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章 第五节 机械效率(第2课时 探究和测量机械效率)习题课件 (新版)沪科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习题精选含答案

12.3机械效率习题精选汇总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3.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
A.乙升降机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B.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D.乙升降机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A.40% B.50% C.80% D.100%
5.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10s内将重为180N的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升了2m.若动滑轮重20N,忽略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做了360J的功
B.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做了40 J的额外功
C.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40W
D.由于忽略绳重及摩擦,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100%
6.如图某人采取了三种不同方法往楼上运沙子,绳重及摩擦不计,下面的分析错误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探究机械效率实验问题 专题练习(含答案)

探究机械效率实验问题专题练习一、填空题1.小明回乡下看望爷爷,发现爷爷把收获的玉米等农作物搬到楼顶很费劲,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把相同重量的农作物提升到同一层楼顶,若每个滑轮的质量相同,不考虑绳重与摩擦,则两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关系是η甲________η乙。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小明用图示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小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重5.0 N的物体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小明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物体上升的高度为0.3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
3.司机师傅很轻松地转动方向盘就能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研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绕在大轮上的细绳向上运动时,小轮绕着共同的轴心转动可以提升物体.要使挂在小轮上重力为2N的物体匀速上升10cm,则测力计的示数为0.8N,上升距离为30cm.由此可知,利用此装置可以______(选填“省力”或“省功”),其机械效率是________.二、单选题4.在下列有关机械效率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较大的,所做功少B.机械效率较大的,所做的额外功较少C.机械效率较大的,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值较大D.机械效率较大的,额外功和有用功的比值较大5.如图是探究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是否省力、是否省功的实验.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不需要使用刻度尺B.必须保持斜面的倾斜角度不变C.不可以将小车车轮朝上放在斜面上进行探究D.先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至高度h处,再沿着斜面匀速拉动小车至高度h处,记下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6.小红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下表是她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所测的数据:小红在实验中所用动滑轮的重量最有可能是实验序号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cm 手的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cm1 2 10 1.0 302 3 10 1.4 303 6 10 2.5 30A.0.9N B.1N C.1.2N D.1.5N7.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方表格中。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五节 机械效率 练习(含答案)

机械效率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B. 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2.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 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C. 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D. 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3.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F=50N时,恰好可以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重为200N,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约为80N,假如在5s时间内,物体水平移动了0.6m,不计绳和滑轮的自重,则在此过程中()A. 拉力F做功为30JB. 物体重力做功为120JC.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D.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60%4.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B.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C. 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D.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5.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长1.2m,高0.4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0.3N(物体大小可忽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0.3NB. 有用功0.36J,机械效率20%C. 有用功1.8J,机械效率20%D. 总功2.16J,机械效率83.3%6.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
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 η甲=η乙,W甲=W乙B. η甲>η乙,W甲>W乙C. η甲<η乙,W甲<W乙D. η甲>η乙,W甲<W乙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300N重物,在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为125N,4s内重物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轮、轴间摩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机械效率练习题2(含答案)

机械效率练习题1.用图1所示装置提升重为900牛的物体A,加在绳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400牛时恰好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求:(1)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动滑轮的重;(3)若提升的重物改为1200牛,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为多少?(4)在(3)问中需要在绳自由端加多大的拉力才能将物体匀速拉起?图12.用动滑轮将重为8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2米,拉力做功200焦.不考虑绳重和一切摩擦.(1)求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2)如果该动滑轮匀速提升200牛的重物,拉力的功率为11瓦,则重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大?图23.一个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G=128N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4s内人用F=40N的力使绳端移动4m.(1)求出绳子的股数n;(2)算出有用功的大小和总功功率.4.用1225牛向下的拉力,通过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可以把重为49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起来.请画出这个滑轮组的装置图.5.用图3所示滑轮组拉着一重为100牛的物体A沿水平面做匀速运动,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40牛.(1)不计轮和绳的重力以及摩擦,求: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2)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图36.如图4用40牛的拉力使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求:(1)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各是多少?(2)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牛,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多少?图47.如图5,用滑轮组拉着重为600牛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8米,拉力F 做的功为1280焦,(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拉力的大小;(2)若动滑轮重为12牛,机械效率为多少?8.用如图7的装置提升重物,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N,动滑轮重60N,绳重与摩擦不计.求:(1)用此滑轮组最多能将多重的物体匀速提升?(2)用此滑轮组提起重240N的物体,使它匀速上升,问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大?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当物体以0.5m/s的速度上升时,拉力的功率是多大?(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多少?9.如图8,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G1与G2之比为2 :1,甲滑轮组中动滑轮重G动甲与G1之比是1 : 5,乙滑轮组中两个动滑轮总重G动乙与G2之比是3 : 5(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2)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与F2之比?参考答案:1.(1)75%(2)300N(3)80%(4)500 2.(1)80%(2)0.05m/s 3.(1)4 (2)128J 40W 4.5 图略5.(1)120N(2)96N 6.(1)90N 30N(2)80% 7.(1)80N(2)92.5% 8.25% 9.(1)300N(2)100N 150W 83.3%(3)80% 10.(1)4︰3(2)2︰1。
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练习题(带答案)

