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大道之行也选择题.docx
大道之行也练习题(打印版)

大道之行也练习题(打印版)### 大道之行也练习题(打印版)#### 一、选择题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道德经》C. 《孟子》D. 《大学》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含义是:A. 道路宽广,世界属于大家B. 社会公平,政治公正C. 道路宽广,政治公正D. 社会公平,世界属于大家3. 在“大道之行也”的背景下,以下哪个行为是被提倡的?A. 个人主义B. 集体主义C. 极端利己主义D. 极端利他主义#### 二、填空题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贤与能”指的是选拔__________的人来担任社会职务。
#### 三、简答题6. 请简述“大道之行也”中的“天下为公”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 四、论述题7. 论述“大道之行也”中提到的“选贤与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 五、案例分析题8.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大道之行也”中的理念是如何在案例中体现的。
案例:某社区在进行社区服务项目时,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让居民投票选出了几位热心公益、有组织能力的居民担任项目负责人。
这些负责人不仅具备专业能力,而且能够公正地处理社区事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 参考答案1. D2. B3. B4.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 贤能6. 在现代社会中,“天下为公”意味着社会资源和权力应该公平分配,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和进步的基础。
7. “选贤与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它强调了在社会治理中,应选拔那些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来担任重要职务。
这样的人能够以身作则,公正无私地为社会服务,从而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和治理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8. 在案例中,“大道之行也”的理念体现在社区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服务项目的负责人选拔中。
24课大道之行也选择题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孤.、独.、废疾者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与(jǔ)B.矜、寡、孤、独、废疾者矜(guān)C.男有分,女有归分(fēn)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xīng)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所恶有甚于.死者4.选择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译:每个人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其他老人,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抚育其他的孩子。
B.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译:所以奸诈之心发生,战争也因此而引发。
C.以着其义,以考其信。
译:(用礼)来着明民众应做的事,(用礼)来考查民众做事是否正确。
D.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
译:如有不以礼为准则的人,在位者要将其黜退、罢免。
5.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B、大道之行./ 复前行.C、讲信.修睦/与朋友交而不信.乎D、女有归./ 壮士十年归.6.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是谓大同..小异../ 大同B.选贤与.能/ 神情与.苏、黄不属C.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致勃勃D.盗窃乱贼不作./风雨大作.7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老有所养./ 养.生送死B.天下为.公/ 此为.何若人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不独.子其子D.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8.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主旨是阐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B.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C.“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9.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大道之行也所指的大道,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B.男有分,女有归的意思是说,人人都能够安居乐业,有稳定的工作,有安定和谐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C.文章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三个方面,从理想观念谈到物质生活D.文章运用大量的排比句,气势强盛,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10.选出下列有误的一项:A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汉代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着作加以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是其中的篇名,不是孔子所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道之行也》中考阅读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道之行也》中考阅读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男有分,女有归.(归:女子出嫁)选贤与.能(与:和)B. 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兴起)讲信修.睦(修:培养)C.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亲人) 是.谓大同(是:这)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恶:厌恶) 故外户.而不闭(户:窗户)2.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jǔ,同“举”,推举)B.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C.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职守)D.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B.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C.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盗窃乱贼而不作.泉河激石,泠冷作.响B.故.外户而不闭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是.谓大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 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差别最小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C率妻子..为公..邑人来此绝境D天下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B.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C.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八年级语文上册 24《大道之行也》习题1 新人教版

《大道之行也》1.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2. 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讲信修睦B.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C. 货恶其弃于地也D. 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3. 解释加粗的词。
(1)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2)不独亲其亲:________(3)男有分:________________ (4)是谓大同:________4. 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能必藏于己;为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________》。
《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________(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________篇。
参考答案1. jǔ mù guān fèn wù2. B3.(1)通“举”,推荐,选举。
(2)以……为亲(3)职分,指职业,职守。
(4)这4.(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选出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营造和睦气氛。
(2)(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5. 礼记·礼运西汉戴圣 491。
《大道之行也》课后测试卷及答案

