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教学的关系优秀课件
第五章 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二、主体性原则
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应遵循主体性原 则。
首先,组织实施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 心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状 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其难度应适中。(属于主体 性原则)(选择题)
游戏教育的主体是幼儿。
幼儿 园游 戏实 施的 基本 原则
教育性 主体性
小天使幼儿园给小朋友布置课后学做家 务,并在课上表演,让小朋友懂得妈妈
的辛苦,慢慢学会生活自理。
幼儿园要求小朋友自己跟妈妈学做简 单的家务,并能把自己学会的做的家 务表演出来。
——如何贯彻游戏教育实施教育性原 则?(0901/简答;0910、1101/论述)
游戏与教学是现代学前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它们之间 有着密切联系。教学和游戏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相 互区别的概念。
1、教学和游戏是有内在联系的,表明这两者不是截然 对立的,它们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而存在;
2、教学与游戏又是各自独立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 式与途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亦不能混为一谈。
比如表演游戏中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有时可能是因为对 作品内容还不熟悉,只为了凑热闹去表演,教师应引导 幼儿多次复习,帮助其领会、掌握作品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描述 是( ) A.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 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B.游戏的功能可以由教学来替代 C.教学的功能可以由游戏来替代 D.游戏与教学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
比如小朋友都喜欢扮演老师而不喜欢扮演司机,老师就 让孩子们玩扮演老师游戏
比如一节语文课上小朋友提出玩老鹰抓小鸡游戏,幼儿 园老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组织小朋友开展游戏
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策划方案PPT

2
案例二
《春天的花园》主题活动中,老师们组 织幼儿进行“种植小植物”、“制作花 园景观”、“春天的音乐会”等活动, 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案例三
《小小消防员》主题活动中,老师们通 过模拟演练、观看消防安全教育视频等 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提 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 组织幼儿进行“制作消防车”、“设计 消防服”等活动,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 加深对消防安全的认知。
观察孩子的行为
通过观察孩子的动作、表情和社交互 动,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和心达
提出开放性问题
使用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 孩子的思考,鼓励他们表 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引导式提问
通过引导式提问,教师可 以帮助孩子梳理思路,深 入探索问题本质。
鼓励孩子提问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培养 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
01
明确教育目标
根据主题,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 ,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创造力等。
02
03
注重活动层次性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差异,设 计不同难度的活动,确保每个幼 儿都能参与并获得成就感。
04
案例分析:成功游戏教育活动分享
1
案例一
《森林动物园》主题活动中,老师们设 计了“动物面具制作”、“动物角色扮 演”、“动物习性探索”等一系列活动 ,让幼儿在动手制作和角色扮演中了解 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 力和创造力。
06
游戏教育活动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 计划
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设计
评估指标
参与度、兴趣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评估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作品分析法
浅谈游戏与教学的关系-精品文档

浅谈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游戏是一种能够使幼儿感到开心、好玩、有趣味,并使幼儿以此为目的、主动投入、积极从事的活动。
是幼儿自己将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情绪,通过有趣的活动表现出来。
教学是教师将外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目的是使幼儿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
游戏无外在目的,追求活动的价值,强调“兴趣”、“表现”,是幼儿自发的活动。
教学更多地强调“目的”、“计划”、是教师指导下的活动。
因此说:游戏和教学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另一方面,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等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教学活动不能“小学化”,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富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在游戏中渗透学习的因素,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的方法,会使幼儿园的活动在无意中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说:游戏与教学又有内在的联系。
本文就游戏与教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怎样处理好游戏与教学的关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游戏与教学的区别游戏与教学区别之一:两种活动的发生情况不同。
游戏是自然发生的,是幼儿在外在条件刺激下,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主、自愿的活动。
如玩“医院”的游戏,教师事先准备了医院里必备的“医疗器械”和一些替代物,当幼儿走近这个环境时,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想当一回医生的愿望。
而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师规定了活动内容和方法,幼儿要按老师的要求来进行活动。
例如观察“植物”的活动,即使有些幼儿不喜欢植物,但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必须要求每个幼儿参与“观察植物”的活动。
游戏与教学的区别之二:两种活动的目标测重点不同。
游戏的目标不是很精确,注重发展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幼儿凭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游戏。
例如玩“医院”的游戏,不强调“器械”的正确性和“医生”的医术如何,只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进行愉快的游戏。
而教学则以发展智力、增长知识为主要目标。
如常识课中认识“医院”,其中有教幼儿认识常见的医疗器械,问幼儿:医生打针用什么?幼儿回答:用针筒(标准的针筒)。
知识性、正确性突出。
《幼儿游戏》PPT课件pptx

