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事故统计分析.doc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事故统计研究

根据统计数据,76起运营阶段安全事故中,类型主要有乘客坠落和踩踏、行车延误等6种,详见图5。可以发现,乘客坠落和踩踏事故不仅发生概率最高,而且伤亡人数也较多。行车延误一般不造成人员伤亡,然而发生概率较高,且一旦发生通常会造成乘客大面积滞留,若不能及时恢复,易导致群体恐慌,进而增加踩踏等二次事故的产生机率。列车相撞和脱轨事故虽然发生概率较小,但如果发生,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影响极为恶劣。另外,国内案例统计中的火灾事故仅发生4起,造成18人伤亡,结合国外典型火灾爆炸事故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例如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人为纵火事故造成198人死亡、146人受伤、289人失踪以及2010年3月29日莫斯科市地铁连环爆炸事故导致40人死亡、近百人受伤),则该类事故也应加以重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事故统计研究
摘要:伴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引发的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加。针对近14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253起轨道交通案例,进行了较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分别从工程建设阶段和工程运营阶段入手,归纳总结了主要事故类型,重点分析了建设阶段的坍塌事故以及运营阶段的乘客坠落和踩踏、行车延误等典型事故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建议,为今后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风险评估及预防提供参考。
(2)行车延误
据统计,行车延误事故多由供电系统、信号系统或车辆系统故障引起。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信号、车辆等专业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各项技术之间的衔接尚存在一些预先考虑不到的问题,导致信号、车辆等关键系统故障频发,进而引发行车延误。此外,异物侵限、结构渗漏水、地下水位过高等其他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行车中断或延误。因此,可从技术升级、提高施工质量、加强线路巡检与维护等方面着手预防行车延误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

崇文门站
站
1.2事故发生的原因
• 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及灾害发生的 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人为因素、系统自身因 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
人为因素
• 人为因素包括地铁乘客、操作人员、管理 人员及其他在场人员所涉及的因素。具体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自身因素
• 一般来说,系统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属可 控制的因素,可从一些具体措施和可量化
(4)从发生的原因来看,事故致因呈现多样化。 社会、自然和系统状态等运营管理所难以实 施控制的环境因素,设施设备等系统自身因 素,人为蓄意破坏行为、乘客不安全行为、 工作人员不规范行为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 发重大运营事故。
1.4事故的灾害性分析
• 通过历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典型事故 的危害性分析,可归纳出重大运营事故及灾 害的危害性特征如下:
(1)从发生的次数来看火灾事故发生比例最 高,占到近一半的比例。火灾事故、列车事 故、恐怖袭击这三种事故类型是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中的主要重大事故,占总事故数的 85%。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类型重大运营事 故发生比例
• (2)通过事故致因分析,导致重大人员伤 亡及列车中断运营主要在列车、电气、车 站、钢轨上
危害能引起严重的疾病、伤害 及设备损失,但不是严重的 危害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伤 害,伤害可能极小,伤害程度
不需急救处理
取值
9~10 6~8 3~5 1~2
危害概率分级 可能发生
有理由可能发生
危害概率分级取值标准
表现特征
有可能立刻发生或短期内会 发生
一段时间内会发生
取值
9~10 6~8
可能性小
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
的指标上去实施控制.
