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与少见病例分析
门诊部常用病例分析与讨论

门诊部常用病例分析与讨论门诊部是医院中最为繁忙的科室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来就诊。
在门诊部中,医护人员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例,从常见的感冒、发烧到罕见的疑难杂症。
本文将对门诊部常用的病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在门诊工作中的能力与水平。
一、感冒感冒是门诊部最常见的病例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流涕、咳嗽、喉咙痛等。
感冒一般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治疗感冒的主要方法是对症治疗,如口服退烧药、喉痛喷雾剂等。
此外,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强身体免疫力。
二、胃炎胃炎是门诊部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
胃炎的常见病因包括饮食不当、细菌感染等。
治疗胃炎的方法主要是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同时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
三、高血压高血压是门诊部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
高血压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降压药、利尿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减少精神压力等。
四、糖尿病糖尿病是门诊部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浓度持续升高。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胰岛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同时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五、哮喘哮喘是门诊部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喘息、胸闷等。
哮喘的病因主要是气道过敏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气道收缩。
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等,非药物治疗包括避免过敏原的接触、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等。
六、腰痛腰痛是门诊部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症状主要为腰部疼痛。
腰痛的病因较多,包括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
治疗腰痛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
执业医师考试-病例分析

病历分析1、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例摘要]男性,23岁,因骑车进行中被汽车撞倒,右颞部着地半小时,到急诊就诊患者摔倒后曾有约5分钟的昏迷,清醒后,自觉头痛,恶心。
体检:BP 139-80mmHg,P80次/分,一般情况可,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头颅平片提示:右额颞线形骨折。
遂将患者急诊留观。
在随后2小时中,患者头疼逐渐加重,伴呕吐,烦燥不安,进而出现意识障碍。
体检:T 38℃,BP 160/100mmHg,P60次/分,R18次/分,浅昏迷,左侧瞳孔3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钝。
左鼻唇沟浅,左侧Babinski's Sign阳性。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二)诊断依据有明确的外伤史 2.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3.头部受力点处有线形骨折4.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并脑疝二、鉴别诊断(5分)1.急性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同有外伤史;血肿多出现于对冲部位;意识障碍持续加重;明确诊断靠CT三、进一步检查(4分) 头颅CT平扫四、治疗原则(3分) 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右髋关节后脱位[病例摘要]男性,40岁,右髋外伤后疼痛,不能活动四小时四小时前患者乘公共汽车,左下肢搭于右下肢上,突然急刹车,右膝顶撞于前座椅背上,即感右髋部剧痛,不能活动。
遂来院诊治。
患者身体素健。
无特殊疾病,无特殊嗜好。
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骨科情况:仰卧位,右下肢短缩,右髋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各项活动均受限。
右大粗隆上移。
右膝踝及足部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可,右下肢感觉正常。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右髋关节后脱位(二)诊断依据1.典型的受伤机制2.大粗隆上移3.典型的右下肢畸形表现4.右下肢其它关节功能正常,感觉正常,说明未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二、鉴别诊断(5分)1.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骨折机制走路滑倒时,身体扭转倒地所致患肢短缩,患髋呈屈曲内收外旋畸形)三、进一步检查(4分)右髋正侧位X线片可证实脱位,并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合并骨折四、治疗原则(3分)1.无骨折或只有小片骨折的单纯性后脱位,应手法复位,皮索引固定2.如髋臼后缘有大块骨折或粉碎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属复杂性后脱位,目前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切开腹位与内固定3右肱骨髁上骨折[病例摘要]女性,6岁。
医学影像学典型病例分析(含X、CT、MRI、DSA片)

