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及喷漆工艺
喷漆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1.一次表面处理工艺一次表面处理有抛丸作业、喷丸作业两种。
本厂钢材选用作业钢板预处理生产线处理钢板及型材。
1.1刚才处理前,应检查抛丸装置及附属设备是否符合施工要求:1.2抛丸磨料的规格符合ISO11124(1-4),并无油污、杂物、灰尘,且干燥,其含盐量应低于250us,钢丸颗粒直径以1.0—1.2mm为宜。
铁矿砂的颗粒为中粗为宜。
1.3钢材表面应除去油污、杂物和水分,并预热达到干燥程度。
1.4钢材表面经抛丸处理后,应达到ISO8501-1988标准中的Sa2.5级,其文字描述: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1.5钢材表面经抛丸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应达到ISO8503《钢材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中级,范围在40-70um较为合适,并吹净滞留在表面的丸粒、灰尘、杂物等。
1.6除锈达到标准后,必须立即喷涂两度车间底漆:H53-01环氧富锌防锈底漆(单罐装)干膜厚度70μm+_5μm.2 二次表面处理二次表面处理主要有喷砂(铜矿砂)和动力工具打磨,物件的外表面喷砂,箱体内锈蚀部位打磨除锈,车间底漆完好部位用动力进行拉毛处理。
2.1喷砂作业工艺2.1.1排去储气罐和空气过滤器内的积水和油污。
2.1.2磨料应无油污、杂物、盐分(应低于250μm)且干燥。
2.1.3清除钢材表面的油污、杂物和水分,并纺织在安全的输送架上,确保构件的安全平稳。
2.1.4检查喷砂设备及个人劳动保护是否完好。
2.1.5所有因焊接、切割、火工烧伤或机械损伤的部位、锈蚀处及钢板不进行表面预处理及喷涂车间底漆处应采用喷砂清洁处理至Sa2.5级(SIS05 5900或IS08501—1988)并达到规定表面粗糙度。
2.1.6检查喷砂胶管及喷沙嘴是否完好并连接牢固,建议胶管直径为25—32mm和喷嘴直径9—10mm为宜。
2.1.7喷砂时一定要使用低压照明灯。
2.1.8喷砂作业应先下而上,先难后易。
喷嘴应与钢材表面形成70—80度夹角,距离以200—400mm为宜。
抛丸工艺

1.强化喷丸概念在了解喷丸强化技术之前,有必要将抛丸、喷砂、喷丸的三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解释一下。
这三个概念其实就四个字:喷、抛、丸、砂,其中,喷抛是工艺方法,丸砂是使用的材料。
喷,是用高压空气将丸、砂吹到工件的表面,抛是用高速旋转的叶片抛射到工件表面,丸用的是钢丸,砂用的是石英砂等。
喷丸过程就是将大量弹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的过程,有如无数小锤对表面锤击,因此,金属零件表面产生极为强烈的塑性形变,使零件表面产生一定厚度的冷作硬化层,称为表面强化层,此强化层会显著地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测评强化丸质量有三个基本参数:强度、覆盖率、表面粗糙度。
2.喷丸强度影响喷丸强度的工艺参数主要有:弹丸直径、弹流速度、弹丸流量、喷丸时间等。
弹丸直径越大,速度越快,弹丸与工件碰撞的动量越大,喷丸的强度就越大。
喷丸形成的残余压应力可以达到零件材料抗拉强度的60%,残余压应力层的深度通常可达0.25mm,最大极限值为1mm左右。
喷丸强度需要一定的喷丸时间来保证,经过一定时间,喷丸强度达到饱和后,再延长喷丸时间,强度不再明显增加。
在喷丸强度的阿尔门试验中,喷丸强度的表征为试片变形的拱高。
3.阿尔门(Almen)试验喷丸强度常用N试片(用于有色金属试验)、A试片(最常用)、C试片(更高强度)来进行测量,A试片和C试片之间关系为近似3倍关系。
如用C试片测得强度为0.15-0.20Cmm就相当于0.45-0.60Amm。
图中厚的为C试片,薄的为A试片。
试验过程中,先测量试片原有变形,然后将卡好该试片的工装置于喷丸箱内,采用与工件相同的工艺进行喷射。
喷丸结束,取下试片,测量变形拱高。
4.喷丸覆盖率覆盖率是指工件上每一个点被钢丸打到的次数,有人对喷丸覆盖率常这样认为:我的喷嘴1上1下喷工件2遍,不就可以满足200%的覆盖率了吗?乍一听觉得有道理,其实不是这样的。
覆盖率的测量是这样的:先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层彩釉或萤光釉,然后按工艺参数对工件进行喷丸,每喷表面一遍将工件取出,在显微镜(放大镜)下观察所残留的涂层在表面所占的比例,如还有20%残留,则覆盖率为80%。
抛丸和喷砂

抛丸和喷砂
抛丸和喷砂是目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方式。
