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与乳胶漆制备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涂料工艺学实验乳胶漆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涂料工艺学实验乳胶漆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实验乳胶漆的制备及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乳胶漆主要包括乳液、填料、水等,乳胶漆大量用于建筑行业。

在我国开发生产乳胶漆的乳液有:聚醋酸乙烯乳液、醋酸乙烯-顺丁稀二酸二丁酯共聚乳液、醋酸乙烯-丙稀酸酯共聚乳液、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苯乙烯-丙稀酸酯共聚乳液、纯丙稀酸酯共聚乳液以及醋酸乙烯-叔碳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等。

苯丙乳胶漆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且工艺比较成熟。

由于其耐水、耐碱、耐擦洗性好,涂膜的耐候性、附着力有上好表现、价格适中、制备工艺稳定,因此在我国有广泛的市场。

苯丙乳液一般是由苯乙烯、丙烯酸及丙烯酸丁酯为主料合成的乳液。

苯丙乳胶涂料是一种水溶性的乳胶漆,它克服了以往普通聚乙烯醇类涂料的缺点。

苯丙乳胶漆耐水、耐碱、耐擦性好,而且涂膜的耐候性、附着力都有上好的表现,且价格适中,制备工艺稳定。

本实验以苯丙乳胶制备乳胶漆。

二、实验原理其相关反应如下:链的增长:三、实验仪器与药品仪器:烧杯,三口烧瓶,电热控温仪,冷凝管,恒压分液漏斗,温度计,水浴缸,天平,量筒,高速乳化机,筛子,及一些测量辅佐仪器。

药品: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过硫酸钾,CMC,OP-10,12-烷基磺酸钠,聚乙二醇,氨水,PV A溶液(8%)。

四、实验步骤1、苯丙乳液的合成乳液聚合的工艺过程(1) 引发剂溶液配制。

用烧杯配制1 %的过硫酸钾水溶液。

(2) 单体预乳化。

向500 mL烧杯中,加入阴离子活性剂1 g,1克OP-10,40 g去离子水配成溶液。

然后按顺序加入下列物质,用搅拌器搅拌进行预乳化,各种物量为:20克的苯乙烯,15克丙烯酸丁酯,最后是5克的丙烯酸,搅拌10分钟使其充分乳化,如有泡沫生成,加入适量的消泡剂。

最后加入2ml PV A溶液。

(3) 制备种子乳液。

将预乳化单体的四分之一及引发剂溶液的四分之一加入三口烧瓶中,加热并且控温在78℃反应大约一个小时,制得种子乳液。

(4) 连续滴加乳液聚合。

把剩余约四分之三的引发剂和四分之三乳化液加入加入恒压漏斗中,当烧瓶内温度升到78℃时,维持恒温,并连续加入乳液和引发剂,在2h内滴完。

科训实验--乳胶漆实验报告

科训实验--乳胶漆实验报告

乳胶漆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乳胶漆配方的设计、制备和主要性能的测试实验,使我们了解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内外墙乳胶涂料的树脂合成、配方设计原理、各组分的选择原则及所起的作用、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涂料综合质量的评价方法。

二、内外墙乳胶漆的配方设计原理涂料,我国传统成为“油漆”,是涂覆在物件表面上,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材料的总称。

涂料的作用主要是对物体表面进行保护、装饰和赋予特殊性能。

涂料组成包含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助剂四个组分。

成膜物质是组成涂料的基础,它具有粘结涂料中其它组分形成涂膜的功能。

对涂料和涂膜的性质其决定性作用。

用作涂料成膜物质的品种主要有植物油、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颜料能是涂膜呈现色彩,并使涂膜具有遮盖力,以发挥其装饰和保护作用。

颜料还能增强涂膜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

有时涂膜提供某种特定功能,如防腐蚀、导电、吸收辐射波、阻燃等。

助剂的作用是对涂料或涂膜的某一特定方面的性能起改进作用。

根据助剂对涂膜所起的作用,现代涂料所使用的助剂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1)对涂料生产中发生作用的助剂,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等(2)对涂料贮存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放结皮剂、防沉淀剂等(3)对涂料施工成膜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稀释剂、催干剂、固化剂、流平剂、防流挂剂等(4)对涂膜性能发生作用的助剂,如增塑剂、平光剂、防霉剂、阻燃剂、防静电剂、紫外光吸收剂等助剂虽然用量很少,但能起到显著作用,因而在涂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溶剂是使不包括无溶剂涂料在内的各种液态涂料完成施工过程所必需的组分。