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 j ǔ )能B讲信修睦( mù )C货恶其弃于地也(wū )D男有分( fèn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大道理) B选贤与能(“与”通“举”) C讲信修睦(培养)D是谓大同(指理想社会)3、填空《大道之行也》选自《》,它是_______家的经典之一,与《》、《》、《》、《》被合称为“五经”。
4、翻译句子⑴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⑵盗窃乱贼而不作————————————————————————5、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盗窃乱贼而不作而两狼之并驱如故A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不足为外人道也C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大道之行也6、按课文原句填空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⑴——-————⑵————————子:⑴——————⑵————————8、孟子有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本文哪句话意思相同?——————————————————————————————————————课内精段赏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加点字⑴男有分,女有归分———归————⑵是故谋闭而不兴谋———兴————2、翻译下列句子⑴选贤与能——————————-⑵讲信修睦————————————3、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写在下面,并解释出来⑴————通————解释————————⑵——通————解释——————————4、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总结层意——————————————————————————————————————————————————————————————————————————————5、孔子的“大同”理想激励后代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之而奋斗,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这样的进步思想家或社会改革家?——————————————————————————————————6、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个什么样子?简单的描述一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大道之行也》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
(1)故人不独亲.其亲 ( )(2)女有归. ( )(3)谋闭而不兴. ( )(4)盗窃乱贼而不作.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B.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C.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D.是故谋闭而不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4.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B.是故/谋闭而不兴C.使/老有所终D.盗窃乱贼/而不作5.填空。
(1)《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本书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由西汉的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
(2)文中阐述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3)与成语“夜不闭户”所说的情境相同的句子是。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回答6~8题。
6.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
(1)大道..之行也 ( )(2)故外户而不闭.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8.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答:①②③三、美文品析(一)(2011·义乌中考)阅读选文,完成9~11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货恶其弃于地也/好逸恶劳。
B.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幼有所长。
C.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男有分,女有归.。
D. 为民请命/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案:C解析:分析:C项“吾妻来归'‘中“归'’指归来;“女有归"中“归"指嫁人成家。
应当选Co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
2. 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选贤与能〔j 通“举",选拔〕B. 盗窃乱贼而不作〔z e i,小偷〕C. 男有分,女有归.〔f e n,职分,指职业、职守〕D. 货恶其弃于地也〔w d,憎恶〕答案:B解析:分析:B项“贼"是“害人"的意思。
应当选Bo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字音、字义。
3. 如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 选贤与能B . 矜寡孤独 C.便要还家 D.出淤泥而不染答案:D解析:分析:前三项通假字分别为:与一举;矜一鳏;要一邀,故答案选Do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 •如下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 寻向所志,遂迷。
C.大道之也。
D.男有分,女有归。
答案:B解析:分析:A . “交通"古义:交织一样;今义:交通运输 道路D. “分"古义:职业;今义:分开应当选 B 。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
5.如下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 选贤与能,讲信修 睦 修〔崇尚、培养〕C. 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因此〕答案:D解析:分析:D. “某某"指“理想社会"。
应当选 Do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6.如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A.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 臣本布衣,躬耕于某某C.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 君D. 所恶有甚于死者 答案:BC. “道"古义:理想;今义: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某某某某〔大家一样〕解析:分析:例句中“于"是“在'‘的意思。
21、24课检测题及答案

24《大道之行也》综合能力测试及答案班级: 姓名:一、文学常识填空《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________》。
《________》是儒家经典之一。
“大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所给的意思用文中的词语回答1.老而无子的人。
( ) 2.老而无夫的人。
( )3.老而无妻的人。
( ) 4.幼而无父的人。
( )三、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1 2 3 4 .与:选贤能()遂外人间隔().闭:是故谋而不兴()故外户而不().行:大道之()复前().为:天下公()人五()与与闭闭行行为为⎧⎨⎩⎧⎨⎩⎧⎨⎩⎧⎨⎩四、翻译句子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五、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大同”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六、阅读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纲纪,准则);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通“智”),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明)其义,以考其信,著(明,揭露)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职位)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1.注音。
笃( )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今大道既隐( ) (2)以睦兄弟( )(3)是谓小康( )3.选择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译:每个人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其他老人,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抚育其他的孩子。
B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译:所以奸诈之心发生,战争也因此而引发。
C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译:(用礼)来著明民众应做的事,(用礼)来考查民众做事是否正确。
D .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
译:如有不以礼为准则的人,在位者要将其黜退、罢免。
21《桃花源记》、24《大道之行也》字词句小测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一空2分,共30分)1、仿佛..若有光:2、才.通人:3、豁然..开朗:4、便要.还家:5、无论.....魏晋:6、皆叹惋:7、便扶.向路:8、寻向所志.:9、欣然规.往:10、后遂无问津..者:11、选贤与.能:12、故人不独亲.其亲:13、矜.、寡、孤、独、:14、女有归.:15、盗窃乱贼.而不作:二、翻译下面的句子:(各题4分,共40分)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
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选贤与能与( jǔ)
B.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 guān)
C.男有分,女有归分( f ēn)
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 xīng)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D.所恶有甚于死者
.
4.选择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译:每个人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样敬重其他老人,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抚育其他的孩子。
B.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译:所以奸诈之心发生,战争也因此而引发。
C.以著其义,以考其信。
译:(用礼)来著明民众应做的事,(用礼)来考查民众做事是否正确。
D.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
译:如有不以礼为准则的人,在位者要将其黜退、罢免。
5.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故人不独其/.故人不独其 B 、大道之行
/ ..复前行
.
C、信修睦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女有 / .壮士十年
.
6. 出加点意思相同的一()
A.是大同 /
..大同小异..
B.与能
./神情与、黄不属
.
C.是故而不/.致勃勃
.
D .盗窃
乱不作 / 雨大作
..
7 . 出加点意思相同的一()
A. 老有所养. /养生送死.
B.天下.公/此.何若人
C. 矜、寡、孤、独、疾者皆有所养
./不独子其子
.
D. 是故而不
./故外而不
.
8. 下面文理解有的一是()
A.本文的主旨是明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气,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C.“天下公”是所有的社会成都要有公心,人民多做好事
D.“故人不独其⋯不必己. ” 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9.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 ( )
A.大道之行也所指的大道,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B.男有分,女有的意思是,人人都能安居,有定的工作,有安定和的家庭,男耕女丰衣足食
C.文章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从三个方面,从理想念到物生活
D.文章运用大量的排比句,气盛,一气呵成,具有无可的力量
10.出下列有的一:
A本文自礼礼运,礼是代戴圣秦以前各种礼著作加以纂而成,共 49 篇,礼运是其中的篇名,不是孔子所写。
B使老有所,壮有所用,幼有所。
的意思是假使老年人能其天年,中年人能社会效力,幼童能利的成。
C本文散合,如男有分,女有。
是句,大道之行也,天下公。
是散句。
D文章末句是全文的结论,用现实与理想社会对比,从而得出现实中的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将出现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