在工业制造中,金属的表面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增强产品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分别介绍抛丸和喷砂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
一、抛丸
1、工作原理
抛丸是采用高速旋转的抛丸轮将钢丸、钢砂等抛向被处理的金属表面,利用抛射物的高速冲击力和摩擦力,将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层、油污等杂质去除,从而达到清理和增强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2、应用范围
抛丸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包括铸造件、锻件、钢板、钢管、铝合金等。
抛丸可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层、油污等,提高表面粗糙度,使得表面更容易涂覆、喷涂、电镀等。
3、优缺点
抛丸处理的优点在于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缺点在于噪音大、污染环境、易损耗等。
二、喷砂
1、工作原理
喷砂是利用压缩空气将磨料喷向被处理的金属表面,利用磨料的高速冲击力和摩擦力,将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层、油污等杂质去除,从而达到清理和增强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2、应用范围
喷砂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包括铸造件、锻件、钢板、钢管、铝合金等。
喷砂可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层、油污等,提高表面粗糙度,使得表面更容易涂覆、喷涂、电镀等。
3、优缺点
喷砂处理的优点在于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缺点在于处理效率低、易产生粉尘、对环境污染严重。
总的来说,抛丸和喷砂都是有效的金属表面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方式进行表面处理。
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处理效率、处理效果、环境污染、成本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评估后选择最适合的表面处理方式。
抛丸、喷丸、喷砂等表面处理工艺简介

抛丸抛丸(pāo wán) 英文名:shot blast抛丸是一种机械方面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名称,类似的工艺还有喷砂和喷丸。
抛丸的原理是用电动机带动叶轮体旋转(直接带动或用V型皮带传动),靠离心力的作用,将直径约在0.2~3.0的弹丸(有铸钢丸、钢丝切丸、不锈钢丸等不同类型)抛向工件的表面,使工件的表面达到一定的粗造度,使工件变得美观,或者改变工件的焊接拉应力为压应力,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通过提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也提高了工件后续喷漆的漆膜附着力。
抛丸这种工艺几乎用于机械的大多数领域,如修造船、汽车零部件、飞机部件、枪炮坦克表面、桥梁、钢结构、玻璃、钢板型材、管道内外壁防腐甚至道路表面等等行业。
原理抛丸的原理抛丸是靠叶轮高速旋转,将在叶轮中心的磨料,经过调流块(Regulator)及叶轮推动器(Impeller)预加速,送入叶片区再将磨料高速抛出,速度可超过100m/s,由于抛丸覆盖范围较大,所以不需利用气压,能源效益远高于喷枪。
叶轮是抛丸机的心脏,由电动马达直接或间接驱动,每家叶轮生产商均有独特的设计,主要分为单碟和双碟叶轮。
每片叶轮可装上4至8块叶片。
单碟叶轮较轻及设计成弧形叶片;双碟式叶轮较重,但较易装卸叶片及准确控制抛出磨料。
叶片的形状有直身或弧形设计,直身叶片设计简单,可独立装卸,虽然这种叶片设计可清理的范围(见下文)较小和抛出速度较低,但由于成本低,因此较为普遍。
弧形叶片较难装卸和成本较高,但可清理的范围较大及抛出速度较高。
另外,叶轮在抛丸室的摆放位置亦很重要,如覆盖范围、与工件距离、工件移动范围、受磨料二次反弹或其它叶轮的相互覆盖范围、保养更换的方便性等。
经验显示倾斜的叶轮对工件覆盖较好,而数个小功率叶轮较一个大功率叶轮在运作时会较灵活和效果更佳。
抛丸工艺损耗性很高,其中包括叶轮和内衬钢板等会较易磨损,因此它们的寿命对生产工序很重要。
高铬铸钢叶轮如使用48HRC硬度的钢砂,寿命约为800小时,钢丸则为1500小时。
抛丸工艺要求范文

