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变迁习题

合集下载

《海陆的变迁》习题

《海陆的变迁》习题

《海陆的变迁》典型例题
——“海陆的变迁”
1.板块学说能帮我们解释哪些自然现象呢?
【解析】
板块学说虽然是一个假说,但它却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自然现象。

火山、地震的形成,世界著名山脉、裂谷、海洋的形成等。

这道题是对板块学说的应用。

【选题角度】
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略
2.北京也是个地震多发区,我们每个人要有防震意识,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做?
(在家里、在商场、在行使的车上……)。

当我们作为生存者,我们如何去救援别人?
【解析】
在课上学生讨论了发生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讨论了在上课期间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这道题引申到在家里、在商场、在行使的车上……,并思考当我们作为生存者,我们如何去救援别人。

通过这道题增加了学生的防震意识,把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选题角度】
设计这道题是体现地理的理念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答案】略。

2 2 海陆的变迁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 2 海陆的变迁同步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2.2 海陆的变迁
一、选择题
C.大陆发生了漂移D.当地由海洋变成了陆地3. 读“东非大裂谷示意图”,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原因是()
A.板块在这里发生碰撞运动B.板块在这里发生张裂运动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9.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全球主要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
相关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二、填空题
三、综合题
14. 下图为世界著名滑雪场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世界著名滑雪场主要位于____洲和____洲。

(2)甲____(填山脉名称)是著名的滑雪胜地。

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该山脉的形成原因____。

(3)乙地区有众多的天然矿物温泉,吸引了众多的世界游客。

请用所学知识分析这里温泉众多的原因____。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地带和____地带。

(5)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

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

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其原因。

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的变迁》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的变迁》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的变迁》课时作业(含答案)一、选择题1.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以每年0.5厘米至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B.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C.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D.板块相对运动的结果2.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是因为下列哪两个板块相向运动所致的()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3.读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多火山、地震 B.乙处海洋面积不断缩小C.丙处山脉海拔缓慢上升 D.丁处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4.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亚洲又位于印度洋板块,居民以白种人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是()A.澳大利亚B.韩国C.印度D.俄罗斯5.世界上的主要山系、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A.亚欧板块内部B.板块交界处C.太平洋板块内部D.南极大陆6.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山脉会消失B.②山脉会消失C.红海会缩小D.地中海会缩小7.鱼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年前的巨型海洋生物。

而研究人员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上发现了这种生物的化石(下图),据此完成下题。

此次发现说明当地()A.由海洋变成了陆地B.史前鱼龙曾生活在陆地C.人们把化石带到陆地D.海平面上升淹没了陆地8.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地中海不断缩小,终将消亡B.红海面积缩小,将形成山脉C.喜马拉雅山下降,沉入海底D.南极洲漂向低纬,冰川融化9.日本火山、地震灾害频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 B.日本开采地下资源C.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日本人口多10.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的轮廓比较吻合,古生物化石极其相似,由此魏格纳提出了()A.板块构造学说 B.大陆漂移说 C.海底扩张学说 D.地球引力学说11.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当中,下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例子的是()A.日本填海造陆B.喜马拉雅山顶发现生物化石C.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森林遗迹D.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12.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A.碰撞B.张裂C.分裂D.拉伸13.下列能证明大陆漂移说的是()A.南美洲和非洲发现了相同的古生物化石 B.高原、平原在各大洲都有分布C.非洲和亚洲分布着相似的自然景观 D.世界各地都有飞鸟14.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B.北冰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15.以下实例能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的证明B.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C.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是因为地壳断裂下沉D.大陆漂移说是通过研究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似性后提出来的二、判断题1.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2.4 海陆变迁 同步练(含答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4 海陆变迁 同步练(含答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2.4 海陆变迁【基础性作业】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是( )A.欧亚板块B.美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读部分板块图,回答2~3题。

2.图中a所在板块是( )A.欧亚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3.下列关于阿尔卑斯山脉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是由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C.是由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形成的D.是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形成的4.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措施是( )①抱住电线杆,避免跌倒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③迅速乘电梯逃生④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拓展性作业】5.据图中的信息分析,下列关于红海的形成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由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②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③不断加宽,可能成为新的大洋④不断缩小,直至消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小东用纸张做了一个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6~7题。

6.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形成( )A.新的海洋B.山脉C.出现裂谷D.火山喷发7.下列地理现象中,与该演示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红海不断扩张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C.昼夜交替D.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综合性作业】8.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一块整体,而是分成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它们分别是A 板块、B 板块、C 板块、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

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现象。

(3) 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和。

参考答案基础性作业1.C2.C3.B4.C拓展性作业5.C6.B7.B综合性作业8.(1)六欧亚非洲印度洋太平洋美洲南极洲(2)碰撞或张裂(3)板块与板块火山地震。

2 2 海陆的变迁 同步练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2 2 海陆的变迁 同步练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2.2 海陆的变迁一、选择题1. 下图可以作为哪种学说的证据()A.大陆漂移B.恐龙灭绝C.海底扩张D.板块构造7. 下图是“海牛、鸵鸟在两洲的分布图”,图中海牛化石在两大洲都有分布,这说明了()A.两块大陆的形状相似B.两块大陆被海洋包围着8. 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分别是()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9. 汤加境内海底火山于2022年1月15日发生猛烈喷发,又一次印证了板块构造学说。

如图示意六大板块分布和汤加、日本位置。

汤加和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地处()A.板块张裂地带,地壳不稳B.大洋板块内部,地壳活跃C.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跃D.大洲大洋分界线上,地壳不稳10. 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读题完成下面小题。