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系 统内部环境。
(完整版)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一.重大交通事故类型1)铁路重大事故列车事故火灾事故恐怖袭击自然灾害2)城市轨道重大事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水灾事故多数是由于系统内部水管爆裂、地下结构破坏渗水等造成的水淹事故。
从发生的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来看,主要是上述5大类的事故和灾害,另外还发生过人员踩踏事故、重大停电事故等其他类型的重大运营事故,但发生的次数很少。
二.重大交通事故成因从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来看,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车辆、线路、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包括地铁乘客、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在场人员所涉及的因素。
主要有恐怖袭击、工作人员的不当操作、乘客的不安全及不当行为。
车辆因素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线路因素线路设计和施工缺陷,如道岔伤损、枕轨伤损、道床伤损、接触网伤损、钢轨断裂等均可能导致列车脱轨。
设备因素一是由于设备自身故障;另外由于运营管理不善引发的系统故障。
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故障是由运营管理不善而引起的。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系统内部环境。
自然环境因素是引发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部分以及敞开段部分,往往在运营中受制于自然环境条件,还存在轨道周边外界异物侵限的危险。
内部环境主要是由设备用房等场所的常年阴暗潮湿环境和虫鼠害等,极易造成关键设施设备的故障,以及站厅内商业区域的可燃物易造成火灾三.重大交通事故特征分析(1)各类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分布:火灾事故发生比例最高,占到近一半的比例。
火灾事故、列车事故、恐怖袭击这三种事故类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主要重大事故,占总事故数的85%。
(2)各类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分布从世界范围发生事故的趋势来看,近年来,火灾发生的周期较早期在逐渐缩短,发生频率在大幅加快;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恐怖袭击事件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近10余年中,而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还将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一大目标。
国内外典型地铁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1983年9月 1984年9月 1984年11月 1985年4月
1987年11月
1991年4月 1991年6月 1995年10月 1999年5月 2000年ii月
2003年2月 2003年1月 2004年i月
俄罗斯莫斯科 德国波恩 美国纽约 美国纽约 英国伦敦
日本名古屋
德国慕尼黑 德国汉堡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参考文献
[11施建昌.地铁火灾事故救入行动对策初探.http://www.fkeren.com/article/lunwen/
2004113162321.hun 2004.1l
[2】代宝乾,汪彤,丁辉,刘艳.地铁运营系统危险有害目素辨识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VoJ.15,No.10,80—83
人为纵火
列车撞月台引发大火 人为纵火
死亡7人 车辆报废,无人员伤亡 伤86人,1辆车报废 4辆车被毁 伤15人,1辆车被毁 大火燃烧了3个多小时,3名 消防队员死亡,3名救援队员 受伤。 2辆车被毁,伤7人 2辆车被毁,伤1人 车站损失巨大 伤6人 32人丧生,100多人受伤,地 下二层的两座自动扶梯和地下 一层的售票厅被烧毁。 重伤58人 18人送医院急救
材料都是易燃物;(3)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
4.2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事故
