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工艺参数说明
抛丸、防腐工序工作标准

抛丸、防腐工序工作标准一、工作内容对成品件、半成品件:抛丸;表面质量检查;摩擦面保护;涂刷油漆(三道);测量漆膜厚度;杆件标识;包装;储存防护;装车发运。
二、工作要求1、抛丸用钢丸选用Ф0.8-1.5mm,切丸20%混合使用,满足粗糙度和清洁度即可,钢板抛丸后凹坑不要太大。
2、喷砂与抛丸时柱子端面需进行有效防护;摩擦面表面喷砂后达到要求后加以屏蔽保护,不油漆;特殊项目摩擦面刷特种油漆;机加工件不油漆,用防锈油保护。
3、表面喷砂或抛丸除锈、处理后达到Sa2.5级,表面粗糙度达40~70μm。
高强螺栓孔区域的摩擦系数大于或等于0.45(特殊项目0.5)。
4、抛丸后对构件表面灰尘吹扫干净。
5、项目无特殊要求时,底漆、中间漆采用滚涂,面漆采用喷涂,截面高度小于300mm的杆件面漆宜采用滚涂;涂漆时注意避让孔区贴纸处。
6、涂料的配置和使用符合对应厂家油漆使用说明:a,涂料应充分搅拌均匀方可施工,对于双组份和多组份的涂料,应先将各组份分别搅拌均匀,再按比例配置;b,混合好的涂料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熟化;c,涂料的使用时间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执行;d,对应油漆参数详见生技部下发的对应项目油漆施工指导工艺卡。
7、搅拌工、刷漆工、喷涂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8、搅拌工视当日工作量进行配漆。
9、涂装时底材温度须高于露点3℃,涂装时环境温度需高于5℃,相对湿度小于85%。
10、喷涂时,根据杆件形式与油漆种类选用喷枪大小;要求正确使用喷枪,保持喷枪与构件的距离合理以保证喷涂后漆膜厚度均匀。
11、涂漆过程中,测量湿膜厚度,严格控制每层漆膜厚度。
12、对于面漆与中间漆色差较大的,涂刷不能有露底现象。
13、必须等上道漆膜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油漆的涂装。
14、在制造或运输过程中漆膜如有任何损伤,应用同类型的油漆修补。
三、注意事项1、禁止在室外进行涂装作业。
2、严格控制漆膜厚度,应遵守两个80%的规定。
即要求80%以上的测点必须达到或超过规定的膜厚值,余下的不到20%的测点的膜厚值不得低于规定的膜厚值的80%,且干膜厚度不得超过规定膜厚值的120%;选择测点要有代表性,检测频数应根据杆件表面的具体情况而定。
抛丸工艺

1.强化喷丸概念在了解喷丸强化技术之前,有必要将抛丸、喷砂、喷丸的三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解释一下。
这三个概念其实就四个字:喷、抛、丸、砂,其中,喷抛是工艺方法,丸砂是使用的材料。
喷,是用高压空气将丸、砂吹到工件的表面,抛是用高速旋转的叶片抛射到工件表面,丸用的是钢丸,砂用的是石英砂等。
喷丸过程就是将大量弹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的过程,有如无数小锤对表面锤击,因此,金属零件表面产生极为强烈的塑性形变,使零件表面产生一定厚度的冷作硬化层,称为表面强化层,此强化层会显著地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测评强化丸质量有三个基本参数:强度、覆盖率、表面粗糙度。
2.喷丸强度影响喷丸强度的工艺参数主要有:弹丸直径、弹流速度、弹丸流量、喷丸时间等。
弹丸直径越大,速度越快,弹丸与工件碰撞的动量越大,喷丸的强度就越大。
喷丸形成的残余压应力可以达到零件材料抗拉强度的60%,残余压应力层的深度通常可达0.25mm,最大极限值为1mm左右。
喷丸强度需要一定的喷丸时间来保证,经过一定时间,喷丸强度达到饱和后,再延长喷丸时间,强度不再明显增加。
在喷丸强度的阿尔门试验中,喷丸强度的表征为试片变形的拱高。
3.阿尔门(Almen)试验喷丸强度常用N试片(用于有色金属试验)、A试片(最常用)、C试片(更高强度)来进行测量,A试片和C试片之间关系为近似3倍关系。
如用C试片测得强度为0.15-0.20Cmm就相当于0.45-0.60Amm。
图中厚的为C试片,薄的为A试片。
试验过程中,先测量试片原有变形,然后将卡好该试片的工装置于喷丸箱内,采用与工件相同的工艺进行喷射。
喷丸结束,取下试片,测量变形拱高。
4.喷丸覆盖率覆盖率是指工件上每一个点被钢丸打到的次数,有人对喷丸覆盖率常这样认为:我的喷嘴1上1下喷工件2遍,不就可以满足200%的覆盖率了吗?乍一听觉得有道理,其实不是这样的。
覆盖率的测量是这样的:先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层彩釉或萤光釉,然后按工艺参数对工件进行喷丸,每喷表面一遍将工件取出,在显微镜(放大镜)下观察所残留的涂层在表面所占的比例,如还有20%残留,则覆盖率为80%。
抛丸工艺参数

