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导学案

合集下载

陕西省千阳县红山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马》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陕西省千阳县红山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马》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马【重点难点】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知识链接】布封(1707-1788),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莱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

布封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

1728年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

布封毕生致力于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

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预习导学﹒自主学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阔()悍()痍()形() xùn()良 kuī( )伺qiú( )劲 guǎnɡ( )野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遒劲:剽悍:窥伺:阔绰:慷慨以赴:3、作者介绍:《马》的作者是,他是国家、作家。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

我的问题【课内导学﹒合作探究】1、自由读文,初步感知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意。

2、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请同学们谈谈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哪些特征。

家马:驯良、勇毅野马:驯良、勇毅野马3、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4、作者在文中通过对马的描绘,想要表达他怎样的理想和追求呢?【训练反馈﹒巩固提高】1、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qiú)羁绊驯良(xún)膊斗B.畸形(jī)疮痍剽悍(pi āo)庇荫C.窥伺(sì)嫉妒犷野(kuànɡ)疆场D.妍丽(yàn)观瞻阔绰(chu ò)勇毅2、指出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A.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B.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

23马说导学案

23马说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编者:23 马说韩愈(唐)【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

【学习重点】1、有步骤的诵读训练。

2、托物寓意的写法。

【学法指导】学习本文,一方面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基本内容,丰富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体会作者寄寓于文中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学习过程】第二课时一、课前预习、导学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读一读,记一记。

祗.()骈.()尽粟.一石()食.()马者庖.丁()2.自查资料或上网搜索关于作者韩愈的有关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3.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恰当。

想想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学习等级:组长签字:二、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要注意节奏和重音,要读的响亮、流畅、沉稳。

2.结合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意。

准确理解、掌握以下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然后()有千里马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四)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结合标题,谈谈本文的体裁特点。

2.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点?说说我们还学过哪些类似的文章?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4.找一找本文的中心句,并思考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马说导学案2

马说导学案2

凤州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成员:雷晓梅、杨动力、柳红桔主备:邢长安审核:【课题】《马说》第二课时【内容步骤】一、答疑解惑(5分钟)学生问题集锦:二、合作探究(20分钟)(团结就是力量!以同桌对学和小备课组合作为主要方式,大家完成下面问题,并进行展示交流,补充、质疑、争辩。

)1、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2、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3、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4、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5、本段中哪些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6、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7、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8、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试着总结一下,能总结出二条即可。

三、拓展训练(10分钟)1、中考试题链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2000年浙江)(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策之不以其道(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一食或尽粟一石(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拓展阅读马价十倍《战国策》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这个故事说了什么内容?三、作业布置(1分钟):《练习册》本课相应试题。

五、学生课堂小结:【存在问题】(2分钟)学了本文后,你还存在什么问题?请你写在下面。

【课堂小结】(2分钟)你感觉你这节课学习的如何?请你用一句话把你这节课的表现总结一番。

【学科长评价】【教学后记】。

《马》教案设计

《马》教案设计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 者对马的赞美之情,以及马在人
类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讲解、示范、演示等多种教 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与马相关
的知识和技能。
巩固练习
让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 识。
布置与马相关的练习题,让学 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 与马相关的话题,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和认识。
讨论法
总结词:激发思考
详细描述:讨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精神,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 与《马》的主题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
案例分析法
总结词:实践应用
详细描述: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通过分 析具体的马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的反思
总结词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详细描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传授知识,还注 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引 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 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 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讨论和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
表达和沟通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马》教案设计
汇报人:
2023-12-29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目录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01
掌握与马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文化 背景。
02
理解课文中描述的马的形态、特 征和习性。
能力目标

部编版语文二下课文7一匹出色的马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二下课文7一匹出色的马导学案
纹(指纹 花纹 条纹)像(好像 画像 肖像)景(景色 情景 景物)
恋(相恋 迷恋 留恋)舍(舍弃 舍得 舍己为人)求(请求 要求 求情)
三、多音字同音字
舍 shě( 舍不得 ) shè ( 宿舍)
四、近义词
异常——特别 出色——出彩 傍晚——黄昏 散步——漫步
可爱——可人 柔软——柔顺美丽——漂亮 异常——非常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7《一匹出色的马》导学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语文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7、一匹出色的马
课时
2课时
学习目标
一、认识本课“波、纹”等15个生字,会写“波、纹”等9个生字,理解和掌握:“出色、恋恋不舍”等词语。
二、能用多种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
三、朗读课文,体会描写景色的优美的句子
四、读课文中的对话,体会妹妹的变化。
七、词语搭配
一个傍晚 一片绿毯 一株柳树
一根枝条 一匹马 柔软的绿毯
美丽的景色 出色的马 又长又细的枝条
九、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郊游归来妹妹要求父母抱,却得到一匹出色的马而快乐回家的故事。文中以春天的郊外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象。截取生活片段,以对话展开情节叙述,解答课题设置的悬念,一匹出色的马其实是爸爸拾起的一根柳枝。作者灵活地运用叙事、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创造了感人的童心世界。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适时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能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
“马”转移了妹妹的注意力,妹妹从“骑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作业
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生字本写本课“我会写”的9个生字。
,3,抄写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4,写出四个AABB、ABAB和AABC式的词语