幼儿游戏的资源开 发与利用
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安全性原则:确保 游戏资源的安全性, 避免对幼儿造成伤 害。
教育性原则:游戏 资源应具有教育意 义,促进幼儿的全 面发展。
适宜性原则:根据 幼儿年龄、性格、 兴趣等因素,选择 适宜的游戏资源。
创新性原则:结合 时代发展,创新游 戏资源,提高幼儿 的学习兴趣。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
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体育意识
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
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价值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特点: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发挥,创造各种角色和情节,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例: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医生、警察、老师等角色,在表演游戏中模仿动画片、音 乐舞蹈等表演形式,在建构游戏中用积木、纸箱等材料搭建各种建筑。
规则性游戏
定义:规则性游戏是指由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游戏 目的: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 分类: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 特点:有一定的规则和限制,需要儿童遵守规则并努力完成任务
目的性:游戏应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 学目标的实现
教育性:游戏应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 幼儿的发展
趣味性:游戏应有趣味性,吸引幼儿参 与其中
安全性:游戏应保证幼儿的安全,避免 意外伤害的发生
适宜性:游戏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兴趣和能力水平,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
互动性:游戏应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与 合作,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与教学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与教学Ξ杨晓晓,李 宏(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摘 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是将游戏的机制引入教学活动,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将游戏与学习有机统一起来。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结合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325(2009)0420089202作者简介:杨晓晓(19812),女,甘肃徽县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教师。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一、对于游戏活动的认识游戏是幼年生命本质的体现,是幼稚心理的表现,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确实在游戏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动作技能,锻炼了身体,学会了分辨事物的差异,开发了智力,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了交往和协调。
因此,幼儿园中幼儿的游戏应当受到重视。
我国在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规定了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2001年9月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重申幼儿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不仅要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还应通过游戏去实现教育目的。
然而,幼儿园在开展各类幼儿游戏活动时,却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形式化。
不少教师在观念上仍有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有的教师嫌玩游戏麻烦,平时不玩游戏,只是在有人参观检查时才让幼儿游戏,因而游戏不能得到正常的开展。
二是游戏自由化。
有的教师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把玩具一撒,便不闻不问,让幼儿随意地玩。
没有教师参与,没有教师指导,游戏就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
因此,笔者认为广大的幼儿教师首先应在理论层面上搞清楚游戏与教学的关系,这是在实践中把游戏和教学很好结合起来的前提。
二、正确处理游戏和教学的关系(一)要把游戏与教学区别开来游戏与教学是幼儿园中两类不同的活动,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承认区别并不等于否认二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结合。
幼儿游戏理论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游戏治疗理论
总结词
游戏治疗理论关注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积 极影响,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幼儿释放压力、 宣泄情感,促进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详细描述
游戏治疗理论认为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 疗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应对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通过游戏中的自由表达和想象,幼 儿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同时游戏中 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游戏中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
特点
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趣味性是游戏本身固有的特征,虚构性是幼儿游戏的根 本特征,社会性是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具体性是幼儿游戏的主要特征。
幼儿游戏的重要性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感知觉、 注意、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
的发展。
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
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 作、分享、谦让等社会性行为 。
幼儿游戏理论课件
目 录
• 幼儿游戏概述 • 幼儿游戏理论 • 幼儿游戏设计 • 幼儿游戏实践与指导 • 幼儿游戏与教育融合 • 幼儿游戏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幼儿游戏概述
幼儿游戏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幼儿游戏是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 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 发挥和人格构建的过程。
观察幼儿游戏行为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包括语言、动作、情绪 等,了解其发展水平和需 求。
适时介入指导
在幼儿需要帮助或引导时 ,适时介入游戏过程,给 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游戏活动》PPT课件 (2)