抛丸工艺要求范文抛丸工艺是一种通过喷射高速抛丸颗粒对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强化和改善表面质量的方法。
具体的抛丸工艺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抛丸机的选择:根据被处理材料的尺寸、形状、材质和抛丸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机型号和规格。
常见的抛丸机有吊钩式抛丸机、履带式抛丸机和滚筒式抛丸机等。
2.抛丸颗粒的选择:根据被处理材料的性质和抛丸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颗粒。
常见的抛丸颗粒有钢丸、钢砂、钢矢等。
抛丸颗粒的硬度、形状和尺寸要与被处理材料相适应,以达到较好的抛丸效果。
3.抛丸速度和时间的控制:抛丸速度和时间是影响抛丸效果的重要参数。
抛丸速度过快会导致表面过度清除,而速度过慢则会影响抛丸效果。
抛丸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材料表面过度磨损,而时间过短则无法达到要求的清洁度和表面质量。
4.抛丸机的运行控制:抛丸机的正常运行对于保证抛丸效果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熟悉抛丸机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要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抛丸机的各项参数和设备运行状况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抛丸机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抛丸后的处理:抛丸后的材料需要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抛丸颗粒和锈蚀物,并进行防锈、磷化等处理。
后续处理的方法和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保证被处理材料的表面质量和性能。
总之,抛丸工艺要求严格控制抛丸机的选择、抛丸颗粒的选择、抛丸速度和时间的控制、抛丸机的运行控制以及抛丸后的处理,以达到清洁、强化和改善材料表面质量的目的。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保持抛丸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这样才能保证抛丸工艺的有效实施,并获得良好的抛丸效果。
抛丸、喷丸、喷砂等表面处理工艺简介

抛丸抛丸(pāo wán) 英文名:shot blast抛丸是一种机械方面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名称,类似的工艺还有喷砂和喷丸。
抛丸的原理是用电动机带动叶轮体旋转(直接带动或用V型皮带传动),靠离心力的作用,将直径约在0.2~3.0的弹丸(有铸钢丸、钢丝切丸、不锈钢丸等不同类型)抛向工件的表面,使工件的表面达到一定的粗造度,使工件变得美观,或者改变工件的焊接拉应力为压应力,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通过提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也提高了工件后续喷漆的漆膜附着力。
抛丸这种工艺几乎用于机械的大多数领域,如修造船、汽车零部件、飞机部件、枪炮坦克表面、桥梁、钢结构、玻璃、钢板型材、管道内外壁防腐甚至道路表面等等行业。
原理抛丸的原理抛丸是靠叶轮高速旋转,将在叶轮中心的磨料,经过调流块(Regulator)及叶轮推动器(Impeller)预加速,送入叶片区再将磨料高速抛出,速度可超过100m/s,由于抛丸覆盖范围较大,所以不需利用气压,能源效益远高于喷枪。
叶轮是抛丸机的心脏,由电动马达直接或间接驱动,每家叶轮生产商均有独特的设计,主要分为单碟和双碟叶轮。
每片叶轮可装上4至8块叶片。
单碟叶轮较轻及设计成弧形叶片;双碟式叶轮较重,但较易装卸叶片及准确控制抛出磨料。
叶片的形状有直身或弧形设计,直身叶片设计简单,可独立装卸,虽然这种叶片设计可清理的范围(见下文)较小和抛出速度较低,但由于成本低,因此较为普遍。
弧形叶片较难装卸和成本较高,但可清理的范围较大及抛出速度较高。
另外,叶轮在抛丸室的摆放位置亦很重要,如覆盖范围、与工件距离、工件移动范围、受磨料二次反弹或其它叶轮的相互覆盖范围、保养更换的方便性等。
经验显示倾斜的叶轮对工件覆盖较好,而数个小功率叶轮较一个大功率叶轮在运作时会较灵活和效果更佳。
抛丸工艺损耗性很高,其中包括叶轮和内衬钢板等会较易磨损,因此它们的寿命对生产工序很重要。
高铬铸钢叶轮如使用48HRC硬度的钢砂,寿命约为800小时,钢丸则为1500小时。
抛丸和喷砂工艺规范

Doc. No.