(1).到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我国的()A.元旦前后B.“五一”前后C.暑假期间D.国庆前后(2).南极大陆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气候变暖C.大陆漂移D.植被迁移二、填空题三、综合题14.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板块名称:A____B____D____(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板块。

(填字母)(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____。

15. 小华同学读完《海底两万里》之后,手绘了一幅“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下图是“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及部分板块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鹦鹉螺”号从①________(大洋)出发,经过大洋洲,在印度洋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②________运河,过地中海,到达大西洋,南行到达南极洲,北上途经美洲,最终到达③________洲沿岸。

(2)途中在④地中海处看到了海底火山喷发,用板头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

初二地理海陆的变迁试题

初二地理海陆的变迁试题

初二地理海陆的变迁试题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非洲板块【答案】A【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根据图中A所在的位置,可判断出其位于亚欧大陆上,故为亚欧板块。

【2】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海会缩小B.地中海会缩小C.①山脉会消失D.②山脉会消失【答案】B【解析】从图中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判断,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处,会扩张;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处,会缩小;①山脉为阿尔卑斯山,②山脉为喜马拉雅山,两山脉受挤压,都将被抬升。

【考点】该题考查板块的运动。

2.北京时间4月2日7时46分45秒,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2级地震,已经造成5人死亡。

读图,回答问题(8分)(1)阿拉伯半岛位于板块上,代号为;几乎都是海洋的是板块。

(2)据图预测:红海面积会不断,地中海面积会逐渐,判断依据是。

(3)智利地震频繁是因为其位于板块与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答案】(1)印度洋③太平洋(2)扩大缩小板块运动方向(3)美洲南极洲(可对调)【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若干小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读图可知:(1)阿拉伯半岛位于③印度洋板块上;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海洋。

(2)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推知,红海面积会不断扩大,地中海面积会逐渐缩小。

(3)智利地震频繁是因为其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震级达9级。

强震还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危机。

【1】日本多地震的主要原因()A.海岸线曲折B.地形多山C.濒临海洋D.位于板块交界处【答案】D【解析】由于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因此,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故本题选D。

2.2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训练(含解析)

2.2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训练(含解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训练2.2海陆的变迁(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海陆变迁的原因。

本节重点(2)六大板块分布及运动所产生地理现象。

本节难点(1)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图中A、B、C、D代表的板块分别是()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B.非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C.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洲版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2.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漾濞县,发生里氏6.4级地震,4个小时后,距离漾濞县1000多公里外的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了里氏7.4级地震,引起本次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分别是()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4.漫画中,因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被伤及的“无辜”是指()A.阿拉伯海扩大B.古地中海消失C.红海出现D.阿尔卑斯山脉隆起5.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6.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C.动物迁徙D.人类活动7.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A.海陆交界地带B.板块交界地带C.大洋底部D.板块内部8.下面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香港填海造陆B.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矿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D.潮起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9.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日本D.印度10.“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下列不能作为“沧海桑田”证据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的河流大部分自西向东流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D.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11.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中国与美国的距离以每年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

海陆变迁习题

海陆变迁习题

选择题1.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国家有()。

A.加拿大B.美国C.俄罗斯D.日本3.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A.牛顿B.魏格纳C.哥白尼D.哥伦布4.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A.海底森林死亡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中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5.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

A.我国地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B.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C.我国地形多山D.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答案:1.A2.D3.B4.B5.AB《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宋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德育目标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变迁的实证和原因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全国有四分之一的陆地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而且过去的一百年里荷兰的陆地国土一直在扩大,这是为什么?也就是说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小范围的海陆变化。

谁能再举出人类活动引起海陆变化的例子来?当然人类活动造成的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谁还能举出一些海陆变迁的实证来?荷兰人填海造陆通过大陆漂移假说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板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后人并没有停止过探索,在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陆变迁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大西洋板块
D. 北冰洋板块
2.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A扩大
B. 缩小
C. 不变
D. 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3. 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A. 海底森林死亡
B. 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 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D. 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4•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
A.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B. 板块内部
C. 日本
D. 中国
5•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
A. 日本
B. 俄罗斯
C. 美国
D. 加拿大
6.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 地球的岩石图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 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 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 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7. 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
B.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
A. 亚欧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南极洲板块
9.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A. 碰撞
B. 张裂
C. 分裂
D. 隆起
10. 地中海北侧的板块是()
A. 亚欧板块
B. 非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 地壳的变动和,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 ___________ 德国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_______ 块大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陆漂移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起的。

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来说,板块 ____________ ,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三、读图题
1. 读“六大板块示意”,完成下列要求: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大板块是不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的。

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3) 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与板块 ___________________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 和 。

2. 读下图,回答:
B (地中海一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填注在图的相应的位置上。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的接触地 火山地震带上。

3. 想一想:下图表示的是非洲和南美洲海牛和鸵鸟的分布。

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
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请你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
(1) 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
成 板块,D ______ 板块,E ______ 板块,F ______ 板块。

_______ 大板块。

它们是: A _____ 板块,B _____ 板块,C
(1) 请将字母A (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和
(2) 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
带。

(3) 我国的台湾岛多火山和地震,原因是台湾岛位于
参考答案:
一、1 . A 2 . B 3 . B 4 . B 5 . A 6 . B 7.C 8 . B 9 . A 10 . A
二、1.海平面的升降 2 .魏格纳一 3 . 板块运动六4 .内部交界
三、1 . (1)六亚欧非洲印度洋太平洲美洲南极洲
(2)运动碰撞或张裂(3)交界火山地震
2. (1 )略(2)亚欧印度洋南极洲美洲 (3)环太平洋
3 •在地质时期,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