医学影像学典型病例分析(含X、CT、MRI、DSA⽚)⼀、神经系统病例分析1、⼥性患者,42岁,感头痛、头晕2年,头颅CT 检查如下。
请写出诊断及CT 表现。
2、男性患者,30岁,发⽣交通事故,急查头颅CT 如下所⽰。
请写出诊断、CT 表现及鉴别诊断(包括病名及鉴别要点)。
3、男性患者,9岁,头痛、呕吐20余天,MRI 检查如下图所⽰,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4、男性患者,53岁,感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记忆⼒下降、失写半个⽉,MRI 检查如下,请写出诊断、MRI 表现及鉴别诊断(包括病名及鉴别要点)。
5、⼥性患者,75岁,进⾏性右⽿听⼒下降2年。
如下图所⽰,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6、⼥性患者,48岁,⾛路不稳伴记忆⼒下降⼗年。
MRI 检查如下。
请写出诊断、MRI 表现及鉴别诊断(包括病名及鉴别要点)。
7、⼥性患者,12岁,反复右颞区疼痛伴右⽿流脓1年,加重4天,⽆发热。
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8、男、49岁,性功能减退1年半,双眼视⼒下降、头晕4⽉。
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9、男性患者,50岁,⾃述肢体⿇⽊、酸胀感2年伴感觉减退。
MRI 检查如下图所⽰。
请写出诊断及MRI 表现。
10、患者⼥性,36岁,感右肢⿇⽊⽆⼒3年,伴左肢⿇⽊⽆⼒2年。
MRI检查如下,请写出诊断及MRI表现。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1、脑膜瘤。
CT表现:①双侧顶区⽮状窦旁可见半球形病灶,⼴基底与⼤脑镰相连;②平扫呈⼀较⾼密度病灶,边界清楚;③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病灶周围可见低密度的⽔肿区,⽆强化。
2、额、颞、枕、顶急性硬膜下⾎肿合并蛛⽹膜下腔出⾎。
CT表现:①有外伤史;②额、颞、枕、顶颅⾻内板下⽅新⽉形⾼密度影,上纵裂蛛⽹膜下腔亦可见⾼密度影;③占位效应明显,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明显左移。
④右侧颞部⽪下⾎肿,颅⾻未见明显⾻折。
需与硬膜外⾎肿相鉴别,硬膜外⾎肿:①外伤后常合并⾻折;②呈梭形或双凸透镜形⾼密度影;③⾎肿范围局肿块,类圆形,边界清楚,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信号⽋均匀;②第四脑室受压变形常向前上⽅移位,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③肿瘤⽆明显坏死、出⾎、钙化;④增强检查后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更清晰,病灶周围⽆明显⽔肿,肿瘤可沿脑脊液种植转移;⑤成⼈的髓母细胞瘤有时表现不典型。
局解病例分析

局解病例分析1.帽状腱膜下血肿这名34岁的男性在被钝器击中头顶3小时后恢复知觉。
头皮上有瘀伤,头骨顶部有压痛。
头皮软,范围广,波动明显。
头部X光片未发现骨折。
问题:(1)为什么头皮肿胀有大范围波动感?(2)分析头皮损伤后不同表现的解剖学基础。
分析:覆盖于颅部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颅顶肌(额、枕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
其中,浅部3层紧密连接,因此,临床上的所谓“头皮”,即此3层的合称。
深部两层连接疏松,较易分离。
帽状腱膜前连额肌肌腹,后连枕肌肌腹,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颞筋膜,形如帽子盖于颅部,因此,帽状腱膜下的血肿,范围较大,甚至可延及全头。
颅骨外膜则受颅缝限制,因此颅骨外膜下血肿则比较局限。
2.颞部硬膜外血肿男性,35岁,因体位性晕厥倒地,右颞部撞于硬物受伤后6小时入院。
患者伤后一度昏迷,随后完全清醒,未引起重视。
于伤后4小时出现恶心、呕吐,并再度陷入昏迷,家人遂将其急送医院。
查体:右侧瞳孔稍散大,头颅侧位x线摄片显示颧弓骨折、颞骨线性骨折。
问题:(1)为什么颞部容易受伤?(2)伤者为什么会先昏迷,后清醒,再昏迷的症状?(3)为什么会影响到瞳孔?(4)出现症状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5)还可以做些什么来做出明确诊断?分析:在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颞、蝶四骨在此相接,称为翼点。
此处颅骨较为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到打击,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脑膜中动脉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进行性意识障碍是颅内血肿的主要症状,其变化过程与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和血肿形成的速度密切相关。
患者伤后一度昏迷,随后完全清醒,但随着出血量的增加,颅内压升高,便出现恶心、呕吐,并再度陷入昏迷。
由于动眼神经受压,故出现右侧瞳孔散大。
ct检查可明确诊断。
3.左侧听神经瘤患者为48岁女性,两年前左耳偶发耳鸣,在过去六个月内逐渐恶化。
一个月来,她的听力明显减弱,伴有左脸麻木,但疼痛和体温感仍然存在。
医学检验病例分析

