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意境

合集下载

古诗鉴赏7诗歌意境

古诗鉴赏7诗歌意境
创造美感
意境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引发共鸣
意境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 者在诗歌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和思 考,从而与诗歌产生共鸣。
深化主题
意境能够深化诗歌的主题和意 义,使诗歌具有更深远的影响
力和感染力。
02 诗歌意境的分类
雄浑豪放
特点
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 境开阔,情感奔放。
深沉的情感
杜甫在《春望》中表达 了深沉的情感,通过对 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 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 人命运的感慨。
细腻的描写
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 春天景象,使读者感受 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 勃。
寓情于景
诗人通过寓情于景的手 法,将情感融入景物之 中,使读者在欣赏美景 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 感。
THANKS FOR WATCHING
意境的构成要素
01
02
03
意象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元 素,它是诗人通过语言所 描绘的具体形象或场景。
情感
情感是构成意境的重要因 素,它是诗人通过意象所 表达出的内心感受和情绪。
语言
语言是构成意境的工具, 诗人通过独特的语言运用, 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意境在诗歌中的作用
表达情感
意境能够深刻地表达诗人的情 感和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 入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情感的层次感
感受诗人的情感是如何逐渐展开、深入的,是否有起伏、转折, 是否丰富多样。
情感的共鸣
尝试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理解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表达, 这些情感对你有何触动。
领悟哲理
哲理的呈现方式
观察诗人是如何将哲理融入诗歌中的,是通过具体的描绘、形象的 比喻还是直接的阐述。

古诗词鉴赏-意境

古诗词鉴赏-意境
现代文学中对于古诗词意境的运用与创新,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 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古诗词意境在当代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古诗词意境 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
机遇。
当代文化中,古诗词意境的传承 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 化技术、网络平台等,以更广泛
章法的布局
诗人通过精心布局,将各个部分有机 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篇章结构。
起承转合的运用
起承转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结构手法, 通过合理的安排,使诗词情节跌宕起 伏、引人入胜。
结尾的处理
结尾是古诗词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诗 人通过巧妙的处理,使诗词意境深远、 意味无穷。
03
古诗词意境的鉴赏方法
深入挖掘意象的内涵
古诗词鉴赏-意境
目录
• 古诗词意境概述 • 古诗词意境的构成要素 • 古诗词意境的鉴赏方法 • 古诗词意境的审美价值 • 古诗词意境的传承与发展
01
古诗词意境概述
意境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情景交融
意境是指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客观物象 的描绘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是诗人的 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的产物。
02
例如,杜甫的《春望》中,“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 诗人对国家破亡的悲痛之情和对 春天的美好向往。
分析语言与修辞的运用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含蓄,修辞手法多样。在鉴赏古诗词时 ,要分析语言与修辞的运用,理解其艺术效果和深层含义。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 残酒”运用了对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酒醒后 对昨夜风雨的回忆。
通过象征和暗示的手法, 营造出特定的意境氛围。
运用比兴手法,将情感 与物象相互融合,形成

诗歌鉴赏的八大意境

诗歌鉴赏的八大意境

诗歌鉴赏的八大意境
诗歌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形式,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和表达思想,可以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在诗歌中,有许多不同的意境,以下是诗歌鉴赏的八大意境:
•田园意境:描绘自然风景、乡村生活、田园牧歌等,带给人们宁静、安详的感受。

•山水意境:展现山川河流、秀丽风景、禅意境界等,引人入胜,给人以宁静与厚重之感。

•爱情意境:渲染爱情的美妙与伤感,表达爱人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孤寂意境:表现孤独、寂寞、无助等情绪,引起人们对内心的共鸣。

•哲理意境:通过抽象的语言和形象,探索人生、哲学、人性等深刻问题,引发思考。

•历史意境:叙述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传统文化等,使人们回顾历史、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梦幻意境:展示奇幻的场景、离奇的故事、超越现实的想象,给人们带来新奇与迷幻之感。

•人生意境:探索人生的意义、人类的命运、生死等永恒主题,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与体验。

这八大意境是诗歌中常见且经典的表现方式,在不同的诗歌作品中可以交织出丰富多彩的情感和想象。

通过欣赏与鉴赏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启发我们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之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境

实战练习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天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 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 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石 头
月 ,
潮 打

夜空 刘 深城 禹 还寂 锡 过寞 女回 墙。

实 战 练 习。来自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考点一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 意象:BP252 • 意象=物象+情感 • 意境: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结
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 意境=意象+意象+…
=物象+情感+物象+情感+… =画面(环境)+情感
提问方式及提问变体: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从情景角 度赏析这首诗。
事人句的象 变生是月: 迁凄情光沉这 ,凉,、寂首 物的景颓的诗 是深中败群描 人沉融的山绘 非感合女、了 )伤这墙寂一 。(诗。寥幅
黍人句的萧 黎对句潮条 之故是水凄 悲园景、凉 或萧又冷的 世条句清景

请 从 情 与 景 的 角 度 分 析 这 首 诗 。


淮故 水国
东周
边 旧 时
遭 在 ,
答题步骤:
• 绘画面(抓主要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 再现画面。忠于原诗,力求优美。)

