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内部的结构

合集下载

了解现代汉语词语构造的基本类型分析各种词

了解现代汉语词语构造的基本类型分析各种词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1.词转化为短语
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拆开,在中间插进别的成 分,变成了短语。这种结合在一起时是词,插入别的成分时 是短语的合成词,叫“离合词”。
主要有两类: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1)动宾结构式。例如: 生气→生了气→生了十分钟的气 伤心→伤了大家的心 帮忙→帮大忙→帮不上大忙→帮不上多少忙
1.重叠词:重叠词是指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它有两种情况: (1)AA式。例如:
爸爸 妈妈 姐姐 弟弟 叔叔 宝宝 星星 仅仅 常常 明明 偏偏 刚刚 渐渐 恰恰 (2)AABB式:例如: 大大咧咧 形形色色、花花绿绿 密密麻麻、轰轰烈烈
(二)合成词
2.派生词
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 它可以分为三类: (1) 前缀+词根:
(2)补充结构式。例如: 达到→达得/不到 推翻→推得/不翻 看见→看得/不见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2.短语转化为词 短语简缩为简称,并进而凝结为词,这是一种重要的造 词方法。 短语简缩的方式主要有下列五种: (1)分段简缩 把全称分段,每段提取一个成分。 ①abcd→ac式,即前后分为两段,每段取第一个成分。
邮政编码→邮编 知识青年→知青 公共关系→公关 研究制造→研制 文化教育→文教 北京大学→北大
四、词和短语的相互转化
②abcd→ad式,即前后两段,取取前段第一个成分和 后段后一个成分。例如: 空中小姐→空姐 高等院校→高校 外交部长→外长 保证价值→保值
(2)截段简缩 截取全称的最有区别性特征的成分。例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中国南极长城站→长城站 清华大学→清华
一、构词法基本类型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构词成分来讲,语素也 可以叫词素。

成语内部的结构

成语内部的结构

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

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固定的意思,都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如:“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忸忸怩怩”等。

这种单一结构的成语为数不多。

复合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

单句省略型因为都有所省略,大多变成了具有各种结构关系的短语。

下面分别举例:1、主谓关系。

如:①细水│长流②天花│乱坠③肝胆│相照④鼠目│寸光⑤脚│踏实地⑥木│已成舟⑦塞翁│失马⑧记忆│犹新其中①②④⑦有定语,⑤⑥⑦⑧带宾语,⑥⑧又分别有状语。

2、动宾关系。

如:①饱经│风霜②痛改│前非③大显│身手④徒有│虚名⑤平分│秋色⑥分│我杯羹⑦与虎谋│皮⑧枉费│心机其中①②③④⑤⑦⑧都有状语,②④⑤⑥中还有定语。

3、偏正关系。

如①一盘│散沙②不速之│客③娓娓│动听④楚楚│动人⑤斤斤│计较⑥立足之│地⑦无本之│木⑧侃侃而│谈其中的中心词有的是形容词(③④),有的是名词(①②⑥⑦),有的是动词(⑤⑧⑨)。

4、补充关系。

如①一败│涂地②危│在旦夕③逍遥│法外④牢│不可破⑤战│无不胜⑥入木│三分⑦了│如指掌⑧爱│不释手其中⑦⑧带宾语,而补充关系的成语大部分是不带宾语的。

另外,单句省略型还有宾语前置式的、兼语式的、连谓式等。

请看下面的例子:宾语前置式:①咎│由自取②居心│叵测③分秒│必争④张冠李戴⑤机关│算尽⑥孤芳│自赏兼语式:①请君入瓮②有目共睹③惹火烧身④无人问津⑤指鹿为马⑥引狼入室连谓式:①自欺欺人②手到擒来成语中的结构形式有大量的属并列关系,而并列关系的成语有的是单句省略型,有些属于复句紧缩型。

先说单句省略型的。

在此类型中,有少数是四个单音节词的并列,如生杀予夺、成败得失、牛鬼蛇神、望闻问切、青红皂白等。

此外一般都是前后两部分并列。

而这种并列关系的两部分则又有着主谓、动宾、偏正、后补等关系。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2)河水拐弯抹角,形成一道道长短各异、急缓不同的险滩,峡中既有深 潭碧水,也有水深几尺的浅滩。 答案 错误。拐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形容路弯弯曲曲;形容 说话、写文章不直截了当。此处写险滩的弯曲和环绕,不合语境。
微积累
常见的多义成语: 不翼而飞:东西突然不见了/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 景象。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七月流火:夏去秋来,天气转凉(最初义)/天气炎热(新义)。 左右逢源: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办事圆滑。
(2)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苏北农村,其间耳濡目染了当地的一些怪异 之事,经历了种种不曾遭遇的事件。 答案 错误。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从语法搭配习惯看,“耳濡目染”后面一般不带宾语。
微积累
不能带宾语的成语:漠不关心、侃侃而谈、发扬光大、置若 罔闻、津津乐道、身体力行、熟视无睹、乐此不疲、自怨自艾、 视而不见、肝胆相照、耳濡目染、和盘托出、司空见惯。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颜色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作分析。 (1)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不忘初心使命,保持战略定 力。同时,要居安思危,谨慎应对风险和挑战。 答案 正确。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语 境说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后面有“谨慎应对风险和挑战”, 说明是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
微积累
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请识记下列
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春意阑珊(将尽,衰落)
不刊之论(更改)
久假不归(借)
危言正色(正直)
七月流火(火星)
屡试不爽(差错)
一文不名(占有)

