4m/s 、 2m/s 2 、6m/s12.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该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通过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2∶1B .2∶ 1C .(2+1)∶1D .(2-1)∶1二、填空题1.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启动,则第5s 末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m/s ,第5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第5s 内汽车的位移是___________m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新知讲解
得-v =xt=v0t+t12at2=v0+12at=2v0+ 2 at= v0+v20+at=v0+2 v即有-v =v0+2 v=v
故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 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又等于这段时间内初速度和末 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新知讲解
拓展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推导
拓展提高
2、一质点沿一直线运动,t=0时,位于坐标原点,下图为质点做
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1)该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是:x=_-__4_t_+__0_.2_t_2__。
(2)在时刻t=_1_0__s时,质点距坐标原点最远。 (3)从t=0到t=20 s内质点的位移是__0_m___;
新知讲解
分析 两个问题都是已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来计算 位移。
第(1)问需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式计算。
第(2)问中,飞机着舰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需 要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计算。匀减速运动各矢量的方向 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建立一维坐标系来确定它们的正负。
新知讲解
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
与v0同向,则a取正值;若a与v0反向,则a取负值;
(3)如果初速度为
0,
x
1 2
at2
(4)解题时先用字母代表物理量,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代入数
据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知识拓展
x
1 2
at2
匀变速直线的位移-时间图像
因为位移公式是关于t的 一元二次函数,故x-t图象是 一条抛物线(一部分)。
新知讲解
分析:由于把动车进站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因此 可以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式计算动车的加 速度。本题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因此需要建立一维 坐标系来处理相关物理量的正负号。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可以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得到,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1.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位移 = 速度 ×时间
其中,位移表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时间表示运动的时间长度。

2. 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²
其中,初速度表示运动开始时的速度,加速度表示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描述了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计算变速直线运动下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

注意,这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是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一个常量。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符合二次函数的形式,可以使用二次函数公式来描述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例如:位移 = a ×时间² + b ×时间 + c,其中a、b和c是常数。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3 匀变速直线的位移与 时间 的关系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 像中的一块矩形的面积。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 应着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之间包围 公式 v=(v0+v)/2
课堂训练
1、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 12s,驶过了180m,求汽车开始加速时的 速度是多少? 9m/s 2、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上 一个斜坡,加速度的大小为0.4m/s2,斜坡 长30m,骑自行车的人通过斜坡需要多少 时间? 10s
3、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 做匀减速运动。若汽车刹车后第2s内的 位移为6.25m(刹车时间超过2s),则 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大? a=-2.5m/s2 20m 4、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关闭油门后 后做匀减速运动,经过6s停下来,求汽 车刹车后的位移大小。 30m
小结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像中 的一块矩形的面积。 2、公式:S = v t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 t图 像 中图线与时间轴之间包围的梯形面积。 2、公式 3、平均速度公式
v=(v0+v)/2
[课堂探究]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 速度的关系
v2 - v02 = 2 a s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速度公式 v = v0 + at
2、位移公式 S = v0 t+1/2 at2 3、推论
v2 - v02 = 2 a s
4、平均速度公式 v=(v0+v)/ 2
课堂训练
1、射击时,火药在枪筒里燃烧。燃气膨胀, 推动弹头加速运动。我们把子弹在枪筒里 的运动看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子弹 的加速度是a=5×105m/s,枪筒长 x= 0.64m,我们计算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考点归纳】(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

(2)公式的推导①利用微积分思想进行推导: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虽然速度时刻变化,但只要时间足够小,速度的变化就非常小,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应用我们熟悉的匀速运动的公式计算位移,其误差也非常小,如图所示。

②利用公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均匀改变的,它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时间t内的初速度v0和末速度v的平均值,即=.结合公式x=vt和v=v t+at可导出位移公式:x=v0t+at2(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对于某一段时间t,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t/2=v0+a×t=,该段时间的末速度v=v t+at,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整理加工可得===v0+at====v t/2。

即有:==v t/2。

所以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又等于这段时间内初速度和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4)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公式: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常数,即△x=x2﹣x1=aT2.拓展:△x MN=x M﹣x N=(M﹣N)aT2。

推导:如图所示,x1、x2为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加速度为a。

【命题方向】例1:对基本公式的理解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行驶,当汽车遇到交通事故时就以7.5m/s2的加速度刹车,刹车2s内和6s内的位移之比()A.1:1B.5:9C.5:8D.3:4分析: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2s内和6s内的位移。

