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教学设计_3.doc

《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教学设计-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在绿枝、新芽、花蕾、清风的簇拥下,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
我们看到了小草探出了脑袋,蝌蚪快活地游泳,小鸟在欢乐地唱歌,人们在田野里踏青,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本次训练要求学生不仅要在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大胆的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要使学生发现的过程上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最后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去观察、感知春天。
⑵通过资料交流,使学生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到做环保小天使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⑴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
⑵让学生在自主创新性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交流中,感知春天,认识春天,体会春天的美丽。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的环抱中去的情趣。
⑵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春天给大地万物带来的变化。
⑶让学生从观察发现中感受春天的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在自主创新性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交流中,感知春天,认识春天,体会春天的美丽。
2、让学生从观察发现中感受春天的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具准备1、歌曲《春天在哪里》。
2、多媒体课件。
3、有关春天的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1、乐曲激趣,走进春天:⑴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同学们边唱边舞,进入情景。
⑵从《春天在哪里》的歌词中,你知道春天在哪里?⑶分组交流:把你听明白的意思悄悄告诉小组的成员或向他们提出你在春天里发现的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用歌曲把学生带到春天的美景中去,让学生从歌词中初步意识到春姑娘悄悄地来到草地上,来到田野中,来到绿叶尖春天来到了同学们的眼睛里,从而激发学生到春天里发现新的事物的兴趣。
口语交际《春天的发现》教案新部编本及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教学设计训练内容:《春天里的发现》是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安排的口语交际训题。
训练要求: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
教学目标:⑴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⑵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
⑶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⑷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训练准备:1、课前安排学生走进春天,选好观察对象,进行较为全面、细致地观察。
2、课前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词、句、古诗。
3、提前几天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生活所见,把自己所发现的春天的景物用画下来。
这样丰富了学生的话源,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4、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1、构建开放的课堂运行体系,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体验、感受大自然春天景色的美,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
2、创设多个情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通过歌曲,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创设表达情景;通过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画画,让学生亲身体验,创设一种生活情景。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被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积累了不少与课本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教学过程:一、唱春天,欣赏春景1、导入: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走进春天,请欣赏《春天在哪里》。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同学们边唱边进入情景。
实用《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实用《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五篇范例)第一篇:实用《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新奇的发现和内心独特的感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互相交流,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3)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4)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课前收集到关于春天的词句,图片,相片等。
三、教学过程:(一)听歌曲,说春天: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风和日丽,一切事物都睁开沉睡的眼睛;春天,播种希望,努力耕耘,期待秋天的收获。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脚印吧!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同学们边唱边舞,进入情景。
3.师生交流:同学们,歌曲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找春天呢?听了歌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同桌为小组交流,然后个别向全班汇报。
是啊,春天是多美好的,红花开放,绿草如茵,黄莺在春天里歌唱。
小朋友就是根据这些,发现春天到了。
今天,我们就以“春天里的发现”为题进行口语交际。
板书课题:春天里的发现(二)走进田野,发现春天:春天里的景色美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光,并把你的新发现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好吗?导语: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跟着春姑娘的脚步,先到田野里去找一找春天。
请同学们认真看,把你的新发现告诉老师。
1.播放描绘春天景物的课件:绿茸茸的小草,盛开的野花,唱歌的小鸟,长长的柳枝,叮叮咚咚的溪水,飞来飞去的燕子……孩子们,你能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如:我发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说明版本:《春天里的发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二、教材分析:1训练内容:《春天里的发现》是第三册园地一安排的口语交际训题。
2训练要求:本次训练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并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
3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
(3)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4)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训练准备:教学录音和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三、设计理念:1构建开放的课堂运行体系,教师准备(课件、录音机),让学生体验、感受大自然春天景色的美,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
2创设多个情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通过歌曲,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创设表达情景;通过组织学生走进校园,把课堂开到校园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创设一种生活情景。
四、教学过程:(一)听歌曲,说春天:1导入: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喜欢听歌、唱歌。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旋律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同学们边唱边舞,进入情景。
3师生交流:同学们,歌曲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找春天呢?他们是怎样找到春天的呢?4生生交流:听了歌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同桌为小组交流,然后个别向全班汇报。