成语中的逻辑关系

成语中的逻辑关系

成语中的逻辑关系
成语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分为因果关系和目的关系。

因果关系的成语,如"水滴石穿"表示持续不断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人去楼空"则表示人们离开后建筑物变得空荡无物。

另一方面,目的关系的成语如"熟能生巧",表示通过反复实践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此外,成语中还存在近义关系、反义关系等语义关系。

例如,“惨绿少年”和“翩翩公子”都形容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因此他们之间存在近义关系;而“河清海晏”与“国泰民安”都寓含着国家社会安定和谐的意思,所以它们之间是近义关系。

总的来说,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其内部包含丰富的逻辑关系和语义信息。

成语拼写规则

成语拼写规则

成语拼写规则作者:王晓华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1期摘要:对于成语的注音问题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和词典编纂者关注却未能达成一致的问题,虽然《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早在1988年就已经颁布,但是在成语拼写方面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各成语词典的拼写还是各行其是。

2012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的指导下,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的成语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分类说明拼写规则。

关键词:成语;拼写;规则一、成语拼写规则综述关于成语的注音问题,早在198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下简称《正词法》)里面就已经对成语的拼写作出了规定,即“4.8四言成语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来念的,中间加短横。

如,céngchū-bùqióng(层出不穷)fēngpíng-làngjìng(风平浪静);不能按两段来念的四言成语、熟语等,全部连写。

如,bùyìlèhū(不亦乐乎)zǒngéryánzhī(总而言之)”。

2012年新颁布的《正词法》中关于成语拼写的规定没有大的改变。

虽然有了这个规则,但是词典编纂者在给成语注音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规则去做。

大部分词典的成语注音是逐字注音;有的是按照《正词法》的“分词连写”的总规则对成语进行注音。

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及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是按照《正词法》中关于成语拼写规则进行注音的。

到此为止,《正词法》中关于成语注音的规则才算是落实了下来。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有其自身的结构,即成语内部成分的搭配排列规律。

本文抽取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成语共3651条,以计量的方式对其结构类型进行了分析,在《正词法》的原则之下,在成语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分类说明成语拼写原则。

形容里面好的成语

形容里面好的成语

形容里面好的成语
下面是一些形容里面好的成语:
1. 富丽堂皇:形容内部设计精美华丽。

2. 美轮美奂:形容内饰或布置非常美丽。

3. 一尘不染:形容里面非常干净整洁。

4. 金碧辉煌:形容内部富有豪华与光彩夺目。

5. 精致绝伦:形容内部工艺精良,琢磨匠心。

6. 井井有条:形容内部布局有序、条理清晰。

7. 门可罗雀:形容内部冷清、几乎没有人来。

8. 光明磊落:形容内部环境开阔明亮,没有隐秘。

9. 安居乐业:形容里面适合人居住、工作,舒适愉快。

10. 幽雅静谧:形容内部环境安静、淡雅。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概括内部和外部的词语

概括内部和外部的词语

概括内部和外部的词语
内部和外部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物体、组织或系统的不同方面或部分。

以下是一些概括内部和外部的词语:
内部:
1. 内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特征或本质。

2. 内部:指一个物体、组织或系统的内部部分或结构。

3. 内涵:指一个概念或事物所包含的意义或内容。

4. 核心:指事物的中心或最重要的部分。

5. 本质: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或基本特征。

外部:
1. 外在:指事物的外表、外观或外部表现。

2. 外表:指人或事物的外貌、外观或表面特征。

3. 外部:指一个物体、组织或系统的外部部分或环境。

4. 外延:指一个概念或事物所包含的范围或边界。

5. 环境:指一个物体、组织或系统所处的周围条件或情况。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内部和外部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含义和应用。

[整理版]成语谓词性与体词性两大类

[整理版]成语谓词性与体词性两大类

.成语的句法功能可分为谓词性与体词性两大类。

所谓的谓词性功能,指的是该类成语的句法功能相当于谓词;体词性功能,指的是该类成语的句法功能相当于体词。

谓词性成语包括动词性成语和形容词性成语,它们在句子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谓语、状语;体词性成语在句子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主语、宾语。

.成语的内部语法结构和它的外部句法功能的内在对应关系是显豁的,我们列表如下:结构类型功能类别①主谓式谓词性②述宾式谓词性③述补式谓词性④状中式谓词性⑤定中式或体词性或兼有谓词性和体词性⑥连动式谓词性⑦兼语式谓词性⑧紧缩式谓词性⑨联合式a 单一型由名词性语素组成体词性由动词性语素组成谓词性由形容词性语素组成谓词性b 主谓型谓词性c 述宾型谓词性d 述补型谓词性e 状中型谓词性f 定中型或谓词性或体词性或兼有谓词性和体词性从上面的对照可以得知,成语内部结构和它的外部功能大体上存在着对应规律。

