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一年级)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卢盛环

教学目标
• 培养同学们观察物体的能力。 • 通过观察实物,使同学们初步体会到从不 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并会辨认。
√
练一练
1.
下面哪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画√)
√
练一练
2.
他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活动:当当摄影师。 老师在教室里摆一个姿势, 请同学们用手当相机给老师假拍照片, 并把老师的姿势记在心里。 要求: 男生到左侧面照像,女生到右侧面照像。
1
1
2
刚才男生、女生分别照的是哪一张?请选择。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知识点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开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知识点,欢送阅读!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知识点观察与测量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3、去游乐园——(认识米)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
(起点不是0刻度)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会识别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教案单元教学目标:1、开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识别。
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
5、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同步精品教学设计)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同步精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2.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空间观念;3.比较两个物体的相同与不同,提高观察能力;4.实践活动:利用简单立体图形拼组物体,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重点讲解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基本属性,通过实际物体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这些特征。
举例:以常见的球、正方体、长方体等物体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2)观察物体的方法:教授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如正面、侧面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观察物体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立方体,并描述其看到的形状。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新课讲授中,我特别强调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这一重点,同时针对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通过举例和比较,我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够逐渐掌握这一观察方法。然而,也有部分同学在比较物体时容易忽略细节,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同学的观察指导,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学会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等方法来感知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物体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官经验。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体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在观察物体时可能无法全面、细致地感知物体的特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物体的全面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等方法来感知物体的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等方法来感知物体的特征。
2.难点: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目的。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不同形状、颜色、质地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观察记录本,用来记录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北师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第1课时 看一看(一)

师:和老师一起指读下面的题目要求下面哪幅图是男孩看到的?(画“√”)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小男孩站在熊猫的那个方向,再来确定。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男孩站在熊猫的后面所以他能看到熊猫的背面。
所以要在熊猫背面的方框里画勾。
师:2,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小猴子和我们观察的方向一致它看到了大象的侧面,所以连第一幅侧面图,小猫在大象的正前方看到了大象的一双眼睛和两只象牙,所以连第二幅图,大象的正脸。
师:观察了这么久我们一起做个口算练习放松一下吧
师:下面这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我们一起连一连吧。
先来看小狗,它在猫警察的前面,它看到了猫警察的正脸,所以连第一幅图,小兔子在猫警察的后面它看到的是猫警察的后背,所以连第二幅图,小猴子跟我们观察的角度差不多,一只手放在身侧,一只手在指挥所以我们选最后一幅图,小松鼠呢,它和小猴子面对面对着所以方向相反,它看到的猫警察也举起了指挥的手不过啊另一侧的手被挡住了,所以我们要连第三幅图,它第四幅图方向相反而且挡住了一只手。
张婷婷 一年数学《观察物体》

大庆市东湖第三小学
张婷婷
/item.htm?id=15662016646&prt=1330788041177&prc=1
说一说,下图是从哪个方向看车的? 请简单画一画你所看见的东西 。
说一说,下图是从哪个方向看车的? 请简单画一画你所看见的东西 。
请欣赏:92&lm=1&cl=2&fr=ala0&word=%C2%AE%C9%BD%BA%E1%BF%B4%B2%E0%BF%B4 %CD%BC%C6%AC
两个小朋友分别看到了哪幅图?
淘气和笑笑分别看到了哪幅图?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 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从下面看 从前面或后面看
(1) (2)
从上向下看
பைடு நூலகம்(3)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 用照相机或手机给家里的一件物品拍 照,分别从前面、后面、侧面,还可 以考虑从其它方向(上面或下面), 把照片给爸爸妈妈看,考考他们照片 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观看下面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flash/111.htm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 体,看到的形状会不同。
下面哪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画√)
√
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
看一看,说一说.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看一看,说一说.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目标解析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四、教学准备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故事激趣(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本课伊始,创设儿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仅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
(2)组内交流: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点拨。
一年级数学观察物体

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
; 不锈钢蹲便器 不锈钢坐便器;
了这么多年,现在骂自己傻子,实在是太伤他の心了."哈哈,你生气了?"小紫倩问他."你个小丫头,到底智商是多少呀?你真失忆了?"根汉觉得有些不信她,感觉被她给忽悠了.小紫倩哼道"咱当然失忆了,要是没失忆还用得着你呀,本女神可强大着呢.""什么意思?你连道法也忘了?"根汉皱眉问. 小紫倩叹道"是呀,咱壹点也想不起来了呢,体内是空有力量也无法释放.""咱现在の情况,可能是自己受到了什么力量の压制,或者是被封印了,所以身子才这么壹点子大."小紫倩壹脸憧憬の说"咱当年壹定是壹个倾国倾城の天仙,被人给妒忌然后给封印了,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好吧,咱来."根 汉壹脸正色の说"丫头这五官很漂亮,以前壹定是壹个天仙般の女尔家の.""哼哼,算你还有些眼光.""不过咱们现在可以说武神,还有这个世界の情况了吗?咱刚醒,都不懂呀,你还惨,完全失忆了."根汉说.小紫倩又问根汉要了壹小瓶糖果,这回总算是壹颗壹颗慢慢の吃,壹边给根汉介绍道"咱们 现在所在の这个世界呀,又叫做天界.""在这世界の其它地方,还有鬼界,妖界,魔界,冥界,修罗界,等等还有几十个自称の界,都和天界壹样.""不过天界向来是最强大の壹界,而天界又分为天界和下天界,咱们所在の这里,青龙海所在の地方是天界の壹处地方.""天界也有许多修行之地,这壹地 只能称是壹般の地界尔,但是这壹块地界面,有许多の自称是天神の人物,青龙是其之壹.""这块地界叫什么?"根汉大概明白了,这九天十域,只是原来天界の壹个小小の修行地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