2003年18目上午9时50分,在韩国大邱市的地铁一号线上,1079号列车正朝着市中 心的中央路站飞驰,当地铁列车徐徐开进中央路站的时候,2号车厢里有位身穿深蓝色运动 装的汉子突然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个像是牛奶罐的东西,可是,他不是在喝奶而是拿打火 机在罐口上点火。坐在身边的朴今泰等人以为他在玩打火机,于是劝他不要在车厢内玩火。 可是,“咔嚓”、“咔嚓”,这位玩火者的动作还在继续。朴今泰等觉得这个人有点儿不对 头,赶紧冲上去和他展开搏斗。在搏斗过程中,满罐的汽油洒在了这位“神秘”人身上和车 厢座位上,打火机点燃了汽油,瞬间车厢变成了火海……。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事件线分 析如图2所示。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事故案例统计、汇编-2019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统计及分析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快报信息系统统计,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运营及正式运营过程中坍塌事故所占比例较大,往往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严重,必须重点防范。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不仅涉及到人、车辆、轨道、列车运行相关设备(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主要因素,还受到社会、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我们将按照通过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类统计,回顾一下世界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的事故。
见下表。
典型事故统计1、近二十年国外地铁运营事故统计情况:(1) 火灾事故1971 年12 月加拿大蒙特尔火车与隧道端头相撞引起电路短路,造成座椅起火,36 辆车被毁,司机死亡。
1972 年10 月德国东柏林车站和4 辆车被毁。
1973 年3 月法国巴黎人为纵火,车辆被毁,2 人死亡。
1975 年7 月美国波士顿隧道照明线路被拉断,引发大火。
1976 年5 月葡萄牙里斯本火车头牵引失败,引发火灾,毁车4 辆。
1976 年10 月加拿大多伦多人为纵火,4 辆车被毁。
1977 年3 月法国巴黎天花板坠落引发火灾。
1978 年10 月德国科隆丢弃的未熄灭烟头引起火灾,8 人伤。
1979 年1 月美国旧金山电路短路引发大火,1 人死亡,56 人伤。
1979 年3 月法国巴黎车厢电路短路引发大火,26 人伤。
1979 年9 月美国费城变压器火灾引起爆炸,178 人伤。
1979 年9 月美国纽约烟头引燃油箱,2 辆车燃烧,4 名乘客受伤。
1980 年4 月德国汉堡车箱座位着火,2 辆车被毁,4 人伤。
1980 年6 月英国伦敦烟头引发大火,1 人死亡。
1980~1981 年美国纽约共发生8 次火灾,50 人重伤,53 人死亡。
1981 年6 月俄罗斯莫斯科电路引起火灾,7 人死亡。
1981 年9 月德国波恩操作失误火灾,无人员伤亡,但车辆报废。
1982 年3 月美国纽约传动装置故障引发火灾,86 人伤。
地铁火灾事故信息报告

地铁火灾事故信息报告报告日期:2023年5月15日报告人:XXX一、事故概况本次火灾事故发生在城市X的地铁2号线,事故发生时间为当日上午8时30分。
据初步调查,事故起因为地铁车厢内的电路故障引发火灾,造成了乘客的恐慌和逃生困难。
目前,火灾造成了10人受伤,2人严重受伤,无人员死亡。
二、事故地点事故地点为地铁2号线X站,发生在进站通道附近,由于地铁站的地理位置特殊,事故一度造成了站点的通行管制,引发了周边交通的拥堵。
三、应急处理情况一旦地铁火灾发生,相关的公共安全部门应当迅速采取行动,及时进行事故处理。
在本次事故中,当地消防部门紧急出动了5辆消防车和20名消防人员,迅速控制了火势,避免了火灾的扩散。
在火灾发生后,相关的应急救援人员和医疗人员也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和治疗。
受伤乘客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接受治疗。
此外,当地政府也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事故善后工作,并为受伤乘客和其家属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安抚。
四、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本次地铁火灾是由车厢内的电路故障引发的。
初步分析,电路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或者过载等原因造成的。
目前,消防部门和相关权威部门已经对事故现场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详细的事故原因仍需等待调查报告出来后发布。
五、事故影响本次地铁火灾造成了乘客的恐慌和紧张,也给周边的城市交通和公共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事故发生后,地铁2号线的部分区段被紧急停运,给地铁运营和市民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此外,火灾也导致了站点周边交通拥堵、商铺休业等问题。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处理事故影响,全力解决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六、事故处理及改进措施1.对地铁车厢的设备维护及时更新,防止设备老化和故障导致火灾的发生。
2.加强对地铁乘客的应急疏散教育,提高乘客的自救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加强地铁车厢内的火灾监测设备,提高火灾的预警能力。
4.加强地铁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地铁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地铁事故案例分析

a
1
引言
• 9·27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 • 2011年9月27日14:10分,上海地铁10号线新天地