而某些成语论著认为,重要的不是给成语确定“词性”,而是考察它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因而只强调“在句子中,不论成语本身结构如何,都可以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

这种见解,笔者不敢苟同。

既然成语的句法功能(即“词性”)同它的语法结构之间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我们就应当把这些规律揭示出来。

.关于谓词性成语和体词性成语的惯常用法,都跟一般的谓词与体词的用法相当,不再赘述。

下面就成语在句法功能上较为特异之处及有关问题,逐一作些探讨。

以名词性语素为主体成分的定中型联合式成语的句法功能比较特殊,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剖析。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主体成分为名词的四字语常常不当名词用:你们不要七嘴八舌,等他一个人说(像动词)∣这个人长得粗眉大眼(像形容词)。

” 这个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定中型联合式成语的句法功能,有下列三种情况。

第一,和它自身的语法结构形式相吻合,只具有体词性功能。

例如:例1. 可是此时的情况相反,两座楼几十扇窗子后边都有一双双眼睛,直勾勾盯这“岗楼”有何异样,有何变化和供猜测的蛛丝马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上可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

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固定的意思,都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如:“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忸忸怩怩”等。

这种单一结构的成语为数不多。

复合结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

单句省略型因为都有所省略,大多变成了具有各种结构关系的短语。

下面分别举例:
1、主谓关系。

如:①细水│长流②天花│乱坠
③肝胆│相照④鼠目│寸光⑤脚│踏实地⑥木│已成舟
⑦塞翁│失马⑧记忆│犹新
其中①②④⑦有定语,⑤⑥⑦⑧带宾语,⑥⑧又分别有状语。

2、动宾关系。

如:①饱经│风霜②痛改│前非
③大显│身手④徒有│虚名⑤平分│秋色⑥分│我杯羹
⑦与虎谋│皮⑧枉费│心机
其中①②③④⑤⑦⑧都有状语,②④⑤⑥中还有定语。

3、偏正关系。

如①一盘│散沙②不速之│客
③娓娓│动听④楚楚│动人⑤斤斤│计较⑥立足之│地
⑦无本之│木⑧侃侃而│谈
其中的中心词有的是形容词(③④),有的是名词(①②⑥⑦),有的是动词(⑤⑧⑨)。

4、补充关系。

如①一败│涂地②危│在旦夕
③逍遥│法外④牢│不可破⑤战│无不胜⑥入木│三分
⑦了│如指掌⑧爱│不释手
其中⑦⑧带宾语,而补充关系的成语大部分是不带宾语的。

另外,单句省略型还有宾语前置式的、兼语式的、连谓式等。

请看下面的例子:
宾语前置式:①咎│由自取②居心│叵测③分秒│必争
④张冠李戴⑤机关│算尽⑥孤芳│自赏
兼语式:①请君入瓮②有目共睹③惹火烧身
④无人问津⑤指鹿为马⑥引狼入室
连谓式:①自欺欺人②手到擒来
成语中的结构形式有大量的属并列关系,而并列关系的成语有的是单句省略型,有些属于复句紧缩型。

先说单句省略型的。

在此类型中,有少数是四个单音节词的并列,如生杀予夺、成败得失、牛鬼蛇神、望闻问切、青红皂白等。

此外一般都是前后两部分并列。

而这种并列关系的两部分则又有着主谓、动宾、偏正、后补等关系。

例如:水深火热语重心长情深意厚语重心长鸡飞蛋打
(主谓与主谓并列)
良师益友突飞猛进深情厚意老奸巨猾长吁短叹
(偏正与偏正并列)
求神拜佛挤眉弄眼戒骄戒躁有声有色吟风弄月(动宾与动宾并列)
斩尽杀绝空前绝后出类拔翠养尊处优起早摸黑(补充与补充并列)
复句紧缩型的成语的结构关系几乎与复句关系的分类同样多,各种类型的复句关系都有与之相应的成语(并列关系不再赘述)。

请看下面的举例说明:
1、承接关系。

画龙点睛落井下石一见钟情
浅尝辄止刻舟求剑画蛇添足
2、让步关系。

死不瞑目插翅难逃罄竹难书
百读不厌百口莫辩
3、递进关系。

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信而有征
听其言观其行
4、转折关系。

虽死犹生明知故犯不劳而获
具体而微阳奉阴违
5、选择关系。

宁死不屈何去何从宁缺勿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目的关系。

守株待兔削足适履围魏救赵
拔苗助长画饼充饥借刀杀人
7、因果关系。

打草惊蛇点石成金得道多助
种瓜得瓜亡羊补牢曲高和寡
8、条件关系。

唯利是图不破不立分久必合
逢人说项
9、假设关系。

有闻必录风雨不改有则改之
有求必应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最后一个成语是由并列关系和让步关系形成假设关系。

上面说到的“千钧一发”,当属复句紧缩型,它的关系是转折关系,与“千金一掷”(宾语前置)、“千虑一得”(因果关系)、“千载一时”(偏正关系)等是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