它原则上不构成涂膜,也不应存留在涂膜之中。

溶剂的组分的作用是将涂料的成膜物质溶解或分散为液态,以使涂料易于施工成薄膜,而当施工后又能从薄膜中挥发至大气中,从而使薄膜形成固态的涂膜。

溶剂组分通常是可挥发性液体,习惯上称为挥发分。

作为溶剂组分包括能溶解成膜物质的溶剂,能稀释成膜物质溶液的稀释剂和能分散成膜物质的分散介质,习惯上统称溶剂。

白乳胶配方实验报告

白乳胶配方实验报告

1. 掌握白乳胶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

2. 了解白乳胶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和比例。

3. 通过实验,制备出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和环保特性的白乳胶。

二、实验原理白乳胶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进行乳液聚合而得的水性环保胶粘剂。

其主要原料为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引发剂、稳定剂、增稠剂等。

通过乳液聚合反应,醋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形成乳白色稠厚液体。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醋酸乙烯酯- 聚乙烯醇- 过硫酸铵- 硫酸铵- 稳定剂- 增稠剂- 水等2. 实验仪器:- 乳液聚合反应釜- 搅拌器- 温度计- pH计- 粘度计- 烘箱1. 配制单体溶液:将一定量的醋酸乙烯酯和聚乙烯醇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

2. 配制引发剂溶液:将过硫酸铵和硫酸铵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

3. 搅拌乳化:将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混合,用搅拌器搅拌,使单体和引发剂充分混合。

4. 乳液聚合:将混合好的溶液倒入乳液聚合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持续搅拌,直至反应完成。

5. 稳定处理:将反应好的乳液冷却至室温,加入稳定剂和增稠剂,搅拌均匀。

6. 粘度测定:用粘度计测定乳液的粘度。

7. 性能测试:将乳液涂覆于一定基材上,测试其粘接性能、耐水性、耐热性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体溶液的配制:醋酸乙烯酯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4:1,溶解度良好。

2. 引发剂溶液的配制:过硫酸铵和硫酸铵的质量比为1:1,溶解度良好。

3. 乳液聚合:在75℃、搅拌速度为500 r/min的条件下,反应时间为2小时,乳液聚合效果良好。

4. 稳定处理:添加稳定剂和增稠剂后,乳液的粘度达到80 mPa·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5. 性能测试:乳液的粘接性能、耐水性、耐热性等均符合要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和环保特性的白乳胶。

实验结果表明,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引发剂、稳定剂、增稠剂等组分在白乳胶的制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乳胶制作实验报告

白乳胶制作实验报告

1. 理解白乳胶的制备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白乳胶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 通过实验,提高对乳液聚合反应的认识。

4. 学习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培养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白乳胶是一种常用的粘合剂,其主要成分是聚醋酸乙烯酯。

在制备过程中,醋酸乙烯酯在乳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形成乳液。

本实验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白乳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醋酸乙烯酯- 聚乙烯醇(PVA)- 硫酸铝钾(明胶)- 过硫酸铵(引发剂)- 水- 氢氧化钠(调节pH值)2. 实验仪器:- 搅拌器- 温度计- 烧杯- 容量瓶- 乳液聚合反应器- pH计1. 准备溶液:- 将聚乙烯醇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PVA溶液。

- 将硫酸铝钾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硫酸铝钾溶液。

- 将过硫酸铵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过硫酸铵溶液。

- 将氢氧化钠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2. 配制反应液:-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乙烯酯,加入适量的PVA溶液,搅拌均匀。

- 加入适量的硫酸铝钾溶液,搅拌均匀。

- 加入适量的过硫酸铵溶液,搅拌均匀。

- 用pH计测定反应液的pH值,调节至所需pH值。

- 将反应液转移至乳液聚合反应器中。

3. 乳液聚合:- 将反应器置于恒温水浴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 开启搅拌器,使反应液充分混合。

