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材料撰写流程
撰写文字材料的方法与技巧

SECRETARY ’SCOMPANION撰写文字材料的方法与技巧□张丽花材料是泛称,是工作中涉及的文件、通知、电报、讲话等文体的总称。
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但一般来说有以下几项基本要求:一要意图清楚,即说什么,明确提出问题;二要结构合理,即怎么说,围绕问题怎么展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头有尾,有理有据,主次分明;三要语言流畅,即说得好,要把材料写得有声有色、回味无穷。
材料的质量有优劣之分:最基本的就是讲清楚,让人明白你在讲什么;再好点的就是讲到位,让人明白你讲的主题是什么,干净简洁;最好的材料讲得美,不但让人明白你讲什么,而且引人入胜,让人如沐春风,能得到启发。
一、撰写材料的基本步骤按照撰写材料的顺序,一般可以分为如下七个主要步骤:把握方向、领会意图、理清思路、搭好框架、充实内容、修饰语言、反复校对。
如同建房屋一样,把握方向相当于建房选址,领会意图如同确定房屋用途,理清思路相当于完成施工图纸,搭好框架相当于打好地基和建好整栋房屋的主体结构,充实内容如同砌好每个房间,修饰语言如同室内装修,反复校对就是在装修过程中不断修改。
(一)把握方向。
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特别是涉及政治性问题时尤其如此。
撰写材料前一定要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的规章制度,不能出现与法律法规和上级精神不一致的内容。
一般来说,在把握方向上要做到合法、合理、合情。
(二)领会意图。
撰写材料是为了说明问题,这就涉及领导和上级的工作意图。
有些领导会明确说明讲哪几方面问题,这样相对来说容易把握。
有些领导没有明确说明,或者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整的思路,这就需要撰写者自己揣摩领导意图。
一般来说,要根据领导的办事风格来揣摩。
大多数领导由于事务繁忙,往往交代一件事情后就会遗忘,这就需要主动向领导汇报征询意见,防止材料出现较大的偏差。
(三)理清思路。
这是撰写材料的重心,需要占去撰写材料至少50%以上的时间。
文字材料工作制度范文(4篇)

文字材料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规范文字材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工作职责1. 文字材料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编写公司各类文字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公告、通知、新闻稿、宣传材料等。
2. 文字材料部门还应负责审核和编辑公司其他部门提交的文字材料,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第三章工作流程1. 文字材料的需求方在公司内部以书面形式向文字材料部门提交申请,并明确所需文字材料的内容和要求。
2. 文字材料部门受理申请后,应与需求方进行必要的沟通,并明确稿件完成的时间和交付方式。
3. 文字材料部门根据申请的内容和要求,组织人员进行撰写和编辑。
4. 完成文字材料后,文字材料部门应提交给需求方进行审核。
5. 需求方审核通过后,文字材料部门负责将稿件进行排版和整理,并将最终版的文字材料交给需求方。
第四章工作要求1. 文字材料部门的工作应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文字材料的内容。
2. 文字材料部门应保证文字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可能引起误解或歧义的文字,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3. 文字材料部门应根据需求方的要求和公司的形象,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文字材料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4. 文字材料部门应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不得在文字材料中透露公司的内部信息和商业机密。
第五章知识培训1. 文字材料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文字材料的撰写和编辑培训,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2. 文字材料部门应鼓励员工参加相关的行业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第六章质量评估1. 文字材料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机制,对每一份文字材料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需求方对文字材料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促进双方的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第七章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文字材料部门所有。
如有需要,可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
总结:本制度旨在规范文字材料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文字材料撰写规范要求

3
一级标题:仿宋体小三加粗,单倍行距,段落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
第一部分
教学工作基本状态
×××系创建于 1987 年,是集管理、商贸等相关学科于一体的×× ×××××××××××××××××××××××××××××× ×××××××××××××××××××××××××××××× 体四号) ,段落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行距 22 磅。 ××××××××××××××××××。 1.教师队伍
二级标题:仿宋体四号加粗,单倍行距,段落 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 三级标题:仿宋体四号加粗,单倍行距,段落 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 段落文字:仿宋体四号(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1)教师×××××
×××××××××××××××××××××××××××× ×××××××××××××××××××××××××××××× ××××××××××××。
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 1 行,段后 1行 仿宋体小三加粗,单倍行距,段落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 仿宋体四号加粗,单倍行距,段落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 仿宋体四号加粗,单倍行距,段落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 仿宋体四号(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体四号) , 段落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行距固定值 22 磅 表格居中,表名置于表的上方,仿宋体小四号居 中,段前和段后各 0.5 行,单倍行距;表中标题 加粗;表格内文字为仿宋体,大小根据表的内容 自行调整。 图表居中,图名置于图的下方,仿宋体小四号居 中,段前和段后各 0.5 行,单倍行距 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个字用仿宋体四号标识 “附件” ,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 使用阿拉伯数字;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仿宋体小三号, 单倍行距, 成文日期用汉字将年、 月、日标全, “零”写为“○”
撰写和编纂