Rev.:
Dept.:技术部
Effective Date:
更改记录
版本
日期
编制
审核的
规定了阀门及零部件在施工油漆及其它相关产品施工前表面喷抛预处理操作及清洁度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干法喷抛处理,阀门及零部件表面的抛丸、喷砂预处理。
3相关定义
3.1磨料:喷抛处理所使用的固体颗粒。
3.1.1丸:以圆形为主,长度小于最大宽度2倍,没有锐棱,断面及其它尖锐表面缺陷的颗粒。
3.1.2沙:以棱角为主,具有断面和尖角,尖锐处无圆弧过渡的颗粒。
3.1.3柱:垂直中心线近直角切断,直径长度比为1:1的具有尖锐断面的小圆柱段。
3.2磨料喷抛处理:通过高速的磨料流冲击待处理表面达到清理效果。
7.3.1喷抛清理后,去除遮挡保护,用无油干燥压缩空气清除疏松的灰尘、碎片和磨料
7.4喷抛后的表面评估
7.4.1按表面粗糙度要求对喷抛清理表面进行评定。
按表面清洁度要求对喷抛清理表面进行评定。
7.5喷抛后保护
7.5.1需要喷涂油漆的工件,应在喷抛清理后4小时内进行,否则应涂防锈水保护。
7.5.2不需油漆的工件应涂防锈油保护
7.2.2打开处理室大门,开启喷抛处理设备电源,将工件置于载物工装,启动载物工装将工件运进处理室,喷砂操作人员进入处理室,关闭处理室大门,开启回收磨料系统及除尘系统。
7.2.3喷抛完毕,抛丸设备钢丸循环系统要继续运行3-5分钟回收钢丸至储丸斗。
7.2.4打开处理室大门,将工件运出。
7.3喷抛后的处理
疏漏,这些残余物得磨料流动困难,有时会致使磨料不能重复利用。
7.1.1对结合密的重锈渍应采用手工或电动工具去除。去除焊瘤及边缘尖角毛刺。
工艺讲解抛丸、喷丸、喷砂

⼯艺讲解抛丸、喷丸、喷砂丸与砂:丸⼀般是球形⼀类没有棱⾓的颗粒.如钢丝切丸等; 砂是指有棱⾓的砂粒,如棕刚⽟、⽩刚⽟、河砂等。
喷与抛:喷是以压缩空⽓作为动⼒将砂料或丸料喷到材料表⾯,达到清除和⼀定的粗糙度。
抛是将丸料以⾼速旋转时产⽣的离⼼⼒的⽅法,冲击材料表⾯,达到清除和⼀定的粗糙度。
其实看到这,我想⼤家都已经彻彻底底地将喷丸,抛丸,喷砂分清楚了,有⼩伙伴问,那有没有抛砂啊?我说,有!在建筑⼯地上,⼯⼈⽤铁锹和泥的时候可能会抛砂,⼯业上没有!呵呵呵下⾯咱们就针对每个概念再深⼊地聊聊吧...喷丸:使⽤丸粒轰击⼯件表⾯并植⼊残余压应⼒,提升⼯件疲劳强度的冷加⼯⼯艺。
喷丸处理是⼯⼚⼴泛采⽤的⼀种表⾯强化⼯艺,其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不受⼯件形状和位置限制,操作⽅便,但⼯作环境较差。
喷丸⼴泛⽤于提⾼零件机械强度以及耐磨性、抗疲劳和耐腐蚀性等。
还可⽤于表⾯消光、去氧化⽪和消除铸、锻、焊件的残余应⼒等。
清理特点:1、可以任意使⽤⾦属或⾮⾦属弹丸,以适应清理⼯件表⾯的不同要求;2、清理的灵活性⼤,容易清理复杂⼯件的内、外表⾯和管件的内壁,并且不受场地限制,可将设备安置在特⼤型⼯件附近;3、设备结构较简单,整机投资少,易损件少,维修费⽤低;4、必须配备⼤功率的空压站,在清理效果相同的条件下,消耗的能量较⼤;5、清理表⾯易有湿⽓,容易再⽣锈;6、清理效率低,操作⼈员多,劳动强度⼤。
抛丸:抛丸是⼀个冷处理过程,分为抛丸清理和抛丸强化,抛丸清理顾名思义是为了去除表⾯氧化⽪等杂质提⾼外观质量,抛丸强化就是利⽤⾼速运动的弹丸(60-110m/s)流连续冲击被强化⼯件表⾯,迫使靶材表⾯和表层(0.10-0.85mm)在循环性变形过程中发⽣以下变化:1.显微组织结构发⽣改性;2.⾮均匀的塑变外表层引⼊残余压应⼒,内表层⽣产残余拉应⼒;3.外表⾯粗糙度发⽣变化(Ra Rz)。