-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反应液的变化,记录数据。

4. 停止反应:- 当反应液呈现乳白色时,停止加热和搅拌。

- 将反应液转移至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5. 成品检测:- 观察反应液的粘度,判断白乳胶的制备效果。

- 对白乳胶进行外观、粘合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成功制备出乳白色、粘度适中的白乳胶。

- 成品检测结果显示,白乳胶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

2. 结果分析:- 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成功制备出符合要求的白乳胶。

- PVA作为胶体稳定剂,能够有效防止乳液聚沉。

实验二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配制

实验二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配制

实验二实验二 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配制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配制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①熟悉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方法,进—步熟悉乳液聚合的原理。

①熟悉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方法,进—步熟悉乳液聚合的原理。

⑦了解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性质和用途。

⑦了解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性质和用途。

③掌握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配制方法。

③掌握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I .主要性能和用途.主要性能和用途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ployacrylate latex paint)为粘稠液体。

其耐候性、保色性、耐水性、耐碱性等性能均比聚醋酸乙烯乳胶涂料好。

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是主要的外墙用乳胶涂料。

由于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有许多优点,所以近年来品种和产量增长很快。

料有许多优点,所以近年来品种和产量增长很快。

2.合成乳液配制及涂料的原理.合成乳液配制及涂料的原理(1)聚丙烯酸酯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通常是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有时也有用少量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等共聚的乳液。

丙烯酸酯乳液比醋酸乙烯酯乳液有许多优点:对颜料的粘接能力强,耐水性、耐碱性、耐光性、耐候性均比较好,施工性能优良。

在新的水泥或石灰表面上用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比用聚醋酸乙烯乳胶涂料好得多。

因丙烯酸酯乳胶的涂膜遇碱皂化后生成的钙盐不溶于水.能保持涂膜的完整性。

而醋酸乙烯乳液皂化后的产物是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其局部水解的产物是高乙酰基聚乙烯醇,水溶性更大。

高乙酰基聚乙烯醇,水溶性更大。

各种不同的丙烯酸酯单体都能共聚,也可以和其他单体(如苯乙烯和醋酸乙烯等)共聚。

乳液聚合一般和前述醋酸乙烯乳液相仿,引发剂常用的也是过硫酸盐。

如用氧化还原法。

(如过硫酸盐—重亚硫酸钠等),单体可分三四次分批加入。

,单体可分三四次分批加入。

表面活性剂也和聚醋酸乙烯相仿,可以用非离子型或阴离子型的乳化刑。

操作也可采取逐步加入单体的力法,主要是为了使聚合时产生的大量热能很好地方扩散,使反应均匀进行。

白乳胶的制备实验报告

白乳胶的制备实验报告

白乳胶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制备白乳胶,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实验,了解白乳胶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白乳胶,又称聚醋酸乙烯乳液,是以醋酸乙烯酯(VAc)为主要原料,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而成。

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醋酸乙烯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同时,乳化剂的存在使单体在水相中分散成微小的液滴,增加反应的表面积,促进聚合反应的进行。

乳液聚合的反应式如下:nCH₂=CHOCOCH₃ → CH₂CH(OCOCH₃)n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醋酸乙烯酯(VAc):化学纯聚乙烯醇(PVA):1799 型过硫酸铵(APS):分析纯碳酸氢钠(NaHCO₃):分析纯去离子水2、实验仪器四口烧瓶(250ml)电动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恒温水浴锅温度计滴液漏斗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在四口烧瓶中加入 50ml 去离子水和 5g 聚乙烯醇,开启搅拌,升温至 90℃,使其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溶液。

2、降温至 60℃,加入 02g 碳酸氢钠,搅拌均匀,调节溶液的 pH 值至 5-6。

3、将 15g 醋酸乙烯酯和 1ml 过硫酸铵溶液(质量分数为 5%)混合均匀,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保持在 60-65℃,反应 30 分钟。

4、继续滴加剩余的 85g 醋酸乙烯酯和 10ml 过硫酸铵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 2-3 小时,保持反应温度不变。

