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内部的结构
成语中的逻辑关系

成语中的逻辑关系
成语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分为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
因果关系的成语,如"水滴石穿"表示持续不断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人去楼空"则表示人们离开后建筑物变得空荡无物。
另一方面,目的关系的成语如"熟能生巧",表示通过反复实践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此外,成语中还存在近义关系、反义关系等语义关系。
例如,“惨绿少年”和“翩翩公子”都形容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因此他们之间存在近义关系;而“河清海晏”与“国泰民安”都寓含着国家社会安定和谐的意思,所以它们之间是近义关系。
总的来说,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其内部包含丰富的逻辑关系和语义信息。
形容里面好的成语

形容里面好的成语
下面是一些形容里面好的成语:
1. 富丽堂皇:形容内部设计精美华丽。
2. 美轮美奂:形容内饰或布置非常美丽。
3. 一尘不染:形容里面非常干净整洁。
4. 金碧辉煌:形容内部富有豪华与光彩夺目。
5. 精致绝伦:形容内部工艺精良,琢磨匠心。
6. 井井有条:形容内部布局有序、条理清晰。
7. 门可罗雀:形容内部冷清、几乎没有人来。
8. 光明磊落:形容内部环境开阔明亮,没有隐秘。
9. 安居乐业:形容里面适合人居住、工作,舒适愉快。
10. 幽雅静谧:形容内部环境安静、淡雅。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四字格成语的五种基本结构

四字格成语的五种基本结构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主要有:1、并列结构。
如:东南西北、苦辣酸甜、高低长短、喜怒哀乐2、主谓结构。
例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山穷水尽3、动宾结构。
如:漫山遍野,行云流水,腾云驾雾造句并列结构造句:1、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最难在神情上流露出。
2、大雾漫天,遮天蔽日,分不清东南西北,辩不明四面八方,顷刻感受到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我。
主谓结构造句:1、他俩是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相识的。
2、每当来到鸟语花香的公园,我的心情总会显得格外杨开第。
动宾结构造句:1、漫山遍野的枫叶似的一片冷却的火。
2、他骑着骏马飞奔在草原上,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四字格成语内对析汉语成语中,存有许多四字格成语所则表示客观事物或现象都具备对偶的修辞学色彩,比如①“鸡肠鼠肚”中“鸡肠”对“鼠肚”;②“呕心沥血”中“心惊”对“呖血”;③“融会贯通”中“融汇”对“全线贯通”;④“人寿年丰”中“人寿”对“年益”……这类内成对偶的成语所构成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就是对偶句所没的。
如“街谈巷议”引申为社会舆论;“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野外辛勤劳动……分析这类成语内对的结构、类别、形式,在高初中语文释词教学中进一步揭示内对成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十分重要。
本文所析对语,均来自成语专著,故以“成语内对”称之。
一内对结构四字格内对式成语,其实四个字均为词(或语素),由四个词(或语素)间的结构关系可知:一二词(或语素)与三四词(或语素)结构密切、一前一后,女团为成语的两部分,且女团方式都就是对偶,只是雄雀的结构相同罢了。
常用的存有偏正、动宾、动补、主谓四种结构。
如上所例,①“鸡肠鼠肚”中“鸡肠”和“鼠肚”均为偏正式名词并列内对合成一个短语,意思全变了,“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局”。
如:蛛丝马迹、旁门左道、鸡毛蒜皮、甜言密语、方柄圆凿、金戈铁马、人面兽心、天香国色、金口玉言……均为两个偏正式名词前后组合而产生新义,且这类成语的内部都可以前后交换,语意不变,如“天香国色”可说“国色天香”;“金戈铁马”可说“铁马金戈”……又有偏正式的动词相对组合为成语的,如:始乱终弃、潜移默化……还有偏正式的形容词相对组合为成语的,如穷凶极恶、四平八稳……②“呕心沥血”前后为动宾式合成词,动宾并列内对而产生新语义,“比喻费尽心思”。
[整理版]成语谓词性与体词性两大类
![[整理版]成语谓词性与体词性两大类](https://img.taocdn.com/s3/m/7354d4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3.png)
.成语的句法功能可分为谓词性与体词性两大类。
所谓的谓词性功能,指的是该类成语的句法功能相当于谓词;体词性功能,指的是该类成语的句法功能相当于体词。
谓词性成语包括动词性成语和形容词性成语,它们在句子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谓语、状语;体词性成语在句子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主语、宾语。
.成语的内部语法结构和它的外部句法功能的内在对应关系是显豁的,我们列表如下:结构类型功能类别①主谓式谓词性②述宾式谓词性③述补式谓词性④状中式谓词性⑤定中式或体词性或兼有谓词性和体词性⑥连动式谓词性⑦兼语式谓词性⑧紧缩式谓词性⑨联合式a 单一型由名词性语素组成体词性由动词性语素组成谓词性由形容词性语素组成谓词性b 主谓型谓词性c 述宾型谓词性d 述补型谓词性e 状中型谓词性f 定中型或谓词性或体词性或兼有谓词性和体词性从上面的对照可以得知,成语内部结构和它的外部功能大体上存在着对应规律。
而某些成语论著认为,重要的不是给成语确定“词性”,而是考察它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因而只强调“在句子中,不论成语本身结构如何,都可以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
这种见解,笔者不敢苟同。
既然成语的句法功能(即“词性”)同它的语法结构之间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我们就应当把这些规律揭示出来。
.关于谓词性成语和体词性成语的惯常用法,都跟一般的谓词与体词的用法相当,不再赘述。
下面就成语在句法功能上较为特异之处及有关问题,逐一作些探讨。
以名词性语素为主体成分的定中型联合式成语的句法功能比较特殊,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剖析。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主体成分为名词的四字语常常不当名词用:你们不要七嘴八舌,等他一个人说(像动词)∣这个人长得粗眉大眼(像形容词)。
” 这个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定中型联合式成语的句法功能,有下列三种情况。
第一,和它自身的语法结构形式相吻合,只具有体词性功能。
例如:例1. 可是此时的情况相反,两座楼几十扇窗子后边都有一双双眼睛,直勾勾盯这“岗楼”有何异样,有何变化和供猜测的蛛丝马迹。
成学习语语法的重要性及成语运用

