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务派遣问题与对策研究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中,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劳务派遣的实际操作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劳动者的权益,也给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对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一)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在劳务派遣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保障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普遍低于正式员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较为严重。
其次,劳务派遣工的社会保险缴纳不规范,部分派遣单位为降低成本,未按照法律法规为劳动者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此外,劳务派遣工的工作稳定性差,容易被随意辞退,且在辞退时难以获得应有的经济补偿。
(二)用工单位管理混乱一些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工的管理不够规范,将其视为“临时工”,不重视对他们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
在工作安排上,存在着过度使用劳务派遣工、超时加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同时,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清晰,一旦出现劳动纠纷,双方往往相互推诿,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三)派遣单位资质参差不齐目前,劳务派遣市场上的派遣单位数量众多,但其资质和信誉却良莠不齐。
部分派遣单位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在劳务派遣过程中存在着违规操作的行为。
例如,有些派遣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或者在合同中设置霸王条款,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法律监管存在漏洞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派遣期限等规定不够明确,导致一些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钻法律空子;另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对劳务派遣市场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
二、解决劳务派遣问题的对策(一)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1、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员工享有同等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和福利,禁止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劳务派遣是指雇主将其工作需求委托给劳务派遣公司,由该公司派遣劳动者去为雇主提供劳动服务的一种就业形式。
然而,劳务派遣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就劳务派遣中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合同问题劳务派遣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合同的不公平性。
在许多情况下,劳务派遣公司与受派遣劳动者签订的合同往往偏向于保护公司的利益,而不是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
这会导致劳动者在工作条件、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方面存在不公平的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应当加强对劳务派遣合同的监管,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公正。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合同中必须包含的内容,如工作时间、薪酬待遇、社会保险等,以保护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
同时,应加强对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督,对于违规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保障问题劳务派遣模式下,劳动者常常缺乏稳定的工作保障。
由于劳务派遣公司的委派性质,劳动者在合同期满后可能会被解雇或转派至其他岗位,导致工作环境的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不仅给劳务派遣员工带来不确定感,也给其家庭生活和个人发展带来困扰。
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确保劳务派遣员工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工作保障。
可以建立劳务派遣员工的任用期规定,使其在任用期满后享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保障。
此外,应加强对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管,防止滥用劳务派遣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
三、职业发展问题在劳务派遣模式下,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
由于岗位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劳务派遣员工难以得到正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无法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水平。
这不仅影响劳动者的个人发展,也制约了整个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
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和企业应积极为劳务派遣员工提供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
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基地,为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
同时,鼓励企业与劳务派遣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更多的稳定岗位和发展机会,激励劳务派遣员工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劳务派遣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通过劳务派遣机构派遣到其他用工单位工作的一种就业形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用工需求的逐渐增加,劳务派遣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劳务派遣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劳务派遣的问题1. 就业权益不受保障:劳务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工作,却经常面临薪资低、福利待遇差等问题。
与正式员工相比,劳务派遣劳动者通常没有享受到与之相等的保险和福利待遇。
2. 用人单位责任不明确:在劳务派遣的工作模式下,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清晰,当劳务派遣劳动者遇到合同纠纷或工资拖欠等问题时,往往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3. 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由于劳务派遣的灵活性和成本优势,一些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长期使用劳务派遣劳动者,从而规避了劳动法规定的一些权益保障。
二、对劳务派遣问题的对策1. 加强立法保障:加强劳务派遣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明确劳务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将劳务派遣工作纳入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范围。
2. 完善责任划分:要求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明确责任划分,明确劳务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享受与正式员工相等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保护其就业权益。
3. 加强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劳务派遣行业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及用工单位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涉及劳务派遣的违法行为。
4. 推动职业培训:加强对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在用工单位的竞争力。
5. 增加劳动合同信息透明度:要求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通过公开透明的劳动合同信息,为劳务派遣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合法合规岗位。