5、滴加完毕后,升温至 80℃,继续反应 1 小时,使反应完全。

6、冷却至室温,得到白色乳液状的白乳胶产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外观:制备得到的白乳胶为白色乳液状,均匀无分层。

2、固含量测定:采用烘干法测定白乳胶的固含量。

称取一定质量的白乳胶样品(约 2g),放入已恒重的称量瓶中,在 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计算固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白乳胶的固含量约为50%。

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制备实验报告

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制备实验报告

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题目:制备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摘要:本实验利用聚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甲酯(BA)作为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了聚丙烯酸酯(PAA)乳胶涂料。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等测试手段对乳胶涂料的性能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具有较小的聚集态分子粒子直径,高稳定性,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及柔韧性。

关键词: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聚合反应;紫外可见光谱;动态光散射引言:乳胶涂料因其可持续、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聚丙烯酸酯作为一种常见的合成树脂,在乳胶涂料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利用聚合反应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及分析。

实验部分:材料:聚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BA)过硫酸铵(APS)十六烷基苯磺酸钠(SDS)氯化钙(CaCl2)去离子水(DI水)实验步骤:1、称取适量的SDS,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一个透明的SDS水溶液。

2、按照聚合反应的化学计量比例,将MMA和BA混合,待用。

3、制备催化剂。

将一定量的APS粉末加入一定量的SDS水溶液中,溶解后制备成APS 水溶液。

4、配制乳化剂。

将一定量的SDS水溶液和一定量的CaCl2水溶液混合后,得到一个透明的CaCl2/SDS溶液。

5、将MMA和BA混合液缓慢地加入到CaCl2/SDS溶液中,进行机械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6、将APS水溶液加入步骤5中的混合液中,进行机械搅拌,反应开始。

7、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到60℃,并持续搅拌2-3h,使聚合反应充分发生。

8、制备好的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通过动态光散射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性能测试及分析。

实验结果:动态光散射结果显示,得到的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粒子的平均直径约为100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在UV-Vis 200~800 nm 波长范围内有特征性吸收峰,且该吸收峰强度随波长增加而增大,说明得到的聚合物在波长范围内有良好的吸收性能。

乳胶漆实验报告

乳胶漆实验报告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和乳胶漆的制备”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唐波班级:工艺6班学号: 2013141493176实验组号: 6班4组同组姓名:崔婕、鲍曼实验时间: 2016 年10 月11 日— 10月 12 日实验设备组号:撰写实验报告时间:2016 年 10月 12 日一、实验目的1、掌握乳液聚合的基本操作,制备聚醋酸乙烯酯乳胶;2、学习水溶性涂料的基本知识,掌握设计涂料配方的方法;3、掌握乳胶漆的制备方法;4、掌握乳胶漆性能的测量和判别方法。

二、实验流程三、实验原料和主要设备实验药品:醋酸乙烯酯乳化剂OP-10 过硫酸钾聚乙烯醇碳酸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去离子水六偏磷酸钠丙二醇碳酸钙滑石粉钛白粉磷酸三丁酯彩色色浆实验设备:集热式磁力搅拌器机械搅拌器高速搅拌机旋转粘度计干燥时间测定仪黑白格测定仪鼓风干燥箱框式涂布器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聚酯酸乙烯酯乳胶的制备①、安装好反应设备,配制5%的过硫酸钾溶液(如溶解过慢可以略加热)。

②、量取88ml 1.13%的OP-10乳化剂溶液加入250 ml四口瓶中。

四口瓶上带机械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漏斗加料器。

③、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平均聚合度在1700左右、醇解度约为88%的聚乙烯醇6.0g。

加热混合物,升温至85℃,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为止(溶解时间约1hr)。

④、停止加热,降温至65℃左右,重新开始加热,并一次性加入20g新蒸馏过的醋酸乙烯酯单体,4ml 5%的过硫酸钾溶液。

控制反应温度在70-75℃,维持反应温度至回流基本结束。

⑤、用恒压漏斗在2h内滴加68g新蒸馏过的醋酸乙烯酯单体,每加10g醋酸乙烯酯后补加1ml 5%过硫酸钾溶液。

整个加料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在70℃以上(油浴温度为70-85℃),并不停搅拌,反应后期加快搅拌速度。