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2s所以刹车2s内的位移=45m。

t0<6s,所以刹车在6s内的位移等于在4s内的位移。

=60m。

所以刹车2s内和6s内的位移之比为3:4.故D正确,A、B、C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识集结知识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识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公式的推导①利用微积分思想进行推导: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虽然速度时刻变化,但只要时间足够小,速度的变化就非常小,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应用我们熟悉的匀速运动的公式计算位移,其误差也非常小,如图所示.②利用公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均匀改变的,它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时间t内的初速度v0和末速度v的平均值,即.结合公式x=vt和v=v0+at可导出位移公式:x=v0t+ at2例题精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例1.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1m,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是()A.2m B.3m C.5m D.8m例2.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阶段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为()A.1m/s2B.2.25m/s2C.3m/s2D.4.25m/s2例3.2015年9月2日,“抗战专列”在武汉地铁4号线亮相,引得乘车市民纷纷点赞.若该地铁列车先从甲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位移L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也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到乙站停下.则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时间为()A.B.2C.2D.4当堂练习单选题练习1.一个物体在水平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m/s,经过4s它的位移为24m,则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A.1.5m/s2B.2m/s2C.4m/s2D.0.75m/s2练习2.小球以某一较大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光滑斜面,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小球在沿斜面上滑过程中最后一秒的位移是()A.2.0m B.2.5m C.3.0m D.3.5m练习3.“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A.B.C.D.练习4.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1m,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是()A.2m B.3m C.5m D.8m练习5.为了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阶段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为()A.1m/s2B.2.25m/s2C.3m/s2D.4.25m/s2练习6.2015年9月2日,“抗战专列”在武汉地铁4号线亮相,引得乘车市民纷纷点赞.若该地铁列车先从甲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位移L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也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到乙站停下.则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时间为A.B.2C.2D.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推导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推导
v-t 图象与时间轴所 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课堂讲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有关计算
1 .位移时间公式x=v0t+
1 2
at2的推导
如图所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运用“无限分割、逐
步逼近”的微分思想可得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
“面积”表迁示移位移. 再分割
无限分割
先微分再求总和的方法----微元法
温馨提示:请画出运动草图然后求解
v/m/s
v/m/s
18
18
14
14
10
x=48m
10
x=52m
0 v/m/s
18 14 10
0
2
4
t/s 0 1 2
3
4
t/s
结论 ⊿t 越小,就是用
更多的但是更窄的小
x=54m
矩形面积代表物体的
位移!
t/s
v/m/s
18 14 10
v/m/s
18 14 10
01
2
3
4
t/s0
1
2
3
4
t/s
v/m/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推导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有关计算
1 .位移时间公式x=v0t+
1 2
at2的推导
如图所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运用“无限分割、逐
步逼近”的微分思想可得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
“面积”表迁示移位移. 再分割
无限分割-图象分析1
结论
18
⊿t 趋近零(“无限逼
14
近”的思维方法----极限思
想),无数个小矩形合在一
10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得:0
8:0.0384m,与真实值的差距更小了。
在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变化的规律,我们得到的纸带:
0.0416m
012 3 4 5
6
7
8
9
取每四个计时点为一个计数点: 0.0288m
0
4
8
取每两个计时点为一个计数点: 0.0352m
02
4
6
8
以原始计时点作为计数点:
0.0384m
01 2 3 4 5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如果把运动无限分割,每小段运动持续的时间趋于零,无数个非常小的 矩形面积之和(无数段匀速运动的位移之和)刚好是梯形的面积。
由此可得: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无数段匀速运动的位移之和
=无数个非常小的矩形面积之和=梯形的面积 即:匀变速直 线运动的位移大小等于速度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 的面积大小
02
4
6
8
0 4 得:0
2:0.10 0.04=0.004m 2 6:0.26 0.04=0.0104m 6
4:0.18 0.04=0.0072m 8:0.34 0.04=0.0136m
8:0.0352m,与真实值的差距减小了一点。
在第一节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变化的规律,我们得到的纸带:
0.0416m
6
7
8
方法总结:可以把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成几段运动,把各 段运动看成匀速直线运动(以各段运动的初速度)。我们 可以看出, 把整个运动分的段数越多,每段运动持续的 时间越短,位移的计算结果就越接近真实值。我们再从 图象来看。
对上述过程分别用图像表达:
v(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哈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
体在0(此时速度为v0) 到 t(此时速度为v)
这段时间的位移。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收获
由图可知:梯形OABC的面积
S=(OC+AB)×OA/2
代入各物理量得:x
1 2(v0
v)t
又v=v0+a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得:
x
v0t
1 2
at 2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30
30
20
20
10
10
0 5 10 15 t/s 0 5 10 15 t/s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从v-t图象中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结论
v/m/s
50 40 30 20 10
05
10 1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 移仍可用图线与坐标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
t/s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梯形的面积就代表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思考与讨论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老师: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 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 5的位移? 学生A:能。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
x=0.38×0.1+0.63×0.1+ 0.88×0.1+1.11×0.1+1.38×0.1 = ……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因为位移公式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函数, 故x—t图象是一条抛物线(一部分)。不是
物体运动的轨迹.
交流与讨论
如果一位同学问:“我们研究的是直线运 动,为什么画出来的x-t图象不是直线?” 你应该怎样向他解释?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知识运用
例1: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 12s,驶过了180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 多少?
解:以汽由车x运动v0t的初12 a速t2v得0为:正方向
先用字母代表物 v0x t1 2a t1 18 m 20 理1 2 /量 s1 进 1 行m 运2算9 /m s /s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知识运用
例2.一质点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 向抛出,得到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如图2—3—6所示.试求出它在前2 s内的位移,后2 s内的位移,前4s 内的位移.
5m -5m 0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例3、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 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
多远?
正解确:以解汽:车设初车速实方际向运为动正时方间向为t0,以汽车初速
方知说向由车明为所v的刹正以位v车方由0移后向xa7。x t.5vv 00 stt得汽 1 2 运车12a a动停2 t 2t时1 止 间运1 5动 t0 01 2 。 2 a v1 0 2 m 0 1 25 5m 70 .5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v0+at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高一备课组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模型
△x=x2-x1, 若x1=0, 则△x=x2-x1=x
5m
x/m
O
X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 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 直线坐标系。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思考与讨论
要提高估算的精确程度,可以有多种方法。 其中一个方法请大家考虑:如果当初实验 时时间间隔不是取0.1 s,而是取得更小些, 比如0.06 s,同样用这个方法计算,误差 是不是会小一些?如果取0.04 s、0.02 s …… 误差会怎样?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一次课上,老师拿来了一位往届同学所 做的“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 (见下表),表中“速度v”一行是这位同学 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0、1、 2……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原始的纸带没 有保存。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速度(m/s2) 0.38 0.63 0.88 1.11 1.38 1.62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时,位移与时 间有什么样的关 系?
成正比 x/t=v
如果知道速度 和时间,你有几 种方法求它的 位移?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x=vt
公式 法
图象 结论:

