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感受亲情,我来当妈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亲情的含义,知道亲情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爱意、关心家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增强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和体验亲情,学会关心家人。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学会表达爱意,培养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亲情主题图片、家庭成员照片、心形卡片等。

2. 经验准备:让幼儿提前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家人,思考家人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关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亲情主题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分享自己对亲人的认识和感受。

2. 主题活动一:介绍家人a. 邀请幼儿分享家人的照片,介绍家人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关爱。

b. 引导幼儿讨论亲情的表现,如关心、照顾、陪伴等。

3. 主题活动二:亲情体验a. 组织幼儿进行亲情体验活动,如扮演家人相互关心、照顾。

b. 让幼儿分享体验心得,引导幼儿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4. 主题活动三:表达爱意a.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意,如说关心的话、做贴心的事。

b. 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心形卡片,写上对家人的爱意。

5. 主题活动四:家庭责任a. 引导幼儿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责任。

b. 让幼儿思考如何承担家庭责任,如帮助家人、关心家人需求。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常怀感激之心,关爱家人。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情的认识和感受。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关心家人、表达爱意的技能。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对家庭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表达爱意,并尝试承担一项家庭责任。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生活,是否有助于幼儿理解亲情。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亲情的含义,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学会表达对亲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感恩家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亲情的重要性2. 家人的关爱与付出3. 表达爱意的方式4. 家庭和睦相处的方法5. 感恩家庭,关爱亲人的行动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亲情的重要性。

2.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让幼儿观察家人的关爱与付出。

3.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亲情经历。

4. 情景剧:设置情景剧,让幼儿扮演家人,体验亲情互动。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亲情卡片,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准备生动有趣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认识亲情的重要性。

2. 图片素材:收集家人关爱与付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

3. 情景剧道具:准备相关道具,设置情景剧。

4. 亲情卡片材料:准备手工制作亲情卡片的材料。

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生动故事,引导幼儿认识亲情的重要性。

2. 图片展示:展示家人关爱与付出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3.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亲情经历。

4. 情景剧:设置情景剧,让幼儿扮演家人,体验亲情互动。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亲情卡片,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教学评价:通过幼儿在讨论、情景剧和手工制作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爱意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亲情故事分享:选取几个关于亲情的温馨故事,让幼儿在小组中分享并讨论故事中的亲情表现。

2. 家庭角色扮演:设置不同的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体验亲情互动的过程。

3. 亲情手工艺:指导幼儿制作家庭树或亲情手链,以此象征家庭成员间的紧密联系。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评估幼儿在亲情手工艺制作过程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幼儿对亲情的新认识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亲情温馨”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温馨”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温馨”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关心他人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4.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家庭是由父母和孩子们组成的,家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

2. 亲情的体现: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亲情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如父母的关心、照顾、陪伴等。

3. 分享与关爱:教育幼儿学会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玩具,关心他人的需要,帮助他人。

4. 语言交流: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5. 动手能力:通过制作手工、绘画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亲情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亲情之间的关爱和互动。

3. 讨论分享: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和感受。

4.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歌曲演唱:教唱有关亲情的歌曲,通过音乐的形式增强幼儿对亲情的感知和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认识。

2. 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3. 听取幼儿的分享和表达,评估他们对亲情温馨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资源:1. 故事书籍:《亲情的重要性》、《爱的故事》等。

2.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3. 歌曲CD:《亲爱的家庭》、《关爱他人》等。

4. 视频资料:有关亲情的温馨视频片段。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放置一些家人照片、亲情相关的装饰物等。

2. 准备故事书籍、手工材料、歌曲CD等教学资源。

3. 设计好教学活动计划和教案,准备好相关教学工具和材料。

我来当妈妈教案

我来当妈妈教案

我来当妈妈教案教案标题:我来当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母亲的重要性和责任,并对“我来当妈妈”这一主题有深入的思考。

2. 培养学生对父母辛勤劳动的感激之情,懂得关心和尊重父母。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展现他们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女性和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2. 妈妈的责任、付出与爱。

3. 学生对妈妈的感激和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关于母亲的图片,并问学生对母亲的认识和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妈妈在家庭中的作用,以及妈妈的爱和付出。

主体活动: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妈妈是如何照顾自己、家庭以及其他重要事物的。

4. 学生个人作品展示: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形式(绘画、写作、演讲等)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爱。

5. 阅读故事:老师朗读一篇关于妈妈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妈妈的付出。

6. 想象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妈妈的角色,展示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责任与爱。