单体滴加完毕后,一次性补加2ml 5%的过硫酸钾溶液,然后慢慢升温到90℃,直到回流结束。

⑥、将反应体系从油浴中取出,冷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和乳胶漆的制备”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同组姓名:实验时间:实验设备组号:撰写实验报告时间:年月日乳胶漆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型涂料,具有价格低廉、使用简便、耐水性好、绿色环保、安全无毒等优点。

其中内墙涂料以价廉物美的醋酸乙烯酯共聚类乳胶漆应用最多。

丙烯酸酯共聚类乳胶漆与其它乳胶漆品种相比,有较好的耐候性、耐水性、抗磨损性和保色性,应用面也较广。

近年来也开始在金属物表面上防腐上得到应用。

本实验合成了聚醋酸乙烯酯乳胶,制备了乳胶漆并测定了其性能。

一、实验目的1、掌握乳液聚合的基本操作,制备聚醋酸乙烯酯乳胶;2、学习水溶性涂料的基本知识,掌握设计涂料配方的方法;3、掌握乳胶漆的制备方法;4、掌握乳胶漆性能的测量和判别方法。

二. 实验设备和原料设备一览表三、实验步骤:1.聚酯酸乙烯酯乳胶的制备①、安装好反应设备,配制5%的过硫酸钾溶液(如溶解过慢可以略加热)。

②、量取88ml 1.13%的OP-10乳化剂溶液加入250 ml四口瓶中。

四口瓶上带机械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恒压漏斗加料器。

③、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平均聚合度在1700左右、醇解度约为88%的聚乙烯醇6.0g。

加热混合物,升温至85℃,至聚乙烯醇完全溶解为止(溶解时间约1hr)。

④、停止加热,降温至65℃左右,重新开始加热,并一次性加入20g新蒸馏过的醋酸乙烯酯单体,4ml 5%的过硫酸钾溶液。

控制反应温度在70-75℃,维持反应温度至回流基本结束。

⑤、用恒压漏斗在2h内滴加68g新蒸馏过的醋酸乙烯酯单体,每加10g醋酸乙烯酯后补加1ml 5%过硫酸钾溶液。

整个加料过程中控制反应温度在70℃以上(油浴温度为70-85℃),并不停搅拌,反应后期加快搅拌速度。

单体滴加完毕后,一次性补加2ml 5%的过硫酸钾溶液,然后慢慢升温到90℃,直到回流结束。

⑥、将反应体系从油浴中取出,冷却。

待温度下降至50℃时,加入5-10ml 5%碳酸钠溶液,调节PH=6-7。

⑦、加入1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并搅拌0.5h,冷后得到白色的聚醋酸乙烯酯乳胶。

称重,装入回收瓶中。

2、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的分析①、采用重量法测量乳胶的固含量。

将两个相同的表面皿在120±2℃烘干30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到室温。

称重。

将制备的乳胶放在一个表面皿中,另一个放在上面(凸面在上),在天平上准确称取1.5-2g,然后将上面的表面皿反过来,使两块相互吻合,轻轻压下,再将其分开,使试样面朝上,放入120±2℃的恒温鼓风干燥箱干燥2hr,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称重。

计算固含量。

每个固含量做平行样。

②、乳胶的流变性测量,采用旋转粘度计,选用3号转子,在不同的转速下测定乳胶的黏度,计算其流变性。

3、醋酸乙烯乳胶漆的制备①、安装好高速搅拌器,选择所用的原料。

②、把8g丙二醇、15g 10%的六偏磷酸钠水溶液及60g去离子水按顺序加入250ml 三口烧瓶中。

③、开动高速搅拌器,在慢速下逐渐加入50g钛白粉、25g滑石粉和18g碳酸钙,快速搅拌分散均匀。

④、慢慢加入1g磷酸三丁酯,继续快速搅拌30min后,慢速加入120g醋酸乙烯酯乳胶,直到搅匀为止,即得白色涂料。

⑤、加入少量彩色颜料浆,可得到彩色涂料。

⑥、也可自主选择其他配方,制备乳胶漆。

4、聚醋酸乙烯酯乳胶漆的性能测定①干燥时间测定:用框式涂膜器在清洁、干燥的标准玻璃板上涂上一层市售的乳胶漆,漆膜应均匀、连续,安装好干燥时间测定仪,开启设备测定市售乳胶漆的干燥时间。