6. 强化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确保劳务派遣劳动者享受与正式员工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减少其在就业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7. 提倡和鼓励正式用工:加大对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机构的宣传教育力度,倡导用人单位提升正式用工比例和质量,降低对劳务派遣的需求。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劳务派遣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成为一种常见的用工模式。
然而,劳务派遣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职工权益和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产生了冲击。
本文将探讨劳务派遣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职工权益受损劳务派遣容易导致职工权益受损。
由于劳务派遣员工与用人单位不是直接雇佣关系,职工往往无法享受到与直接雇员相同的福利待遇。
例如,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福利制度不完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
此外,劳务派遣也容易导致职工长期以临时工的身份工作,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感。
2. 用工不稳定劳务派遣模式的使用,会导致企业用工不稳定。
当企业遇到经济困难或制度调整时,往往会选择裁减劳务派遣员工,而保留直接雇员。
这种情况下,劳务派遣员工容易成为失业的一部分,从而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
3. 劳动关系不稳定劳务派遣模式容易导致劳动关系的不稳定。
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直接联系减少,用人单位往往不再承担相应的雇佣责任,例如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
这种情况下,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会受到较大影响,员工的权益保护难以得到保证。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法律的监管与执行加强对劳务派遣的法律监管与执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劳务派遣合同的审核与审批力度,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
同时,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确保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雇佣责任。
对于违法违规的用人单位,应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以震慑其他企业,维护职工权益。
2. 完善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护机制应建立完善的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护机制。
首先,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进行规范,确保其与直接雇员享有同样的权益。
其次,完善劳务派遣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使其在职业发展中不受限制。
此外,建立劳务派遣员工维权渠道,让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员工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
3. 提升劳务派遣员工的就业能力劳务派遣员工应注重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他们应积极参加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中,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然而,在劳务派遣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劳动者的权益,也给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对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一)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在劳务派遣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首先,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通常低于正式员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较为普遍。
其次,劳务派遣工的工作稳定性差,可能随时面临被退回劳务派遣单位而失去工作的风险。
此外,劳务派遣工在社会保险、福利等方面也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一些劳务派遣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少缴、漏缴社会保险费。
(二)劳务派遣单位资质参差不齐目前,劳务派遣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劳务派遣单位数量众多,但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劳务派遣单位违规经营,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服务能力,无法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
(三)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工的管理不善部分用工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工时,存在管理混乱的情况。
一方面,用工单位可能将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员工区别对待,在工作安排、培训晋升等方面给予不公平的待遇。
另一方面,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工的工作条件、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关注不够,容易引发劳动纠纷和安全事故。
(四)劳务派遣法律规定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法律空白或规定不明确的情况。
例如,对于劳务派遣工的退回条件、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责任划分等问题,法律规定不够细化,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产生争议。
二、解决劳务派遣问题的对策(一)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1、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员工应享有同等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严禁同工不同酬现象的发生。
2、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定期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进行检查,督促其依法履行劳动保障义务。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及对策三篇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及对策三篇篇一:劳务派遣常见问题一、什么是劳务派遣?劳务派遣,亦称人力资源派遣,是近年我国劳务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办的新的劳务中介服务项目,是一种新的用人方式。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正规劳务派遣公司,派遣所需要的各类人员(销售人员\文员\普通技工\劳务工等)。
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或派遣协议,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上岗协议》,三方关系如下:二、劳务派遣的作用(优势)在哪里?为了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并按规定享受各项遇"。
如果用工单位在短时间内将所有人员都做到规范用工,工作量极大,所以,委托劳务派遣公司为公司实施劳务派遣,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则是捷径--1、采取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员工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保证了劳资双方在遵守劳动法的前提下实现了用工受法律保护,员工的权益也有了保障。
员工由于有劳动合同的保护和约束将更努力为用工单位工作,而原有的福利待遇和管理制度都没有变化;2、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根据国家规定为派遣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按规定的比例定期缴纳社会保险,员工因为用工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工龄得到延续,失业、医疗、工伤和退休后生活有了保障;3、因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公司,故人事档案的管理也劳务派遣公司,使劳务人员开具各种与人事档案相关的证明更加快捷,总之,实行劳务派遣后,最大限度地净化了用工的管理职能,减轻了企业的工作负担,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理顺了劳动关系,规范了用工行为,使用工单位和员工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务关系,因此对劳动者个人来讲,改变用工方式后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加有了保证。