7. 作文:学生写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表达他们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8.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并展开讨论,互相了解和分享母爱的感受。

结尾活动:9. 班级展览:将学生的作品集中展览在班级中,展示学生对妈妈的思考和表达。

教学资源:1. 关于母亲的图片和故事书籍。

2. 绘画、写作、表演等工具和材料。

评估方式: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展示和讨论环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的作文和绘画作品。

3. 口头表达评估: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的妈妈到班级来分享她们的生活和经验。

2. 组织学生一起为妈妈制作特别的礼物或卡片,以表达对她们的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母亲的重要性和付出有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亲情故事》大班教案分享妈妈的爱

《亲情故事》大班教案分享妈妈的爱

《亲情故事》大班教案分享妈妈的爱一、教学目标:1.了解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妈妈的爱和付出。

2.培养学生珍惜家庭关系、感恩父母的情感。

3.能够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亲情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妈妈的爱。

难点:理解和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1.故事《妈妈的爱》PPT2.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手工制作材料:纸板、颜料、彩纸等4.小组活动准备:图画、故事卡片等五、教学步骤:1.情境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母亲的视频或儿歌,让学生尽情沉浸在温馨的情感中。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对妈妈的爱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谈一下。

2.故事阅读与讨论(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妈妈的爱》,并展示相关图片和PPT。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了解故事中妈妈的爱和付出。

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你们认为妈妈的爱有哪些表现?你们能否分享一些妈妈对你们的关心和照顾?3.手工制作(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手工制作任务:制作一幅表达对妈妈爱的画。

学生们可以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指导,让学生们动手制作。

4.小组讨论(15分钟)5.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亲情的重要性,妈妈的爱和付出。

鼓励学生们珍惜家庭关系,感恩父母的付出。

同时,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关心父母,用行动回报他们的爱。

六、课后延伸:1.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妈妈的爱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激之情。

2.学生可以制作一本“妈妈的爱”相册,收集写真和文字,记录下妈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

3.学生可以为妈妈准备一份小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亲情的珍贵和重要性,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从而培养出一颗感恩之心,关心家庭,珍惜家人的情感。

幼儿园社会教案:我来当妈妈

幼儿园社会教案:我来当妈妈

一、教案名称:我来当妈妈——幼儿园社会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互相帮助。

3.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妈妈的责任和付出,培养感恩之情。

2. 难点:让幼儿在模拟生活中学会合作、帮助和自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玩具婴儿、家务用品等。

2. 场地:教室或活动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卡片,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的角色和责任。

2. 主题活动:模拟生活中,让幼儿扮演妈妈,体验照顾婴儿、做家务等活动。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在模拟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讨论如何帮助妈妈。

4.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感恩妈妈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表达对妈妈的爱。

2. 家长签字确认,下周分享心得。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模拟生活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帮助和自理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九、教学延伸:1. 开展“妈妈辛苦了”主题班会,让幼儿进一步表达对妈妈的爱。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共同体验家庭亲情。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注重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六、教案名称:我来当妈妈——幼儿园社会教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八、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学会关心他人。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3. 加强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绘画技巧。

九、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2. 难点: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发挥创造力,表现出自己对妈妈的关心。

十、教学准备:1. 教具:画纸、彩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大班主题教案:感受亲情,我来当妈妈

大班主题教案:感受亲情,我来当妈妈

大班主题教案:感受亲情,我来当妈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的角色,了解亲情的重要性。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感受亲情的温暖。

3.激发幼儿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时间内容5分钟 1. 导入: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谈论家庭成员的角色15分钟 2. 亲情故事:教师讲述一则关于亲情的温馨故事20分钟 3. 观察家庭照片,描述亲人面容与特点20分钟 4. 表达感受:幼儿自编或现场演唱表达亲情的歌曲15分钟 5. 教师点评,总结反思三、教学步骤导入:谈论家庭成员的角色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例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叔叔阿姨、堂兄妹等。

帮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各自扮演的角色,了解亲情的重要性。

亲情故事:感受亲情的温暖通过讲述一个温馨的亲情故事,让幼儿了解亲情的温暖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拉近和幼儿的距离,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观察家庭照片,描述亲人面容与特点教师为幼儿带来家庭照片,让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面容和特点。

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

表达感受:自编或现场演唱表达亲情的歌曲教师在前期给幼儿准备一些能激发情感体验的歌曲,让幼儿在听歌时边画边写、边想边表达,或者现场即兴编写并演唱歌曲。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并让幼儿更深入的感受亲情的温暖。