5教师小结,揭示课题:是啊,春天是多美好的,红花开放,绿草如茵,黄莺在春天里歌唱。
小朋友就是根据这些,发现春天到了。
今天,我们就一“春天里的发现”为题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通过听歌曲,知道了歌曲中的小朋友从“红花、绿草、黄莺”等景物中发现春天到了。
《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教学设计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表达能 力和交际效果,学生自评和互评则着重于反思自身和他人的表现,相互促进提高 。
学生表现观察记录表设计
观察内容
设计观察记录表,包括学生的表达内 容、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交际效果 等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 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优点和不足。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春天,并用口语向家长描述自己的 发现,同时鼓励他们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标准制定及实施方式
评价标准
制定具体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标准,包括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 性等方面。同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评价标准科学、合理、 可操作。
02
春天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变化为口语交际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情境。
03
通过春天的主题,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和对生活的热情。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春天里的美好事物,并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 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观点。
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能在交流中恰当地回应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材分析与选用依据
教材应包含关于春天的各类素材 ,如春天的景色、动物、植物等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交流话题。
教材应注重口语交际的实际应用 ,设计多种交际场景和实践活动
。
选用依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和生活经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表达欲望。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春天景象描述技巧
1 2
3
使用生动的词汇
良好学生
针对良好学生,指导他们加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建议他们多进行口语练习,积极参 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2. 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征和常见景物。
2. 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3. 如何在口语交际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美好,学会观察和表达。
2. 难点:培养学生倾听、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如何在口语交际中运用基本的交际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在春天里观察周围的景物,发现美好事物。
2. 口语交际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春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准备口语交际活动素材,如话题、角色扮演等。
3. 准备录音设备,用于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
4. 准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观察力。
教案教学设计:1. 导入: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征和美好事物。
2. 观察与发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景物,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美好事物。
3. 小组讨论:学生回到教室,分组讨论自己观察到的春天里的美好事物,分享彼此的发现。
4. 口语交际练习:教师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如描述春天的景物、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运用口语交际技巧进行交流。
6. 教师点评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观察力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9.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报告、口语交际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观察。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互相交流关于春天的短文。
3. 教师提出新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如描述春天的感受、表达自己的喜好等。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中心小学宋代军(一)、教学设计说明“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教学内容,本次训练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说”是重点,“写”是提高。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三篇文章,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走进大自然,观察体验春天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激活学生热爱春天之情。
知识与能力:创设情境,口语交际,使学生体验表达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本次习作的重点即难点:在观察中体验春天,激活热爱春天之情;在创设情境、口语交际中表达春天,初步学习“写话”。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描写春天的文章《找春天》、《春天是这样来的》、《春天已经到来》。
2、学生准备:①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②写话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诵读春天”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要求:1、美读文章《找春天》、《春天是这样来的》、《春天已经到来》,熟读成诵。
2、在阅读中学习观察方法。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一、激情导入。
1、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记得一年级我们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吗?生:春暖花开生:柳绿花红生:冰雪融化……总结:是啊,春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许多文学家把春天写成优美的诗歌,琅琅上口的文章。
下面我们就走进作家的语言中,去领略春天的美。
二、诵读文章,展开想象。
(1)、自由朗读三篇文章,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
(2)、交流感悟,启发想象,训练思维。
1、交流《找春天》(在阅读教学中已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现只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春天):师: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找到春天的?生:用眼睛看。
生:用耳朵听。
生:用鼻子闻。
生:用手摸。
[使学生习得观察方法]2、交流《春天是这样来的》:师:作家张国南听到了春天的声音,写出了诗歌《春天是这样来的》,看作者的想象多美呀!学生诵读。
交流:作家听到了什么声音?他把那声音想成了什么?生:作家听到了小溪的声音,他把那声音想成是春天唱着歌来的。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从各类素材网站下载春天景象的高清图片、优美 音乐、动态视频等,用于制作课件和创设教学情 境。
社交媒体
鼓励学生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与同伴、 老师、家长分享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锻 炼口语交际能力。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口语交际教学
01
家长参与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与学生一起分享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提供家
06
教学资源与开发
教材、教辅材料推荐
教材
《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教材 ,包含丰富的春天景象和交际话 题。