三、劳务派遣手续如何办理?劳务派遣手续简便,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提出派遣人员的需求(人员可以由用人单位自行招聘,也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聘),确定用人名单,然后由劳务派遣机构办理用工手续,具体办理派遣手续程序如下:1、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背景介绍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将自己的劳动力通过中介机构派遣给其他用人单位使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在我国,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用工形式,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1. 劳动力过度流动由于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牢固,加上员工缺乏稳定感和归属感,导致员工在不同企业之间频繁流动,这对员工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都不利。
2. 低薪问题由于劳务派遣公司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利润,导致员工获得的薪资相对较低。
而且,在某些行业中,劳务派遣公司往往会将员工安排到危险或者恶劣环境下工作,但是并没有给予相应的补贴和保障。
3. 法律风险由于我国对于劳务派遣法规尚不完善,并且监管机制也比较混乱,因此容易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
例如:未按规定签订合同、未按规定缴纳社保、违反劳动法等。
4. 社会责任问题一些劳务派遣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往往会将员工安排到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岗位上,甚至是危险的岗位上。
这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三、解决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对于劳务派遣行业的监管,并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例如:明确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规定员工在同一企业内连续从事劳动派遣期限等。
2.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劳务派遣公司和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
例如:加大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于行业内部自律组织建设等。
3. 提高员工待遇劳务派遣公司应该提高员工待遇,给予员工更多的福利和补贴,增强员工的稳定感和归属感。
同时,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
4. 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劳务派遣行业应该建立自己的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加强对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劳务派遣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用工形式,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

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劳务派遣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问题一:雇佣风险增加劳务派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雇佣风险。
因为劳务派遣企业与实际用工企业之间存在着合同关系,一旦劳务派遣企业违约或出现问题,实际用工企业很难维权。
对策一:加强合同管理实际用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劳务派遣合同的管理,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明确,包括雇佣期限、待遇等。
可要求劳务派遣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或保证金,以缓解雇佣风险增加带来的压力。
对策二:拓宽招聘渠道实际用工企业应当积极拓宽招聘渠道,降低对劳务派遣的依赖程度。
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直接雇佣员工,如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提升职业发展空间等,从而减少雇佣风险。
问题二:劳动权益受损劳务派遣工人相对于直接雇佣工人更容易受到劳动权益的侵害,如工资低、工时长、社会保障不全等问题。
对策一:加强劳动监察政府应当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对于违法劳务派遣行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惩处违规企业。
对策二:完善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完善,明确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维护机制。
例如,明确工资支付责任、规定合同解除赔偿等,从法律层面上保护劳动权益。
问题三:职业发展受限劳务派遣工人往往缺乏职业发展机会,不能得到与自身能力和经验相匹配的岗位。
对策一:提供培训机会实际用工企业应当为劳务派遣工人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其技能和专业能力。
政府和劳务派遣企业也应当加大对劳务派遣工人的培训投入,提高其职业发展的机会。
对策二:鼓励转岗实际用工企业应当鼓励劳务派遣工人实现内部转岗,从而实现职业发展的可能。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培训补贴,鼓励企业主动转岗并提供合理的晋升机制。
劳务派遣的问题主要包括雇佣风险增加、劳动权益受损和职业发展受限。
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加强劳动监察和完善法律法规,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提供培训机会和鼓励转岗也是解决职业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推动劳务派遣问题的解决和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劳务派遣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劳务派遣是我国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种人才中介服务业务,虽然《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部分章节专门针对劳务派遣制定了相关规定,但企业在实际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时,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在劳务派遣涉及的劳务派遣公司、企业(用工单位)、劳务工(劳动者)三方当事人中,企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将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企业如何规范用工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实现劳务派遣公司、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共赢。
【关键词】企业;劳务派遣;问题;对策【Abstract】That labour service is dispatched is that our country develops the quickest one kind of talented person intermediary services business at present, chapte rs and sections dispatches the part reaching “Employment contract law” and “Employment law of contract implementation rule” specially specifically for labour service having worked out relevance regulation, but enterprise dispatches in actual usage labour service to use working hour, to have problem for comparatively much still. In dispatching the labour service relating that in labour service dispatching the company, the enterprise (use the labor unit), the labour service labor (labourer) three sides interested party, enterprise acts as good self role will be playing important rol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how the norm uses delicate angle to have brought forward a few constructive ideas from enterprise, three sides wins to look forward to realizing labour service dispatching the company, enterprise and labourer together.【Key words】Enterprise; Labour service is dispatched; Problem; Countermeasure劳务派遣是一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它是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用工单位)的需要,派遣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务工(劳动者)到企业工作,企业支付用工费用的行为。