《马》第二课时导学案

《马》第二课时导学案

《马》第二课时导学案一、自主学习1.布封,_______国_________家、______家。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___________,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____________。

2.本文是一篇介绍马的___________,也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

3.全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二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第三、四、五段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况。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_______________,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的句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通顺。

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 )它的尾巴( )是垂着的,( )于它很适合。

( )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 )它的皮肤( )很坚实,( )满生着厚密的短毛,( )还是十分敏感的。

三、合作探究1.布封的另一篇说明文《松鼠》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对松鼠进行了小小的赞扬,在本文中,也有类似的一句话,把它找出来,并用本文的一个词来为这句话作注释。

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马和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

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详细介绍了马的知识,我们学过法布尔的《绿色蝈蝈》,请你把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看看它们对动物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之处。

初中《马》教案

初中《马》教案

初中《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欣赏描绘动物的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欣赏描绘动物的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马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马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马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马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解释其含义。

(2)学生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课文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解释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2)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马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互相交流和评价。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马的短文,可以描述马的特点、生活习性或者与马有关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马》1. 马的特点- 形态优美- 力量强大- 耐力惊人2. 作者情感- 喜爱- 赞美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马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马说》导学案及答案

《马说》导学案及答案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马说》导学案及答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四马说一、目标导学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句式结构。

2.体会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3.学习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伯乐()骈死( ) 槽枥( )( )相马()粟()外见( ) 食马( )(2)文学常识积累。

①《马说》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

他与柳宗元共倡古文,并称___________。

②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也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相当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

初一学过的___________就属这一文体。

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2)骈死于槽枥之间()()(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5)安求其能千里也()()(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7)执策而临之()()3.三读课文,口头翻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三、互动探究(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_____。

(2)不能尽其材 ,同______。

(3)其真无马邪 ,同_____。

(4)才美不外见 ,同_____。

2.一词多义执策而临之()其真无马邪?()(1)策(2)其策之不以其道()其真不知马也()食不饱,力不足()骈死于槽枥之间()(3)食一食或尽粟一石()(4)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5)而(6)以而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翻译下列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布封
一、导学目标:
1.(1)反复朗读,积累词语,理解词义并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精美。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揣摩对比描写的作用,能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思考人类该如何对待动物。

二、自主性学习: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

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时侯,你的脑海是否会掠过成群的野马在广漠的草原上奔腾恣肆的情景呢?现在就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去关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命运吧。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阔绰()剽悍()疮痍()畸形()xùn()良kuī( )伺
qiú( )劲guǎnɡ( )野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遒劲:剽悍:
窥伺:阔绰:
慷慨以赴:
3.作者介绍:
《马》的作者是,他是国家、作家。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

4.学贵有疑。

本文写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它们各有特点,请根据课文内容用精炼的二字词语进行概括。

(2)作者要重点描写哪种马,为什么?
三、合作性学习:
1.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作者对驯养马和野生马分别抱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驯养马():A:同情、B:讨厌对野生马():A:赞美、B:欣赏
2.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

阅读课文后,说说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从这两种马特性的特性来说)
3.课文除了将两种生活状态下的马进行对比外,你还能找出另一处对比吗?这种对比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5.结合课文说说人和马的关系,讨论人类该怎样对待马及动物?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进行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我知道是野马
就难免会被狮子捕食了。

在我享受了野马哪一种自由之后,我认野马不幸落入狮口那一种命。

—梁晓声《如果我为马》1.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一匹马时为什么首选做一匹野马?
2.如果让你也做一匹马,在野马,战马,役马,观赏马,赛马等角色中你选择做哪一种马?为什么?
四、堂中导练:
1.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遒劲(qiú)羁绊驯良(xún)膊斗
B.畸形(jī)疮痍剽悍(piāo)庇荫
C.窥伺(sì)嫉妒犷野(kuànɡ)疆场
D.妍丽(yàn)观瞻阔绰(chuò)勇毅
2.指出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
A.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B.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

C.它们绝不会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

D.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3.我国古代的人们很早就与马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语言宝库中的许多成语都带“马”字,请写出一些含“马”字的成语,比比看,看哪组写的更多。

五、当堂小结
从两种马的特质、写作手法、如何对待动物方面来总结。

六、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生字此(带拼音加意思)。

2、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