站设备故障,交通大学至南京东路上下行采用电话 闭塞方式,列车限速运行。期间14:51分列车豫园 至老西门下行区间两列车不慎发生追尾,14点51分, 虹桥路站至天潼路站9站路段实施临时封站措施, 其余两端采取小交路方式保持运营,启动公交配套 应急预案,公安、武警等赶赴现场协助疏散。截至 2011年9月27日20:38分,两列事故列车内500多 名乘客已经全部撤离车站,经初步统计,约有伤员 40余名,大部分为轻微伤乘客,未发现重伤。受伤 乘客已受到及时的医护处理。事故正在进一步处置 中。
a
24
设备因素
设备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设备故障; 新设备状态不稳定; 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
a
25
天气因素
天气因素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风、雨、雷、电、雾的影响; 气温和湿度的影响。
a
26
人为原因引起的地铁事故
a
27
一、南京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发生碰撞
a
28
事故时间地点
时间:2005年12 月1日6时55分。 地点:小行—安 德门上行区间, 距安德门站约300 米处 。
引发地铁事故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人为因素 第二:设备因素 第三:天气因素
a
23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违章作业; 业务不精;人为因素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判断失误; 身体因素;人为因素又可以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地外人员对地铁设备不了解;
人群密集、客流量大;
故意破坏、恐怖袭击。
• 据上海地铁官方消息,14:10,10号线新 天地站突发设备故障,即在信号系统故障 或失灵后,自动控制列车停车。据网友 caroleyu微博称:“2点不到的时候,地铁 停在了豫园和老西门中间的地方。”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地铁运营事故案例分析

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地铁运营事故案例分析中国城市地铁建设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的发展阶段,各种类型的地铁事故也频繁发生。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地铁安全事故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篇1:“2.3”机场线线列车救援发生时间:2013年2月3日20时29分发生地点:东直门至三元桥区间事故类型:列车救援事故定性:A类一般事故事故影响:造成停运7列,到晚5分以上2列,调表6个。
事故经过2013年2月3日,机场线车务中心乙3组司机杨某、郑某,副司机徐某某担当107车1090次运营任务,20:29分东直门站发车,以A1车为头,司机发现该车全列牵引无流,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
运行至百米标003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
继续运行至百米标007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使用紧急按钮停车,再次重新建立模式后故障消失。
继续运行至百米标012处再次出现无牵引无制动现象,20:41分接行调命令,107车原地等待救援不许动车,21:01救援列车与故障列车连挂完毕,由三元桥下行站线推进至大山子库线,导致机场线运营一度中断。
事故原因分析(一)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司控编码器异常,导致列车加、减速指令与牵引、制动PWM值无输出,造成列车无牵引无制动。
(二)间接原因:一是管理和维修人员对机场线车辆故障的分析排查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部分整改工作不彻底。
二是对机场线车辆整体状况和存在的隐性问题掌控不到位。
三是部分管理人员对提高车辆稳定性、可靠性和维检修质量和水平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一)机场线车务中心作为车辆维检修主体单位,对此次事故的发生承担主要管理责任。
按照绩效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机场线车务中心主要领导、相关主管领导及有关班组负责人进行考核;(二)安全质量管理部作为车辆技术、质量和维检修管理的主责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负同等管理责任。
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安全质量管理部主要领导、主管副部长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三)生产调度室作为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应承担相应管理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运营事故统计分析一、运营事故分类 地铁事故多种多样, 地铁领域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并以专业、 称。
不同的划分也会产生不同的事故类型。