大于2~3(片材) 推雪机部分配件 大于3(片材) 1.2以下 1.2~1.5(管材) 1.5~2(管材) 大于2.0(管材)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1-11-4
重庆市北碚区枫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部
附
表
A
抛丸工艺参数
参数选择原则: 参数选择原则:抛丸时间与零件材料锈蚀程度,钢丸大小及抛丸电流有关,所用钢丸大 小与零件材料厚度,面积有关,面积与厚度比值越大钢丸的粒度越小,反之越大;如同 一产品上有管材与片材请选择较小粒度钢丸,时间选择较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伤害产品为准。
序号 材料(厚度或壁厚) 1 2 3 4 5 6 7 8 小于1.5(片材) 1.5~2(片材) 举例产品 消声器 微耕机,BS机架 参考钢丸粒度(mm) 抛丸时间(分钟) 0.3 0.4 0.4~0.5 0.5 消声器 5KW以下的机架 5KW以上的机架 BS8KW机架 0.3 0.4 0.4与0.5 0.5 5~6 6~8 7~8 7~8 5~6 5~6 6~8 7~8 抛丸电流(A) 15~18 15~18 15~18 15~18 15~18 15~18 15~18 15~18
抛丸工艺参数

大于2~3(片材) 推雪机部分配件 大于3(片材) 1.2以下 1.2~1.5(管材) 1.5~2(管材) 大于2.0(管材)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1-11-4
重庆市北碚区枫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部
附
表
料锈蚀程度,钢丸大小及抛丸电流有关,所用钢丸大 小与零件材料厚度,面积有关,面积与厚度比值越大钢丸的粒度越小,反之越大;如同 一产品上有管材与片材请选择较小粒度钢丸,时间选择较短以不伤害产品为准。
序号 材料(厚度或壁厚) 1 2 3 4 5 6 7 8 小于1.5(片材) 1.5~2(片材) 举例产品 消声器 微耕机,BS机架 参考钢丸粒度(mm) 抛丸时间(分钟) 0.3 0.4 0.4~0.5 0.5 消声器 5KW以下的机架 5KW以上的机架 BS8KW机架 0.3 0.4 0.4与0.5 0.5 5~6 6~8 7~8 7~8 5~6 5~6 6~8 7~8 抛丸电流(A) 15~18 15~18 15~18 15~18 15~18 15~18 15~18 15~18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高速喷射铸铁砂或钢丸等磨料,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和焊渣,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金属表面的附着力。
为了保证抛丸作业的效果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抛丸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一、设备准备1.1 确保抛丸机器的正常运转:检查抛丸机器的各项部件是否完好,包括喷枪、输送带、过滤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转。
1.2 准备磨料:选择适合工件材料和表面处理要求的磨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3 设置抛丸机器参数:根据工件材料、表面处理要求和磨料种类,设置抛丸机器的喷砂压力、输送带速度等参数。
二、安全操作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抛丸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磨料飞溅造成伤害。
2.2 确保作业区域安全:在抛丸作业过程中,确保作业区域内没有其他人员,避免磨料飞溅伤及他人。
2.3 定期检查设备安全:定期检查抛丸机器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三、作业流程3.1 清洁工件表面:在进行抛丸作业前,应先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油污、灰尘等杂质,以确保抛丸效果。
3.2 进行抛丸作业:根据设备参数设置,将工件放置在输送带上,启动抛丸机器进行作业,保持一定的喷砂时间和速度。
3.3 检查抛丸效果:作业完成后,检查工件表面的抛丸效果,确认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足应及时进行补救。
四、质量控制4.1 抛丸效果检测:对抛丸后的工件进行抛丸效果检测,包括表面粗糙度、清洁度等指标,确保抛丸效果符合要求。
4.2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抛丸机器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各部件、更换磨料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3 记录作业数据:对每次抛丸作业的参数设置、作业流程、抛丸效果等数据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五、环境保护5.1 合理利用磨料:在抛丸作业过程中,应合理利用磨料,避免浪费,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处理废弃物料:对产生的废弃磨料和工件进行分类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抛丸处理工艺