匀速直线运动的
v
位移就是v – t 图线
与t轴所夹的矩形
t “面积”。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位移公式:
x
v0t
1at2 2
2.对位移公式的理解:
⑴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⑵因为υ0、α、x均为矢量,使用公式 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υ0的方向 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取正
值,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a取负值.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3)若v0=0,则x=
v/m·s-1
10
8 6 4
2 0 -2 1 2 3 4
-4
面积也有正负,面积为正, 表示位移的方向为正方向,
面积为负值,表示位移 的方向为负方向.

t/s
56

X甲
X乙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x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 它的v-t图象是否也有类 似的关系?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学生B:这个办法不好。从表中看出,小车的 速度在不断增加,0.38只是0时刻的瞬时速度, 以后的速度比这个数值大。用这个数值乘以0.1 s,得到的位移比实际位移要小。后面的几项也 有同样的问题。
学生A:老师要求的是“估算”,这样做是 可以的。
老师:你们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这样做的 确会带来一定误差,但在时间间隔比较小、精 确程度要求比较低的时候,可以这样估算。
1 2
at2
(4)特别提醒:t是指物体运动的实际时
间,要将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
对应起来.
(5)代入数据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 一.(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交流与讨论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图 象来表示,这种图象叫位移—时 间变x-t图速图象直象,线吗即运?动x试-t试图看象x 。。v0你t 能12画at出2 的匀
思考2
这个材料中体现了什么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方法:先把过程无限分割, 以“不变”近似代替“变”,然后再 进行累加的思想 。
思考3
此科学思想方法能否应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图象上?
高中物理匀变速位移和时间关系
设计方案:从v-t图象中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
分割
v/m/s
v/m/s
50
50
40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