以事故的自身特点来划分,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类:( 1)根据国家标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 (GB/T 50438-2007)我国事故伤害的评 定依据是: 是否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伤害, 是否造成了经济损失和是否在运行时发生。
按 照这三个依据由轻到重分为一般事故、险性事故、大事故等五个层级。
( 2)按事故类型划分地铁事故的种类不同,但失事的原因主要有不可抗拒力、人为过 失、管理不善、 设备出现问题等。
而地基塌陷、 地铁车辆本身的原因、 线路偏移、 城市建设、 停电等都会导致设备出现问题从而出现事故。
这些原因是笔者在研究国内外的事故情况和基 于地铁自身特性和事故特性得出的. 二、基础数据调查与统计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等地的地铁事故和 来我国北上广等地的 1825 起铁路事故都成了笔者的研究对象,其中近 是中国的案例。
研究后发现,国外和国内的地铁事故引发的原因是不同的。
国外的地铁事故多是由外因导致的, 像投放炸药等恐怖活动、 失火、外等常见的导致地铁事故的原因占到了总的事故原因的80%以上。
与此不同,中国国内的事故多是由地铁车辆自身的原因、 地铁部门的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
这些原因都是属于地 铁管理的内部原因,在总的事故原因中所占的比率偏大,竟然占了70%以上。
笔者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调查了我国国内的地铁事故:(1)实地调研。
(2)参考文献及研究报告。
(3)网络搜索途径。
三、运营事故发生规律 3.1 事故类型分布1.国外运营事故类型统计分析通过总结资料整理得到的一百多起国外地铁事故,得出了发生 地铁事故的 12 种不同的原因,包括:火灾;毒气;爆炸;异物入侵;地震等。
其中,因脱 轨导致的事故比例高达 20.95%,总共 21 起,是所有因素中发生事故最多的;恐怖事件及 供电发生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次数排在第二位,各有 的事故发生了 12 次,相撞导致的事故有 11 起, 剩余的均只发生了一次。
2.国内事故统计分析 依据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对于发生故障的原因统计, 得出以下分类: 贻误运营时间超过五分钟的被称为运营事故, 在以上一千多起事故中, 事故占了 510 次。
总的来说,这 510 次中还分了 9 个大的方面, 53 个小的方面。
从大方 向来看,靠前的事故原因有车辆、乘客、通号等,各有142、97、145 次,这些事故原因导 致的事故在总事故中占了将近 70%。
将国内、国外的事故原因进行对照研究发现: 在国外,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供电发生问题、恐 怖袭击、列车脱轨,在所有事故中占了一大半;而在中国,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多为 如信号、 车辆、 车门等发生问题或者乘客跳下站台等这类质量或意识上的原因,这类原因导 致的事故在所有事故中占了 49.61%的比重,导致这些原因存在区别的主要因素是:复杂而著21 世纪初以 95%的研究案例都 乘客不小心掉出车 17 次,占了 16.67% ;由于故障导致 火灾 10 起,跳下站台导致的 9 次,其余 1723 次事故, 运营 同时针对资料上我国(1)国外地铁历史悠久,机器比较老旧、安全隐患存在较多,因而脱轨现象经常发生。
而 国际环境动荡, 时常有小范围的争端或矛盾, 恐怖袭击时有发生, 地铁作为安全隐患多、人 口密集地带,是恐怖分子最喜欢的地带之一。
(2)这些年,城市轨道发展地越来越好,越来越快,尽管不少技术性难题如配套信号、车 辆等已经被解决, 慢慢地开始脱离技术被国外所掌控的现状, 然而, 技术之间的整合还是有 一些问题,无法完全融合,最终造成国内的地铁车辆或信号事故发生概率高。
(3)由于乘客跳下站台而导致的事故与国内的大环境有关,现在,民众的生活讲究一个 快"字,必然导致生活压力大,心理承受差的遇到这么大的压力可能会产生一些常人无法理 解的行为,这就是跳站台事件产生的源头。
3.2 事故影响因素分布对比总结国内外的交通运营事故, 整理统计其中的相关数据, 将发生运营事故的因素归结为: 人为因素、管理失误因素、环境因素、设备设施因素这四种。
人为因素大都是漏查、不遵守 规章制度、 指挥等;管理失误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环境因素就包括风雨雷电等这些自然原因以及如树木等周围的环境; 桥梁、隧道等的质量问题。
结语 社会的发展使城市的轨道建设地越来越好, 网络化运作。
这样的运作方式使人们在享受服务时更加方便、 双面性, 网络化运作带来方便的另一面就是带来了安全问题: 能及时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等在网络传播下被无限放大。
现了很多人的死伤,这导致了产生了不利的作用,在社会上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地铁事故案例 篇一:地铁安全事故案例 下午 5点左右,地铁 1号线大望路站,一名 30 岁左右的男乘客坠入轨道身亡。
从 1 月 1 日起,北京地铁共通报了 7 起坠轨事件, 2 月以来的 6 起坠轨事件均发生在地铁 号线的车站。
由于没有安装屏蔽门, 地铁 1 号线和 2 号线坠轨事件时有发生, 每次事故都会引发关于安装 屏蔽门的讨论,地铁 1、2 号线何时能用上屏蔽门目前尚无时间表。
据北京地铁官方微博通报, 16:58 地铁 1号线大望路站下行 (开往苹果园方向 )一名乘客进入 运营轨道正线, 列车紧急制动, 车站工作人员采取接触轨停电措施进行处理。
该乘客被抬上 站台, 17:13 接触轨恢复送电,运营秩序逐步恢复。
这名男子是黑龙江人,跳下地铁站台后不治身亡。