o r精心整理精心整理25.如右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力F 的作用下,重物A 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A 的重力G=100N ,重物A 上升速度为0.2m/s ,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 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 .50N?0.4m/s?B .50N?0.1m/s?C .200N?0.4m/s?D .200N?0.1m/s 答案:D牛7A B C D 24.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 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 的吊篮内,他至少用________N 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
(g =10N/kg )答案:225(11·天水)18.如图所示,物体M 在拉力F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M 与地面的摩擦力为24N ,则F=________N (不计绳重、滑轮与绳间的摩擦)。
若图3ei n ga re go 精心整理拉力F 增加8N ,则物体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2不变29、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0N 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秒,使绳端向下移动了1.5m ,重物匀速上升了0.5m ,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g=10N/kg ).(1(2(3数是(2∴.(3∵由∴37积为的小明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但物体没有被拉动,物体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多大。
答案:37.解:(1)拉力的功率:600N 20.2m/s 240W W FsP Fv t t ====⨯⨯=总拉绳(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95%2N 600N11402=⨯=⨯===h F Gh Fs Gh W W 绳总有用ηg si nt he i rb 精心整理F(3)由于忽略摩擦及绳重,2F =G ?+?G 动动滑轮重:G 动?=2F -G ?=?2×600N -1140?N=?60?N绳端最大拉力等于人体重力,则物体对滑轮组的拉力:F 拉?=2G 人-G 动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拉力:F 拉??′=?G -F 支物体受到的支持力:F 支?=G +G 动-2?G 人=1140?N+60?N -)41、上⑵货物上升3m 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甲同学用水桶从井里提水,乙同学把掉在井里的水桶捞上来,水桶里带了一些水,在上述过程中,两位同学都做了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乙做的功都是有用功C.甲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D.乙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2.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越快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D.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3.将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斜面长1.2 m,高为0.4 m,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1 N(物体的大小、空气阻力等可忽略不计)。
则在上述过程中( )A.有用功为5.4 JB.额外功为1.8JC.机械效率为60%D.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大小为2 N4.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动滑轮重200 NB.有用功是300 JC.总功为500 JD.拉力大小是125 N5.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
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G2提高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 )A.若F1=F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F1=F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F1=F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6.分别用图甲、乙的方式将重为50 N的物体提升1 m,已知滑轮重5 N(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 )A.甲图中手对物体所做的功较大B.乙图中手对物体所做的功较大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D.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7.施工工地上一个滑轮组经过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较(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C.有用功减少了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8.用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措施能提高滑轮组机被效率的是( )A.增大重物上升的速度B. 增大重物上升的高度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9.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为测量方便、让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时读数B.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对平衡力C.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果D.增大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摩擦)10.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在相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测试题

第二节机械效率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能部分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2.使用功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2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cm,人做的总功是J,有用功是J。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货物重为400N。
若用力F的货物匀速提升2m。
求:(1)提升货物时做的有用功;(2)F所做的总功及额外功;(3)F的大小。
4.如图所求,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F为2.5N,则在2s内拉力做的功是J,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不计滑轮重力)例5.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她们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 有用功(J) 总功(J)机械效率2 0.4 0.2 0.2 100%(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的错误。
请你帮助找出原因:。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6.在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和同学们测得图中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1)实验后小明想;对于同一个滑轮组,它有机械效率是否不变呢?经过思考后他认为:即使图甲那样已绕好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也不是固定的,还应该与有关。
并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法是。
(2)小明将自己所做的上述实验告诉其他的同学,大家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大家认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所以也应该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时 机械效率的测量(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时机械效率的测量(638) 1.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4.5N的物体从A位置提升到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是cm,拉力是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未画出)。
(2)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测力计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在静止时读数。
你认为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图丁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将表中两个数据填写完整。
(4)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绕法无关。
(5)通过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6)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3.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不计绳重和摩擦,设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η组<η动<η定B.η动<η定<η组C.η定<η动<η组D.η定<η组<η动4.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到同一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
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更省力,甲的机械效率大B.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更省力,乙的机械效率大D.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5.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重为G1和G2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忽略绳重和摩擦。