采用相同方法测定制备的乳胶漆的干燥时间。

②固含量的测定:测定制备的乳胶漆和市售乳胶漆的固含量,采用前面测定乳胶相同的方法。

每个样测定平行样。

③涂料的耐水性:标准板在120℃下干燥1hr后保存在干燥器中,在三块标准板上刷涂漆膜重量为0.5-0.8g,且三块板刷涂重量差不大于10%,在120℃的烘箱中干燥1hr,取出测定其重量变化。

1000ml 的烧杯加入600ml水,加热致沸,将漆板放入热水中,沸腾20min后取出观察,并记录其失光、变色、起泡、脱落等的程度(以百分比表示)。

测定制备的乳胶漆和市售乳胶漆,进行对比。

④测定涂料的遮盖力:采用黑白格涂料遮盖力测定仪测定。

精密电子天平上称出装有乳胶漆的杯子和漆刷的总重量,用漆刷将乳胶漆均匀的涂刷于黑白格板上,放在观察箱中,距离磨砂玻璃片15-20cm,有黑白格的一端与平面倾斜成30-45度交角,在观察箱日光灯下进行观察,以看不见黑白格为终点。

然后将盛有余漆的杯子和漆刷称重,求出黑白格板上的油漆总量。

刷涂时应快速均匀,不应将乳胶漆刷在板的边缘上。

其遮盖力计算为X=(W1-W2)/S=50×(W1-W2)W1:-未涂刷前乳胶漆和漆刷的总重量。

W2-- 涂刷后余漆和漆刷的总重量。

S---黑白格板涂漆的面积。

平行测定两次,结果之差不大于5%,取平均值。

否则必须重新测定。

⑥、直观效果判断在石膏板上刷涂制备的乳胶漆和市售的乳胶漆,观察乳胶漆的均匀度、遮盖力、平整度、色度等,并与其他组的产品进行对比。

按本工艺制得的产品,在醋酸乙烯乳胶漆中属于质量优良的品种。

按前面所述的配方原理,可以改用部分功能成分,制成颜料(填料)基料之比高出倍以上的、较价廉的品种。

对产品质量的完整检验可按国家标淮GB 1721—79——GBl726—79的方法进行。

5. 实验流程图如下:四、注意事项1、聚乙烯醇必须溶解完全,反应体系中应避免带入铁、铜等有阻聚作用的离子。

2、醋酸乙烯酯单体必须是新蒸馏过的,因其分解生成的醛、酸等有阻聚作用,造成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降低。

3、乳液聚合中采用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盐和过氧化氢,本实验用过硫酸钾。

4、在上述配方操作时,开始反应时加入过硫酸盐作引发剂,由于聚合反应过程中回流和连续缓慢加入单体,温度可在一段时间内无需加热或冷却即可保持在回流状态。

反应继续进行,需补加少量过硫酸钾,以维持反应温度不下降。

经过反复试验,就能在不同的设备条件下摸索出最适宜的加单体的速度、回流大小、每小时补加过硫酸钾的数量等操作控制条件,使反应温度稳定,聚合反应平稳进行。

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很好地控制热量平衡。

操作时如果反应剧烈,温度上升很快,则应少加或不加过硫酸钾,并适当加快单体加入速度。

如温度偏低,则就要稍多加些过硫酸钾,并适当减慢单体的加入速度。

反应时如果回流很小,可以加快醋酸乙烯的加入速度,反之就要适当减慢加入单体的速度,甚至暂时停止片刻,待回流正常后再继续加入单体。

5、单体加完后补加入引发剂,并升温至95℃,目的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最后末反应的剩余单体量,这对乳胶的稳定性和乳胶的质量是有利的。