撰写和编纂撰写和编纂是一项重要的职责,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是比较陌生的领域。
但是,对于文化、教育、出版等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撰写和编纂是日常工作的必备技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撰写和编纂的定义、技能、流程与技巧,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撰写与编纂的定义1. 撰写:指根据写作要求,利用文字和语言表达技巧,将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转化为书面形式的过程,以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
2. 编纂:指对已经完成的文稿进行各种修改、编辑、修饰和编排,使其更符合特定的出版要求和读者的需求的过程。
撰写和编纂通常是许多工作任务中最常见和基本的环节之一。
无论是写作报告、研究论文还是编写书籍、杂志,都需要经过撰写和编纂的过程。
因此,掌握撰写和编纂的技巧对于从事文字类工作的人员非常有必要。
二、撰写与编纂的技能1. 技能一:分析思路,整理材料在撰写文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分析并整理材料。
这包括阅读文献、调查资料和整理笔记等方面。
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写作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要点,并将材料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
2. 技能二:合理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当分析和整理材料完成之后,写作者需要合理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这包括各种语言运用技巧,如修辞、比喻、对比、排比等。
在语言表达方面,需要注意精炼、准确、简练、清晰等原则。
3. 技能三:正确使用文献资料在撰写文稿的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文献资料。
因此,写作者需要掌握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资料。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注意文献引用的格式、准确性、角度和重点等等。
4. 技能四:进行反复修改和润色撰写完文稿后,还需要进行反复修改和润色。
这包括内容的逻辑、语言的文字、词语的准确性、排版格式等方面。
这个过程可以让写作者更全面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进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三、撰写与编纂的流程撰写与编纂的流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写作方向首先需要明确写作方向,包括文章的主题、写作目的和读者群体等方面。
浅谈企业综合性文字材料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浅谈企业综合性文字材料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作者:张杨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4年第6期撰写综合性文字材料是办公室文秘人员经常承担的一项工作,也是以文辅政、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主要途径。
一般来说,综合性文字材料是将若干内容相近的基础素材,围绕某一主题,按照特定主线,通过归纳、提炼、分析、论述来反映单位或领导对某方面工作的要求、意见或观点的文字材料。
主要包括讲话稿、工作报告、工作总结、交流材料、调研材料、署名文章等。
一、综合性文字材料写作的特点综合性文字材料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要求。
总结来说,笔者认为有以下4 个特点:一是全局性。
撰写综合性文字材料,体现领导的决策能力、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内容多、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一般需要站在较高层次,对宏观形势、企业情况、基层实际等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把握,高屋建瓴地提出符合企业实际的意见和观点;或是要对若干工作统筹考虑,按照某一指导思想和工作主线,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总结和部署。
这是体现材料高度和深度的关键所在。
二是服务性。
撰写综合性文字材料,起草于秘书,服务于领导,承载的是领导的观点和意见,体现的是领导的风格和艺术。
无论写得多么天花乱坠、辞藻华丽,不能切实紧扣形势的脉搏、把握企业的实际、反映决策的意图、符合领导的口味,都不是一份好的文字材料,也很难被采用。
这是材料成功与否的“生命线”。
三是应急性。
撰写综合性文字材料,经常处于应急状态,时效要求很高。
在短时间内如何汇总各方面基础素材,并从众多素材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和脉络,快速形成一份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立意新颖、文字简练的文字材料,不仅需要文秘人员有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更需要平时多下功夫、做好积淀。
这是撰写综合性文字材料的“课外功”。
四是多变性。
撰写综合性文字材料,要因人、因地、因时、因事而变,不能一味地照搬以往、照抄他人。
领导层次的不同,决定材料有不同的思想;发展进程的不同,决定材料有不同的重点;承载工作的不同,决定材料有不同的要求;应用场合的不同,决定材料有不同的风格;面向对象的不同,决定材料有不同的语气。
文字材料、总结汇报、计划等书写工作