1.成语内部的语法结构不仅直接影响到它的句法功能,而且当它入句之后,对其前后的组合成分也常常起着一定的关涉作用。
对此,本节将从两个角度来讨论:一是成语的常规用法,一是成语的变通用法。
3.2.成语在常规用法中的关涉作用成语的常规用法,指的是成语入句后保持其意义和结构的稳定。
这里,成语入句后的关涉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一个成语倘若本身已经带有宾语,那么作句子的谓语时,一般就不能再带宾语了。
如果遇到意念上的宾语,要用介词提前。
例如:例1.我请先生给我三天的期限,……一网打尽她!(茅盾《子夜》)例2.……各大村镇虽都办有自卫团,但是并不能真的把些土匪斩草除根。
(吴组缃《官官的补品》) “一网打尽”、“斩草除根”是同义成语。
但“一网打尽”是状中式,可以带宾语,如在例1中用作谓语,后边带有宾语“她”;而“斩草除根”是述宾型联合式,本身带有宾语,后边不能再带宾语,如在例2中用作谓语,意念上的宾语“(些)土匪”,由介词“把”提前。
类似这种情况的同义成语,还如“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一语道破/一语破的、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恶语中伤/恶语伤人、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苦心经营/煞费苦心”等。
还有些成语本身带有潜在的宾语,那么作谓语时,也同样不能再带宾语了。
如“自暴自弃”是主谓型联合式,但两个“自”兼受动者,整个成语是“自己损害自己,自己鄙弃自己”的意思,已带有潜在的宾语,所以不能再带宾语了。
而其同义成语“妄自菲薄”,状中式,后边可以带有宾语。
3.2.2.谓词性成语带趋向补语的情况与一般谓词不同。
一般谓词可以带有多种多样的趋向动词,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
而谓词性成语一般只带趋向动词“起来”,表示行为的开始。
例如:例3.每天临几张字帖,读几遍唐诗,自己在小院子里浇花种竹,率性连外面的事情,不闻不问起来。
(冰心《斯人独憔悴》)例3“不闻不问”带趋向补语“起来”。
不过,偶尔也用“下来”、“下去”作趋向补语,表示行为的完成或继续。
成语关系

