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 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有甲、乙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

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两支温度计一起插入烧杯的水中,当水温在上升的过程中,观察两支温度计的液体柱()A.甲上升较快B.乙上升较快C.甲、乙一样快D.无法确定2 . 在校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A.偏小B.偏大C.不变D.都有可能3 . 下列危险警告标志正确的是()A.易爆B.有辐射C.易燃D.有腐蚀性4 . 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体温计的里装的是水银。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5 . 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布扑灭6 .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cmB.初中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支完整的粉笔长度为8mm7 . 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趾尖的距离的cm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3 cm,则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那个号的鞋最合适()A.22号半B.23号C.23号半D.22号8 . 下列四个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苹果的体积约为1立方厘米B.科学教科书长为3分米C.洗澡用水温度接近70℃D.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1.5米9 . 某学生欲从盛有液体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

量筒放平后,仰视液面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l3毫升。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卷(试卷和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卷(试卷和答案)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卷(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刚进入初中的你,对自己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160厘米 B .平静时每分钟心跳18次 C .体温约35℃ D .100米跑步成绩约50秒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若发生意外要立即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并及时向老师报告。

下列处理方法不当的是( )A .做实验时,如果被火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B .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立即躺在床上休息,过一段时间看情况再决定是否去医院C .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 .做实验时,如果被化学试剂灼伤,立即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3.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小科同学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科同学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4.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数据不准确,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2℃,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l02℃,现测得气温为20℃,那么室内实际的气温是 ( ) A .18℃ B .20℃ C . 22℃ D .24℃ 5. 裁剪衣服要量身高,下列测量工具较合适的是( ) A .最小刻度是厘米的软尺 B .最小刻度是毫米的软尺 C .最小刻度是米的测绳 D .以上三种测量工具都不能用6. 当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等,然后给你量体温,医生采取的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 .建立假设 B .制定计划 C .获取事实与证据 D .检验与评价 7. 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 .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8. 运动会上裁判员科学的测量能体现体育运动公正的精神。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含答案)

七(上)科学九月份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D.诸暨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3℃2、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

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探究身题着手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D .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4、对下列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B.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 C.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要垫一张石棉网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5、下面是四位同学作的单位换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B. 2.8米=2.8×1000=2800毫米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 0.4升=0.4×1000毫升=400毫升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木块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 )A. 1 cm5.50 cmB. 1 cm 8. 30 cmC. 1 mm 8.30 cmD. 1 mm 2. 80 cm(第6题)(第7题)7、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8、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一共有260页。

七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一)

七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一)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一)1.(浙江绍兴越城区期末)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或做法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根据实验室安全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分析】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详解】A.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可以降低伤口处的温度,缓解疼痛,故A正确;B. 实验做完了,手上很可能粘上化学药品,不洗手就吃东西非常不卫生,故B错误;C.用手拿住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很容易造成烫伤,故C错误;D.用手摆放正在加热的石棉网,也容易造成烫伤,故D错误。

故选A.2.(浙江丽水青田县期末)科学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详解】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3.(浙江杭州上城区期末)小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科学书的宽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0 cm,17.31 cm,17.32cm,20.30cm,则科学书的宽度为( )A.18.055cmB.18.06cmC.17.310cmD.17.31c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20.30厘米与其它数值偏差太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社区;科学课本的宽度为(17.3cm+17.32cm+17.31cmL)/3=17.31cm故选D.4.(浙江杭州萧山区期末)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A.取一张废弃的墙纸,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为L1B.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D.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图片可知,设墙纸的圈数为n,墙纸的厚度为h,那么圆环的直径,铅笔的直径和墙纸厚度之间的关系为:D2=D1+2nh;那么墙纸的厚度h=(D2-D1)/2n;据此可知,圈数n、铅笔的直径D1与圆环的直径D2是必须测量的,而墙纸的长度L1则没有必要,故A符合题意,而B、C、D不合题意。

130.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_试卷及答案

130.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_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三)第1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实验中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2.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A.月亮形状的变化B.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C.太平洋周边地区常发生地震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3.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蛟龙号”潜水B.“神舟九号”飞天C.沙漠干旱沙雨D.夜晚闪烁的霓虹灯4.下列仪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试管是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B.停表可以测量时间间隔C.酒精灯是实验室常见的热源D.药匙主要用于取用少量液体药品5.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猜想与假设;②评估;③提出问题;④分析论证;⑤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⑦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①⑤⑥④②⑦C.③①④⑤⑥②⑦D.③①⑤④⑥②⑦6.如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第7题图第8题图7.如图所示,在图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都对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9.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是一门研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科B.科学就在我们身边C.科学能改变我们的身活D.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10.实验室里的量筒常常做得细而高,而不做成矮而粗的形状,这主要是为了()A.美观、好看B.提高稳度C.便于操作D.提高测量的精确度11.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 )A.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C.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地消失12.用“小方格法”测不规则物体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算入该物体面积B.只要占有小方格就应算入该物体面积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1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④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综合测试(含解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综合测试(含解析)