5年前发现白蛋白低(具体不详),查2 4小时尿蛋白1.2 g,以后复查为阴性。 此后患者乏力、水肿症状反复加重,血白 蛋白ALB最低为21.2 g/L, 先后在外院多次就诊,考虑为“特发性低 蛋白血症”,间断补充白蛋白治疗。为进 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面、颈部皮肤可见带状 分布的褐色疣状皮疹,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 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 140 g/L W BC 4.56×109/L 其中淋巴细胞 0.49×109/L 血小板(PLT) 31 1×109/L;24小时尿蛋白0.6 g,大 便潜血持续阳性;血总蛋白TP34.9 g /L ALB 20.7 g/L; 其他肝肾功能、 血脂及电解质正常。
案例分析二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3岁,因“水 肿、蛋白尿1个月”入院。当时患者 在上呼吸道感染3天后出现双下肢水 肿, 入院时Bp 128/80 mmHg,全身 皮肤无皮疹,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肋下未及。
实验室检查 Hb 15.2 g/dk,尿常规 检查:比重1.010,蛋白“+”,红细胞 15-20/高倍,白细胞1-2/高倍,颗粒管 型1-2/高倍,蜡样管型0-2/高倍,尿蛋 白(++),尿本周蛋白阴性。
当地医院查胆红素、转氨酶增高; HGB 82 g/L,网织红(Ret)3.5%;乙肝 五项HBsAb(+)、HBcAb(+)。渐出现下 肢水肿并逐渐蔓延至腰骶部,HGB降 至49 g/L。2002年2月腹部CT示“肝 脏弥漫性病变,脾大、腹水,少量心 包、胸腔积液,胆囊结石”。
曾在2家大医院住院,予输注红细胞悬液及 白蛋白、利尿等治疗。1~2月间曾有间断 发热,体温38℃以上,经抗炎治疗后体温 降至正常。5月患者黄染加重,皮肤出现瘀 斑,伴乏力、纳差、盗汗,为进一步诊治 收入我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 大便色深,10余次/天,尿色深黄,5天前发 现终末血尿,半年内体重下降4 kg。 问题:1、该患者可能患有哪些相关疾病? 2、有何诊断依据?
疑难病例分析报告范本

疑难病例分析报告范本
引言
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通过一个
真实临床病例,详细分析其病情、病因、诊治过程和结果,为医生提供一个疑难病例分析报告的范本。
病例描述
患者为女性,45岁,主述头痛、恶心、视物模糊、颈部僵硬,症状持续2周。
之前曾在多家医院就诊,但症状未见好转。
神经检查发现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部无明显外伤。
头颅MRI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检查示淋巴细胞升高。
诊断过程
经过全面检查和综合分析,初步疑诊为病毒性脑膜炎。
但考虑到患者症状持续
时间较长且治疗效果不佳,进一步行脑膜活检。
结果显示小脑脑膜下有白细胞浸润和炎性反应。
结合临床病情和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隐匿性结核性脑膜炎。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确诊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抗结核药物联合激素治疗,辅以
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同时,加强病人情绪疏导和家属宣教,提高治疗依从性。
治疗结果
患者开始治疗后逐渐症状缓解,头痛逐渐减轻,视物模糊明显改善,颈部僵硬
逐渐减轻。
经过6周治疗,复查MRI示病变范围明显缩小,脑脊液检查示炎症反
应逐渐减轻。
患者病情稳定,继续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
结论
本病例充分体现了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挑战和意义。
通过综合分析、多学科协作及科学治疗,最终取得了良好疗效。
希望此病例分析能为类似病例的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对疑难病例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病例分析

经验与体会
该患者为中年女性,基础病为韦格纳肉芽肿,长期使用激素及免 疫抑制剂,现出现咳嗽、咳痰、咯血,CT提示双肺多发结节及团 块影,有新发病灶。需考虑疾病本身活动、常见病原菌及其他少 见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曲霉菌、放线菌、诺卡菌、隐球菌 等感染可能。 新型隐球菌的特点: 微生物室日常工作特征:
第2-9次住院 第10次住院
甲泼尼龙、CTX、复方磺胺甲恶唑、益赛普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甲泼尼龙、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他啶
第11次住院„„„
二、临床分析
患者基础病为韦格纳肉芽肿,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现 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外院肺部CT提示双肺多发结节及团块 影,有新发病灶,需考虑以下原因:
5天后培养出?? 2016-07-26
痰涂片:WBC少量,P<10个/LP 念珠菌大量,G+c中等量 G+b少量7-24 血沉55mm/h,CRP23.24mg/L RF26.0IU/ml,WBC8.22*109/L
2016-07-27 C-ANCA阴性,PR3 19.0RU/ml
1.韦格纳肉芽肿活动;
2.感染其他病原体如:
(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微小病毒; (2)曲霉菌; (3)诺卡菌; (4)放线菌; (5)隐球菌; (6)其他病原菌;
进一步检查(一)
肺部CT
2016-07-24
微生物学检查(查对制度)
谁 是 真 凶 ?
2016-07-25
痰涂片:WBC大量,P<10个/LP 酵母菌孢子大量(隐球菌?)
真菌涂片:WBC稀少,未见真菌
2016-08-15
多次找TB未见
进一步检查(二)
酵母菌孢子? 隐球菌?
新生儿罕见疾病病例分析