教师点评,总结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幼儿进行鼓励和肯定。

同时,也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做得更好。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亲情的重要性,提高语言和表达能力,激发情感体验和创造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家庭旅游或者其他有关亲情的活动,在生活中不断加强幼儿对于亲情的体验和感受。

此外,也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开展一些有益的家庭活动,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亲情在心间”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亲情,了解亲情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爱意、关心他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人,体验家庭的温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到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家人。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亲情卡片、绘画材料、音乐CD等。

2. 环境准备:舒适、温馨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幼儿对亲情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family Tree》引导幼儿进入亲情主题。

2. 主题活动一:亲情分享a) 让幼儿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趣事,感受亲情的温暖。

3. 主题活动二:亲情卡片a) 教师发放亲情卡片,让幼儿为家人绘制卡片。

b) 引导幼儿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祝福和爱意。

4. 主题活动三:亲情表演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亲情表演,如亲子舞蹈、家庭角色扮演等。

b) 让幼儿在表演中体验亲情,学会关心家人。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完成一幅亲情画作,表达对家人的爱意。

2. 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亲情故事,共享家庭温馨时光。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引导,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亲情。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家庭情感。

3. 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情的认知和感悟。

2. 关注幼儿在亲情卡片制作和亲情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关心家人的意识。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亲情的表现和家庭情感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亲情故事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温馨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2. 进行“亲情公益活动”,如探望孤寡老人,让幼儿体验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3. 组织“亲情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家庭情感。

八、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生活,是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家庭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主题教案:感受亲情,我来当妈妈
三月三号的中午,从大班的教室里走出了一个个准妈妈。

咦?这里不是幼儿园吗?怎么会这那么多的准妈妈呢?原来,大班的孩子为配合正在进行的科学主题活动《生命的起源》,也为了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正在进行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体验活动——“我来当妈妈”。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气球。

并把气球放到孩子肚子里,作为孩子的宝宝。

为了每个人都能体会做妈妈的辛苦,今天一整天,大班的所有小朋友都要当一回妈妈啦!
活动情景一:初当“妈妈”的幸福
当老师拿出一个个气球给孩子时,小朋友非常的好奇而兴奋,他们想象不出如果把一个气球放在他们的肚子里会是怎么样。

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个气球就像一个小宝宝,就像小朋友出生前在妈妈的肚子里一样,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我们要像爸爸妈妈照顾我们一样来精心照顾它们。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感到既新奇又兴奋,有的孩子焦急地让老师赶快把气球放到他们的肚子里,他们用手摸摸自己的肚子,自豪地说:“看,我的小宝宝!”然后哈哈地笑了起来!没有轮到的孩子就很焦急了:“老师,我也要当妈妈”“还有我啊!”“快轮到我了吗?”有些孩子虽然害怕别人笑他大肚子,害怕气球在他们肚子里爆破了,但老师跟他说:“这个气球放在你肚子里就像你在妈妈有肚子里一样,而你就是你妈妈了。

你妈妈是很爱你的,对吗?那你就像你妈妈爱你一样去保护这个
气球,它就不会爆破了!”他们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个孩子怀着初当的妈妈的幸福走出课室散步。

老师要为这些妈妈拍照,这些妈妈很兴奋,她们个个想到前面来,好让老师看到她是个好妈妈,丁丁就提醒所有的妈妈:“喂!要小心!不要挤到我的孩子了!”看他一幅认真的样子,所有的“妈妈”赶快用双手护着自己的宝宝。

活动情景二:给“宝宝”增加营养
吃饭的时间到了,今天的菜是青菜、鸡蛋、西红柿和水果。

而妈妈又在那里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叶思琳说:“miss陈,我宝宝的已经闻到了鸡蛋的香气了!”她开始大口大口地吃鸡蛋!
卓然说:“今天我要把所有的饭菜都吃完了,这样我的宝宝才够营养!”
丁丁一边摸着自己的的肚子,一边吃饭说:“宝宝,妈妈正在吃面条了!”
雨桐把老师叫住了,问“miss陈,你知道我的宝宝在说什么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啊!那她说什么了!”她告诉我:“我的宝宝说她是最幸福的宝宝,因为妈妈吃了很多饭菜,她吃得很饱了!”
梓泓说:“我的宝宝也吃得很饱了。

看,他在打呼噜了!”他真打的呼噜来给我看。

孩子们今天吃饭的时间都很快,而且把饭菜都吃完了,的确他们的“宝宝”最幸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