第一章科学入门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雨后彩虹B. 嫦娥飞天C. 流星划破夜空D. 大雁南飞2.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科学是一门研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科B.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C. 科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D. 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3.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A. 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B. 仔细地观察蜗牛的活动C. 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D. 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100米的时间4.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 3.6km=3.6km×1000m=3600mB. 3.6km=3.6km×1000=3600cmC. 3.6km=3.6×1000=3600mD. 3.6km=3.6×1000m=3600m6.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毫升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 100毫升的烧杯B. 10毫升的量筒C. 100毫升的烧杯和滴管D. 50毫升的量筒和滴管7.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

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

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建立猜测和假设C. 制定计划D. 获得事实与证据8.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

“适量”的标准是()A. 看上去不多也不少B.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不会溢出C. 水面约在量筒中间D.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9.某同学在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获得了如下数据:L1=2.11cm,L2=2.30cm,L3=2.11cm,L4=2.12cm,则该物体长度为()A. 2.113cmB. 2.16cmC. 2.11cmD. 2.10cm10.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 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C.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有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 使用火焰、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若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和浸泡11.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9℃,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9℃,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A. 两个病人都在发烧B. 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C. 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D. 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12.两支内径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A. 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 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 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13.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

(word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word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一《科学》第一章复习卷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一、选择题1、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学习前积累的科学知识2、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巷3、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 阅读,作笔记和练习B 观察讨论和交流C 观察,实验和思考D 阅读实践和应用4、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C提高智商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成绩5、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实验C观察D阅读6、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 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7、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A 1.8微米B 1.8毫米C 1.8厘米D 1.8分米8.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9厘米9、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 1米B 1厘米C 1分米D 1纳米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11、《科学》作业本的宽度为()A 20毫米B 20厘米C 20分米D 0.2米1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3、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A 10厘米 B 42分米 C 36000毫米 D 0.45米14、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A 测量人的态度B 测量的对象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 测量工具的量程15、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及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六个步骤,下列关于六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C.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2 .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不久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

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

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A.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D.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3 . 下列关于各种仪器的零刻度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零刻度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物体的长度B.量杯也有零刻度的C.温度计一般都有零刻度,但体温计没有零刻度D.量筒也有零刻度的4 .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8℃;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2℃.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26℃,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A.21℃B.23℃C.25℃D.27℃5 . 小金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以下,他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同学的体温为38.3℃,他用酒精棉花给体温计消毒后,直接去测乙同学体温,结果体温正常的乙同学,温度计示数为38.3℃。

就小金测量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38.3℃这个读数,估计值为0.3℃B.不用开水消毒的原因是用酒精消毒的效果更好C.体温计玻璃管太细,使用如果不甩,水银就不会回落D.如果先测乙同学,再测甲同学体温,两人的体温都能够准确测量6 . 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B.A.C.D.7 . 如图所示,下列是测细铜丝直径的实验步骤:①用线圈总长度除以线圈的圈数:②求出铜丝的直径③测出线圈的总长度L ;④将铜丝平排密绕在铅笔上,绕成一个线圈:⑥数出线圈中铜丝的圈数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检测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 月相的变化规律B. 地球自转方向C. 日本常发生地震2.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3. 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C.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9.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B.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10. 下列属于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对环境的认识的是( )①洗碗机能让我们饭后不发愁②可视电话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③网上购物不用再逛市场④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⑤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飞行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溶液5.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C. 量筒读数 )D. 放置滴管B. C.6. 下列实验项目与所选仪器对应错误的是(A. 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C. 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试管7. 下列仪器有“ 0刻”度线的是( )A. 体温计B. 量筒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量取液体体积——托盘天平D.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 刻度尺D. 量杯A. 取用液体 B. 量取液体 C. 倾倒液体)D. 加热液体⑤ D. ①②④⑤C. 器壁上的水可成股流下D. 器壁无水12.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 34 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俯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 15 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毫升的量筒和滴管D. 50 D. 水2.12 cm 、 2.13 cm 、2.13 cm 、()C. 100 毫升的烧杯和滴管 ()C. 刻度尺 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 )A. 小于 19毫升B. 等于 19 毫升13.要测量 1 分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量 10个 1分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 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10 个 1 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14.做某实验需要量取 45 毫升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 100 毫升的烧杯B. 10 毫升的量筒15.测量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A. 细铁丝 B. 量筒 1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 2.44 cm ,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D. 无法判断 )C. 大于 19 毫升17.下列测量应选择毫米刻度尺的是 ( )A. 装配教室窗玻璃前,测量窗户的尺寸B. 测量操场的周长C.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D. 测量人的身高18.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 是( )19.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 7.59米, 759 毫米, 759 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 A. 分米、毫米、厘米、米 B. 厘米、分米、毫米、米20.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20℃,用它测量 l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为 80℃,若用这支温度计测量一杯温水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41℃,则这杯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 ) ①烧杯 ②滴管 ③玻璃棒 ④酒精灯 ⑤药匙 ⑥试管23.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丝的直径,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先数出金属丝的总匝数为35匝。