游戏活动的版权保护与知识产权
版权保护
确保游戏活动的原创性和知识产权,防止侵 权和盗版行为。
授权使用
对他人使用游戏活动进行授权,规范使用范 围和权限。
尊重知识产权
鼓励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促进游戏活动的 良性发展。
合法维权
在发现侵权行为时,采取合法手段维权,保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THANKS FOR WATCHING
通过示范和引导,激发 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 他们掌握游戏技巧和方
法。
观察与调整
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 及时调整游戏策略和方 法,以满足幼儿的发展
需要。
游戏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观察记录
详细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包括语言、行为、情绪等方面。
反馈与指导
根据观察记录,给予幼儿及时的反馈 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
游戏活动的创新与开发
传统游戏的创新
对传统游戏进行改编,加入新的元素和玩法,使 其更符合现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游戏与科技的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 术,开发具有科技含量的游戏活动。
ABCD
新游戏的开发
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设计和开发新 的游戏活动。
跨领域游戏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游戏中,促进幼儿 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游戏活动》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 录
• 幼儿园游戏活动概述 •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施 •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 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开发
CHAPTER 01
幼儿园游戏活动概述
游戏活动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重 要形式,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 趣和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发展。
幼儿园课堂游戏教案ppt

学生参与游戏
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参与游戏, 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游戏操作, 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活 动。
03
游戏过程
游戏规则介绍
规则简述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游戏规 则,确保幼儿能够理解。
规则展示
针对不足之处,探讨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为优化教案提供思路。
改进教案设计
调整游戏环节
根据反思和分析的结果,对游 戏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 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
和心理特点。
优化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游戏环节的时间,确 保游戏过程紧凑有序,同时给 予幼儿充分的探索和思考时间 。
增强趣味性
通过增加互动环节、使用教具 和多媒体资源等方式,增强游 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幼 儿参与度。
及时处理意外情况
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教师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幼儿安全,并 及时向家长和上级汇报。
游戏教案反思与改
06
进
反思教案实施情况
总结课堂效果
评估游戏教案在课堂上的实际效果,包括幼儿的参与度、兴趣激 发、教学目标达成等方面。
观察幼儿表现
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接受程 度,以及他们在游戏中的发展状况。
幼儿园课堂游戏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contents
目录
• 游戏导入 • 游戏准备 • 游戏过程 • 游戏总结与评价 • 游戏安全注意事项 • 游戏教案反思与改进
游戏导入
01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会合作,增强 团队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 自由结合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 来解决游戏的主题、情节、内容等,获得的是轻松、自然、 愉快的感受。游戏材料是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表现游戏、发 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它不仅能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 式,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 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
二、对幼儿行为的分析 1.幼儿的行为表现出哪些特质? 2.玩伴间的行为说明什么?
即面对幼儿游戏提出三点:
我看到了什么?(分享游戏故事) 我看懂了什么?(分析行为与发展的关系) 我该做什么?(建立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如何使幼儿园游戏为基本活动:
两种观点 1.分清游戏与教学的界限: 两者并列,相对独立。 2.模糊教学与游戏的界限: 两者融合,互为生成。
游戏与教学融合的关链:
游戏与教学互为生成 1.教学生成的游戏 2.游戏生成的教学
影像 游戏
拷贝 不走样
叠叠高
分析与思考:
一、对材料的分析 1.教师投放这个材料的意图是什么? 2.幼儿对这些材料已有的经验是什么? 3.幼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