影响:可提⾼材料/零件疲劳断裂抗⼒,防⽌疲劳失效,塑性变形与脆断,提⾼疲劳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丸及喷漆工艺一、抛丸除锈抛丸处理是利用抛丸机抛头上的叶轮在高速旋转时的离心力,把丸料以很高的线速度射向被处理的钢材表面,产生打击和磨削作用,出去钢材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并产生一定的粗糙度。
抛丸处理的效率很高,可以在密封的环境中进行。
抛丸除锈等级;(1)轻度的抛丸除锈。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2)彻底的抛丸除锈。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3)非常彻底的抛丸除锈。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状的轻微色斑;(4)使钢材表面洁净的抛丸除锈。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或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显示均匀的金属光泽;抛丸前期的准备工作(1)根据工件的整体尺寸确定工件是否能进行抛丸,或能否进行分解后抛丸;(2)根据工件的结构和高度,调整抛丸机的抛射角;(3)逆时针转动定位套,抛射角向上;顺时针转动定位套,抛射角向下;(4)抛射角度的确定以第一件工件试抛丸的痕迹为准;(5)随时掌握钢丸存量,钢丸存量不应少于2000Kg,如少于此数应及时加丸;(6)抛射介质以钢丸和钢丝切丸混合为宜,比例为3:7;(7)工作前应开机空载运行3分钟,检查各部件运转是否正常,方可开机;抛丸(1)开机程序:除尘器-斗式提升机-横向螺旋输送器-纵向螺旋输送器-抛丸器-输送辊道-供丸器-清丸风机;(2)关机程序与开机程序相反;(3)根据除锈等级来确定输送速度观察除锈程度,如达不到规定等级,进行二次抛射,如果仍然达不到规定等级,可以考虑用新钢丸除锈;观察抛丸后工件有无遗失,如有,应立即停机查找。
在找到之前,不得开机;工件停放场地严禁露天,空气湿度不应大于80%;发生与生产计划或图纸不符,应立即找有关技术人员处理;在抛丸过程中,如发现不可消除的质量因素,应立即停止工作,找有关人员处理。
二、喷漆采用无气喷涂进行喷漆无气喷涂的原理高压无气喷涂机利用高压“柱塞泵”将涂料增压至3000PSI (210kg/cm),获得高压的涂料通过高压管输送到特殊的高压喷枪,经同喷嘴释放压力形成雾化,高速的涂在被涂装的构件上。
由于涂料雾化不需要压缩空气,故称为无气喷涂。
1.涂装前的准备在涂装施工前,要将涂装必备的物品准备齐全:涂装必备的物品有涂料及稀释剂、涂料搅拌器、称量用具、喷涂机器用配套用具,涂料及涂层检测仪器等。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涂料的调配及机器调试等工作。
(1)涂料的调配 A. 确认涂料根据涂装要求确认涂料的品种及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B. 调整涂料粘度将涂料充分搅拌均匀,测量涂料的粘度,若粘度过高时,应适当加入稀释剂调至合适的粘度。
(2)喷涂机的安装与检查A. 安装将备好的喷涂机的各部件及辅助配件正确安装、连接。
B. 喷涂机安装连接完毕,进入待喷涂状态,喷涂前要检查动力源是否运转正常,然后吸入涂料,检查高压涂料缸是否增压正常,输料软管有无泄漏,配件间连接是否紧密,喷枪及滤网有无堵塞情况等。