由图可知,金属丝匝的总长度是 _________ ,计算得金属丝直径是 _______ mm 。

若在数匝数 时少数了 1 匝,则测量值将偏 ________ (填“大”或“小”)。

24.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 _______ 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 ________ ;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A. 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B. 器壁上出现均匀水膜C. 2.13 cmD. 2.21 cmA. 玻璃棒B. 温度计C. 放大镜D. 显微镜C. 毫米、厘米、分米、米 D. 毫米、分米、厘米、米 A. 41℃B. 21℃C. 35℃二、填空题(共 5题;每空 1分;共 16 分) 21.在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取少量固体药品的是 ___ 的是 _______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________ ,常用来搅拌的是 D. 36 ℃,用来滴加少量液体22. 如图,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铅笔的长度是 铅笔的长度是 __ cm 。

cm ,图乙中第 22 题图 第 23 题图 第 24 题图A. 2.12 cmB. 2.127 cm25.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实验探究题(共 2题;每空 2分;共 20分)⑴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________ ,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 。

(2) 图乙是体温计,它的最小刻度为 _______ ,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_______ 。

(3) 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 ______ ,金属块的体积为 ________ 。

27.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 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⑴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 20 cm 的钢尺, 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 晒, 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 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 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 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装置 中 AB 是粗细均匀的铜棒, COD 是可绕 O 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 A 端 固定不动, 指针 C 端紧靠在铜棒 B 端,当用酒精灯给AB 加热时, 小明可 以通过观察 ,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

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 段比 OD 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 ________ 作用。

(3) ___________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问题: 。

四、解答题(共 2题; 28小题 12分; 29小题 12分;共 24分)28. 为了研究 “伽利略温度计 ”某学习小组按资料描述自制一个简易测温装置。

管,通过软木塞与 A 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 h ,记录数据如下表: ⑴一般来说, _______ (填 “气体 ”液“体 ”)热胀冷缩最显著,固体 最不显著。

(2) 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_______ 。

(3)用此温度计 _______ (能 /不能)测 29℃及其以上的温度,为什么?问题。

A 为一塑料瓶,B 为吸 h ,温度 /℃ 1719 21 23 25 27h/cm 30.2 25.0 19.8 14.6 9.4 4.2⑴温度计的温度为 _______ 。

⑵小球的直径是 _______ 。

⑶石块的体积是 _______ 26.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

请根据图示填空。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科学家改进了伽利略的温度计。

他将装置倒转过来,将水注入玻璃泡内,而将空气留在玻璃管中,制成了第一只液体温度计。

由于管口没有封闭,水会不断蒸发从而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对此,你将做如何改进。

29. 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为14℃;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为78℃,则:⑴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为多少?(2)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相等,若存在,请计算此示数为多少?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4. D5. C6. B7. C8. D9. D 10. A 11. B 12. C13. C 14. D 15. C 16. C 17. A 18. B 19. D 20. C二、填空题21. ④;⑤;②;⑥;③22.4.7;4.7023.4.50cm(4.48cm--4.50cm 均可); 1.3;大24.mL ;2mL ;偏大25.-34 ℃; 1.10cm;20cm3三、实验探究题26. ⑴1mm 或0.1cm;1.85cm(1.81-1.85 都可)(2)0.1 ℃;36.6℃ (3)100 毫升;20 立方厘米27. ⑴两把钢尺长度变化太小,简单的测量工具无法测量出微小的变化(2)指针示数变化(答指针偏转角度亦可);放大(3)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物体的长度变化是否与材料(物体的自身长度、温度的变化大小等)有关?四、解答题28. ⑴气体(2) 瓶内气体的热胀冷缩(3) 不能;温度每升高2℃,液柱下降 5.2cm 之多,而在27℃时液柱总长已经小于 5.2cm(4) 大气压强(5)封闭管口、管径变细、水面加油层(答出一条即可)29. ⑴甲在实际温度20℃到80℃之间的刻度格数:78-14=64 格甲每格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60/64℃-2 和14 差16 格,则温差为16×60/64 ℃=20℃ -15℃=5℃(2) 设实际温度为t 时,与甲的示数相同(t-14) 60×/64 ℃ =(t-20)t=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