喷丸处理工艺一、目的:喷丸能使零件避免表面残留高的张应力,产生压应力而提高其疲劳强度。
二、使用范围:一般钢铁零件使用温度超过260℃,铝制品零件使用温度超过170℃,不需要做喷丸处理。
因为使用温度太高,会使喷丸产生的压应力被消除而失去预期的效果。
三、工艺过程:1.丸种类的选择:(1.)铸钢丸硬度一般为HRC40~50,加工硬金属时,可把硬度提高到HRC57~62。
铸钢丸韧性较好,使用广泛,其使用寿命为铸铁丸的几倍。
(2.)铸铁丸硬度一般为HRC58~65,质脆而易于破碎,寿命短,使用广泛,主要用于需喷丸强度高的场合。
2.喷丸大小的选择:(1.)喷丸粒度一般选用在6~50目之间,喷丸强度要求越高,喷丸粒度相对加大。
(2.)喷丸尺寸的选择还受喷丸处理零件形状的限制,其直径不应超过沟槽内圆径的一半。
一般喷丸越大,冲击能量较大,则喷丸强度地越大,但喷丸的覆盖率降低。
因此,在能产生所需喷丸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喷丸的尺寸是有利的。
3.喷丸硬度的选用一般喷丸的硬度要大于零件的硬度。
当其硬度大于零件的硬度时,喷丸硬度值的变化不影响喷丸强度。
反之,喷丸硬度值降低,将使喷丸强度降低。
4.喷射速度的选用喷丸速度增高,喷丸强度便加大,但速度过高会使喷丸破碎量增多。
喷丸消耗增加。
5.喷射角度的调整呈垂直状态时,喷丸强度最高,因此一般均以此状态地行喷丸处理。
若受零件形状的限制,必须以小角度喷丸时,应适当加大喷丸尺寸喷丸速度。
6.喷丸的破碎量破碎喷丸的喷丸强度低,因此就经常清除碎丸,要保证喷丸的完整率不低于85%。
7.喷丸时间喷丸时间多少要因工件在喷丸过程中所产生的喷丸效果而定,原则是达到所需的喷丸强度即可。
(一般30分钟左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喷丸强度现在大都以美国SAE标准J442所述的Almen的弧高计进行测量。
Almen弧高计是用厚0.8、1.3或2.4mm标准尺寸的70号碳素钢,其硬度为HRC44~50,将此试样固定在专用夹具上,对其一面进行喷丸处理,然后用弧高计测量弯曲了的钢条试样的弧高,即可得出喷丸强度。
抛丸工艺参数说明

抛丸工艺参数说明抛丸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表面处理和清洁的方法,可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锈蚀、焊渣等不良物质,提高工件表面的质量和光洁度。
在进行抛丸工艺时,需要控制一系列的工艺参数,以确保工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对抛丸工艺参数的详细说明。
1.抛丸介质选择:抛丸机根据不同的工件表面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介质。
常见的抛丸介质包括钢丸、铁丸、钢砂、瓷砂等。
根据工件的种类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介质可以达到最佳的抛丸效果。
2.抛丸机速度:抛丸机的速度对抛丸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速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件的特性和要求,通常会根据工件的材料、形状和表面质量要求来确定抛丸机的速度。
3.抛丸机倾角:抛丸机的倾角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工件在抛丸机中的运动轨迹和抛丸效果。
通常情况下,倾角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所需的抛丸效果。
4.抛丸机频率:抛丸机的频率决定了抛丸的效率和速度。
通常情况下,频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件的大小和所需的抛丸效果。
频率过低会导致抛丸效果不佳,频率过高则可能对工件造成损害。
5.抛丸机喷嘴角度:抛丸机喷嘴的角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喷射速度和喷射角度。
通常情况下,喷嘴的角度应根据工件的形状和要求来选择,以确保喷射的方向和角度达到最佳的抛丸效果。
6.抛丸机喷嘴尺寸:抛丸机喷嘴的尺寸会直接影响抛丸的效果和速度。
通常情况下,喷嘴的尺寸应综合考虑抛丸机的功率和工件的大小、形状等因素来选择,以确保抛丸效果的均匀和一致性。
7.抛丸时间:抛丸时间是指工件在抛丸机中停留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抛丸时间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件的大小、材料以及所需抛丸的效果来确定。
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过度处理,时间过短则可能无法达到所需的抛丸效果。
8.抛丸机密封性能:抛丸机的密封性能对抛丸效果和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
密封性能好的抛丸机可以确保抛丸介质不外溢和污染环境,同时也能减少对工人的伤害风险。
9.抛丸机操作技术:抛丸工艺是一项复杂的操作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抛丸工艺要求范文