劳务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法律上的劳动关系,而劳务工与企业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由于它符合效率优先的市场经济规则,因而这种人力资源外包的用工形式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
1 劳务派遣的法律背景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用工方式的初衷是为了降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把用人单位从繁琐的劳动人事管理中解脱出来,将其精力集中投入到市场开发、产品更新等工作上去,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再就业机会。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与《劳动法》配套的法规及一些地方性规章对劳务派遣作了一些规定,并且进行了有益尝试。
但由于国家没有明确规制派遣单位和实际用人单位的法律规范,劳务派遣公司和企业如何对劳务工承担责任是一个空白问题。
在实践中,劳务派遣逐渐演变成某些企业逃避责任、转嫁风险的手段,由此引发的纠纷不断升级。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在总则中明确指出制定《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并设专门章节对劳务派遣作了规定。
自法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等组织通过电视、网络、书刊杂志等多种渠道在社会上进行了广泛的法制宣传,并通过多种形式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与咨询服务。
一方面,使劳动者明确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使劳务派遣公司、企业明确各自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在此种背景下,笔者认为使用劳务派遣的企业应根据新的法律要求,规范用工行为,重新评估使用劳务派遣的利弊,诊断目前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问题,转变用工观念,保障劳务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企业健康长远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企业实行劳务派遣用工的优势劳务派遣用工是劳务派遣公司、劳务工本人及企业三方共赢的用工方式。
具体来讲,劳务派遣公司通过向企业收取管理费及服务费给其带来了经济利益和规模效益。
扩大劳务派遣员工的数量、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有利于劳务派遣公司做大做强,增强竞争力。
对于加入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工而言,改变用工方式后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加有了保证,工资、社保由劳务公司承担,就业信息、就业机会也会增加。
企业在推行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后,可以最大限度的净化用工的管理职能,节约管理成本,减轻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大量烦琐的日常管理工作负担,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
2.1 用工管理便捷。
招募工作均由派遣公司负责,劳务工的档案接转、户口落实、工资发放、各类社会保险的办理等诸多人事工作也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完成。
企业使用这些劳务工时只要做出相关的管理规定,对约定的工作任务进行工作业绩考核、管理。
因此,企业可以节省完成大量事务性工作所需花费的人力、资金和时间。
2.2 用人机动灵活。
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务变化很大,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在增加业务时增加人员,在业务减少时相应减少人员。
企业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合同期满,派遣协议立即终止。
是否续签合同,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来决定,这解决了企业原先“招工容易辞退难”的问题。
2.3 用工风险降低。
在劳务派遣中,企业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建立劳务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的岗位、人数等,派遣合适人选到企业工作。
劳务派遣公司作为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劳务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企业只是事实用工单位,企业与劳务工不发生劳动关系,避免了与劳务工因劳动关系而发生劳动纠纷的情形。
劳务合同期满,劳务派遣协议也就终止,企业不必承担安置劳务工的就业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从而大大减少了用工风险。
3 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中出现的问题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企业实践中已被充分肯定,并且劳务派遣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但是,企业在实际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3.1 出现劳务纠纷时,责任划分不清。
现在社会上的劳务派遣公司林林总总,很多小型的派遣公司为了争夺客户,以收取较低的管理费用等方式来吸引企业与之建立业务。
一旦用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麻烦就伴随而来。
典型问题集中在劳务工的社会保险上。
很多小型的派遣公司并没有依法为所有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
特别是针对劳务工流动性大这一特点,劳务公司为了节省费用,赚取更多收入,往往在劳动者试用期满后才开始上交社会保险;另一些派遣公司仅为劳务工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或人身伤害保险,这虽然解决了劳务工在派遣期间的人身安全问题,但是劳务工一旦在用工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矛盾就突现出来。
本应由派遣公司按法律规定承担办理劳务工的工伤申报、理赔事宜,企业只负责协助办理。
但事实上,由于派遣公司没有及时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导致劳务工得不到及时的补偿,企业最终须承担连带责任,这就造成了企业用工风险及用工成本的增加。
目前出现的结果是企业花了钱,而结果还是逃脱不了责任,所花的成本与精力更大。
3.2 工资支付不及时、不透明,报酬不公平。
由于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兴起,劳务公司招聘的劳务工人数骤增,劳务公司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经常会出现延迟发放工资或是不按固定日期放工资等现象。
更有甚者,有一些劳务派遣公司,混淆劳务费与劳动报酬的概念,没有把劳务工的工资落实到实处,不按规定结付加班费,从中克扣工资报酬,损害劳务工利益。
虽然很多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逐级意识到同工同酬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受过去思想的影响,很多企业的领导、员工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解,习惯于划分正式工、临时工,在企业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仍然很严重,而劳务工通常被界定为临时工,从事的是苦、脏、累、重的工作,报酬待遇低,并且很少能够享受企业的奖金和福利等,这直接影响了劳务工的实际生活与工作热情,不利于企业的运行与发展。
3.3 企业对劳务工的管理过于散漫。
很多企业在实行劳务用工后,把所有的员工管理职责都扔给了劳务派遣公司,只是简单地负责劳务工的考勤报告,检查出勤情况,缺乏完整的员工信息记录。
企业没有制定对劳务工的工作表现的考核标准、奖惩措施以及派遣员工参加工会和党团活动等情形,缺乏对劳务工的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
一旦劳务工与企业发生用工纠纷时,企业往往比较被动,缺乏基本的信息与评判依据。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明确了职工名册,应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户籍地址及现住址、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企业若以上述条例规定为参考,完善员工信息,将会变被动为主动,企业也可以经常性地进行用工的自我检查、监督与改进。
4 企业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途径虽然劳务工和企业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是劳务工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企业的形象乃至社会声誉,因而企业积极探求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1 企业选择劳务派遣公司时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企业主要从资金能力、业务能力、信誉等方面综合审查劳务派遣公司是否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也对劳务派遣作了特别规定,这使得大量资质差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务派遣企业被“淘汰出局”,为企业及劳务工带来了一个更为成熟的派遣环境。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劳务派遣公司仍然鱼目混杂,很多公司为了眼前利益,对企业做出许多不切实际的承诺,不惜一切代价拉拢业务,这样使得企业在选择劳务派遣公司时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