新生儿罕见疾病病例分析新生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脆弱的阶段之一,新生儿罕见疾病是指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疾病。
这些疾病往往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对于新生儿罕见疾病的病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罕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问题。
病例一:先天性心脏畸形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罕见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包括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异常等。
在诊断方面,除了常规体格检查外,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治疗方面,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或药物治疗。
护理上,保持患儿情绪稳定、避免感染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病例二:新生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新生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色泽异常、低血压、低血糖等。
诊断方面,需要进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治疗上,患儿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并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护理方面,监测患儿生长发育情况、避免应激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病例三:新生儿先天性甲亢新生儿先天性甲亢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包括体重下降、多汗、心动过速等。
诊断方面,需要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相关抗体水平。
治疗上,通常需要使用抗甲亢药物或手术治疗。
护理方面,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刺激性食物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以上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新生儿罕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关于新生儿罕见疾病的科学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组化标记阳性结果
CK7
CK19
EMA
Ki-67
免疫组化标记阴性结果
• S-100蛋白(-) • HMB-45(-) • CD10(-) • RCC-
病理诊断 :
• 诊断意见: 鼻咽癌,类型?来源? • 根据组织学特点,胞浆透明,瘤细胞排列
成巢团状,间质血管多,类似肾脏透明细 胞癌 • 建议临床检查肾脏,结果双肾影像学检查 未见占位,排除肾透明细胞癌转移,因组 织学类型少见,建议外院会诊
诊断意见?
病例
• 患者,男,56岁,胃体巨大溃疡,活检。 • 临床诊断:胃癌?
诊断意见?
• 原单位诊断:低分化腺癌。 • 会诊意见:同。
巨检:肿块位于胃体大弯侧,溃疡 型6*5cm,切开溃疡底下见一结节 状肿块,直径6cm。
诊断意见?
CgA
Syn
HMB45
Melan-A 、 Vimentin、LCA(-)
S-100
K-67
Diagnosis ? 诊断?
病理诊断 眼球内神经内分泌癌
• 依据:肿瘤缓慢生长
• 组织学由小细胞、圆形细胞、短梭形细胞 构成,异型性不明显
• 瘤细胞排列呈梁状、条索状及小片状,间 质少量纤维分割
常见与少见病例分析
病例 1
• 患者,女,56岁,鼻塞3月+,伴流涕,无头痛、耳 鸣,颈部淋巴结不大,近3天鼻塞加剧入院
• 临床检查:鼻腔有分泌物,下鼻道有新生物,双侧 鼻咽部可见白色新生物,质脆,易出血,取新生物 活检
• 巨检:灰白组织一堆,径1cm • 病理号:201021531
诊断意见?
诊断意见?
病例 6
• 患者,男,68岁,发现腘窝肿块半年。 • 临床诊断:腘窝良性肿瘤。 • 巨检:灰白组织一块,大小3*2cm。
诊断意见?
病例 7
• 患者,女,36岁,发现大腿肿块5月。 • 巨检:灰白肿块一个,大小3.5*3cm。
诊断意见?
病例 8
• 患者,男,56岁,发现肩部肿块半年。 • 巨检:灰白不规则肿块一个,大小5*3*2cm。
鉴别诊断
• 恶性淋巴瘤 • 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 转移性癌
病例 3
• 病例介绍: • 患者,男性,16岁,右上臂皮肤肿块1年余,
周围有20余个肿块,互不相连,表浅,皮肤 呈青紫色。 • 巨检:皮肤组织1.0cmx1.0cmx0.3cm,表面隆 起半圆形结节,0.8cmx0.6cmx0.3cm,切面, 灰红,质中,界限清楚
• IHC:CgA+,Syn+
鉴别诊断
• 恶性黑色素瘤: • 本例组织边缘可见少量色素,加之位于视网膜,
要考虑恶黑,其细胞学形态多样,组织结构复杂 • 本例以小圆细胞为主,伴有短梭形细胞,部分细
胞可见核仁,虽S-100胞浆+,核-,HMB45-,瘤 细胞k-67-,显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低,也不符合 恶黑的特点
肿瘤呈多结节状
诊断意见?
病例 4
• 患者,女,40岁,发现胸部肿块2月 • 巨检:灰白组织一块,大小2*1cm.
诊断意见?
病例 5
• 患者,男,38岁,咯血2天,发现肺部占位1天入院。 • 临床诊断:硬化性血管瘤? • 巨检:肺叶一段,切开见一灰白色肿块,大小
3*3*2cm。
重新补做免疫组化
CK5/6
CK-H
CK-L P63
最后病理诊断: 鼻咽透明细胞癌
病例 2
• 陈XX,女,38岁,右眼视物不清 伴疼痛1年,B超右眼球内占位, 玻璃体浑浊,在外院行右眼球切 除,病理号20102006,来我院会 诊并免疫组化标记(2010-1803)
诊断意见?
CK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