抛丸工艺要求范文抛丸工艺是一种通过喷射高速抛丸颗粒对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强化和改善表面质量的方法。
具体的抛丸工艺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抛丸机的选择:根据被处理材料的尺寸、形状、材质和抛丸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机型号和规格。
常见的抛丸机有吊钩式抛丸机、履带式抛丸机和滚筒式抛丸机等。
2.抛丸颗粒的选择:根据被处理材料的性质和抛丸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颗粒。
常见的抛丸颗粒有钢丸、钢砂、钢矢等。
抛丸颗粒的硬度、形状和尺寸要与被处理材料相适应,以达到较好的抛丸效果。
3.抛丸速度和时间的控制:抛丸速度和时间是影响抛丸效果的重要参数。
抛丸速度过快会导致表面过度清除,而速度过慢则会影响抛丸效果。
抛丸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材料表面过度磨损,而时间过短则无法达到要求的清洁度和表面质量。
4.抛丸机的运行控制:抛丸机的正常运行对于保证抛丸效果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熟悉抛丸机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要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抛丸机的各项参数和设备运行状况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抛丸机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抛丸后的处理:抛丸后的材料需要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抛丸颗粒和锈蚀物,并进行防锈、磷化等处理。
后续处理的方法和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保证被处理材料的表面质量和性能。
总之,抛丸工艺要求严格控制抛丸机的选择、抛丸颗粒的选择、抛丸速度和时间的控制、抛丸机的运行控制以及抛丸后的处理,以达到清洁、强化和改善材料表面质量的目的。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保持抛丸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这样才能保证抛丸工艺的有效实施,并获得良好的抛丸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丸除锈:抛丸工艺参数
选择抛丸工艺参数的依据是:抛丸清理的目的;被抛丸工件表面硬度、表面状况;抛丸清理质量要求;表面压痕覆盖率;钢丸直径;钢丸抛出速度;工件相对抛丸移动速度;工件装载量;抛丸时间等。
而其中只有抛丸清理目的、被抛丸工件表面硬度、抛丸清理质量要求、工件装载量、抛丸时间等是可变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工件装载量和抛丸时间是可设定的。
(1)装载量与抛丸时间
经过大量工艺试验后,在上述条件相同情况下,工件装载量与抛丸时间的关系见表1。
(2)结果分析
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装载量增加时,可以通
注:试验条件如下。
1.Ml0mm×30mm六角螺栓。
2.工件强度级别8.8级。
3.抛丸机型为履带式抛丸机。
4.抛丸机最大装载量200kg。
5.钢丸直径,50.3mm,硬度HRC 40~50。
6.抛丸电流≥l2A。
过延长抛丸时间来完成抛丸清理质量。
②但是延长抛丸时间会增加工件磕碰概率,如对紧固件螺纹、薄壁件变形,对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的工件是不适宜的,所以无限制增加装载量是不合适的。
③在上述工艺试验中,选择装载量40kg、80kg,抛丸时间6min、12min是合适的。
(3)抛丸工序操作注意事项
①正确的抛丸电流。
抛丸机显示的抛丸电流是抛丸器电机的负载,即钢丸通过抛丸器叶片的流量,只有保证一定量的钢丸通过叶
片,才能实现钢丸压痕覆盖率,所以要随时检查钢丸数量,及时添加,确保达到抛丸机规定的电流数值。
②正确选择工件装载量和抛丸时间。
③抛丸器停止工作后,抽风和滚筒正转,继续开启2min以上,将灰尘吸收,并将钢丸落下履带;如工件形状复杂或有深孔、盲孔、窄隙,适当延长此工序时间。
④对M20mm以上螺栓,不要自动出料,最好手工出料以防止将螺纹碰伤。
⑤集尘器的布袋或滤芯要经常清理更换,确保灰尘抽取干净。
⑥集尘器的集尘箱要及时清理,并防止明火(此处的灰尘是极微细的金属粉粒,遇明火会燃烧)。
⑦抛丸后的工件要及时转入下道工序,一般应在8h内涂覆,但是在江南“梅雨”季节,湿度>85%,抛丸后工件表面约40℃,高温高湿空气在1~2h就会使工件表面产生浮锈。
(4)抛丸质量检查
目视:表面无锈点、氧化皮、污垢,要求达到瑞典分级表Sa 2.5~Sa 3级:“完全除去铁锈及氧化皮,不留任何微小斑痕,钢面呈均匀银白色金属光泽。
”
允许个别工件因热处理工序原因,经抛丸后呈现微微氧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