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C. 涂装环境条件控制测量喷涂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符合涂装条件,即可进行涂装作业。
室外涂装还应考虑天气因素,从喷涂到涂装层表面干燥的一段时间内,应避开雨天以及风速高、风沙大的天气。
2.涂装操作涂装操作主要是喷枪的操作使用问题,喷枪的操作使用不当,会造成涂装缺陷,涂层涂装缺陷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其一,涂层不均匀,主要表现为有接茬痕迹、涂层颜色不一致、涂层光滑度差等。
其二,涂层过厚,主要表现为有流挂现象、涂层表干燥而深层不干,出现涂层结皮象等。
其三,涂层太薄,主要表现为按常规喷涂遍数涂装后,涂层达不到所需要的厚度,喷枪的操作使用主要注意三个问题。
(1)枪距喷枪口与被涂物面的距离称为枪距,枪距以300~400mm为宜。
枪距过小,喷涂压力过大,反冲力也大,容易出现涂层不均匀现象,而且喷幅(扇面宽度)小,使被涂物局部喷料过多,涂膜过厚,枪距过大,喷涂压力损失大,涂料易散失,而且喷幅过大,使被涂物局部喷料过少,涂膜达不到厚度要求。
(2)喷涂扇面与被涂物面要相互垂直,手工操作喷枪时,要注意每次的喷涂宽度不宜过大,否则因操作不便会引起喷涂扇面角度明显变化,造成涂层不均匀。
(3)喷枪运行方向及速度喷枪运行的方向要始终与被涂物面平行,与喷涂扇面垂直,以保证涂层的均匀性,喷枪运行速度要稳,以300~400mm/s为宜,运行速度不稳,涂层厚度不均匀,运行速度过快涂层太薄,过慢涂层太厚。
(4)两构件的现场对接焊缝边缘两侧50mm范围内(需探伤部位150 mm范围内)暂不喷漆(待拼装完成后现场涂装)。
以后每层油漆涂装前,焊缝边缘依次留出50毫米,贴胶条遮盖,形成阶梯状保护层。
3.高压无气喷涂机的操作要点好的喷型意味着油漆或涂料的完全雾化,并喷涂到喷涂表层。
从调节压力、确定喷型到喷枪的移动将影响着高质量的喷涂。
(1)喷涂的压力调节:最好是在能使涂料完全雾化的最低压力下喷涂。
开始时应将压力控制器调到低压位置,然后慢慢升高压力,直到涂料完全雾化。
如果喷型呈指状(比较明显的粗线)或尾状(边缘处模糊),就应该升高压力。
注意:如果喷涂机的最大压力仍无法达到理想的喷型,应该换一个较小尺寸的喷嘴。
(2)校准喷型:喷枪距离喷涂表面最远为300mm,正直对准表面(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要正直)。
喷枪斜向任何一个方向都会导致涂层厚薄不均。
持喷枪沿喷涂表面进行喷涂时,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弯曲手腕来保持喷枪始终直对喷涂表面。
像扇子一样任意左右摆动喷枪,会导致涂层厚薄不均。
(3)扣动扳机的技术:应该移动喷枪后扣动扳机,在停止移动前释放扳机。
在扣动扳机和释放扳机时,应保持平移喷枪。
这个方法可以防止在起始点和结束点涂料堆积。
(4)复喷技术:这项技术能确保涂料均匀的喷涂到喷涂表面。
喷枪的瞄准角度应该保证喷嘴能直对前一道涂层的边缘,覆盖前一道涂层的一半。
为使效率最大,在喷涂构件和开放的表面(如大体积构件),应该先喷涂外边缘,中间部份可以快速完成,且不需要太精细的线条。
(5)喷涂内部角落:在喷涂内部角落时,喷枪要对准角落,沿角落线上下喷涂,而不是来回移动喷枪横向喷涂。
6)控制涂层厚度:达到好的覆盖的关键是控制涂层的厚度。
下面这些有用的建议可确保好的覆盖和喷涂效果。