篇二:地铁安全事故案例4月 20日早上 8点半,深圳地铁 5号线黄贝岭站一名女乘客因没吃早餐低血糖在站台上晕 倒,结果引发了站台上部分乘客的恐慌, 随后出现拥挤现象, 导致 9 名乘客轻微受伤。
事件 发生后,深圳公安民警、 急救 120 立即赶到现场处置,受伤乘客被送往医院治疗。
而车站方 面也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对乘客进行疏导。
篇三:地铁安全事故案例( 401 字)27 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上海地铁 10号线由于新天地站信号故障,在改用人工调度后,导致豫园路站两辆列车相撞。
短短不到 2 个月,上海地铁再次发生信号故障事故。
上海地铁 10号线信号系统的承包方是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即是“ 7-23 甬温线特大动车事 故”的甬温线信号系统供应商。
实际上,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原因; 设备设施因素则是来自 伴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及时、省心,但事物总是具有 客人过多导致服务不完美、 这些年, 发生了不少交通事故,城市的轨道交通开始了卡斯柯的信号系统在地铁线路上出现故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二个月前的晚高峰时间,上海一列满载乘客的列车竟然开错了车道。
本应开往航中路方向的上海地铁10 号线列车,却反常地朝虹桥火车站方向开出。
无独有偶,两年前该公司的信号错误还曾导致上海地铁1 号线两车侧面相撞。
《中国青年报》曾刊登文章指出网友多次反映10 号线故障连发。
对此,地铁运营方解释称是信号系统故障。
解释要么"轻描淡写",要么"过于专业",让公众对地铁公共安全表示质疑。
地铁运营中频繁出现信号系统故障,值得我们反思。
篇四:地铁焊接火花引起大火2010年4月30下午19:20 下班后,某市地铁一号线某标段,在没有安排加班情况下,F3区间右线C-C断面第二道特殊变形缝仰拱处,有工人擅自施工,焊接火花撒落在氯丁一酚醛单组份胶交材料防水粘结材料上,引起大火,造成现场混乱。
原因1、由于“五一节”临近,监理部根据地铁公司要求会同施工现场负责人对现场安全进行排查及对发现出问题要求施工方立即整改,对工作面多、地下施工管理人员少及“五一节”期间值班安排,进行了口头要求,但对动火没有强制要求。
2、工地没有安排人员晚上施工,所以事件发生时施工方也未通知监理旁站,监理也没有在现场,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也未在场。
3、该事件发生后,市政府有关领导、市安监局、建设单位等相关单位领导很快到现场。
虽然没有造成人员、经济损失,但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地铁公司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经济处罚,给监理单位和业主造成负面影响。
责任1、不管发生事件大小,监理都难逃脱其责。
此事件尽管是施工单位的工人在下班后,擅自作业造成的。
2、本次事件,现场监理疏忽大意,对安全管理工作有所松懈,对工程危险源未及时排查,现场巡视频率不够,工作不够扎实。
虽然是下班后,但作为监理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信息沟通不及时,施工单位没有安排晚上施工,所以监理未在现场。
项目经理、总监都未按时到场,业主召开的现场会未能参加,受到业主严厉批评。
处理为了严肃监理制度和纪律,深刻吸取本次事件的教训,警告全体监理人员,监理部决定对本次事件有关人员做如下处分:总监罚款3000 元,副总监罚款2000 元,现场监理罚款1000 元。
根据相关规定,总监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整改,排查隐患。
对动火施工要求施工单位申请报批,包括动火的位置、使用设备人员及防火措施等,经监理审批后,方可动火,动火时监理进行全程旁站。
经验教训处于闹市区,又在市民关注的地铁工程上,惊动省、市各级领导以及关心该重点工程的市民。
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未造成经济损失,也没有人员受伤,但我们必须从中汲取教训,亡羊补牢及时采取措施,完善我们的工作,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我们应将施工安全、质量监控工作进一步细化、程序化,争取安全、质量监控的主动权,施工单位需要作业前(如变形缝仰拱焊接)均应向现场监理报验(含动火申请),作业时监理必须在现场进行旁站。
凡发现不按程序擅自施工的,监理立即发监理通知制止,制止不听报总监下发暂停施工令, 并报业主给予严肃处理。
凡发现监理人员不按程序进行旁站的立即 撤换并予以处罚。
加强对施工作业面的巡视力度,总监、副总监巡视每周二次,现场监理每天一次以上。
主要检查是否存在违章作业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发现问题书面通知施工单位限时整改并 在监理日志上记录。
加强对现场监理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发现该检查不检查或不认真检 查、对管段内施工单位工作面施工不知情不过问、 对发现问题该发监理通知而不发监理通知 等情况坚决予以严肃处理。
对于不负责严重失职的坚决予以清退或开除。
篇五:北京市海淀区 “03.28地”铁坍塌事故2007 年 3月 28 日北京海淀区苏州街与海淀南路交界处东南角, 中铁十二局的工人正在此地下施工,地铁十号线苏州街站东南出入口工程正在展开。
地铁隧道已挖掘了 100多米远, 深 约 10 多米。
黄强(化名)等 10 多名工人是在早晨 7 点左右一起进入隧道的,在距离出入口 50 多 米远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