因为游离单体在存放中会水解而产生醋酸和乙醛,使乳胶的PH值降低,影响乳胶和乳胶的稳定性。

采取在700mmHg真空下抽1—2h的方法,能使残余单体质量分数减少至1%以下。

7、将乳化剂水溶液先和单体一起搅拌乳化,再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虽也可以,但在诱导期过后反应十分激烈,要做成质量好的乳胶十分困难。

因此可以先将乳化好的乳胶放入部分在反应器内,加入部分引发剂引发聚合,然后慢慢连续加入乳化好的乳化液,并定时补加一定量的引发剂。

五:实验记录:实验时间:2013 年11月13日室温:15 ℃实验时间:2013 年11月14日室温:15 ℃。

六:乳胶漆产品的成本计算和数据记录:(一).流变性测量(二).固含量测定(三).耐水性测试A.质量变化遮盖力X=(W1-W2)/S=50×(W1-W2)市售遮盖力X1=50×10.26=513 X2=50×10.79=539.5X=(X1+X2)/2=(513+539.5)/2=526.2自制遮盖力X1=50×1.88=94 X2=50×1.51=75.5X=(X1+X2)/2=(94+75.5)/2=84.75(五).乳胶漆产品的成本计算0.3×0.088+11.2×0.006+13×0.088+12×0.012+10×0.01+30×0.01=1.7816元1.7816÷0.18565=9.60元/kg乳液原料每千克9.6元9.6×0.12+40×0.008+22×0.05+3.2×0.025+0.35×0.018+17×0.001=2.6753元2.6753÷0.222=12.05元乳胶漆原料每千克12.05元自制乳胶184.64g 成本1.79元自制乳胶漆260g 成本3.133元七、实验结论:从实验表面现象观察,我们所制备的乳胶漆含水量与市售相当,粘度较小,色泽较白,没有成型的块状结构,没有杂质出现。

通过相关测试,和市售乳胶漆相比,我们所制备的乳胶漆固含量较高,粘性小,易流变,且在高温环境下变色,但遮盖力好,涂抹更加均匀。

分析实验过程,可能由于制备乳胶调节PH没有严格达标,导致聚合反应发生不完全。

同时,因为室温降低,所配制过硫酸钾溶液结块,浓度偏低,作为引发剂不足也可能是聚合反应不完全的原因之一。

同时这也是影响我们制备乳胶漆耐水性,耐高温性能不好的原因。

良好的遮盖力则可能来源于我们制备的乳胶漆中二氧化钛原料的充足。

八思考题1、聚合反应按聚合体系和反应机理分类可以分成那些类型,聚醋酸乙烯单体的聚合是什么反应?答:本体聚合: 不加任何其它介质,仅是单体在引发剂、热、光或辐射源作用下引发的聚合反应。

溶液聚合: 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反应。

悬浮聚合: 借助机械搅拌和分散剂的作用,使油溶性单体以小液滴(直径1~10-3cm)悬浮在水介质中,形成稳定的悬浮体进行聚合。

乳液聚合: 借助机械搅拌和乳化剂的作用,使单体分散在水或非水介质中形成稳定的乳液(直径1.5~5μm)而聚合的反应,聚醋酸乙烯单体的聚合乳液聚合。

2、为什么使用的醋酸乙烯酯单体必须是新精馏?因为乙醋酸烯脂单体可能存在一定的杂质,会发生阻聚。

3、为什么大部分的单体和引发剂采用逐步滴加的方式加入?防止聚合太快,形成小分子链而降低质量。

4、乳胶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影响?温度,含水量5、聚乙烯醇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与乳化剂OP—10混合使用?聚乙烯醇为增稠剂:能增加涂料的粘度,起到保护胶体和阻止颜料聚集、沉降的作用。

6、在搅拌颜料、填充料时为什么采用高速搅拌,用普通搅拌器或手工搅拌对涂料性能有何影响?高速搅拌是原料混合均匀,增大反应面积,使反应更彻底充分,并有利于大分子链的形成用普通搅拌或手工搅拌可能会使涂料质量下降,固含量降低,含水量增大,遮盖力减小等。

7、试说出配方中各种原料所起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