教辅材料
与春天和口语交际相关的图片、 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及 教师指导用书和学生练习册。
网络资源利用与开发
1 2 3
网络课程
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如慕课、网易公开课等,搜 索与春天和口语交际相关的优质课程,供学生学 习和参考。
倾听能力
02
学生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做出适当
的回应。
应对能力
03
学生能够在交流中遇到问题时,灵活应对,调整自己的语言策
略。
教学活动效果评估
活动参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能够主动参与到各个环节中。
活动完成情况
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各个活动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活动效果反馈
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书面表达,而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 培养,导致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足。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与特色
本课程注重实际交际情境的模拟和角色扮演,通过多样化的 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与春天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能力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话与习作《春天里的发现》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写话与习作《春天里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春天里的发现》不仅要求学生感知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因此,本节教学,要跟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让美丽的春景映入他们的脑海,丰富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样的课堂,才能让他们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教学目标分析:
⑴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去观察,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感知春天,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⑵通过资料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感受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加强表达能力,使学生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交往习惯。
(3)激发孩子表现的欲望,鼓励孩子展开想象,把“新发现”写下来,培养学生写话习惯。
(4)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热爱春天,体验投身到大自然的环抱中去的情趣,感受春天的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把句子表达通顺、完整。
只是,农村的孩子不够自信大胆,不善言谈,词语积累不够丰富。
所以,在教学时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张小嘴都能畅所欲言。
2、七八岁的孩子,大脑就像一张白纸,给人无限想象。
只有真把作文教学当作一项工程去建设,从根本上着手于白纸上涂鸦,勾画出美的痕迹,提升孩子们作文素养,改变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急于求成”的现状,孩子们的言语真才会如小河的流水,清澈与不息,稚嫩的笔端才会描绘出优美。
教学重点分析:
1、学生在自主创新性学习、小组合作探索交流中,感知春天,认识春天,体会春天的美丽,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让学生从观察发现中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
激发孩子表现的欲望,鼓励孩子展开想象,把“新发现”有条理地写下来,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提高写话能力。
教具准备
1、歌曲《春天在哪里》。
2、多媒体课件。
3、有关春天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聆听春天的声音: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风和日丽,万物复苏,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努力耕耘,才能迎来秋天的收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用我们的耳朵去倾听,用我们的鼻子去闻一闻,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吧!来,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首春天的歌。
2、乐曲激趣,寻找春天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从《春天在哪里》的歌词中,说一说:你知道春天在哪里?
(3)、分组交流:
歌曲里的小朋友到什么地方找春天呢?伴着甜美的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以同桌为小组先交流,然后把句子写下来:
我们听到了,
看到了。
(4)汇报品读。
(二)品读诗句,赞美春天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春天是一首感人的诗,春天还是一曲优美的歌。
春天在诉说着美丽的故事,古时候的很多大诗人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句。
同学们,我一起来伴着音乐朗诵春天的诗歌吧!
和着音乐品读: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品味词句,畅谈春天
1、春天真美啊!在这迷人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去做什么,人们在忙什么?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有哪些新的变化?(与小组里同学互相交流。
)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和春天里的新发现。
3、回忆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好句,互相分享。
4、汇报描写春天的好词美句,板书投影:
(如百花齐放、春回大地、泉水丁冬、百鸟争鸣等等)
5、选择好词美句写话:春天来了,。
(四) 欣赏春景,感知春天:
过渡:春天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不同的感受。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相信大家会有好多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共同感受春天的快乐。
1、播放描绘春天景物的课件:
2、分组交流:把自己在春景图中的新发现、新感受,与同组同学分享,然后把它写下来:
春天里的发现
春天来了,我来到,我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
春天的景色真。
我在找到了春天。
3、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4、寻找身边的你在“春天里的发现”,把它写下来。
5、分享,师生评价、修改。
(五)分享春色美,播种新希望
过渡: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让我们擦亮眼睛,敞开心扉,让我们把新的心愿记录在许愿卡上吧!”
1、学生写心愿后读给大家听。
根据学生的心愿做随机点评和祝愿。
2、把心愿卡贴在许愿树上。
(六)分享春天,倡导环保
今天我们播种希望的种子,相信靠我们精心的呵护和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在收获的季节梦想成真的。
春光无限美,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让美丽陪伴我们左右,让健康伴我们成长,让我们拥抱春天,在温暖的春天里快乐成长吧!
(七)课后延伸,表现春天
1、和父母或好朋友说说自己发现的春天的景色。
2、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诗歌和好词好句。
3、用笔画一画心目中的春天,再写下来.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小孩子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都很有限,让孩子们自己有条理地写春天里的发现其实并不容易。
为了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说与写的积极性,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学从聆听春天的歌曲开始,注意表扬观察仔细﹑说话流利,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描写新发现的同学,启发
学生发现春天、寻找春天的足迹,并把新发现与同学们先交流后描写,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感受。
品读描写春天的诗歌和词句,并且让孩子们按照写话模式进行说话和写作等教学环节的安排,更好地引导了孩子们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再一次梳理,引导了孩子们进行知识的迁移,把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和生动的比喻句来描写春天,叙述自己的新发现,让交流说话说得精彩,让写话写得漂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孩子们的写作热情被激发了,孩子们说得热烈,写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