记成语,掌握20种关系成语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们喜闻乐道,因为它言简意丰、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概括力、表现力。
成语是语言的化石,在千百年岁月的风化中,沉积着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
它不仅含有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还包含着现代汉语中合成词、短语构成的结构关系、复句分句间的语意关系。
而现代汉语这些关系又非常复杂,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理解、掌握甚至运用语言的能力。
本文仅以成语为例,谈谈现代汉语中18 种复杂多样的关系。
一、成语的结构关系成语虽是固定短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的,但它也是由语素组合而成的。
分析、了解其结构关系,有助于我们掌握它的意义和用法。
成语的结构关系有:1.偏正关系。
例如:(世外桃源、一盘散沙)、“孜孜不倦”、“一衣带水”——“孜孜”、“一衣带”是用来修饰、限制“不倦”、“水”的。
彼此是有主次之分,构成了偏正关系。
2.主谓关系。
例如:“草木皆兵”、“枯木逢春”——“草木”、“枯木”都是主语部分,“皆兵”、“逢春”为谓语部分。
构成陈述和被陈述的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脚踏实地。
3.并列关系。
例如:并列关系(情投意合、三番五次)、“不学无术”、“千锤百炼”——“不学”、“无术”都是没有学识、没有本领的意思:“千锤”、“百炼”都是无数次锤炼的意思。
它们彼此无主次之分,构成了并列关系。
4.动宾关系:例如(平分秋色、大显身手)、“蹉跎岁月”、“饱经风霜”——“蹉跎”、“饱经”都是动词谓语,“岁月”、“风霜”都是名词宾语。
它们具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动宾关系。
5.动补关系:例如:“重于泰山”、“无动于衷”——“重”、“无动”为谓语,“于泰山”、“于衷”是补语。
成语内部是动词谓语和补语的关系。
6.动宾补关系:例如:“问道于盲”、“入木三分”——“问”、“入”为动词谓语,“道”、“木”为宾语,“于盲”、“三分”为补语。
三者构成动宾补关系。
7.连动关系:例如:“打草惊蛇”、“兴妖作怪”——“打”、“惊”,“兴”、“作”都是动词,分别支配它们的宾语“草”、“蛇”,“妖”、“怪”,构成连动关系。
语构造的基本类型2分析各种词语的结构3了解简缩的基本综述

火车 壁画 宣纸 苏绣 黑板 广场 草图 新闻
(三)复合词
B. 谓词性的,有点像状语跟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 动词和形容词两类。例如:
热爱 狂欢 朗读 微笑 空投 (动词) 鲜红 狂热 雪白 美观 难听 (形容词)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3)综合简缩 既采取截段简缩,又采取分段简缩。例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会议→政协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安全理事会→安理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
(4)省同存异 省略相同的成分,保留不同的成分。例如: 工业农业→工农业 理科工科→理工科 青年少年→青少年 病害虫害→病虫害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1.词转化为短语
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拆开,在中间插进别的成 分,变成了短语。这种结合在一起时是词,插入别的成分时 是短语的合成词,叫“离合词”。
主要有两类: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1)动宾结构式。例如: 生气→生了气→生了十分钟的气 伤心→伤了大家的心 帮忙→帮大忙→帮不上大忙→帮不上多少忙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5)标数概括 用数字概括相同的成分,省略不同的成分。例如:
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 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双增双节 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四呼 包修包换包退→三包
阿姨 桌子 来得及
(一)单纯词 单纯词指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单 1.单音节词 纯 2.双音节词: 词 3.多音节词:
连绵词 口语词 音译词
连绵词
连绵词是指从古代汉语中流传下来,单个音节没 有意义的双音节词。大多数连绵词的两个音节之间有 双声、叠韵或叠音等关系。
aabc式成语