诗歌鉴赏之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境

通过意象叠加、景情结合等手法营造意境
意象叠加
诗人将多个意象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丰富的画面。例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将多个景物叠加在一起,营造出一 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景情结合
诗人将情感和景物相结合,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例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来表 达对人生的感慨和追求。
详细描述
这类诗歌往往借助物象、景致等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通过描写雨后的清晨景象,表达了诗 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自然清新型
总结词
自然清新型的诗歌意境往往以自然景物为主,通过对自然景 物的细腻描绘,表现出清新、自然的气息,让读者感受到一 种宁静、祥和的美感。
《诗歌鉴赏之意境》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意境概述 • 意境的类型 • 意境的营造方法 • 意境鉴赏的实践应用 • 结论
01
意境概述
意境的定义
意境是指诗歌作品中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 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意境是作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通过精心构思、巧妙布局所创 造出的艺术境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想、想象、感 悟等审美活动所感受到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
通过炼字、炼句等手法营造意境
炼字
诗人通过选择准确的字词来传达情感和意义。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中的“疏”和“骤”字,准确地表达了 当时的天气和氛围。
炼句
诗人通过选择恰当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李煜 的《浪淘沙》中,“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通过使用对 仗和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悲伤和无奈。

诗歌鉴赏之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境
1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此诗于安史之乱平息不久,作者行经宜阳时 所作。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 “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9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 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 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却无人欣赏(步骤一)。形成了凄清 寂静之境。(步骤二)。全诗句句写景, 却句句含情,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 之情,抒发了诗人国破山河在,花落鸟 空啼的愁绪。(步骤三)。
例2、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 谈谈你对这首诗意境的理解。 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 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②砌竹,阶沿 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 惯。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14
参考答案: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 雅幽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 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 低吟。清冷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 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 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袖的少女徘徊 的身影。结尾“月如霜”三字,以满 目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透 露出少女吟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 给听者带来的莫名的惆怅,从而留下 了无穷的韵味。
16
【实战演习】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7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 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 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 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 二 )。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 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诗歌鉴赏之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境

04
诗歌鉴赏之跨文化比较
中国古代诗歌与外国诗歌的对比
文化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古代 诗歌和外国诗歌在表达方式和主 题上有明显的不同。
语言表达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更注重 韵律和节奏感,而外国诗歌则更 注重语言的自由和表现力。
主题内容
中国古代诗歌多以自然、人情、 道德等为主题,而外国诗歌则多 以个体感受、哲学思考等为主题 。
03
诗歌鉴赏之审美体验
感知与理解
感知诗歌的语言、韵律、节奏等表层特征。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形象等深层 内涵。
想象与创造
通过想象体验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情感和形象。 创造性的解读和拓展诗歌的内涵,发掘新的审美元素。
评价与反思
对诗歌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和判断 。
VS

对诗歌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进行 反思和挖掘。
THANKS
诗歌鉴赏之意境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诗歌鉴赏之意境 • 诗歌鉴赏之艺术技巧 • 诗歌鉴赏之审美体验 • 诗歌鉴赏之跨文化比较
01
诗歌鉴赏之意境
意境的基本概念
意境是指诗歌作品中所描绘的 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
界。
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相 互交融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感 染力,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鉴 赏的核心。
意境的生成背景
社会背景
诗歌创作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 ,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会形
成不同的意境风格。
文化背景
诗歌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 地域、民族、宗教等文化传统都 会对诗歌意境产生影响。
个人背景
诗人的个人经历、性格、审美情趣 等也会对诗歌意境产生影响。

诗歌鉴赏的八大意境

诗歌鉴赏的八大意境

诗歌鉴赏的八大意境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语言和意象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在诗歌中,常常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意境,这些意境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深度。

下面将介绍八种常见的诗歌意境。

1. 自然意境:许多诗歌作品将自然界作为表达情感的媒介,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气氛和生命力,表达出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这种意境给人以宁静、舒适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2. 历史意境:有些诗歌作品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人物或时代背景,表达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

这种意境给人以厚重、庄重和沉思的情绪。

3. 爱情意境:爱情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主题,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爱情感受和情感体验,传达出深情、温暖和甜蜜的情感。

这种意境给人以浪漫、柔情和幸福的感觉。

4. 孤独意境:有些诗歌作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痛苦,通过寂静的画面和冷寂的气氛传达出一种无助和失落的情感。

这种意境给人以凄凉、忧伤和思考的感觉。

5. 哲理意境: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经常通过抒发哲理、思辨人生的方式,传达出作者对人生、命运和道德的思考。

这种意境给人以智慧、深沉和启迪的感觉。

6. 幻想意境:有些诗歌作品通过幻想的情节、神秘的气氛和奇特的意象,创造出超越现实的虚幻世界。

这种意境给人以神秘、奇幻和梦幻的感觉。

7. 社会意境:一些诗歌作品通过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描绘和反思,表达出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这种意境给人以思辨、愤慨和责任感的感觉。

8. 心灵意境:心灵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和感悟,传达出一种灵魂的追求和超越。

这种意境给人以抽象、深邃和沉思的感觉。

这八种意境只是诗歌创作中的一部分,不同的诗歌可能同时包含多种意境,或者突出某一种意境。

通过鉴赏这些意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意境
教学目标:掌握解读意境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掌握解读意境的技巧
一、谈谈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

一般来说,诗的基础是意象,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情达意。

因此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应遵循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内涵)的思维流程进行。

提问方式:
①请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画面)。

②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③××(句、联、片、全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提问变式: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③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
二、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三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如宁静清幽、萧瑟冷寂、清新优美、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

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
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何而“哀伤”。

答题格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意境,表达了……的感情。

或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描述画面+意境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等的)+画面(概括),接着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常见意境术语:
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雄浑壮丽壮阔苍茫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清新自然安谧美好恬静优美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孤寂凄清萧瑟凄凉凄婉迷离幽寂清冷孤寂闲适萧疏凄寂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思考:诗中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景:月落、鸟啼、满天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

境:幽寂清冷的秋夜图。

情:写出作者孤独寂寞、愁绪满怀的情感。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思考: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步骤一)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雄伟壮美的景象, (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步骤三)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凉”。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之月
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秋气、凉床、月影和梧桐(要点1),共同营造出清幽孤寂的意境(要点2),从而表达出诗人落寞苦闷的愁绪(要点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