文章标题:深度探讨:文字材料、总结汇报、计划等书写工作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书写工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字材料、总结汇报、计划等书写工作在各行各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度探讨这些书写工作的重要性、技巧以及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
一、文字材料的重要性与技巧1.1 文字材料的概念文字材料是指用文字表达信息和传递思想的载体。
它可以是各种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专业论文等。
文字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传播的效果和质量。
1.2 发挥文字材料的作用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用文字材料来传达工作计划、汇报工作进展、撰写会议纪要等。
如何通过文字材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每个从事书写工作的人都需要思考和提高的能力。
1.3 技巧与方法要提高书写文字材料的质量,我们需要不断积累文字材料的写作经验,增强文字处理能力,培养文字材料的审美感。
定期阅读各类文字材料也是提高书写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总结汇报的重要性与技巧2.1 总结汇报的定义总结汇报是对工作、学习或研究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以便他人了解和借鉴。
好的总结汇报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2 怎样写好总结汇报在写好总结汇报时,我们需要注意提炼关键信息,简练明了地概括工作内容,并注重结论性的陈述。
避免空泛和表面的总结,确保内容的实质性和有价值性。
2.3 总结汇报的推广价值良好的总结汇报能够为个人和团队积累宝贵经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今后的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计划书写工作的重要性与技巧3.1 计划书写工作的意义计划书写工作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通过书面的形式对未来的规划和安排进行阐述。
一个好的计划书写工作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实现目标。
3.2 如何书写好计划在书写计划时,我们需要确立清晰的目标,全面的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的安排时间,并能够灵活应对变化。
对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总结也是很重要的。
3.3 计划书写工作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良好的计划书写工作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也可以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和规划,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流程记录文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流程记录文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部分是一篇长文的开篇,用于介绍文章的背景、目的和结构,引起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流程记录文字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流程记录文字是指将流程、过程或活动的关键信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方法。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流程和活动,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流程记录文字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项目管理、生产制造、服务流程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流程记录文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和工具,以及如何编写清晰、准确的记录。
其次,我们将探讨流程记录文字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比如在项目管理中,如何利用流程记录文字进行任务分解和进度跟踪。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流程记录文字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到流程记录文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技巧和方法。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工作和学习中有所帮助,并引起更多人对流程记录文字的关注和重视。
总结起来,本文旨在介绍流程记录文字的概念、应用和发展趋势,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流程记录文字。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正文部分,详细探讨流程记录文字的要点。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也是读者在阅读时所能把握到的框架。
一个清晰明了的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使文章更具条理性和连贯性。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通过对整个文章的概述,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和目的,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数据。
文章结构部分就是在概述之后,具体说明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由要点1、要点2和要点3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每个要点都是在整篇文章的主题基础上的拓展和详细阐述。
这些要点之间应该具有逻辑关系,且在文章的逻辑上应该有一个自然的过渡。
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包括主题素材选材结构行文

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包括主题素材选材结构行文
摘要:
一、公文写作基本过程概述
1.主题确定
2.素材选材
3.结构设计
4.行文撰写
正文:
公文写作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它包括主题确定、素材选材、结构设计和行文撰写四个主要环节。
首先,主题确定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步。
在这一阶段,作者需要明确公文的主题,即公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主题的确定要准确、明确,能够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一看主题就能明白公文的性质和内容。
其次,素材选材是公文写作的重要环节。
素材选材要求作者根据公文主题,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有说服力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来源于各种渠道,如书籍、文件、报告、网络等。
素材选材要求准确、全面,能够有力地证明公文的观点。
再次,结构设计是公文写作的关键环节。
结构设计要求作者根据公文主题和素材,设计公文的整体框架。
公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要概括主题,正文部分要详细论述主题,结尾部分要总结主题。
结构设计要求清晰、合理,能够使公文内容条理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最后,行文撰写是公文写作的最后一步。
行文撰写要求作者根据公文结构,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公文的内容。
公文的语言要求简洁、准确,避免使用模糊、复杂的句子。
行文撰写要求流畅、得体,能够使公文内容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总之,公文写作是一个包含主题确定、素材选材、结构设计和行文撰写四个环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