不要靠调节压力大小控制涂料的厚薄。
如果出现涂料太多而沿喷涂表面流下的情况,说明涂料太厚。
可以采用如下操作方法:A、以更快的速度移动喷枪B、选择较小型号的喷嘴---一定要保证喷涂机能够兼容所使用的喷嘴型号C、选择喷幅大一些的喷嘴D、喷枪距离喷涂表面要足够远如果涂料不能覆盖喷涂表面,说明涂料太薄,可以采用如下操作方法:A、减慢喷枪的移动速度B、选择型号大一点的喷嘴C、选择喷幅小一些的喷嘴D、喷枪距离喷涂表面要足够近4.涂装后收尾工作涂装施工完成或暂行段落时,要注意做好收尾工作。
(1)喷涂设备的清洗(2)涂装设备的保养(3)涂料及辅助用具的整理(4)涂装质量的检查钢结构防腐涂装施工工艺1.严格执行标准及规范(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2)《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 GB/T 8923.1-2011。
2.工艺流程:基面清理→底层涂装→中间漆涂装→面漆涂装。
3.基面清理(1)钢结构工程在涂装前先检查钢结构制作、安装是否验收合格。
涂刷前将需涂装部位的铁锈、焊缝飞溅物、油污、尘土等清除干净。
(2)为保证涂装质量,采用自动抛丸除锈机进行除锈。
该除锈方法是利用压缩器的压力,连续不断地用刚丸冲击钢构件的表面,把钢材表面的铁锈、油污等杂物清理干净,露出金属钢材本色的一种除锈方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效率高,除锈彻底,比较先进的除锈工艺。
4.底漆涂装(1)调和防锈漆,控制油漆的粘度、稠度、稀度,兑制时充分的搅拌,使油漆色泽、粘度一致。
(2)喷第一层底漆时涂刷方向应保持一致,接搓整齐。
(3)喷涂漆时底时采用勤移动、短矩离的原则,防止喷漆太多而流坠。
(4)待第一遍干燥后,再喷第二遍,第二遍喷涂方向与第一遍方向垂直,这样会使漆膜厚度均匀一致。
中间漆涂装底漆喷涂完后,喷中间漆,涂装材料应按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改换品种,涂刷方法与方向底漆涂装相同。
面漆涂装(1)面漆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应注意底层和面层涂料的性质相容。
(2)面漆调制需选择颜色一致的面漆,兑制稀料合适,面漆使用前要充分搅拌,保持色泽均匀,其工作粘度、稠度应保证涂装时不流坠,不显刷纹。
(4)面漆在涂装过程中应不断搅和,涂刷方法与方向底漆涂装相同。
涂层检查与验收(1)涂装后处理检查,应该是涂装颜色一致,色泽鲜明光亮,不起邹皮,不起疙瘩。
(2)表面涂装施工时和施工后,对涂装过的工作进行保护,防止飞扬尘土和其他杂物。
(3)涂装漆膜厚度的测定,用角点式漆膜测厚仪测定漆膜厚度,漆膜测厚仪一般测定3点厚度,取其平均值5.环境要求环境温度应按照涂料的产品说明书要求,当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环境温度宜在5~3 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涂装时构件表面不得有结露、水气等;涂装后4小时内应保护不受雨淋。
6.设计要求或钢结构施工工艺要求禁止涂装的部位为防止误涂,在涂装前必须进行遮蔽保护。
7. 构件涂装后,应加以临时围护隔离,防止踩踏,损伤涂层;并不要接触酸类液体,防止咬伤涂层;需要运输时,应防止磕碰、拖拉损伤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