aabc式成语aabc式成语1试论AABC式与ABCC式成语文/朱润辉摘要:AABC式与ABCC式成语是成语的两种特殊形式。
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AABC式与ABCC式成语,借此提高有关语法分析的能力,发掘其规律性特点,更深刻地理解、熟练地运用这两类成语。
关键词:AABC式与ABCC式成语;结构关系;特点;句中成分;对词语翻译的影响成语是我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继承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精髓。
它具有很强的凝固性与民族性,为大多数人所掌握并运用。
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十四个字的。
我们主要分析一下AABC式与ABCC式这两种特殊成语的构成形式。
AABC式成语指前两字重叠,后两字不重叠的成语。
如,头头是道、历历在目、井井有条。
ABCC式成语指前两字不重叠,后两字重叠的成语。
如,文质彬彬、小心翼翼、气息奄奄。
一、AABC式与ABCC式成语的结构分析一般地说,人们对成语较少作结构关系的分析,但如果认真分析构成成语的诸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不仅可以十分精确地理解成语含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借此能提高有关语法分析的能力。
看成语是什么样的结构类型,要根据每一个成语的意义而定。
分析把握成语的结构类型,发掘其规律性特点,大大有助于我们读准成语,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1.AABC式成语结构分析(1)二二式结构中的偏正关系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二二式结构中的主谓关系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
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3)三一式结构中的偏正关系泛泛之/交(交情不深的朋友。
)(4)此外,有的AABC式成语的结构比较特殊。
如“空空如也”,这是一个述补结构,叠音形容词“空空”后带词尾“如”,意即“空空的样子”,语气词“也”凑足音节,组成四字短语。
2.ABCC式成语结构分析ABCC式成语的结构主要属于二二式结构中的主谓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
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固定的意思,都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如:
“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忸忸怩怩”等。
这种单一结构的成语为数不多。
复合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
单句省略型因为都有所省略,大多变成了具有各种结构关系的短语。
下面分别举例:
1、主谓关系。
如:
①细水│长流②天花│乱坠③肝胆│相照④鼠目│寸光⑤脚│踏实地⑥木│已成舟⑦塞翁│失马⑧记忆│犹新其中①②④⑦有定语,⑤⑥⑦⑧带宾语,⑥⑧又分别有状语。
2、动宾关系。
如:
①饱经│风霜②痛改│前非③大显│身手④徒有│虚名⑤平分│秋色⑥分│我杯羹⑦与虎谋│皮⑧枉费│心机其中①②③④⑤⑦⑧都有状语,
②④⑤⑥中还有定语。
3、偏正关系。
如①一盘│散沙②不速之│客③娓娓│动听④楚楚│动人⑤斤斤│计较⑥立足之│地⑦无本之│木⑧侃侃而│谈其中的中心词有的是形容词(③④),有的是名词(①②⑥⑦),有的是动词(⑤⑧⑨)。
4、补充关系。
如①一败│涂地②危│在旦夕③逍遥│法外④牢│不可破⑤战│无不胜⑥入木│三分⑦了│如指掌⑧爱│不释手其中⑦⑧带宾语,而补充关系的成语大部分是不带宾语的。
另外,单句省略型还有宾语前置式的、兼语式的、连谓式等。
请看下面的例子:
宾语前置式:
①咎│由自取②居心│叵测③分秒│必争④张冠李戴⑤机关│算尽⑥孤芳│自赏兼语式:
①请君入瓮②有目共睹③惹火烧身④无人问津⑤指鹿为马⑥引狼入室连谓式:
①自欺欺人②手到擒来成语中的结构形式有大量的属并列关系,而并列关系的成语有的是单句省略型,有些属于复句紧缩型。
先说单句省略型的。
在此类型中,有少数是四个单音节词的并列,如生杀予夺、成败得失、牛鬼蛇神、望闻问切、青红皂白等。
此外一般都是前后两部分并列。
而这种并列关系的两部分则又有着主谓、动宾、偏正、后补等关系。
例如:
水深火热语重心长情深意厚语重心长鸡飞蛋打(主谓与主谓并列)良师益友突飞猛进深情厚意老奸巨猾长吁短叹(偏正与偏正并列)求神拜佛挤眉弄眼
戒骄戒躁有声有色吟风弄月(动宾与动宾并列)斩尽杀绝空前绝后出类拔翠养尊处优起早摸黑(补充与补充并列)复句紧缩型的成语的结构关系几乎与复句关系的分类同样多,各种类型的复句关系都有与之相应的成语(并列关系不再赘述)。
请看下面的举例说明:
1、承接关系。
画龙点睛落井下石一见钟情浅尝辄止刻舟求剑画蛇添足
2、让步关系。
死不瞑目插翅难逃罄竹难书百读不厌百口莫辩
3、递进关系。
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信而有征听其言观其行
4、转折关系。
虽死犹生明知故犯不劳而获具体而微阳奉阴违
5、选择关系。
宁死不屈何去何从宁缺勿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目的关系。
守株待兔削足适履围魏救赵拔苗助长画饼充饥借刀杀人
7、因果关系。
打草惊蛇点石成金得道多助种瓜得瓜亡羊补牢曲高和寡
8、条件关系。
唯利是图不破不立分久必合逢人说项
9、假设关系。
有闻必录风雨不改有则改之有求必应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最后一个成语是由并列关系和让步关系形成假设关系。
上面说到的“千钧一发”,当属复句紧缩型,它的关系是转折关系,与“千金一掷”(宾语前置)、“千虑一得”(因果关系)、“千载一时”(偏正关系)等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